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方法分析论文
心内科临床护理相关论文范文

心内科临床护理相关论文范文心内科护理工作具有工作专业性强、难度大、患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突发复杂多变等特点,因此心内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较其他科室具有更高的风险,对患者病情的发展和医院的整体形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心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内科护理论文范文一: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摘要】探讨心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
论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范、躯体合并症处理、院内感染的防控、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通过对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特殊药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护理安全应急预案,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专科技能培训,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掌握心内科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活习惯。
有效规避了心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降低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心内科;患者;安全管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57-01患者的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的过程中避免由于意外而导致的不必要伤害,主要强调降低医疗护理过程中不安全的设计、操作及其行为。
心内科患者大多为年老、多病、心肺功能差、听力视力弱、生活自理能力差、易发生摔倒、坠床、烫伤、体位性低血压等意外。
采取切实的措施监控医疗差错和患者的安全问题,加以相关研究,以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
为保障患者的安全,我科多次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讨论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使护理工作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安全得到大大提高。
1 存在的不安全因素1.1 患者因素由于我科患者多属年老多病、行动不便、心肺功能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冷热感觉不灵敏,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易发生跌倒、坠床、冻伤、烫伤。
环境因素:如摇床的摇手使用后未及时归位、地面不干燥、床旁椅放置不妥、光线过强、过暗等均易使患者受到伤害。
药物因素:我科病员常使用强心、扩血管、镇静等特殊药物,如使用不当或宣教不到位易使患者受到伤害。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护理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姓名:班级:年月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摘要】由于现代生活的提高、工作压力增加、饮食习惯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呈增长趋势。
此文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心脏的主要功能、作用,知道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更好的了解心脏病,了解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病种、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如何保持合理膳食,学会心血管疾病病种与症状的护理,在病人发生疾病时可以很好的护理病人,让病人的心脏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为心脏病的发作而感到害怕,让心脏保持一个健康状态。
【前言】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射血器官,具有泵的功能,推到血液循环,主要功能是给躯体供氧和清除体内代谢产物。
而现代社会的生活提高了,人们不注意身体的健康,过度的饮酒、吸烟、紧张、疲劳、激动、饱餐,在些情况下常常会出现一些心脏疾病。
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疾病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其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表现,而针对不同疾病应有不同的预防与护理。
心脏一旦出现症状即可危机生命。
1. 心脏常见疾病及护理1.1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类;按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类。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应注意劳逸结合,心功能不全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进刺激性食物、不可过饱;给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对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进行心电监护,特别注意有无引起猝死的危险征兆;注意观察用药情况,防止发生不良反应;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护理:心电监护24h注意起搏频率和心率是否一致;卧床3~5d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不要压迫置入侧,指导病人6周内应限制体力活动,定期复查,随身携带“心脏起搏器卡”。
1.2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又称心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性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维持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心血管内科论文

心血管内科论文推荐文章心内科护理论文热度:心内科护理安全管论文范文热度:心内科临床护理相关论文范文热度:财经新闻论文写作热度:关于中国梦教育论文热度:护理风险是指从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所有各类不安全事件的总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血管内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血管内科论文范文一: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84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92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6.7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1.5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缓和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护理方法;人性化护理为进一步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方法,本文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84例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8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2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其中男51例,女41例,年龄在54~76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6例,高血压4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在55~77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5例,高血压4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26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
心血管内科护理论文

2023-11-03CATALOGUE目录•引言•心血管疾病概述•心血管内科护理研究现状•心血管内科护理干预措施•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提升策略•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公认的最主要死因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论文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深入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实践和相关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改善护理效果,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研究目的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论文的研究,总结和评价当前护理实践的经验和效果,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效果。
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论文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为改进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与方法02心血管疾病概述心血管疾病的定义与分类心血管疾病是指一系列涉及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缺血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根据其发病机制和病因,心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心脏病和非缺血性心脏病两大类。
非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其发病机制与缺血性心脏病有所不同。
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中青年人群中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女性在绝经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与男性相似。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吸烟吸烟可导致血管收缩和痉挛,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
肥胖肥胖可导致代谢综合征和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血管壁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 (1)一心脏常见疾病及其护理 (2)(一)心律失常 (2)(二)心力衰竭 (2)(三)先心病 (3)(四)心肌疾病 (3)(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5)二常见症状及护理 (6)三预防 (9)四、运动康复 (10)(一)改善临床症状的研究 (10)(二)改善患者心功能的研究 (11)(三)改善危险因素的研究 (11)四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4)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内容摘要:现代生活的改善,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存在着不良的饮食习惯,这就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对心脏的功能作用及心脏病的诱发因素做了详细介绍,旨在让人们对心脏有更进一步的人认识,同时增加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症状的了解,并在此了解的基础上从而能做到健康饮食,这将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起到很大作用。
此外,当病人出现心血管疾病时,我们也能够做到及时应对,并对病人做很好的康复护理,让病人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慢慢恢复,从而不再为心血管疾病而感到恐慌。
关键词:心血管病,常见的疾病,常见症状预防与护理一心脏常见疾病及其护理(一)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频率和节律出现异常。
它分为缓慢型和快速型两部分。
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主要被用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
因快速型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所以其比较复杂。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1、病情观察。
2、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
3、为抢救、用药而建立静脉通道。
4、备好除颤器、起搏器。
5、准备抗心律失常药,对于给药后的反应、剂量及给药途径做好记录。
(二)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泵功能减弱,它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心输出量相对或绝对下降,从而导致代谢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生理病理过程或综合征[1]。
心衰病人的护理:1、左心衰竭致肺循环淤血将导致气体交换受损2. 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将导致体液过多3、心排血量下降将导致活动无耐力4、长时间卧床、水肿及营养不良将导致皮肤完整性受损5、长时间卧床、水肿及营养不良将会使人产生焦虑6、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三)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先天心血管系统畸形[2],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
心血管内科护理论文2100字_心血管内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心血管内科护理论文2100字_心血管内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心血管内科护理论文2100字(一):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论文摘要:目的:探究在心血管以及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效果,以及风险管控的实际价值。
方式:医院在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进行救治的100名患有心血管病以及呼吸内科病的病患作为研究群体,分为两个研究小组,最后对比两个研究小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中病患的满意程度显著较高,同时意外的发生几率也明显降低,医护争议的发生率也显著较低。
结论:高水平的知识对于临床应用来讲,拥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对比实验;应用价值;风险管控所谓的临床护理风险就是指,在现实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诸多随机条件,对相应的病患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这些随机性的风险就是临床护理风险。
在心血管以及呼吸系统方面,急诊病患很多,由于不稳定因素较多,进而会有极大的可能性,发生意外事件。
处于危险状态的条件很复杂,例如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已经心肌梗塞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病患的高风险因素。
本研究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药物的应用价值和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一、材料与方法1.1一般信息将该研究群体按随机规则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
每个护理团队的成员在他们管理的病患之间保持平衡,并且50位病患和护理团队成员的数据相似。
1.2研究方法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入院和教育、检查和指导病患的基本技能,例如适当的评估和护理。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强调技术管理,实验组加强护理风险评估和预防干预措施,全面评估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病患的特定疾病类型、特定条件、年龄等因素,并提供临床护理。
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加强病房检查,针对可能的风险提出对策并加强对风险应对的具体措施护理风险管理在测试组中将其应用于病患的救治以加强训练,管理和学习抢救设备等,并且比较两组病患在护理管理效果方面的数据差异。
1.3研究指标问卷用于调查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计算两组风险事件和护士和病患纠纷的发生率,并评估护士对护理质量管理和护理操作的掌握程度。
30例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分析

30例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分析目的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护理的服务效果与改进措施。
方法总结分析我院30例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护理过程中观察护理效果,并与患者、医护人员交流,了解护理效果。
结果在经过我院系统人性化护理后,患者心态平稳,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医患关系和谐,患者满意度高,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结论我院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方法,是一套系统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果。
标签:心血管内科;系统人性化护理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
基本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紫绀、眩晕、晕厥、疲劳等。
患者症状明显,身心痛苦,危险性较大,心血管内科以老年患者居多,疾病的特点以及患者的特点,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
患者年龄为22~66岁。
病程为4个月~6年。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国家标准的心血管疾病症状,确认为心血管内科疾病。
1.2 方法1.2.1护理环境良好舒适的护理环境,既能保证患者的休息,又能使患者心情愉悦,因此良好舒适的护理环境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院在护理环境上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要求,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见。
对护理环境的安排做出如下要求:①病房环境,病房做到,整洁、通风、光线舒适、布局合理,病房里整体是单调的白色,因此,可布置一些绿色植物或装饰起到调节患者心情的作用,并及时打扫保持卫生。
②病房安排,在安排病房前,征询患者的要求,然后根据患者的要求,安排患者满意的病房。
在整体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文化程度、爱好等大致划分病房,以便让患者尽快的适应病房,并心情愉悦。
③人文环境,患者入住后,尽快记住患者的姓名,了解患者,用患者喜爱或者让患者感到尊重的称呼去称呼患者,避免”某床”的称呼,这样能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拉近医患的关系。
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的心血管内科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
,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
治疗3个月后对比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治疗组病例中,患者的满意度效率为93.4%;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2.12%。
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及早康复。
关键词:心血管护理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主要分为慢性与急性,无论哪一种,都有着相似的病发过程和治疗方式。
现将我院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做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的护理接受综合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
这两组患者均无其他干扰性疾病。
其中,治疗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40~73岁,平均年龄为(51.62±3224)岁,体重为40~77kg,平均体重为(54.84±5.11)kg;实验组患者中有男13例,女17例,年龄为48~84岁,平均年龄为(52.41±4.05)岁,体重为45~82kg,平均体重为(54.11±3.83)kg。
两组患者在基本方面都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实验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体位、康复、以及出院后的护理等多个方面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大部分心血管病患者经过长期治疗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
初入医院的患者对疾病缺乏充分的认识,容易产生不良悲观情绪,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用亲切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讲解病情和治疗计划,给患者提供空气新鲜、干净整洁的护理环境,使患者精神宽松(2夜间护理夜间护理夜间心血管疾病突发性的高发期。
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探讨

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探讨心血管疾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例如:其中某些疾病,如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等与患者的营养因素关系紧密,完善合理的膳食已经成为防治上述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措施之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尤其最近几年来,心血管疾病业已成为门诊以及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的疾病之一,因此强化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工作在当今有着现实的意义。
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为:①呼吸困难;②心绞痛;③心悸;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内科临床护理时,应针对心血管疾病的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临床护理,以下是针对这三种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所应采取的临床护理工作的探讨。
1呼吸困难(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的发绀情况,肺部罗音的变化,评估其使用辅助呼吸机的情况和呼吸困难的程度,以及对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结果进行监测。
(2)采取有利于呼吸的卧式。
帮助病人采取比较有利于呼吸的卧式,例如:如端坐卧式、半坐卧式、高枕卧式,使患者的横膈下降,肺容量提高,减少其呼吸困难的程度;坐式或半坐坐式时两腿应自然下垂,在重力的作用下,水肿液回流和下半身静脉血减少,因此回心血量也同样有所减少,可使患者肺水肿和肺淤血的程度减轻,改善其呼吸困难的症状。
(3)休息。
患者呼吸困难时消耗能量比较大,休息可减少其能量消耗和氧耗,改善肺\心功能。
因此让病人卧床休息可有效减轻对肺、心、肾功能的损伤。
(4)优化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应相对安静,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清新,定时进行通风换气。
(5)有效呼吸。
鼓励患者多咳嗽、翻身、进行慢而深的呼吸,对其指导放松的技巧,帮助其减少焦虑,从而减轻全身肌肉的紧绷程度,改善呼吸状况。
(6)吸氧。
根据患者的缺氧程度对其进行氧气吸入,严重缺氧及肺水肿氧流量为 4—6l/min,中度缺氧时氧流量为3—4 l/min,一般缺氧时的氧流量为 1—2 l/min 。
(7)饮食。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分析论文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分析论文下面就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分析论文(共含3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分析论文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分析论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病人及其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加,此外心内科患者疾病较复杂且病种繁多,使得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所以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十分重要。
我院对11月?11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发现其临床效果较好且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
现将其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选取月~某月在我院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作为优质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的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
优质组中女性患者35例,男性患者40例,年龄范围(50~80)岁,平均年龄为(±)岁,疾病包括冠心病30例、心绞痛21例、心肌梗塞24例;常规组中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37例,年龄范围(53~85)岁,平均年龄为(±).岁,冠心病25例、心绞痛18例、心肌梗塞17例。
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如检测患者脉搏、血压、体温和神智,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对患者予以静脉输液治疗。
优质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和舒适的病房内环境,保持室内通风以及充足光线,减少强光照射,对病房内探访人数进行控制,禁止人员在病房内吸烟;②心理护理:由于心内科患者发病较急,病情复杂,病程时长较长,所以患者常会具有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从而导致原有病情进一步恶化,不利于预后恢复,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并给予患者细致和耐心关怀,耐心倾听患者问题,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和焦虑心理,此外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病原因、机制以及治疗方法及事后注意事项,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③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合理进食,待患者病情好转后予以摄入蔬菜和水果,并适当对其腹部进行按摩,以便促进肠道蠕动,若患者存在便秘现象,予以使用开塞露或低压盐水灌肠;④运动护理: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少量有氧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时降低死亡率,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以及身体素质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和运动量。
心血管病护理分析论文

心血管病护理分析论文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心血管病患者1033例,其中男680例,女353例;32—50岁328例,50~60岁421例,60岁以上284例;病情好转出院者984例,转院28例,死亡21例,其中夜间死亡者6例,可见夜间是心血管病患者的高危时段。
2夜间护患情况分析2.1病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心血管病人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易引起心肌细胞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等,甚至会引起病人在夜间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
所以夜间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发病的高发期。
2.2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护士均为女性,体力较弱,再加上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夜间生物钟紊乱,身体极度困乏,且夜间值班人员少,无人监督,如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对病人的观察而导致不良后果。
2.3陪护方面的原因夜间陪住人员,往往适应不了生物钟的紊乱而困乏入睡,加上住院时间长,陪床人员身心疲惫难以提供变化的信息。
3夜间临床观察与护理夜间护士应详细做好床头交接班,了解病人日间病情变化,主要治疗、心理、睡眠及饮食情况,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情况,并知道急救仪器的放置位置,以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顺利采取急救措施。
同时根据心血管患者病情变化特点,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3.1制定夜间工作流程护士接班时要详细交接,并将交班内容整理在交接本上,以便夜间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防止遗漏治疗和护理。
3.2按护理等级要求定时巡视病区,包括病区安全设施、专科设施及急救仪器设备情况、仪器使用情况、巡视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值班医护人员的动态。
保证夜间全病区的护理安全。
3.3夜间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
对夜间治疗的患者,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慎独精神。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障治疗及时、准确无误地进行。
(1)对病区患者的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状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并进一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Xx省中医学院护理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姓名:林婷班级:专科护理(1)班实习单位:xxxx省总队医院二○一二年十月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摘要】由于现代生活的提高、工作压力增加、饮食习惯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呈增长趋势。
此文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心脏的主要功能、作用,知道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更好的了解心脏病,了解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病种、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如何保持合理膳食,学会心血管疾病病种与症状的护理,在病人发生疾病时可以很好的护理病人,让病人的心脏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为心脏病的发作而感到害怕,让心脏保持一个健康状态。
关键词:心血管病的常见的疾病常见症状:预防与护理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目录1. 心脏常见疾病及护理 .................................................................. . (4)1.1 心律失常................................................................... .. (4)1.2 心力衰竭................................................................... .. (4)1.3 先心病 .................................................................. (5)1.4 心肌疾病................................................................... .. (5)1.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5)2. 常见症状及护理 .................................................................. (6)2.1 心悸................................................................... (6)2.2 心源性呼吸困难 .................................................................. . (6)2.3 心前区疼痛 .................................................................. .. (7)2.4 心源性水肿 .................................................................. .. (7)2.5 心源性晕厥 .................................................................. .. (8)3. 预防................................................................... .. (8)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前言】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射血器官,具有泵的功能,推到血液循环,主要功能是给躯体供氧和清除体内代谢产物。
浅谈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

浅谈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的方法和交流体会。
方法选取我中心2010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对其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仔细的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
结果110例患者中彻底治愈67例(60.9%);好转32例(29.09%),转院1例。
结论心理和人性化的有效护理既能增加心血管病患者的舒服感,同时也使患者有彻底康复出院的信心,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来说也是一种提升。
标签:心血管;人性化护理;护理体会;心理护理心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危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此疾病有很多种类,病因也非常复杂。
有些种类的疾病与营养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
因此合理的饮食就成为了一种很好的防治疾病的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患者人数不断上升,而服药和治疗的过程较长,患者不仅身体上遭受病痛,经济和心理都有负担。
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者在情绪上都有障碍,而采取人性化护理不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还能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好的心态去面对和战胜疾病,实现早日康复的目标。
因此必须要加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工作。
本文选取我中心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和人性化护理,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中心2010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39例;年龄41~78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1例,高血压病患者14例,肺源性心脏病4例。
1.2 护理方法1.2.1 常规护理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做好患者皮肤护理,防止出现压疮;仔细观察患者进食,禁止摄入高钠、高脂的食品,坚决禁止暴饮暴食,同时为防止出现水、电解质失衡,不能吃得太少;患者的病房要保持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根据医嘱和药品的特点,帮助患者做到按时服药和观察其是否有不良反应;坚持夜间巡视,如果发现患者有呼吸困难,立刻通知值班大夫,马上让患者采取坐卧位或坐位,下垂两下肢,可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瘀血。
心内科临床护理方法分析

心内科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摘要:本文就心内科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根据采取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护理服务,为临床护理提供多途径的护理方式,促进临床护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让患者得到积极有效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心内科;临床护理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and the effect of nursing. According to take a combination of emotional and rational way to nursing service,provide much in the way of nursing for clinical nursing,promote the clinical nursing work standard and procedure,let patients receive active and effective nursing service. Key words:clinical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患者从进入医院接受治疗开始,一直到其出院,患者承受的痛苦和压力都比较大,如果再护理过程中能够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深入的了解,不仅能够让护理服务工作更加顺利,对于患者出院后的养护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1.工作日程安排①护士长与早晨和晚上交接班的时候,要带领护士到病房中问候患者,对患者的睡眠情况、饮食情况等等生活细节进行关注,为患者进行清理卫生,按摩。
对患者的反应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寻找,发现问题后,要尽快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将问题解决;危重的患者如果无法进行语言的沟通,护理人员可以考虑使用肢体对话的方式,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让患者保持比较稳定的情绪和心态,是对其治疗起到促进作用的方式。
②临床护理服务对于患者来说是其康复的一道防御措施,在思想上能够正确的认识,工作上努力的进行改进,让护理质量提升。
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方法及其效果分析

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方法及其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方法及其效果分析。
方法:我院在2014 年8 月-2015 年2 月间共接收了84 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 例患者。
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护理后治疗有效人数28 例,治疗有效率为66.67%。
实验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后治疗有效人数38 例,治疗的有效率为90.47%,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远远大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
并且在实验组中有38 名患者对优质护理方法比较满意,满意度为90.47%,而对照组只有18 例患者对常规护理方法满意,满意度只有42.8%(P<0.05)。
结论:在临床中,对于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通常采用优质护理,采用优质护理不仅能提高治疗有效率,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治疗,最重要的是患者满意度很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方法;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03-01心血管内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长期疗效欠佳,治疗预后较差。
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开展优质护理才能提高心血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在心血管内科中提高护理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中药内容。
我院于2013 年开始要求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特别是对心血管内科,给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最大化的维护了患者的健康权益[1]。
针对这个问题,对我院在2014 年8 月-2015 年2 月间接收了84 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4 年8 月-2015 年2 月间共接收了84 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 例患者。
心内科患者护理方法分析

心内科患者护理方法分析摘要:在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过程,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重视科学的安排日常护理工作,针对性的制定良好的护理方案,重视运用有效护理方法,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在实践研究过程,从多方面进行了有效总结,提出了几点心内科患者护理方法与建议,希望分析能进一步加强心内科患者护理研究能力。
关键词:心内科;患者;护理引言对于心内科患者来说,全面有效的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身体素质,也利于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提高他们自信心。
在具体的开展有效的护理工作过程,必须要结合有效护理方法,科学分析更加高效的护理方式,从而提高医院护理服务水平。
1分析临床护理内容临床护理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治疗和护理作为根本,然后是饮食的成分数量,并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对效果进行检验,接着是医疗步骤,对患者进行检查和化验,并对目标结果进行掌握,还要对患者情况进行检测,同时要对患者的活动情况进行重视,最后是治疗护理的结果以及出院的计划和手续。
那么在具体工作中,以上这些内容目标要通过严格的时间进行量化,要对具体时间具体护理检查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包括用药物治疗的时间以及护理、准许出院的时间等等。
开展护理工作要确保其计划性、详细的步骤以及预见性,从而使护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自觉性得以提高,避免错误等问题的发生。
通过有效分析具体的护理工作内容,能加强护理认识,也利于提出更加高效的护理方式。
因此,护理人员要明确心内科护理内容,结合患者护理需求,重视全面开展有效护理,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2护理工作日程安排首先,在早晚交接班时,作为护士长可以和护士们共同到病房中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主要是关注患者各方面的情况以及生活细节,还需要帮助患者清理卫生、按摩等操作。
当患者提出要求或者反馈问题后,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患者解决,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如果不能通过语言进行沟通,那么可以选择肢体对话的方式,使护患之间搭建信任,帮助患者放平心态,稳定情绪,有助于治疗;其次,临床护理服务可以说是在康复过程中具有防御的功效,在开展工作时要确保正确的思想,并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护理的质量;另外,要有效完成常规护理工作,确保病房空气流通,并对病房的温湿度进行良好控制,与此同时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严格管理,帮助患者调整身体水电解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方法分析论文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是一
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
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
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全文如下:
[摘要]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21年
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84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92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
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6.7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
81.5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
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缓
和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为进一步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方法,本文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84例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84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2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其中男
51例,女41例,年龄在54~76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6例,高血压4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在55~77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5例,高血压4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26例。
两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
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
①住院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
②做好必要的皮肤护理,防止发生褥疮等并发症或出现皮肤感染等;
③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注意控制患者饮食摄入量和营养摄入[1];
④加强夜间巡视,防止患者夜间出现坠床、呼吸困难等症状;
⑤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严禁治疗期间随意更改药品种类和用药量;⑥辅助
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咳嗽、咳痰,防止出现坠积性肺炎。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
①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自身病情不了解,很多患者对病情的治疗和康复持悲观态度,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甚至抗拒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就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
结合患者的学历、生活习惯等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发病机制、治疗
方法、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等,满足患者心理需求[2],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3]。
护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沟
通交流掌握患者存在的问题,并尽早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干预解决,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③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4]。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心血管疾病发病特点、发病机制、常见诱因等,并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
改正,督促患者戒烟、戒酒,从而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④出院护理。
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状况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出院
指导,告知患者和家属治疗康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同时叮嘱患者定期回
院进行复查,一旦在康复过程中出现不适要及时入院接受检查、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出院随访,及时解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
护理满意度=基本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对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6.74%,对照组患者对
护理满意度为81.52%,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着老年患者身体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居于首位。
而除了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药物、手术治疗,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也能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
起到重要的作用。
人性化护理方式是以患者为本,从患者的需要出发,在心理、生理、社会需要等各方
面对患者进行护理[5],通过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方式,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
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另外,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
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院护理环境。
由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护理都较为复杂,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掌握必要的护理方法,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十分重要,它不仅能使患者摆脱不良心态和情绪,同时还能使护理工作进行更加顺利。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6.74%,充分说明了,对心血管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缓和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