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个人学习笔记
1、软件需求就是必须完成的事,以及必须具备的品质。
软件需求包括功能需求、业务需求、设计约束3个方面。
(1)功能需求:是指系统必须完成的那些事,即为了向它的用户提供有用的功能,产品必须执行的动作。
(2)非功能需求:是指产品必须具备的属性或品质,如可靠性、性能、响应时间、容错性、扩展性等。
(3)设计约束:也称为限制条件、补充规约,这通常是对解决方案的一些约束说明,例如必须采用国有自主知识版权的数据库系统,必须运行在UNIX操作系统之下等。
2、需求工程,是一个包括创建和维护系统需求文档所必需的一切活动的过程,通常包括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大工作。
1)需求开发,包括需求捕获(掌握一门捕获技术),需求分析,编写规格说明书和需求验证四个阶段。
2)需求管理,包括定义需求基线、处理需求变更、需求跟踪。
(软件设计原则:信息隐蔽、高内聚低耦合)。
3、设计评审:在开发时期的每个阶段,特别是设计阶段结束时都要进行严格的技术评审,尽量不要让错误传播到下一阶段。
设计评审一般采用评审会议的形式来进行。
4、软件测试(重点)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是根据程序开发阶段的规格说明及程序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的一批测试用例(输入数据及其预期结果的集合),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去运行程序,以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
从软件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则希望软件测试成为表明软件产品中不存在错误的过程,验证该软件已正确的实现了用户的需求,确立人们对软件质量的信心。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普遍希望通过软件测试暴露软件中隐藏的错误和缺陷,以考虑是否可接受该产品。
应当把“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者的座右铭;测试用例应当由测试输入数据和对应的预期输出结果这两部分组成;程序员应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包括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
经验表明,测试后程序中残存的错误数目与该程序中已发现的错误数据成正比。
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应当对每一个测试结果做全面检查;妥善保存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出错统计和最终分析报告,为软件维护提供方便。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总结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2015年3月by:Noodles】一.基本概念部分1.信息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信息?)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认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论的奠基者香农(Claude E.Shannon)认为: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比较流行的另一种说法认为:信息是事先不知道的报导。
哲学界认为:信息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方式。
总的来说,信息的概念存在两个基本的层次,即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认识论信息,就是主体对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状态变化方式的具体描述,包括对于它的“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含义和价值的描述。
2。
信息化的概念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
”信息化的其他定义: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3。
什么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4.项目的定义项目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使用一定资源、在确定的期间内、为特定发起人而提供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5。
项目管理的定义项目管理的定义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的过程。
项目管理是对一些与成功地达成一系列目标相关的活动(譬如任务)的整体监测和管控。
2024年学习笔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四版)第二章-信息技术发展
第⼆章-信息技术发展1-信息技术及其发展1.1-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络1.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有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
2.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文档,程序是计算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文档是为了便于了解程序所需的阐明性资料。
3.硬件和软件相互依存。
4.从网络的作用范围可将网络类别划分为:个人局域网(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公用网、专用网。
5.广域网协议主要包块:PPP 点对点协议、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xDSL、DDN 数字专线、x.25、FR 帧中继、ATM 异步传输模式。
6.IEEE 802 协议族:IEEE 802 规范定义了网卡如何访问传输介质(如光缆、双绞线、无线等),以及如何在传输介质上传输数据的方法,还定义了传输信息的网络设备之间连接的建立、维护和拆除的途径。
7.802.3(以太网的 CSMA/CD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802.11(无线局域网 WLAN 标准协议)。
8.OSI 七层网络模型从上到下:应用层(事务处理程序、文件传送协议)、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解密加密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会话层(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以及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传输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网络层(网络地址 IP 地址翻译成对应物理地址 MAC 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实现拥塞控制。
网际互联等)、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
数据的检错重发等)、物理层(物理联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9.TCP/IP 是 Internet 的核心,共四层有:应用层(FTP 文件传输协议、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DNS 域名系统、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传输层(TCP 传输控制协议、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网络层(IP 协议、ICMP 网络控制报文协议、IGMP 网际组管理协议、ARP 地址解析协议、R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网络接口层(底层协议,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简要版)
14. 外包管理 ................................................................................................................................................................. 67
25.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 104
21. 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化系统及其建设 ............................................................................................................. 85
22. 软件工程知识 ......................................................................................................................................................... 90
31. PKI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 118
2024年学习笔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四版)第三章-信息系统治理
第三章-信息系统治理1-IT治理1.IT治理是描述组织采用有效的机制对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平衡信息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的过程。
2.IT治理主要目标包括:与业务目标一致、有效利用信息与数据资源、风险管理。
3.IT治理的管理层次大致可分为三层:最高管理层、执行管理层、业务与服务执行层。
最高管理层主要职责是证实IT战略与业务战略是否一致;执行管理层的主要职责是制定IT的目标,分析新技术的机遇和风险;业务及服务执行层的主要职责是信息和数据服务的提供和支持;4.IT治理的核心是关注IT定位和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的责权利划分。
5.IT治理体系的具体构成包括:IT定位、IT治理架构、IT治理内容、IT治理流程、IT治理效果。
6.IT治理关注五项关键决策包括:IT原则、IT架构、IT基础设施、业务应用需求、IT投资和优先顺序。
7.IT治理体系框架具体包括:IT战略目标、IT治理组织、IT治理机制、IT治理域、IT治理标准和IT绩效目标等部分,形成一套IT治理运行闭环。
8.IT治理本质上关心:实现IT的业务价值和IT风险的规避。
9.IT治理的核心内容包括留个方面:组织职责、战略匹配、资源管理、价值交付、风险管理和绩效管理。
10.建立IT治理机制的原则包括:简单、透明、适合。
11.组织开展IT治理活动的主要任务焦距在这五个方面:全局统筹、价值导向、机制保障、创新发展、文化助推。
12.IT治理相关的最佳实践方法、定义相关标准。
比较典型的是:1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库(ITSS)中IT治理系列标注;2信息和技术治理框架(COBIT)、IT治理国际标准(ISO/IEC38500)13.IT治理实施指南-GB/T34960.1《信息技术服务治理第一部分:通用要求》规定了IT治理的模型和框架、实施IT治理的原则,以及开展IT顶层设计、管理体系和资源的治理要求。
该标准可用于:1建立组织的IT治理体系,并实施自我评价;2开展信息技术审计;3研发、选择和评价IT治理相关的软件或解决方案;4第三方对组织的IT治理能力进行评价。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笔记
第一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概述1.1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定义和概念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成为了企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是指利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信息系统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1.2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角色和职责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是指在信息系统项目中负责项目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规划、执行和监控项目,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技术规范完成。
1.3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确保项目按计划、按预算、按质量要求完成,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率,降低项目的风险和成本,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
第二章信息系统项目立项和启动2.1 信息系统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意义信息系统项目立项是项目启动的第一步,它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严格的立项程序,才能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项目的后续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支持。
2.2 信息系统项目立项的流程和程序信息系统项目立项主要包括项目论证、提案、立项决策等流程,在这些流程中,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工作,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3 信息系统项目启动的关键工作和措施信息系统项目启动是项目管理的第一个阶段,需要进行项目计划、团队组建、项目立项、风险评估等工作,确立项目的基本框架和规划,为项目的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第三章信息系统项目计划和组织3.1 信息系统项目计划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信息系统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包括项目范围、时间、成本、质量、风险等方面的规划,为项目的执行和控制提供指导和支持。
3.2 信息系统项目组织的细化和分工信息系统项目组织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它需要进行项目团队的组建、岗位责任的明确、团队协作机制的建立等工作,以确保项目的高效执行和顺利完成。
3.3 信息系统项目计划与组织的衔接和协调信息系统项目计划和组织是相辅相成的,需要通过有效的协调和沟通,确保项目计划的执行和项目组织的协作,实现项目管理的整体目标和要求。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笔记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笔记
### 1. 项目管理基础
- 项目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 项目和运营的区别
- 项目生命周期和阶段
-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
- 团队管理和沟通技巧
### 2. 项目启动与规划
- 项目背景和可行性研究
- 项目愿景和目标设定
- 需求分析和范围管理
- 项目计划编制
- 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
### 3. 项目执行与监控
- 团队组建和资源调配
- 进度控制和时间管理
- 成本管理和预算控制
- 质量保证和变更管理
- 风险应对和问题解决
### 4. 项目收尾和交付
- 项目验收和交付准备
- 项目绩效评估和总结
- 知识管理和经验积累
- 项目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
- 项目文档归档和整理
### 5. 专业实践和道德规范
- 项目管理方法论和最佳实践
- 信息系统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
- 项目管理职业道德和责任
- 相关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
- 沟通和冲突解决技巧
以上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技能要求的笔记,详细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教材或参考书进行学习和整理。
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汇总
1. 计算机基本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并行性是指计算机系统具有可以同时进行运算或操作地特性,包括同时性与并发性。
3.基本思想:时间重叠、资源重叠、资源共享。
4.传统串行方式:优:控制简单,节省设备缺:执行指令速度慢,功能部件利用率低。
5.流水线处理机:优:程序执行时间短,功能部件利用率高缺:增加硬件,控制过程较复杂。
6.并行处理机SIMD 一个控制器CU,N个处理单元PE,一个互连网络IN 。
7.并行处理机主要特点:⑴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方式工作。
⑵采用资源重复方法引入空间因素。
⑶以某一类算法为背景地专用计算机。
⑷并行处理机地研究必须与并行算法研究密切结合。
⑸异构型多处理系统。
8.多处理机系统组成MIMD:N个处理机+1个处理机存储器互联网络(PMIN)。
9.多处理机系统特点:⑴结构灵活并行处理机处理单元很多;多处理机有较强通用性,适用多样算法,处理单元数量较少。
⑵程序并行性并行处理。
11.RISC与CISC比较主要特点如下:⑴指令数目较少,一般选用使用频度最高地一些简单指令。
⑵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种类少,寻址方式种类少。
⑶大多数指令可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
⑷通用寄存器数量多,只有存数/取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无关寄存器之间进行操作。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设计思想上。
12.存储系统分类: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双极半导体)主存储器(MOS半导休,又称内存储器,包括高速缓存和主存)辅助存储器。
13.存储器地层次:高速缓存-主存,主存-辅存。
14.主存地基本组成:双极型MOS型(由存储体、地址译码器、驱动器、I/O控制、片选控制、读/写控制)。
15.存储器地主要技术指标:存储容量、存取速度(访问时间、存储周期TM)TM>TA、读出时间TM>TW、写入时间、可靠性、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16.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技术、语言与文字处理、人工智能。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复习笔记
第一部分项目项目生命期与组织项目管理过程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论证过程2.1信息系统项目的基础知识1 项目的定义和特点项目是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时间为特定客户完成特定目标的一次性工作。
项目的特点: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性。
2 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1)目标不明确2)需求变化频繁3)智力密集型4)设计队伍庞大5)设计人员高度专业化6)涉及的承包商多7)各级承包商分散,相互联系复杂8)系统集成项目需要研发大量的软硬件系统9)项目生命期通常较短10)通常使用大量的新技术11)使用与维护的要求复杂等等。
3 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项目管理的9大知识领域:整体,范围,质量,时间,成本,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
项目管理的5大专业领域: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应用领域的知识、标准、规定,项目的环境知识,通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软技能。
项目管理按照时间分为:启动,计划,执行,控制,结束。
按照重要程度分为两类核心和辅助。
4 项目管理战略管理运作管理企业管理的区别联系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到项目活动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
项目的活动必须满足项目作为前提。
运作管理: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对产品的制造和提供的服务中的各项活动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
其核心是对生产系统进行有效管理。
例如细节管理。
战略管理: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些列职能的总称。
5. 项目管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方面对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的编辑和内涵不断变化进行丰富和优化,另外一方面是各行业的专家们在探讨如何把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应用到本行业中去。
项目管理科学有全球化,多元化,专业化的三个显著特点。
6. 项目管理师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素质1)优秀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素质?提示:一个丰富,一个广博四个良好2)如何选择信息系统项目经理?3)怎样做好一个项目经理?提示:5个方面。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师(高级)学习笔记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目录1.项目管理概述 (4)1.1 系统集成资质评定条件 (4)1.2 项目和项目管理 (4)1.3 项目组织结构 (5)1.4 大型复杂项目管理(高项) (7)2.九大知识领域 (7)2.1 立项管理 (7)2.2 整体管理 (9)2.3 围管理 (13)2.4 进度管理 (14)2.5 成本管理 (15)2.6 质量管理 (16)2.7 人力资源管理 (18)2.8 沟通管理 (20)2.9 风险管理 (21)2.10 合同与采购管理 (23)2.11 配置管理 (25)3.法律法规 (26)3.1 合同法 (26)3.1.1 一般规定 (26)3.1.2 合同的订立 (26)3.1.3 合同的效力 (27)3.1.4 合同的履行 (27)3.1.5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27)3.1.6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28)3.1.7 其他规定 (28)3.2 招投标法 (28)3.2.1 总则 (28)3.2.2 招标 (28)3.2.3 投标 (29)3.2.4 开标、评标和中标 (29)3.3 政府采购法 (29)3.3.1 总则 (29)3.3.2 政府采购当事人 (30)3.3.3 政府采购方式 (30)3.4 著作权法 (31)3.4.1 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31)3.4.2 著作归属 (31)3.4.3 权利的保护期 (32)3.5 专利法 (32)3.5.1 总则 (32)3.5.2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32)3.6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32)3.6.1 围 (32)3.6.2 制订文档编制标准和指南 (32)4.信息技术 (33)4.1 信息化基础 (33)4.1.1 信息化体系六要素★背、考 (33)4.1.2 信息系统集成 (33)4.1.3 信息系统建设 (33)4.1.4 电子政务 (33)4.1.5 电子商务 (33)4.1.6 ERP (34)4.1.7 CRM(客户关系管理) (34)4.1.8 SCM(供应链管理) (34)4.1.9 物联网 (34)4.1.10 电子支付 (34)4.1.11 商业智能 (34)4.2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35)4.2.1 监理(部分高项) (35)4.2.2 ITIL与IT服务管理 (35)4.2.3 信息系统审计 (35)4.3 专业技术知识 (35)4.3.1 云计算 (35)4.3.2 软件需求 (36)4.3.3 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36)4.3.4 CMM和CMMI ★背、考 (36)4.3.5 中间件★ (36)4.3.6 Web Services ★ (36)4.3.7 工作流 (36)4.3.8 J2EE技术 (36)4.4 软件工程基础 (37)4.4.1 开发模型 (37)4.4.2 图 (37)4.4.3 UML图★背、考 (37)4.5.2 网络存储技术 (39)4.5.3 磁盘阵列 (39)4.6 信息安全管理 (39)4.6.1 信息安全管理概念 (39)4.6.2 物理安全管理★ (40)4.7 信息安全(高项) (40)4.7.1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原则 (40)4.7.2 信息系统安全方案★ (40)4.7.3 数字签名和PKI ★ (40)4.7.4 密码算法和密钥★ (41)4.7.5 哈希算法 (41)4.7.6 密码等级及使用围★背、考 (41)4.7.7 入侵检测与安全审计 (41)4.7.8 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等级★背、考 (41)4.7.9 TCP/IP网络安全协议★ (41)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 (42)5.1 总则 (42)5.2 术语 (42)5.3 机房分级标准 (42)5.4 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 (42)5.5 环境要求 (42)5.6 建筑与结构 (42)5.7 人流及入口★ (42)5.8 防火和疏散★ (43)5.9 室装修 (43)5.10 空气调节 (43)5.11 气流组织 (43)5.12 系统设计 (43)5.13 设备选择 (44)5.14 电气技术 (44)5.15 静电防护 (44)5.16 接地 (44)5.17 电磁屏蔽 (44)5.18 网络布线 (44)5.19 机房监控与安全防 (45)5.20 消防 (45)6.附录 (46)6.1 九大过程域&五大过程组(PMBOOK2008) (46)7.疑问 (47)7.1 立项管理 (47)7.4 配置管理 (47)7.5 风险管理 (47)1.项目管理概述【注】重点容➢项目的组织结构➢项目干系人的定义➢项目生命周期的定义、特点、项目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管理过程与技术过程的互相影响1.1系统集成资质评定条件1.2项目和项目管理1.1.1项目的定义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
2023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笔记精华版
第一章绪论项目:作为实现组织战略计划旳手段而实现旳。
是一种手段。
有限旳资源(人、财、物);有限旳时间(有明确旳开始和结束时间)特定目旳(产品、服务、成果,有时它们是不可见旳)1、临时性:有确定旳开始和结束。
一般不合用于项目所产生旳产品、服务、成果。
2、独特性:产品、服务、成果旳独特。
3、渐进明细:项目规格阐明书(project’s specifications)旳渐进明细,务必与项目范围旳定义要协调起来。
经典旳信息系统项目旳特点:目旳不明确、需求变化频繁、生命期一般较短、采用大量新技术……工作:指平常运行(Operations)或者项目。
区别:平常运行是持续不停和反复进行;项目是临时性、独特旳。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就是把多种知识、技能、手段、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到达项目旳规定。
管理一种项目包括:识别规定、确定目旳、权衡范、时、成、质。
三重制约:范围、时间、成本。
关系是,三个原因之一发生变化,其他原因中至少有一种会受到影响。
独特旳管理项目旳技术有:工作分解构造WBS、关键途径分析、挣值EV管理。
原则——一致同意建立并由公认旳机构同意旳文献,目旳是到达最佳秩序。
如计算机磁盘旳大小、液压机液体旳耐热性规格。
规则——政府强制旳规定。
如建筑法规。
两者之间有灰色区,原则广泛应用后,就成规则。
一般旳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执行、控制等,包括某些支持性旳学科:后勤和供应链、财务、采购、销售、协议、战略计划、战术计划、运作计划、薪资、福利、职业规划、健康和安全实践。
人际关系技能:沟通、影响、领导、鼓励、谈判与冲突管理、处理问题。
大项目:是以协同旳方式管理,以获取单个项目管理所无法获得之效益旳一组有关旳项目。
有时把某些计划(年度施工计划)当作大项目。
大项目也包括一系列反复或循环旳工作。
和项目管理相比,大项目管理是对大项目旳集中协同管理,以到达大项目旳战略目旳和效益。
项目组合中旳项目或大项目,并不必须是互相依赖或直接有关旳。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笔记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笔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 Manager,ISPM)是指在信息技术领域负责项目管理的专业人士。
本文汇编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在学习、实践和管理项目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旨在为有志于从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朋友提供参考。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1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笔记》,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笔记》篇1一、项目管理概述1.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启动、计划、执行、监控和收尾。
2. 项目管理的十项技术: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干系人管理和集成管理。
二、项目管理技术和工具1. 挣值管理(Earned Value Management,EVM):一种综合性的项目管理技术,通过成本、进度和范围三个维度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控制。
2. 成本偏差(Cost Variance,CV):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值,表示项目运行的成本效率。
3. 进度偏差(Schedule Variance,SV):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值,表示项目运行的进度效率。
4. 成本绩效指数(Cost Performance Index,CPI):表示实际每花费一元成本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用于评价项目成本效率。
5. 进度绩效指数(Schedule Performance Index,SPI):表示实际完成的工作量与计划完成工作量之比,用于评价项目进度效率。
三、项目管理实践1. 项目启动阶段:明确项目目标、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要求,组建项目团队,制定项目计划。
2. 项目计划阶段:进行详细的项目规划,包括制定范围计划、时间计划、成本计划、质量计划、资源计划、沟通计划、风险计划和采购计划。
3. 项目执行阶段:按照项目计划展开实际的项目工作,管理项目团队,监控项目进度和成本,及时处理项目风险和问题。
2024年学习笔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四版)第五章-信息系统工程
第五章-信息系统⼯程1-软件⼯程1.1-架构设计1.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件的描述,构件的相互作用(连接体)、指导构件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
2.软件架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软件架构描述、软件架构风格。
软件架构评估和软件架构的形式化方法等。
3.研究软件架构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好软件的复用、质量和维护问题。
4.软件架构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能否达到架构级的软件复用,也就是说,能否在不同的系统中使用同一个架构软件。
软件架构风格是描述某一个特定应用领域找那个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5.通用软件架构:数据流风格、调用/返回风格、独立构件风格、虚拟机风格和仓库风格。
6.数据流风格:包括批处理序列和管道/过滤器两种风格。
7.调用/返回风格包括主程序/子程序、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以及层次结构。
8.独立构件风格包括进程通信和事件驱动的系统9.虚拟机⻛格包括解释器和基于规则的系统。
10.仓库⻛格包括数据库系统、⿊板系统和超⽂本系统。
11.在架构评估过程中,评估⼈员所关注的是系统的质量属性。
1.2-需求分析1.虚拟机⻛格包括解释器和基于规则的系统。
需求是多层次的,包括业务需求、⽤户需求和系统需求,这三个不同层次从⽬标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概念到细节。
2.业务需求:指反映企业或客户对系统⾼层次的⼀个⽬标追求,通常来⾃项⽬投资⼈、购买产品的客户、客户单位的管理⼈员、市场营销部⻔或产品策划部⻔等。
3.⽤户需求:描述的是⽤户的具体⽬标,或者⽤户要求系统能完成的任务,⽤户需求描述了⽤户能让系统来做什么。
4.系统需求:是指从系统的⻆度来说明软件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功能需求和设计约束。
5.质量功能部署QFD是⼀种将⽤户要求转化成软件需求的技术,其⽬的是最⼤限度地提升软件⼯程过程中⽤户的满意度。
为了达到这个⽬标,QFD将需求分为三类,分别是常规需求、期望需求和意外需求。
6.需求过程主要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制、需求验证与确认等。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
前言项目管理师的考试相对于PMP等考试,除了基础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以外,还比较注重信息化基础、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等技术管理工作,并且强调活学活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论文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因此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本文档是本人备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期间,结合培训内容、考试大纲和教程整理的学习笔记,主要是一些重点的记录,并非涵盖所有的内容,可以打印出来供平时巩固记忆,考试还是以制定教材为主。
最后祝各位同学一次通过考试,成为合格的项目管理师。
郑重声明此份资料仅作为网友参考、学习以及备考之用,严禁作为商业用途。
作者:Richard Zhang于2010年9月1信息化基础知识1.1信息与信息化●信息可以是消息、信号、数据、情报或知识;信息具有普遍性、动态性、可处理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的特点。
其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管理的基础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主阵地)⏹信息资源------------核心任务⏹信息网络------------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和产业---建设基础⏹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信息化法规---------保障1.2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1.2.1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一种政府运作模式。
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政府部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政务公开,实现资源共享、群众监督、高效办事。
其内容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1.2.2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指导思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24年学习笔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四版)第七章-项目立项管理
第七章-项⽬⽴项管理1-项⽬建议与⽴项申请1.项⽬建议与⽴项申请、初步可⾏性研究、详细可⾏性研究、评估与决策是项⽬投资前时期的四个阶段。
2.⽴项申请⼜称为项⽬建议书,是项⽬建设单位向上级主管部⻔提交项⽬申请时所必须的⽂件,是该项⽬建设筹建单位根据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中⻓期规划、产业政策、⽣产⼒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组织发展战略等,提出的某⼀具体项⽬的建议⽂件,是对拟建项⽬提出的框架性总体设想。
项⽬建议书是项⽬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是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选择项⽬的依据,也是可⾏性研究的依据。
涉及利⽤外资的项⽬,在项⽬建议书获得批准后,⽅可开展后续⼯作。
3.项⽬建议书应该包括的核⼼内容有:1.项⽬必要性;2项⽬的市场预测;3项⽬预期成果(产品⽅案或服务)的市场预测;4项⽬建设必需的条件。
2-项⽬可⾏性研究1.信息系统项⽬进⾏可⾏性研究包括:技术可⾏性分析、经济可⾏性分析、社会效益可⾏性分析、运⾏环境可⾏性分析以及其他⽅⾯的可⾏性分析等。
2.技术可⾏性分析指在当前的技术、产品条件限制下,能否利⽤现在拥有的以及可能拥有的技术能⼒、产品功能、⼈⼒资源来实现项⽬的⽬标、功能、性能,能否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整个项⽬。
3.经济可⾏性分析是对整个项⽬的投资及所产⽣的经济效益进⾏分析,具体包括⽀出分析、收益分析、投资回报分析以及敏感分析。
4.社会可⾏性分析有组织内部的(如品牌效益、竞争⼒效益、技术创新效益等)和组织外部的(如公共效益、⽂化效益、环境效益、社会责任感效益等)。
5.运⾏环境是制约信息系统在⽤户单位发挥效益的关键。
因此,在进⾏运⾏环境可⾏性分析时,可以重点评估是否可以建⽴系统顺利运⾏所需要的环境以及建⽴这个环境所需要进⾏的⼯作,以便可以将这些⼯作纳⼊项⽬计划之中。
6.其他⽅⾯的可⾏性分析,如法律可⾏性、政策可⾏性等⽅⾯的可⾏性分析。
也会涉及到合同责任、只是产权等法律⽅⾯的可⾏性问题。
7.初步可⾏性研究⼀般是在对市场或者客户情况进⾏调查后,对项⽬进⾏的初步评估。
2024年学习笔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四版)第八章-项目整合管理过程
第⼋章-项⽬整合管理过程1-管理基础1.项⽬整合管理由项⽬经理负责,项⽬经理负责整合所有其他知识领域的成果,并掌握项⽬总体情况。
2.项⽬整合的责任不能被授权或转移,项⽬经理必须对整个项⽬承担最终责任。
整合是项⽬经理的⼀项关键技能。
执⾏项⽬整合时项⽬经理承担双重⻆⾊。
3.组织层⾯上,项⽬经理扮演重要⻆⾊,与项⽬发起⼈携⼿合作,了解战略⽬标并确保项⽬⽬标和成果与项⽬组合、项⽬集以及业务领域保持⼀致。
4.项⽬层⾯上,项⽬经理负责指导团队关注真正重要的事物并协同⼯作。
为此,项⽬经理需要整合过程、知识和⼈员。
5.整合的三个层⾯包括:1、过程层⾯执⾏整合(变更等);2、知识层⾯执⾏整合(经验、技术、领导⼒等);3、背景层⾯执⾏整合(虚拟团队、新技术新团队、社交⽹络等);6.项⽬的复杂性来源于组织的系统⾏为、⼈类⾏为以及组织或环境中的不确定性。
在项⽬整合之前,项⽬经理需要考虑项⽬⾯临的内外部环境因素,检查项⽬的特征或属性。
作为项⽬的⼀种特征或属性,复杂性的含义:1、包含多个部分;2、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系列关联;3、不同部分之间的动态交互作⽤;4、这些交作⽤所产的⾏为远⼤于部分简单的相加(例如突发性⾏为)7.与整合管理过程相关的新趋势和新兴实践包括:使⽤信息化⼯具;使⽤可视化管理⼯具;项⽬知识管理;项⽬经理在项⽬以外的职责;混合型⽅法;8.项⽬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资源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险管理计划;采购管理计划;⼲系⼈参与计划;变更管理计划;配置管理计划;范围基准;进度基准;成本基准;绩效测量基准;项⽬⽣命周期描述;开发⽅法;9.项⽬⽂件:活动属性;活动清单;假设⽇志;估算依据;变更⽇志;成本估算;持续时间估算;问题⽇志;经验教训登记册;⾥程碑清单;物质资源分配单;项⽬⽇历;项⽬沟通记录;项⽬进度计划;项⽬进度⽹络图;项⽬范围说明书;项⽬团队派⼯单;质量控制测量结果;质量测量指标;质量报告;需求⽂件;需求跟踪矩阵;资源分解结构;资源⽇历;资源需求;⻛险登记册;⻛险报告;进度数据;进度预测;⼲系⼈登记册;团队章程;测试与评估⽂件;2-制定项⽬章程1.制定项⽬章程(启动过程组),编写⼀份正式批准项⽬并授权项⽬经理在项⽬活动中使⽤组织资源的⽂件的过程。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
信息系统项⽬管理师学习笔记1.背景我有幸参加了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经理培训。
在这7天中,我收获颇多,既打下了项⽬管理的理论基础,⼜从培训⽼师那⾥学习到了很多项⽬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技巧,还根据⾃⼰以往的经验悟到很多东西。
2.项⽬管理的理论项⽬管理的理论知识⽐较丰富,美国⼈⽐较擅长总结和体系化,经过美国项⽬管理学会整理成PMBOK后,项⽬管理理论⾮常容易理解和掌握。
经过这次培训,我总体上理解解了PMBOK所代表的项⽬管理理论。
现在我把这次培训所学的理论总结成书⾯材料,以便⾃⼰进⼀步巩固和今后回顾,也能共享给对项⽬管理有兴趣的⼈。
2.1.项⽬管理的主思路项⽬->特征->策略->流程->⼯具技术项⽬是指在⼀定的资源约束下,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进⾏的⼀次性努⼒;因此,项⽬有⼏⼤特征:⼀次性、独特性、渐进明细;进⽽,为了管好项⽬,针对项⽬的特征需要有⼀些策略:分解功能范围、进⾏计划和控制、通过团队努⼒;同样需要有⼀个项⽬管理的流程来实施这些策略;为了便于操作和控制,项⽬管理应该使⽤⼀些⼯具和技术:WBS、CPM、EVM、变更管理…。
2.2.项⽬管理的知识体系所谓项⽬管理是指在项⽬活动中运⽤知识、技能、⼯具和技术,以满⾜(甚⾄超过)项⽬厉害关系者对项⽬的需求和期望。
应该把项⽬管理看作是⼀套完整的技能和⼿段的合集(PMBOK)。
PMBOK把项⽬管理归纳为9⼤知识领域:范围、时间、成本、质量、⼈⼒资源、沟通、风险、采购;把项⽬划分成4⼤阶段:启动、计划、执⾏和控制、收尾;并确定了39个管理过程(PMBOK2000版是39个PMBOK2004为41个);每个过程都是⼀组IT O(I:输⼊,T:技术和⼯具,O:输出)。
PMBOK 2000版的知识领域与过程组:2.3.项⽬管理的现在1)现代管理有两个热点:战略管理和项⽬管理,⼀个是从宏观上看管理,⼀个是从微观上看管理。
项⽬管理的发展促使这些管理上的变化:·管理层次由⾦字塔向扁平化转变;·中层经理变化:·⼈事、财务、⾏政等基本职能保留·其他职能综合起来按照项⽬运作,设项⽬经理,·纵向的管理变成横⾏的价值链管理,·管理的⼀端对客户,另⼀端对总经理;·职能管理论综合化――系统地看职能管理2)项⽬管理的发展·上世纪40-70年代,重点是项⽬的范围、费⽤、时间、质量和采购等⽅⾯。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核心内容-精炼-临考必备).doc
目录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 (2)2.项目整体管理 (3)3.项目范围管理 (5)4.项目时间管理 (8)5.项目成本管理 (13)6.项目质量管理 (20)7.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24)8.项目沟通管理 (28)9.项目风险管理 (33)10.项目采购管理 (39)11.需求管理 (42)12.组织级项目管理与大型项目管理 (44)13.战略管理 (47)14.业务流程管理 (50)15.知识管理 (53)16.项目整体绩效评估 (55)17.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57)18.案例分析 (61)19.论文 (62)20.面向对象方法学 (64)21.信息系统安全和安全体系 (68)22.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69)23.安全策略 (71)24.信息安全技术基础 (73)25.PKI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75)26.PMI权限(授权)管理基础设施 (77)27.信息安全审计系统S-Audit (79)28.信息安全系统工程ISSE-CMM (81)29.计算机网络知识 (82)30.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98)31.招标投标法 (110)32.著作权法 (113)33.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117)34.政府采购法 (119)35.合同法 (124)36.软件工程的国家标准 (131)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1.1.项目的概念项目是为创建某一独特产品、服务或成果而临时进行的一次性努力。
项目是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时间为特定客户完成特定目标的一次性工作。
资源指完成项目所需要的人、财、物;时间指项目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客户指提供资金、确定需求并拥有项目成果的组织或个人;目标则是满足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并且有时它们是不可见的。
项目的三个特点:临时性、独特性和渐进性:1、临时性:项目不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工作,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当项目目标已经实现、由于项目目标明显无法实现或由于项目需求已经不复存在而终止项目时,就意味着项目的结束,但临时性并不意味着项目历时短,有些项目历时数年。
2024年学习笔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四版)第四章-信息系统管理
第四章-信息系统管理1-管理⽅法信息系统的四个要素包括:⼈员、技术、流程和数据。
信息系统管理覆盖四⼤领域分别是:规划和组织、设计和实施、运维和服务、优化和持续改进。
信息系统战略三⻆突出了:业务战略、信息系统和组织机制之间的必要⼀致性。
业务战略阐明了组织寻求的业务⽬标以及期望如何达成的路径。
组织机制战略包括组织的设计以及为定义、设置、协调和控制器⼯作流程⽽做出的选择。
信息系统战略矩阵基础结构包括:硬件、软件、⽹络、数据。
开展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先需要将业务需求转换为信息系统框架,信息系统架构为将组织业务战略转换为信息系统的计划提供了蓝图。
设计⽅法-需要组织⾸先将业务战略转化为信息系统框架,然后将该架构转化为信息系统设计。
信息系统体系架构有三种常⻅模式:集中式架构、分布式架构、⾯向服务的系统架构。
信息系统的运维和服务由各类管理活动组成,主要包括:运⾏管理和控制、IT服务管理、运⾏与监控、终端侧管理、程序库管理、安全管理、介质控制和数据管理等。
管理信息系统运⾏的管理控制主要活动包括:过程开发、标准制定、资源分配、过程管理。
IT服务管理有若⼲不同的活动组成:服务台、时间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服务级别管理、财务管理、容量管理、服务连续性管理和可⽤性管理。
终端侧管理,组织通常使⽤IT管理⼯具来促进对⽤户终端计算机的⾼效和⼀致的管理。
程序库管理中的程序库是组织⽤来存储和管理应⽤程序源代码和⽬标代码的⼯具。
信息安全管理可确保组织的信息安全计划充分识别和解决⻛险,并在整个运维和服务过程中正常运⾏。
介质控制-组织需要采取⼀系列活动,以确保数字介质得到适当管理,包括对其保护以及销毁不再需要的数据。
数据管理是与数据的获取、处理、存储、使⽤和处置相关的⼀组活动。
优化和持续改进常⽤的⽅法为戴明环,即PDCA循环。
它是将持续改进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Check(检查)和Act (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前言项目管理师的考试相对于PMP等考试,除了基础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以外,还比较注重信息化基础、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等技术管理工作,并且强调活学活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论文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因此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本文档是本人备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期间,结合培训内容、考试大纲和教程整理的学习笔记,主要是一些重点的记录,并非涵盖所有的内容,可以打印出来供平时巩固记忆,考试还是以制定教材为主。
最后祝各位同学一次通过考试,成为合格的项目管理师。
郑重声明此份资料仅作为网友参考、学习以及备考之用,严禁作为商业用途。
作者:Richard Zhang于 2010年9月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与信息化信息可以是消息、信号、数据、情报或知识;信息具有普遍性、动态性、可处理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的特点。
其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管理的基础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主阵地)信息资源------------核心任务信息网络------------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和产业---建设基础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信息化法规---------保障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一种政府运作模式。
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政府部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政务公开,实现资源共享、群众监督、高效办事。
其内容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指导思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原则:统一规划,加强领导;需求主导,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统一标准,保障安全;建设目标:具有标准的、功能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信息库;具有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障;具有培训制度;具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主要任务:建设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建设重点业务系统;开发重点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中央地方政府门户网站,促进公共服务;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和方法内涵:不断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指导思想:政府推动,统筹规划,企业行为,政策支持,分步实施基本原则:效益原则、“一把手”原则、中长期与短期建设相结合、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人为本。
企业资源规划(ERP)的结构和功能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无生产能力控制;闭环MRP增加了生产力与采购制造资源计划: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增加物流与资金流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管理支持企业业务运作和战略运作的事物,包括:生产物资、人力、财力,其主要功能包括:财会管理(总帐、应收帐、应付帐、现金管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多币值)财务管理(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和控制)生产控制管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物流管理(销售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辅助决策、招聘管理、工资核算、工时管理、差旅核算)客户关系管理(CRM)在企业的应用CRM系统是基于方法学、软件和因特网的以有组织的方式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的信息系统。
CRM以客户为导向,以现代信息与沟通技术为工具,是一种以建立和维系长期互惠互利的客户关系为宗旨的营销企业经营理念。
其核心内容是客户、关系和管理。
CRM系统要素:不仅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系统,而是一种市场管理策略。
注重客户满意度的同时,提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
要求企业对业务功能重新设计,将业务重心转移到客户,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策略。
设计特点:可伸缩性和可移植性主要功能:销售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售前\现场\售后)、客户信息管理、客户关怀数据挖掘是在数据库、数据仓库和事务数据库基础上,对数据清理、集成、选择、变化后,提出有用的数据,用来分析和预测。
包括两项任务:描述: 用各种图、表工具进行特征描述和区分描述分类和预测: 针对离散数据的预测通常采用分类规则、判定树等分类方法,针对连续值的预测通常采用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等预测手段。
供应链管理(SCM)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是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有效控制和管理各种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管理方法:以客户为中心、集成化管理、扩展性管理、合作性管理、多层次管理供应链特征:交叉性、动态性、复杂性、存在核心企业;分类如下:按管理对象分类:企业、产品、基于供应链契约按网状结构分类:V型、A型、T型按产品类别分裂:功能型、创新型敏捷供应链:对于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怎样快速响应,生产出满足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区别于一般供应链的特点如下:支持跨企业的生产方式重组。
支持供应链跨企业信息集成调整和重构。
链中企业可方便地组织调整生产模式。
商业智能(BI)涉及软件、硬件、咨询服务及应用,是对商业信息搜集、管理和分析的过程,目的是使企业各级决策者提高洞察力,正确作出决策。
商业智能包括:数据仓库、联机事务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
商业智能的ETL过程:抽取E(extraction)、转换T(transformation)、装载L(load)商业智能的主要功能:数据仓库、数据ETL、数据统计输出、数据分析商业智能实现的三个层次(级别):level1-数据报表、level2-多维数据分析、level3--数据挖掘OLAP的实现方法:ROLAP(Relational OLAP)、MOLAP(Multidimensional OLAP)、HOLAP(Hybrid OLAP)实施步骤:需求分析、数据仓库建模、数据抽取、建立报表、测试、改进电子商务的类型及相关标准原始概念是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
现代概念是使用Internet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在线支付方式进行商务活动。
97年成立ISO/IEC JTCI电子商务工作组(BT-EC),确定标准的三个领域:用户接口、基本功能、数据及客体。
其支撑保障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证体系、信用体系、在线支付体系、现代物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服务体系、运行监控体系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概念信息系统是为了支持组织决策和管理而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储存和传递的一组相互关联的部件组成的系统。
包括输入、处理、输出三个活动。
注意:信息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类型明确,输入是数据,输出是信息,且输出的信息必定是有用的计算机并不是信息系统所固有的反馈用于调整或改变输入或处理活动后的输出,对管理决策者说,反馈是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信息系统的类型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办公自动化(OAS)、事务处理(TPS)、数据采集与监测(DAMS)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数据处理(DPS)、知识工作支持(KWSS)、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面向决策计划的系统:决策支持(DSS)、战略信息(SIS)、管理专家(MES)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信息系统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管理的复杂性。
当两者结合的时候更加复杂。
系统的需求和内外部条件是不断变化。
这个主要体现在其开发、运行和改造维护等方面.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目标及其主要工作内容)立项:包括概念的形成和需求分析,形成《需求规范说明书》,经评审、批准后立项开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阶段名称阶段任务总体规划以需求为基础指导开发,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明确开发目标、总体结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实施计划、技术规范等系统分析提供逻辑模型,包括组织机构及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和数据分析及系统初步方案系统设计根据分析的结果设计实施方案,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处理流程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安全控制方案设计、系统组织和队伍设计及系统管理流程设计系统实施将设计阶段的成果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实现,用户的参与特别重要系统验收通过试运行,暴露系统优劣和其他问题.提交用户验收运维: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正式移交用户。
分为排错性、适应性、完善性、预防性等四个主要类型消亡:系统不可以一直运行,应在初期就注意消亡的条件、时间以及由此话费的成本。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应用最为广泛,按照系统生命周期把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然后顺序进行,通过文档确认向下进行。
特点:遵循用户至上原则、严格区分工作阶段、强调开发过程整体与全局性、过程工程化与文档资料标准化。
其优点有:理论基础严密,指导思想是用户需求在系统建立前就能充分了解和理解,注重开发过程的整理性和全局性。
其缺点在于:开发周期长;文档、说明繁琐,工作效率低;要求全面理解需求不现实;如果用户参与积极性不大则难度大。
原型法:先做原型,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需求。
特点:实际可行、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
分类:抛弃型原型(throw-it-away)、进化型原型(Evolutionary)面向对象方法:客观事物由对象组成,直观、方面。
特点:对象由属性和操作组成、对象间通过消息传递、封装、多态、继承。
软件工程知识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需求是一个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必须有被开发或被修改的软件展示的特性。
基本特性是可验证性。
其目的如下: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发现软件的边界,以及软件如何与外界交互;详细描述系统需求和软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