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 古诗两首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导读: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1一、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诗意,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一)板题导入1.揭示并解释题目《登鹳雀楼》激发兴趣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登鹳雀楼》3.用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小组讨论,组内纠错。
大声读两遍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做到不错读,不漏读。
(一)个人自学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首诗文。
(二)小组纠错和小组内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轮流读生字词,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三)班内质疑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2)课件出示:多音字尽更三、质疑拓展,讨论总结(一)自学自测学生自学,认真朗读诗文,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纠错小组轮流朗读诗文,互说诗句的意思,互相纠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1.指名学生朗读诗文,师生共同纠错。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诗句,进行朗读指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指导:(1)理解诗句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①出示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消失”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太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沉、消失,黄河水朝着大海滔滔奔流。
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渐渐西沉;黄河水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波涛滚滚的向大海奔去。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2)学习三、四两行。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读三、四两行。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之望庐山瀑布
古诗两首之《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岳西县天堂镇狮形小学王昌明【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庐、瀑、炉、疑”4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句的优美,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一、揭题释义,介绍作者。
1、美图激趣:多媒体展示庐山美图,学生欣赏,谈感受。
2、揭题释题:①解释“瀑布”:瀑布是冲陡峭的高山上倾泻下来的水流,远看象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
“瀑”字是什么结构?齐读:“瀑布”。
②介绍“庐山”: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
庐山的瀑布更是举世闻名。
③介绍作者:过渡: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随着诗仙李白一起去庐山游览一番吧!二、初读古诗,疏通字词。
昨天已布置同学们预习了古诗,现在检查预习的效果。
1、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识字教学。
指明认读,齐读。
三、学习古诗,理解大意。
1、学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释义: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升起紫色的烟雾。
②“遥看瀑布挂前川”挂前川:悬挂在山川之前。
释义:远远望去,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布高挂于山川之前。
2、学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
“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
②“疑是银河落九天”疑:以为。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两首》教案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含反思第15课《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本课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
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古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一)初读1、自由练读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3、齐读(二)理解诗句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2、诗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
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绿得充满生机,绿的无边无际。
荷花格外红艳,红得另有一种模样)小结: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4、齐读古诗课件出示三、体会诗情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1、古诗两⾸之《村居》 教学⽬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字。
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激发情趣、导⼊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些什么?清朝诗⼈⾼⿍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睹了⼉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留下了⼀⾸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
(板题,⽣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范读课⽂、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
三、⾃读课⽂、⾃学⽣字 1.利⽤拼⾳⾃读古诗,边圈画⽣字,要求把字⾳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组合作,交流识字⽅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
(2)“烟”韵母是前⿐韵母。
(3)“童”可以⽤熟字相加的⽅法认记(⽴+⾥)。
(4)“散”是平⾆⾳;偏旁是反⽂旁,不是折⽂旁。
(5)“忙”书空;扩词;⽤“急忙”说话。
3.⾃读古诗,然后谈⼀谈你最喜欢这⾸诗的哪⼀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
(演⽰课件或出⽰图⽚,帮助学⽣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乐听xx同学朗诵这⾸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读出你的感受。
(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2)运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通过古诗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难点:学会生字词,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古诗的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两首古诗。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古诗,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 互动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古诗的主题、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讨论。
(2)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古诗,进行角色扮演,体会古诗的意境。
4. 课堂练习:(1)练习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运用生字词进行句子仿写或创作。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交流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一、学习目标会认会写“枯、荣、宿、徐”等11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授新《草》导入新春天多么美丽啊,春天里有很多美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比如我们脚下的小草,那么大家平时有留意脚下的小草吗?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就来通过一首古诗看看吧!初读找人逐句读诗。
纠正字音。
课文讲解二下《2.古诗两首》教案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写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
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作品注释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原:原野,旷野,或平原旷野。
指没有树林、建筑物或巨大岩石的大片土地。
草:青草。
岁:年,每年。
枯:枯萎。
荣:茂盛。
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野火:燃烧地里野草的火。
烧:燃烧。
尽:完。
吹:吹打。
生:生长,生机勃勃。
翻译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思想感情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
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
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宿新市徐公店》导入新春天多么美丽啊,春天里有很多美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比如我们脚下的小草,那么大家平时有留意脚下的小草吗?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就来通过一首古诗看看吧!初读找人逐句读诗。
纠正字音。
课文讲解二下《2.古诗两首》教案作者简介杨万里,南宋杰出爱国诗人。
字廷秀,号诚斋。
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人。
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一、回乡偶书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2、齐读、指名读。
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讨论}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
(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
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
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1. 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 编故事。
反思: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
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
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二、赠汪伦教学目的:1.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字教案古诗两首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字教案古诗两首x(一)诗.同学们从小就会接触到。
同学们会背很多古诗。
因此.对于古诗.同学们会比较感兴趣。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
在导入本课学习时.我出示了一组西湖美景的图片.那美丽的风景.靓丽的颜色很快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纷纷点评西湖美丽的景色.气氛非常热烈。
趁着这个机会.我赶紧导入了本课的学习。
这样同学们带着饱满的情绪.用高昂的热情投入到这节课的教学中。
二、运用读来解决问题。
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注重对同学们读的引导。
我让大家用多种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对生字和诗句加以指导。
首先.我对生字的读法和写法加以指导.提醒他们解决生字词。
三、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来把握诗句的内容。
对于诗句意思的理解.只要能解决重点词语就可以了。
因此.我注重对诗句重点词语的理解。
在解决了重点词语的意思后.我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激发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想象占有很重要的地方。
通过想象.我们会获得更好的体验。
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读诗句.又运用西湖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的想象.让他们仿佛身在其中.产生美的感受。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中.我对让同学们搜集荷花的诗句这一环节的把握不够.指导不够.让作业流为形式.没有真正起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作用。
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言简意赅.意境深远。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一、知诗人.解题意。
对于唐代的诗人.同学们首先会想到李白.然后是杜甫。
在引入本课的学习时.我先从李白引入.然后介绍杜甫.这样让同学们同时对两位伟大的诗人加深了印象。
二、引导阅读。
诗歌的朗读是需要划分节奏的。
由于这首诗中没有难懂的词语.所以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划分诗句的节奏.让同学们依据节奏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味.给同学们增加美的感受。
二年级下语文《古诗两首》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二年级下语文《古诗两首》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学会生字,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大意。
3.学会生字。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课件:古诗的图片、生字卡片。
2.黑板:用于板书生字和古诗。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古诗的初步理解。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第一首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古诗,注意生字的读音。
3.教师讲解古诗的大意,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古诗的大意。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6.学生组内交流,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三)学习第二首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第二首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古诗,注意生字的读音。
3.教师讲解古诗的大意,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古诗的大意。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6.学生组内交流,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四)巩固与拓展1.学生互相背诵两首古诗。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3.学生尝试用学到的生字造句。
4.教师出示一些与古诗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1.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古诗过程中的收获。
3.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作业布置1.背诵两首古诗。
2.用学到的生字造句。
3.家长签字确认。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了两首古诗。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了不同的关注和支持。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有了较深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同时,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25课《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25课《古诗两首》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二年级语文25课《古诗两首》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25课《古诗两首》教案(通用13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25课《古诗两首》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7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2.学习两首古诗,熟读成诵,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5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略知诗意,背诵课文。
3、积累语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类型:精读课教学准备:①挂图。
②观察大自然中的小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检查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师归纳(板书课题:草)二、师范读《草》。
三、生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四、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
2、生读带局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诗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组且讨论后汇报解决。
(1)理解“离离原上草”意思。
(2)“一岁一枯荣”出示春草、秋草图(生讲两幅图的不同)。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图。
4、朗读全诗。
六、背诵诗歌。
七、读课本P7的诗。
八、讲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说说怎样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写。
4、讲评。
十、作业:背诵古诗《草》第二课时一、导入1、复习、背诵《草》。
2、出示早春与晚春图进行比较。
3、描绘春天的景色。
4、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用生字组词。
3、朗读带有生字的诗句。
四、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再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急走:快跑3、出示图画,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讲诗意,师归纳。
5、小组表演诗歌。
6、表演后认识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读诗歌。
8、背诵诗歌。
9、读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图,你能编个故事吗?五、写字1、指名认读生字。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2 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
2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运用已经学到的方法自主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3.通过朗读、理解等方式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并试着用故事的形式结合实际生活讲讲。
4.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说说杨万里住宿在新徐公店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初步感知。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领略一下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
【出示:草原图】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草原美吗?美在哪里?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出示:草】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出示: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2.抽读古诗。
(随机认识“枯”和“荣”)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读着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理解诗句内容1.“离离原上草”你觉得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你从哪个词想象到的(理解“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2.“一岁一枯荣”给”岁”组词.(岁岁平安、八岁等)理解“岁”字:年。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的草原图】引导学生看图后说一说,一年四季中草的长势。
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荣”,是哪个季节?在哪一个季节野草又会枯萎?(理解“枯”和“荣”。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播放课件:草原在燃烧】仔细观察:熊熊的野火燃烧起来了,烧完了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野草又长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非常顽强)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4.谁来完整地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内容?(同桌互说,抽说,互相评议补充)5、【播放古诗朗读】6、齐读古诗。
古诗两首_王宁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 【教学背景】 一、面向学生: □小学 学科: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二、课时:2 三、学生课前准备: 1. 课前预习,圈出不认识的字词,自学生字。 2.通读课文,在语境中思考生字词的意思。 3. 再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
【 /i?ct=5033=%E8%8F% 9C%E8%8A%B1%20%E9%BB%84%E8%9D%B6&ie=utf-8&in=31430&cl=2&lm=-1& st=-1&pn=5&rn=1&di=134166630050&ln=2000&fr=&fm=result&fmq=1363335973296 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5&-1&d i134166630050&objURLhttp%3A%2F%%2Fbmiddle%2F7e7edca9jw 1dhraqqeowej.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jtp7_z%26e3Bf1515_z%2 6e3Bv54AzdH3Frtv-d8ddd9nd98-88cd90abc8m_z%26e3Bip4s&W300&H310&T8783& S220&TPjpg】 4.引导学会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想象力。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 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5.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6.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三)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学唱《草》 。 【 /?__m=mboxCtrl.playSong&__a=%E8%B5%8B%E5%BE%97%E5 %8F%A4%E5%8E%9F%E8%8D%89%E9%80%81%E5%88%AB%24%24%24%24%24 %2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94%90%C2%B7%E7%99%BD%E5%B1%85%E6%98%93%20%E6%96%B0 %E5%AD%A6%E5%A0%82%E6%AD%8C%20%E6%BC%94%E5%94%B1%E7%89%8 8%20%E5%B0%8F%E6%B5%B7%E9%BE%9F%E6%BC%94%E5%94%B1%E7%BB% 84%24%2416#loaded】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17课古诗两首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17课古诗两首《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学科】小学语文第四册。
【教学内容】17、古诗两首【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新字,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受到美好的情感熏陶。
了解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能说出诗歌大意。
【总课时目标】1、会认“庐、瀑、炉”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窗”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分课时目标】〖第一课时〗1、会认《望庐山瀑布》中的生字,会写这首诗中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大意。
3、体会到诗人笔下的瀑布雄伟壮观,生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1、会认《绝句》中的生字,会写这首诗中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能说出诗歌大意。
3、体会到诗人描写的景色的美丽,感受到作者的愉悦心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教师引导活动:1、说到古代大诗人,你会想到谁?2、想学习他们的诗歌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两位大诗人的诗歌。
3、通过查找资料,你知道了哪些关于李白、杜甫的情况?4、我们今天要学习哪两首诗呢?谁能把诗的题目读出来?学生学习活动:1、说说自己知道的古代大诗人的名字。
2、产生学习愿望,齐读课题,知道作者是李白和杜甫。
3、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李白、杜甫的情况。
4、个别读诗题,认识“庐、瀑”二字。
二、自读第一首诗教师引导活动:1、你想怎样来学习古诗?根据学生回答点拨。
2、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把古诗读通顺,看谁读得正确。
3、能弄懂这首诗的意思吗?把不懂的地方注上符号。
4、在学习中,你有了哪些收获,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告诉你的同桌吧。
学生学习活动:1、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的:读准字音、看插图、了解诗歌意思、朗读吟诵、表达感情。
2、自由轻声读,认识古诗中的新字,把古诗读通顺。
3、边读边想诗意,标注不懂的地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优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优秀教案一、教材简说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
《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
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
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特别是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可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激发学生根据插图或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
二、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注意“荣”不要读成yoacute;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ugrave;;“疏”要读翘舌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一、教学内容:古诗两首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朗读古诗两首。
2. 学生能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
3.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古诗两首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朗读古诗两首。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
五、教学方法:听读结合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播放古诗两首的录音。
2.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古诗一的录音,学生跟读老师的模仿,模仿几遍后再由学生独立朗读。
3. 课堂活动1) 学生理解古诗一的意思。
教师提出问题:古诗一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学生回答:是一首春天的诗。
教师接着提问:你们怎么知道这首诗是春天的诗?学生回答:因为古诗里有“桃花”、“莺啼”、“绿满园”的词语。
教师再次播放古诗一的录音,学生跟读,理解古诗的意思。
2) 学生理解古诗二的意思。
教师播放古诗二的录音,学生跟读,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师提出问题:古诗二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学生回答:是一首秋天的诗。
教师接着提问:你们怎么知道这首诗是秋天的诗?学生回答:因为古诗里有“枫叶”、“黄花”、“秋”、“霜”等词语。
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在班级里进行比较,从而增强班级内的凝聚力。
4. 课堂小结通过听读古诗的方式,学生能够掌握古诗两首的知识。
并且根据题目和诗句,了解了将一些自然属性与季节相呼应的表达方式。
七、教学扩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自然界里体验春天和秋天的景象。
比如,在春天,带领学生去校园里欣赏桃花和听莺鸣;在秋天,带领学生到树林里观赏枫叶,采集黄花并了解秋的气息。
这样,学生更能体验诗中表达的意境和感觉。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精选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悯农》。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诗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诗句的理解和背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背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珍惜粮食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课件展示农田劳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辛勤劳作。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农民劳作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字音、停顿和语气。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3. 理解诗句(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的意思。
(2)教师讲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4. 背诵古诗(1)学生跟随老师逐句背诵古诗。
(2)学生自主背诵,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诗句,画出自己心中的农田劳作场景。
(2)学生互相交流画作,分享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悯农》2. 内容:a. 生字词b. 诗句及解释c. 古诗意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5遍。
b. 背诵并默写古诗。
c. 写一篇关于农民劳作的短文。
2. 答案:a. 生字词:略b. 古诗默写:略“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悯农》,让我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
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为我们种出粮食,真是太不容易了。
我们要珍惜粮食,更要尊重和关心农民伯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古诗《悯农》的内容。
最新-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1课《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古诗两首》这一课安排了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著的《望天门山》和号称东坡居士的北宋诗人苏轼所著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
两者相比,都是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
但前者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后者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根据本组教材安排2课时教完,我想第一课时先教《望天门山》。
下面我就重点分析《望天门山》这首古诗。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句。
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字词来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历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水点缀得活泼了起来。
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境,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的之一。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13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13篇)认一认说一说幼儿教案认一认写一写大班教案反思11、能够正确认识8个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字的意思。
3、象形字的引入,促进学生对字意理解的。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1、音形结合,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准“关”“卧” “立”的字音。
部分学生在学习这些字之前已认识了部分汉字,因此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1.直观演示法。
通过生生互动演示、师生互动演示,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活思维,有效认字。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这节课,我制作了动画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融入音乐,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 鼓励欣赏法。
课的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们切实感受识字是快乐的,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
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而不是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去“炒冷饭”。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重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一课时制定了以上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从教材和学生出发:(一)以教材为本1、有目的复习。
在新授课前,对这八个字中出现的声母和韵母进行复习,然后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即和这八个字有关的音节,请生进行拼读。
这样设计的出发点是为学生后面的认字突破难点,也是渗透了借助拼音识字法。
2、发挥插图的作用。
学习生字的同时,让生可以看图,一方面有助于理解字义,另一方面也渗透了借图识字法。
3、有目的地“动”。
在学完“出、入、立、走”之后,本课的内容应该说是进行了一大半了,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正好需要放松一下,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投入下面内容的学习,所以安排了听《中国功夫》这首歌,这不仅是发挥了音乐的放松与熏陶作用,这首歌中也蕴含了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坐、卧、立、走”,寓教于唱,何乐而不为?学完这四个字之后,又安排了“举牌子”的师生互动,在巩固字音的同时,渗透和初步强化基本行为动作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古诗两首
教材简介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
《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
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
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特别是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可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激发学生根据插图或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写作目的,体会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儿童那种捕碟的快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低年级古诗诗意要讲到什么程度才好,我一直都不知道怎么去把握。
这两首古诗中,《草》还是比较好讲的,《宿新市徐公店》只能根据图画来多理解啦!
《宿新市徐公店》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
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课堂中我让学生通过想象,把稀疏的篱笆旁的一条小路伸向远方的悠远情景给展现在出来。
再让学生画出路旁树枝上的新叶,那种嫩嫩的感觉,让你看了神情清气爽。
学生在画篱笆时,一开始学生按常规把篱笆画得很密,下面的学生赶紧叫起来“不对,不对,篱笆太密了。
”“篱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
又有一位学生提议还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
学生一听来劲了,顿时,教室里沸腾了起来。
有的说,树上的叶子小而淡,春天的昂然生机就显现了;有的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分辨不清哪是黄蝶哪是菜花,所以还是要画黄蝴蝶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
”又有一位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
”……诗虽“古”,但可以上出新意,课堂除了朗朗的读书声,还可以有创新的呼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