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48%噻虫啉悬浮剂防治白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1 - 试验 环境 状 况 。伊 丽 莎 白瓜 正处在 第 2个 瓜 .3 2
成 熟期 ,瓜 秧较 壮 ,面积 为 l 。少量 瓜秧 有缺 镁 亩 症 状 ,瓜 叶正面 有 轻度 白粉 病 ,叶 背有 少量 细菌 性 叶枯 病 。 白粉 虱 严 重 发 生 , 叶背 有 大 量 成 虫 和 幼 虫 。因属 于夏季 栽 培 ,所 以风 口敞开 ,中午 温度 能 达到 4 0℃ 以上 ,棚 内只种 植 了甜 瓜 一种 作 物 。棚 周 围 种 植 的 作 物 分 别 是 :棉 花 、花 生 、 萝 卜、玉 米 、杨 树 、苹果 等 。其 中棉花 比较 吸 引 白粉 虱 。 1 . 试 验设计 。试验 设 4个 处 理 ,分别 为 4 0 / .4 2 8 L g 噻 虫啉 悬 浮 剂稀 释 50 0倍 、750倍 、 1 0 0 0 000倍 液 喷雾 ,C 喷清 水 ,每 个 处理 重 复 3次 。防 治效 K 果 =[ K 空 白对 照 的虫数 . ( C 药剂 处理 的 虫数)空 白 /
片叶 ,统计 每片 叶上 白粉 虱 成虫 和幼 虫 的数量 。 以
传 导 、高 效 的农 药【 n 。噻 虫啉(halpi) T i or 是一 种 新 e d 的对刺 吸 口器 害虫有 高 效 的广谱 杀虫 剂 ,常规 剂 型 是 4 %S 8 C和 3 %WDG,与 吡虫啉 一 样 ,噻虫 啉 也 6 作用 于烟 酸 乙酰 胆 碱受 体 ,它 与常规 杀 虫剂 如拟 除 虫 菊 酯 类 、 有 机 磷 类 和 氨 基 甲酸 酯 类 没 有 交 互 抗
表 1 1h 内不 同 浓 度 噻 虫 啉处 理 对 甜 瓜 白粉 虱 成 虫 的 防 效 动 态 变 化
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1. 79
1. 67
6 7
35 .
2 试验设 计和安 排 2 1 剂 .药 2 1 1 验药剂 及处理 剂量 . .试 试验 药剂 :2 .%三氟羧草 醚水 剂 ,江 苏 14 长青农 化股份有 限公 司提 供 。 试验 药剂用药剂 量 : 处理1 :21 4 . %三 氟羧 草 醚 水剂 1 O 1 Om /
维普资讯
业技术
农 药登记 田问药效 试验报 告
2. 1 %三氟竣草醚水剂 防除大豆 田杂草试验研 究 4 试验地点 :黑龙 江省泰 来县宁姜 乡新 兴农 业开发 区
参 加 入 员 :黑 龙 江 省泰 来 县 宁 姜 乡农 业综 合 服 务 站 张金 宝 张 秀 玲
日 期
6 月2日
6 3日 月
天气 情况
多云转 小雨
阴
温 度 ( ℃) 最低 一最高 平均 降雨 ( f) 相对 湿度% 风 速 ( /) m 1 ms 1 .—64 301 .
1 .—42 52 . 4
5 5 .1日 9 592 . 6日893 . 0日 9 8日 月2
1 .—4 4 42 2 .
2. 1 9 2 4
1. 99 1_ 83
1 92
6 9 5 2
42 . 36 .
06 .
1 . 5 40 .
53 _ 23 _
18 _
6 2 7 7
6 9
6 9 月 日
中雨
1 .—32 82 l 3
报 告 完 成 日期 : 二0 七 年 十 月 0
1 验条件 试 11 .作物和靶 标 试验 作物 :春大豆 ( l c e ma ( ) ML y i n x L. Me rl ri ) 1 大 豆品种 :黑农 3 8 靶标 :藜 、苋 、苍 耳 、蒺藜 。 12 .环境 条件 12.试验地 情况 . 1 试 验 地 点在 泰 来县 宁 姜 乡新 兴 农业 开 发 区 ,试 验 地地 势 平坦 ,交通 便利 ,具 有排 灌 条 件。试验地 前茬为 玉米 。 12.肥水管 理 . 2 试 验地每 亩施用 腐熟 的有 机肥 1 0 k , O 0 g N、P 、K 效复混 J 2 k 做底 肥于大 豆播 种 高 ] 5g  ̄ 前 (月6 结 合整 地施 入 。试验 地 大豆 5 5 日) 月1 5 日播种 , 播种后 喷灌一次 。 12.种植密 度 . 3 大豆 播种量4 k / ,亩保 苗2 3 i 。 g 亩 .7株 12 4 . . 生育期 播 种期 出苗期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小麦(Triticum aestivum)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一直受到蚜虫的侵害。
小麦蚜虫是小麦叶片、茎秆等部位的重要害虫,损害严重时会导致小麦产量显著下降。
有效防治小麦蚜虫对保障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麦蚜虫的防治中,化学药剂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不同的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不同,为了找到更有效的药剂,有必要开展田间药效试验,本文对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1. 试验材料本试验选取了不同防治小麦蚜虫的常见农药作为试验药剂,包括乙咪环唑、阿维菌素、拟除虫菊酯等。
还选择了一种生物防治药剂——利多菌素,作为试验对照组。
小麦蚜虫为试验对象。
2. 试验地点本试验选择了具有小麦蚜虫较为严重的田间试验地点进行试验。
试验田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小麦生长。
试验地点为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小麦田地。
3. 试验方法(1)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了完全随机化设计,设置了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
其中4个处理组为不同的农药药剂,另外一个处理组为利多菌素。
每个重复设置的面积为10平方米。
(2)试验过程在小麦苗期开始,进行了药剂的喷施处理。
按照农药产品的使用说明,溶解在适量水中,对不同药剂的使用剂量进行了调整,然后使用喷雾器进行了喷施处理。
(3)观察记录在药剂喷施后,每隔3天对小麦田地进行了观察,并统计了小麦蚜虫的死亡情况。
统计数据记录了虫口数量、死亡数量,以及草丛上的蚜虫数量。
二、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结果,不同农药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
在使用乙咪环唑和阿维菌素进行处理后,小麦蚜虫的死亡数量较多,相比之下,拟除虫菊酯和利多菌素的防治效果较差,虫口数量没有明显减少。
可以看出,乙咪环唑和阿维菌素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的安全性较高。
2. 不同处理组的小麦产量情况根据观察数据,不同处理组的小麦产量存在差异。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作者:李宏元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3期一、试验目的探索黑龙江省垦区标准化水稻旱育秧管理模式下,种衣剂种子不经过浸种催芽直接播种,并辅助其它管理措施,是否可使水稻秧苗达到与浸种催芽相同生育期,为生产应用此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条件1、试验作物:水稻。
作物品种:龙垦2032、环境条件黑龙江饶河农场地处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全年有效积温2349.5℃。
(1)试验情况试验地设在黑龙江饶河农场水田试验站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ph值为6.25,土壤有机质含量3.98%,速效氮315.8ppm,速效磷32ppm,速效钾194.5ppm。
(2)耕作栽培管理移栽期2018年5月18日,人工插秧,插秧规格30cm×12cm,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规。
(3)水肥管理试验区土地平坦,排灌方便,肥力較均匀。
水肥管理同常规。
三、试验药剂1、6.25%亮盾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2、35%锐胜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四、种子浸种与包衣1、浸种每100kg水稻种子用6.25%亮盾悬浮种衣剂300mL+35%锐胜悬浮种衣剂100mL进行包衣。
2、包衣日期4月3日进行种子包衣。
3、浸种日期4月7日进行浸种。
五、试验设计试验共设4个处理,采用大区条田对比,不设重复。
A、B、C秧田处理面积各5m2;D秧田处理面积2.5m2。
本田处理A、B、C面积200m2平方米,处理D面积50m2。
其他措施与常规生产相同。
A: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种子包衣,常规浸种催芽,播芽种。
B: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种子包衣,处理A浸种时,直播干籽。
C: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种子包衣,与处理A同时播干籽D:播白种(没有包衣),与处理B同时播种。
六、播种期1、4月7日,处理A浸种当天,处理B、D播干籽。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内容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内容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不同农药品种在田间条件下的药效表现,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方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农药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二、试验地点与作物试验地点位于某县农田,选取当地种植的主要作物为试验对象,如小麦、玉米、水稻等。
三、试验药剂与处理1.试验药剂:选取市面上常见的A、B、C、D四种农药作为试验对象,对每种农药分别进行如下处理:(1)A农药:按照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进行使用;(2)B农药: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的1.5倍进行使用;(3)C农药: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的0.5倍进行使用;(4)D农药:不使用任何农药,作为对照处理。
2.处理方法: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选取10株作物进行观察。
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苗期、生长期、发病期等)分别进行施药处理,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间隔7-10天。
四、试验指标与测定方法1.防治效果:分别在施药前、施药后一段时间内,对作物进行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的测定。
病情指数越高,表示作物病情越严重;防治效果越好,表示农药效果越显著。
2.产量:在作物收获期,对每个处理进行实际收获,并计算单位面积产量。
通过比较各处理与对照处理的产量差异,评估不同农药对产量的影响。
3.安全性:在施药期间,观察作物是否出现药害现象,如叶片扭曲、褪绿、枯萎等。
若出现药害,记录药害程度及恢复情况。
4.生态环境影响:在试验期间,监测土壤、水质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评估不同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1.数据统计:将试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包括处理方式、防治效果、产量、安全性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数据。
2.结果展示:将统计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各处理之间的差异。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本次试验中,A农药的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B农药,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C农药防治效果较差。
D农药(对照处理)防治效果最差。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材料实用模板
实用标准文案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号:协议备案号:试验样品封样编号: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年度])农药类别:除草剂试验名称:委托单位:承担单位:试验地点:总负责人:[签名]技术负责人:[签名]参加人员:报告完成日期:地址::传真:邮编:E-mail: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摘要试验名称:试验作物:防治对象:供试药剂:施药方法及用水量(升/公顷):试验结果:适宜施药时期和用量:使用方法:安全性:[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名称]田间药效试验报告1 试验目的[单击此处键入试验目的]2 试验条件2.1 作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单击此处键入作物和栽培品种名称][单击此处键入作物耕作栽培方式如直播、移栽、套播等]2.2 试验对象杂草的选择[单击此处键入杂草种类及名称(中文和拉丁学名),如人工接种草籽应说明方式方法]2.3 栽培条件[单击此处键入土壤资料及耕作条件等][单击此处键入前茬作物及所用除草剂,避免使用对后茬作物有药害地块]2.4 其他条件[单击此处键入栽培类型、植被演替等其它试验条件]3 试验设计和安排3.1 药剂3.1.1 试验药剂[单击此处键入药剂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3.1.2 对照药剂[单击此处键入药剂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设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处理。
3.1.3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3.2 小区安排3.2.1 小区排列[单击此处键入小区分布图和风向]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单击此处键入小区面积]重复次数:[单击此处键入重复次数]3.3 施药方法3.3.1 使用方法[单击此处键入详细使用方法]3.3.2 施药器械[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器械说明]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单击此处键入施药次数、日期、时间、杂草和作物生长状态]3.3.4 使用量[单击此处键入公顷用药量或用药倍数]3.4 防治病虫和非靶标杂草药剂资料[单击此处键入防治其它病虫和非靶标杂草所使用药剂的准确数据]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4.1 气象及田间管理资料4.1.1 气象资料[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当日及试验期间的气象资料或温室等设施条件及药效影响因素]4.1.2 田间管理资料[单击此处键入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农事活动的时间、次数及方法等][单击此处键入人工除草小区的除草时间、次数等]4.2 杂草调查4.2.1 调查时间和次数[单击此处键入调查次数和时间,根据作物栽培类型、药剂特点和施药时间确定]4.2.2 调查方法[依据《准则》,单击此处键入杂草调查方法,杂草伤害的症状及药剂的作用方式][单击此处键入小区杂草基数调查数据]4.2.3 药效计算方法[依据《准则》,单击此处键入引用标准号、药效计算方法或公式]4.3 作物调查4.3.1 调查时间和次数[单击此处键入调查时间和次数]4.3.2 调查方法[单击此处键入作物调查方法,如有药害发生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是评价农药防治效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不同农药在实际农田中的药效进行研究和评估,为农民选择合适的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旨在对某款新型农药在田间药效试验中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供一些相关的问题和建议。
1. 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农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农药的引入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民对于农产品高质量和高产量的需求。
本次田间药效试验的目的在于评估一款新型农药在不同作物上的防治效果,并与常用农药进行比较,验证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可行性。
2. 试验设计与参数本次田间药效试验选取了常见的几种主要作物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水稻、小麦和玉米。
通过随机布置不同处理组,对比新型农药和常用农药的效果,并控制其他环境因素,如土壤类型、气候等。
试验参数主要包括药剂浓度、处理剂量、病虫害防治效果等。
3. 结果与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观察和数据统计,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新型农药在不同作物上的防治效果整体上优于常用农药。
在农药的防治效果上,新型农药相对于传统农药能够更好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新型农药的药效持久性较长。
与常用农药相比,新型农药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防治效果,减少了农药频繁喷施对环境和作物的影响。
(3)不同作物对农药的敏感性有所差异。
在试验中,我们发现水稻对新型农药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小麦和玉米。
这一结果提示在不同农作物的种植上,对农药的选择要因地制宜,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4. 研究问题与展望虽然本次试验的结果验证了新型农药在田间的显著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1)新型农药的安全性问题。
虽然新型农药在防治效果上表现出色,但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需要更加深入的评估和研究。
(2)农药的使用效益。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的有效利用和合理使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益,减少资源浪费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吡虫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吡虫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一、农药检测报告概述
本文记述了一次经过检测后发现,用吡虫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结果,该检测报告的总结是:吡虫啉农药是一种有效的植物保护产品,具有良好
的农药效果。
二、试验现场
此次试验现场位于基地内,包括受试的植物和目标昆虫。
用于农药检
测的植物种类有水稻、玉米、蔬菜等不同类别,其中昆虫种类有白粉虱、
小菜蛾、棉铃虫、灰色飞虱等。
三、试验结果
在此次试验中,使用的吡虫啉农药检测结果显示,水稻和玉米的可抑
制率分别为94.5%和95.8%,棉铃虫的可抑制率达到了100%,对小菜蛾、
灰蝽和灰色飞虱的抑制率达到了99.1%,95.7%和98.7%。
这些结果显示,
吡虫啉农药在田间条件下有良好的效果。
四、总结
根据此次试验报告,可以得出结论:吡虫啉农药具有明显的农药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由于吡虫啉农药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它能有效抑制害虫,能降低害虫对作物的危害,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因此,在使用农药的时候应注意农药的安全性和危害性,同时还应考虑农
药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稻瘟灵复配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稻瘟灵复配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稻瘟灵复配剂是一种新型的水稻稻瘟病防治药剂,本次田间药效试验的目的是评估其在实际种植环境中的防治效果,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防治建议。
二、试验地点和时间本次试验选择了河南省开封市的水稻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地点,试验时间为2019年6月至9月。
三、试验设计1. 试验设置了5个处理组:A组为对照组,不施用任何防治药剂;B组为常规农药处理组,使用市面上常用的稻瘟病防治药剂;C、D、E组为不同浓度的稻瘟灵复配剂处理组。
2. 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区,每个重复区的面积为1亩。
3.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减少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试验方法1. 在水稻拔节期开始前,对各处理组施用相应的药剂处理。
2. 每10天对各处理组的病情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和记录,包括病叶数量、受病程度等。
3. 在水稻成熟收割后,对各处理组的产量进行统计和比较。
五、试验结果经过3个月的试验观察,得出以下结果:1. 对照组和常规农药处理组的水稻叶片上出现了大量的稻瘟病斑,甚至有部分叶片被病害灰色物质覆盖,对稻谷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显著影响。
2. 稻瘟灵复配剂处理组表现出明显的防治效果,尤其是浓度较高的处理组,基本没有受到稻瘟病的影响,叶片上几乎没有出现病斑,水稻产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
六、试验分析1. 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稻瘟灵复配剂对水稻稻瘟病有着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2. 在选择稻瘟灵复配剂进行防治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浓度,太低的浓度可能无法起到足够的防治效果,而太高的浓度可能会对水稻带来不良影响。
七、结论和建议1. 稻瘟灵复配剂是一种有效的水稻稻瘟病防治药剂,可以在水稻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施用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3. 未来在稻瘟灵复配剂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其防治效果和降低对水稻植株的负面影响。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验证龙登福赛(噻呋·苯醚甲27.8%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 试验条件2.1 试验作物:水稻作物品种:垦鉴稻6号2.2 耙标生物:稻瘟病2.3 环境条件地处三积温带,全年有效积温2593℃。
2.3.1 试验地情况前茬作物水稻。
土壤种类潜育白浆土,有机质3.89,PH 值6.5,速效氮0.6865mg/kg、速效钾1.2264mg/kg、速效磷0.3347mg/kg。
有排灌设备。
地势平坦。
2.3.2 耕作栽培与肥水管理水层管理按三化栽培技术进行,二铵亩施6公斤,钾肥亩施8公斤,氮肥亩施24公斤。
3 试验药剂3.1 试验药剂:龙登福赛(噻呋·苯醚甲27.8%悬浮剂)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3.2 参考药剂:道立锋(49%丙环·咪鲜胺乳油)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设空白对照4 试验设计试验共3个处理,大区试验,不设重复,每处理面积200m2。
药剂处理表处理编号药剂名称施药量(每亩制剂量)施药量(每公顷有效成分量)1龙登福赛(噻呋·苯醚甲27.8%悬浮剂)25ml104.25ml2道立锋(49%丙环·咪鲜胺乳油)30ml220.5ml3清水对照(CK)————4.1 施药时间和次数第一次于水稻孕穗初期(叶瘟、纹枯病)7月16日,第二次于水稻破口期施药(纹枯病、穗颈瘟)7月24日。
喷液量15升/亩。
4.2 施药器械与方法人工背负式喷雾器茎叶喷雾,按每667m2用药液量15 L折算每小区用水量然后配制好药液,均匀喷雾。
4.3 气象资料试验当天气象条件施药日期天气状况风向与风力温度(℃)相对湿度(%)降雨情况其它气候因素7月16日多云17.188无无7月25日晴22.187无无5 调查5.1 作物安全性调查施药后3天、5天、7天、10天、15天目测各种药剂对水稻安全性,如有药害发生要进行生物量测量,如株高、分蘖、地上及地下鲜重,根长及根数等,并记录。
20%呋虫胺防效
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号:SY201301224协议备案号:试验样品封样编号:苏20130098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2014)农药类别:杀虫剂试验名称:20%呋虫胺可溶粒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委托单位: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承担单位:江苏省农药检定所试验地点:南京市高淳区淳溪镇河城总负责人:[签名] 技术负责人:[签名] 参加人员:报告完成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E-mail: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摘要试验名称:20%呋虫胺可溶粒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作物:水稻,品种为粳稻武运粳23,单季晚稻。
防治对象:稻飞虱,主要为白背飞虱约占80%,其余为灰飞虱及少量褐飞虱。
供试药剂:施药方法及用水量(拌土量):各处理统一按每公顷600公斤对水,使用新加坡产AGROLEX SPRAYER HD-400利农16升喷雾器喷中雾。
试验结果:适宜施药时期和用量:低龄若虫高峰施药,每公顷用有效成份60~90克,就可取得优异的防效,控制住稻飞虱的发生为害。
使用方法:每公顷对水600升以上(视作物生长量大小)常规喷雾。
安全性:试验剂量下未见明显药害发生。
20%呋虫胺可溶粒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报告1 试验目的20%呋虫胺可溶粒剂是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杀虫剂,为明确其对水稻稻飞虱(本试验中主要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混合种群)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为该产品进行农药登记提供依据,受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委托,特开展本试验,结果如下:2 试验条件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稻飞虱,主要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ra Horvath)约占80%,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 及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约占20%。
供试作物:水稻品种为粳稻武运粳23,为单季晚稻。
2.2 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在高淳区淳溪镇河城村一农户田中实施,面积约1500㎡,试验时水稻处于分蘖末期,周边为其它常规移栽水稻大田,水稻品种为武运粳23号,属常规单季晚稻。
苦皮藤素防治梨木虱田间药效试验
处理 :
分 别 为 5 . % 、 1 9 、6 6 ; 63 6 5 . % 4 . % 药 5天 对 梨 木 虱 的 防 治 效 果 分 别 为 1 4 6 5 .8 药 0天 ①1 %苦 皮 藤 素乳 油 8 0倍 、 0 ② 后 1 的 防 治 效 果 分 别 为 6 .4 、 5 .2 、22 % 、75 % ; 后 l 0天 90 % 73 % 5 . 1 %、74 % 3 1 %苦 皮藤 素乳 油 10 0 0倍 、③ 1 %苦 6 .5 、56 % :药 后 1 的 防 治 的 防 治 效 果 分 别 为 7 .2 6 .6 、 8 % 5. 2 5 5天
阳 驿 青 年 场 胡 道 三 梨 园 : %苦 著 。 1 三 个 点 梨 园 平 均 :% 苦 皮 藤 素 1 ( 南 省 原 阳县 第 一 农 药 厂 生 产 ) 河 。 皮 藤 素 乳 油 80倍 、0 0倍 、2 0 0 10 10 0 10 10 ( ) 验 设 计 每 试 验 点 均 设 5个 倍 .药 后 5天 对 梨 木 虱 的 防 治 效 果 乳 油 80倍 、0 0倍 、2 0倍 ,药 后 2试
药 ) 。
6 .8 。 31 %
生 物 农 药 3 阿 维 菌 素 乳 油 %
生 物 农 药 3 阿 维 菌 素 乳 油 %
0 0倍 药后 5天 、0天 、5天 的防 1 1 10 00倍 药 后 5天 、0天 、5天 的 防 10 1 1 27 0 6. 4 8. 6 小 区 间 设 保 护 行 在 6月 2 2日危 害 效 分 别 是 5 . % 、21 %、88 %。 效 分 别是 6 . % 、96 % 、28 %。 8 5 7. 0 5 8. 4 每 小 区各 喷 3株树 .重复 4次 .
四川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17.2%吡唑•氟环唑悬乳剂调节小麦健康生长
2013年
2014年
处理
g a.i. /hm2
倒伏防效% 增产率% 倒伏防效% 增产率%
17.2%吡唑•氟环唑40毫升 103.2 89.3bcABC 44.3bAB 72bB 66.5aAB
17.2%吡唑•氟环唑50毫升 129 90.2abAB 58.8abA 80.3abAB 70.1aA
17.2%吡唑•氟环唑60毫升 154.8
98.7aA 60.5aA
95.9aA
74aA
25%吡唑醚菌酯26.7毫升 100 86.8abcAB 56.6abA 77.7bAB 69.1aAB
12.5%氟环唑40毫升
75
96.6abA 42.6bAB 87.9abAB 64.2abAB
0.1%三十烷醇30毫升
69.8dC
69.7eD
推荐剂量:亩用15-20毫升(有效成分112.5-150克/公顷) 施药方法:在马铃薯早疫病初发期均匀喷雾,连续施药 3次,间隔期7天左右。 安全性:试验期间作物生长正常,未观察到药害症状。
42%苯菌酮悬浮剂防治苦瓜白粉病
处理
g a.i./hm2
42%苯菌酮悬浮剂12毫升 42%苯菌酮悬浮剂18毫升 42%苯菌酮悬浮剂24毫升 25%吡唑醚菌酯乳油24毫升
17.2%吡唑•氟环唑悬乳剂防治小麦白粉病
处理
g a.i./hm2
17.2%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乳剂40毫升 17.2%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乳剂50毫升 17.2%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乳剂60毫升
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24毫升 125克/升氟环唑悬浮剂40毫升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
棉田蚜虫药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杀虫剂对棉田蚜虫的防治效果,本实验选取了五种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棉田蚜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供试药剂:20%好年冬乳油、35%赛丹乳油、10%吡虫啉悬浮剂、25%敌敌畏乳油、5%啶虫脒悬浮剂。
2. 供试棉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棉田,种植品种为GK321。
3. 试验工具:喷雾器、卷尺、记录本等。
三、实验方法1. 试验设计:本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小区面积为20平方米。
2. 试验时间:试验于2019年6月15日进行,此时棉田蚜虫发生初期。
3. 试验步骤:(1)药液配制:按照各药剂推荐剂量,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
(2)喷雾: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均匀喷施药液,确保药液覆盖到棉株各个部位。
(3)调查:喷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分别调查各处理区的蚜虫数量,计算防治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防治效果分析(1)20%好年冬乳油:喷药后第1天,防治效果为90.5%,第3天为85.2%,第7天为80.3%,第14天为75.4%。
(2)35%赛丹乳油:喷药后第1天,防治效果为88.7%,第3天为82.9%,第7天为78.6%,第14天为72.3%。
(3)10%吡虫啉悬浮剂:喷药后第1天,防治效果为85.1%,第3天为79.8%,第7天为75.6%,第14天为69.2%。
(4)25%敌敌畏乳油:喷药后第1天,防治效果为82.6%,第3天为77.3%,第7天为72.1%,第14天为66.8%。
(5)5%啶虫脒悬浮剂:喷药后第1天,防治效果为80.2%,第3天为75.4%,第7天为70.1%,第14天为64.5%。
2. 不同药剂防治效果比较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20%好年冬乳油和35%赛丹乳油在喷药后1天的防治效果最高,分别为90.5%和88.7%,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防治效果逐渐降低。
10%吡虫啉悬浮剂、25%敌敌畏乳油和5%啶虫脒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一、试验设计
1.试验对象:金龙819水稻
2.试验地点:广西桂林市灵川县街子村
3.测定日期:2024年6月
4.施药方式:喷施
5. 施药量:每667㎡200ml
6.评价指标:水稻病害调查、产量评价
二、试验结果
1.水稻病害调查
(1)施药前
街子村测定的水稻田地块中,有34%的地块发生了褐飞虱病害,21%的地块发生了稻瘟病,18%的地块发生了白粉病;其中,褐飞虱病害最为严重。
(2)施药后
经施药7天后,街子村水稻田地块中,褐飞虱病害的发生率下降到11%,稻瘟病发生率降到7%,白粉病发生率也减少到3%;同时,稻田中可见到大量虫卵的死亡,且稻苗表现出良好的生长。
2.产量评价
(1)施药前
街子村水稻田地块施药前的产量为6.7公斤/667㎡,受病害抑制,特别是受褐飞虱侵害较为严重。
(2)施药后
经施药7天后,街子村水稻田地块的产量较施药前显著提高,达到了9.2公斤/667㎡,较施药前提高了37.2%,显示该农药能够有效抑制水稻病害,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三、结论
1.试验表明,金龙819农药具有良好的杀虫剂效能,能有效抑制水稻病害,提高水稻产量。
2.试验结果还表明。
60%吡虫啉FS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分析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 60%贝巧FS 是一种广谱、持效期长、毒性低的种衣剂,对地下害虫蛴螬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为了解该药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生长的安全性,探讨其在花生田的推广应用前景,以期为该药剂在我县花生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我们进行了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贝巧(60%吡虫啉FS ):山东省济宁市通达化工厂生产。
高巧(60%吡虫啉FS ):德国拜耳公司研制开发。
超巧(60%吡虫啉FS ):山都丽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生产。
佳盛(30%毒死蜱CS ):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花生品种:丰花一号(农户自留种)。
2、试验地点:试验设在临沭镇凌山头村西1000m 。
土壤为棕壤性土。
地块面积333.5㎡。
播种前采集0-20cm 土层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试分析,其PH6.3;有机质含11.1g/kg,碱解氮87㎎/kg,有效磷9.9㎎/kg,速效钾92㎎/kg 。
前茬作物为甘薯,亩产量1600kg 鲜薯,亩施45%三元复合肥50kg+碳酸氢铵50kg 。
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四个处理,一个空白对照,每处理小区100㎡,试验区四周设保护行。
4、田间管理、记载:5月13日趁墒耕地按行距80㎝进行机械起垄,耕地前亩均撒使土杂肥2000kg ,苏州仁成复合微生物肥(速效N 、P 、K ≥25%;有机质≥20%;有益活菌数≥2000万个g )80kg 。
5月14日播种,播种前按照试验方案用贝巧、高巧、超巧进行了拌种,墩距22cm ,每墩播2粒,每667㎡播7570墩,采用地膜覆盖,盖膜前每667㎡用已草胺200ml 喷施垄面进行化除。
5月24日出苗,生育期降雨25次,降水514㎜,期间无灌水。
6月30日喷施第一次杀菌剂、除草剂。
7月12日喷施控旺剂,同时防治三代棉铃虫,8月2日喷用第二次杀菌剂防治叶斑病,9月13日田间调查、测产,9月20日收获、考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2013年)
试验名称:
委托单位:
承担单位:
试验地点:
总负责人:[签名]
技术负责人:[签名]
参加人员:
报告完成日期:
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摘要
试验名称:10%螺枯威可湿性粉剂杀灭福寿螺田间试验
防治对象:水稻田福寿螺
供试药剂:
施药方法及用水量(拌土量):
试验结果:
10%螺枯威杀灭福寿螺田间药效试验
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1新型植物源农药“10%螺枯威可湿性粉剂”杀灭水田福寿螺的田间药效试验。
2 试验条件
1、杀灭福寿螺
2、田间药效试验
3 试验药剂及水田
1、10%螺枯威可湿性粉剂
2、65%五氯酚钠
3、水田面积与药物用量
4、施药方法为拌水均匀泼洒
5、施药时间:
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气象资料
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3、调查时间和次数
4、调查方法
每小区取5个点捡福寿螺,每个点捡10只,采用敲击法、针刺法进行死亡鉴别。
5、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6、对其他生物影响
7、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
8、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5 结果与分析
表2 10%螺枯威可湿性粉剂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试验参与人员签名:
日期:
附表:田间试验原始数据调查表
表田间试验原始数据调查表(日期)
试验地点调查日期调查人员农药名称对照药剂防治对象温度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