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环路综合管廊BIM技术总结

合集下载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综合管廊是一种为了解决城市地下综合管线交叉、穿越等问题来设计的一种公共基础设施,其中各种管线、电缆等被集中在同一个地下管廊中,以减少对地面的占用,提高管线的安全性和维护性。

然而,由于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管理、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因此需要引入BIM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效率和减少风险。

1.管廊模型设计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很难显示综合管廊的详细设计和交叉部分,相反,BIM提供了各种管道、电线和通道的详细和精准的三维模型。

建立综合管廊的BIM模型可以帮助各个设计方针对综合管廊进行协调设计,以确保各种管道、电线和通路在三维空间中准确无误地交叉和连接。

通过BIM技术,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科技难点,规避风险因素,提高设计效率。

2.避免冲突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综合管廊的施工难度很高,因为综合管廊中存在许多复杂多样的管道和电缆,这些管道和电缆会直接影响到其它楼层和建筑的功能、效果和安全性。

而通过BIM技术,各种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员及时了解系统的设计和布局,轻松地分离和分析各种管道和设施之间的冲突,以保证施工平稳无阻。

3.施工控制传统的施工方式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准确的数据和流程,这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维护上的问题。

BIM模型则可将施工控制更为精确。

在建设综合管廊时,BIM技术可以追踪重要资料,工作程序和施工人员的位置,通过视觉或者数字提示来提醒工程师工作站的位置以及存在的问题。

这种实时的施工管理可以减少延迟,提高质量基础。

4.设施管理综合管廊建设完毕后,并不意味着建筑工作结束。

相反,在综合管廊运营和维护过程中,BIM技术也能发挥作用。

BIM模型可用作文档管理、设施维护计划和其他管理工具。

利用BIM技术,设备运行人员可以宏观地查看各项设施的位置、状态和运行情况,从而在更高质量的设施维护计划中更有效地管理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采用BIM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消除冲突和监督施工过程,还可以在运营和维护方面提高设施管理效率,降低各种不必要的开支。

综合管廊建设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综合管廊建设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综合管廊建设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BI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综合管廊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与挑战,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探讨,旨在为综合管廊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综合管廊;BIM技术;应用研究;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综合管廊作为承载城市生命线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和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传统的综合管廊建设方式存在着规划设计不合理、施工管理效率低下、后期运维困难等问题。

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建造方式,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等优势,为综合管廊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探讨其潜在价值和挑战,为推动综合管廊建设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BIM技术概述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

它通过数字化方式表达建筑物的物理和功能特性,实现建筑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BIM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

这些特点使得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近年来,我国综合管廊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规划设计阶段缺乏精细化设计,导致管线布局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

其次,施工阶段存在沟通协调不畅、进度控制不力等问题,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和成本增加。

最后,运维管理阶段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难以实现管线的实时监测和故障快速定位。

四、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1.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在规划设计阶段,BIM技术可应用于建立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和优化设计等方面。

通过建立精细化的三维模型,设计师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管廊的空间布局和管线走向,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规划的不断优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愈发重要。

而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载体,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地下管线交叉、重叠、交错等问题,更能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而在综合管廊建设中,BIM 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施工质量,更可以实现管廊建设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智慧化运营。

下面将结合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对其优势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BIM 技术的优势BIM 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二维设计图纸,BIM 可以实现全过程数字化设计和管理,不仅能够减少设计变更和施工误差,更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工作人员的工作体验。

BIM 还可以实现多专业协同设计和工程施工的信息共享,有效避免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信息孤岛,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

在综合管廊建设中,BIM 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三维数字化设计综合管廊建设需要处理多种地下管线交叉、冲突等问题,传统的二维设计难以准确的描述地下复杂的管线网络和构造体系。

而 BIM 技术可以实现管线、轨道、结构等多专业的三维集成设计,可视化地展现设计效果和地下结构。

通过三维数字化设计,可以准确的分析和解决地下管线的交叉、冲突,确保管廊的设计合理、施工顺利进行。

2. 多专业协同设计综合管廊工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如土建、结构、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电气等,传统的设计方式容易出现信息孤岛,不利于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工作。

而 BIM 技术可以实现多专业协同设计,各专业设计人员可以在同一模型中进行设计,实时查看和修改设计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冲突,使设计更加贴合实际情况,提高设计质量。

3. 碰撞检测和冲突解决综合管廊工程中地下管线众多,不同专业交叉复杂,传统设计难以准确发现并解决管线间的冲突问题。

综合管廊个人年终总结

综合管廊个人年终总结

综合管廊个人年终总结综合管廊工程作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综合管廊项目的负责人,积极参与和推动了该项目的前期准备、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

在这篇综合管廊个人年终总结中,我将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经验教训,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一、工作回顾1. 项目前期准备本年度,我主要负责综合管廊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与相关部门对接,了解项目需求和限制条件;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初步的项目规划和资源调配。

2. 设计阶段在综合管廊项目的设计阶段,我紧密配合设计团队,参与综合管廊的详细设计工作。

我负责协调各专业的设计要求,并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 施工和监理在综合管廊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担任施工经理的角色,负责监督和指导施工团队,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和工期进行。

我积极参与施工现场的问题解决,并定期组织施工进展会议,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资源分配。

4. 验收和交付在综合管廊项目完工阶段,我负责组织验收工作。

我协调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测试,确保综合管廊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合同要求。

最终,项目成功交付使用,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和赞誉。

二、经验教训在过去一年的综合管廊项目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经验教训:1. 信息沟通的重要性综合管廊项目涉及多个专业和部门的协作,信息沟通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与团队成员和相关部门的及时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理解。

2.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综合管廊项目存在许多风险,例如设计变更、人力资源不足、施工延期等。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项目风险对进度和质量的影响。

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综合管廊项目需要不同专业的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目标。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通过团队合作解决了许多问题,也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对项目成功的重要性。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BIM年终工作总结2024

BIM年终工作总结2024

BIM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技术,通过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共享和集成信息,可以提高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旨在对BIM年终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

引言概述:建筑行业一直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信息建模技术(BIM)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团队致力于通过BIM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对过去一年中我们的BIM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正文内容:1.BIM工作的推广和培训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积极推广BIM技术的应用,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会议,提高团队成员对BIM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定期组织BIM技术培训班,提升团队成员的BIM技能,并积极分享经验和技术,促进团队共同进步。

2.BIM技术在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应用通过BIM技术与项目管理软件的集成,实现了对建筑项目预算的精确控制和管理。

利用BIM模型中的实时数据,快速项目预算报告,准确评估项目成本,并及时调整项目计划和资源分配。

3.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利用BIM技术,实现了建筑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通过BIM模型的可视化展示,实现了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4.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建筑设计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利用BIM模型,快速建筑设计方案,并对设计进行实时的模拟和分析,提高了设计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5.BIM技术在运维管理中的应用利用BIM技术,建立了建筑设备的数字化库,实现了设备的快速查询和管理。

通过BIM模型的更新和维护,实现了建筑设备运维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设备的维护效率和可靠性。

总结:通过对过去一年中的BIM工作进行总结,我们发现BIM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推广BIM技术的应用,并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BIM 技能。

bim工作期间工作总结

bim工作期间工作总结

bim工作期间工作总结
BIM工作期间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BIM工作,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这
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现在,我想对这段经历进行一下总结,希望能够对未来的工作有所启发。

首先,BIM工作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
何使用各种BIM软件,比如Revit、Navisworks等。

我也学会了如何进行建筑信息
的建模和管理,以及如何进行协作设计和施工。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让我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其次,BIM工作也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BIM工作中,不仅需
要个人的努力和技能,还需要团队的协作和配合。

只有团队成员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和合作,才能够完成复杂的BIM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和团队成
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以及如何解决团队合作中的问题。

然而,BIM工作也让我面临了一些挑战。

比如,BIM软件的学习曲线比较陡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

此外,BIM项目的复杂性也让我感到有些吃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及如何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总的来说,BIM工作期间的经历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我相信这段经历会对我的未来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工作中的挑战,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我期待着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BIM工作,继续学习和成长。

bim工作总结(共6篇汇总)

bim工作总结(共6篇汇总)

第1篇bim工作总结BIM工作总结一、BIM工作总目标1、初步建立了****项目综合实验楼revit工程模型、广联达算量模型;2、试运用BIM 5D平台。

二、BIM工作遇到问题1、在创建模型时,一般都是按照底层到顶层构件相同时,会直接把构件从底层升到顶层,这种创建是不正确的,会导至模型在后期计算和模拟时出现错误,应分层创建模型。

2、在Revit中钢筋模型创建难度比较大,通过咨询在广联达GCL中创建钢筋模型在5D 模型中也可以和Revit模型相结合。

3、水电建模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欠缺,还没有进展。

三、BIM工作总结1、人员组建方面3个人就可分别为技术指导、建模、GCL建模各1人。

2、族的创建还需在深化学习,这关系到在5D模拟时构件的匹配。

3、计划对***工地项目进行建模,应用5D平台做工程量统计和结构模型进行实操应用。

水电建模进一步学习、落实。

工程技术部 2016第2篇BIM工作个人总结个人总结各位领导上午好,从主管铁五院和来广营项目的BIM工作,到调入科技部BIM中心。

项目到机关,很快适应了新的岗位,在管理项目、开展培训、参加大赛、完成科技部其他工作、配合经营部投标等与相关部门配合上都尽我所能并得到各部门领导、同事的好评。

除了领导安排的任务,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研究真正适合特定项目的BIM 实施思路,以实现实际的经济效益为目标;二是研究高端BIM软件如Revit、Tekla、Lumion 等以弥补鲁班软件的不足;三是把BIM与其他高科技如虚拟现实、3d打印、装配式施工、综合管廊等技术结合,确保人有我有,下一步就是人有我精!但是工作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主动学习力度还不够特别是对鲁班BIM以外的高端BIM软件和管理思路的学习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导致在申报奖项和投标时炫酷的动画视频还需要委托外部公司制作,这是以后我需要加强的地方,将在集团2017年上半年的动画培训中有较大的能力提升。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1. 信息整合能力:综合管廊建设涉及到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通风空调等多个专业,涉及的信息非常繁杂,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集成和整合,以便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和协调。

BIM技术可以将各专业的信息整合到一个模型中,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2. 三维建模能力:综合管廊建设需要对地下和地面的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因此需要进行精细的三维建模。

BIM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管廊系统的三维建模,包括管线、设备、结构等各个部分,以及与地质、地形等相关的信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直观的参考和支持。

3. 协同设计能力:综合管廊建设涉及到多个专业的协同设计,需要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BIM技术可以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提高协同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4. 施工管理能力:综合管廊建设的施工管理需要对各个部分进行精细的控制和协调。

BIM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模拟和管理,包括进度管理、材料管理、施工工艺管理等,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5. 运营维护能力:综合管廊建成后需要进行长期的运营维护,需要对管线、设备和结构等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

BIM技术可以为运营维护提供可视化的信息,包括设备的位置、参数、维护记录等,方便运营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1. 设计阶段: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设计阶段,包括建模、分析、优化等方面。

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 技术对综合管廊系统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BIM 模型对管线、设备、结构等进行优化设计,以实现空间的合理利用,以及管线的布局、坡度、材料等方面的优化。

BIM 技术还可以进行碰撞检测、干扰分析等,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优化。

2. 施工阶段: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还体现在施工阶段,包括施工过程的模拟、协同施工、进度管理等方面。

施工人员可以利用BIM 模型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包括工艺的优化、施工方案的制定等,以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管理。

BIM学习总结五篇范文

BIM学习总结五篇范文

BIM学习总结五篇范文第一篇:BIM学习总结1、熟悉结构图是关键,要能看懂图纸所描述的意思和内容有没有缺少。

2、熟悉图纸后,把每张图都单独保存,记得要把图纸炸开,不炸开在revit里打开显示不了,每张图都要命名。

看看有没有缺少的3、根据CAD图纸建标高和轴网,轴网可以根据CAD图里的最多的那张图纸来建轴网,标高可以把立面图导到revit里的立面图里来画,这样效率好,4、画好标高和轴网后要记得调整好,然后锁定。

5、现在就可以开始一层一层的画图了,记得画图的时候是哪层的柱或梁,CAD图纸就导入到哪一层,这样图纸多了才好整理,不会乱。

画梁的时候记得把楼梯的梁和柱一起也画了,楼梯可以一起画,也可以到最后统一生成,依据各层标高而定。

标高相同则可以统一生成。

6、画的同时记得把建筑施工图也要看一遍,因为结构里的一些信息可以根据建筑施工图得到。

7、有的层高是相同的,这时可以把一层画好,然后统一生成各层。

8、画的时候记得用快捷键画,这样提高速度。

遇到的问题:1、建筑图是在结构图的基础上画的,可结构里把楼板画了,建筑图里还画,这不是有重复了吗?工程量算的时候不就多了吗?还有柱。

2、结构图导入画建筑图的时候,结构图能不能炸开?3、第二篇:BIM深化培训学习总结BIM技术应用深化培训学习总结2016年12月21日至25日集团公司举办项目级BIM技术应用深化培训,借助在这次培训的机会,我初步了解并学习了Revit、Navisworks Manage这两款软件,并通过这两款软件了解了BIM这个理念,虽然短短5天的学习并不能让我对Revit、Navisworks Manage这两款软件融会贯通,却让我加深了对我所绘制的图纸的认识,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总结一下这次BIM技术应用深化培训学习。

1、对BIM技术的认识总结:BIM是创建Revit、Navisworks Manage、Civil3D、CATIA、广联达5D、Rhino、Lumion、Tekla等软件的根本目的,是相对于二维设计的一次变革。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BIM 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数字化设计和施工技术,已经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优化施工质量,还能够实现管廊的智能化运营管理,对于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综合管廊设计阶段,BIM 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加直观地理解地下空间的复杂结构和各种管线的布局情况。

通过BIM技术,设计师可以利用三维模型进行视觉化设计,将管线、结构及设备等进行整合和优化,确保各种管线的安全分布和合理布局。

BIM 技术还可以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促进设计方案的整体性和一体化,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冲突并优化设计成本。

通过BIM 技术,设计团队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虚拟模拟和碰撞检测,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设计问题,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设计团队还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可视化,对项目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综合管廊的设计一旦运用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团队有效规避隐蔽工程问题,提前预测并解决相关风险,从而提高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综合管廊施工阶段,BIM 技术可以帮助施工方更加合理地规划施工进程、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BIM 技术,施工方可以对施工进度、资源分配、材料管理等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确化、智能化和优化化。

BIM 技术还可以提前识别施工难点和风险点,优化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BIM技术可以帮助主管部门监控和协调整个施工项目各方的协作,提供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数据支持,从而对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BIM 技术还可以实现工程控制点管理、材料定位识别、施工进度追踪等。

bim实训小结与心得 -回复

bim实训小结与心得 -回复

bim实训小结与心得-回复[bim实训小结与心得]在这次的BIM实训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BIM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也收获了很多实践经验。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BIM技术在设计和施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项目初期,通过BIM可以进行全面的建模和定量分析,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建筑结构和功能布局。

在施工阶段,BIM可以帮助相关方面进行协同工作和冲突检测,有效地减少了误差和问题的发生。

在项目竣工后,BIM技术还能够用于维护和管理,提高建筑的运行效率。

其次,BIM实训不仅要掌握技术工具,还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项目实践中,我发现BIM的成功运用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紧密合作。

每个人都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并时刻保持与他人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此外,团队成员还需要相互学习和互相支持,分享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BIM实训也增强了我对建筑设计和项目管理的理解。

通过实际操作,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建筑设计和施工流程,从而能够更好地判断和解决问题。

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建筑规范和标准的知识,也明白了设计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异。

通过和专业人士的交流和学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另外,BIM实训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迭代的过程。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但通过不断的尝试和修正,我能够逐渐解决这些问题,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BIM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作为从业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最后,BIM实训也提醒了我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在BIM实践中,我意识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设计者和建筑师,我们应该要有环保意识,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设计出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建筑。

BIM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数据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总的来说,BIM实训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BIM技术的应用和重要性。

综合管线综合支架与BIM技术的综合运用总结

综合管线综合支架与BIM技术的综合运用总结

综合管线、支架与BIM技术的综合运用总结1 项目背景本项目包含土建、消防、电气(强电、弱电)、暖通等专业。

数据中心建筑楼层较低,走廊及冷冻站空间较小,但管线复杂,在此区域管线的支架的合理布局成为了项目机电安装的难题。

走廊区域,管线包括强弱电桥架、喷淋管道、消火栓管道、气体灭火系统管道、给水管道、空调水系统管道、铜管、新风、排风等系统,但走廊的净间距仅为1.7m,吊顶上部有效空间不到3米,冷冻站区域,冷冻站面积250平方米,最低的有效高度仅4.8m,其中空调水管道近700米,另外还有喷淋、给水、排风系统管道,且冷冻站内的空调水系统管道由于荷载问题,无法做吊架。

2 BIM空间管理与支架位置布置2.1空间布局管线布置原则2.2.1给排水专业(1)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

(2)污水排水、雨水排水、废水排水等自然(重力)排水管道不应上翻,其他管线避让重力管线。

(3)水管与桥架层叠铺设时,要放在桥架下方。

(4)管线不应挡门、窗,应避免在电机盘、配电盘、仪表盘上方。

(5)管线外壁之间最小距离不宜小于100mm,管线阀门不宜并列安装,若需并列安装,净间距不宜小于200mm。

(6)水管与墙(柱)的间距,见表1,现场实际安装与BIM管线排布如图1(a)(b)所示:表1:水管与墙(柱)的间距图1(a):消防管安装现场图图1(b): 消防管安装BIM图2.1.2暖通专业(1)风管和较大的母线、桥架,一般安装在最上方,风管与桥架支架的间距要≥100mm。

(2)通常风管顶部距离梁底50—100mm的间距。

(3)暖通风管较多时,一般情况下,排烟风管应高于其他风管;大风管应高于小风管。

两个风管如果只是在局部交叉,可以安装在同一标高,交叉的位置小风管绕大风管,空间管理布置如图2所示:图2:BIM风管排布图(4)冷凝水应考虑坡度,吊顶实际安装高度通常由冷凝水最低点决定。

综合管廊个人年终总结

综合管廊个人年终总结

综合管廊个人年终总结2021年已经接近尾声,回首这一年的工作和成长,感慨万分。

作为综合管廊项目组的一员,我在这一年里参与了综合管廊建设的各个环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能。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希望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为未来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一、项目进展情况在过去的一年中,综合管廊项目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我们按照计划,先后完成了管廊的设计、施工和通风系统的调试工作。

通过团队的紧密协作和高效执行,我们成功解决了各种技术难题和项目风险,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充分合作,共同解决了各类问题,提高了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二、个人工作亮点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我深感自己有了很大的成长和进步。

首先,我注重提高专业技能,参加了多个培训和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管廊专业知识。

其次,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在设计阶段,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改善了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我不断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调试阶段,我积极协助工作人员,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

这些努力都得到了项目组的认可和肯定。

三、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在工作中,我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综合管廊项目的特殊性,涉及到多个专业和领域的知识,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跨学科能力。

其次,项目涉及的技术难题较多,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找到解决方案。

此外,项目中的工作压力较大,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个人成长和反思通过参与综合管廊项目的工作,我得到了很多的锻炼和成长。

首先,我学会了与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有效合作和沟通,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下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此外,我也意识到了在项目中提前规划和准备的重要性,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计划的必要性。

五、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学习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bim学习心得总结范文

bim学习心得总结范文

bim学习心得总结范文以下是一个关于BIM学习心得的总结范文: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学习过程中,我收获颇丰。

通过对BIM的深入学习,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BIM的学习给我提供了全面的专业知识。

在学习BIM的过程中,我系统地学习了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软件和工具。

我学会了使用Revit等BIM软件进行建模和技术绘图,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进行设计、建模、协作和数据管理等一系列操作。

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能力,也为我未来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其次,BIM的学习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BIM的应用过程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与设计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等各个专业领域的人员进行密切的合作。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协作,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最后,BIM的学习提高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BIM的应用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技术和设计上的问题。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在BIM的学习中有用,也会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所帮助。

总而言之,BIM的学习使我获益良多。

通过学习BIM,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相信这些能力对我未来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BIM,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bim实训小结与心得

bim实训小结与心得

bim实训小结与心得在BIM实训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性,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BIM的概念、应用以及实际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下面将从实训的准备工作、实际操作以及收获与感想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回顾。

一、实训准备工作在开始实训之前,我们首先对BIM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了解。

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和文章,我们逐渐掌握了BIM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应用范围。

同时,我们也对常用的BIM软件进行了初步的学习和操作,熟悉了基本的功能和操作流程。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训,我们还积极参与了相关的讲座和工作坊。

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和实际案例的分享,我们了解了BIM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技巧。

二、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按照实训任务的要求,选取了一个具体的建筑项目进行建模与协同设计。

通过使用BIM软件,我们逐步完成了项目的模型构建、数据输入、协同设计等工作。

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了BIM软件提供的各种功能和工具,将建筑物的结构、构件以及相关的属性信息逐一输入,形成了一个具有完整信息的建筑模型。

在协同设计阶段,我们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通过共享模型和数据,实现了各个专业之间的协同工作。

通过BIM软件提供的协同功能,我们能够实时查看和修改模型,及时解决各种设计问题,确保设计的质量和准确性。

三、收获与感想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优势和价值。

首先,BIM技术能够提供全方位的设计信息,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项目的要求。

其次,BIM技术能够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BIM技术能够实现项目的可视化和模拟分析,帮助决策者更准确地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在实训中,我也深刻意识到了BIM技术的复杂性和学习的难度。

虽然BIM软件提供了许多功能和工具,但要真正掌握和运用这些工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bim工作期间工作总结

bim工作期间工作总结

bim工作期间工作总结
BIM工作期间工作总结。

在BIM(建筑信息模型)工作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技术对于建筑行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对BIM工作期间的工作进行总结,我不仅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在BIM工作期间,我意识到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效率。

通过BIM软件的使用,我们可以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对建筑模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优化,从而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漏洞,提高设计质量并节约时间成本。

在施工阶段,BIM技术也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精度,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损耗。

其次,BIM工作期间的工作也让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BIM项目中,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和工程师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建筑模型的设计和优化。

在这个过程中,沟通和协作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最佳效果。

最后,BIM工作期间的工作总结也让我明白了持续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重要性。

BIM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领域,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够跟上技术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BIM工作期间,我不断学习新的软件技术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建筑行业。

总的来说,BIM工作期间的工作总结让我对BIM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好地运用BIM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bim工作期间工作总结

bim工作期间工作总结

bim工作期间工作总结BIM工作期间工作总结。

在BIM工作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信息模型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BIM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在BIM工作期间,我深入了解了BIM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掌握了Revit、AutoCAD等B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能够熟练地进行建模、协作和数据管理。

同时,我也了解了BIM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应用,明白了BIM技术对于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施工过程和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

其次,在BIM工作期间,我加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BIM工作需要多个专业人员之间的紧密协作,需要及时沟通和共享信息。

在团队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协调和解决问题,也学会了主动沟通、倾听他人意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些能力的提升不仅帮助我更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最后,在BIM工作期间,我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学习态度。

BIM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领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课程和与同行交流,不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在BIM领域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BIM工作期间的工作总结是一个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培养了很多重要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进步,为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BIM工作期间的经验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环路综合管廊BIM技术总结
一、综合管廊概况
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的市政公用隧道空间中,根据规划的要求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市政公用管线集中敷设在一个构筑物内的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公用基础设施,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电缆沟等三种类型。

推进综合管廊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地下空间肆意浪费、市政管线损毁事故频发等问题,保障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提升城市整体环境,为规划发展需要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

二、BIM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城市综合管廊设计标准高,施工体量大,周期长。

将BIM技术全面应用于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全过程,通过方案模拟、深化设计、管线综合、资源配置、进度优化等应用,避免设计错误及施工返工,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工期效益。

BIM技术应用是继CAD应用使工程师甩掉图板后的又一次建筑业技术革命,将助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并支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

1.利用BIM技术对管廊节点、监控中心结构、装饰等进行建模、仿真分析,提前模拟设计效果,对比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2.利用BIM的3D实比例模型进行管线碰撞检查。

3.将模型导入到Navisworks软件,采用第三人模式,进行净空检查。

4.结合勘察资料、设计图纸,利用BIM技术建模,提前制定施工管控措施。

5.利用建筑、结构、管线的综合3D模型及Navisworks软件虚拟漫游,进行可视化交底,并在管线安装过程中实时对安装工况及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偏。

6.利用BIM的参数化、可视化模型等特点,集中物资、价格、形象进度等信息,方便施工资源调配及进度优化控制。

7.通过搭建的BIM模型,可在项目建设之初直观感受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完成后的样子,有助于项目各方面理解设计意图,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及返工,间接缩短工期,节约成本,优化施工。

8.三维激光扫描仪—生成点云—三维模型—BIM模型—把BIM
带到现场—BIM模型驱动施工。

9.建立设计场地、临设BIM模型,施工现场可视化,明确施工平面布置、合理确定现场布置及现场施工方案,减少二次搬运,减少施工占地,降低工程造价。

10.根据建立的BIM三维信息模型,直接精确生成工程量明细表,精确控制现场材料采购、施工。

合理控制现场材料采购成本。

11.信息录入管理--在管廊运营管理中利用BIM技术,可将结构病害、设施损坏、更换的类型、图片、检测时间等信息录入信息模型
中,即可实现快速浏览并发现问题;将病害在结构上进行标识,从而更容易发现病害间的联系和病害发生的真正原因;历次的检测数据及结果记录入BIM模型中后,利用信息模型可以追溯病害的发展过程。

12.运营管理--BIM技术通过3D数字化技术为运营管理提供虚拟模型,直观形象地展示各个机电设备系统的空间布局和逻辑关系,并将其相关的所有工程信息电子化和集成化,对综合管廊及MEP的运营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也是为保障所有设备系统的安全运营提供高效的手段和技术支持。

13.利用BIM技术的协调性,将工程项目的各类信息录入统一管理平台,便于监管部门集中协调,监管建设工程各环节与参与者,从城市管理成面上说,通过项目内建筑信息集成系统的共享,加入城市基础设施等信息,实现智慧城区、智慧城市的目的。

BIM、GIS、倾斜摄影、二维码、云计算、3D打印、无人机技术、VR、AR多种高端技术的融合应用。



三、东环路综合管廊BIM技术的实际应用
东环路综合管廊采用BIM技术,对管廊工程项目进行虚拟建造,对建造过程进行预演,利用三维技术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提前发现问题,优化施工过程。

在建设项目策划,采购、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BIM技术有效的进行数据交换和智能交付。

实现综合管廊的智慧建造。

1.根据设计图纸,搭建场地、综合管廊、机电等BIM模型,该过程就是对该管廊项目进行虚拟建造,仿真分析,提前模拟设计效果,对比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并提前发现设计问题提出设计校核报告及优化建议报告,将设计问题提交给设计院,并对设计院反馈的问题及修改的图纸进行模型修改、补充及提出新的设计问题和建议报告。

避免施工过程中设计多次修改及现场返工,减少现场返工,降低工程建造成本。

2.通过施工现场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生成的点云二维图纸,运用BIM相关软件生成实比例的3D场地模型,将BIM模型带到现场实际运用—场地三维模型可视化,清晰现场施工布局,运用场地模型进行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及施工方案优化。

3.综合管廊结构施工方案的确定及优化--采用BIM技术将管廊的标准段、非标准段、现浇及预制构件进行BIM模型分类管理,根据以往管廊现场施工经验,确定东环路综合管廊结构施工方案、在模型中对该管廊结构进行构件排布,模拟施工工艺。

甲方根据确定的方案提出修改意见,优化施工方案,我方根据意见重新修改方案并模拟施工工艺。

最后根据确定的管廊施工方案,导出二维施工图纸,直接指导现场管廊结构施工。

管廊排布图纸能很直观的看到每节条管廊的长度、管廊构件生产的总个数、带吊装的安装个数及精确位置,预制构件标准段或预制构件非标准段的个数、长度、型号等,让施工人员一目了然。

4.利用建立的综合管廊BIM模型,通过revit生成综合管廊结构、
建筑、机电主材工程量统计表,形成管廊工程量汇总。

现场预制构件及部分主材可根据该量控制现场各主材的采购及施工使用,达到通过工程量控制建造成本的目的。

5.根据BIM三维模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材料,制作了综合管廊项目总体施工方案模拟、管廊施工难点、施工工艺性施工模拟以及管廊预制场地及管廊生产工艺模拟、管廊机电安装施工模拟等。

6.利用建筑、结构、管线的综合BIM模型及Navisworks软件虚拟漫游,进行可视化交底,并在管线安装过程中实时对安装工况及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机电设计问题及提出优化建议。

7.管廊MEP优化—原设计中,管廊内部各机电管线的布置与各专业之间存在明显不合理及碰撞问题以及无法排布的现象,通过BIM 技术,提前发现这些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优化管廊机电模型,考虑管廊结构预留洞口,减少管廊结构二次开洞或管廊预留洞口不合理现象,根据优化的管廊机电施工,减少现场机电安装的大量返工现象,降低工程建造成本。

8.同施工、设计等各方协调提前解决施工现场问题。

9.建立BIM的过程中录入项目信息和模型信息,后期施工可共享项目信息,便于业主、设计、施工等各方的项目管理、并直接受益于管廊竣工后的运营管理,直接为管廊运营维护管理提供模型数据库与工程资产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