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室环境布置之座位编排模式摭谈
前苏联教育家季亚琴科曾长期致力于集体教学的理论探索和实验研究,创造了宝贵的集体教学思想。他认为,在集体教学中,不同的座位编排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行为、情感交流以及整个教育活动都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他主张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的变化,充分发挥不同座位模式的特点,灵活、科学地编排学生座位。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传统的、单一的座位编排方式无法满足不同课程、不同课型以及各种教学活动的需要,难以实现课堂人文化、师生平等交流与对话、学习方式走向探究性、合作性的课改目标。基于此,许多老师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现将几种常见的座位编排模式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做个简单介绍。
(一)行列式这是自十七世纪夸美纽斯发明分班授课制以来,各学校普遍采用的座位编排模式。因其酷似农田中的秧苗排列,故又称“秧田式”。采用这种模式时,整齐端坐的学生全部面向老师,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学生之间干扰较少,便于知识讲授和学生书面练习,也有利于教师观察和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它隐含“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给学生(尤其是后排的学生)以“我是观众或听众”的心理暗示,不利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与现代教育倡导的平等、主动、合作、探究等教学要求相违背。但在许多城市中小学,学生爆满,一个班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上百人,只宜采用这种模式。
(二)圆圈式圆圈式排列从空间上消除了座位的主次之分,每个人都能互相看到、互相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关系的形成,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这也是教师们常常采用的一种模式。在低幼年段,圆圈式座位排列一般不设课桌,非常适合开展带游艺性质的教学活动;在中高年段,这种模式适合各种课堂讨论,它可以大大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间的课堂交往活动。教师可以坐在学生中间,也可以在圈中随意走动。当教师站在圆圈中央时,学生往往会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提出更多的观点和想法。但教师无论站在哪个位置都会背对一部分学生,同时也不易维持课堂秩序。圆圈式要求班级人数不能太多,如果超过40人,必须设置同心双层圆圈。
(三)马蹄式如果班级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马蹄式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编排模式。它适合于教师讲授新课,也适合学生交流讨论,更便于师生开展各种表现活动。前方可以设置讲台,教师也可以到黑板板书,还可随时走到中央地带,从事沟通与课堂管理,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可以互相对视和倾听,有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各种信息。中央地带是师生展示的舞台,教学中的各种角色扮演、游戏活动、歌舞表演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马蹄式还便于变化编排方式,根据需要,可以迅速地将座位调整成圆形、矩形(三条边)或双弧型等。
(四)扇面式扇面式由梯形式转化而来,梯形式因接近行列式,本文未做单列。扇面式最大的特点是每层都是同心圆的一角,且层与层交错排列,前排不挡后排的视线,所有学生的目光聚焦于一点。扇面式一般不设课桌,有时连凳子也不用。适合于美术写生课、音乐合唱课以及其他需要凝神注视的教学活动采用。扇面式座位排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视觉习惯,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最佳角度。
(五)对列式对列式借用了“视觉心理学”——坐向效应引发激烈辩论的原理,适合中高年段学生开展课堂辩论活动。我们可以将赞成不同观点的学生分列两侧,对教学中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探讨,这种自主交流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为避免尖锐的对立状态,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可以将对列的一端靠近或相接,成为“V”字型,这样也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或横向而坐,或斜线而坐,教学中师与生、生与生视线斜向交错,减弱了对立性,
有助于课堂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如果班级人数过多,也可以将全班分成几个单组对列的单元(类似于分组式)。
(六)分组式分组式在新课改后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它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机会和空间,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由于每组只有3-5人,学生心理压力小,能很自然地带着自己的认识倾向、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参与到集体讨论中,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角,其自我表现、自主发展的权力得到了应有的保障,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与创造性。同时,教师也便于了解学习情况,必要时还可参与小组的讨论。给学生分组时应注意:将全班学生按学习能力、智力水平、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异质分组,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每个小组课桌的排列也多种多样,除图示两例外,还有“田”字型、“凹”字型等许多方式。
(七)自由式自由式是一种理想的座位编排模式。教室内都是装有“万向轮”的单人课桌,平时一般按行列式排列,一旦需要,即可把课桌“万向”组合成任意一种方式,尤其便于分组讨论时自由组合。它能使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更加自主化、多样化。刚开始进行这种编排时,教师可根据学生之间的互补性提出搭配建议,包括骨干力量的搭配、优秀生与不良学生的搭配、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搭配以及男女生混合编排等等。随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的加深,班级内的“万向”组合会越来越优化。
英国学者威尔肯森(Clive Wilkinson)认为“教室的环境布置是学生获得学习机会的关键”。座位及座位编排方式,无疑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座位编排的方式、方法及心理、心态代表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水平。当然,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座位编排模式也没有万能的,教学情景千变万化,所有的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有效的编排模式,同时也要考虑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环境设计,使整体设置能体现一定的教育价值和教育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灵活选择,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排座位要一定的原则就是:1、尽量好帮差,静配动,中间加班干。2、要照顾视力差的学生,注意他们的位置与黑板的角度,定时循环。3、如果可能的最好就一个月调换一下位置啦。4、注意孤立那些破坏力强的学生,把他们尽可能分开并置于老师容易看到的地方。5、若在班上要进行一帮一活动的话,可考虑有意将一些差生与优生编到一起。这样编排座位的会相对合理一些。总而言之,座位要根据需要来调换,不能一成不变。
排座位应遵循以下原则:尊重学生客观生理条件;学生干部骨干力量合理布局,以保证骨干学生作用的发挥。须知,在教师不在教室的时间里,这些同学是稳定班级、形成良好学风、班风的中坚力量。在当前条件下,魏书生老师的经验是:入学时先按大小个排列,然后随着相互了解的加深,学生可以自愿组合,组合有两个条件:第一,有利于学习;第二,要五厢情愿(座位变动涉及的四个同学和班主任老师都要同意)。值得借鉴。我们可以学习。其实,无论如何排座位,我们都要突出学生的生命活力,充分把握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之间的互助、互动因素,不能重秩序,轻生理;重结论,轻过程;重学习,轻生命;重学习成绩,轻生命活力。
“生命就是力量”,尊重生命会产生巨大的爱的力量。
座位,其实离生命最近
如今,我所教的二年三班的教室里出现了一种“圆圈式”排座法。上课时同学面对面围坐成圆圈,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是尝试创新教学模式,这种开放式的“圆桌会议”排座方式是首次。
排座位由“秧田”变“圆圈”,“以前只有一个同桌,可现在有四到五个,上课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