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园资料收集工作情况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园资料收集工作情况汇报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考核标准,逐项进行收集整理资料。将资料设计成七大类八大卷。分为综合卷、综合管理卷、
二、材料收集方法:
1、组织创园办工作人员到相关的单位收集现有的资料
2、对照考核标准补资料
3、现场收集。
4、参考已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兄弟县市的成功经验。
三、整理成果
1、撰写好了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的框架文字
2、按我们的思路基本做好了七大类八大卷的内容。
3、
四、存在问题
1、我们这班人的水平有限。思路不清,有些概念模糊。
2、资料收集比较困难,特别是外单位的资料,由于各单位的资料整理完整度与工作习惯不同给我们去外单位收集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限制。
3、工作中有应付情绪,没有从高度去理解。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根据各位专家的指导,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做好迎检的资料整理工作。一是恳请各位专家继续的指导和支持,为我县创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帮助。二是做好创园档案资料的补充和整编,认真落实好各位专家的修改意见。三是深化创园宣传资料收集与整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园宣传工作,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创模工作,在全县形成浓厚的创模氛围,确保创园工作知晓率达到85%以上。
第一卷:综合卷
一、磐安县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二、城市概况与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三、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建立和实施情况说明
四、城市绿线图和媒体公示情况说明
六、城市园林绿化等级评价达标自评材料
(一)自评综述
对照《城市园林绿化等级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结合我县园林绿化工作实际,我县创园指挥部在全面总结创建省园林城市工作的基础上,对我县园林绿化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评,现将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磐安县为浙江省金华市所辖,截止2011年底,磐安县建成区面积4.5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26万,暂住人口0.7万,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已达58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49平方米;绿地面积已达165万平方米,绿地率为37.59%;绿化覆盖面积18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41.91%,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各项指标均已基本达到省级园林城市要求。
2、自评情况
《城市园林绿化等级评价标准》中评价内容共计55项,其中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进行评价内容6项,自评内容49项:
1、满足自评情况的48项。
2、不足的
1项,即:生物防治推广率不足。
3、省级园林城市否决项0项。
4、我县无湿地。
(三)自评结果
磐安县城市园林绿化符合省级二级评价标准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六日
城市园林绿化等级评价表
基 本 情 况
城市(县) 磐安县
自评等级 所在省份 浙江省
行政级别 建成区面积 4.55平方公里
城区人口 3.26万
国家或省级园林城市获得时间 历史文化名城(城区)获得时间 自 评 情 况
评价类型
序号
评价内容
自评结果
综合管理
1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
满足 2
城市园林绿化科研能力
满足 3
城市园林绿化维护专项资金
满足 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满足 5
城市绿线管理
满足 6
城市蓝线管理
满足 7
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
满足 8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满足 9
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
88.17%
绿地建设
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1.91% 2
建成区绿地率(%) 37.56% 3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 15.49 4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 60% 5
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 22% 6
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人) 4.5㎡/人 7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74.33% 8
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个/万人) 1.53个/万人
绿地建设
9
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 90.06% 10
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 95% 11
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 90% 12
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 80% 13
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 2% 14
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 82% 15
大于40hm2的植物园数量(个) 1 16
林荫停车场推广率(%) 60% 17
河道绿化普及率(%) 96% 18
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 90%
建设管控
1
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 2
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 3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 4
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 5
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 6
公园管理规范化率(%) 94% 7
古树名木保护率(%) 99.40% 8
节约型绿地建设率(%) 67.8% 9
立体绿化推广 59.32% 10
城市"其他绿地"控制 满足 11
生物防治推广率(%) 50.84% 12
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 100% 13
水体岸线自然化率(%) 80% 14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
满足 15
风景名胜区、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
满足
生态环境
1
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天) 350天 2
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 100% 3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db(a)〕 50 db(a) 4
城市热岛效应强度(℃) 1 ℃ 5
本地
木本植物指数 0.85 6
生物多样性保护
满足 7
城市湿地资源保护
无
市政设施
1
城市容貌评价值 2
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 100% 3
城市污水处理率(%) 85.2% 4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5
城市道路完好率(%) 97.2% 6
城市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km/h) 40 km/h 7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满足
人居环境
1
社区配套设施建设
满足 2
棚户区、城中村改造
满足 3
林荫路推广率(%)
66.2% 4
节能建筑比例(%)
35%
社会保障
1
住房保障率
100% 2
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
100% 3
无障碍设施建设
满足
注:
1、定性项目的自评结果填"满足"或"不满足","满足"表示符合相应的等级标准要求;定量项目的自评结果直接填写数据。
2、"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城市容貌评价值"等指标通过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进行评价;由专家组评价时,专家组原则上不少于5人,并至少含1位市政专家;专家组成员按照《标准》要求独立打分,结果取平均值。
第二卷 综合管理
近年来,磐安县以建设"山水磐安,休闲养生好地方"的总体目标要求,紧扣《磐安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断加大城市园林绿化的投入力度,充分运用"点上铺绿、线上延绿、面上建绿"和"拆墙透绿、拆房建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等措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达到了增绿量、出精品、换新貌的目的,使城市绿地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磐安县委、县政府为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2009年就将创建园林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列入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创园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落实任务,加强监督考核。
近年来,园林绿化行业管理、园林绿化建设、维护资金得到有效保障,投资资金逐年增加。园林绿化科研建设得到有效加强,修编完成《磐安县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纳入《磐安县域总体规划》。划定城市绿线、蓝线,通过报纸、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并严格实施。颁
布《磐安县城市绿化管理规定》、《磐安县绿线管理细则》,园林绿化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对城区的各项绿地建立数字化信息库,通过园林网站和数字城管,及时发布园林绿化信息,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实施动态监管和社会监督。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
率达到85%,植绿、爱绿、护绿正成为人们自发的行动。
(一)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磐安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是磐安县市政园林管理处,具体负责全县市政建设与管理、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事业的部门,根据授权,承担市政、市容环卫、园林行业管理职能。到2011年底,园林管理处共有职工32人,其中正式编制6人,临时编制26人。管理处下设办公室、计划财务科、市政工程科、综合科、园林绿化科。磐安县园林管理处隶属于磐安县建设局,主要承担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养护与管理工作,以及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市政园林管理的法律、法规、条例,并组织实施;负责城市道路、桥梁、排水排污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负责城区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负责占用绿地、砍伐、移植城市树木的审批工作;负责城市道路挖掘管理等。
多年来,磐安县市政园林管理处狠抓城市市政、环卫、园林绿化、路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为建设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作出了突出贡献,为磐安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等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磐安县城市园林绿化科研能力
我县在加快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园林绿化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近年来,我县园林绿化科技队伍不断扩大,有园林、林业高级工程师 名,工程师 名。县建设局、县园林管理处投入专项资金,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科研设备从事园林科研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同时,依托省园林科学研究院的专项技术支撑,先后完成了《香榧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红花油茶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山楂树常见病及防治》等多项园林科研项目,其内容主要针对当前磐安县园林绿化病虫害的防治和植树绿化的技术手段等,调查、试验和记录的数据详细准确,同时在实践工作中得到了成功的推广应用。
(三)磐安县城市园林维护专项资金情况说明
为保证"创园"工作,我县多渠道、多元化筹集园林绿化建设资金,从2009年的1890万元,2010年的2028万元,至2011年的2430万元,逐年增长65.9%,三年累计投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达到6348万元。加上其它单位庭院、居住小区等方面大量的自筹和外投资金,为园林城市的创建提供了资金保障,2012年计划投资2910万元。我县具体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单位是磐安县园林管理处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经费得到保障
。
(四)磐安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磐安县县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于2011年11月编写完成,并通过专家鉴定。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重点完善建成区的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在增加园林绿化面积的同时,不断优化绿地的空间布局。充分利用磐安山水资源和林业资源丰富的特点,将城区园林绿化系统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反映磐安特色园林绿化精品工程,使得磐安县城建成区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分别达到37.56、41.91和15.49,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的要求,把磐安县城建成省级园林城市。
磐安县域绿地系统规划,针对磐安县域自然条件、行政区划和交通系统,提出磐安县域绿地系统结构为"一核,四片、五廊", 一核是大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四片分别是东北部台地区、中西部低中山区、磐中南低中山区、磐西南低山丘陵区;五廊是指诸永高速、218省道、219省道、323省道、磐新线沿线的绿化带。县域绿地系统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依托自然山水,营造绿色生态基质;二是加强河流、道路绿化建设,构架县域绿色廊道网络系统;三是强化村镇绿化建设,形成区域绿化特色。
磐安县城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概括为"一核一轴四带三片","一核"指县城建成区公园绿地构成"绿核"; "一轴"指文溪滨水绿化景观轴;"四带"分别指云山溪、根溪、深泽溪和好溪四条景观带及其两侧道路绿化带;三片是指云山片、深泽片和新渥片三个片的公园绿地组合。磐安县城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包括:(1)块状绿地布局,主要由各种公园组成,如建成区的花台山公园、塔山公园、海螺山公园,新区的下马溪公园等;(2)带状绿地布局,主要有文溪、云山溪、深泽溪、根溪、好溪5条溪流两岸的绿化带及其两侧道路的绿化带;(3)楔形绿地布局,包括建成区北部的生态防护林、建成区与新城区之间的生态防护林、以及磐安县城规划区内周边的山林,它们与城区中公园绿地是相互连通的,形成典型的绿楔。
城市绿地分类规划,(1)公园绿地(G1)规划,公园绿地类型主要有综合公园、滨水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规划末期县城公园绿地共有17个公园,其中7个已建成公园,4个扩建,6个新建公园。本次规划公园绿地面积247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m2/人。(2)生产绿地(G2)规划,规划扩大生产绿地面积,规划布置4处生产绿地,苗圃面积到规划末期达到60万平方米。(3)防护绿地(G3)规划,主要包括道路绿化隔离带、城市高压走廊线防护绿带、水体防护林和卫生隔离
带。(4)附属绿地(G4)规划,主要包括居住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附属绿地的规划。(5)其他绿地(G5)规划,主要包括大盘山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生态防护林的规划(建成区北部的生态防护林、建成区与新城区之间的生态防护林)。
针对绿地系统的各项指标,本规划作出了详细的解释:防灾避灾绿地规划,防灾避险绿地分为: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隔离缓冲绿带、绿色疏散通道,《规划》将磐安县城主要公园、沿溪绿带、主干道绿带分别规划为避险绿地和隔离缓冲绿带;绿线控制规划,"绿线"划定范围是城市各种绿地的保护范围,《规划》对磐安县城内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的绿线控制进行了规划;树种规划,在对磐安县现状树种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绿地系统树种规划的原则、各种绿地系统树种规划的经济指标。规划了绿地系统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并对公园树种、生产绿地树种、防护绿地树种、附属绿地树种以及市树市花的选择提出了建议;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规划,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制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分析了磐安县古树名木的现状,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分期建设规划,提出磐安县城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内容共分成近期和远期2个阶段实施,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近期新建绿地总面积374.96万平方米,建设总造价46474万元,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41.96万平方米,造价为21294万元;生产绿地面积 27万平方米造价为4860万元;防护绿地面积14万平方米,造价为1120万元;附属绿地面积 192万平方米,造价为19200万元。
为了保证规划的实施,提出了实施的4项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绿化意识;二是加强管理,保证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绿化建设水平;四是拓展筹资渠道,稳定城市绿化投入。规划的编制对于提升我县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营造城市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五)磐安县城市绿线管理
为建立并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理规定,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010年12月设立了"磐安县城市绿线管理办公室",负责城市绿线的管理工作,县规划、国土、建设、林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做好城市绿线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我县于2011年3月15日召开城市"绿线管制"工作专题会议,结合绿化管理实际制定出台了
《磐安县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并通过《今日磐安》、磐安新闻网等媒体向社会公示和广泛宣传。近几年,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城区内破坏、侵占绿地的现象青年减少,新建、改建、扩建的小区均达到绿化标准要求,建成区内的绿地面积逐年增加。
(六)磐安县城市蓝线管理
根据《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的规定,2010年磐安县政府出台《磐安县城区河道管理实施细则》,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城区河道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落实了具体管理部门和职责分工,初步划定城市蓝线,对文溪、根溪、深泽溪等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保护范围,对河道内围垦开发耕地、临河跨河修建桥梁、码头等构建物、采砂、取土等涉河行为作出了明细规定,做到对症下药、有法可依。为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美化磐安县城,委托杭州城建设计研究院设计了《磐安县文溪两岸建筑景观整治工程方案》。
(七)磐安县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
为适应磐安县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推进园林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及园林树木栽植质量和园林艺术水平,充分发挥园林树木的绿化功能,根据相关标准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在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完善后,先后出台《磐安县城市绿线管制制度》、《磐安县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规定》、《磐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试行)》、《磐安县城区修剪移植砍伐树木和临时占用城市园林绿地审批规定》、《磐安县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制度》、《磐安县义务植树绿化费收取管理制度》等园林绿化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磐安县规范科学的绿化管理体制,有效保障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历年来未发生破坏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以县领导、县直部门结对村庄为抓手,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下发《关于县机关单位参加2011年义务植树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2011年全县全民义务植树参加人数为15万人,共植树128万株,尽责率达到75%。各项园林制度健全,为园林绿化依法办事、规范执法,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八)磐安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该项工作正在建设中,县政府已经作出统筹安排,计划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信息发布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采集数据、遥感影像、坐标校正,绿地信息提取、整理建立框架等手段完成了磐安县古树名木桂牌、GPS定位,城市绿地分布,植物物种分布,收集公园资料,为磐安园林绿化信息化奠定基础。为了促进绿化长效管理,我县对城市
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实施动态监管,保障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九)磐安县城市园林绿化满意率88.17%
磐安县园林管理处根据浙江省园林城市考查的要求,于2011年5月1日至5月15日对全县市民进行随机抽选调查,发放《磐安县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表》500份,回收调查表465份。其中男性208名,女性257名。年龄:0-18岁的18人;19-44岁地202人;45-59岁地180人;60岁以上的65人。本县居民258人;外地户籍在本县工作129人;外地人员临时来本县78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26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5人;企业工作人员38人;进城务工人员99人;待业人员29人;离退休人员88人;在校学生130人。
回收的465份调查表,按公式
(M=M1×0.25+M2×0.2+M3×0.15+M4×0.15+M5×0.15+M6×0.05+M7×0.05)进行满意度总分计算后统计如下:
1、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总分(M)值为9.0~10分的人数=273人
2、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总分(M)值为8.0~8.9分的人数=137人
3、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总分(M)值为7.0~7.9分的人数=52人
4、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总分(M)值为6.0~6.9分的人数=3人
5、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总分(M)值为小于6.0分的人数=0人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总分(M)值≥8.0分的人数为410人。
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按下式计算:
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410/465=88.17%
第三卷 绿地建设
磐安县自2009年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以来,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要求,不断加快园林绿化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县城根据现有地形,利用周围山地,扩建了10个公园,分别为建成区的螺山公园、塔山公园、半月山公园;云山度假区的云山公园、松林公园、养生城公园;新城区的南坞公园、下马溪公园、翠峰公园;位于大盘山自然保护区的大盘山药植物园。通过创建,磐安城市绿地面积达到190.69万平方米,占建设规划用地的18.78%,其中公共绿地面积40.4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41平方米。在城区内形成了连续的绿色开敞空间,承担了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为居民休憩娱乐提供了场所。
2、实施绿地提档改造工程。为提升园林绿化品位和档次,扎实推进省级园林城市创建,今年,我县将投资450万元,用于县城园林绿化提档改造。今年改造的主要地段是入城口、洪滩畈(塔山公园)、盘龙广场、新老过境公路两侧。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完成绿地建设3175亩。加快平原绿化步伐,编制平原绿化规划并通过评审,完成平原绿化1500亩,创建了2个
省级森林村庄、2个市级森林村庄和10个市级绿化示范村。另外,完成迹地更新6650亩。同时,加强居住区、单位的绿化管理,积极推行立体绿化。积极开展争创园林式单位(小区)活动,要求城区所有新建居住区(单位)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休闲设施齐全,在绿化的同时达到美化。2012年5月,县住建局还进行了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评选,评选出园林式单位51家,园林式小区21个。
3、实施道路绿化建设。至2011年底,磐安县建成区道路绿化面积51.7公里(其中省道绿化21公里),总达标率80%。
4、积极开展生产性、防护性等多功能园林绿化设施建设,建成了银德生态种苗场、黄火车种苗场、昊晟建设有限公司、吐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花木生产基地,建成生产绿地19万平方米,占建成区面积41.8%。同时,磐安县对花台山、塔山等实施树种改造并列入生态公益林进行培育,充分发挥防护林的生态、隔离、防风减灾等作用。
(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91% 单位:万平方米
年度
建成区总面积 绿地面积
绿化率(%) 公园绿地
生产绿地
防护绿地
附属绿地
其它绿地
合计 2011
455
60
24
49
45
12.69
190.69
41.91 磐安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163÷455×100%=41.91%
(二)建成区绿地率37.56% 单位:万平方米
年度
建成区总面积 绿化覆盖面积
绿地率(%) 公园绿地
生产绿地
防护绿地
附属绿地
其它绿地
合计 2011
455
68
20
45
43
6
182
40 磐安县建成区绿地率(%)= 182÷455×100%=37.56%
(三)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单位:万平方米
年度
建成区总面积
建成区人口(万)
公园绿地
绿地面积
绿化覆盖面积
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2011
455
3.26
68
163
182
37.56%
41.91%
15.49平方米 磐安县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49平方米/人
(四)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60%
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增加绿量,是城市绿地景观营构中必须考虑的生态学问题。我县按照|在各类绿地建设中注重生态效果,大力种植乔灌木,增加城市绿量,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82万平方米,其中乔、灌木垂直投影面积为136万平方米,建成区中乔灌木所占比率为74.7%。在实施过程中我县采取植树造林、新建绿地的绿量建设和原有绿地上增植乔木等方法,增加绿量。使磐安山城更绿。
绿色植被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绿色植被的好坏是决定其有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用绿色植被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至少需
要10年以上的时间方可实现。但若要毁掉这个系统,仅需弹指之间。城市绿化的发展,可以说取决于该城市相关单位的造绿水平、市民的护绿意识及毁绿行为的危害程度。我县通过宣传,使市民树立了造绿应追求立体绿化的观念,坚决禁止毁绿行为。选择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强、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高的植物。城市绿地需要一定的草坪开阔空间,但如果大量布局草坪,则显绿量不足,竖向空间层次不够丰富,生态效益也相对降低。要克服广场化倾向,减少草坪花坛。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城市绿地肩负着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学效果、增加城市经济效益、有利于城市防灾、净化空气污染等各项功能。可以说绿地就是城市的"生态功臣",然而"功臣"们却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一旦遇到大规模的建筑工程,或是公路扩建等,城市绿地往往成为拆迁的"殉道者"。这种毁绿行为迅速地减少了城市原有绿量,并破坏了绿地周边的城市生态系统。大规模工程的毁绿行为由于性质极其恶劣,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一般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同时,营造了全民护绿的氛围。绿地总量是一个时而增加时而减少的变量,造绿和毁绿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几乎是两个对立的过程。制止毁绿行为,单靠政府监管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对绿地的保护往往具有滞后性。保护绿地最终还得从提高全体公民的护绿意识做起。
(五)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
磐安县地处山城,人口、经济总量少,属未设区城市,根据《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和《浙江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本项内容应该按建成区绿地率进行评价,至2011年底,磐安县建成区绿地率为37.56%已达到《浙江省园林城市标准》,为此,本项内容为满足。
(六)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
磐安县地处山城,人口、经济总量少,属未设区城市,根据《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和《浙江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本项内容应该按建成区绿地面积进行评价,至2011年底,磐安县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5.49平方米/人,已达到《浙江省园林城市标准》,为此,本项内容为满足。
(七)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74.3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力度的加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民对环境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我县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绿地规划和城市绿线管理,先后编制完成了磐安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等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园林绿化规划,初步构建起布局均衡、生态和景观功能完备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同时,严格按500米服务半径的要求,全面推进公园绿地建设、道路绿化建设和单位庭院、居住小区绿化建设,"点""线""面"相结合,不断提高城市绿化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区绿地系统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目前,我县建成区拥有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处,面积达68万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74.33%,实现了市民出门500米见绿的城市绿地均衡布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积极使用乡土树种。在公园及绿地建设中,主要采用香樟、桂花茶花等乡土树种及适地树种,除了一些因景观造景需要,适当采用一些南方植物,但主要从东阳、义乌等附近地带引进,且有些南方植物在磐安引种时间已较久,据调查我县现有乡土植物141种,引进的园林树种植物有140多种。在植物设计配置上,乔灌花草及多品种相结合,形成复式植物群落,尽量减少有些大色块、整形花灌木的应用,尽量减少草坪的应用,地表以栽植地被花灌草(不修剪)植物为主,以增加植物景观效果,发挥最大的生态效应,同时又有效降低了养护费用。
减少大树移植。在绿地建设中,乔木以15公分以下的为并尽量采用全冠栽植,以保证植物景观的形成,必要的大树移植要在本县范围内进行,一减少植物长途运输的损伤。
复式植物配置。在植物配置上,乔灌草结合,形成复式植物群落,尽量减少草坪的运用,地表以栽植地被植物为主,既植物景观效果,又降低养护费用。
在公园建设中,以《磐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和《磐安县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严格按照城市绿化设计要求,突出植物造景,绿化面积占公园总面积70%以上,植物配置较为合理,富有一定特色。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健全。严格控制公园内部各项用地结构,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追求自然的富有人情味的多功能的空间与环境。目前,我县公园绿地面积达68万平方米,植物配置合理,富有特色。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突出磐安的城市特色。公园内绿化树种以乡土树种为基调,适当引进美化城市的优良植物。基调树种充分体现城市特色,各类绿地突出1至3种植物季相的变化,组成城市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象。
遵循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地形设计、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和种植设计等,此外,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设计也得到综合统筹规划,实现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公园各项设计在
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凸显人性化的设计情怀,充分发挥公园的游憩和休闲功能。
重视公园管理,并使公园的设计调整与时俱进,规范园林绿化设计和施工市场管理,园林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条文要求。
(八)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1.53
东磐分县以来,我县在公园建设上加大投入,通过"改造和新建"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严格按照《公园设计规范》,先后规划建设了花台山公园、螺山公园、塔山公园、半月山公园、龙山公园和洪滩畈公园5综合公园,总占地面积达到68万平方米,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为1.53。综合公园内容丰富,布置科学、合理,着力突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现磐安生态自然风光,适当配置景石、亭台、雕塑等特色小品,营造亲民绿色空间,并在园区内设置了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及健身游乐设施,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在提升了城市品位的同时,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
(九)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90.06%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到分割车道、防止炫光、诱导视线和遮阴等多种功能,并对改善道路生态环境、保证行车安全、美化道路景观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县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坚持绿随路建,路修到哪里,绿就延伸到哪里,在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上,按照节约型园林的设计理念,选用一些适应性强的外地树种;在绿化形式上,根据路形地貌选树造绿,做到一街一品、一路一景,生机盎然的道路绿化不着痕迹地将交通收藏在自然美景之中。目前,磐安建成区主干道共有4条、次干道2条,其它二条,总长度为55058米,道路两旁种植有行道树的城市道路总长度为53990米,道路绿化普及率已达到90.06%。
城区主要道路绿化现状表
序号
路 名
道路
等级
道路走向
道路宽度、分幅(米)
行道树种
隔离带树种
单位绿地面积
绿地率 1
东仙公路
主干道
南北向
5.8+20+5.8
香樟
红花继木 9.4% 2
环城北路
主干道
南北向
3.3+1.9+14+1.9+3.3
香樟、银杏
红花继木、杜鹃
38平方米
15.7% 3
新兴街
次干道
南北向
2+7.7+2
悬铃木、水杉 2平方米
1.7% 4
昌文路
次干道
北西-南东向 4.5+10+4.5
悬铃木 2.5平方米
1% 5
月山路
主干道
北东-南西向 3.5+1.65+14+1.65+3.5
香樟、紫薇
红花继木、月桔
33平方米
13.58% 6
九峰路
主干道
南北向 3+16+3
香樟
红花继木、月桔
31.5平方米
12.6% 7
新市路 北西-南东向 2+8+2
香樟、桂花
红花继木、葱兰
19.5平方米
14.13% 8
北镇街 北东-南西向 3.8+10+3
.8
悬铃木、香樟 1.5平方米
1.05% 注:单位绿地面积以10米为单元。行道树绿地面积以1平方米/株计算。
在具体实施过程我县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道路绿化
一是植物材料应用。我县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注重生物绿积累,突出植物季相变化,落叶与常绿相结合;突出生物多样性乡土树与引种树穿插。在绿化配置中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合理搭配,注重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相协调。生态是物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观美。
磐安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460.3毫米,是个温暖湿润的海岛,拥有非常好的植物生长条件。我县的城市绿化建设结合磐安实际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及40年来引种所积累的经验,经过多方论证分析,确定城市绿化景观一树种多样、生态景观效果明显,海岛特色浓郁、文化内涵深厚为建设思路。据调查我县现有乡土植物141种,引进的外来园林树种植物140多种,但乡土树种在园林植物的应用上得比例较低,仅为30%,因此对乡土植物的引种、推广到园林上得使用前景还很广阔。在植物设计配置上,乔灌花草及多品种相结合,形成复式植物群落,尽量减少一些大色块、整形花灌木的应用,尽量减少草坪的应用,地表一栽植地被花灌草(不修剪)植物为主,以增加植物景观效果,发挥最大的生态效应,同时又有效降低了养护费用。
二是养护管理。为规范我县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杜绝重特大事故,避免和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和省、市有关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文件要求,磐安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城区各绿化养护企业签订绿化养护安全生产责任书。道路绿化的日常养护主要是及时检查、卫生保洁、灌水、除草、松土、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和补植等。有周密的防灾、抗灾应急预案,抗灾物质储备合理,防灾、抗灾措施到位。在干旱季节,及时进行人工灌溉,灌水量应随树苗的大小和土壤气候情况确定。除草和松土结合进行,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春季和夏季,松土深度达5~6cm,同时去除杂草根系,对土壤瘠薄,生长不良的树木,以施肥促进其生长。各种树木如栽后枯死,要及时补植。
经过园林工人的精心养护,我县城市道路绿化树木生长旺盛,植物修剪基本合理,树形整齐美观,骨架均匀,树干挺直。辅助设施(包括支撑物
、栏杆和悬挂容器)安全、完好、整洁、美观。新栽花草树木成活率和原有树木保存率98%以上;绿地基本无黄土裸露、无积水现象,无人为破坏;整形树、花灌木及时修剪,有品味;大树基本无枯枝、损失枝,病枝及时修剪、抹芽、支撑良好,无死株、病株、缺株;草坪及时修剪、平整度好;花灌木杂草高度不超过花灌木,无明显病虫害;花坛、植物生长良好,及时摘除残花败叶,开花整齐、均匀,观赏效果好。
三是景观特色。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道路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出行目的的人群,在动态的过程中观赏道路两旁的景观,产生了不同行为规律下的不同视觉特点。因此在道路绿地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觉特点,不同速度,不同栽植方式,将路线作为视觉线形设计的对象,提高视觉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具体的设计中,以不遮挡视线为标准,同时又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改变过去"一条路两行树"的单一绿化模式,尽可能提高道路绿量,以"树种多样、生态景观效果明显、文化内涵深厚"为建设思路,创建了一批绿化效果较好、植物品种丰富、绿量充足的景观道路。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打造特色街区,突出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和该地域植物特色,因此在城市道路绿地建设时首选土生土长的乡土树种,如市花石榴花初春新叶红嫩,入夏花繁似锦,仲秋硕果高挂,寒冬铁干虫枝。主干道空间上采用高低分明的层次种植,平面简洁有序,线条流畅,强调整体性、导向性和图案性,形成舒展、开敞、明快的风貌;次干道选用错落有致的观叶、观花、观果植物,层层穿插,形成小而美的景观,以多种植物创造"色、香、味"不同氛围,体现植物生长的多样性和植物的层次性和季节性。
物种丰富,景观特色明显。我县城市道路化建设在乡土树种应用的同时,积极引进了一批观赏价值高的南方园林树种,其中乡土树种如香樟、桂花、石榴等等,引进树种如白兰花、银海枣等等,通过多品种的配置达到"一街一景"的特色景观。景观带坚持"生态原则、文化特征、功能要求"三位一体的设计理念,通过高低错落的绿化空间层次、自然流畅的绿化设计、季相分明、色彩丰富、线条柔和优美、搭配协调、层次感强,组合成变化的植物群落,形成不同的景观点,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个性和地区特色。主干道二侧因地制宜开展拆墙透绿和立体绿化。
建绿量,营造林荫系统。我县城市主要道路的绿化隔离带原先主要是一些色块
组成,道路绿量低、生态景观效果差、养护成本高。因此,我们对道路绿化隔离带在尽量不改变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对于宽度超过3米得绿带采用2行及2行以上乔木成片成组种植,把一些低绿量、高养护的草坪、色块更改为乔木;宽度少于3米得绿带采用单行乔木列值。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种植大量乔木,使道路形成林荫路系统,增加道路绿量,对道路遮阴、降温、除尘起到了极大作用,美化了城市景观,由于对一些色块改种乔木,大大减少了后期养护成本。在注重绿量增加的同时,还考虑植物品种的丰富,注重色叶植物、香花植物的应用,如玉兰、桂花、无患子、银杏、梅花、紫薇、红枫、红果冬青、黄山栾树等的大量应用,为我们的城市景观美化起到极大作用。
(十)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95%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生活、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保护环境卫生、避灾、保持坡地稳定及分隔空间等作用。磐安县委.市政府历来十分注重抓好居住区绿化工作,花大气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居住环境,紧紧围绕创园目标,加强开发新区的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竣工验收的管理工作,严格把关新建居住小区绿化审核验收,对未按规划要求建设绿地或建设绿地面积未达到标准的单位,责令其补建并达到规定的绿化面积;同时不断加快老城区改建居住小区的绿化力度,开展小街小巷绿化改造工作,利用街头巷尾的零星地块,见缝插绿,动员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摆放盆景、花卉等,增加绿化量,极大地改善了老街巷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磐安县2002-2010年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总面积为124.05h㎡,其中绿地达标的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面积有129.67h㎡,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为95%。主要做法有:
1、新建居住区绿化
在新居住区建设时,我们对居住区绿地率严格把关,对一些定位较高的居住区绿地率提高到40%以上,并要求开发商在建设小区环境时,要把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园林的观赏、游憩结合起来,把建筑艺术、园林艺术、文化艺术融为一体,使居民生活在小区中就如同生活在公园中。坚持居住小区绿化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建成了欧洲花园、黄山苑等一大批高质量居住区,现这些居住区都被评为园林式小区、居住区绿化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便于管理的原则。
2、改建居住区绿化
加强旧小区的改造,通过见缝插绿、宅旁绿化,立体绿化与平面绿化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建设小型绿地或种植乔木,设置街头小
景,建设垂直绿化。这些绿地虽小,却成了许多居民日常休憩的重要场所,提高了旧小区的绿地率和景观效果,使旧小区绿化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同时,结合旧城改造,改善了居住区绿化环境。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做到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指标,留足绿化用地,并合理布置绿化,设置休憩空间,提升居住区环境质量,收到较好效果。
3、居住区养护管理
我县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体制是物业管理和政府管理相结合模式。新建居住区全部实行物业管理,由物业公司负责养护,无人管理的老小区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管理,整改后的小区积极推进物业管理。县市政园林管理处负责居住区绿化的技术指导和行业管理,解决养护管理上得技术问题和日常的检查督促及相关事项的管理性工作。新建居住区的养护资金,由物业公司自行落实,开发单位一次性投入一笔资金用于绿化维护资金,或按照物业有关管理规定的标准向居民收取物业费,从物业费中列支。无人管理的居住区绿地由政府拨款,从而保证了居住区养护资金的落实。从居住区养护管理现状看,居住区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设施完好,绿化养护达到了《磐安县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程》要求。
(十一)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90%
城市公共设施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城市公共设施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人民生活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磐安县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公共设施的配套绿地建设,要求城区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按比例建设配套绿地,新区开发不低于用地总面积的30%,旧城改造不低于用地总面积的25%。对于绿地面积达不到标准的建设项目,按所缺绿地面积交纳差额绿地的绿化补偿费,进行集中绿化。目前我县城区公共设施绿地共200多处,主要包括教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文化娱乐设施、行政管理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六大类的公共绿地,用地总面积为74.21公顷,其中绿地达标的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面积总计为70.49公顷,城区公共设施绿化达标率达到90.00%。
(十二)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90%
建成区现有的防护绿地4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沿溪两岸防护林,和公路防护林。经过县城的溪流有文溪、根溪、深泽溪、云山溪等溪流,溪流两岸均有防护绿地分布。溪流两侧防护绿地的宽度不一,文溪两侧绿化带最宽处可达12m多,窄的地方可能仅有1-2米,一般可达3-5m。绿化带植物主要包括乔木、灌木和草皮,乔木有桃树、柳树、香樟、枇杷、银杏、广玉兰、桂花
树等,灌木主要有红花继木、铺地柏、月桔、侧柏等。近年来,磐安县不断完善城区周边各类防护绿地建设,在城市周边、城市功能分区交界处建设城市组团绿化隔离带、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等各类防护绿地,构成防护绿地体系,满足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均匀分布在磐安县郊区,基本形成大环境保护圈,按磐安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年)防护绿地的总面积为48万平方米计算,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达到90%。
(十三)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2%
近几年,为适应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需要,磐安县不断加强苗圃的规模建设,向科学化、规模化、多样化的方向转变,生产出大批量、高质量的绿化用苗,使我县的花卉苗木生产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发展的格局。磐安县城区及周边拥有生产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占建城区用地面积2%,年出圃苗木100余万株,花卉65余万盆,出圃苗木及花卉规格、质量符合城市绿化要求,中心城区绿化的苗木自给率达到83%以上。
表5 主要生产绿地统计表(万平方米)
编号 绿地名称 地点
面积
备注 1
磐安县银德生态种苗场
安文镇横塘路113号 10 2
浙江昊晟建设有限公司
安文镇双溪路88号 25 4
磐安黄火车种苗场
安文镇石坑里 20 5
磐安县吐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安文镇育才路1号 5
(十四)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82%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到分割车道、防止炫光、诱导视线和遮阴等多种功能,并对改善道路生态环境、保证行车安全、美化道路景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县以生态建市为工作方针、以建设省级园林城市为工作目标、以"一街一树一景"为工作原则,道路绿化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随着磐安县区的扩大,路网不断延伸,至2011年磐安县主次干道总长度已达到55.058千米,围绕创园道路绿化达标要求,磐安县先后完成了环城北路、新过境公路绿化建设工程等城区道路绿化项目,城市道路绿化面积显著提高。实施道路绿化精品工程,在植物配置上精雕细琢,实行乔灌花草结合、高中低多层次合理搭配,通过"见缝插绿、见绿插花"改造和灯杆挂花等景观提升手段,大手笔打造样板工程,使城市道路绿化档次和景观效果显著增强,创造出"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道路绿化效果。目前磐安县区绿地率达标的道路长度为 千米,达标率已达到82%,形成了较完善的城市道路绿化系统。
(十五)大于40hm2的植物园数量1个
我县位
于浙中的大盘山腹地。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惟一以野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浙中绿肺"、"江南药谷"之称,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和开发潜力。我县为充分开发大盘山的品牌价值,有效整合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保护浙中绿肺、建设江南药谷、助推磐安旅游、打响大盘山品牌"的工作思路,计划启动"大盘山药用植物园、数字大盘山和环大盘山旅游专项规划"等三个重点建设项目。
大盘山药用植物园地处大盘镇小盘村石上岭头,整个工程规划建设展示区、体验区、示范栽培区、科普中心区及管理功能区等,首期建设展示区和管理区,包括绿化、园路、景观等建设内容,占地约31000平方米。是我县开展中药科研、科普培训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以自然保护和景观保护为前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磐安"生态立县"、"旅居兴县"战略,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及周边邻接地带适度进行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全面利用保护区旅游资源多样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活动,突出药文化、昭明文化,树立"浙东祖峰源头胜地、药谷明珠休闲养生"的旅游形象,全力打造"药谷旅游明珠",建设磐安"江南药谷"养生旅游龙头,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和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逐步发挥保护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六)林荫停车场推广率60%
随着磐安县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增加,城区停车场需求量在不断加大,根据磐安县的气候特点,把生态绿荫停车场作为重点推行的节地措施,已在全县推广。所谓的"林荫停车场",意思就是指停车位大部分都在树荫下,可防止车辆在阳光下被"烤"的情况出现。建设林荫停车场,不仅给城市添绿,也能给日益增多的汽车提供"休憩"之处。它协调好了车和树德关系,让越来越多的汽车有了停放之处,同时又有效增加了城市绿化量。在尽量满足停车的情况下,合理搭配绿化空间,形成森林式停车场,既保证了停车场的使用功能,又使其具有生态化的特征,形成"人在树荫下,车在森林中",城市品位得到了有效提升。近年来,我县的积极推广"生态林荫停车场"建设,通过增加绿化隔离带、种植遮阴乔木、停车位地坪改造成透气透水材料、增加棚架式绿色遮阴构架等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磐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目前建设有各类停车场 个,共计 平方米,其中林荫停车场面积 平方米,林荫停车场推广率为60%。在林荫停车场推
广过程中,首先在建设项目审批时就要求对停车场进行林荫式设计,并规定住宅区、单位林荫式停车场地可按照总面积的50%比例折算成绿地面积,大大提高业主建设林荫停车场积极性。其次在植物的选择遵循适地适树德原则,以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为依据,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根系发达,树冠大、无树脂分泌、无生物污染、栽培管理简便、易于大苗移植、应用效果好的榕树、杜英、香樟等大乔木,地面采用草坪砖或植草格等等。
今后,我县将逐步对原有一些非林荫式停车场进行改造,尽可能改建成更多的林荫式停车场,满足市民停车需求。
(十七)河道绿化普及率96%)
磐安城区主河流为文溪、深泽溪、根溪、云山溪,水体岸线长约 公里,从2010年起分阶段对文溪、深泽溪、根溪、云山溪进行河道绿化改造,坚持因地制宜,对河道绿化实行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对原有树木,能保留的则尽量保留;河道两旁的植物选择上要求夏季能见花、冬季能见绿,集水源保护、防风护堤和景观观光休闲于一体,实现河道岸坡绿化美化,全面提升城区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目前磐安建成区内单侧绿地宽度大于或等于12米的河道滨道绿带总长度为26.06㎞,河道岸线总长度27.03㎞,河道绿化普及率为96%。
(十八)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100%
经实地调查,磐安建成区范围内暂时空置地共2处,面积约15 亩,其中:上章1处8亩, 。这些空置地土地权分别属于政府储备用地,公共用地等,对于这些空置地,我县已在见缝插绿和绿地提升改造中全部绿化。我县建成区内无因生产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受损弃置地。主要做法一是开展外业调查核实,确定城区范围内空置未绿化地,并查清5处空置地的土地权属。二是明确绿化责任单位,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研究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工作,结合土地权属实际情况,明确受损弃置地绿化责任单位。三是开展督查、协调工作,定期、不定期督查各绿化责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对一些认为不是自己绿化范围、认识不到位的责任单位,耐心解释、说明,指派工作人员到现场配合绿化单位开展工作,对绿化中碰到的问题,及时请示汇报。
第四卷 建设管控
(一)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
磐安县的城市绿化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构建了以道路防护绿地和滨水绿地为主体构成的绿色网络,通过与公园绿地、郊野绿地等绿色斑块有机联系,形成中心城区"绿核一轴三带"斑廊成网的绿地系统结构,充分发挥固
碳释氧、水土保持、降温增湿、降噪降尘等绿化生态效应,使磐安县区综合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我县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将自然山水资源的保护纳入到规划之中,严格控制城市周边山体植被的破坏行为;将当地的自然山水资源用活用好,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强化以建成区公园绿地为县城城区绿化系统的"绿核"。绿核位于建成区中北部,主要包括塔山公园、海螺山公园、花台山公园、半月山公园等,绿核公园面积比较大,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塔山公园等。公园建设时间长,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服务功能相对齐全,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一轴"是指文溪滨水绿化景观轴,位于建成区。云山溪、深泽溪、根溪三个溪流先后都并入文溪,因此文溪水面最宽,流量最大。目前这里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最大,由于位于建成区,绿地建设比较完善,是建成区防护绿地的主要分布区域,也是磐安县城城区主要绿化景观带。让越来越多的人到磐安共享山水、共享文化、共享休闲,共享健康、共享生活。
已基本满足省级园林城市标准要求。
(二)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
目前磐安县建成区公园绿地共计10处,总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全县性公园5座、区域性公园1座、带状公园1座、街旁绿地3处。各公园绿地与周边社区结合紧密,完全向社会免费开放,市民群众对公园绿地的使用率高。以游客为中心积极实施公园改造,完善全县公园绿地内的无障碍设施、公共图形标志、照明供水管网等配套服务设施,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并建立了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了让市民群众"进得去、留得住"。磐安县结合本地气候土壤环境,在公园绿地建设过程中注意突出植物造景,多种植高大乔木,强化遮荫效果,对龙山公园、花台山公园、滨溪绿地等草坪面积较大的绿地,补种乔灌地被植物进行复层绿化,增加单位绿地绿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绿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建成区公园绿地大多建在主次干道交通线上,做到公交线路的全覆盖,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上注意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各居住区74%以上市民从家门口到公园的直线距离不超过500米。磐安县区各公园绿地目前已全部实现全天开放式管理,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和休闲娱乐空间。磐安县区各公园管理部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了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管理游乐项目的安全营运,实行定期不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加大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