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与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与方法
一、引言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包括科学、艺术、教育、文学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们的思维、生活行为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等方面(邓炎昌,1989;转引自马丽亚,2013)。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传播文化的工具。

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一种语言。

《新课标》指出:“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育部,2001:26)由此可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

二、文化导入的内容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等。

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
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1.直接呈现背景文化知识。

背景文化,它在更高层次上诠释了语言的内在含义,甚至可以说是语言本身的一种内在支撑,如果缺少了这种文化,那么语言的存在便可以说毫无意义。

也就是说,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背景文化导入,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的掌握与理解,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英语综合素质能力。

中小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及文学方面的知识极其有限,教师可以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学习国外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兴趣。

对教学内容提问并介绍相关背景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西方背景文化知识,更好地促进语言教学。

如涉及节日就可介绍和对比中西方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进行比较。

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节日风俗习惯,而且可以在交际中避免失误。

这些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本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别国的文化内涵。

再例如西方人的信仰方面,很多西方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在日常交际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和痕迹,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信仰,在
交际中才能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利于学生理解西方人的生活。

实际上这项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该内容偏难、偏抽象,教师完全可以蜻蜓点水般地涉及一些简单容易的文化要素即可,没必要加以深入讲解。

2.探讨社会文化习俗。

习俗和社交礼仪是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有一席之位。

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日常交际都刻有其文化烙印,如果按照中国的交际习惯和礼仪与西方人交流,势必违反他们的文化禁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中西方交际礼仪的差异非常关键,介绍招呼、问候、告别、致谢致歉、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交谈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等等。

以中美文化对待不同动物的态度为例,在大多数的中国习惯语中,“狗”这个字都是贬义的,例如“狗仗人势”、“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等等;然而在美国文化中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种态度也体现在习惯语中,例如“You are a lucky dog.”意思就是你真幸运。

同样地,在谈及“猫头鹰”时也是如此,习惯语中有这样一句话“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表明在美国文化中把其当成智慧的象征:然而,中国文化对待它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由于猫头鹰长得十分奇怪,叫声又很难听,因而古时迷信的人称其为“恶呜”。

3.挖掘词汇中的文化内涵。

词汇包括单词,习语和成语。

词汇层面上文化差异体现的尤为突出,大量的英语词汇都带有文化印记。

例如,英语的星期五是“Friday”英美人很多都信仰基督教而耶稣受难的日子正是星期五。

因此就有了“Friday face”意指“愁眉苦脸”“Black Friday”意指“灾难的一天”。

而星期日“Sunday”会使人想到耶稣复活、做礼拜、过节常常有神圣、欢乐等含义。

这样人们就把最漂亮的衣服说成是“Sunday”或“Sunday best”。

没有这种文化背景的汉语词汇“星期五”或“星期日”则没有以上之意。

再如:“龙(dragon)”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神圣的象征。

中国人历来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它象征着吉祥和的权利,所以有“望子成龙”“龙风呈祥”等成语。

封建时代成为皇权的一种象征,封建时代的臣子若冒犯了皇上叫做“犯了龙颜”、皇帝的子孙叫做“龙子”、“龙孙”。

“龙”又是象征着吉利的动物过年过节国人都要舞“龙”以示庆贺。

而西方人看来龙却是邪恶的象征凶狠而丑陋,被认为是口中喷火、形象凶恶的一种怪兽,是邪恶的象征。

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dragon,意思是他很凶狠,令人讨厌(胡文仲,1989;转引自马丽亚,2013)。

如果不了解文化差异,在交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文化障碍。

在教学中,教师应详细讲解教学内容涉及的文化内涵,并适当进行扩展,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三、文化导入的方法
1.充分挖掘教材,让学生在过程中习得文化背景知识。

由于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主要集中于课堂上,平时较少接触目的语言环境,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通常会感到费解,有时甚至会错误地认为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完全与我们的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多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直观地接触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给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可以精选各种典型内容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上,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

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选材广泛,为学生了解外部世界提供了生动鲜明的材料,而其中的文学作品大部分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

课余教师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英语简易文学作品,但必须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教师要定期了解学习情况,根据第一课堂的内容安排课后的内容。

2.创设语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内化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语境就是语言的运用环境。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是一种语言形式,是以实现交际为最终目的,因而语境尤为重要。

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帮助学生发展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

教师应努力创造英语文化氛围,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从而提高其对英语运用的能力。

这些实践活动包括听、说、读、写、观察看电影
和录像、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等。

运用多媒体开设试听课每周给学生播放教学录像,如“走遍美国”、“新概念英语”等。

教学活动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寓教于乐。

还可开设调频广播语节目,播放录音材料,营造英语学习气氛,把英语学习渗透学生学习、生活、休息和娱乐等各种场合中,使学生在校内外时与英语打交道,潜移默化。

指导并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英语活动,指导他们搞英语角、英语沙龙等,积极主动地与外教接触,邀请他们在课堂内外开设专题讲座,如英美文化、英美历史背景等,在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一些跨文化问题向他们请教,积累知识。

3.利用比较法,让学生感悟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

在教学中直接利用本国文化,通过对比去发现两种文化的异同。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特别是有利于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意识。

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重视自由、科学研究精神以及民主和法制,而中国文化则十分强调中庸之道。

因此,英文中有许多词都由self’构成,例如“self-help”,“self-confidence”和“self-respect”等。

另外,“I(我)”每次登场都要大写以突出自我价值。

再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对比不同国家两个民族对家族关称谓的区别;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

让学生既了解了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了本民族的习俗。

拿称谓为例,在英语亲属称谓系统中,cousin
可指代所有伯父、叔父、姑妈、舅舅、姨妈的孩子,而且没有性别区分,而在中文中有明确的称谓,如堂兄、堂妹、表兄、表妹、姨兄、姨妹。

这说明了中国传统的大家庭亲属关系复杂,有必要明确的区分,而西方的小家庭,没有区分的必要。

四、结语
有效的文化导入在英语文化渗透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更要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的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足够的社会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注意语言形式和社会意识,注重文化障碍。

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语言和英美文化之中,即不但用英语思维,而且还要用英语文化来思维,促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从而实现在遵循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前提下,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王俊. 中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2期.
[3] 王海婴. 英语教学要注重文化导入,《教书育人:
教师新概念》,2012年12期.
[4] 马丽亚. 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33卷2期.
[5] 陆洪燕.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10期.
(注:本文是江苏省教学研究第九期重点课题“中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导入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号为:JK9-Z054)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