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一、章回小说和历史演义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它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成的。

讲史讲述的是历代兴亡和战争之事,由于年代长、人物多、事件复杂,不可能一次讲完,因此,每讲一次,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就相当于后来章回小说的一回。

每次讲说前,艺人们都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小说回目的来源。

现在见到的元刊讲史话本都相当粗糙简陋,属于讲说纲要的性质。

经过民间艺人和文人作家的持续努力,元末明初出现了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就是章回小说的诞生过程。

明中叶以后,《西游记》、《金瓶梅》的出现,标志了章回小说的成熟。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征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次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自明代《三国演义》之后,仿效者甚多,上至《开辟演义》,下至《清史演义》,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这种作品,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二、《三国演义》的成书《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其故事以各种形式在社会上流传了上千年。

成书后的早期版本都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这说明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主要的历史依据是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不过,这样说还不够全面,因为南北朝时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引书四百余种,大大丰富了志书的内容,其价值并不在志书之下。

所以,应该说陈志和裴注为《三国演义》提供了大量史料,也为小说作者提供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是罗贯中创作这部巨著最基本的史料依据。

继《三国志》后,两晋南北朝有关三国故事合人物的作品有30多种,仅《世说新语》记载三国人物故事就有30多则,其中有关曹操的15贝叽唐代记叙、咏叹三国故事的历史、诗文计140多篇,其中以诗歌最多,著名诗人如张说、张九龄、刘长卿、李白、杜甫、刘禹锡、李贺、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都有诗歌咏叹,而杜甫主要是赞颂诸葛亮。

《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和名字

《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和名字

《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和名字《三国演义》的名字和版本以及前身叫法有很多种,以及其演变的许多分支。

《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全相三国志平话》、《三国志通俗演义》、《通俗三国志传》、《全相平话三国志至治新刊》、《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三国志传》等。

还有一部分关于三国的书名:不同的人批注和修改、增订的《新校注本三国演义》、《校理本三国演义》、《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李笠翁批阅三国志》、《绣像三国演义》、《全图绣像三国演义》、《绣像全本三国演义》、《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新锲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新刻汤学士校正古本按鉴演义全像通俗三国志传》等等。

小迟先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以后详细介绍:1.《三分事略》:三卷,不题撰人。

存闽建坊刻本,藏日本天理图书馆。

2.《三国志平话》,元代讲史话本,作者不明。

全书有上中下三卷。

对后来罗贯中所著的历史演义小说经典之作。

3.《全相三国志平话》又称《三国志平话》是元代至治年间新安虞氏所刊。

4. 《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元年本")之外,还包括万历十九年(1591年)金陵周曰校刊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周曰校本")和夏振宇刊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传通俗演义》(简称"夏振宇本")等等。

5. 《通俗三国志传》是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24卷,240则。

嘉靖壬午(1522年)刊刻。

回目皆为七字句。

6. 《全相平话三国志至治新刊》也就是《三国志平话》7. 《三国志传》:包括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建阳叶逢春刊本《三国志传》(简称"叶逢春本")、万历二十年(1592年)余象斗刊本《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简称"余象斗本")、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联辉堂刊本《新锲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简称"联辉堂本")、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杨春元刊本《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简称"杨春元本")、《新刻汤学士校正古本按鉴演义全像通俗三国志传》(简称"汤宾尹本")等等。

三国演义好书推荐

三国演义好书推荐

三国演义好书推荐《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人民的百科全书”。

小说以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为背景,主要揭示了三国时期各方势力的政治斗争、人物形象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内容。

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本优秀的《三国演义》好书。

1.《三国演义》(2001年新修本)这个新修本的《三国演义》是由著名学者陈寅恪、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所主持,全书重新约定了目录、改变了旧本架局、撤销了许多错经、增补了经文、补完了续本等等。

这个新修本的特点是重选史诗多词,清删旧本chánzòu,光用新白话,增节因缺,补完正本续传,并铁石心肝简介十大历史背景。

这本《三国演义》的新修本,可以说是目前最为完整、最权威的版本。

2.《魏志倭人传校笺》《魏志倭人传》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日本古代史的必读经典之一。

这个版本的特点是,本书在按照记载撰写倭人传的原始资料于日本京都和日本国内释出的新资料,以及与倭人相关的中国史料相裨补的基础上,增载了倭国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同时对正、异文进行了全面的收集、整理和考证。

这本书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三国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很好的帮助。

3.《音韵通俗诠解》《音韵通俗诠解》是清代文献学家杜甫所编写的古代音韵学讲义。

这本书以《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词语等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借鉴古代文化有着很好的帮助。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义的演变和发展。

4.《三国志笔记》《三国志笔记》是清代学者毛奇齐所编写的关于《三国志》的学术研究著作。

这本书通过对《三国志》的逐行笔记和研究,对三国时期的各方势力、历史事件、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剖析。

这本书对于深度研究《三国演义》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以上几本《三国演义》好书,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人物、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读者,这些书都可以是非常好的选择。

连环画的经典:三国演义的1957版与1963版的那些事

连环画的经典:三国演义的1957版与1963版的那些事

连环画的经典:三国演义的1957版与1963版的那些事展开全文三国演义57版到63版的演变从1957年版到1963年版的演变过程中,《火烧新野》、《战长沙》和《空城计》这三本连环画是全盘推翻,请人重新画过的。

但重画与否的决定绝非是个人行为,而是当时赵宏本负责的整个编辑室集体做出的。

从“57版《三国演义》”调整为至今流传颇广的63版的过程中,也有把几本书里的故事或拆散、或归并的,分分合合的目的是为了把故事叙事的时间安排捋顺。

往往是在57版中出于时间跨度的考虑,合在一起的两个故事,到二版时便拆了开来,“比如《千里走单骑》在二版时被拆成了两本,为《白马坡》和《千里走单骑》。

出于结构上的安排,《犯长安》被一分为二,拆成《犯长安》和《李郭交兵》,《三让徐州》的故事则夹在了两册当中。

《水淹七军》开为《单刀会》和《水淹七军》。

这样子就增加了3本,为了保持60册的总量,有些故事在二版时索性取消,便删去了三本:《传书救刘备》、截江夺阿斗》和《落凤坡》。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擒孟达》在初版时,里面插了一段西羌兵攻打凉州的故事,有三十几幅画,因为觉得这一段不太重要,二版就没有了,且补充了一段其他情节。

具体都是杨兆麟负责操作”,陈元山回忆。

如何拆解并努力使全套连环画保持完整?《犯长安》原来有183页,变成《犯长安》和《李郭交兵》两册时,前者从原书中取图67幅,重新再画了21幅,修订后就有了88幅图;《李郭交兵》从57版《犯长安》中拿出116幅图,又再画了4幅,变成120幅;《白马坡》从原来的《千里走单骑》里取图49幅,从《走官渡》取图39幅,又重新画了40幅,变成128幅,成为完整的一册;被拆后的《千里走单骑》又补画20幅,这样成为两本书;57版的《威震逍遥津》到了第二版变成了《濡须之战》,连名字都全然改换,原书中删除了50多幅,又重新画了41幅。

“调整主要是从内容和结构方面考虑。

濡须之战是非常重要的战役,第二版就从多描写一些战争的角度考虑。

《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

《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

题:古临冲怀朱鼎臣辑。
16、(钟伯敬先生评)三国志传,20卷。明刊本。
17、(天德堂刊本李卓吾先生评)三国志,20卷,240则。天德堂为明书肆。未见,日本宝历甲戎《船载书目》著录此本。
18、三国志,20卷,240回。明崇祯年间雄飞馆合刻《英雄谱》本,下层为《三国志》,上层为《水浒传》。
19、(李卓吾批)三国志传,20卷,240则。烟水散人编次本,清初啸花轩刊本。
20、(新刻按鉴演义京本)三国英雄志传,6卷,240则。清三余堂覆明本,存北京大学图书馆。
21、(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不分卷。明建下二节标题。唯正文回数仍以一句为题,其下题则夹于正文之内,仍与旧本分则者同。
3、(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12卷,240则。明夏振宇刊本,版心上题“官板三国传”。
4、(新镌校正京本大字音释圈点)三国志演义,12卷,240则。明郑以祯刊本,封面题“李卓吾先生评释圈点三国志,金陵国学原版,宝善堂梓”。
5、(古今演义)三国志12卷
6、(新锓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20卷,明闽书林刘龙田刊本。存日本日光晃山慈眼堂;日本盐谷温藏本缺卷4-7。
26、三国志,24卷,120回。清遗香堂刊本。
27、毛宗岗评三国演义,60卷,120回。康熙刊本,首题“顺治甲申(元年)金圣叹序。”
注释:李卓吾即明代进步思想家李贽。李笠翁即清人李渔。
22、(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真本,120回,不分卷。吴郡宝翰楼刊本。
23、(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不分卷。明吴郡绿荫堂刊本。
24、(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清吴郡藜光楼楠槐堂刊本。
25、(李笠翁批阅)三国志,24卷,120回。又名(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
• 见单福作歌而以为孔明; • 闻报水镜来而以为孔明; • 见崔州平而以为孔明; • 见石广元、孟公威而以为孔明; • 见诸葛均、黄承彦而以为孔明;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 毛评:淡泊宁静之语,是孔明一身 本领。淡泊,则其人之冷可知;宁 静,则其人之闲可知。天下非极闲 极冷之人,做不得极忙极热之事。 后来自博望烧屯,以至六出祁山, 无数极忙极热文字,皆从极闲极冷 中积蓄得来。
• 1.《三国》一书,有 追本穷源之妙
• 2、《三国》一书,有巧收幻结之妙。 • 3、《三国》一书,有以宾衬主之妙。 • 4、《三国》一书,有同树异枝、同枝 异叶、同叶异花、同花异果之妙。 • 5、《三国》一书,有星移斗转、雨覆 风翻 之妙。 • 6、《三国》一书,有横云断岭、横桥 锁溪之妙。
• 7、《三国》一书,有将雪见霰、 将雨闻雷之妙。 • 8、《三国》一书,有浪后波纹、 雨后霡霂之妙。 • 9、《三国》一书,有寒冰破热、 凉风扫尘之妙。 • 10、《三国》一书,有笙箫夹鼓、 琴瑟间钟之妙。
《三国演义》主题纷争: 1、“正统”说 2、“忠义”说 3、“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4、“反映三国兴亡”说 5、“歌颂理想英雄”说 6、“赞美智慧”说 7、“天下归一”说
8、“讴歌封建贤才”说 9、“悲剧”说 10、“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 11、“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 12、“宣扬用兵之道”说 13、“人才学教科书”说 14、“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 15、“总结历史经验”说 16、“无固定主题”说等
• 11、《三国》一书,有隔年下种、 先时伏着之妙。 • 12、《三国》一书,有添丝补锦、 移针匀绣之妙。 • 13、《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 远树轻描之妙 • 14、《三国》一书,有奇峰对插、 锦屏对峙之妙。

第一节三国演义的成书版本及其思想内容-精品文档

第一节三国演义的成书版本及其思想内容-精品文档

3、塑造人物的方法:
1、出场定型。反面人物而不回避 写他的优点 2、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3、夸张与对比烘托手法的使用。
三、军事文学的开山之作。
1、丰富、生动、深刻的战争叙事。 《三国演义》全书写了大大小小40 多次战争。以三大战役为例:官渡之战 (第30回)、赤壁之战(第43--第50 回)、彝陵之战(第81--84回)。 (1)三大战役的相同点:都是以弱 对强,在战争中都用了火攻,战争的过 程都发生了强弱的转化,而最后都是以 弱胜强。(生动性)
曹操:“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 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平生愿足矣。念自讨董卓、剿黄巾以来,除 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遂平天下。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 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 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 在心。但欲孤委捐兵众,归就所封武平侯之 国,实不可耳。诚恐一解兵柄,为人所害, 孤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也。诸公必无知孤意旨者。” (出于《让 县自明本志令》
第47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阚泽之果敢、善 辩,令人可敬。诈降计)庞统巧授 连环计 (说服曹操连战船,利于 火攻) 第48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地动山摇中又忽 出柳丝花朵)锁战船北军用武(韩 当、周泰出战,小试锋芒,“东 风”问题难倒周瑜) 第49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东风已备,大战即将爆发) 第50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 嘉靖本,以后各种本子都是在其基础上 加以更动。 明末时出现了一个所谓的“李卓吾 评本”,将嘉靖本的回目予以合并,并 加入批语。 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冈父子则对 此书加以整理,删掉了原来的评语后自 行加批;其次又对该书的文字和情节都 作了一些更动,这使原书的艺术性有所 提高,但思想主题亦偏离原著,比如历 史宿命感、历史循环论与正统观念的加 强,对“忠”这一君臣伦理的宣扬盖过 原书对“义”的强调。

《三国演义》的五个日译本

《三国演义》的五个日译本

《三国演义》的五个日译本摘要:《三国演义》远播日本后,对其进行翻译、改写、再创作的作品层出不穷。

初译本诞生于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但因其改动、删减较多,只能称为编译本。

真正完整的译本主要是指“二战”后的五个日译本。

这五个译本都基本忠实原著,底本为清毛宗岗评改本,且都保持了章回体的形式,还有一百二十回的回目。

由于翻译的时代不同,译者的个性态度不同等原因,每部译著也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表现出翻译中的文化过滤和创造性叛逆。

关键词:《三国演义》日译本底本史实一、《三国演义》的五个日译本自江户时代《三国演义》输入日本以来,日本人除将其翻译为日文以外,还对其进行改写、再创作和研究,日本人对《三国演义》的热情从未消减。

基本忠实于原著,并对《三国演义》进行翻译的有五个译本,这些译本数量虽不及再创作的版本多,但都是译者的呕心沥血之作,从语言选择到翻译态度等,皆可窥见译者的良苦用心。

虽说是忠实原著的译本,但也并不意味着千篇一律。

由于翻译的时代不同,译者的个性态度不同等原因,每部译著也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表现出翻译中的文化过滤和创造性叛逆。

通过对日译本的比较研究,既可以从另一侧面进一步了解《三国演义》本身,又可以管窥其在异域的传播和影响。

五个日译本分别是:小川环树的《三国志》,立间祥介的《三国志演义》,村上知行的《完译三国志》,安能务的《三国演义》,井波律子的《三国志演义》。

小川环树(1910—1993)所译《三国志》1953年由岩波书店出版第一卷,后收入“岩波文库”,全十卷。

小川环树开始着手翻译《三国演义》始于1950年,第一卷问世于1953年,而最后第十卷的出版是在1973年,历时二十四年之久。

前五卷由小川环树自译,后五卷则与金田纯一郎共译。

立间祥介(1928—)所译《三国志演义》,1958年出版8卷本,平凡社收入《中国古典文学大系》,同时收入平凡社《奇书丛书》刊行。

1983年,又收入平凡社德间文库出版。

三国演义【精品-ppt】

三国演义【精品-ppt】
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
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
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 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 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 物形象,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三国演义》主题纷争: 1、“正统”说 2、“忠义”说 3、“拥刘反曹反映人民 愿望”说 4、“反映三国兴亡”说 5、“歌颂理想英雄”说 6、“赞美智慧”说 7、“天下归一”说 8、“讴歌封建贤才”说
4、注重场面气氛渲染,多用张弛结合、动静结合 手法。
四、特征化的艺术典型
(一)特征化性格的特点:
1、单一性:指这类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 突出的特征,它在形象内部诸因素中占决定性 位置,足以撑得起整个形象。
2、稳定性:指人物主要特征及其他因素 基本稳定不变,类似雕塑,处于古典的静穆状 态。
3、和谐性:指形象内部诸因素非常和谐, 没有现象与本质、理智与感情的矛盾。
会”、 “借东风”、“华容道”。 3、本末倒置、改变史实。如关羽“单刀赴会”、张
辽投降曹操。 4、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如“怒鞭督邮”改刘备为
张飞。 5、妙笔生花、善于铺叙。如“赤壁之战” 。
二、宏伟壮阔的艺术结构
“陈叙百年,该括万事”(高儒《百川书 志》),规模宏大而不散乱,结构严谨而不呆 板。
庞统说:“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 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 变……”
道德仁义,只会到处碰壁。 “君不仁, 臣不忠,则可以霸王矣!”(《韩非子·六反》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特征
艺术虚构的主要技法: 1、细心穿插、巧于构思。如“失、空、斩”。 2、于史无征、采用传说。如“三结义”、“古城

《三国演义》到底有多少版本?

《三国演义》到底有多少版本?

《三国演义》到底有多少版本?(2009-04-14 21:44:44)《三国演义》版本甚多,仅现存的明代刊本就有⼤约30种,清代刊本70余种。

各种版本数量之多,关系之复杂,在古代⼩说中都⼗分突出。

过去⼀个长时期中,⼈们对此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误以为《三国》的版本问题⽐较简单,形成这样⼏点普遍的误解:(1)明代嘉靖壬年(元年,1522年)序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或者就是罗⽒原作;(2)《三国演义》只有由嘉靖元年本派⽣的⼀个版本系统;(3)在众多的《三国》版本中,最值得重视的只有嘉靖元年本(⼀些⼈径直称之为“罗本”)和清初⽑纶、⽑宗岗⽗⼦评改本(简称“⽑本”)两种。

1968年,⽇本著名学者⼩川环树博⼠率先指出:明代万历以后出版的若⼲《三国》版本,包含嘉靖元年本完全没有的有关关索的情节,可见它们并⾮都是出⾃嘉靖元年本。

1976年,澳⼤利亚著名华裔学者柳存仁教授发表《罗贯中讲史⼩说之真伪性质》⼀⽂,对《三国》版本源流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新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87年1⽉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在昆明举⾏⾸届《三国演义》版本研讨会以来,中外学者对《三国》版本的研究付出了很⼤的努⼒,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这⾥拈出两个问题,予以评述。

⼀、关于版本演变的源流关系在现存的明代《三国》版本中,数量最多的是诸本《三国志传》。

过去,由于上述对《三国》版本关系的误解,⼈们将其视为“俗本”⽽不予重视。

对此,柳存仁在《罗贯中讲史⼩说之真伪性质》中⾸先提出异议,认为:“《三国志传》之刻本,今⽇所得见者虽为万历甚⾄天启年间所刊刻,时间固远在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然其所根据之本(不论其祖本为⼀种或多种),固有可能在嘉靖壬午以前。

”由此,他勾勒了《三国》版本演变的基本线索:⼤约在⾄治本《三国志平话》刊刻之后四⼗年左右,罗贯中有可能撰写《三国志传》,其后为其他各本《三国志传》所宗。

在此之后,始有《三国志通俗演义》出世。

《三国演义》的版本

《三国演义》的版本

《三国演义》的版本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的最早刊本是嘉靖本,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它集中并充实了宋元时期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把《三国志平话》的故事作了全部改写,删去了像司马仲相断狱、孙秀才发现天书和刘、关、张太行山落草等荒诞的故事,增加了许多史实,扩充了篇幅,从而成为一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长篇巨著。

继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

只是有一种假托的“李卓吾评本”将原书的二百四十则合并为一百二十回。

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辨正史事,增删文字,更换论赞,改回目为对偶,至于内容无甚改动。

经过毛宗岗一番加工之后,全书又有所提高,但同时封建思想也有所增加。

从此他的修改本也就成为后来最流行的本子。

概述三国演义的主要版本

概述三国演义的主要版本

概述三国演义的主要版本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三国时期(220-280年)的历史和故事。

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这部小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三国演义主要版本的概述:
1. 《三国演义》(明朝罗贯中著):这是三国演义最著名的版本,也是最广泛流传的版本。

该版本采用了大量的史料和民间传说,以及作者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书中描绘了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赤壁之战、关羽的义举、张飞的咆哮等。

该版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三国志演义》(明朝陈寿著):这个版本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创作的。

《三国志》是三国时期的正史,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和人物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三国志演义》采用了《三国志》的史料,但是加入了一些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3. 《三国演义新校本》(清朝毛宗岗著):这个版本采用了传统的语言和文风,较为简洁明了。

该版本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的描述上与《三国演义》比较相似,但是偏重于历史的描述,对于一些虚构的情节有所删减。

以上三个版本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国演义版本,它们对于三国历史和文化的研
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版本及其思想内容、《三国演义》优选PPT文档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版本及其思想内容、《三国演义》优选PPT文档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版本及其思想内容
第及二其节 地位《影三才响国演学义》教的艺术科成就书说;追慕君臣际遇说;总结政治经验
3、版本
说;反映民族心理意识说;悲剧说;等等。 最早的版本是嘉靖本。
罗贯中并非全然羽翼信史,而是采用了诸多手法,使得故事的讲述充满意味,比如对历史时间巧妙剪裁布局;
(2)关于《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 2、作者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版本是毛伦、 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集团之间的斗争说;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版本及其思想内容
毛宗岗父子评点修改过的版本。与以 2、作者
关于罗贯中,根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王圻《稗史汇编》、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等书之间不无矛盾的记载,我们可以约略了 解到作者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东原人,元末明初人。
1、《三国演义》的艺术特征:
(1)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罗贯中并非全然羽翼 信史,而是采用了诸多手法,使得故事的讲述充 满意味,比如对历史时间巧妙剪裁布局;大胆采 用信史所无的传说;本末倒置;张冠李戴;等等
(2)关于《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 历史的影子; 罗贯中并非全然羽翼信史,而是采用了诸多手法,使得故事的讲述充满意味,比如对历史时间巧妙剪裁布局;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版本是毛伦、毛宗岗父子评点修改过的版本。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及其地位影响 罗贯中并非全然羽翼信史,而是采用了诸多手法,使得故事的讲述充满意味,比如对历史时间巧妙剪裁布局; 宋代,据苏轼《东坡志林》的记载,当时已经有说三国故事的“说话”节目,而且效果很好 元代,《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等讲史话本已经粗具今天《三国演义》的规模。 4、《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1)《三国演义》的主题 《三国演义》演义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 与以往的本子相比,它的正统色彩更强,艺术上也有较大的提高,评点也有过人之处。 2、作者 关于罗贯中,根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王圻《稗史汇编》、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等书之间不无矛盾的记载,我们可以约略了 解到作者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东原人,元末明初人。 (2)关于《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 历史的影子; 三国所产生流传的时代,特别是宋以来民族情绪的影响;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及其地位影响 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集团之间的斗争说;

三版三国演义对比

三版三国演义对比

三版三国演义对比要说到中国文学的骄傲,当属我们的四大名著。

这四本书教诲了一代又一代人,而其中小编觉得比较有深度的要算三国演义。

三国故事情节展开非常宏大,讲述了一个王朝的兴起衰落,一个时代的沉浮,这样的格局是另外三本所没有的。

该书也进行了很多电视剧的改编,大家应该也都看过其中至少一个版本,今天就来对比一下比较火的三个版本,看看哪个版本诠释的更好吧。

但是这三部电视剧都很长,我们便从中截取一个桥段进行对比。

三国里比较让人影响深刻的剧情要数关云长受伤,然后进行刮骨的画面,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三个版本中的这个片段是如何表演的吧!第一个版本是央视的,央视一向喜欢拍正剧,并且都很有口碑。

他们对剧集的把控很严格,和历史也十分贴近,不会出现穿帮或者让人尴尬的地方。

央视版的三国是流传最广的,也是很多人的启蒙。

这个版本里关云长的表现非常有戏,华神医让他遵医嘱,关云长便一一照做,态度十分恭敬,与后面要说的两个版本截然不同。

在开始疗伤后,哪怕关将军英勇无敌,也不过是一介凡人,他依然表现出了人类会有的痛苦表情,这个细节非常到位。

疗伤进行了很长时间,就连主治医生都已经累得受不了大汗淋漓,关将军依然精神充沛。

在终于结束后,华佗直接晕倒了过去,被关云长用一口酒给灌醒之后,直说关将军实在让人钦佩,并且拒收此次的诊金,颇有惺惺相惜之情。

第二个高希希版本的,这个版本的关云长稍显不近人情。

华神医不远千里赶赴此处,但他却态度颇有些傲慢,没有表现出丝毫尊敬。

要知道华佗在当时非常受到人们的爱戴,这样的表现于情不合。

在开始疗伤时,关云长也没有什么疼痛的反映,最多轻轻的皱起眉头,倒像是在被挠痒痒。

如此表现便觉得导演有点将关云长神化了,他不像个有血有肉的人类,倒像个神仙,真的是什么也不惧怕。

第三个版本是由陈凯歌大导演监制的,按理说定然秒杀前两部,但看过之后有的只有怀疑人生。

先不说关云长扮演者的瘦弱清秀,就连华神医的演员也挑的尴尬。

神医自然应该颇具仙风道骨,为人谦和稳重,可是这个版本却有些喜感,像个无厘头的怪咖,实在是有辱神医之名。

《三国演义》自考复习要点

《三国演义》自考复习要点

《三国演义》自考复习要点一、作者、成书及其版本《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1315-1385,明代著名小说、戏曲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小秦王词话》、杂剧《宋太祖老虎风云会》等。

《三国演义》的三个成书来源:1、以陈寿的《三国志》及斐松之注为代表的史传文学2、魏晋以来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等说唱文学;3、作者自己的发挥创造,具有鲜明的拥刘反操倾向。

《三国演义》的重要版本:1、最早版本: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522)2、《三国志传》:《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3、李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4、李渔评本:《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5、毛本:《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最流行版本)二、思想内容与地位影响《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1、从纵向上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至晋武帝共97年的历史。

全书120回,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写汉末的动乱和群雄并峙以及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第二部分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的局面;第三部分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统一,建立西晋王朝;2、从横向上看:《三国演义》所描写的近百年的历史,是当时三国各军阀政治、军事、外交等诸方面斗争的形象反映,具有极大的认识价值。

首先,作品写了三国之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其次,政治斗争的激化演变为战争。

作品堪称是一部形象的百年战争史,是古代军事文化的百科全书。

再者,在三雄逐鹿的形式下,三国之间的外交斗争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作品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全书,在管理学、人才学等领域都有丰厚的文化蕴含,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不可多得的人生启示录。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和悲剧精神小说中强烈的拥刘反操倾向和最后三分归晋的结局表明,小说是一部悲剧作品。

刘备集团经常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和克服政治利益是作品中导致其悲剧结局的直接原因。

小说具有强烈的悲剧美。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

耿直粗鲁 疾恶如仇 口直心快
大闹长坂坡 夜战马超 智取瓦口隘 义释颜严 虎牢关大战吕布
赵 云
子 龙
身长八尺 浓眉大眼 阔面重颐
忠心耿耿 英勇无敌 浑身是胆 治军有方
大战长坂坡 截江夺阿斗 汉水以寡敌 众力斩五将
曹 操
孟 德
奸诈狡猾 纵横恣肆 从容不迫 飞扬跋扈《七步吟诗》赏析 曹植的七步诗雅俗共赏,向来为人 们所称道。这段文字让读者了解了曹植 作诗的前因后果。读罢此文,我们不能 不为曹植的聪明机警和满腹经纶而喝采。 同时,通过兄弟俩的一问一答,将作为 君主的曹丕的冷酷和凶残也淋漓尽致地 表现出来。
(七)《守街亭》赏析 读罢此文,我们会想到“纸上谈 兵”这个成语。是的,马谡不就是昔 日的赵括吗?马谡失街亭源于他的教 条主义,从节选的文字中我们一览无 余。几次回王平的话可见他完完全全 把自己熟读兵书当成了炫耀的资本, 他笑孔明“多心”,笑王平是“女子 之见”,真是夜郎自大,目空一切, 令人痛心疾首。
面色惨白 目光锐利
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官渡之战 许田打围 挟天子以令诸侯 梦中杀人 杀杨修 杀华佗 杀吕伯奢家
精彩片段赏析
(一)《斩华雄》赏析 这节描写有一箭双雕之效。它既是 精彩的战争描写,也是传神的人物描写。 写战争没有正面描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 只“鼓声大振,喊声大举’’便让读者 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场上的惊心动魄。 写人物粗线条勾勒,外貌描写展示了关 羽仪表堂堂,威风凛凛;更为绝妙的是 一句“其酒尚温”,让读者想象得出关 云长斩华雄之头是多么的神速,多么的 勇猛。
隐语: ①犹谜语。不把本意直接说出来,而 借用别的话暗示:臣愿复问朔(东方朔)隐语。② 也叫“黑话”。为避免泄漏内情而编造使用的 秘密用语:旧社会的许多行帮都有自己的隐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新刻京本补遗通俗演义)三国全传,20卷。明万历丙申书林熊清波刊本,存北京图书馆,日本德富苏峰成篑堂。
11、(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20卷,240则。明万历庚戍按鉴)三国志传,20卷。明万历辛亥(30年)闽书林郑世容刊本,存日本京都帝国大学。
16、(钟伯敬先生评)三国志传,20卷。明刊本。
17、(天德堂刊本李卓吾先生评)三国志,20卷,240则。天德堂为明书肆。未见,日本宝历甲戎《船载书目》著录此本。
18、三国志,20卷,240回。明崇祯年间雄飞馆合刻《英雄谱》本,下层为《三国志》,上层为《水浒传》。
19、(李卓吾批)三国志传,20卷,240则。烟水散人编次本,清初啸花轩刊本。
7、(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20卷,240则。明万历壬辰(20年)余氏双峰堂刊本,存英国不列颠博物馆,牛津大学图书馆。
8、(新刊校正演义全像)三国志传评林,20卷。明万历年间余象斗刊本。存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
9、(新刻京本按鉴考订通俗演义全像)三国志传,20卷,240段。明天启间闽芝城潭邑黄正莆刊本,存北京图书馆。
22、(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真本,120回,不分卷。吴郡宝翰楼刊本。
23、(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不分卷。明吴郡绿荫堂刊本。
24、(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清吴郡藜光楼楠槐堂刊本。
25、(李笠翁批阅)三国志,24卷,120回。又名(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
26、三国志,24卷,120回。清遗香堂刊本。
27、毛宗岗评三国演义,60卷,120回。康熙刊本,首题“顺治甲申(元年)金圣叹序。”
注释:李卓吾即明代进步思想三国英雄志传,6卷,240则。清三余堂覆明本,存北京大学图书馆。
21、(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不分卷。明建下二节标题。唯正文回数仍以一句为题,其下题则夹于正文之内,仍与旧本分则者同。
13、(新锲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20卷。明万历年间笈邮斋刊本,存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
14、(新刻按鉴演义全像)三国英雄志传,20卷,240则。明闽书林杨美生刊本。
15、(新刻音释旁训评林演义)三国志传,20卷,240则。又题(新锲官板全像音释旁训演义)三国志传。明刊本,版心题:古临冲怀朱鼎臣辑。
《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
孙楷第
下面是《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抄自著名学者孙楷第之《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明清讲史部卷2。
元代至正年间(1321-1323),新安虞氏刊刻《全相三国志平话》(上、中、下三卷),八万字,内容写自桃园结义起,到诸葛亮病死止。开篇契子写刘秀赏春,司马仲相断狱。通观平话,语言文字浅陋,内容也平淡。似乎这是罗贯中创作的蓝本。
1、三国志通俗演义,22卷,240则。明弘治甲寅(1494年)序,嘉靖壬午(1522年)刊刻。首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这是迤今发现的最早版本。现北京图书馆藏足本,日本文求堂主人藏缺第一本,商务印书馆藏七册残本,并有影印本。
2、(新刻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12卷,240则。明万历辛卯(19年)金陵周曰校勘本。版心下题“仁寿堂刊”,现存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3、(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12卷,240则。明夏振宇刊本,版心上题“官板三国传”。
4、(新镌校正京本大字音释圈点)三国志演义,12卷,240则。明郑以祯刊本,封面题“李卓吾先生评释圈点三国志,金陵国学原版,宝善堂梓”。
5、(古今演义)三国志12卷
6、(新锓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20卷,明闽书林刘龙田刊本。存日本日光晃山慈眼堂;日本盐谷温藏本缺卷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