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1. 引言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生态系统或经济林木产生损害的昆虫、病害、鸟兽等生物。

它们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作用不可忽视,给森林健康和经济效益带来巨大威胁。

为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环境,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精选的方案,以指导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2. 方案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捕食性、寄生性或病原性生物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方法。

具体措施包括引进天敌、放飞天敌增加其种群数量、利用昆虫病毒或细菌来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繁殖等。

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无污染、可持续性等特点,在防治过程中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可以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方案,并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

2.1 引进天敌引进天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防治手段。

具体操作包括寻找和筛选适合的捕食性或寄生性生物,通过人工培育和放飞增加其数量,使其能迅速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

引进天敌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有害生物种类和生态环境特点,确保其适应能力和对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

2.2 利用昆虫病毒或细菌昆虫病毒和细菌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人工培养和制备昆虫病毒或细菌,可以实现对有害生物种群的控制。

这些病毒或细菌会感染有害生物体内,破坏其生理机能,最终导致其死亡,从而控制其种群数量。

3. 方案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杀灭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化学防治在防治效果和速度上具有一定优势,可以迅速减少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

然而,由于化学药剂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非目标生物的危害,必须谨慎使用,避免滥用和过量施药。

3.1 选择合适的药剂在化学防治中,选择合适的药剂是非常重要的。

应根据有害生物种类、药剂的特性和作用方式来选择合适的药剂。

同时,要注意选用环境友好型的药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2 合理施药在化学防治中,施药的方式和时间也需要掌握。

应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种群情况和作物生长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和时间。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及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及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及方案
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1.野生动物管理
(1)野生动物的防治一般可以采取驱避、施毒、陷阱、夹头等方法。

(2)对野生动物扰害的重要林业作物,要采取网及栅栏等部件防护
作物,山林林荫侧或林缘等可采取灌木或编绳等防护措施。

(3)对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如鼠类防治可
采用毒饵、栅栏、陷阱等方法;老鹰类防治一般可用灯护林、放音、造窝、夹头等方法。

2.有害昆虫管理
(1)要坚持有机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综合施肥与防治虫害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效、经济、环境安全。

(2)采用分散驱虫、早灭虫、分批施药、有效灭虫的方法,根据不
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有害昆虫防治技术,如大面积采取杀虫剂喷洒,小面
积采取灌雾、毒饵、施药等方法防治。

3.有害生物免疫
(1)采用种群调节、培育脱敏的方法,以改良或增强林业作物的抗
性或耐受性,控制有害生物带来的伤害。

(2)采用抗性品种替代普通品种,对于节育有害生物也具有较好的
效果。

(3)采用无性系和抗性栽培技术,即不通过杂交,采取选择育种、突变育种等抗选技术。

2024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

2024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持续开展林业有害生物 监测技术研究,不断提升监测能力。
2024/3/24
13
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流程
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024/3/24
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 手段,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
传输和共享。
建立数据处理中心,对监测数 据进行汇总、分析和挖掘,及 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治工作
2024/3/24
贸易和运输
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发展加速了有害生物的传播和 扩散。
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 ,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传播将更加频繁和广泛 。因此,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显 得尤为重要。
6
02
防治目标与原则
Chapter
2024/3/24
7
防治目标设定
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
提高林木质量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将有 害生物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 以下,确保林木健康生长。
通过防治有害生物,减少林木受害程 度,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
维护生态平衡
在防治有害生物的同时,注重保护天 敌和有益生物,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 平衡和稳定。
2024/3/24
度等,确保及时响应。
定期评估和调整应急预案,以适应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动态变
03
化。
21
现场指挥体系搭建和协调配合机制形成
1
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各方力量 和资源,确保应急响应工作有序进行。
2
建立多部门协同作战机制,包括林业、农业、环 保、交通等部门,共同应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3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区域联动防 治机制,防止有害生物扩散和蔓延。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1. 预防措施
- 加强林地的日常巡查,尽早发现有害生物的迹象。

- 进行及时的生态修复,增加森林的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暴发。

- 配备并培训专业的防治人员,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认识。

2. 物理防治
- 使用生物监测技术,通过监测设备收集有害生物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 手工收集有害生物,如使用陷阱或捕捉器捕获昆虫。

3. 生物防治
- 利用天敌和寄生生物阻断有害生物的繁殖过程,如使用昆虫和微生物类防治病虫害。

- 引入外来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森林害虫。

4. 化学防治
- 使用合适的农药和杀虫剂进行喷洒,如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控制害虫。

- 注意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农药,并遵循正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

5. 教育与宣传
- 加强对林业从业人员和公众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有害生物
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 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活动,传授防治技巧和知识。

这些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并可根据不同的有害
生物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1. 引言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林木生长和林业经济产生危害的各种昆虫、真菌、细菌等生物。

它们会侵害林木,导致林木死亡、生长受限,对生态环境和经济产业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保护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工作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工作方案,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进行防治工作。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2.1. 多样化的防治方法针对不同的林业有害生物,采用多样化的防治方法是有效的策略之一。

包括:•物理防治:通过建立隔离带、安装防护器具等措施,避免有害生物的进入或传播。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调节剂,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对有害生物进行灭杀或驱逐。

•遗传防治:通过选择抗病虫种质、培育抗病虫品种等遗传手段,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热处理:利用高温对种植材料进行处理,杀灭有害生物的卵、幼虫等。

2.2. 防治工作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防治工作体系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基础。

该体系应包括:•监测和预报系统:建立定期监测有害生物的机制,收集并分析有害生物的分布、数量和趋势等信息,及时预报有害生物的发生和传播情况。

•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强对防治技术的研究,提高防治效果。

同时,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推广有效的防治技术。

•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有害生物防治的责任和权益,加强有害生物防治的管理和监管。

2.3. 重点有害生物防治方案根据目前对林业有害生物的了解和研究,以下为一些重点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案:2.3.1. 松毛虫防治方案•物理防治措施:在松树繁殖季节,安装松毛虫隔离带,阻止松毛虫的进入。

同时,及时清除已被感染的树叶和幼虫。

•生物防治措施:引进天敌寄生性昆虫进行生物调节,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化学防治措施:使用针对松毛虫的化学药剂进行灭杀。

2.3.2. 红树林螺防治方案•物理防治措施:修建红树林围栏,隔离红树林和外部水域,阻止螺类的外来入侵。

谈林业有害生物的营林技术措施范文

谈林业有害生物的营林技术措施范文

谈林业有害生物的营林技术措施范文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林木和林地产生危害的生物,包括虫害、病害、鼠害等。

它们对林木生长、林地生态系统平衡以及经济效益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林木和林地,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营林技术措施。

一、虫害的防治措施1. 灌装毒液:通过在林木周围挖一圈坑沟,将混合药液灌入,从而杀死虫害。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小规模虫害防治。

2. 培土施药:在林木的根部进行培土,然后施放杀虫剂,通过杀虫剂的渗透效果来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树干被虫害啮食的情况。

3. 虫害监测:定期巡视林地,收集虫害的信息,及时发现虫害的种类和数量,从而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4. 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或病毒来控制虫害的数量,降低虫害的危害程度。

二、病害的防治措施1. 清理病害部分:定期巡视林地,发现有病害的树木及时清理,减少病害在林地中的传播速度。

2. 剪除枯枝:定期剪除枯死的枝条,加强对树木的病害预防和控制。

3. 施用病害防治剂:适时在林木上喷洒病害防治剂,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4. 病害的隔离:在病害发生的地区封锁,控制病害的传播范围。

三、鼠害的防治措施1. 鼠害预警:通过设置鼠害监测点,收集鼠害的信息,及时了解鼠类种群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2. 外围封控:在林地周围设置警戒线,并设置捕鼠器、毒饵等,防止鼠类进入林地。

3. 置放鸟类:引入食肉类鸟类,如猞猁、狐狸等,以减少鼠害的数量。

4. 种植防鼠植物:在林地周围植物防鼠草,如荆条、洋槐等,增加鼠类的天敌数量,从而达到防治鼠害的效果。

四、综合措施1. 植物多样性:通过增加树种的多样性,减少单一树种的种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2. 植被管理:合理修剪树木,保持林地内的通风和阳光照射,增加植被间的空隙,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地。

3. 肥料施用:适时施用有机肥料,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4. 灌溉排水:合理控制灌溉水量,防止积水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以上是一些针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常见营林技术措施,但实际上,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选择。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1.加强监测和预警: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有害生物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

2.加强防疫和审查:加强对进出口木材和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防疫和审查工作,确保有害生物不进入国内。

3.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有害生物防治意识和掌握有害生物防治相关知识。

4.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5.加强协作和交流:加强国际和区域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研究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促进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6.坚持分类管理:根据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方法,分类管理有害生物。

7.加强人才培养:组织有害生物防治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防治水平,培养一批优秀的有害生物防治专业人才。

8.加强法律法规管理:加强有害生物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行为,保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

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

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是保护森林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有害生物包括许多昆虫、真菌、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它们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损害森林的生长和产量,甚至威胁到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一、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使用天敌、寄生虫、病原菌等自然的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扩散,从而减轻其对森林的危害。

这种技术措施与化学防治相比,其安全性更高,环境污染也较小。

具体措施包括:1.释放天敌和寄生虫这种方法是引入天敌和寄生虫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和繁殖,从而控制有害生物的总量。

天敌和寄生虫可以通过移植、释放或者增加活动环境的方式引入。

例如,释放寄生虫以控制森林树木中的松毛虫等有害昆虫。

2.利用壮态竞争物种抑制有害生物的生物量利用竞争强的物种制造有利条件,以使竞争劣势的有害生物失去其地位,从而抑制其种群生长。

这种方法使用非有害物种而不是有害的生物物种来控制另一种有害生物。

二、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合适剂量、合适方式的农药、化学物质等控制并消除有害生物的危害。

这种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种群,但是存在许多负面影响,如减少自然天敌种群数量、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等。

所以使用化学防治技术需要注意物质的选用、施药方式和剂量的控制等。

物理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通过改变生活环境、控制适宜生长环境、改变有害生物行为习惯等控制它们的繁殖与扩散。

一般地,物理防治技术不对自然环境或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熏烤木材、林木、土壤等。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但是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无法控制无法被检测到的幼虫或鸟类,也无法阻止气味或声音诱使有害生物行动。

四、遗传治理技术遗传治理技术主要是通过修复或改变有害生物的遗传物质来控制其种群数量和危害。

这种技术可以有选择性地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扩散,但是其来在林业中使用并不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我县分布的主要病虫害有:糖槭蚧、大球蚧、吐伦球坚蚧、堆粉蚧、春尺蠖、沙枣跳甲、鼠害等,寄主有:枣、桃、杏、酸梅、苹果、梨、沙枣、柳、杨、榆、槐、葡萄等林木及其苗木。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总体思路:1、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保方针,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实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2、加强检疫,严防病虫害的人为传播是预防森林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前提,要广泛开展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

3、采取实际步骤,大力推进以营林为主的治本措施。

(1)、培育良种壮苗,加强对抗病优良树种的引进工作。

(2)、根据分类经营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林种制定相应的营造混交林的标准。

(3)、加强低产林改造,有计划的将病虫害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

(4)、加强林木的栽培管理,及时灌水、施肥,增强树势,合理修剪,保持树木通风透光,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可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以而减轻病虫危害。

一、蚧类害虫防治技术方案(大球蚧、糖槭蚧、吐伦球坚蚧)(一)防治对策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二)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果树落叶(11月中旬)后,用清园剂(融杀蚧螨)100倍液或石硫合剂5波美度喷雾,这是压低蚧类害虫虫口基数的关键措施。

2、人工防治(1)结合修剪,剪除虫口密度大的枝条,带出果园集中烧毁;(2)冬季农闲时期,组织农民用毛刷刷除枝条上的蚧类害虫;(3)刮除老树皮,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

3、化学防治对防效差的果园,可采取春季补防和若虫期防治的办法。

(1)杏、桃、巴旦木等树在3月5日至3月20日前,红枣在4月5日至20日,核桃在3月25日至4月5日,葡萄、石榴在开墩时,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2)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初孵若虫期采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

二、春尺蠖防治技术方案(一)防治对策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1、轻度发生区以自然调节为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控能力。

加强春尺蠖动态监测,保护天敌并发挥其控制作用;2、中、重度发生区采取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优先使用生物农药、仿生制剂压低虫口密度,然后通过增加天敌数量,达到生物调控春尺蠖密度的作用。

对春尺蠖特别严重的林分,大面积暴发成灾的地区及时采取各种方式防治。

同时,清理林地、营造混交林、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改善其生态条件,增强林木生长势和林木抗虫能力。

(二)防治措施可采取阻碍法、毒环法、化学喷雾法防治。

1、人工防治(1)阻碍法和毒环法;即设障碍阻止越冬成虫上树产卵繁殖。

在越冬成虫出土前,春尺蠖2月20日前在树干基部20—50cm处绑扎塑料阻隔带涂毒环或绑绳设障,用10毫升2.5%溴氰菊酯+10毫升氧化乐果+1公斤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厘米宽的闭合环,可阻止越冬成虫上树。

(2)组织人员在8月份,引洪灌溉胡杨林,减少春尺蠖密度。

这作为今年推广的防治技术措施。

2、化学喷雾:春尺蠖可在3月20日—4月20日,药剂可选择40%久效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来福灵乳油或功夫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3、生物防治在幼虫3龄前喷施Bt可湿性粉剂防治,浓度1200倍。

三、沙枣跳甲防治技术方案1、防治对策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对于轻度发生区以自然调节为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控能力,同时加强动态监测,保护天敌并发挥其控制作用;对于中、重度发生区采取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优先使用生物农药、仿生制剂压低虫口密度,然后通过增加天敌数量,达到生物调控沙枣跳甲密度的作用。

对沙枣跳甲特别严重的林分,大面积暴发成灾的地区及时采取各种方式防治。

同时,营造混交林、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改善其生态条件,增强林木生长势和林木抗虫能力。

2、防治措施(1)人工、物理防治a、加强抚育管理,及时组织人员对沙枣林地进行冬灌,清除枯枝落叶,以破坏成虫越冬场所。

b、保护利用沙枣跳甲的天敌:兰蝽、草芩、螳螂等。

作为今年防治推广的技术措施。

c、沙枣跳甲成虫产卵是以卵块的形式产于叶片背面,因此在沙枣跳甲卵期,集中人力摘除有卵块的叶片,对防治沙枣跳甲的危害也有一定的作用。

d、在7月底至8月初组织人员对沙枣地进行一次引洪漫灌,减少蛹的密度。

也是今年防治推广的技术措施。

e、改造沙枣纯林,有计划的将沙枣跳甲发生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

加强林木的栽培管理,及时灌水、施肥,增强树势,合理修剪,保持树木通风透光,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2)化学防治a、在沙枣跳甲幼虫发生盛期,选用木春一号2000--3000倍、40%乐果乳油600倍化学喷雾。

b、在4月中旬越冬成虫交配产卵之前,用40%乐果乳油300倍液加80%敌敌畏200倍液喷雾杀死成虫。

四、鼠害防治技术措施(一)治理对策森林鼠害防治要以营林措施为基础,通过生物、生态、化学、抗生育及林木保护等综合措施,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轻度发生区采用天敌招引、营林措施、林木保护剂涂干等技术进行防治。

2、中度发生区采用物理方法、林木保护剂、化学药剂等措施进行防治。

3、重度发生区以压低鼠口密度为主,采用化学、生态、生物等措施,进行全面防治。

首先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毒杀,迅速降低鼠口密度,促进其向中、轻度发生区转化,再采取生态、生物等技术措施巩固防治成果。

(二)防治时间及技术措施1、防治时间鼠害在春、秋季进行,具体时间:造林地鼠害防治在造林前7-10天进行;未成林地和幼林地的鼠害防治,应在早春雪化后或霜降上冻后降雪前进行。

2、生态控制措施通过加强以营林措施为主的治理措施,破坏鼠类适宜栖息环境条件,阻止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提高林分的生长势,以增强林木的自控能力,形成可持续控制鼠害的生态林分。

3、天敌控制措施根据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对鼠类天敌要进行保护利用。

我县发现的有猫头鹰等。

4、物理防治措施对于害鼠种群密度比较低、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灭鼠的林地,可以使用鼠铗、地箭、弓形铗等物理器械,开展群众性的人工灭鼠。

5、化学灭鼠主要使用第二代新型抗凝血剂(如溴敌隆类)。

常用药剂:鼢鼠灵,用药量0.05kg/亩;鼠必克用量0.3kg/亩。

6、生物防治主要用林木保护剂包括防啃剂、拒避剂、多效抗旱驱鼠剂等,使用方法包括树干涂抹、树根浸蘸及拌种等,作为我们在生产防治中推广使用的方法。

五、叶螨(红蜘蛛)防治时间树木发芽前3月5日至4月5日、4月25日至5月15日、6月5日至6月15日、7月5日至7月15日,落叶前的10月5日至10月25日。

具体防治措施主要是化学喷雾,农药可选用螨净、螨克等杀螨剂1500—2000倍液;克螨灵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化学喷雾。

落叶前在10月5日至10月25日,可在树干和树枝上绑草把诱其越冬,至12月解下草绑集中烧毁,可减少大量越冬螨源。

六、葡萄斑叶蝉(一)生活习性以成虫在葡萄园附近的落叶,杂草、石缝中越冬,第二年春天,越冬成虫先在桃、梨、苹果等果树上为害。

葡萄展叶后迁移到葡萄上为害,成虫产卵于叶背。

5月下旬左右可见若虫出现,6月中旬发生第一代成虫,以后各代重叠,葡萄整个生长季节都能为害。

成虫以上午和阴天活动取食,中午太阳猛烈时隐蔽于叶背处,成虫性活波,受惊扰后即飞往其他地方。

成虫、若虫集聚在叶背以刺吸式口器危害,吸取叶片营养,被害处形成针头大小的白色斑点,严重时白点连成片,整个叶片失绿苍白,造成叶片提枯萎脱落。

(二)防治要点1、果园内不种玉米、蔬菜等作物,以减少生长季节和中间寄主,在葡萄生长时期,使葡萄枝叶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秋后清除葡萄园的落叶、枯草,消灭其越冬场所,都能显著减少害虫的数量。

2、5月中下旬为第一代若虫盛发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可结合其它虫害防治,喷施40%功夫乳剂或木春一号1500倍液。

七、枣瘿蚊(一)生活习性枣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以幼虫为害枣树新叶,使新生叶片肿胀内卷成紫黑色,质硬发脆,幼虫在其中潜伏为害,受害叶片后期变为黑色,造成新生枝条不能正常生长。

枣瘿蚊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内越冬。

5月下旬越冬代成虫陆续羽化出土,产卵于新生芽间,常20余粒产在一起。

6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期,下旬老熟幼虫从叶瘿内爬出,入土化蛹,蛹期1~3天。

7月上旬又出现第二代幼虫,下旬为第二代成虫发生盛期。

8月上旬第三代成虫出现,至10月间第四代幼虫入土越冬。

(二)防治要点1、冬季彻底清理枣园,消灭越冬的幼虫。

在春季4月份以前,清扫枣园,将剪下的枯枝和落叶都扫出,并集中烧毁,这也可以防治其它越冬病虫害。

清理后,进行耕翻,将土内幼虫翻出后,向地面喷洒50%的辛硫磷,每亩用0.5千克,喷后最好再耙一下,把越冬的幼虫杀死。

2、树上喷药。

树上喷药一定要早,不要等到看见有虫时再喷,在发芽前半月左右,约四月初开始喷第一遍药。

药剂可以选用2000倍杀灭菊酯或溴氰菊酯,杀虫率可达90%左右。

在发芽后,幼虫孵化,而未卷叶时,喷第二遍药,可用药剂1500~2000倍灭幼脲。

3、加强枣树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

通过合理修剪,配方施肥等措施,强壮树体,综合防治枣瘿蚊,这是防治各类病虫的关键。

除了秋季施基肥外,分别在5、6、7月份追施化肥3次,前两次以氮肥为主,用尿素、二铵,后期增施磷钾肥。

同时配合叶面施肥,用0.3%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交替喷施。

八、流胶病(一)农业防治:1、采果后及时深施基肥,基肥以优质农家土杂肥为主,与腐烂的农作物秸秆混合施入,同时撒入少量尿素,开挖施肥沟,破除土壤板结,浇水时防止水涝,养根壮树,是预防杏树流胶病的根本措施。

2、树盘覆草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状况,利于根系活动。

3、尽量减少树体损伤,及时解除拉枝绑绳,解绑要彻底。

4、控制氮肥施肥量,及时消灭蛀干害虫。

5、合理修剪,加强夏季修剪,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冬季剪除病虫枝,并对较大伤口抹清油铅油合剂等保护性药剂。

对流胶严重的树采用更新修剪法,重新培养树体。

(二)化学防治:1、从栽杏树第1年就注意对流胶病的专门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