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如梦令》课件2 北京课改版PPT

合集下载

《如梦令》ppt课件

《如梦令》ppt课件
《象征派的创始者李金发》
二比
李清照两首《如梦令》的异同
如梦令
注释
宋·李清照
• 沉醉:大醉。
• 常记/溪亭/日暮, • 兴尽:兴致尽了。
• 沉醉/不知/归路。 • 归路:回家的路。
• 兴尽/晚/回舟, • 藕花:荷花。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这里指奋力划
• 争渡,争渡,
船渡过。
• 惊起/一滩/鸥鹭。 • 滩:河滩。
译文:经常记起到 溪亭游玩的事,一 玩就玩到日暮时分, 深深地沉醉其中, 而忘记归路。一直 玩到兴尽而返,却 迷路进入藕花的深 处,怎样才能划出 去,船儿抢着渡, 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思考与讨论
1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黄昏) (“藕花”“日暮”)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
“绿暗红稀”意味着绿叶成荫,而百花凋落。从“绿”、 “红”二字见色彩之艳丽,而“暗”、“稀”二字,却又给人以 迟暮之感。
《宋代无名氏〈凤栖梧〉鉴赏 》
譬如中国古人形容暮春风物为“绿暗红稀”,以绿代叶,红 代花,暗代茂盛,稀代飘零,已经很妙了,而李清照“绿肥红瘦” 则更妙。因为肥瘦普通用以形容人类或动物,至于花草则万不能 以此加之。今忽曰“绿肥红瘦”,以从来不相联之观念,连结一 处,所以觉得分外令人惊奇。
如梦令
李清照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夫赵明诚 是著名金石考据家。早年生活优越, 和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 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 诚病死,境遇孤苦。前期多写悠闲生 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感伤情调。李清 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 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 是词。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被称为“李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了高 峰。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如梦令李清照教学课件PPT

如梦令李清照教学课件PPT
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 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 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 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 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 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 背作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 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 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 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 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赏 诗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赏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词的开篇,用了"常记"二字,不仅表明作 品是追忆往事之作,而且表明所追忆的内容,在词人的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 的印记。"溪亭",点出地点是溪边的亭子;"日暮",点出时间是一天的傍晚。"沉 醉"一句,出现了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即词人自己。

鉴词

诗词鉴赏
如梦令

清 RU MENG LING

讲解人:王某某 时间:20xx.xx.xx

鉴词

壹 品读诗歌

贰 知人论世

叁 写作背景
肆 赏析诗句
伍 课后任务
品 诗读

如梦令
李清照【宋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 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PPT课件2 (共34张PPT)

《如梦令》PPT课件2 (共34张PPT)

如梦令
齐声朗诵这首 词,注意读出 清新的画面美 来。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手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试问卷帘人”一句中谁在问? 问什么?卷帘人如何回答的? 2.你能从“绿肥红瘦”一句中 体会出词人对枯萎消瘦的海棠 花抱有什么样的感情? 3.请你给我们描述词中所表现 的情景。 4.请,词人描绘了这么 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 思想感情?
• 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 写照,全词文字不多,到叙述却十 分完整,意境优美,构成一幅夏日 郊游的欢乐图画。
“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
晋朝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在 一个雪夜,他从山阴家中出发,泛舟剡(shà n)溪, 为的是忽然兴至,要去访问一个朋友戴安道。等到 了戴家门口,他并没有走进去,就吩咐回舟而归了。 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 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沉醉”交代了事情的起因词人 和几个 女友在溪亭开怀畅饮,兴奋 异常,到日暮之时还兴犹未尽,留 恋忘返。
这两句主要交代了往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及起因,同时既写出了她们郊外游玩的欢娱心 情,又为下边的波澜曲折作了必要的铺垫。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在沉醉未醉、意态朦胧之中,“回 舟”荡漾,不知不觉又误入了一个新天 地:斜阳映照的湖面,藕花亭亭,荷叶 田田,夜风袭来,清香飘溢。
• 一剪梅 • 红藕香残玉簟秋,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 •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梦令》课件.ppt

《如梦令》课件.ppt

时空穿越,情景再现
我能尝试着将这首词改写成 一篇生动有趣的游记或记一件难
忘的事。
推荐诵读: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请欣赏!
如梦令 朗读视频[标清版].ifox
惊争 误 兴 沉 常 起渡 入 尽 醉 记 一, 藕 晚 不 溪 滩争 花 回 知 亭 鸥渡 深 舟 归 日 鹭, 处 , 路 暮 。 。 。,
如 梦 李令
清 照
我读得最美!
我能读出词的韵味儿
再读诗词 想象画面
古人有“诗中有画” 的说法,一首诗就是一副 画,甚至有时候一个词语 就是一幅画。读读这首词, 你从中读出哪些画面?把 想象到的画面,用文字描 述出来,然后与同学们交 流。
你看我能行!
自学步骤: 1、读准词句,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会写 “藕”字。 2、借助词语的意思,粗解这首词的大意。 小提示:(什么季节? 什么时间?什么人? 什么事?)
讨论并交流
先思考再交流:词人一日出游 ,心情如何?你从哪儿看出来?这 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着读出你的理解。
感情诵读
如梦令
李清照Leabharlann 作者简介李清照,南宋女词 人。号易安居士,今山 东人。所作词,前期多 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 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 离之悲,情调感伤。给 辛稼轩、陆游等爱国词 人以深刻的影响。 李清照词,被称为 “易安体”,现传《漱 玉词》。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2.我能借理解词语的意思,想象诗人 描绘的画面。 3.我能体会这首词表现的情感。

《如梦令》.ppt

《如梦令》.ppt
词 两 首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 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 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 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 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 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 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或 “词牌”。
•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 ,它规 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 脚。 • 《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 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 词牌没有题目。
藕兴 花尽 深晚 处回 舟 , 误 入
争渡,争渡。
急着寻路回家,情不自禁地叫 起来“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 渡)”。
• 这是件有趣且值 得回味的事情, 难怪词人把它记 录下来了。你能 用语言来描绘一 下吗?想象一下 画面,然后说一 说。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 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 候,沉醉在这风景中, 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 玩得尽兴了,而且天已 经黑了,只好往回划船, 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 处。赶快划呀,赶快划 呀。不小心,惊动了在 这里栖息的水鸟,成群 的从水面飞起。
这么美的画面, 你能读好它吗?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 /溪亭/日暮, 沉醉 /不知/归路。 兴尽 /晚 /回舟, 误入 /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 /一滩/鸥鹭。
•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写诗歌 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
• 那么在这首词中,词人描绘了这么 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 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 中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委 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 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由于 她过着平静、优越的生活,诗词多表现欢娱。 后期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她饱受流亡之苦, 诗词多表现哀伤,也寄托了强烈的故国情思。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独特艺术风格, 是北宋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 中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她的作品被 后人编辑成《李清照集》和《漱玉词》。

《如梦令》PPT优秀课件2

《如梦令》PPT优秀课件2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 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 候,沉醉在这风景中, 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 玩得尽兴了,而且天已 经黑了,只好往回划船, 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 处。赶快划呀,赶快划 呀。不小心,惊动了在 这里栖息的水鸟,成群 的从水面飞起。
这么美的画面, 你能读好它吗?
•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写诗歌 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
如梦令
齐声朗诵这首 词,注意读出 清新的画面美 来。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手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试问卷帘人”一句中谁在问? 问什么?卷帘人如何回答的? 2.你能从“绿肥红瘦”一句中 体会出词人对枯萎消瘦的海棠 花抱有什么样的感情? 3.请你给我们描述词中所表现 的情景。 4.请你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词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沉醉”交代了事情的起因词人 和几个 女友在溪亭开怀畅饮,兴奋 异常,到日暮之时还兴犹未尽,留 恋忘返。
这两句主要交代了往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及起因,同时既写出了她们郊外游玩的欢娱心 情,又为下边的波澜曲折作了必要的铺垫。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在沉醉未醉、意态朦胧之中,“回 舟”荡漾,不知不觉又误入了一个新天 地:斜阳映照的湖面,藕花亭亭,荷叶 田田,夜风袭来,清香飘溢。
• 那么在这首词中,词人描绘了这么 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 思想感情?
• 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 写照,全词文字不多,到叙述却十 分完整,意境优美,构成一幅夏日 郊游的欢乐图画。
“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

《如梦令》PPT课件2

《如梦令》PPT课件2
(4)词人写作的是当天的 事吗?
(5)词人是一个人去的吗?
(6)词人当时的心情如何?
(7)词人为何“不知归 路”? (8)词人为什么会“误 入藕花深处”?
(9)词人在误入后又有何 表现? (10)词人为什么词会常
想起这件事呢?
• 这是件有趣且值 得回味的事情, 难怪词人把它记 录下来了。你能 用语言来描绘一 下吗?想象一下 画面,然后说一 说。
沉醉不知归路。
“沉醉”交代了事情的起因词人 和几个 女友在溪亭开怀畅饮,兴奋
异常,到日暮之时还兴犹未尽,留
恋忘返。
这两句主要交代了往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及起因,同时既写出了她们郊外游玩的欢娱心 情,又为下边的波澜曲折作了必要的铺垫。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在沉醉未醉、意态朦胧之中,“回 舟”荡漾,不知不觉又误入了一个新天 地:斜阳映照的湖面,藕花亭亭,荷叶 田田,夜风袭来,清香飘溢。
李 清 照
作为一位杰 出词人,李清照 对美化和丰富祖 国语言做出了巨 大贡献。
婉约派词人
李 清 照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 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 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 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 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 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 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或 “词牌”。
李清照和王徽之正是有同样的洒落情怀。既然 兴尽即返,不问归路,自然难免有驾船驶入荷花浓 密之处的失误。
主旨:
这首词在对大自然的 赞美之中,又渗透着词人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 爱美好事物的性格特征。
• 如梦令
• 一剪梅
• 昨夜雨疏风骤, • 红藕香残玉簟秋,

《如梦令》ppt课件

《如梦令》ppt课件

词的意境
李清照的词注重意境的创 造,善于运用自然景物和 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 情感。
02
《如梦令》的词意解析
词句解析
总结词
对词中每个字、词进行深入解读 ,探究其含义和用法。
详细描述
这首词中的每个字、词都有独特 的含义和用法,通过对这些字、 词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 整首词的含义和意境。
意象解析
》的意境和美感。
现代视角下的文化解读
总结词
从现代文化视角出发,探究《如梦令》 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
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
分析《如梦令》中女性形象所反映的 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以及现代女性 在其中的共鸣。
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承
探讨《如梦令》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 化传承,以及它对现代文化的影响和 启示。
宋代女性文学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 高,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女诗人,《如 梦令》作者李清照便是其中的代表。
词的兴起与发展
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逐 渐兴起并发展成熟,为《如梦令》的 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文学环境。
个人背景
01
02
03
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自 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为后 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历代评价
清代评价
清代文学家评价《如梦令》为 “词中神品,千古绝调”,对其
艺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
现代评价
现代文学史家认为,《如梦令》 以其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展 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卓越才华。
国外评价
国外文学评论家也给予了《如梦 令》高度评价,认为其具有世界
文学的品质和价值。
与其他作品的比较
与《声声慢》的比较
02
通过讲解、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词的意境

如梦令ppt课件

如梦令ppt课件
情感的表达作用。
如梦令的鉴赏价值
文学价值
如梦令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 值,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
艺术价值
如梦令所呈现出的音乐、绘画、舞蹈等方面的艺术美感,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之一。
历史价值
如梦令作为中国古代历史的见证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 值,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 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如梦令的艺术特色
语言优美
如梦令的语言优美、清新、自然,常常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来表 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意境深远
如梦令的意境深远、悠长,常常以细腻、柔美的笔触来描绘自然景 物或日常生活,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结构紧凑
如梦令的结构紧凑、精炼,常常以短小精悍的形式来表达诗人的情 感和思想,使诗歌更加易于记忆和传唱。
04 如梦令的鉴赏与解读
如梦令的鉴赏角度
文学角度
从文学的角度欣赏如梦令,关注 其语言、结构、意境等方面的特 点,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
想。
艺术角度
从艺术的角度欣赏如梦令,关注其 音乐、绘画、舞蹈等方面的艺术表 现形式,以及作品所呈现出的艺术 美感。
历史角度
从历史的角度欣赏如梦令,关注其 时代背景、历史事件、文化背景等 方面的内容,以及作品所反映的历 史风貌。
这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新明丽的溪亭日暮图景,表达了作者愉悦欢快、 热爱生活的情感。
秦观的《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这是秦观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深沉哀婉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深沉的夜晚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思念故 人的情感。
03 如梦令的创作背景与情感表达

《如梦令》ppt课件

《如梦令》ppt课件

走近作品
创作背景
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李清照十八岁之前到汴京,二十四岁时,翁 舅赵挺之被罢相,不久她便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离开京城到了青 州,也离开了与她有诗词唱和之谊的前辈晁补之、张耒等人。赵明诚是金石学 家,“屏居”初年,李清照的创作雅兴,一度转移到与丈夫共同搜集、整理、 勘校金石书籍方面。所以此词当是作者结婚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 写成的,也就是词人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的作品。细审作者行实,此词 大致可系于她十六岁(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之时,是时她来到汴京不久 ,此词亦当是她的处女之作。
跟踪检测
2.“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夸张。“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
跟踪检测
二、读《如梦令》,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这首词用词简练,平常的口语一般,娓娓道来;朴素平易不事雕琢, 富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但却画面感很强,意境悠远,极富生活气息。
内容展示
诗词翻译
还记得那次在溪边亭中游玩,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 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兴以后大家乘着夜色赶快掉转船头, 却不料走错了路,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 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主旨点睛
这首词回忆了词人早年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经历 , 表现 了词人开朗奔放的性格 , 潇 洒 飘逸的风姿 , 表达了词人对往 昔生活的怀念之情。
如 梦 令
(宋)李清照
走近作品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 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 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 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 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中学语文《如梦令》幻灯片2[1]PPT课件

中学语文《如梦令》幻灯片2[1]PPT课件

下12一页
据《琅嬛记》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 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 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 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 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 “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 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 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不 宜从 。
返回首页
20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 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 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 来的路。游兴满足了, 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 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 划呀,抢着划呀,惊动 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 了。
21
鉴赏:
《如梦令》,写的是词人一次郊游归 途中匆忙间“误入藕花深处”的事。稍加 品味,词人心中的无比喜悦可以悟得。去 野外风景绝妙处“溪亭”游玩应该欢快, 因为欢快就喝过头了酒,因为醉酒后沉沉 睡去在太阳快落山时醒来才匆忙驾船回家; 这喝酒是助兴,喝醉酒是爽朗尽兴。“争 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明临出荷 花荡还赏看到了满滩鸥鹭从荡中齐飞出的 壮观场面;即惟其晚归才见到了这平时难 得见到的美妙画面,心情定然转生愉快。 归结起来,青年时期李清照的生活由自己 意愿而定,大抵以美满尽兴为终极追求目 标,人生潇洒,情趣率真。
下14一页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 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 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 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 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多年的背井离 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 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 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靠, 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 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常记:表示追忆 溪亭:临水的亭台 归路:表示所记的是一次出游 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xìng 误入:迷了路向 藕花:荷花 争渡:怎么渡 通“怎” 一滩:滩,河滩;一,数量词,表示众多
【词】
如梦令
宋:李清照
Hale Waihona Puke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的词牌和题目是什么?
《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 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
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例如:西江月、水调歌头、满江红 浣溪沙、天净沙、沁园春……
【词人简介】
记 事件:
情节:沉醉 回舟 误入 惊起
醉归
诗情 景致:溪水、亭、舟、日暮
藕花 、鸥鹭、河滩
画意
【思考1】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具体什么时间?分
别从词中哪个词语可看出?
(夏季.黄昏)
(“藕花”“日暮”)
2.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哪个字说明这
件事难忘? (常记)
(常)
3.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看出?
作者李清照(1081~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 朝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她的父亲李 格非,丈夫赵明诚都是当时的学者。她却擅长诗词,而 且以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宋词有“婉约”、“豪放”两 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清照的词以细腻见长,她能够从极微细的地方 写出人物,传输感情,写出及生动的形象。她早年过的 是贤妻良母平静学者的生活,词多表现欢娱。金兵南下, 北宋灭亡,她饱受国破家亡的惨苦,词多表现哀伤。她 的作品后人编辑成《李清照集》和《漱玉词》两种。 “漱玉”二字反映李清照作品的风格:口吐珠玑,如清 泉翠玉,剔透玲珑,晶莹秀丽。
七年级语文下册
知之 好之 乐之
【词简介】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
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词起初叫做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
词的题目:每一首词牌名,可根据词所写的内
容另加标题。 如:《沁园春 雪》《清平乐 村居》,沁园春 和清平乐都是词牌名,雪和村居就是题目。
(愉快.欢乐)
(沉醉)
4.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是“不__知__归__路___”和 “ ___争__渡___” 。
【思考2】
5.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C ) A.起句,溪亭醉饮,不知归路,表明游兴沉酣, 乐而不返,从而揭示了女词人的倜傥豪放与洒 脱的性格。 B.“兴尽晚回舟”承上启下,句中的“兴尽” 是词眼,既包含了酒兴,更表明游兴,意思是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C.结句,是说惊起飞翔的鸥鹭,吸引了游人, 游人拼力划船去观看。 D.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事、景、情融为一体, 整个画面色彩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译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 候,深深地沉醉忘记回去的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驶进了荷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怎么划出去,怎么划出去,惊飞满滩的沙鸥和白鹭。
【词中展现的要素】
地点: 溪亭
常 时间: 日暮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副美景图:
溪亭沉醉 日暮晚归 荷丛荡舟 鸥鹭惊飞
【思考2】
6.通过品词,请从词中找到五个合适的字来概括 全文。 词人在游玩中先 醉 ,然后 兴 ,继而 误 ,
从而 争 ,最后 惊 。
7.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 物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8.词人李清照是日暮时看荷花,诗人杨万里则是 旭日中看荷花,他又是怎么描写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