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技术基础教程4.1软件研发模型-瀑布模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瀑布模型
各个阶段划分完全固定,阶段之间产生大量文档,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由于开发模型是线性的,用户只有等到整个过程末期才能见到开发成果,从而增加了开发的 风险。 早期错误可能要等到开发后期测试阶段才能发现,进而带来严重的后果。从软件测试角度来 看,测试工程师到项目后期才参与,测试介入较晚,人员闲置严重,后续工作跟不上。 瀑布模型曾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研发模型,随着软件规模、软件复杂度的不断增加,该模型的 优点已被缺点渐渐掩盖,不再适用于现在的软件生产活动。
问题答疑渠道
汇智动力软件测试技术交流群
汇智动力学院微信公众号
软件研发模型-瀑布模型
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模型
1970年,Winston Royce(温斯顿·罗伊斯)提出了著名的“瀑布模型”,到了20世纪80年代 早期,它成为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这6个基本活
动阶段,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如下图所
示。
计划
需求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
运行维护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中,软件开发的各项活动严格按照线性方式进行。上一项活动的工作输出,作为当 前研发活动的输入,当前活动的工作输出需要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该结果作为下一 项活动的输入,继续进行下一项活动,否则返回修改,经过不断的迭代反复,直至项目成功。 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又未能及时发现,则很可能导致项目返工严重,从而导致项目的失败。 瀑布模型间的耦合度较高,不利于需求频繁变更或需求灵活的项目开发。 瀑布模型过于强调文档的作用,并要求每个阶段都要仔细验证,线性过程太理想化,适用于 小规模传统项目业务研发,但已不再适合现代的软件开发模式,目前几乎被业界抛弃,其主 要问题有以下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