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黄河》教案 湘教版地理

合集下载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部分滔滔黄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潍坊市昌乐县外国语学校王红霞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部分滔滔黄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识记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和主要支流。

2、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的特征,培养读图和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重难点:重点:黄河的概况(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和主要支流)。

难点:黄河各河段的特征以及黄河的治理和开发。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播放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歌曲《黄河颂》,使把学生带入到黄河导入新课教授新课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的意境中,激起学河山的热爱。

习的欲望。

(过渡)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一曲壮美目标是一节课的出的《黄河颂》抒发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无限热发点和归宿,目标爱与赞美之情,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黄河、的展示,目的是让认识黄河、了解黄河(屏幕显示:“滔滔黄河”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课题,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接下来大屏幕展进入学习过程。

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出声朗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由于课前让学生进行了预习,对黄河的概况每个小组的代表积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要求学生展示学习成极举手发言,并有识黄河果,同时老师也检查了课前预习情况。

)首先上台操作展示的,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描写黄河的诗句。

学生说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之后,教师屏幕展示。

然后根据“黄河水系图”表达能力和动手操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再根据“中国作能力,以及积极政区图”找出黄河干流依次流经的省区(此处参与意识。

学习成学生上台操作,依次指出);接下来又让学生果的展示,大大地根据“中国地形图”找出黄河流经的地形激发了学生的自豪画黄河区、再根据“黄河水系图”依次找出黄河的两感;多媒体图片的大支流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并放映,使学生兴趣明确它们所在的省区;最后又根据“黄河水系盎然。

滔滔黄河的教学设计(湘教版初二地理)

滔滔黄河的教学设计(湘教版初二地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学校: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新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能力目标)1.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黄河的开发利用价值,了解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感悟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进一步认识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对黄河环境问题的分析,知道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是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及综合治理。

难点是黄河成为“地上河”的成因。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探究学习[学法指导]1.读图分析法:通过指导学生读图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让学生初步掌握读图这一对终身学习有用的基本技能。

2.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交流”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3.角色扮演:让学生以“黄河医生”的角色参与课堂,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科学的人地观。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黄河漫画、黄河水系板图、学生课堂学习记录卡。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新课导入)2′展示漫画《“母亲河”病了!》如果我们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母亲病了,我们要对她进行中西医治疗。

西医手术治表,中医调理治本。

通过漫画思考,黄河得了什么病?如何治疗?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出问题,调动探究兴趣。

望闻问切(认识黄河概况)13′环节一:感性认识黄河。

课件提供资料展示给学生认识。

环节二:理性认识黄河。

教师讲述:我们现在作为黄河的医生,想要了解黄河的“病况”和“病因”,首先要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

出示:当堂导学环节三:讨论:学习河流一般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归纳: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doc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doc

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
流经省、市、自治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
豫、鲁 注入海洋:渤海
、上冲、下游划分地点:河口、旧孟津
(华北平原 塑造了平原彳宁夏平原 母亲河的奉献:文明发祥地之一』
I 河套平原
提供灌溉水源 提供丰富的水
能资源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黄河的忧患:中游
多泥沙,水土流失严重
I 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泛滥
下游:加固堤防,疏通河道,引黄淤灌
黄河的治理
上游
中游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保护地表植被
源流概况』
被常为塞上江南。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河流第三节《滔滔黄河》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河流第三节《滔滔黄河》教案
备课时间 课题
月 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授 课人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 征;了解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 上河”的原因;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
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 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教学难点 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
教具、学具 地图册、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读图法、分析法、讨论法
下游:“地上河”
3、课件展示宁夏平原、黄河源头、壶口瀑布、华北平原的景观图,分
组讨论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类型,说一说母亲河的奉献。
4、阅读教材 50 页的“河水一石,其泥六斗”、51 页的“黄河凌汛”、
“黄河断流”并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黄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学生思考, 分组讨论:
①黄河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②说一说造成黄河忧患不 断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
1、读图 2-39“黄河水系图”,并配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
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课本 P49 几个活动题,
(1)、在图 2-39 中找出黄河的河源、流经的省(自治区)以及注入的
海洋。(2)、长江和黄河同时流经的省(自治区)有①西藏②宁夏③青海④
四川(3)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地点河口和旧孟津,看一看它们分别位
总结:①黄河的忧患:上游的荒漠化与凌汛问题;中游的水土流失问 题;下游的“地上河”隐患与凌汛问题。

八年级地理 滔滔黄河微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      滔滔黄河微课教学设计

1、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为:(1)青藏高原(2)华北平原(3)黄土高原(4)内蒙古高原按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1)(3)(4)(2)B、(1)(3)(2)(4)C、(2)(3)(1)(4)D、(3)(1)(4)(2)2、黄河注入的海洋:A、黄海B、东海C、渤海D、南海3、黄河“地上河”的河段是指:A、横穿华北平原的下游段B、兰州-河套一段C、水土流失严重的中游段D、河水清澈的上游段4、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A、上有青藏高原B、上游内蒙古高原C、中游黄土高原D、下游华北平原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A、在上游峡谷建水电站B、在中游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C、在下游植树种草、打坝淤地D、加固“水上长城”-黄河大堤第二章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一、选择题1.我国某条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为:河流水量不大,下游河道经常断流,每年7月至9月为汛期。

此河最可能是( )A.海河B.塔里木河C.黑龙江D.黄河2.“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水中大量泥沙主要来源于(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黄土高原下图是“黄河水系”示意图,据图回答3、4题。

3.河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在不同的河流、不同的河段其表现不同。

在黄河流经宁夏和内蒙古时,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 )A.电能B.航运C.灌溉水源D.养殖4.图中显示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十分狭窄,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 )A.黄河穿行于峡谷中B.黄河穿行于山岭上C.该地降水少D.黄河是“地上河”二、综合题5.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以河口和桃花峪作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请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出来。

(2)黄河忧患在上游的主要表现是、。

(3)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

你认为治理黄河水患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6.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图甲黄河流域示意图、图乙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环节一:识黄河
新课讲授
【活动一】(5分钟)
1阅读课本P55-56,自主学习,长江概况,完成以下问题:
动画演示,教师讲解: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在图上说出动画指示的地形区和支流。
学生说出动画所展现出的省区轮廓的名称。
通过阅读课本和地图完成黄河概况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读图能力。
利用动画,直观展示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利用图片及动画,利于学生理解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地上河在黄河哪段形成?如何治理地上河?
学生以”开火车”形式完成练习,
及时梳理和巩固课堂内容,检测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同时让每位同学参与课堂,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学生思考回忆并进行总结。
通过梳理本课内容,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掌握学习河流一般方法。、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和主要支流。
2.会描述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及各段的水文特征。
3.能够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和主要支流。
教学难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环节二:画黄河
新课讲授
学习要求:用不同颜色描出黄河的干流和四大支流并写出名称;填出黄河源地及注入海洋;填出上中下游的分界地点。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学生自愿上台填充。
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将学生做品展示出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
环节三:议黄河
新课讲授
展示黄河上、中、下游景观图片 。
学生说出自己直观感受。
学情分析
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长江》,学生已经对河流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再者,学生对黄河比较熟悉,因此黄河的概况可以自主学习。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归纳总结能力,对于新授知识可以通过视频、案例等引导学生掌握。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湘教版)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湘教版)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湘教版)作者:王庆玲来源:《地理教育》2015年第10期一、教材分析“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是前面我国河流水文特征和长江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入,也是后续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

本节教材包括黄河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上、中游的水能开发五部分。

教材安排黄河水系图并配有5道读图题,帮助学生了解黄河源流概况。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黄河凌汛”,“黄河断流”,“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材料及“地上河”示意图,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黄河,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水和谐,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黄河作为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但也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

黄河对其沿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乃至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堤溃坝,决堤溃坝的直接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根本原因在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因此,弄清“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是治理黄河的关键。

“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复杂,应综合考虑中游黄土高原的土质特点、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以及下游地形特征。

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归纳概括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八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较弱,所以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地上河”的成因。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了解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著名水利枢纽的分布;学会辩证看待事物;了解黄河现存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培养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模拟,培养参与意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开展辩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精选5篇)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精选5篇)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滔滔黄河》教学设计《滔滔黄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湘教版教科书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滔滔黄河,主要围绕对黄河的整体评价,黄河各段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方案的研讨展开讨论的。

它不仅是本章教学的重点,而且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因为黄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是炎黄儿女的生命之河。

同时她有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灾难。

本节知识在教材结构的编排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地形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划分。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释黄河各段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母亲河的奉献和忧患。

教学难点:黄河各段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四、学法指导:《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根据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法上给予以下指导:(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培养学生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3)养成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良好习惯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大量资料。

六、设计思路:(一)创设情景、直奔主题:展示课件:《黄河钢琴协奏曲》片断,学生在雄壮的旋律中欣赏黄河壶口瀑布的美景。

教师过渡:提到黄河,我们首先想到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气势磅礴、一泻千里。

黄河就在我们身边流过,大家非常熟悉她。

在我们赞美黄河,为拥有黄河而自豪的同时;你可否想到过黄河的治理问题,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块来探讨黄河的有关问题。

(二)设计活动、完成教学:课堂活动1:……黄河知多少(完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1)教师展示黄河流域图。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当中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前面是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和长江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入,也是后续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

本节教材包括黄河河流概况,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教材已提供了“黄河凌汛”“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材料及“地上河”示意图,帮助学生全面认识黄河。

通过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不难发现当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含沙量大,所以黄河最重要的问题仍是治沙!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水和谐”,培养人地协调观,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情分析】
通过本节前面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滚滚长江的学习,已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同时初二的学生在思维模式上还是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痕迹,很大程度上仍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材料来理解抽象的知识,课堂教学中多引用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分析主要忧患——含沙量大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难点:分析主要忧患——含沙量大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讨论法,用平板收集学生学习信息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 《滔滔黄河》教案 湘教版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 《滔滔黄河》教案 湘教版

《滔滔黄河》教案一、课程标准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黄河的概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发源地、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及形状等);知道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河段的自然特征以及黄河开发利用的状况;懂得分析黄河“地上河”成因及治理黄河的关键;了解黄河现存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办法;学会初步评价黄河“利”与“害”。

2、过程与方法:课前给予学生“导读提纲”,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料、图片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教师就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讲解、答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检查小组成员自主学习的效果;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通过动画演示、视频欣赏等直观化教学,引导学生解释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方案,学会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读图、绘图的训练,增强学生空间方位感和读图能力;通过当堂作业训练,及时落实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黄河“利”与“害”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科学辩证的观念;通过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的学习,培育学生民族自豪感、时代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通过对黄河灾害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忧患意识、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开发利用所取得的成就;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难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活动过程导入: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出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今天就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走进黄河,领略黄河文明,反思黄河忧患,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首先让我们随着同学的脚步走进黄河。

一、走进黄河1.了解黄河的概况。

(学生展示搜集图片成果)一位诗人曾经说,黄河是太阳和月亮降下的神女。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滔滔黄河一、基本信息设计者:株洲市荷塘区五中孔芳学生:株洲市荷塘区五中初二年级C367、368、375教材:湘教版课时:1课时二、教学内容分析《滔滔黄河》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中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河湖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但是两条河流学习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而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地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长度、流经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等河流概况;(2)能分析黄河存在的忧患并提出治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上河形成原因的分析,知道用原因推导法来解决问原因类难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原因的分析,学生认识到黄河的现状及黄河的危害,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①黄河的基本情况②黄河的忧患以及治理的措施教学难点:黄河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分析四、学习者分析初二学生对地理科学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他们对黄河并不陌生,从所接触的诗文、电影及有关的歌曲中,对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在前两节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也已经了解了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作用。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对于黄河的学习,主要采取的是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对于黄河概况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地图来获取所需的知识,后面黄河忧患的学习,主要用原因推导法、结合制作的简易的动画来突破重难点。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音频、视频资料等的准备,学生地图册的准备七、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激趣引入播放《黄河颂》视频,以雄壮的黄河景象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黄河雄壮磅礴的气势,在增强视觉感观的同时,也对黄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二)自学导读屏幕显示导读提示,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学教材内容。

(设计意图:体现“先学后教”,给时间让学生预习新课内容)(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你会读图吗?——黄河基本概况的认识出示黄河水系图,依次设计以下几个问题:黄河发源于哪里?最后注入哪个海?全长是多少?是我国第几长河?找找黄河依次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找找黄河主要流经了哪些地形区?在图中找找黄河上中下游分界城市:河口、桃花峪。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教案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教案 湘教版
3、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教学
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
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教学
准备
多媒体平台、实物投影仪,课件
教法
提示
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播放录像一:
紧接着教师播放一段黄河水土流失情景的录像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师:携带了这么多泥沙的黄河,出了黄土高原,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水速怎样变化?携带泥沙的能力又怎样变化?最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大屏幕再次展现学生画的黄河流域图和中国地形图的复合片,并且配合景观图片和“地上河”的动态形成过程,师生共同归纳出: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地上悬河”)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播放录像):
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录像,配上对白和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师:是啊!此刻我们激动,我们自豪!我们多么想去深入了解这条哺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母亲河啊!
评价、反思:学生情绪一下子高涨,迫切需要去了解黄河。
评价、反思:教师形象的语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
活动一:
四人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后,自由发言。学生的发言可能丰富多样,有的可能出乎教师的意外。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灵活处理,抓住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抓住关键,进行提炼得出以下几大忧患:
[板书]三、黄河的忧患
生:这些水电站和水利枢纽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而且还提供了便利的灌溉。而首先揭开引黄灌溉历史的是宁夏平原。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面积大大增加。(课件展示宁夏平原灌溉渠道图片和刘家峡水库图片。)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的内容包括: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特点、水文特征、历史变迁、治理开发和保护等方面。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掌握黄河的主要特点和治理措施,培养学生对黄河的感情,提高学生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河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黄河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黄河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特点、水文特征、历史变迁、治理开发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黄河的感情,提高学生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特点、水文特征、历史变迁、治理开发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治理开发和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流域特点、历史变迁等内容。

2.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黄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3.讨论法:分组讨论黄河的治理开发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4.案例分析法:分析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资料:黄河的图片、视频、PPT等。

2.准备课堂用具:黑板、粉笔、地球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黄河的概况,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特点和问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特点、水文特征、历史变迁等内容,让学生对黄河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黄河的治理开发和保护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母亲河。

4.巩固(5分钟)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黄河的治理开发和保护措施。

八年级地理下册 滔滔黄河教案及课件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滔滔黄河教案及课件 湘教版

经过多年的治理,现在 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内, 乔木林覆盖率已恢复至9.27%, 乔灌林覆盖率恢复至 15.17%。 一些治理先进的小流域,已恢 复至 30%~40%。
黄河小浪底大坝附近(2006年6月18日摄)
黄河源头
黄河上游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黄河概况 黄河的奉献 黄河的忧患 黄河的治理
活动一:黄河概况

发源地 注入的大海 东


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
上中下游分界点
主要的支流 流经的地形区
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 沅江、湘江、赣江等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干流流经的省区
流域面积 干流长度
黄河源头之——约古宗列曲
黄河源头
宁夏平原
黄河的奉献
公元前841年 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2500多年间,
黄河决口1590次,改道26次
完成活动二:黄河的忧患
6.67 1.67
河口
24.7 11.5
3.48 1.19
利津
兰州
陕县
37.7 16.0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
黄河凌汛
黄河下游在1972年—1998年的27年 中,共断流21年,累计1050天。最严重 的1997年,断流12次,合计226天;其中 最长断流河段达704千米。
荒漠化
凌汛
黄 河 忧 患
地上河
断流
河段 上游
问题
荒漠化、凌汛
治理措施
合理放牧、南水北调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加固大堤,输沙清淤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
地上河、断流
战国以前,黄土高原的森 林覆盖率在50%以上。由于农 业垦荒、伐木烧薪、战争等, 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1949 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不足 10%,1985年仅为6.5%。

《滔滔黄河》教案 湘教版地理

《滔滔黄河》教案 湘教版地理

第3课时滔滔黄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概括黄河的水文特征。

(2)能够说出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利用价值或问题与治理。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资料,通过读图、析图、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获取地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黄河水利建设上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学习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1)黄河流域概况。

(2)黄河水文特征。

(3)黄河各河段的开发利用或问题与治理。

【教学难点】黄河水系的空间分布。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较、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黄河大合唱》部分歌词,《将进酒》部分诗句。

承转过渡:《黄河大合唱》和《将进酒》中都描写了黄河的壮阔之美。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黄河。

二、新课学习(一)黄河流域概况★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

引导学生读图:(1)黄河发源地是哪里?(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

(2)黄河全长多少千米?(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黄河流域面积是多少?(约75万平方千米)黄河干流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3)黄河最终注入哪个海洋?(渤海)(二)长江水文特征★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

引导学生填表:(三)黄河河段划分★多媒体展示:黄河干流纵剖面图、黄河水系图。

引导学生读图:(1)上游和中游的划分地点是哪里?(河口)中游和上游的划分地点是哪里?(桃花峪)在黄河水系图中找出这两个位置。

(2)上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湟水、洮河)中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汾河、渭河)下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3)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上游: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中游:黄土高原;下游:华北平原)(四)黄河水能资源开发★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图。

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水电站分布的河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滔滔黄河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滔滔黄河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课 题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 备课人课型新授课时1教 学 目 标知识与能力记住黄河的发源地、长度、流域面积、注入的海、流经的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水电站等概况。

过程与方法 1、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2、能分析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及危害3、知道黄河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开发利用黄河的成就。

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标要求重点记住黄河的发源地、长度、流域面积、注入的海、流经的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水电站等概况难点教法 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分析 教具 学具 课件 挂图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激情导入复习导入多媒体显示长江水系图:支流、城市、水电站课代表组织学生上台板书D▲ ●●●●●ABC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山,注入的海洋________黄河全长________千米,为我国第第_____长河。

2.找出黄河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某某、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某某、 _________ 、 ________ 、1、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一方面在上中游,大力开展工作,控制,减少。

另一方面在下游,。

2、治黄的关键在于,黄河90%的泥沙来自(上、中、下游)因此加强中游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的根本。

1、兼跨黄河中下游的省区是()A 、某某自治区 B、某某 C、某某 D、某某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中“天上”和“海”分别是指()A、唐古拉山、东海B、祁连山、黄海C、巴颜喀拉山、渤海D、横断山、南海3、“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黄河的哪个河段的情景()A、黄河上游B、黄河下游C、黄河中游 D黄河全部干流4、黄河、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A、流速慢B、含沙量大C、结冰期长D、水能资源丰富5、黄河、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是()A、某某、某某B、某某、某某C、某某、某某D、某某、某某6、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1)黄河发源于山脉,最后注入海,入海处所在的省是省。

地理八年级上册滔滔黄河说课稿.docx

地理八年级上册滔滔黄河说课稿.docx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滔滔黄河》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前面教材的延续和深入。

它很好地体现了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密切的关系:河流的分布、发展受地形的制约,气候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同时,她又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所以学习黄河的有关知识,了解黄河、认识黄河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⑴认识目标:黄河的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及主要地形区;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等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名称和分布。

⑵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熟练查阅地图的能力,能把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重要支流、水利工程等落实在地图上。

②阅读黄河水系图和“地上河”示意图,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将多种地图和信息对照使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黄河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教学重、难点⑴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⑵难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成因。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1、教学方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方法。

以学生参与为标志,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三、学法指导1、根据教学需要、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

3、图文结合,培养记忆能力。

四、教学过程㈠、创设情景,导入新知:师问:①我们喝的自来水取自于哪里?(生答:黄河)师问:你对黄河的了解又有哪些呢?(生答,教师作总结,导入新课)㈡、探究合作,获取新知•>壮美黄河(板书)1、远观黄河(课件辅助)学生阅读《黄河水系图》观察黄河干流的形状特征学生活动:①在图中找出黄河的河源,流经的省(自治区)以及注入的海洋。

②长江和黄河同时流经的省(自治区)有:③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旧孟津,看看它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滔滔黄河的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滔滔黄河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3课时滔滔黄河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过程:了解黄河的概况;知道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2.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并提出基本的治理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理解协调人河关系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黄河的贡献和忧患及治理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出黄河自古多忧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学情分析】学生已了解地形及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并且对我国的母亲河黄河已有一定的了解,通过长江的学习,以基本具备学习河流的基本思路。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猜一猜:下面这句话——一碗水,半碗泥,图片反映的是哪条河流?——黄河[讲授新课]第一篇:识黄河————黄河的概况(通过活动一:阅读教材P55-57,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学生读黄河水系图、对照地图册14页,完成下列问题?)1、画出黄河的干流找出黄河发源地、长度、流经的省区及注入的海洋?(1位同学上台画出黄河干流、标记发源地和注入地,1位同学回答流经省区,其他同学指正)2、画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地点(河口和桃花峪)和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与汾河(1位同学上台画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地点和支流,其他同学指正)3.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1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指正)(老师提示:选择合适的地图)4.各段特征(1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指正)辩论赛: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河。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正方:我方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我的理由是———) 第二篇:赞黄河————黄河的奉献(通过赞成黄河是母亲河,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引出黄河的贡献)1、塑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2、塑造了肥沃的平原。

《中国的河流(第3课时 滔滔黄河)》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河流(第3课时 滔滔黄河)》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黄河流域水系图和黄河的相关水文资料,了解黄河的概况,并能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2.了解黄河各河段的特征。

3.根据图文资料,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4.依据相关的图文资料,说出黄河的“忧患”以及治理措施。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黄河的概况及其主要的水文特征。

2.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1.黄河的水文特征;2.黄河的问题与治理措施。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观看黄河介绍视频,跟随讲解者从源头到入海口,从视觉和听觉上去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滔滔黄河【新课展开】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哺育了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55-57页的相关图文,完成对长江概况的探究。

(板书)一、黄河概况任务1:阅读课本50-52页,完成下面表格。

生:从黄河流域分布图中可以看出,黄河的干流主要流经了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这些省份。

(板书)1.概况:源头——巴颜喀拉山注入地——渤海流经省份——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任务2:结合中国的地形图、干湿区划分图和气候分布图,说说黄河干流流经了哪些地形区、干湿区和气候区。

生:流经的地形区分别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平原。

师:那么,同学们请思考:流经这么多地形区,跨越了三级阶梯的黄河,会呈现怎么样的水文特征呢?生:跨三级阶梯,阶梯交界处河流流速快,水能丰富,平原处,河流流速缓慢。

师:回答非常棒,同学们要记住:地势的起伏情况会影响河流的流速。

(板书)2.(1)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平原水文特征:阶梯交界处,流速快,水能丰富;平原区流速慢生:长江干流流经的干湿区有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师:那么流经这些干湿区的黄河,会具有什么样的水文特征呢?生:这些都是降水较少的区域,所以黄河的水量比较小。

(板书)2.(2)干湿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水文特征:河流流量小生:长江干流主要流经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区师:那么流经这些气候区的黄河,会具有什么样的水文特征呢?生:降水少,降水时间短,且集中在夏季,冬季干燥,因此黄河汛期短、水位季节变化大;另外因为这些气候在冬季都会低于0℃,因此河流有结冰期(板书)2.(3)气候区——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区水文特征:汛期短、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任务3:阅读课本55-57页,圈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并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同时观察黄河的流域面积,哪一河段流域面积最狭小?生:从源头巴颜喀拉山到内蒙古的河口,为黄河的上游;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为黄河的中游;最后桃花峪以下到入海口则为下游。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滔滔黄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概括黄河的水文特征。

(2)能够说出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利用价值或问题与治理。

★过程与方法
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资料,通过读图、析图、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获取地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黄河水利建设上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学习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
(1)黄河流域概况。

(2)黄河水文特征。

(3)黄河各河段的开发利用或问题与治理。

【教学难点】
黄河水系的空间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比较、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黄河大合唱》部分歌词,《将进酒》部分诗句。

承转过渡:《黄河大合唱》和《将进酒》中都描写了黄河的壮阔之美。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黄河。

二、新课学习
(一)黄河流域概况
★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

引导学生读图:
(1)黄河发源地是哪里?(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

(2)黄河全长多少千米?(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黄河流域面积是多少?(约75万平方千米)黄河干流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3)黄河最终注入哪个海洋?(渤海)
(二)长江水文特征
★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

引导学生填表:
(三)黄河河段划分
★多媒体展示:黄河干流纵剖面图、黄河水系图。

引导学生读图:
(1)上游和中游的划分地点是哪里?(河口)中游和上游的划分地点是哪里?(桃花峪)在黄河水系图中找出这两个位置。

(2)上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湟水、洮河)中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汾河、渭河)下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3)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上游: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中游:黄土高原;下游:华北平原)
(四)黄河水能资源开发
★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图。

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水电站分布的河段。

(上游段)
小组讨论:从地形角度分析在上游段修建大型水坝的优势条件。

(落差大,水能丰富)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黄河上游峡谷景观。

(五)黄河综合治理
承转过渡:黄河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但黄河也存在水患频发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了兴利除弊,国家对黄河进行了综合治理。

1.上游河段——凌汛
★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图、凌汛定义及形成原因和危害、黄河凌汛图。

小组讨论: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哪一河段?当凌汛发生时可采取哪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2.中下游河段——地上河
(1)水患
★多媒体展示:黄河干流纵剖面及主要水文站观测数据。

引导学生思考:黄河年平均流量和年平均含沙量的演变特点是什么?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图,黄土高原景观图、壶口瀑布图。

教师讲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年平均流量增多。

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一碗沙,半碗泥”的说法,形象地反映了黄河中下游河段含沙量之大。

承转过渡:黄河含沙量过大,有什么危害呢?
★多媒体展示:地上河示意图。

教师讲解地上河的形成: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落差急剧减小,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变慢,泥沙不断淤泥,河床不断抬高。

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承转过渡:地上河决口泛滥,会给华北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黄河进行了综合治理。

(2)综合治理措施
★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

讲解:治黄的关键在治沙。

黄河中游晋、陕境内的黄土高原地区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使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了约2亿吨。

教师总结:黄河水患的主要成因及危害,黄河综合治理方法。

★多媒体展示:小浪底水利枢纽图、三门峡水利枢纽图。

讲解: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可通过人为制造的“洪水”冲刷河道,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泥,遏制河床抬高。

经过多年的“冲澡、净身”,黄河下游主河槽河底高程有所降低。

四、课堂练习
学练优课堂达标训练。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黄河流域的概况和黄河水文特征,分析了黄河的“水能”功能,并探讨了黄河的综合治理。

黄河水利建设上成就非凡,我们要感到自豪。

但我们也要注重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增强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和意识。

六、作业布置
学练优课后巩固提升。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