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例析《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
设计制作生态瓶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设计制作⽣态瓶及⽣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设计制作⽣态瓶及⽣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初⼆(7)黎时宇摘要:⽣态瓶,就是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的动物和其他⾮⽣物物质放⼊⼀个密闭的光⼝瓶中,形成的⼀个⼈⼯模拟的微型⽣态系统。
⽣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物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放⼊的⽣物活⼒越强,⽣物的数量⽐例越适量,环境条件越适宜,这个⽣态系统维持的时间越长。
封闭型⽣态瓶,对⽣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关键词:⽣态瓶稳定性⾃动调节恢复⼒引⾔:通过⽣态瓶实验,体会⽣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充分理解了“牵⼀发⽽动全⾝”的道理。
⽔域⽣态系统中的每⼀个组成都决定着整个⽣态系统的稳定或是被破坏。
⽣态瓶的制作⽅法:材料⼯具:1)实验材料:⾦鱼藻(或眼⼦菜、满江红、浮萍等)、⿊藻、螺蛳、⾦鱼、淤泥、砂⼦、河⽔。
2)实验⽤具:⼴⼝瓶、凡⼠林。
制作⽅法步骤:1) 在⼴⼝瓶中放⼊少量淤泥,并加⼊适量的河⽔,将洁净的河沙平铺在瓶底。
2) 将洗净的砂⼦放⼊⼴⼝瓶,摊平,厚度约为1cm。
3) 将事先准备好的⽔沿瓶壁缓缓加⼊,加⼊量为⼴⼝瓶容积的4/5左右。
4) 加⼊适量绿⾊植物。
若是有根植物,可⽤长镊⼦将植物的根插⼊砂⼦中。
(加满⽔、种上⽔草的⽣态瓶⼀般要等待⼏个⼩时的时间,让⽔中的⼀些浑浊物沉淀下来,再开始放进⽔⽣动物。
)5) 加⼊适量鱼⾍。
6) 加⼊⾦鱼鱼三条。
7) 将瓶⼝作凡⼠林密封,⽣态瓶制作完成。
8) 将制成的⽣态瓶放在阳光下。
注意光线不能太强,影响⽣物的存活。
每天定时观察瓶内情况,认真记录下每⼀点变化。
以这组作为对照组,设计其他实验组。
①把洁净的河沙变成淤泥,其他条件不变,为实验组①。
每天定时观察瓶内情况,认真记录下每⼀点变化。
图②把河⽔变为蒸馏⽔,其他条件不变,为实验组②。
每天定时观察瓶内情况,认真记录下每⼀点变化。
③放在阳光直射的地⽅,其他条件不变,为实验组③。
【高中生物】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中生物】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小生态瓶,是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
它可以是模拟的微型池塘生态系统,也可以是模拟的微型陆地生态系统。
本文就模拟的微型池塘生态系统为例,介绍小生态瓶设计的要求、制作和观察的方法。
一、大生态瓶的设计建议1.生态瓶制成后,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
2.生态瓶中导入的几种生物,必须具备很强的生活力,必须能展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够并使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3.生态瓶的材料必须透明,可以让里面的生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
4.生态瓶宜大不必小,瓶中的水量应当占到其容积的4/5,必须腾出一定的空间,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5.小生态瓶的采光,以较强的散射光为好,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否则瓶内水温过高,会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二、大生态瓶的制作方法1.材料用具水草(如茨藻)、水生小动物(如椎实螺、环棱螺)、水、砂子、玻璃瓶(例如标本瓶、小试管或医用葡萄糖注射液瓶)、凡士林。
2.方法步骤①瓶子处置:晒干标本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
②放砂注水:在瓶中放入1cm厚的砂子,再加水至瓶子容积的4/5。
③导入生物:等待瓶内水回应后,放进水草和水生动物。
④加盖封口:瓶子加盖,并在瓶盖周围涂上几上林。
⑤粘贴标签:在瓶上贴标签,标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⑥放置瓶子: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于阳面窗台上(以后不要再随意移动其位置)。
三、对照实验生态系统稳定性,要受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为了探索人工模拟的微型池塘生态系统的最佳组成,使其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可以多设计几组对照实验,每个对照实验中,只变动其中一种因素。
如果欲探索哪种小螺对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则又可增加一倍的实验组合。
即前14组为椎实螺,新增加的14组为环棱螺。
四、观测1.每天观察1次,并做好记录。
2.辨别水草和小螺存活的标准。
水草绿色为生活状态,发黄、变黑,而且柔软下沉,即为死亡。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授课人:朱颖一、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2.初步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设计小生态瓶的要求。
1在制作完成的小生态瓶中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
2 小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小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既让里面的植物见光,又便于学生进行观察。
4小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
投放的动物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
5生态瓶宜小不宜大。
如果设计的是模拟微型池塘生态系统,则瓶中的水量应为容器的4/5。
6小生态瓶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日期,然后将小生态瓶放在有较强散射光的地方。
要注意不能将小生态瓶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否则会导致水温过高,而使水草死亡。
另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小生态瓶的位置。
7.设计实验对照组。
在一个班内,教师可以有意安排设计多种对照实验,由不同的学生来完成。
如水质、植物数量、动物数量、基质内容、见光与否等项目。
在分析结果时,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找出较好的设计方案。
8.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观察方法。
(1)让学生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基质变化。
(2)每天观察一次,同时做好观察记录。
(3)如果发现小生态瓶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被破坏。
这时应把从开始观察到停止观察所经历的天数记录下来。
9.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统计一下全班学生每人所制作的小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稳定性时间的长短,并引导学生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10.实验时间的安排。
实验课上先由教师集中讲解设计的要求、方法、观察的要求等内容。
然后,由学生分头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小生态瓶集中放在学校的实验室中进行观察。
也可以由学生带回家中进行观察。
三、具体实例(一)实验材料及用具材料用具水草(茨藻),椎实螺,凡士林,河水,沙子(洗净),标本瓶(或其他玻璃瓶)。
高考生物复习专项练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_练习(2) Wor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课后练习(2)1.以下关于构建人工微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考虑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B.提供的生物应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C.把人工微生态系统放在阳光直射环境中即可D.达到稳定状态的微生态系统内生物数量也是有变化的2.为观察不同水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并制作了小生态瓶。
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的特殊性表现在()A.因封闭而不开放B.不输入太阳能C.缺少分解者D.不进行物质循环3.制作生态瓶时,总要放入一定量的取自池塘的泥沙,其主要意图是()A.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B.固着植物C.添加原生生物和分解者D.增强通气性4.下列关于生态缸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缸的密封性越差,其生物死亡就越快B.生态缸中放入较多的小甲鱼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C.生态缸中的生物之间最好不要有捕食关系,否则稳定性就差D.生态缸制作完成后,放在光线良好但不是阳光直射的地方5.许多同学都设计制作过小生态缸,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 )A.生态系统维持的时间的长短 B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C .生态系统有机物积累的程度 D.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全面6.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
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D.瓶内生态系统应有充足的能量供应7.某课外实验小组欲探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下面是该小组制定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加以完善。
(1)实验目的:探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2)实验原理:将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中,用pH试纸测定此系统所发生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来探究碳的转化情况。
(3)实验材料和用具:试管架、4支试管、铝箔4张、光源、若干只大小差不多的田螺、若干枝大小差不多的金鱼藻、50 mL量筒、去氯的水、pH试纸。
高中生物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旧人教 必修2
高中生物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旧人教必修2实习原理一个生态系统能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是衡量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光口瓶中,便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小生态瓶。
通过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其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就可以初步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进一步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
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2.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供选择的材料用具浮萍、满江红、黑藻、生有杂草的土块、螺蛳、蜗牛、蚯蚓、小鱼。
河水(或井水、晾晒后的自来水)、洗净的沙、凡士林(或腊)、广口瓶。
方法步骤根据目的要求和实习原理,设计这项实习的方法步骤,并写在《实验报告册》上。
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法步骤制作小生态瓶,每天观察一次。
如果发现小生态瓶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就应当停止观察。
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实验报告册》有关这项实习的记录表中。
结论分析实习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将结论填写在《实验报告册》上。
讨论1.按照同样的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制作的小生态瓶,它们的稳定性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2.哪位同学设计并制作的小生态瓶稳定性最高?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制作小生态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典例导法【例1】应用所给条件,根据生态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目的要求:通过模拟实验,探索使小型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的条件。
材料用具:螺蛳、小虾(或小鱼)、浮萍、金鱼藻(或苦草)、澄清池水、烧瓶(250毫升)、橡皮塞、漏斗、镊子、细纱、滤纸、凡士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目的要求的理解,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设计实验的科学能力。
实验过程设计如下:1.用热水充分洗净烧瓶及瓶塞。
2.将细纱反复漂洗,除去杂质,然后均匀铺入瓶底,厚约0.5厘米。
生态瓶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小生态瓶,是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
它可以是模拟的微型池塘生态系统,也可以是模拟的微型陆地生态系统。
本文就模拟的微型池塘生态系统为例,介绍小生态瓶设计的要求、制作和观察的方法。
一、小生态瓶的设计要求1.生态瓶制成后,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
2.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使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3.生态瓶的材料必须透明,可以让里面的生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
4.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5.小生态瓶的采光,以较强的散射光为好,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否则瓶内水温过高,会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二、小生态瓶的制作方法1.材料用具水草(如茨藻)、水生小动物(如椎实螺、环棱螺)、水、砂子、玻璃瓶(如标本瓶、大试管或医用葡萄糖注射液瓶)、凡士林。
2.方法步骤①瓶子处理:洗净标本瓶,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
②放砂注水:在瓶中放入1cm厚的砂子,再加水至瓶子容积的4/5。
③投放生物:待瓶内水澄清后,放入水草和水生动物。
④加盖封口:瓶子加盖,并在瓶盖周围涂上几上林。
⑤粘贴标签:在瓶上贴标签,注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⑥放置瓶子: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于阳面窗台上(以后不要再随意移动其位置)。
三、对照实验生态系统稳定性,要受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为了探索人工模拟的微型池塘生态系统的最佳组成,使其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可以多设计几组对照实验,每个对照实验中,只变动其中一种因素,例如:注:表中光照栏“+”代表阳面,为可见散射光照射,“-”代表明面,为背光处。
如果欲探索哪种小螺对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则又可增加一倍的实验组合。
即前14组为椎实螺,新增加的14组为环棱螺。
四、观察1.每天观察1次,并做好记录。
2.判别水草和小螺存活的标准。
35.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其稳定性
提示:甲瓶。
(2)本实验因变量是什么?
提示:生态瓶的稳定性。
+
-
+
丁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A.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 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 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 D.本实验说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 者是构成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四种成分
A.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 分析: 乙瓶无光照,藻类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种群密度下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 适宜,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便于观察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2)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 ①观察稳定性,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 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②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 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 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氧气,因此丁瓶比甲瓶氧气含量低,故C正确。
对接 结果预测 教材: D.本实验说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是构成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四种成分 分析: 本实验对生产者、消费者未设置实验组,不能说明生态系
统的四种成分的必不可少性,故D错误。
对接 实验结论 教材:
[多维思考]
(1)本实验甲~乙瓶中,哪结果预测:因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与教材实验不符,故预测 教材: 错误 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 分析: 丙瓶与甲瓶相比,少泥沙,分解者少,无法将瓶中动植物
遗体、动物排泄物等分解为无机物,故B错误。
对接 结果预测 教材:
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 分析: 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小鱼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大量
设计制作生态瓶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设计制作生态瓶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初二(7)黎时宇摘要:生态瓶,就是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光口瓶中,形成的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放入的生物活力越强,生物的数量比例越适量,环境条件越适宜,这个生态系统维持的时间越长。
封闭型生态瓶,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关键词:生态瓶稳定性自动调节恢复力引言:通过生态瓶实验,体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充分理解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水域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组成都决定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或是被破坏。
生态瓶的制作方法:材料工具:1)实验材料:金鱼藻(或眼子菜、满江红、浮萍等)、黑藻、螺蛳、金鱼、淤泥、砂子、河水。
2)实验用具:广口瓶、凡士林。
制作方法步骤:1) 在广口瓶中放入少量淤泥,并加入适量的河水,将洁净的河沙平铺在瓶底。
2) 将洗净的砂子放入广口瓶,摊平,厚度约为1cm。
3) 将事先准备好的水沿瓶壁缓缓加入,加入量为广口瓶容积的4/5左右。
4) 加入适量绿色植物。
若是有根植物,可用长镊子将植物的根插入砂子中。
(加满水、种上水草的生态瓶一般要等待几个小时的时间,让水中的一些浑浊物沉淀下来,再开始放进水生动物。
)5) 加入适量鱼虫。
6) 加入金鱼鱼三条。
7) 将瓶口作凡士林密封,生态瓶制作完成。
8) 将制成的生态瓶放在阳光下。
注意光线不能太强,影响生物的存活。
每天定时观察瓶内情况,认真记录下每一点变化。
以这组作为对照组,设计其他实验组。
①把洁净的河沙变成淤泥,其他条件不变,为实验组①。
每天定时观察瓶内情况,认真记录下每一点变化。
图②把河水变为蒸馏水,其他条件不变,为实验组②。
每天定时观察瓶内情况,认真记录下每一点变化。
③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其他条件不变,为实验组③。
每天定时观察瓶内情况,认真记录下每一点变化。
9.1.3《设计并制作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的生态瓶》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3.讲解生态瓶中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生态瓶平衡状态的维持机制。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瓶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能够较长时间维持平衡的生态瓶,并提出建议。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想法,进行互动交流。
四、教学内容Leabharlann 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真实的生态瓶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瓶的美丽和神秘。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生态瓶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简要介绍生态瓶的制作过程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其相互关系,让学生理解生态瓶的基本原理。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强调生态瓶制作过程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3.总结生态瓶制作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一个简单的生态瓶,并撰写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的报告。
2.要求学生在报告中反思自己在生态瓶制作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3.团队合作与沟通协作:生态瓶的制作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过程,学生需要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共同完成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制作生态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环保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同时,生态瓶的制作也引导学生思考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实验必须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
实验必须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1)设置对照原则:在实验设计中,为排除无关条件的干扰,常常要设立对照实验。
通过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
常见对照方法主要有:①空白对照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
如:在研究甲状腺激素促进蝌蚪发育实验中,先取等量的同龄且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60只,分为两组放入容积相同的两个玻璃缸,加入等量的自然水和蝌蚪饲料;一组加入甲状腺激素,另一组不加任何药品,就是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要研究的实验因素。
如:在上述空白对照的举例中,如果取等量的同龄且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60只,分为三组(编号甲、乙、丙)放入容积相同的三个玻璃缸,加入等量的自然清水和蝌蚪饲料;甲组加入甲状腺激素,乙组加入甲硫咪唑(甲状腺抑制剂),是条件对照,丙组不加任何药品,是空白对照。
③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例如:验证植物根对矿质离子有选择吸收的特性,可把蕃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的培养液中,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矿质元素离子浓度的变化,就会发现蕃茄吸收Ca多,吸收Si少;而水稻吸收Si 多,吸收Ca少。
以上就是两个实验组的相互对照。
④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
如:要研究植物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背重力性,可把某一植株横放于培养基上,让其自然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可观察到根向重力生长,茎背重力生长。
这里,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个体上进行,属于自身对照。
(2)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如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只能改变反应的温度,其它如pH、酶浓度等因素就要完全相同且适宜。
(3)平行重复原则:对所做的实验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足够次数的重复,不能只进行1-2次便轻易得出结论。
需要选择的实验材料的样本数(如植株的数目、种子的粒数、实验动物的个体数等)不能太少,否则实验的结果不足以反映出生物学现象的本来面目。
探究《做个小生态瓶》教案背后的科学原理
探究《做个小生态瓶》教案背后的科学原理。
1.生态平衡原理生态平衡是生态学中一个十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生物群落中,各个物种之间、以及这些物种与外界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所维持的稳定状态。
而《做个小生态瓶》教案从理论上来说,就是通过定量分析瓶内有机物物质的比例,以及维持适宜光照、温度等生态因素,来实现瓶内虫群及水草的平衡生长。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清楚地了解到稳定而平衡的生态群落是如何运转的。
2.植物生长原理植物生长是一个非常细致的过程,它所包含的因素十分复杂。
但是,《做个小生态瓶》教案作者凭借着自己的多年经验,巧妙地运用了植物的生长原理来讲解它,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比如说,水草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与碳源,二氧化碳在水的中的比例和光照是影响水草的生长状况的两个关键因素。
另外,水中的营养盐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水草的种类和生长情况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3.微观生物及生物链的概念在生态学中,微观生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们是一个群体内的基础细胞,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转和稳定性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做个小生态瓶》教案中,虫群的介入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微观生物的生长状态,以及它们对生物链的影响。
不同的虫子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水草的生长速度,一些虫子对水草的摧毁可能导致生态平衡的破裂,另一些虫子则可以起到维护整个系统的稳定作用。
4.稳态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重要性稳定的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之一,而《做个小生态瓶》教案所要实现的其实就是一个独立稳态生态系统。
于是,在这个独立系统中,学生们会观察并尝试分析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生长规律,以及对于整个稳态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不断的观察和探究中,学生们会深化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重要性,并理解作为人类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维护这些生态系统。
在生态学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究和实践来解决生态环境中的种种问题。
而《做个小生态瓶》教案作为一次有趣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科学原理,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和维护,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封闭生态瓶内,要使其中的生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A.O2B.H2O C.足够的有机物D.太阳能【答案】D【解析】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离不开能量,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家里冰箱里常常会储存些新鲜的鱼肉、水果、蔬菜等食物,在这些食物里面滋生的细菌等多种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答案】D【解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可以随机交配的属于同一个种群;不同种群在自然环境中占有不同的生态空间构成群落;不同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进行着信息传递构成生态系统。
可见冰箱里储存的鱼肉、水果、蔬菜,以及滋生的细菌并不能随机交配和进行能量流动。
D正确。
【考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概念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通过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群落的丰富度有关,群落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靠生态系统内部各成分间相互作用,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答案是C。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某岛屿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D.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志物部分脱落,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答案】B【解析】捕食者的存在会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A正确。
探究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探究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其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都有关系。
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这当然需要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水分。
一个密封的小型生态瓶内,有植物、动物、微生物。
这个小小的生态瓶也同样进行着物质循环知能量流动。
但是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差,我们把它密封起来,不呵护,它最终会因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或非生物中哪一成分有不适应而打破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毁灭。
【活动目标】1. 初步学会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2.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材料器具】水草、河沙、河水、小鱼(4条)、河蚌、凡士林、两个同样的无色透光小瓶。
【方法步骤】1.提出问题: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2.尝试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作出假设。
你认为影响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研究影响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素很多,每个实验通常只研究一个可变因素。
本实验首先探究的可变因素是:。
(植物种类或植物数量)建议考虑在探究时设置对照组,通过比较来验证你的假设。
用灌头瓶或透明的饮料瓶制一个小型池塘生态系统,下边放上沙子,挖些水草放进去,装进池塘水(里边有小型动物和藻类植物)放进活的小鱼,河蚌动物.4.实施实验并记录密封容器后,将其放置于室内通风和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定期观察小生态瓶。
要坚持每天做好观察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注意:(1)你们可以用文字或绘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也可以配以照片。
(2)记录应真实,并尽可能详细。
(3)请设计一个用于记录的表格(可以参照下表的形式)。
检验预期与实验结果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存在差异,你们的解释是:你们对最终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实验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的?6.你们得出的结论是:【讨论】1.分析动植物存活时间最长的生态瓶,这个生态瓶生态系统最稳定的原因是什么?2.你们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其他组的一致吗?【思考】1.哪些因素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呢?2.你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其他条件(如湿度、氧气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中学生物实验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实习4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习目的】⑴初步学会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⑵初步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⑶进一步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实习原理】小生态瓶模型都是完全封闭的,也就是说,在物质上,该模型与环境没有任何交换,在能量上,除去光线的照射之外,该模型也没有从环境中获得其他形式的能源。
但是,只要控制好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内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以及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就可以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保持平衡。
这一点,生态系统的理论为此提供依据。
【注意事项】⑴制造生态系统模型,模拟生态系统的方法,大致有以下步骤:①确定模拟生态系统的种类②调查该种生态系统的主要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
③从各成分中选典型的种群,确定它们的数量关系,务使它们互相连接成为一条或数条食物链。
④设计生态系统模型的方案。
⑤按照方案制作生态系统模型。
⑥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对其中的某些生物进行补充。
⑦等到移植到生态系统模型中的生物都成活,对生态系统进行封闭。
⑧封闭以后,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数量会发生变化,最后趋于稳定。
此时生态系统即达到平衡状态,该生态系统的模拟可以算作成功。
⑨如果生态系统中执行政策的(特别是生产者)迅速死亡,生态系统崩溃,我们应当检查总结失败原因,进行第二次设计与制作。
⑵设计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小生态瓶),可以模拟池塘生态系统,也可以模拟陆地生态系统。
但作为湖泊生态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它容易成功,所以,本次活动确定为模拟湖泊生态系统。
⑶制作的小生态瓶必须是透明且密封的。
瓶内的各种生物之间及其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⑷由于该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动调节能力极小,其生态平衡极易破坏,因此要注意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在春夏秋三季切勿受阳光趋向,以免瓶中温度过高导致生物死亡。
⑸应选择有较强生命力的生物,并计算好生物的不同物种之间量的关系,以免破坏食物链。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所以讨论比较热烈,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到 课例研究综
位,真正体会了学以致用带来的快乐。课后积极利用周 述
末时间制作了生态瓶,跟踪观察了好长时间,还不断的
改进,甚至有些同学把家里的鱼缸也改造了,换掉了观
赏鱼。
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激发出来,就能达到最高的学
习效率。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及总结反 思
学科
高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称Leabharlann 此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
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
教材分析 其中负反馈调节是重要概念。同时要让学生明确:自然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人类活动已干扰了全
球范围内的生态平衡。
系统的稳定有什么具体的条件?课后制作生态鱼缸应
如何操作?
三、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发言
四、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总结制作生态瓶的
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五、布置生态瓶的制作
这一环节的设置,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为之
前很多同学到实验室做实验是见到过那个大鱼缸的。很
多同学当时就问:老师你们喂它们吃什么?老师多长时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能用物质、能量输入
和输出平衡的观点,认识具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对生态系统各种成分功能和营养结构关系
的讨论,以及运用反馈调节原理,能初步判断不同生态
教学目标 系统维持其稳定性的相对能力。
3.能够根据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结构以及数量关
系构建稳定性生态系统模型,并制作简易生态瓶。
4.能够为常见生态系统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出
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训练案及答案(上课用)
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高效课堂高二生物必修3训练案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训练案一、(A层)基础知识巩固: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A.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平衡C.生态系统黄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长时间保持不变D.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和数量保持不变2.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这两个方面B.并不是所有生态系统都具有恢复力稳定性C.外界干扰刚产生时,主要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作用D.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并不能说明其稳定性大小3.采取下列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C.适当增加物种数目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4.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大和最小的依次是( )①温带草原②热带雨林③北方针叶林④北极冻原A. 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5.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B.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存在于生物群落中D.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6.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A.松毛虫繁殖力强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强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7.假定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被杀绝,鹿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应是( )A.迅速持续上升B.缓慢持续上升C.相对稳定D.先上升后下降8.在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下列哪项做法将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为防止病原体对动植物的侵害,用蒸馏水代替自来水B.给予生态瓶一定的光照C.向生态瓶中添加一些分D.向生态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9.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温带阔叶林B.热带雨林C.寒带针叶林D.温带草原10.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大的原因不包括( )A.处在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 B.能量可以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顶级C.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其他营养级生物代替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11.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开垦草原,改牧场为农田B.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C.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D.提倡狩错,扩大放牧数量12.人们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把一片草地用网罩起来,结果却使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叶几乎被吃光,这是破坏了( )A.生态系统 B.生存环境 C.生态平衡 D.食物链13.下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A.呼伦贝尔大草原B.人工蔬菜大棚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D. 青海湖1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15.下列食物网中,其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 )16.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2021年整理)设计制作生态瓶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完整)设计制作生态瓶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设计制作生态瓶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设计制作生态瓶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全部内容。
吉林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性实验报告生态学学校:吉林化工学院班级:环境1301姓名:刘永恒学号:1310338108指导老师:邹继颖设计制作生态瓶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刘永恒指导老师:邹继颖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设计并制造生态瓶以及探究并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因素。
关键词:生态瓶,生态系统,影响因素Abstract: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ecological bottle and ecological system.Key words:Eco bottle,Ecosystem,influential factors由于生态瓶内系统结构简单,对环境变化敏感,系统内各种成分相对量的多少,均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其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初步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进一步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
1 生态瓶的设计要求(1)在制作完成的小生态瓶中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2)小生态瓶中的各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题例析《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
刘金华(江西省泰和县第二中学343700)
一、实习要点导析
1、设计制作原理:小生态瓶中必须包括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特别要注意必须有足够的分解者。
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物之间要有合适的食物链结构,生物的数量不宜过多。
小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这样可保证生态瓶中有充足的太阳能,当然,小生态瓶一定要封闭。
2、观察稳定性: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注意事项:
(1)在制作完成的小生态瓶中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
(2)小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小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既让里面的植物见光,又便于学生进行观察。
(4)小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
投放的动物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
(5)生态瓶宜小不宜大。
如果设计的是模拟微型池塘生态系统,则瓶中的水量应为容器的4/5。
(6)小生态瓶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日期,然后将小生态瓶放在有较强散射光的地方。
要注意不能将小生态瓶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否则会导致水温过高,而使水草死亡。
另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小生态瓶的位置。
二、高考题例析
例1(2006年广东卷)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是。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②。
【解析】此题考查《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实验分析、理解、推断能力。
本实验是一个设计类实验。
通过设计、制作小生态瓶,掌握设计制作的基本原理,通过观察小生态瓶的稳定性,学习观察稳定性的方法。
答案:(1)减少,缺乏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2)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少,小鱼呼吸要消耗部分二氧化碳
(4)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
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
例2(2007年上海理综)某学生实验小组应用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技术,设计了
一种“植物宝宝”(如右下图所示)。
“植物宝宝”是生长在密闭容器中的微型植
物,能生长开花,真可谓“缩灵动生命于微景之中”。
(1)容器底部是培养基,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养分。
如果有人
在配制培养基的矿质元素时使用了NH 4NO 3、KNO 3、CaCl ·2H 2O 、MgSO 4·7H 2O
鳌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了一种必需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
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
A .Ca(NO 3)2
B .KCl
C .KH 2PO 4
D .K 2SO 4
(2)“植物宝宝”制成后,要使其中的微型植物正常生长,容器外必须
具备的条件是( )
①一定的光照 ②肥沃的土壤 ③充足的水分 ④适当的温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微型植物在密闭的容器里能长期正常呼吸,是因为 。
答案:(1)C (2)B (3)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产生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