语文:1.1《沁园春-雪》课件(人教版九年级)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材解读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材解读 人教版 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雪景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通过对雪景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归纳上阙的主要内容及手法。 明确:词的上阙主要描写了一个意境开阔、气魄宏大的冰雪世界。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用了借景抒情,情景相融的手法。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句,承上启下。 谁是真正的英雄? 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你认为下阙中最精彩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 引导:“惜”“略输”“稍逊”等词精当而富有深意。既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成就肯定,又委婉批评其不足,极有分寸。“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略含讽意,传神地表现出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莽夫形象。“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革命的领导者与群众,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是全文的主旨句。 归纳下阙的主要内容及手法。 明确:作者通过评论历代英雄,赞颂今朝人物,抒发了豪情壮志。寓情于议。 总结、归纳本词的内容、主旨以及写作特点。 这首词,作者上阙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阙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咏雪抒怀的杰作。

九年级语文部编教案:1 沁园春·雪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以其博大恢弘、奇恣纵肆的激情,成为当代诗坛一曲个性强烈,色彩斑斓的绝唱。吟诵豪放之作,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昂扬。《沁园春·雪》便是他文情并茂、最有气魄之作。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词作, 去感受毛泽东的豪放之风。(板书)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 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背景链接 本词写于1936年抗战前夜。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豪情激荡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2.生难字词 (1)字音 分.外(fèn) 稍逊.(xùn) 折.腰(zhé) 数.风流人物(shǔ) 妖娆.(ráo) 竞.折腰(jìng) 成吉思汗.(hán) 原驰.蜡象(chí) 一代天骄.(jiāo) 略输.文采(shū) (2)词义 【折腰】弯腰行礼,文中是倾倒的意思。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大地。 【风流人物】文中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蜡象, 白色的象。原,作者自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妖娆】娇艳美好。 【俱往矣】都过去了。俱,都。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 沁园春雪PPT课件3.rar 1. 沁园春雪PPT课件 2.rar 1 沁园春雪PPT课件.rar 2. 雨说PPT课件 3.rar 2. 雨说PPT课件2.rar 2 雨说PPT课件.rar 3. 星星变奏曲PPT课件3.rar 3 星星变奏曲PPT课件.rar 3 星星变奏曲PPT课件2.rar 4.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 PPT 2.rar 4.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 PPT 3.rar 4. 外国诗两首夜PPT课件.rar 4 外国诗两首PPT课件.rar 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2.rar 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3.rar 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rar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2.rar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3.rar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rar 7.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2.rar 7.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3.rar 7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rar 8.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2.rar 8.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3.rar 8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rar 9. 故乡PPT课件2.rar 9. 故乡PPT课件3.rar 9 故乡PPT课件.rar 10. 孤独之旅PPT课件2.rar 10. 孤独之旅PPT课件3.rar 10 孤独之旅PPT课件.rar 11. 我的叔叔于勒PPT课件2.rar 11. 我的叔叔于勒PPT课件3.rar 11 我的叔叔于勒PPT课件.rar 12. 心声PPT课件2.rar 12. 心声PPT课件3.rar 12 心声PPT课件.rar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rar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沁园春雪》教案

1、沁园春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沁园春雪》教案
·雪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理解、积累
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
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投影仪,小黑板,录音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 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 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 篇。(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 1.正音:分 娆 逊 数 汗 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二)整体感知
1/7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 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 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 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 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 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 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 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 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 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 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 景色壮观无比!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
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 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 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 格外娇艳多姿! 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 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4.逐层理解下阕: 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 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
2/7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

1 / 4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xx·雪》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理解、积累 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 投影仪,小黑板,录音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 2 / 4 1.正音:分娆逊数汗 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 (二)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 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原文及翻译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原文及翻译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小练习 原文填写: ⑴《沁园春•雪》中虚写的句子是。 ⑵《沁园春•雪》中过渡句是。 ⑶《沁园春•雪》中的主旨句是。 按要求写出《沁园春•雪》中的句子: 比喻句: 拟人句: 文学常识: 一、词牌名 “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词的格式,但与词的内容不一定有关;“雪”是词的题目,它才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它的格式和《沁园春·长沙》是一样的,但内容却并不相同。它们的上阕都写了景,但一个是冬景,一个是秋景。《沁园春·长沙》我们会在之后进行学习。 二、诗歌基本常识 词又叫诗余;词的句子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词由词牌和题目构成,词牌规定了词的字数、结构、用韵、乐谱等形式,因此又叫倚声。词的分类:按字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段落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风格可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沁园春雪》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沁园春雪》教案 1、沁园春 ·雪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理解、积累 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 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 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投影仪,小黑板,录音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 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 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 篇。(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 1.正音:分 娆 逊 数 汗 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二)整体感知
1/7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 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 黄河、 群山、 高原; 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 大气包举, 气象雄伟。 下阕议论、 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 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 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 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 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 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 是动态, 说山原在、 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 里雪飘, 变静为动, 画面生动活泼, 景色壮观无比!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 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 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 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 格外娇艳多姿! 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 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4.逐层理解下阕: 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 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 娇字表现女性美, 与上文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 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 稍有什么作用?
2/7

初三九年级语文《沁园春雪》练习题及答案

《沁园春·雪》同步练习1 达标训练 1.《心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 2.下列几组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沁(qìn)园春原弛蜡象分(fèn)外妖娆 B.江山多骄稍逊风骚(sāo)惟余莽莽 C.一代天骄略输文彩还看今朝(zhāo) D.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竞折腰 3.《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 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 5.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能力提高

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____。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_。 3.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4.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 5.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的“略”和“稍”的准确性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阅读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试与《沁园春雪》就内容及写法上的异同

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 《沁园春雪》描绘了一幅雄伟壮阔、妖娆美好的北国画面,意境壮 美雄浑,气势磅礴,诗人感情奔放,胸怀豪迈。###小编整理了九年级 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 沁园春雪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背诵、默写这首词。 2.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如从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角度)来品味诗人的情怀。 主问题:诗人是怎样通过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角度来 体现自己的情怀? 教具学具:课本学案 教学过程: 出示学习目标 1.能理解、背诵、默写这首词。 2.通过度析文本(如从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角度)来 品味诗人的情怀。 (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导入新课 2、检查订正预习 准备:

惟余莽莽mǎng 成吉思汗hán 分fèn外妖娆原驰蜡象红装素裹妖娆 竞折腰风骚大雕沁园春惟余莽莽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学生活动)提前预习课文,完成学案上的【课前导学】课上交流、发言。 学生提前自学课文,了解作者基本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课堂探索 (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顺,读出气势。 2.再读诗歌,疏通诗意。(自己完成,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 3、上下阕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准备: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无产阶级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 沁园春·雪

1沁园春·雪 01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把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内。 (1)望长城内外,惟余mǎng mǎng(莽莽);大河上下,顿失tāo tāo(滔滔)。 (2)须晴日,看红装素guǒ(裹),fèn(分)外妖ráo(娆)。 (3)唐宗宋祖,稍xùn(逊)风sāo(骚)。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须.晴日(等到) (2)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鞠躬,倾倒) (3)俱.往矣(都) 3.下面文段中第①④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2016年12月28日,承德冰雪欢乐季启动,由此开始了户外体育运动休闲游的 序幕。②入冬以来,承德以冰雪运动为主的户外体育运动休闲游开展得如火如荼。③其中,“承德冰雪大峡谷”和“唐家湾天门山冰雪乐园”两个项目最受欢迎。④承德冰雪大峡谷中不仅有冰洞、冰长城、冰瀑、冰屋等景观,还建有溜雪圈、雪橇车、雪地漂移车、攀爬冰山等。 (1)第①句修改意见:将“开始”改为“拉开”。 (2)第④句修改意见:在句末加上“娱乐项目”。 4.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B) ①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②他们决不粘连。 ③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④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⑤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 A.③①⑤②④B.③②①⑤④ C.①③②⑤④D.②①③⑤④ 5.文学常识填空。 (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这是一首词(体裁),其中“沁园春”是词 牌名,“雪”是题目。 (2)“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 《离骚》,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6.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2017年1月15日晚的“2016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颁奖典礼上,中国女排囊括最佳教练、最佳女运动员、最佳团队和评委会大奖四个奖项;16日晚的“2016微 博之夜”颁奖典礼上,女排当选微博年度突破体育团队。奖项虽异,寓意相同。中国 女排群星闪耀、独领风骚,表现出高昂的士气、爆棚的人气和入脑入心的影响力,成 为2016年中国体坛“最大赢家”。 中国女排当之无愧,因为她们代表了集体主义的胜利!正如郎平所说,中国女排是最团结、最有战斗力、最坚韧不拔的队伍!竞技体育中,集体的胜利有着更高的含 金量和社会感染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始终需要集体主 义来凝聚力量。女排的胜利是一面旗帜,将引领全社会爆发出惊人的团队力量,坚定 团队信念,奉献必当倾力,协作共谋进退。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一、词牌名 “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词的格式,但与词 的内容不一定有关;“雪”是词的题目,它才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它的格式和《沁园春·长沙》是一样的,但内容却并不相同。它们的上阕都写了景,但一个是冬景,一个是秋景。《沁园春·长沙》我们会在之后进行学习。 二、诗歌基本常识 词又叫诗余;词的句子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词由 词牌和题目构成,词牌规定了词的字数、结构、用韵、 乐谱等形式,因此又叫倚声。词的分类:按字的多少可 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前阕,后阕;上片,下片; 正式双调;换头,过片)、三叠、四叠;按风格可分为婉约词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和豪放词派(苏轼、辛弃疾、岳飞等)。 三、作者简介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

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 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 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 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 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 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 物今朝(zhāo) 风骚(sāo)竞折腰(zhé)/折本(shé) 2.解释下列词语。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人物。 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 景象。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原文及翻译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原文及翻译 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

们。 小练习 原文填写: ⑴《沁园春?雪》中虚写的句子是。 ⑵《沁园春?雪》中过渡句是。 ⑶《沁园春?雪》中的主旨句是。 按要求写出《沁园春?雪》中的句子: 比喻句: 拟人句: 文学常识: 一、词牌名 “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词的格式,但与词的内容不一定有关;“雪”是词的题目,它才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它的格式和《沁园春·长沙》是一样的,但内容却并不相同。它们的上阕都写了景,但一个是冬景,一个是秋景。《沁园春·长沙》我们会在之后进行学习。 二、诗歌基本常识 词又叫诗余;词的句子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词由词牌和题目构成,词牌规定了词的字数、结构、用韵、乐谱等形式,因此又叫倚声。词的分类:按字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 沁园春雪PPT课件3.rar 1. 沁园春雪PPT课件 2.rar 1 沁园春雪PPT课件.rar 2. 雨说PPT课件 3.rar 2. 雨说PPT课件2.rar 2 雨说PPT课件.rar 3. 星星变奏曲PPT课件3.rar 3 星星变奏曲PPT课件.rar 3 星星变奏曲PPT课件2.rar 4.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 PPT 2.rar 4.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 PPT 3.rar 4. 外国诗两首夜PPT课件.rar 4 外国诗两首PPT课件.rar 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2.rar 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3.rar 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rar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2.rar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3.rar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rar 7.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2.rar 7.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3.rar 7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rar 8.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2.rar 8.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3.rar 8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rar 9. 故乡PPT课件2.rar 9. 故乡PPT课件3.rar 9 故乡PPT课件.rar 10. 孤独之旅PPT课件2.rar 10. 孤独之旅PPT课件3.rar 10 孤独之旅PPT课件.rar 11. 我的叔叔于勒PPT课件2.rar 11. 我的叔叔于勒PPT课件3.rar 11 我的叔叔于勒PPT课件.rar 12. 心声PPT课件2.rar 12. 心声PPT课件3.rar 12 心声PPT课件.rar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rar

九年级语文《沁园春_雪》说课稿

九年级语文《沁园春?雪》说课稿《沁园春· 雪》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篇课文是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第 一篇 课文。本文是一首词,出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毛泽东之手。这首读写于1936 年2 月,著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他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后在海拔千米的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从而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描绘了北方壮丽的雪景,评论了历史人物,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了当代英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也包括他自己。整首词,气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同时也体现出诗人乐观自信的革命豪情。 这首词在写作上也很有特色。一是表达方式上,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二是修辞丰富,语言形象、准确、优美。三是描写的角度上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四是结构上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教材的特点(以上已作分析,不再赘叙)、课程要求(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联系时代、文化背景领悟作品的内涵,对英雄作出自己的评价,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及学生实

际(根据学生平时情况来看及年龄特征来看,七年级的学生品味语言、体悟感情的能力还比较欠缺)。综合这些考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 1. 通过品读词语,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并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词的内涵。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词豪放的风格。 3. 体味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及作者伟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因为是诗词教学,应以诵读为主线,而要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又要以对诗词情感的把握为依据对诗词感情的把握,又要依赖于对诗词语言的品味。读可以促进学生对诗词感情的领悟,而感情的准确把握,又可以提高朗读的效果。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因此,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难点:体味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及作者伟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心。 四、说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1. 本课从课前诵读单元诗词开始。(如梦令、清平乐 · 村居) 2. 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介绍写作背景。(多媒体出示)

人教版初三年级语文沁园春雪全文解读

人教版初三年级语文沁园春雪全文解读导读:《沁园春雪》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语文课文之一,沁园春雪全文解读具体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本文的知识点,预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雪景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通过对雪景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归纳上阙的主要内容及手法。 明确:词的上阙主要描写了一个意境开阔、气魄宏大的冰雪世界。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用了借景抒情,情景相融的手法。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句,承上启下。 谁是真正的英雄? 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你认为下阙中最精彩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 引导:“惜”“略输”“稍逊”等词精当而富有深意。既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成就肯定,又委婉批评其不足,极有分寸。“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略含讽意,传神地表现出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莽夫形象。“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革命的领导者与群众,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是全文的主旨句。 归纳下阙的主要内容及手法。 明确:作者通过评论历代英雄,赞颂今朝人物,抒发了豪情壮志。寓情于议。 总结、归纳本词的内容、主旨以及写作特点。 这首词,作者上阙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阙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咏雪抒怀的杰作。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人教版初三年级语文沁园春雪全文解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沁园春雪文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24《诗经》两首_蒹葭PPT课件1.rar 24《诗经》两首_关雎PPT课件2.rar 24《诗经》两首_关雎PPT课件1.rar 24 《诗经》两首_蒹葭 PPT课件.rar 23 愚公移山PPT课件3.rar 23 愚公移山PPT课件2.rar 23 愚公移山PPT课件1.rar 22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2.rar 22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1.rar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3.rar 21 曹刿论战PPT课件3.rar 21 曹刿论战PPT课件2.rar 21 曹刿论战PPT课件1.rar 20 惠子相梁PPT课件2.rar 20 惠子相梁PPT课件1.rar 20 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rar 2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PPT课件2.rar 2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件3.rar 2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PPT课件1.rar

19 鱼我所欲也PPT课件3.rar 19 鱼我所欲也PPT课件2.rar 19 鱼我所欲也PPT课件1.rar 1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2.rar 1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PPT课件1.rar 1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rar 18 孟子二章PPT课件.rar 17 公输PPT课件3.rar 17 公输PPT课件2.rar 17 公输PPT课件1.rar 16 音乐之声PPT课件3.rar 16 音乐之声PPT课件2.rar 16 音乐之声PPT课件1.rar 15 枣儿PPT课件3.rar 15 枣儿PPT课件2.rar 15 枣儿PPT课件1.rar 14 变脸PPT课件3.rar 14 变脸PPT课件2.rar 14 变脸PPT课件1.rar 13 威尼斯商人PPT课件3.rar 13 威尼斯商人PPT课件2.rar 13 威尼斯商人PPT课件1.rar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案 导读:教学目标 1、诗歌诵读训练 2、欣赏本诗描写、抒情、议论的完美结合,感受诗词炼字的魅力 3、感受毛主席豪迈奔放的伟人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诗歌诵读训练: 以读动情,以读识文通过齐读、轮读、领读等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走进诗歌、走进作者 2、感受诗词炼字炼词的魅力 让学生通过词语的咀嚼玩味,体会本诗表达的精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诗歌导入 诗人毛主席 任先青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常于马背构思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 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数算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站成了世界的诗眼 嘹亮了东方 毛主席是革命领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同时也是诗人梅花瑞雪,战地黄花,残阳如血,击水新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的诗词作品把典雅高古的旧体诗词同中国革命的历史风云紧密融合,绽成了诗词创作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著名诗篇《沁园春雪》

二、诵读入情 1、个人自由诵读: 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诗歌基本内容,关注重点词语的读法写法,比如: 莽红装素裹妖娆竞折腰风骚 2、个人表演朗读: 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并且交流自己在感情基调、语速、重音、表情、动作等上的处理师生在讨论中要形成共识,比如:感情基调:豪放激动,充满自豪 语速:上阕的“望”和下阕的“惜”要有较长停顿“须晴日”和“俱往矣”语速要慢“还看今朝”要用拖音来读…… 重音:“分外”、“多娇”等要重读,“惜”、“略”、“稍”、“只”需轻读…… 表情:微笑、从容、自信,傲视一切 动作:想象自己站在至高点上俯瞰祖国江山,身形要挺拔,气度要雄健 3、双人或者多人设计配合朗读 4、听朗读录音,自由点评录音朗读中的各种处理 5、全班齐读 三、推敲入境 1、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通过刚才的反复诵读,我们基本上能够在字里行间看到诗人的形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知识点整 理人教版 一、词牌名 “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词的格式,但与词的内容不一定有关;“雪”是词的题目,它才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它的格式和《沁园春·长沙》是一样的,但内容却并不相同。它们的上阕都写了景,但一个是冬景,一个是秋景。《沁园春·长沙》我们会在之后进行学习。 二、诗歌基本常识 词又叫诗余;词的句子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词由词牌和题目构成,词牌规定了词的字数、结构、用韵、乐谱等形式,因此又叫倚声。词的分类:按字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段落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风格可分为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 三、作者简介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

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 今朝 风骚 竞折腰/折本 2.解释下列词语。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人物。 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 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毛泽东诗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我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