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时机课件
合集下载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多数为心脏择期患者 ICU住院小于5天 营养风险较低
2013年多中心研究发现:对于早期肠内营养不充分的重症 患者,第4天联合PN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感染率 。(Lancet)
.
23
营养支持的选择
.
24
营养管放置
肠内营养途径 鼻胃管、鼻空肠管、经皮内窥镜引导胃空 肠造口、手术胃空肠造口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与选择原则 中心静脉、经外周静脉、经外周中心静脉导 管
.
41
• 营养液输注时的护理 ✓输液管道的更换; ✓输液速度的调控; ✓输液过程中常见故障的处理,包括输
液管道渗漏、滴速缓慢、静脉导管堵 塞、导管滑落等。
.
42
• 观察病人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有无气胸、血胸及血管神经损伤; ✓杜绝一切可能造成气栓的因素; ✓及时发现血栓性静脉炎; ✓防止细菌污染引起的导管败血症; ✓不适当的TPN造成的代谢性并发症及
中长链混合脂肪乳剂(MCT/LCT)
优势:MCT不依赖肉毒碱转运进入线粒体,水解氧化迅速, 更有助于改善感染、应激状态下的脂肪代谢,对免疫 系统和肺功能影响小。
缺点:水解过快易致发热,而且C8辛酸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毒 性。
结构脂肪乳(STG),具有更好的供能和节氮效应。
.
31
能量与营养物质的需求
双能源系统供能(葡萄糖:脂肪60:40~50:50)
.
19
肠内营养
缺点:胃潴留、误吸、肺炎、肠内营养不耐受、 低喂养 。
儿茶酚胺类 b肾上腺受体胃排空减慢 多巴胺抑制乙酰胆碱胃排空减慢 阿片类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改变神经元兴奋性损害胃肠运动 丙泊酚抑制胃和结肠平滑肌的自主性和收缩活性
保持半卧位 监测胃潴留 经小肠营养 胃肠动力药物
2013年多中心研究发现:对于早期肠内营养不充分的重症 患者,第4天联合PN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感染率 。(Lancet)
.
23
营养支持的选择
.
24
营养管放置
肠内营养途径 鼻胃管、鼻空肠管、经皮内窥镜引导胃空 肠造口、手术胃空肠造口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与选择原则 中心静脉、经外周静脉、经外周中心静脉导 管
.
41
• 营养液输注时的护理 ✓输液管道的更换; ✓输液速度的调控; ✓输液过程中常见故障的处理,包括输
液管道渗漏、滴速缓慢、静脉导管堵 塞、导管滑落等。
.
42
• 观察病人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有无气胸、血胸及血管神经损伤; ✓杜绝一切可能造成气栓的因素; ✓及时发现血栓性静脉炎; ✓防止细菌污染引起的导管败血症; ✓不适当的TPN造成的代谢性并发症及
中长链混合脂肪乳剂(MCT/LCT)
优势:MCT不依赖肉毒碱转运进入线粒体,水解氧化迅速, 更有助于改善感染、应激状态下的脂肪代谢,对免疫 系统和肺功能影响小。
缺点:水解过快易致发热,而且C8辛酸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毒 性。
结构脂肪乳(STG),具有更好的供能和节氮效应。
.
31
能量与营养物质的需求
双能源系统供能(葡萄糖:脂肪60:40~50:50)
.
19
肠内营养
缺点:胃潴留、误吸、肺炎、肠内营养不耐受、 低喂养 。
儿茶酚胺类 b肾上腺受体胃排空减慢 多巴胺抑制乙酰胆碱胃排空减慢 阿片类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改变神经元兴奋性损害胃肠运动 丙泊酚抑制胃和结肠平滑肌的自主性和收缩活性
保持半卧位 监测胃潴留 经小肠营养 胃肠动力药物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与管理PPT课件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素
常量营养素 水、电解质、微量元素与维生素 特殊营养物质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碳水化合物是营养支持中非蛋白质热量的主要提 供者:葡萄糖溶液(3.4kcal/g)
葡萄糖每天的基础需要量为>100g。 输注速率不超过4-5mg/(kg·min)
大剂量、单独使用葡萄糖的弊端
营养支持概述
早期的临床营养支持多侧重于对热卡和多种 基本营养素的补充;现代临床营养支持已经超越 了以往提供能量、恢复“正氮平衡”的范畴,而 通过代谢调理和免疫功能调节,从结构支持向功 能支持发展,发挥着“药理学营养”的重要作用, 成为现代危重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养支持概述
营养支持的目标是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与营养底物,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通过营 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
EN营养制剂的选择
患者能否进食
能 经口进食(可摄入80%营养)
否
胃肠有无功能
无 肠外营养
有
含膳食纤维
消化吸收功能是否正常 是 整蛋白配方
否
预消化配方
不含膳食纤维
特殊疾病配方
高血糖→低糖配方
腹泻或便秘→膳食纤维 配方
高血脂→低脂配方
容易摄入受限→高热卡配 方
EN营养液的输注方法
连续灌注法:在营养泵控制下,24h连续匀速提供当天的 配方量。浓度由8%开始,逐渐增加到25%;速度由2060ml/h开始,以后每隔24h增加10ml/h,直至100125ml/h,开始每4小时抽吸1次,如胃内回抽液超过 250~300ml或肠内回抽液超过150~200ml,则减量或暂 停输注
促进包括生长激素、催乳素、胰岛素、生长抑素 等多种内分泌激素释放,达到调节免疫的作用。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PPT课件

疗后维持其营养状况。
❖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可采用周围静脉营养
(PPN)、经周围静脉置入中心导管 (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 等。
总热量需要量的估算
方法一: 总热卡需求量:总热卡 = BEE × 活动 系数 × 应激系数
男性BEE(kcal)=66.5+13.7×W+5.0×H-6.8×A 女性BEE(kcal)=65.1+9.56×W+1.85×H-4.68×A
糖:脂
糖和脂肪乳提供热卡的比例根据机体应 激情况可以为 50%∶50% 或 60%∶40%。 对于特殊患者,如高脂血症的患者,应 减少脂肪类物质的补充。脂肪乳剂应慎 用于血清甘油三酯高于 3 mmol/L(指南 中为 4.4 mmol/L)的患者。
第二步:热氮比确定
为防止氨基酸的分解功能,保证氨基酸的有效利用, 严格掌握非蛋白热量与氮的比值(热氮比)很重要。 各种情况下,机体需要的蛋白量如下表。
38
肠内营养适应证(3)*
❖ 慢性消耗性疾病:因癌症、艾滋病等,造成的营养不良 ❖ 多发性创伤与骨折及重度烧伤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与热量的摄
入者 ❖ 肠道检查准备及手术前后营养补充 EN制剂可代替流质膳作为肠
道术前准备 ❖ 小儿吸收不良,低体重早产儿(应用儿童或新生儿适用的EN制剂) ❖ 急性胰腺炎与胰瘘
脂肪乳
脂肪乳是等渗的,单位体积含热量高,每克脂肪完 全氧化可供能 9 kcal。脂肪乳必须与葡萄糖同时使 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节氮作用。
脂肪乳剂可提供必需脂肪酸并携带脂溶性维生素, 参与细胞膜磷脂的构成。临床上,长链(LCT)和 中长链(MCT/LCT)应用广泛。 LCT 提供必需脂肪酸,MCT 不依赖肉毒碱转运进入 线粒体,因此有较高的氧化利用率,更有助于改善 应激与感染状态下的蛋白质合成。
❖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可采用周围静脉营养
(PPN)、经周围静脉置入中心导管 (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 等。
总热量需要量的估算
方法一: 总热卡需求量:总热卡 = BEE × 活动 系数 × 应激系数
男性BEE(kcal)=66.5+13.7×W+5.0×H-6.8×A 女性BEE(kcal)=65.1+9.56×W+1.85×H-4.68×A
糖:脂
糖和脂肪乳提供热卡的比例根据机体应 激情况可以为 50%∶50% 或 60%∶40%。 对于特殊患者,如高脂血症的患者,应 减少脂肪类物质的补充。脂肪乳剂应慎 用于血清甘油三酯高于 3 mmol/L(指南 中为 4.4 mmol/L)的患者。
第二步:热氮比确定
为防止氨基酸的分解功能,保证氨基酸的有效利用, 严格掌握非蛋白热量与氮的比值(热氮比)很重要。 各种情况下,机体需要的蛋白量如下表。
38
肠内营养适应证(3)*
❖ 慢性消耗性疾病:因癌症、艾滋病等,造成的营养不良 ❖ 多发性创伤与骨折及重度烧伤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与热量的摄
入者 ❖ 肠道检查准备及手术前后营养补充 EN制剂可代替流质膳作为肠
道术前准备 ❖ 小儿吸收不良,低体重早产儿(应用儿童或新生儿适用的EN制剂) ❖ 急性胰腺炎与胰瘘
脂肪乳
脂肪乳是等渗的,单位体积含热量高,每克脂肪完 全氧化可供能 9 kcal。脂肪乳必须与葡萄糖同时使 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节氮作用。
脂肪乳剂可提供必需脂肪酸并携带脂溶性维生素, 参与细胞膜磷脂的构成。临床上,长链(LCT)和 中长链(MCT/LCT)应用广泛。 LCT 提供必需脂肪酸,MCT 不依赖肉毒碱转运进入 线粒体,因此有较高的氧化利用率,更有助于改善 应激与感染状态下的蛋白质合成。
急危重症护理学营养支持课件

营养支持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如体重、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营养支持的实施步骤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身高、BMI等指标
制定营养支持计划,包括营养素的种类、剂量、途径等
实施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肠内、肠外等途径
监测营养支持的效果,包括体重、生化指标、临床症状等
调整营养支持计划,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营养素的种类、剂量、途径等
01
02
03
04
05
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
营养支持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和治疗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01
营养支持应遵循“适量、适时、适量”的原则,避免过度或过少。
02
营养支持应考虑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避免引起胃肠道不适或消化不良。
03
营养支持应考虑患者的代谢状况,避免引起代谢紊乱或电解质失衡。
加强患者营养教育,提高患者对营养支持的认识和配合度
05
加强营养支持团队的协作,提高营养支持的质量和效果
营养支持的效果评估
B
D
A
C
评估指标: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等
评估结果: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等
评估方法:定期监测、问卷调查、临床观察等
评估注意事项:个体差异、疾病特点、治疗方案等
急危重症护理学营养支持的基本原则
04
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通过鼻胃管、鼻肠管或胃造瘘管进行营养物质的输送
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的定义: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物质,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01
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症:胃肠道功能障碍、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良等
02
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中心静脉营养、外周静脉营养、肠内营养等
危重病人营养治疗PPT课件

碳水化合物需求
总结词
碳水化合物是危重病人主要的能量来 源,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详细描述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根据病人的血 糖水平和胰岛素需求进行调整,以保 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维生素与矿物质需求
总结词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危重病人的免疫功能、伤口愈合和整体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应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E、锌、铁等,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分析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比较治疗 前后的变化情况。
得出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 论,判断营养治疗效 果的好坏,提出改进 建议。
06 危重病人营养治疗的挑战 与展望
面临的挑战
代谢紊乱
危重病人常常出现代谢紊乱,影响营养吸收 和利用。
肠道功能受损
创伤、感染等原因可能导致肠道功能受损, 影响营养摄入。
05
1. 收集患者基本 2. 进行体格检查 3. 选择合适的营 4. 进行实验室检 5. 分析评估结果
信息
养评…
查
年龄、性别、身高、体重 、疾病史等。
观察患者的外观、皮褶厚 度、肌肉量等。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 方法和工具。
进行血液检查,了解营养 素水平。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 的营养治疗方案。
04 危重病人的营养治疗实践
重要性
危重病人常常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需求增加,而消化吸收 功能受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影响疾病的 治疗效果和康复。因此,合理的营养治疗对于危重病人的救 治具有重要意义。
营养治疗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满足危重病人的需求;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 功能;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PPT课件

肠内营养剂种类选择及适应症
肠内营养剂种类
包括要素型、整蛋白型、组件型等,应根据患 者胃肠道功能、疾病状态及营养需求进行选择
。
适应症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或具有部分胃肠道 功能的患者,如危重病人、手术前后病人、消
化道瘘、短肠综合征等。
喂养途径建立与维护技巧
包括口服、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等,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喂养需求 进行选择。
临床表现
危重患者通常表现为意识障碍、 呼吸循环不稳定、代谢紊乱等。 他们需要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和 实验室检查来评估病情。
诊断依据
危重患者的诊断需要依据详细的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医生需要综 合各种信息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治疗原则及预后评估
治疗原则
危重患者的治疗原则是尽早干预、全面治疗、个体化方案。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改善生存质量及预后
提高生存质量
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体力和 耐力,减轻疲劳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改善预后
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提高 治疗效果和预后。多项研究表明,肠内营养支持可以 降低危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康复率 。
03 肠内营养支持方法与技术
预后评估
危重患者的预后评估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情的严重程 度、治疗的效果、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 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良好的护理和康复计 划也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02 肠内营养支持重要性
维持生理功能稳定
提供必需营养素
肠内营养可为危重患者提供全面、均 衡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有 助于维持患者生理功能稳定。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ppt课件

对肠内营养耐受不良(胃潴留>200ml、呕吐) 的病人,可促胃肠动力药物
肠内营养开始营养液浓度应由稀到浓
使用动力泵控制速度,输注速度逐渐递增
在喂养管末端夹加温器,有助于病人肠内营养的 耐受
医学资料
50
Contents
1. 危重症与营养支持 2. 营养风险筛查 3. 营养支持的途径 4. 肠内营养的管理及安全性评估
♦ 5. 制剂的选择
6. 肠内营养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医学资料
51
第五部分 制剂的选择
医学资料
52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
预消化
1预消化配方(短肽+氨基酸):适用于胃肠道 有部分消化功能者,也可用于肠内营养开始的 过渡,胰腺炎,肠瘘,短肠综合征等。
2、整蛋白配方. :适用于胃肠道消化功能 整蛋白 正常者;匀浆膳: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匀浆膳 要求较高,基本上接近于正常功能
25
• 肠道——正常的生理性途径 • 肠外——人为的治疗性途径
(非生理性)
医学资料
26
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 肠内首选 • 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并存 • 肠外→肠外+肠内→肠内→口服
医学资料
27
肠外营养的优点
• 从肠外供给机体需要的能量与 营养素 解决了胃肠功能障碍 时营养供给的问题
医学资料
28
肠外营养 应用指征
• 8、糖尿病患者不适用高糖要素膳。
• 9、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的儿童,肝肾衰 竭的患者,不宜采用基本治疗要素膳,而 应结合病情采用特殊治疗要素膳。
医学资料
38
肠粘膜屏障障碍
肠道内毒素、 细菌易位
肠粘膜屏障障 碍
MODS
淋巴门静脉系统
肠内营养开始营养液浓度应由稀到浓
使用动力泵控制速度,输注速度逐渐递增
在喂养管末端夹加温器,有助于病人肠内营养的 耐受
医学资料
50
Contents
1. 危重症与营养支持 2. 营养风险筛查 3. 营养支持的途径 4. 肠内营养的管理及安全性评估
♦ 5. 制剂的选择
6. 肠内营养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医学资料
51
第五部分 制剂的选择
医学资料
52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
预消化
1预消化配方(短肽+氨基酸):适用于胃肠道 有部分消化功能者,也可用于肠内营养开始的 过渡,胰腺炎,肠瘘,短肠综合征等。
2、整蛋白配方. :适用于胃肠道消化功能 整蛋白 正常者;匀浆膳: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匀浆膳 要求较高,基本上接近于正常功能
25
• 肠道——正常的生理性途径 • 肠外——人为的治疗性途径
(非生理性)
医学资料
26
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 肠内首选 • 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并存 • 肠外→肠外+肠内→肠内→口服
医学资料
27
肠外营养的优点
• 从肠外供给机体需要的能量与 营养素 解决了胃肠功能障碍 时营养供给的问题
医学资料
28
肠外营养 应用指征
• 8、糖尿病患者不适用高糖要素膳。
• 9、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的儿童,肝肾衰 竭的患者,不宜采用基本治疗要素膳,而 应结合病情采用特殊治疗要素膳。
医学资料
38
肠粘膜屏障障碍
肠道内毒素、 细菌易位
肠粘膜屏障障 碍
MODS
淋巴门静脉系统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管理PPT课件

原因分析
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可能包括肠道功能受损、肠道菌群失调、营养液配方不 当或输注速度过快等。
对策
针对肠内营养不耐受,可以采取调整营养液配方、减缓输注速度、适当使用止 泻药和抗炎药物等措施,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肠外营养并发症
原因分析
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可能包括导管护理不当、长期肠外营养支持导致的电解质 紊乱和血糖不稳定等。
对策
针对肠外营养并发症,应加强导管的护理,定期更换导管和注射器,同时密切监 测患者的电解质和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肠外营养液的配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营养支持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原因分析
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对于维持肠道功能和免疫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长期肠外营养支持可能导致肠道缺乏食物 刺激,影响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进而影响肠道微生态平衡。
对策
在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管理中,应关注肠道微生态的平衡,适当使用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营养液,同时注意控制 抗生素的使用,避免对肠道菌群造成不良影响。
06 危重症患者营养管理研究 进展
新型营养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营养制剂
近年来,随着对危重症患者营养需求的深入了解,新型营养制剂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为热点。这些新 型营养制剂针对患者的特殊需求进行配方优化,旨在提高营养支持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研究进展
近年来,多项研究探讨了不同营养成分对免 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例如,蛋白质、 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免疫 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发挥等方面具有重 要作用。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 患者的免疫状态,降低感染风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VS
实践方法
实践方法包括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 制定个体化营养计划、选择合适的营养制 剂和输注方式等。同时,需密切监测患者 的营养状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可能包括肠道功能受损、肠道菌群失调、营养液配方不 当或输注速度过快等。
对策
针对肠内营养不耐受,可以采取调整营养液配方、减缓输注速度、适当使用止 泻药和抗炎药物等措施,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肠外营养并发症
原因分析
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可能包括导管护理不当、长期肠外营养支持导致的电解质 紊乱和血糖不稳定等。
对策
针对肠外营养并发症,应加强导管的护理,定期更换导管和注射器,同时密切监 测患者的电解质和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肠外营养液的配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营养支持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原因分析
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对于维持肠道功能和免疫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长期肠外营养支持可能导致肠道缺乏食物 刺激,影响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进而影响肠道微生态平衡。
对策
在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管理中,应关注肠道微生态的平衡,适当使用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营养液,同时注意控制 抗生素的使用,避免对肠道菌群造成不良影响。
06 危重症患者营养管理研究 进展
新型营养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营养制剂
近年来,随着对危重症患者营养需求的深入了解,新型营养制剂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为热点。这些新 型营养制剂针对患者的特殊需求进行配方优化,旨在提高营养支持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研究进展
近年来,多项研究探讨了不同营养成分对免 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例如,蛋白质、 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免疫 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发挥等方面具有重 要作用。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 患者的免疫状态,降低感染风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VS
实践方法
实践方法包括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 制定个体化营养计划、选择合适的营养制 剂和输注方式等。同时,需密切监测患者 的营养状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课件

营养支持专业人员的培训
加强营养支持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术水 平。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促进营养支持与其他医学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危重 病人营养支持的发展。
公众对营养支持的认知
提高公众对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认知,促进社会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和支持。
监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 转铁蛋白等水平,评估患者营
养状况。
营养效果评估
体重变化
观察患者体重变化,评估营养 支持效果。
临床指标改善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如伤口愈合、感染控制等。
免疫功能改善
监测患者免疫指标,如白细胞 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评估 营养支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生存率改善
观察患者生存率变化,评估营 养支持对生存率的影响。
02
医务人员有告知义务,需要向病 人或家属详细解释营养支持的相 关信息,包括必要性、风险、效 果以及替代方案等。
营养支持的决策过程
在决定是否进行营养支持时,需要考 虑病人的病情、营养状况、治疗措施 以及预期效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
决策过程需要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 重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同时考虑社会 伦理和法律规范。
01
针对危重病人的肠道功能衰退问题,研发能够保护肠道功能、
促进营养吸收的营养制剂。
新型营养支持途径的探索
02
研究更加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如经皮营养支持、口服
营养补充等。
营养监测与评估技术的改进
03
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开发更加准确、便捷的营养监测与评估
工具,以便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个体化营养支持的研究与实践
适用人群
适用于无法经口进食或管 饲营养不能满足营养需求 的病人,如严重烧伤、重 症胰腺炎等。
加强营养支持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术水 平。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促进营养支持与其他医学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危重 病人营养支持的发展。
公众对营养支持的认知
提高公众对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认知,促进社会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和支持。
监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 转铁蛋白等水平,评估患者营
养状况。
营养效果评估
体重变化
观察患者体重变化,评估营养 支持效果。
临床指标改善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如伤口愈合、感染控制等。
免疫功能改善
监测患者免疫指标,如白细胞 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评估 营养支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生存率改善
观察患者生存率变化,评估营 养支持对生存率的影响。
02
医务人员有告知义务,需要向病 人或家属详细解释营养支持的相 关信息,包括必要性、风险、效 果以及替代方案等。
营养支持的决策过程
在决定是否进行营养支持时,需要考 虑病人的病情、营养状况、治疗措施 以及预期效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
决策过程需要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 重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同时考虑社会 伦理和法律规范。
01
针对危重病人的肠道功能衰退问题,研发能够保护肠道功能、
促进营养吸收的营养制剂。
新型营养支持途径的探索
02
研究更加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如经皮营养支持、口服
营养补充等。
营养监测与评估技术的改进
03
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开发更加准确、便捷的营养监测与评估
工具,以便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个体化营养支持的研究与实践
适用人群
适用于无法经口进食或管 饲营养不能满足营养需求 的病人,如严重烧伤、重 症胰腺炎等。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肠外营养实施策略
营养液配制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病情配制合适 的肠外营养液,包括葡萄糖、氨基酸
、脂肪乳等。
剂量与速度
根据患者情况和营养液成分逐步增加 肠外营养液的剂量和输注速度,避免
过快引起不良反应。
输注途径
选择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途径输注肠 外营养液,需根据患者情况和营养液 渗透压选择合适的途径。
监测与评估
脏器功能损害
如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营养液配方、控制营养液的量和 速度等。处理措施包括停止肠外营养、使用保肝保肾药物等。
监测与调整方案
营养状况监测
包括体重、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等指 标。通过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可以评 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支
持方案。
胃肠道功能监测
包括观察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听诊肠 鸣音等。通过监测胃肠道功能,可以 及时发现胃肠道并发症,采取相应的
儿科患者营养支持特点
生长发育快
儿科患者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对营 养物质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蛋白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免疫功能不完善
儿科患者的免疫功能相对不完善,容 易感染病菌,营养支持时应注重提高 患者的免疫力,增加抗感染能力。
消化系统不成熟
儿科患者的消化系统相对不成熟,容 易出现消化不良、吸收不良等问题, 因此应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物 质,并适当增加喂养次数。
老年患者的代谢率相对较低,因 此营养支持时应适当降低热量和 蛋白质的供给量,避免过度负担
。
消化功能减弱
老年患者常常伴有消化功能减弱, 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吸收不良等问 题,因此应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 营养物质。
慢性疾病多
老年患者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营养支 持时应考虑这些疾病的影响,制定 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ppt课件

严重腹胀或 腹腔间室综合征
增加腹腔压力,增加返流及吸入性 肺炎的发生率,呼吸循环功能进一 步恶化
严重腹胀腹泻经一般处理无改善患者,
建议暂时停用肠内营养。
ppt课件
14
输注途径
短期 <4w
鼻饲管
有/无 内 镜辅 助
长期 经>4皮w 导 管
内镜辅 助
外科手术
胃管 十二指肠 管
胃 造口喂
养
胃造口 十二指肠 空肠喂养
总淋巴细胞计数(TLC) 是反应免疫功能的简易指标,在 细胞防御功能低下,或营养不良TLC降低。评价标准: (2.5-3.0)×109/L为营养正常,(1.8-1.5)×109/L为 轻度营养不良,(1.5-0.9)×109/L为中度营养不良,低 于0.9×109/L为重度营养不良。
ppt课件
25
合理的营养支持, 可减少净蛋白的 分解及增加合成, 改善潜在和已发 生的营养不良状 态,防治其并发 症
ppt课件
5
营养支持的评估
包括:
营养状态 的
测定方法
能量与蛋 白质
需要量 的 评估
ppt课件
6
营养状态的测定方法
营养筛查工具 营养筛查表(NRS2002) 人体测量:体重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 体
空肠 造口喂养
ppt课件
15
输注途径选择原则
管饲喂 养
预测时间>4周?
否
是
鼻胃(肠)管饲 高度肺吸入风险
胃肠造口 术
高度肺吸入风险
否
是
否
是
鼻胃管饲
鼻肠管饲
胃造口术
空肠造口术
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优点:返流与误吸的发生率降 低、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 增加
▪ 缺点:喂养开始阶段,营养液 渗透压不宜过高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1(24006)
经鼻胃/肠管短期肠内营养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时机
15
管道材料为不透放射线的聚氨酯。长度为145cm, 头端有四个侧孔,有一长约23cm直径大约3cm的圆 环,环绕2.5圈,有锚定作用,减少管道易位 ,头 端经水激活润滑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时机
16
❖ 胃造口螺旋型空肠管 PEJ
▪ 在内镜引导下行经皮胃造口,并在内镜引导下,将营养管置入 空肠上段,可以在空肠营养的同时行胃腔减压,可长期留置
▪ 优点:减少鼻咽与上呼吸道的感染并发症、减少返流与误吸风 险、可在喂养同时进行胃十二指肠减压
严重腹胀腹泻经一般处理无改善患者,建议暂 时停用肠内营养。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1(22006)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 口服 ❖ 鼻胃管 ❖ 鼻十二指肠管/空肠管 ❖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 ❖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 ❖ 术中胃/空肠造口术
2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素 的补充
超越了以往提供能量、 恢复“正氮平衡”的范 畴,通过代谢调理和免 疫功能调节,从结构支 持向功能支持发展,发 挥着“药理学营养”的 重要作用,成为现代危 重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 分。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3006)
❖ 只有肠内营养不可实施时才考虑肠外营养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121006)
肠梗阻 肠道缺血
肠管过度扩张,肠道血运恶化, 甚至肠坏死、肠穿孔
严重腹胀或 腹腔间室综合征
增加腹腔压力,增加返流及吸入 性肺炎的发生率,呼吸循环功能 进一步恶化
❖ 经中心静脉实施PN首选锁骨下静脉置管途径。(B 级证据,CSCCM )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时机
9
肠内营养的优越性:“四屏障学说 ”
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
维 持
机械屏障
刺
肠
激
道
胃
固生 有物
肠内
化 学
酸 及
菌 群 的
屏 障
营养
屏 障
蛋 白 酶
正
常
生 长
免疫屏障
分 泌
2/19/2021
肠外营养的输入途径
❖ 包含全部能量需求的高渗性PN混合物要求经中心 静脉给予(C级证据,ESPEN)
❖ 含部分能量需求,用以纠正能量负平衡的渗透压小 于850mosmol/L的PN混合物可以考虑经外周静脉 给予(C级证据,ESPEN)
❖ 如外周静脉给予的PN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应经中 心静脉给予(C级证据,ESPEN)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1(23006)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 经鼻胃管途径
▪ 常用于胃肠功能正常,非昏迷 以及经短时间管饲即可过渡到 口服饮食的患者
▪ 优点:简单易行
▪ 缺点:返流、误吸、鼻窦炎、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增加
❖ 经鼻空肠置管
❖ 锁骨下静脉感染及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股静脉和颈 内静脉途径。
❖ PICC并不能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对于全身脏器功能 状态趋于稳定,但由于疾病难以脱离或完全脱离PN 的ICU 患者,可选择此途径给予PN支持。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8006)
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演变 2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途径 3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时机 4 特殊患者营养支持方式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时机
1
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演变 2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途径 3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时机 4 特殊患者营养支持方式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时机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6006)
❖ 禁忌患者类型
▪ 早期复苏阶段、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或存在严重的水 电解质与酸碱失衡
▪ 严重肝功能衰竭 ▪ 急性肾功能衰竭存在严重氮质血症 ▪ 严重高血糖尚未控制
一旦患者胃肠道可以安全使用时,则应逐渐向 肠内营养或口服饮食过度
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演变 2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途径 3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时机 4 特殊患者营养支持方式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时机
4
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 EN)
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途径
通过喂养管经胃肠道途径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7006)
肠外营养的输入途径
❖ PN支持途径可选择经中心静脉和经外周静脉营养支持,如提 供完整充分营养供给,ICU患者多选择经中心静脉途径。
❖ 经中心静脉途径包括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和外 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途径。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5006)
适用对象
1. 不能耐受肠内的重症患者 2. 肠内营养禁忌的重症患者
❖ 适用患者类型
▪ 胃肠道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 ▪ 由于手术或解剖问题禁止适用胃肠道的重症患者 ▪ 存在有尚未控制的腹部情况者
• 如腹腔感染、肠梗阻、肠瘘等
有助于肠道细胞正常分泌IgA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张的途崇径广和, 中时机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13(12):4160-47.
❖ 经口摄食不能、不足或禁忌者
❖ 营养的需要量增加,而摄食不足者:大面积烧伤 、创伤、脓毒症、恶性肿瘤等
❖ 胃肠道疾病:短肠综合征、胃肠道瘘、炎性肠道 疾病、胰腺疾病等
❖ 其它:术前、后的营养补充,肝、肾功能不全的 患者等
▪ 缺点:喂养开始阶段,营养液 渗透压不宜过高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1(24006)
经鼻胃/肠管短期肠内营养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时机
15
管道材料为不透放射线的聚氨酯。长度为145cm, 头端有四个侧孔,有一长约23cm直径大约3cm的圆 环,环绕2.5圈,有锚定作用,减少管道易位 ,头 端经水激活润滑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时机
16
❖ 胃造口螺旋型空肠管 PEJ
▪ 在内镜引导下行经皮胃造口,并在内镜引导下,将营养管置入 空肠上段,可以在空肠营养的同时行胃腔减压,可长期留置
▪ 优点:减少鼻咽与上呼吸道的感染并发症、减少返流与误吸风 险、可在喂养同时进行胃十二指肠减压
严重腹胀腹泻经一般处理无改善患者,建议暂 时停用肠内营养。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1(22006)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 口服 ❖ 鼻胃管 ❖ 鼻十二指肠管/空肠管 ❖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 ❖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 ❖ 术中胃/空肠造口术
2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素 的补充
超越了以往提供能量、 恢复“正氮平衡”的范 畴,通过代谢调理和免 疫功能调节,从结构支 持向功能支持发展,发 挥着“药理学营养”的 重要作用,成为现代危 重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 分。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3006)
❖ 只有肠内营养不可实施时才考虑肠外营养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121006)
肠梗阻 肠道缺血
肠管过度扩张,肠道血运恶化, 甚至肠坏死、肠穿孔
严重腹胀或 腹腔间室综合征
增加腹腔压力,增加返流及吸入 性肺炎的发生率,呼吸循环功能 进一步恶化
❖ 经中心静脉实施PN首选锁骨下静脉置管途径。(B 级证据,CSCCM )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时机
9
肠内营养的优越性:“四屏障学说 ”
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
维 持
机械屏障
刺
肠
激
道
胃
固生 有物
肠内
化 学
酸 及
菌 群 的
屏 障
营养
屏 障
蛋 白 酶
正
常
生 长
免疫屏障
分 泌
2/19/2021
肠外营养的输入途径
❖ 包含全部能量需求的高渗性PN混合物要求经中心 静脉给予(C级证据,ESPEN)
❖ 含部分能量需求,用以纠正能量负平衡的渗透压小 于850mosmol/L的PN混合物可以考虑经外周静脉 给予(C级证据,ESPEN)
❖ 如外周静脉给予的PN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应经中 心静脉给予(C级证据,ESPEN)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1(23006)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 经鼻胃管途径
▪ 常用于胃肠功能正常,非昏迷 以及经短时间管饲即可过渡到 口服饮食的患者
▪ 优点:简单易行
▪ 缺点:返流、误吸、鼻窦炎、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增加
❖ 经鼻空肠置管
❖ 锁骨下静脉感染及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股静脉和颈 内静脉途径。
❖ PICC并不能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对于全身脏器功能 状态趋于稳定,但由于疾病难以脱离或完全脱离PN 的ICU 患者,可选择此途径给予PN支持。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8006)
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演变 2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途径 3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时机 4 特殊患者营养支持方式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时机
1
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演变 2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途径 3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时机 4 特殊患者营养支持方式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时机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6006)
❖ 禁忌患者类型
▪ 早期复苏阶段、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或存在严重的水 电解质与酸碱失衡
▪ 严重肝功能衰竭 ▪ 急性肾功能衰竭存在严重氮质血症 ▪ 严重高血糖尚未控制
一旦患者胃肠道可以安全使用时,则应逐渐向 肠内营养或口服饮食过度
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演变 2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途径 3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时机 4 特殊患者营养支持方式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时机
4
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 EN)
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途径
通过喂养管经胃肠道途径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7006)
肠外营养的输入途径
❖ PN支持途径可选择经中心静脉和经外周静脉营养支持,如提 供完整充分营养供给,ICU患者多选择经中心静脉途径。
❖ 经中心静脉途径包括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和外 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途径。
2/19/2021
危重患者营养支中持国的重途症径加和强时治机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5006)
适用对象
1. 不能耐受肠内的重症患者 2. 肠内营养禁忌的重症患者
❖ 适用患者类型
▪ 胃肠道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 ▪ 由于手术或解剖问题禁止适用胃肠道的重症患者 ▪ 存在有尚未控制的腹部情况者
• 如腹腔感染、肠梗阻、肠瘘等
有助于肠道细胞正常分泌IgA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张的途崇径广和, 中时机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13(12):4160-47.
❖ 经口摄食不能、不足或禁忌者
❖ 营养的需要量增加,而摄食不足者:大面积烧伤 、创伤、脓毒症、恶性肿瘤等
❖ 胃肠道疾病:短肠综合征、胃肠道瘘、炎性肠道 疾病、胰腺疾病等
❖ 其它:术前、后的营养补充,肝、肾功能不全的 患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