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是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八单元,主题为“人与自然”。

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单元的课文以描写自然风光、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主题,涉及多篇文章,内容涵盖了自然风光的壮美景色、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等方面。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此外还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养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1. 单元主题:本单元以“自然美景与文化传承”为主题通过一系列课文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景,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本单元主题为“自然美景与文化传承”。

在多元文化的时代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不仅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抚慰和愉悦,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智慧结晶。

通过本单元一系列课文的引领,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与文化交融的世界,欣赏自然美景,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单元旨在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增强对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保护意识。

2. 课文篇目:《黄山奇松》、《桂林山水》、《莫高窟》等《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文章中的“课文篇目:《黄山奇松》、《桂林山水》、《莫高窟》等”段落内容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黄山奇松的独特之美,掌握文中描绘景物的手法。

教学内容:讲述课文中的黄山奇松的特点,分析其坚韧挺拔的形象特点。

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领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手法生动展现黄山奇松的奇特姿态。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黄山奇松的风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推荐一本书》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旨在让学生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向别人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教材提供了两个示例,分别推荐了《三国演义》和《童年》这两本书。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也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

但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写作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2.写作内容不具体,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写作结构不清晰,文章没有逻辑顺序;4.写作语言不准确,使用了一些不恰当的词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帮助学生具体明确观点,指导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纠正学生用词不当的情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向别人推荐;2.培养学生用清晰、具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结构,使文章有条理;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用具体、清晰的语言表达推荐的理由;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结构,使文章有条理,并使用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展示两个推荐书的示例;2.教师准备一些书籍,以便学生在课堂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书;3.教师准备评价标准,用于评价学生的作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喜欢读书吗?为什么?你们读过哪些印象深刻的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八单元 忆读书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八单元 忆读书 优质版教案

课题25.忆读书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树立“开卷有益”的思想,培养自主阅读的兴趣与合作探究的精神,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语言运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掌握文中丰富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思维能力:理解作者各阶段的读书生活及读书感受,联系实际思考自身读书体验。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课前解析】关注课文:《忆读书》是第八单元“读书明智”主题中的第二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从四岁起直至八十多岁,长达八十年之久的读书经历,以及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和读书的方法,表达了“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关注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

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

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往事》等。

学会梳理文章信息的方法:本课内容较多,信息量比较大,学生初读课文后能够大致梳理课文信息,把握具体内容,知道作者的读书经历,以及作者认为的好书标准。

但是可能会出现缺漏信息或者提取不准确的情况。

指导学生利用“文中圈画”“分条梳理”“借助图表”等方式完成提取信息、按要求分类整理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会认“舅、宴”等14个生字,读准“传、卷”2个多音字,会写“舅、津”等14个字,会写“舅父、津津有味”等16个词语。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反思
一、学习目标
•了解《平原游侠》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掌握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
•能够表演故事情节
二、教学重点
•《平原游侠》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教学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三、教学难点
•理解《平原游侠》故事的含义和主题
•教学内容的生动呈现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播放一段与《平原游侠》故事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学习故事
1.请学生跟读课文,并分析每个段落的内容。

2.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

3.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归纳故事的主题。

3. 生字生词学习
1.教师解释生字生词的意思,并进行示范读音。

2.学生跟读并做语文卡片。

4. 故事表演
学生分组,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平原游侠》故事的情节。

鼓励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故事,提升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
1.撰写心得体会:请学生写下对《平原游侠》故事的感悟。

2.背诵课文: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3.复习生字生词:学生复习当天学习的生字生词。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下节课可以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另外,在生字生词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如拼读、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做出改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神话故事”,包括《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追日》三个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富有想象力,充满了神奇色彩,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这些神话故事,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他们对神话故事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还不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复述神话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

2.教学难点:神话故事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学生朗读、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神话故事的基本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神话故事的音乐、展示神话故事的相关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

在此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神话故事的深层内涵。

2024年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2024年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2024年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 课文《少年中国说》3. 语文园地八:趣味语文、词语盘点、句子运用、日积月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理解并运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子。

2. 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文学、敬仰先贤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词语盘点、句子运用、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少年中国说的理解、日积月累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鲁迅先生的纪录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先生为民族、为国家付出的努力,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2)学习课文《少年中国说》,让学生明白少年强则国强,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信念。

3. 语文园地学习:(1)趣味语文: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词语。

(2)词语盘点: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词语,加强记忆。

(3)句子运用: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运用新学的句子进行仿写。

(4)日积月累: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中国说》2. 生字词:本单元生字词、新学词语、重点句子3. 课文结构:课文主要内容、少年中国说的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子编写一段话。

1)鲁迅先生为我国文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2)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强则国强”是什么意思?2. 答案:(1)略(2)略(3)答案见课后思考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和意境–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认识古代诗人杨万里及其诗歌创作风格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敏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的情感情绪表达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歌《荷塘月色》的理解和朗读–杨万里的生平和代表作品欣赏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寻找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荷塘月色》的配乐,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利用图片展示荷塘月色的美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情感2. 学习•听读《荷塘月色》,学生跟读学习朗读技巧•辅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介绍杨万里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3. 实践•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分享对诗歌的感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荷塘月色》的教学,让学生领略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感悟,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诗歌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更多的辅导和引导,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增加相关课外阅读和课堂讨论环节,以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情感体验。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氛围。

在评价方面,需要设计更多形式丰富的评价方式,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让学生成为诗歌的积极参与者,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

以上为本单元《语文园地八》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生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培养他们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本单元共安排了3篇课文,分别是《生命生命》、《秋天的雨》、《只有一个地球》。

此外,还安排了2个语文园地,用于拓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还不够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深入体会生命的美好,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难点:体会生命的美好,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教师以情感人,以情促学,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培养他们珍爱生命的意识。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用于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跟随教师学习。

2.相关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

3.教学用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展示一些有关生命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或黑板报呈现本节课文,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美好景象,感受生命的美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篇文章:《鸟的天堂》、《冬阳童年骆驼队》、《古诗三首》。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景观和动物,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作者对自然景观和动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文章的主题和情节有一定的把握。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的词语和表达,学生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古诗的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获取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自然景观和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于一些难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3.古诗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古诗鉴赏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自然景观和动物产生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组内互相检测。

对于一些难句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想象”,包括三篇课文:《麻雀》、《鲸》和《不死之鸟》。

这一单元旨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和想象的能力,学会通过细节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对于通过细节理解课文和进行阅读写作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观察时可能缺乏细致和深入,对课文的细节理解不够,写作时想象能力有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细节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通过观察和想象,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通过写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想象,理解课文;通过写作实践,提升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写作实践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写作纸张和文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课文主题进行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词语的选择、句子的构造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活动,如填空、选择、问答等,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课文的细节,如词语的选择、句子的构造等,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如“如果你是课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小结,强调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 优质版教案

的学习兴趣,通过谈对孔子和《论语》的认识为深入理解课文打基础)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学习认字。

(出示课件4)教师引导:自由朗读课文,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读课文。

教师引导正音:同学们,这篇课文中几个字的读音大家要格外注意。

(1)耻:耳+止=耻。

可组词“羞耻、耻辱”,意思是羞辱、侮辱。

(出示课件5)(2)寝:宀+丬+ =寝。

可组词“就寝、寝宫”,意思是睡。

(出示课件6)(3)矣:挨-扌=矣。

(4)岂:可组词“岂敢、岂有此理”,意思是难道、哪里。

(出示课件7)(5)多音字。

①识:是多音字。

在课文中读zhì,表示记住。

还可组词为“博闻强识”。

它的另一个读音是shí,可组词“认识、相识、老马识途”。

(出示课件8)②“敏而好学”中的“好”读hào,意思为喜好。

③“是知也”中的“知”是一个通假字,同“智”,意思是智慧。

所以在这里读zhì,这是通假字的读音规则。

(出示课件9)2.学习写字。

(出示课件10)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写字方法,先同桌间交流,再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11)点拨:“诲、谓、诵”都是言字旁,书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

“岂”,注意下半部分是“己”。

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第一部分1.读好停顿教师过渡:本课总共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选自《论语》,第二部分是朱熹谈读书。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部分《论语》六则。

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收获很多。

3.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54)教师出示有关读书的名言,组织学生读一读,,理解意思,积累知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四、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出示课件56)主题概括。

2.(出示课件57)课堂小结。

3.(出示课件58、59)课堂演练。

4.(出示课件60)布置课后作业。

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人名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习作:推荐一本书》这篇作文的主题和要点;2.能够通过思考和分享,提出符合自身年龄特点的合理推荐书目;3.能够运用所学文字语言知识,完成一篇简短的作文;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推荐书目的目的和方式;2.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推荐理由;3.合理组织材料,展开思路。

三、教学难点1.如何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推荐理由;2.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思路,写出连贯的作文。

四、教学准备1.课堂教学PPT;2.黑板、彩色粉笔;3.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4.学生自备作文本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自由讨论什么样的书适合分享给同学。

2. 感悟原文(10分钟) - 初步了解《习作:推荐一本书》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推荐书目的意义。

3. 作文训练(20分钟) -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共同讨论并提出自己推荐的书目和理由。

- 作文训练:根据讨论内容,学生开始撰写推荐一本书的作文。

4. 作文互评(15分钟) - 学生交换作文进行互相阅读,互相评价。

- 教师根据互评情况,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

5. 总结反思(10分钟) -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和提升。

六、课堂延伸1.让学生设计一个书目推荐海报,展示在班级展览墙上;2.组织学生进行一场书目推荐交流会,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推荐书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习作:推荐一本书》这篇作文,引导学生思考推荐书目的目的和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作文训练,但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难度,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相关训练。

同时,作文互评环节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感。

下节课将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作文训练,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单元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单元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单元教学反思在完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后,我对本单元的教学进行了深入反思。

本单元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为主题,通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等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等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描述,突出重点。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1.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方面在《古人谈读书》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论语》中的句子和朱熹的读书观点,让学生学会从古代文献中梳理读书方法和态度等信息。

学生能够理解古人对于读书的重视以及不同的读书方法,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等,把握了古人谈读书的内容要点。

《忆读书》中,冰心以自己的读书经历为线索,阐述了读书的好处和自己对不同书籍的感受。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能够梳理出冰心不同阶段的读书经历以及她对读书的看法,如“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的“长生果”》里,作者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以及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梳理出作者读过的书、读书的感悟和从书中悟出的道理等信息,把握了文章的内容要点。

2.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描述,突出重点方面在习作“推荐一本好书”中,学生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对推荐的好书进行分段描述。

他们能够介绍书籍的基本信息、主要内容、精彩之处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等,突出了推荐的重点。

大部分学生的习作结构清晰,内容具体,能够有效地向他人推荐一本好书。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中,学生能够结合读过的书中的人物,分段描述喜欢的理由。

他们能够从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品质、对自己的启发等方面进行阐述,突出了人物的特点和自己喜欢的原因。

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1.问题引导法在课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梳理信息。

例如,在《忆读书》中,提出“作者冰心在不同阶段读了哪些书?她对这些书有什么感受?”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提高了学生梳理信息的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说课稿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说课稿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课,本节课是一篇综合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了诗歌默写、词语解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等几个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训练。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默写指定的诗歌,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和运用,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默写、词语解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和理解,以及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入感悟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等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新课:分别对诗歌默写、词语解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部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3.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想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发挥想象,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本单元共有3篇文章,《冬阳童年骆驼队》、《草原》、《鸟的天堂》,以及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快乐读书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

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观察事物的细节描绘不够,想象部分天马行空,缺乏实际依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捕捉事物的细节,并结合实际进行合理想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与想象的方法;能够运用观察与想象,写出一篇生动有趣的作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发展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与想象的方法;能够运用观察与想象,写出一篇生动有趣的作文。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捕捉事物的细节,并结合实际进行合理想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课件、教学素材、写作纸张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展示一幅美丽的草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课文《草原》,引导学生朗读,感受作者观察与想象的能力。

学生边读边思考,体会课文中作者对草原的描绘,以及作者如何运用观察与想象来描绘草原。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教案# 导语】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明智,编排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围绕着这样的人文主题和这样的语文要素,本单元编排了《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三篇课文以及一系列的专题栏目。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1.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2)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评价)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

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板书:古人谈读书2.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

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

(出示课件3)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出示课件4)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好学是知也识2.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3.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

5.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优秀5篇精心整理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希望这份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

更多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体会课文重点内容在表达上的效果。

【教学重点】快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的一件漂亮的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有关的语句。

1、提示学生抓住“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八个字,找相关的句子。

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句子:第一次“得”:“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诉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挂着那种运动衫的柜台,毫不犹豫地用三块钱买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里充满了自豪。

”“失”去运动衫:“我用这件运动衫再加上一元四角五分买下这双鞋,可以吗?”“我把那件骄傲的仰着头的大角麋鹿运动衫放在柜台上,抱着鞋盒走出商店。

”第二次“得”:“他站起身,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件印着仰着头的大角麋鹿红色运动衫。

”2、给文章划分段落:(1─8)得到→(9─18)失去→(19─27)得到3、按照板书的提示,用你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记叙“我”买一件漂亮的运动衫,但想到了邻居老先生的一双不能再补的破鞋,决定用运动衫去换上一双新鞋送给老先生,最后老先生又送给“我”一件运动衫的事。

)二、重点读读课文中有关“我”对运动衫的喜爱和购买的描写,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学生可以从“情节完整性”的角度说明这样写的好处,也可以从“表达心意、体现情谊”的角度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还可能从“标价(4.5美元)与实付的钱(“三块钱”加“一元四角五分”)的差价中”及售货员外加“一双长腰袜子”上发现售货员被“我”退衫买鞋关心老人的行为所感动,才会以4.45美元售出鞋子还外加一双袜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八单元,主要包括了诗歌默写、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素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强对语言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诗歌、口语交际和习作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方面仍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本单元的诗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默写与背诵,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

2.教学难点:诗歌意境的理解,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创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单元的诗歌、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预习本单元的内容,了解诗歌的意义和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故事、提问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诗歌、口语交际和习作等方面的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知识点,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诗歌默写、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024年部编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部编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部编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3.学习写读后感。

【核心素养】1.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2.学习写读后感。

【重难点】学习写读后感。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古人谈读书》A.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既聪明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是好学者对于学习的正确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这句话讲出了对待知识的正确态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B.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

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

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C.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2)《忆读书》《忆读书》一文是冰心奶奶以“回忆”的形式叙述自己小时候读书经历的一篇文章,前半部分以“忆”为主,表达了她对书的热爱;后半部分以“议”为主,告诉读者应该多读好书。

全文的中心句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走遍天下书为侣》本文的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一遍又一遍地读”的观点。

作者以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选择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自己的观点。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八单元第八单元单元分析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八单元第八单元单元分析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

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与感悟。

《口语交际》和《习作》分别编排了“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和“推荐一本书”。

《语文园地》中编排了读书名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以及南宋哲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

整个单元主题集中,告诉学生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

课文编排《古人谈读书》选取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文言文片段,告诉我们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通过作者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读书、作文的方法,告诉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并阐明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圈画关键词句、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课文,围绕“读书”这一主题提供了很多信息,如读书经历、读书态度、读书方法以及对某些书的评价,都要求学生梳理相关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对材料有所选择,并有条理地表述,把重要的内容写具体。

这是对本册第四单元“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进阶训练,同时也回应了第三学段“表达与交流”中“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的学段要求。

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梳理方法,借助合适的导图等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2.发现本单元课文的作者在介绍读书经历、读书方法、读书感悟等方面的异同。

能选择自己阅读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用喜欢的方式梳理信息。

3.综合运用本单元习得的方法,梳理、总结自己的读书内容、读书方法、读书感悟等,结合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和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感受读书的乐趣和收获,获得读书方法的启示,产生持续阅读的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七律·长征一、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二、课前准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初步感知诗歌中较难理解的词语长征:1934年1◆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1935年1◆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铁索: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1935年9月红军长征经此.三、教学过程(一)诵读品悟,领略诗境◆听一听《长征组歌》中的段落,谈一谈你所了解的长征.◆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二)初步渗透相关的诗歌知识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考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四)讨论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2.完成本课《优化设计》.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将教学环节分为四个版块,先扫除生字词,初步感知长征,再进一步走进长征,以读带讲,深入长征,体会长征路的“难”和红军的“只等闲”乐观精神,最后诵背全诗,升华情感。

在教学时,我以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诗,那从诗句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远征难”?学生通过通读全诗找到“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大渡桥”、“千里雪”。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远征难”,我找来“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红军与“高大耸立的陡峭的乌蒙山”相对比显得那么渺小;“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浪花用力的拍打着岸两边陡峭的悬崖”;“宽阔的大渡桥上横跨着13根冰凉的铁索,望着铁索下湍急的河水令人毛骨悚然”;“一望无际的千里雪山给人感觉刺骨的寒冷”。

通过这些画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征的艰险,困难重重,并且播放了《飞夺泸定桥》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感受“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惊险悲壮。

我还穿插了长征的背景资料,“当时红军是前有堵军,后有追兵,上有轰炸,除了这些困难,红军还会遇到什么困难?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是怎样做的呢?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红军不畏艰险,勇敢面对困难的革命精神。

最后,通过欣赏《长征组歌》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来进一步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6.开国大典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2.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文中的排比句.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背诵6-8自然段.二、课前准备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状况.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读题.◆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二)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要求:a.通读课文2~3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b.画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C.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画出描写不同场面的连接句. d.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先努力自行解决.交流◆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场面可以分为四部分.)◆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第二课时(一)精读第二部分◆学生默读,理清典礼的过程.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一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体会开国大典盛况.◆画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重点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欢跃”,欢腾跳跃.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指导朗读课文,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练习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而说话.重点练习朗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感受自豪,扬眉吐气.)◆找出描写人民群众心情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句的气势,练习朗读排比句.(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练习背诵第7自然段.(二)篡阅读第三段◆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的语句.◆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小组合作,讨论试写排比句.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而________;为________而________ ;为_________而________.(三)阅读第四部分◆默读,画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朗读第14自然段,读出欢庆的气氛.◆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重点:“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练习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句子包含的意思.(四)总结全文◆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四个怎样的场面.◆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一·欢呼声”?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讨论内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情况,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表达的方法: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a.选择最能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场面.b.选择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激动而热烈的场面;c.按大会的进程逐项描述.)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2.完成本课《优化设计》.3.练习读熟全文.并背诵、抄写第七自然段.教学反思:《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的空前盛况,本课先写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接着写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及广场的情况;再接着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最后讲了游行队伍。

由学生边默读边找出文章描写这一隆重、热烈、庄严、盛大氛围的语句加以体会。

首先,播放“开国大典”的有关录像镜头。

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初步体会到建立了新中国,人们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其次,本文第二大段,讲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天安门城楼的布置等情况。

在教学这段时,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画一画“丁字形广场。

然后让学生介绍为什么这样画。

这样学生通过动笔画,对此段内容就有了较清楚的了解。

课文第三段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这一段按照典礼进行的顺序来写。

读熟课文,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的顺序。

在比较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朗读,可分别采用齐读、轮读、边读边鼓掌的形式读。

语调要高昂,情绪要饱满,体会出人们无比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

27.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二、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2.搜集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三、教学过程(一)出示资料,导入新课◆师生一起阅读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导入: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二)自主阅读.读通全文◆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遇到生词查查字典、词典.◆反馈自学情况.读字词: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读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四人小组内分段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互相帮助,纠正出现的问题.◆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个性阅读,自主感知◆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a.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体会要点: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b.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体会要点: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c.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体会要点: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d.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体会要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四)感情朗读.深化感悟师: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此前,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泪水涟涟.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去体会毛主席他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布置作业:1.找出本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并将其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2.抄写本课生字,完成本课《优化设计》.28.毛主席在花山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2.有感情读朗读课文.二、课前准备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搜集关于“花山”的背景资料.三、教学过程(一)自由读课文,认清生字生词.自主提出不懂的问题比如:a.毛主席为什么要请群众回来碾米?还给群众沏茶喝?b.毛主席说服警卫员的那段话怎么理解?c.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d.这篇课文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喝,帮母女俩推碾子.)再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句子(建议:画出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一段话和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留待再读时深入理解;其余语句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体会理解.)进一步自学课文,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挑选课文中的某一部分练习朗读.解决问题麓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从毛主席让警卫员请群众回来碾米和给群众沏茶,替母女俩推碾子这三件事中可以看出来,他不愿意为自己一个人的工作而耽误全村群众吃饭,还给群众沏茶喝,帮他们推碾子,充分表现出毛主席关心群众、把自己视为群众中普通一员的好作风.)(毛主席教育警卫员的那一段话讲了三层意思: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这也说明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理解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老人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布置作业:1.搜集革命英雄的小故事,写一篇读后感.2.抄写本课生字,完成本课《优化设计》.教学反思:《毛主席在花山》在花山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自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