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十章: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我国的能源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我国的能源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一、典例引领1.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能源生产总量B.能源消费总量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②水能资源丰富③核能资源丰富④太阳能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A (2)C (3)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第(2)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保障水平就越高。
第(3)题,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核能开发缓慢,太阳能资源分布较少。
]二、考点透析我国的能源问题及其解决措施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1)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的特点煤炭比重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重上升。
(2)煤炭资源的优点开采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及其建设原因①主要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等。
②建设原因:缺少常规能源;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原因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②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⑤国际石油价格不稳定(波动较大);⑥石油储备体系尚不健全。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推荐下载】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高考地理考点归纳: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第五章: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自然资源的特征: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的种类、资源的组合状况Ø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典例: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Ø 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意义?(8分)1)能将资源优势转花为经济优势(所有资源调配都有这意义);(2分)2)对输出地(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就业,环保);(2分)3)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2分)4)输入地(缓解资源或能源紧张,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相关产业发展,环保);(2分)典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对西部的意义:4)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5)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6)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7)增加就业机会;8)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东部的意义: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保护环境(减轻燃煤造成的污染);²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1)黄河以南逐级提水;2)水源地工业发达,排放污水多,水质差;3)沿途有渗漏,可能引起盐碱化等。
² 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1)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2)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3)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5)国际石油价格上涨;6)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高考复习(地理)专项练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突破练(十二)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2021·四川4月诊断性考试)一直以来,我国紧跟世界前沿,研发多用途先进核能系统,成果颇丰。
2020年10月12日在北京开幕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场上,我国成功研发的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正式亮相。
据此完成1~2题。
1.相比核电站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规模更小的“玲龙一号”的特点是()A.产能较强B.灵活性差C.用途广泛D.安全性差2.大力研发多用途先进核能系统的最主要目的是()A.提供大量廉价能源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解决环境污染问题D.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读图,完成3~4题。
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3.与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相比,2019年()①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下降②煤炭不占重要地位③石油消费比重上升④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费比重没有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021·安徽马鞍山一模)《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图为“新三农”耕地相互联系关系链。
据此完成5~7题。
5.生产活动集约经营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资源B.互通信息C.技术合作D.适应市场6.新农业与新农村在生态层面存在价值响应,主要表现在()①生态宜居②农业高产③绿色发展④农民增收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7.在“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背景下,“新三农”需要()A.优化农业种植结构B.扩大农业土地供给C.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D.拓宽粮食进口渠道(2021·山西3月高考适应性考试)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设置的人工渔场,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
2020届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解析 外电入鲁,优化了山东省的能源结构,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有利于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输电工程的原因及影响
将新疆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等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地区的工程,
被称为“疆电外送”工程。下图示意“疆电外送”工程线路。读图回答7~8题。
输电工程的原因及影响
7.新疆发展“疆电外送”的不利条件是 A.能源不足 B.国内市场小 C.交通不便
质性的重大突破,到2017年三条输电通道全部建成后,可新增省外来电1 800 万千瓦左右。读“外电入鲁通道规划示意图”,回答5~6题。
输电工程的原因及影响
5.外电入鲁的原因是山东省
①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②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③距离输电地近,送电方便
④酸雨危害日益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对输入地的影响
①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 促进经济发展
②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减轻环境污染
③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对输出地的影响
①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
②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③ 缩小东西部差距,对 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
命题探究
调水工程的原因及影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中线
东线
调水量 ★☆☆
★★☆
★★★
水质 工程难度
★★★ ★★★
★★☆ ★★☆
★☆☆ ★☆☆
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南水北调的意义
社会效益:改善受水区投资环境,缓解用水不足,促进社会安定 经济效益:促进受水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生态效益:美化受水区环境,控制受水区地面沉降趋势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能源问题)分析
高中地理复习:能源专题【热点分析】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也先后出现“电荒”“油荒”和发电用煤告急现象。
目前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存在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
能源问题是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
能源领域也是中国同其他国家交往和合作的重要领域。
能源问题对已高速行进多年的中国经济列车的瓶颈作用日益凸显。
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应将建立节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
能源问题是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的高考持续性热点。
【知识链接与问题分析】一.各种能源的优缺点。
水电开发的优缺点: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发电成本低,综合效益大。
缺点: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发电少,电量不稳定,枯水期需火电调节;对位置的要求高。
煤:优点——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技术难度不大。
缺点——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不如石油方便;易造成环境污染。
石油和天然气:优点——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发热量高;天然气的燃烧会造成的污染较小。
缺点——石油的燃烧会造成较大污染。
太阳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缺点:能量不稳定,受地域和季节影响较大。
水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比较廉价,水利枢纽可以综合利用。
缺点:能量不稳定(如我国四川水电时有短缺),水利枢纽淹没耕地,需要移民。
核能:优点: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缺点:需要较高的科技和充足的资金,存在安全隐患.风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地地区(如达坂城)缺点:利用难度大,受地区和季节影响大.沼气:优点:热带、亚热带利用时间长缺点:温带利用时间短地热能:优点:成本低廉,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缺点:开发难度大,受地域限制(2).通过数据、图表说明煤炭、石油、水能、生物能、核能和沼气的特点,世界和我国的分布特点及利用现状、前景。
专题19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专题19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一般为新高考地理卷第18题或19题,主要涉及我国的土地资源、我国的能源资源与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例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境内北部莱州湾海域实施,预计2024年6月完工。
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
“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基本原理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
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
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
(1)指出在莱州湾海域进行风电场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海洋条件。
(2)说明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
(3)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
【答案】(1)夏季水温高,冬季海冰破坏;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波浪等海水运动干扰。
(2)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风力发电机建设对海洋生态所造成的破坏;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渔业产量;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3)海上风电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海洋牧场扩展渔业空间范围,提高渔业产量,保障渔业产品供应安全。
1.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1)资源问题影响国家安全①人口爆炸性增长,过度利用资源和环境,人均收入下降,社会负担过重,发展缓慢。
①国内资源对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制约。
①资源的短缺,破坏国家正常活动的物质生存环境,动摇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一、课标呈现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产生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
2.分类按照自然属性可分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3.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知识点2: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知识点3: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1.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①石油对外依存度偏高,能源供应受国际能源市场影响大。
①能源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①能源结构不合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缓慢。
①能源分布不均,运输成本日益攀高。
①能源消费模式不经济,环保压力不断增大。
2.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石油供需关系变化①20世纪60年代之前,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①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进口国。
①1993年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①我国进口石油来源:俄罗斯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2)石油安全问题原因①出口国社会动荡。
①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
①石油长距离运输。
3.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的方法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就要看:①是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得;①能否用于生产和生活。
凡是既符合①,又能满足①的物质或能量,就是自然资源。
只符合其中任何一条的,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易错点2:资源供给和消费方面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1)资源供给方面,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2)资源消费方面,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易错点3:金属资源开采一般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以中国稀土为例)1.我国稀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过量开采,储量减少;不合理开发,造成土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创汇少。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讲解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考点分析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讲解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考点分析一、考点分析1.常见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的类型能源统计图可分为静态统计图和动态统计图,静态统计图主要用于呈现某时期能源构成或对比,如对比某时期不同能源类型或不同区域的差异。
动态统计图主要呈现不同时期能源构成情况,一定有时间变化要素。
如:2.“三步”读图能源消费结构图的判读关键是“三找三析”和“三步”三找:一找坐标,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二找范围,分析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三找变化,分析总量的变化趋势和各能源构成在不同年份或不同区域的变化。
读图一般步骤如下:预备:粗看图形和组成要素。
图1为扇形图,只呈现了百分比关系;图2为柱状图,可呈现不同主体(国家)不同能源类型的比重;图3为多要素组合图,既呈现了主要能源消费量的变化(柱状图),也呈现了单位GDP能耗的变化(曲线图)。
第一步:找图例、坐标和点线柱。
①坐标统计图一般要先看坐标,如图3中纵坐标分别为能源消费量和单位GDP 能耗,横坐标为时间。
②看图3图例,明确图中主要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水电,柱状图示意能源消费总量变化,曲线示意单位GDP能耗的变化。
③观察图3柱状图和曲线的变化特征以及柱状图的构成,主要从柱状图和曲线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上去观察,柱状图的构成要结合图例,比较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大小。
第二步:析构成和变化,借原理析前因后果。
图1没有过多构成要素,较简单,重点抓住几种能源消费比重的大小差异;图2纵轴为百分比,要抓住各国间不同能源消费比重的差异;图3纵轴有两个,代表不同的构成要素,横轴为时间,可表示变化,因此要抓住两个要素随时间的变化。
结合不同能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对题干进行分析。
第三步:比较选项确定答案,或按解题思路用术语规范答题。
二、例题分析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
据此完成1~2题。
1.上图为某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其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2.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A.减少灰霾天气B.减少紫外线辐射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D.消除酸雨危害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对比图中四个国家各种能源消费比重,可知丙国水电比重最大,化石能源比重最小,水电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碳排放量比重小,所以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丙国。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如何判读能源结构统计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能源结构统计图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高考试题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之一。
图1 竖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图2 横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图3 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遵循一般的判读方法,最关键的是要注意“三看”:一看坐标,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二看比例,观察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三看变化,观察总量的变化趋势和各能源构成在不同年份或不同区域的变化。
如图1中要看清每一个柱形的图例长短反映的各种能源所占的比例,如①省份原煤比重超过70%;②省份原油比重近60%;③省份原煤约占70%多,水电和原油占近30%;④省份原煤占80%多。
图2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100%,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如西班牙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62%,核电约占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10%,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主。
比较三个国家,西班牙的风电比重最大,意大利的热电比重最大,法国的核电比重最大。
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图3中每两条曲线之间的范围或高度差反映某种能源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
该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世界能源结构的整体,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
不能简单地以读出的纵坐标值70%作为1989年石油的消费比重,而应该根据1989年石油消费比重所占纵坐标段的范围值,计算出约占40%。
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的范围大小,可以读出各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最后得出结论:在图示时间段内,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典型例题】(2013·上海卷)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1~2题。
能源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能源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问题逐渐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难题。
地理学中对能源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能源专题是高考地理的重点内容,其相关知识点在考试中经常会涉及。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能源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一、能源类型和分布能源是指可直接或间接利用进行物质转换的物质或者自然现象。
按来源可以分为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和新能源。
其中,化石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非化石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则包括核能、太阳能和海洋能等。
化石能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非化石能源主要分布在水力资源丰富的中国、巴西、加拿大等地区以及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资源丰富的欧洲和北美地区;新能源则由于技术落后,分布较为分散。
二、中国的能源资源及其特点能源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我国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储量居世界前列。
但受地理环境和经济水平影响,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存在一些特点:1.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煤炭、铁矿石和钨、锡等资源集中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
2. 我国能源开发结构不合理。
煤炭仍是国内主要能源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超过65%;而油气资源则主要集中在国土面积较小的东南海岸地区。
3. 我国能源消费高度依赖进口。
我国对铁矿石、铜矿石、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原材料的依赖程度较高。
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
三、中国的能源供给与需求状况能源供给是我国基础、重要、紧迫的国计民生问题之一。
我国能源供需结构存在着供给紧张、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根据统计,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超过4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比例近60%,原油比例约14%,天然气比例约8%,水电比例约5%。
这也说明了我国非化石能源利用率仍然比较低。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检测:能源安全(附答案解析)
能源安全一、单选题1.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和能源生产与消费状况,决定了我国的能源供需特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是( )A.煤炭和天然气丰富B.水能和风能丰富C.天然气和太阳能缺乏D.石油和风能缺乏(2)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 )A.生产量居世界第一B.消费量居世界第二C.生产量大于消费量D.生产量与消费量持平2.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下列措施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有( )①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②加大能源战略储备,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③全面禁止采挖煤炭,全面使用新能源④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利用率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据此回答下题。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现状是(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核电为主B.我国能源生产单位能耗低,利用率高C.我国能源生产主要在西部和北部,消费主要在东南部D.我国四大工业区的能源生产量大,但消费量更大2023年,某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在湖北应城开建。
压缩空气储能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在压力容器(如密封的报废矿井、盐穴、山洞)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的储能方式。
应城是我国最大井盐产区,废弃的盐穴空腔有170多个。
下图为压缩空气储能发电工作原理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4.该储能电站落户应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B.技术C.交通D.市场5.空气储能电站的运行( )①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可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③通常白天压缩空气来储能④储能发电量有明显日变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陕京输气管道是由陕甘宁气田供应天然气至北京的输气管道,是中国第一条有干、支线管道和压缩机站以及地下储气库的完整配套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
首条陕京输气管道工程于1997年9月竣工投产,目前四线工程正在建设中。
高考地理热点专题之资源与能源问题-word文档
高考地理热点专题之资源与能源问题资源与能源问题本专题侧重于考察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逻辑推断的思维能力,注重考查地理思维方法和基础知识的整合,分析解决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的能力。
主要涉及:①资源问题;②能源问题;③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的形成原因。
(1)气候资源。
对某地气候要素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发展农业、旅游、地方经济等。
(2)水资源。
以水资源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我国的河湖水文、人类活动与水环境的关系,以及日趋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
(3)土地资源。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问题是我国土地利用中的防治重点,与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4)生物资源。
从某地生物资源(如森林、草原)的保护或生态破坏现象分析其自然原因(气候变化)、人为原因(人类生产活动的不合理方面)。
(5)能源资源。
考查有关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资源的分布、成因、消费结构以及利用中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方针指引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东部资源已经处于开采中后期,而且中西部地区勘探开采进展不快,中国近海油气资源勘探还处于开发初期。
主要考点:一、某地区水资源总量径流总量=降水量-蒸发量。
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衡量某地水资源数量。
一般降水越多的地区,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越丰富;水资源最丰富的前六位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二、我国水资源问题1.南方地区: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资源减少——水质型缺水(太湖、巢湖、滇池的治理)。
2.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
黄、淮、海河流域最严重——河流断流、地面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资源型缺水。
3.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无序利用,上游引水过多,植被破坏——内陆河下游生态环境问题——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
4.对策和措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建立蓄水工程(修建水库、营造防护林等)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修建跨流域引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引滦入津等)用水量迅速增加──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以补地表水不足。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概况1.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活、生产的物质或能量2.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1)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种类齐全。
(2)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很少。
(3)自然资源形势严峻二.中国的土地资源1.我国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1)根据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可以把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2)耕地又可分为水田与旱地2.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3.三大林区:(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2)西南的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喜马拉雅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林区(3)东南地区的台、闽、粤、赣各省,森林也不少,但大多是次生林或人工林4.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1)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为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3)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4)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5.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1)水土流失严重,每年50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2)土地荒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3)社会经济发展征用大量土地(耕地)(4)森林资源在一些重要林区日益减少(5)草场资源普遍超载Tip:主要的土地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原因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不合理的垦殖等气候变暖、干旱、风沙侵蚀等,三过度造成的植被破坏气候干旱,干旱区的大水漫灌,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沙漠面积扩大、耕地减少、风沙危害、沙尘暴耕地退化、农业减产对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完善排灌系统,利用水利和生物配套技术6.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原则,依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①南方丘陵、山区宜大力发展林业②北方半干旱、干旱草原区宜退耕还牧,发展畜牧业③一些河流中上游及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宜发展林业,大于25°的坡耕地宜退耕还林三.中国的水资源1.水资源的概念: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通常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2.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3.我国的水资源现状:(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总量排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2)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3)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4)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5)水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欠佳4.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地区差异:(1)南方地区——水质型缺水(太湖、巢湖、滇池)(2)北方地区——资源型缺水(淮河、海河、辽河)(3)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无序利用(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5.我国水资源短缺与解决措施:(1)缺水的原因: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③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④不合理用水,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⑤水污染现象严重(2)措施:①实行跨流域调水;②兴修水库;③节约用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2020年】1.(2020·新课标Ⅰ)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向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
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
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
【答案】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使之不易退化;密度过大时,大量啃食植被,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
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
【解析】先注意审题,该问题包括两个分析,先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再提出对策。
读图可知,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是:先随着高原鼠兔密度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也增加,当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达到760后,高原鼠兔密度继续增加后,土壤全氮含量随着开始下降。
即密度过大时,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而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有利于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根据上面结论: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所以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是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高原鼠兔过多过少都不行。
在合适范围之内,使得土壤全氮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刚好能够维系土壤肥力。
2.(2020·新课标Ⅱ)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
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讲义新人教版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以区域资源分布图或资源开学生用书P186一、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①水能、风能、②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1)包括:③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④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⑤开采条件好。
2.市场⑥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⑦便利。
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⑨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建设⑩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2)发展⑪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变输煤为输电的不利影响:一是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紧张;二是加重本地区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微探究1 山西省紧临黄河,可不可以利用黄河发展水运向外输煤?答案山西省虽紧临黄河,但其水文特征不利于发展内河航运。
其主要原因是:①黄河作为晋、陕两省的界河,奔流在黄土高原上,多峡谷瀑布,水流湍急,极不利于航运;②黄河的水量不大,且季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航运比较困难。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1.煤炭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1)开挖地表,排弃土石,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2)重化工的发展造成⑮“三废”污染。
2.保护与治理措施(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⑯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煤炭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a.对原有⑰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b.大力发展⑱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3)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
微探究2 “资源枯竭型城市”应该怎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答案①实行战略性转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如何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图太阳辐射等值线图是用来表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状况的等值线图,最常用的是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除此之外,还有能够体现太阳辐射分布的其他相关要素分布图,如云量日均值分布图、日照时数图、光合有效辐射图等。
在对其判读时,要从以下几点着手分析:一、读数值1.读出图中最大值、最小值,求出差值大小。
如下图中最大值为①点,介于6 000~6 500之间,最小值为②点,介于3 000~3 500之间。
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图2.关注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变化规律(增大、减小方向)等。
如下图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变化趋势为: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二、看分布看等值线的走向、弯曲方向、闭合及疏密。
三、析成因与太阳相关的等值线图在成因分析上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等值线的走向多与纬度、地势高低、山脉走向(迎风坡、背风坡)、海陆位置等有关。
2.等值线的弯曲多与地形有关。
3.等值线的闭合多与地势高低、山脉走向等有关。
4.等值线的疏密更多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
5.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温馨提示]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典型例题】(2015·安徽高考)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M日最接近(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思维过程1.从文字中获取信息(1)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受太阳高度角的影响。
(2)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说明阴影部分对应的日期有极夜现象。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讲义-中国的能源安全(人教版)
中国的能源安全1.中国能源供需特点2.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
(2)我国石油供需关系变化20世纪以来,我国石油供需关系经历了3个阶段:阶段时间原因及特点供应短缺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石油资源储量和产量不足自给有余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和化工原料进口依赖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需求快速增长,战略储量减少,稳产难度加大,新增探明储量有限,生产量的增长明显低于消费量的增长(3)我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原因①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出口国社会动荡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导致进口成本增加。
②石油长距离运输:运输通道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够及时运达。
概念解读石油危机石油危机是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影响所产生的经济危机,不是石油资源的枯竭。
3.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1)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数量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
(2)我国煤炭资源供需空间错位,导致运输安全风险。
(3)煤炭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各种环境问题,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隐患。
4.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①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
②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能源需求总量增长变缓。
(2)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3)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措施①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
②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
③开辟多元、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
④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
特别提醒我国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原因我国的经济逐年增长,石油进口量逐渐加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加大了石油供应的风险;石油战略储备是一个国家能源安全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不储存足够的石油,一旦石油通道发生问题或者石油供应发生问题,大量的石油供应就会被切断,一旦我国没有足够的石油,经济就会陷入瘫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
自然资源的特征: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的种类、资源的组合状况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①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
能、海洋能等。
②能源利用存在问题:煤炭过多、水电少
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
建设原因:①常规能源不足;②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4、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②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③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④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⑤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5、调整措施:①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③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⑥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⑦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⑧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典例: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意义?(8分)
1)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所有资源调配都有这意义);. 2)对输出地(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就业,环保);.
3)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4)输入地(缓解资源或能源紧张,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相关产业发展,环保);.
典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
对西部的意义:
1)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利于退耕
还林和水土保持;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4)增加就业机会;
5)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东部的意义: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保护环境(减轻燃煤造成的污染);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黄河以南逐级提水;2)水源地工业发达,排放污水多,水质差;
3)沿途有渗漏,可能引起盐碱化等。
✧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
1)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2)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
3)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
5)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6)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中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势在必行的原因?
1)有利于稳定国内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
2)有利于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3)保障国民经济安全运行。
➢要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你认为应该采取那些措施?(10分)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大力发展替代技术,降低石油进口依赖;
3)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4)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石油消耗水平;
5)坚持开发节约并举,确立节能首要位置;
6)开设石油期货市场,进行必要的石油战略储备,规避国际价格风险;
7)采取多元化战略,增加进口能源的渠道;
8)加快西气东送、西电东输等工程的建设。
➢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
对哈沙克斯坦而言:
1)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3)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中国而言:
1)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2)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
3)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
4)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而且可以节省运输费用。
➢今后我国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1)加强人口数量控制(继续贯彻和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2)切实保护耕地(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3)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生产力,或提高单产);
4)加强生物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品种(或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5)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
6)积极稳妥的推进粮食深加工项目(注意新增工业需求如燃料乙醇、生物柴
油等项目发展对粮食需求的压力);
7)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适当增加农产品进口,以减轻国内市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