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首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德国柏林,《缔约方会议第一届会议报告第一部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英语:U nited N ations F ramework C onvention on C limate C hange,UNFCCC或FCCC)是一个国际公约,于1992年5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有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期间开放签署。
1994年3月21日,该公约生效。
该公约缔约方自1995年起每年召开缔约方会议(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COP)以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
1997年,《京都议定书》达成,使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
按照2007年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缔约方会议第十五届会议将诞生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
气候变化谈判,走过风云变幻20年气候变化谈判历程和南非德班气候大会展望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必须各国共同应对。
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诞生以来,各国围绕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一系列谈判,这些谈判表面上是为了应对气候变暖,本质上还是各国经济利益和发展空间的角逐。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结果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而导致变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燃烧化石能源和毁林开荒等行为向大气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的结果。
据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NOAA)最新报告,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ppm:百万分之一)左右升高到了2010年的389ppm。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历次评估报告还在不断地警醒国际社会,应当尽快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否则,全球气温升高将导致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传染病增加、水资源短缺、濒危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
因此,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治理的困境及其历史根源探析
作 者 简介 : 跃 字(99 - , , 檀 16_ )男 中北 大学人 文社科 学院讲 师 , 南京大 学 国际关 系研 究 院博 士研 究 生。
・
1 3・ 2
对此 , 中国、 印度等发展 中国家予 以强烈反对。 发展 中国家认 为制定议定 书的 目的是为 了就发达 国家具体 的减排指 标和
自 19 9 2年《 联合 国气 候变化框架 公约》 签署 , 迄今 全球
气候治理 已经走过 了不平凡 的将近两个十年 , 然而 目前 的成
罗斯 、 中东欧经济转型国家。 在公约 中, 的义务是率先采 它们
取减排行 动使到 2 纪末其温室气体 排放恢复 到 19 0世 9 0年 的水平 , 并且 向发展中 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援 助。第二类是
次缔 约方大会通过了《 柏林授权》 要求 以第 三次缔约方会 ,
议 为最后期 限 , 达成 目 明确 的法律 文件 , 力求 标 为发达 国家
规定 2 0 0 0年后具体 的减排 义务 和时问表 ,同时不得给发展 中国家增 加任何新义务 。 19 9 7年 1 2月在 日本 京都 召开 了公 约第 三次缔 约方大 会。 此次会议上 , 国坚持发展 中国家也必须承担相应义务 。 美
就远未 达到该公约 的 目标 。 面对发达国家京都第一承诺期 即 将结束 , 而国际社会仍未对后京都时代的全球气候治理达成
一
非附件 I 缔约方 , 主要是发展 中国家。它们 在公约 中承诺 的 义务是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 的国家清单 , 并将其减 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的有关举措予 以报告 。 为了解决 发展 中国 家对 国家 主权受到侵蚀 的担忧 , 公约 明确规定 :发展 中国家 “
决 于发达 国家缔 约方对其 在本公约下所 承担的有关资金 和
智慧树《生态文明》章节测试答案(全)
C1820年以降的霍乱大流行
D19世纪末香港鼠疫的大流行
4【多选题】(2分)
对人类历史造成重大影响,世界公认的烈性传染病有:
A鼠疫
B霍乱
C天花
D艾滋病
5【多选题】(2分)
20世纪中国以清洁为基本诉求的公共卫生运动主要有:
A基督教青年会发动的卫生运动
B南京国民政府倡导的城市卫生运动大会
C通过了划时代的历史性文献《人类环境宣言》
D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3【单选题】(2分)
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在我国于何时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被确定为国家治理环境保护的方针?
A1972
B1973
智慧树《生态文明》章节测试答案(全)
第一章测试
1【单选题】(2分)
20世纪后半期,人类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并开始对人类的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与之相伴的便是相关著作和论述的不断出现,下列哪本著作被称为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标志性著作:
A《增长的极限》
B《寂静的春天》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只有一个地球》
D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E2010年,《名古屋议定书》
8【判断题】(2分)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特征,影响范围跨越国境,不同生态环境问题常常高度关联,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因此单个主权国家不需要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负责。
A对
B错
9【判断题】(2分)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国家环境主权原则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一方面,国家享有开发其资源的主权权利,包括对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和环境事务的处置权;另一方面,各国在行使各自环境主权的同时确保不损害他国和国际公有地区的环境的义务。
生活中应杜绝浪费粮食
生活中应杜绝浪费粮食,少浪费0.5千克粮食,可节能约0.1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尽量少抽烟,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还要消耗能源。
1天少抽1支烟,每人每年可节能约0.14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37千克。
气温升高是评估气候变暖的最直观的指标。
人类自身的活动、传统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在湿地系统中由厌氧细菌产生之外,主要是由天然气泄漏和水稻种植等人类活动产生。
工业文明经济模式是基于碳氢化合物使用基础上的高碳经济模式。
所谓碳排放量,即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京都议定书》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碳减排实行“双轨制”。
即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70%来自于能源、工业、交通以及住宅与建筑四大部门。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低碳建筑的发展重点是太阳能建筑和节能建筑。
碳金融就是与减少碳排放有关的所有金融交易活动。
低碳发展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低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风力发电是目前除水力发电外最成熟、成本最低的新能源发电技术。
1990-2023IPCC气候变化报告变迁和持续34年的警告
2023年3月20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气候变化2023》。
这份由当前世界最顶级的气候科学家共同撰写的报告整合了自2023年以来IPCC发布的三份工作组报告以及三份特别报告的调查结果,以对当前气候紧急状况与应对方法作出权威和科学的评估。
IPCC报告值得关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日益严峻的现实的真实写照,并从科学角度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
自1990年开始,IPCC每六到七年会发布一次综合科学评估报告,于2023年完成的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为2023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提供了主要的科学依据。
而最新的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的一个关键任务,就是为《巴黎协定》第一次全球盘点提供科学参考,也是2030年前全球气候政策制定和行动的重要参考依据。
科学界向政界阐述一个与政策制定相关的科学结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因之一是很少有人去解读充满术语、公式与数据的科学报告,这增加了政策决策者理解报告结论的难度。
而严谨的科学结论总是带着不确定性,政策决策者在面对这样的信息时立即采取有效行动的积极性有限。
尤其是,当应对气候变化意味着需要全球在经济、政策、社会和技术层面进行剧烈转型的时候,这样的沟通难度就更大。
因此,需要在科学上有权威性、在政治上有公信力的组织面向政府和公众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话语来报告主流科学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与结论。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就是在这种需求下诞生的。
IPCC1988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建立,旨在定期为政治领导人提供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
IPCC下设有三个工作组,分别对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性三方面进行评估。
此外,IPCC还设有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专题组,为各国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提供指南。
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社会章节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问题:我国是在哪一年的气候大会上发表的《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选项:A:2015B:2014C:2013D:2012答案:【2015】第一章单元测试1、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选项:A: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B:公平原则C:可持续发展原则D:无悔原则答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2、问题:在一-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科学研究的日程。
选项:A:多伦多B:巴厘岛C:日内瓦D:哥本哈根答案:【日内瓦】3、问题: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选项:A:发展低碳经济B:发展循环经济C:发展高附加值产业D:发展第三产业答案:【发展低碳经济】4、问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选项:A:《京都议定书》B:《蒙特利尔议定书》C:《马拉喀什协定》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答案:【《京都议定书》】5、问题: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没有历史责任,因此不需要减少碳排放。
选项:A:对B:错答案:【错】6、问题:不属于实现“ APEC蓝”所用的超常规手段的是选项:A:A.全面停止污染性工业活动B: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执行汽车单双号限行C:C.停止重污染行业,多家企业实现停产与限产D: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答案:【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7、冋题: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选项:A:水能B:化石能源C:核能D:生物质能答案:【化石能源核能】8、问题:判断题: 生物质能是不可再生能源()选项:A:对B:错答案:【错】9、问题:判断题:降低碳排放量会影响生产力进步()选项:A:对B:错答案:【错】10、问题:依据《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2030年左右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提高至()左右。
选项:A:10B:20C:30D:40答案:【20】第二章单元测试1、问题:温室气体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能源消耗的结果。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 七届人大 )会议上正式通过的。
2. ( 理想的住区 )是生态城市必须具备的。
3. 直径大于0.1um 而小于10um 的颗粒物为( 烟尘 )。
4. 臭氧层存在于大气层的( 平流层 )。
5. 约( 6亿 )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哺乳类动物。
6. 我国的( 留民营 )村因生态环境建设获得过全球500佳表彰。
7. 大气圈的最外层是( 逸散层 )9. 我国的酸雨污染属于( 硫酸型 )。
10. 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被动适应,认为任何出于人类需要和目的的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开发,其活动都是错误的,要求人类“返回自然”,这是( 生态唯自然主义 )的观点。
11. 大气圈中最冷的一层是( 中间层 )1 2. 可以随雨、雪降落的颗粒物为( 降尘 )。
1 3. 平流层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温度的变化情况是( 先不变后上升 )1 4. 在大气圈的(热成层 ),空气分子在各种射线的作用下大都发生电离。
1 5. 臭氧层的作用是阻挡( 紫外线 )辐射到达地面,为人类和生物提供一个天然屏障。
1 6. 对流层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温度的变化情况是( 下降 )。
17. ( 酸雨 )被世界公认为空中死神。
18. 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颗粒物是( 烟尘 )。
19. ( 欧洲、北美、中国 )已成为当代世界三大主要酸雨区。
20. 各种天气现象如雷电、雨雪、霜、雹发生在地球的( 对流层 )。
2 1. 平流层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温度的变化情况是( 先不变后上升 )22 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颗粒物是( 超细颗粒物 )。
23 大约( 38亿 )年前,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地球上出现了液态水,水的出现是地球发育史上的第一个重大事件。
2 4. 大气圈中首次出现O 2是在( 20亿 )年前。
25 光化学烟雾主要由( 汽车尾气排放 )所致。
2 6. ( 酸雨)被世界公认为空中死神。
27 地球上圈层的发育顺序依次是:( 水圈、生物圈、土壤圈 )28. 大气圈中最冷的一层是( 中间层 )29 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是对( 对流层 )而言的。
气候与环境知识竞赛答案Document[5篇材料]
气候与环境知识竞赛答案Document[5篇材料]第一篇:气候与环境知识竞赛答案Document镇江市青少年气候与环境知识竞赛个人赛试题(气象部分)填空题 1、1989年12月,第()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c)为国际减轻自然灾。
A、44,四B、43,三C、44,三2、气象部门通常将大于或等于(B)的天气称为高温天气。
A、32℃B、35℃C、37℃3、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B)的现象。
A、异常降温B、异常增温C、增温4、气象上常用的候温,是指(B)天的平均气温值。
A、7B、5C、65、历史上曾经被称为“雾都”的城市是(B)。
A、北京B、伦敦C、巴黎6、(A)是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也是我国物候学研究创始者。
A、竺可桢B、叶笃正C、陶诗言7、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烈涡旋,其近中心风力达(A)以上。
A、12B、13C、148、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是1988年在(C)发射的。
A、西昌B、北京C、太原9、我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离地高度为(A)千米。
A、36000 B、30000C、3500010、中国目前酸雨区占国土面积的(A)。
A、30% B、35%C、40%11、镇江市的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91年,达到了(C)毫米。
A、1200B、1500C、190012、镇江市冬季平均在(B)出现初雪。
A、11月16日B、12月17日C、12月24日 13、2008年初我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天气,并创下了最大的积雪深度,达(A)厘米。
A、39 B、49C、59 14、2013年8月10日,句容出现了(C)度的高温,打破了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历史极值。
A、39.8B、40.6C、41.115、镇江市的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B)度。
A、11 B、12C、1316、镇江市属于季风性气候,一年之中(A)风刮的最多。
A、东B、南C、西D、北17、每个气象站都有一个专属的站号,镇江站的站号是(A)。
2014年最新最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考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训_题库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网上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冰的大量融化,使全球了(A:10-20 厘米)。
第 6 题: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A:200 年)。
第7 题:从1995 年起,每年的(C:9 月)16 日被定为“” 。
第8 题:工业化前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实际上是(C:-15℃)左右。
第9 题:(C:1976 年)法、德、荷、等国签订了“保护不受公约” 第12 题:我国的发展模式总结为(D:“2+4”模式)。
第11 题:企业内部循环指(B:中循环)。
第12 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D:自然)。
第13 题: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起步、发展完善、成熟的复杂过程是指(A:系统性原则)。
第14 题: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法(C:。
)第15 题: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A:低)。
第16 题:的目标是(D: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
第17 题: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力量(B: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第18 题:低碳经济的实质是(A:提高,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机制)。
第19 题:我国光伏的提升最终还要归于(C:技术进步与创新)。
第20 题:解决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加强和健全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因素不包括(C:多立法)。
第21 题: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不包括(C:可过度开发原则)。
第22 题:(C:可操作性)即方式的可操作性。
第23 题: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D:碳中和技术)。
第24 题: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A:)。
第25 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D:)。
第26 题:,规定了(A:4 种)受控。
第27 题:(A:1988 年)年11 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第28 题: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A:增加)。
第29 题:(A:1993 年)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 亿美元的损失。
2018年考研翻译硕士专业名词解释整理
2018年考研翻译硕士专业名词解释整理易经The Book of Changes易是变化,经为方法,或说经典。
即阐述变化的经书。
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占卜。
又称《周易》,相传为周文王所著,成书于周代,故而称呼《周易》。
实际《易经》是在中国历史中逐渐演化完成的一门学问。
古代的象形字中,“易”字是由上边的“日”和下方的“月”共同组成的;用日月往复循环来形容“易”的循环、周流。
就是周而复始。
易代表简易、变动。
研究、说明一种变动的规律和内涵。
7潘基文Ban Ki-Moon 1944年6月13日出生于韩国南部忠清北道忠州市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外交官,并为此刻苦学习英语。
大学毕业后,潘基文又以优异成绩通过外交部高级公务员考试,开始走上长达36年的外交官生涯。
2006年10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向第61届联合国大会提名潘基文担任联合国秘书长。
13日,第61届联大举行全体会议,与会的192个成员国代表以鼓掌的方式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
12月14日,潘基文宣誓就职。
潘基文是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国家的联合国秘书长,任期自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韩国前外相、政治家。
2006年10月9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投票通过由潘基文接替安南。
潘基文具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同时还拥有出色的领导才能、专业外交技巧和流利的语言能力。
他的工作经历大都与“和平与安全”、“发展与人权”和“民主”有关,而这正是联合国立足的三大支柱。
8. Robert Rubin 美国前财政部长,美国政界和金融界名人。
这位前高盛银行董事长、前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现任花旗银行副董事长与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一道,被许多人认为是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平稳发展、长期繁荣的大功臣。
9. Pervez Musharraf佩尔韦兹·穆沙拉夫(Pervez Musharraf) 1943年8月11日出生于印度首都新德里。
历届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暨京都议定书会议及成果4400字
历届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暨京都议定书会议及成果4400字自1995年首次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以来,该会议已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的一个关键机制。
自那时起,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政治领袖们一直在探究气候变化的真相和后果,并就如何应对这些后果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讨论。
今天,我们将回顾过去几十年来的历届世界气候大会会议及成果,了解地球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以及人类应对这一挑战的努力。
1995年: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 首次确立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于1995年在柏林举行,旨在讨论气候变化的科学与政策问题,并为未来的行动制定框架。
该会议首次确立了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即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旨在促进国际社会采取措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并在实际行动中协调各国的努力。
1997年:京都议定书-- 确定减排目标和时间表在1995年世界气候大会后的两年内,各国开始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讨论。
最终,在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们在日本的京都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产生了历史性的京都议定书。
该协定规定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年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水平以下,以期能够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产生显著影响。
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 但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在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的十年中,国际社会继续就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不断的辩论和讨论。
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们在哥本哈根举行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旨在采取更具体、更有力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威胁。
然而,会议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因为缺乏关键的政治意愿和具体的行动准备。
2015年:巴黎协定-- 全球减排目标将稳定在2°C以下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们在法国巴黎举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议,会议通过了一项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协议,即巴黎协定。
2022包头专技继续教育试题
2022包头专技继续教育试题2017年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正确答案:B2018年12月,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正式落户()。
A、四川成都B、重庆璧山C、新疆喀什D、内蒙古呼和浩特正确答案:B在我国,()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A、《“十二五”规划纲要》B、十八届三中全会C、《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D、十八届五中全会正确答案:A诚信要从现在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进行诚信教育要有紧迫感;从点滴做起,诚信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截止2019年,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环境条约有近()项。
A、100B、200C、300D、500正确答案:B()是国际上第一个对碳关税进行立法的国家。
A、美国B、印度C、俄罗斯D、中国正确答案:A2017年11月,在联合国波恩气候大会上,()和“落实行动”成为会议的两大关键词,许多国家认为消费者能促进企业行为进而实现低碳转型,引导企业走向更绿色的未来。
A、“公众参与”B、“文明消费”C、“环保节能”D、“勤俭节约”正确答案:A()通过了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A、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B、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C、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正确答案:D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
A、发展B、全球C、公众参与D、环境道德正确答案:B()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A、精神文明B、物质文明C、政治文明D、生态文明正确答案:D()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
德班气候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在南非东部港口城市德班开幕,称之德班世界气候大会,
德班气候大会讨论矛盾重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想承担减排义务 。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明确提出废除《京都议定书》。美国声称,除非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德班大会取得的成果距离完美还差很多。《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究竟是到2017年还是2020年还待定,参与的发达国家减排力度还远远不够,距防止地球升温2摄氏度的减排要求相差甚远;游离于《议定书》之外的发达国家,可比的减排也远不到位;尽管绿色气候基金已宣布成立,但其资金来源和管理机制上仍有空白,目前只能算是一个“空壳”。
中国力挺京都议定书,将于2020年后或接受有约束力减排指标计划第五阶段(从2016年10月1日)其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使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白炽灯,预计可形成年节电480亿千万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万吨的能力。
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做出承诺,并落实资金援助,尽快启动绿色气候基金。而对此,发达国家诸多推脱,消极应对。
近几年来,极端气候事件会明显增多。干旱将给农业造成严重影响(气温升高2℃将可能使农业减产30%)。在欧洲南部,降雨量将明显减少。据专家估计,那时全球60%的居民将生活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近年来的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暴雨洪涝频率增加;北方干旱事件连年发生,90年代以后,不少地区遭遇5- 6年连续干旱;夏季高温热浪天气明显增多。最热的2006年,也是全国气象灾害频发的一年,热带气旋、干旱、沙尘、酸雨等灾害多而严重。气候问题刻不容缓。
《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COP3)及《京都议定书》
《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COP3)及《京都议定书》ENERGYENv.R.NMENTI能源环境《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COP3)及《京都议定书》从1995年起至1997年11月,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COP1)后至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COP3)前,围绕"柏林授权书"所确定的"最迟于1997年签订一项议定书",共进行了8Z2正式谈判会议及若干次非正式磋商.但由于该谈判所关注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直接涉及各国的能源利益,直到COP3前,未达成任何协议,拿到COP3上的只是一个谈判案文"主序",该次会议是在没有任何文本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的.1997年12月1—11日,在日本京都举行了((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COP3),其中8一10日为部长级高级别会议.本次会议的目的是根据COP1所通过的"柏林授权书",谈判并通过一项为发达国家规定2000年后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时间表的议定书.在COP址,大会开始要求公约))附属机构考虑建立国家信息中心和地区中心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手段, 同时也开始促请缔约方为刺激私人投资建立良好的环境.会议原定于10日结束,但由于发达国家在确定温室气体的减排指标问题上争论不休并采取拖延策略,试图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或限排,最后谈判连续进行近50个小时,会议拖至l1日下午才结束,最终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f80,~llltttll2011.8议定书》自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l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供签署,其间有84个国家签署了《议定书.《议定书》规定了公约》附件一国家的量化减排指标,即在2008—2012年间(第一承诺期)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议定书中规定了6种温室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并就减排途径提出了3种灵活机制,即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JI)和排放贸易(ET),来帮助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实现其部分减排目标.ET~glJI主要涉及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之间的合作,而CDM涉及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之间在二氧化碳减排量交易方面的合作关系.议定书》的生效条件是55个《公约》缔约方批准,且其中的附件一国家缔约方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之和占全部附件一国家缔约方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5%以上.由于美国l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占附件一国家的36.1%,在美国拒绝批准《议定书的情况下,要达到生效条件,意味着几乎所有其他附件一国家都必须批准.俄罗斯因占1990年附件一国家l7.4%的排放量而持有决定Ⅸ议定书))的关键一票.在俄罗斯于2004年I1月l8日向联合国正式递交加入文件后,议定书》干2005年2月16 日生效.截至目前共有175个缔约方批准,加入,接受或核准((议定书,中国政府于2002年正式批准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议定书没有为发展中国家规定任何新义务;草案中的"自愿承诺"条款被完全取消.关于"排放贸易", ((议定书仅规定,《公约缔约方会议应就"排放贸易"的核查,报告和计算的相关原则,模式,规则和指南作出界定,未将美国等倡导的"排放贸易制度"作为单独条款纳入((议定书.《议定书))是第一个为发达国家规定了量化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但没有为发展中国家规定任何减排或限排义务,符合"柏林授权"的精神和规定.为使议定书》尽早生效,各缔约方为完成公约》及议定书》的相关议题,在此后缔约方会议上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京都议定书》主要内容1.主要内容附件一所列每一缔约方,在实现关于其量化的限制和减少排放的承诺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应根据本国情况执行an/或进一步制订政策和措施,诸如:(1)增强本国经济有关部门的能源效率;(2)保护和增强《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温室气体的汇和库,同时考虑到其依有关的国际环境协议作出的承诺;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做法,造林和再造林; (3)在考虑到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促进可持续农业方式;(4)研究,促进,开发和增加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固碳技术和有益于环境的创新技术;(5)逐渐减少或逐步消除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部门违背《公约目标的市场缺陷,财政激励,税收和关税免除及补贴,并采用市场手段; (6)鼓励有关部门的适当改革,旨在促进用以限制或减少《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和措施;(7)在运输部门采取措施,限制和/或减少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温室气体排放;(8)通过废物管理及能源的生产,运输和分配中的回收和使用限制和/或减少甲烷排放.根据《公约第4条第2款(e)项,同其他这类缔约方合作,以增强这些国家依本条通过的政策和措施的个别和合并的有效性.为此目的,这些缔约方应采取步骤分享他们关于这些政策和措施的经验并交流信息,包括设法改进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可比性,透明度和有效性.作为本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公约》缔约方会议应在第一届会议上或在此后一旦实际可行时,审评便利这种合作的方法,同时考虑到所有相关信息.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应分别通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国际海事组织作出努力,谋求限制或减少航空和航海轮载燃料产生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所有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继续促进履行《公约》中已规定的"现有义务",主要涉及制订,实施及定期更新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和促进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本国方案等.2.3N灵活机制(1)联合履行(儿).联合履行是议定书》第6条所确立的合作机制,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之问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抵消额,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 (2)清洁发展机制(CDM).清洁发展机制是((议定书第l2条所确立的合作机制.其主要内容是指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 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以由发达国家缔约方用于完成在京都议定书第三条下的承诺.该条款明确,清洁发展机制应置于《公约缔约方会议的权力和指导下,并由清洁发展机制的执行理事会监督.每一项目活动产生的减少排放,须经作为本议定书》缔约方会议指定的经营实体作出证明.清洁发展机制应该是一项"双赢"机制: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通过合作可以获得资金和技术,有助于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合作,发达国家可以大幅度降低其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高昂费用.(3)排放贸易(ET).排放贸易是指议定书》下第17条所确立的合作机制,主要是指发达国家间的合作.该条款明确,公约》缔约方会议应就排放贸易,特别是其核查,报告和责任,确定相关的原则,方式,规则和指南.为履行其依第三条规定的承诺的目的, 附件B所列任何缔约方可以参与排放贸易.任何此种贸易应是对为实现该条规定的量化限制和减少排放的承诺的目的而采取的本国行动的补充.发展中国家反对引入该项机制,美国等伞形集团国家则坚持引入该机制.在谈判的最后阶段,经过妥协,该机制只剩下一个排放贸易的慨念,确立了该机制是在发达国家之间开展的缔约方对缔约方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合作.3.排沏及各国减抖乍目标(附件)附件A明确,公约》附件一所列发达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应在20082012年的"承诺期"内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在其1990年排放水平上平均减少至少5%.6种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0),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氯化硫(SF6).附件B为各国分别规定了有差别的指标,即:欧盟l5个成员国及列支敦士登,摩纳哥,瑞士,保加利亚,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等ll国减排8%,美国减排7%,日本,加拿大,匈矛利,波兰减排6%,克罗地亚减排5%,新西兰,俄罗斯,乌克兰零减排,挪威增长1%,澳大利亚增长8%,冰岛增长10%.您资料来源:1.中国气候变化网(http://www.ipcc.cm&),"《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2.《中国环--%~7d>,2OO7年1O月7oEi,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发展沿革"2011.8中国投资81。
环保知识竞赛题库
公路学院环保知识竞赛题库一、选择题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D )A地球日B节水日C爱鸟日D世界环境日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 A盐酸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氯氟烃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量的(B ),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热量4、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
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C )分贝。
A 60B 90C 120D 140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C,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A ).A全球性气候变暖B海平面下降C植物生长缓慢D无线电通讯中断6、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B )污染的鱼类后,在体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A铅B甲基汞C黄曲霉素D农药DDT7、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目前主要有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三项容。
当污染指数在( C )之间时,空气质量为3 级,属轻度污染。
A 50以下B 50-100C 101-200D 201-3008、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D )的系列标准。
A健康标准B食品工业C药品生产D环境管理9、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重点治理淮河、(A )、辽河(三河),太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
A海河B黄河C汾河D大运河10、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B )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A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B可持续发展C生态保护D防治污染11、______是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
联合国历届气候大会(1995-2015)+气候变化背景下时间的烙印
COP3
时间:1997年 地点:日本京都 内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大会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它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 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 的排放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 美国布什政府于 2001年3月宣布退出,2011年12月,加拿大宣布退出议定书,继 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但后又退出的国家。 美国2010年温室气体 排放量增3.2%。
COP15
时间:2009年
地点:丹麦哥本哈根
主题: 为明天而“战” 内容: 2009年12月7日起,来自192个国家,参与人数超过 15000人,包括了非政府组织,企业代表等,在哥本哈根召开 COP15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 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 书,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历届世界气候大会简介
COP1
时间:1995年 地点:德国柏林 内容: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书》等文件,同意立即开始谈判, 就2000年后应该采取何种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气候进行磋商,以期 最迟于1997年签订一项议定书,议定书应明确规定在一定期限内 发达国家所应限制和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图(2) 德国柏林气候大会现场
图(1) 里约会议现场
1992年6月,里约会议通过了3个文件:《里约环境与发 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 明》和2个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 公约》。《里约宣言》发表了27项原则,在许多方面对 《斯德哥尔摩宣言》作出了重要的发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 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 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 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 一个基本框架,目前有近200个缔约方。
历届气候大会
COP13•印尼巴厘岛会议:妥协走向未来
• 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 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 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 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协议的实 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 在2009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 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 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遏制全球变暖 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 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
COP4·布宜诺斯艾利斯 (1998年)
• 大会上,发展中国家集团分化为3个集团,一是易受气候变化 影响,自身排放量很小的小岛国联盟(AOSIS),他们自愿承 担减排目标;二是期待CDM的国家,期望以此获取外汇收 入;三是中国和印度,坚持目前不承诺减排义务。
COP5·德国波恩 (1999年)
• 通过了《公约》附件—所列缔约方国家信息通报编制指南、 温室气体清单技术审查指南、全球气候观测系统报告编写 指南,并就技术开发与转让、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期国 家的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协商。 • 本次大会主要议题是落实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 商讨有关义务和具体规定。列入本次大会的议题共有2 0 项,会议最后,工业国达成一项200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5 %的时间计划,另外就改善工业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关测 量和预报系统等一些技术问题达成了协议。许多有争议的 问题将留待明年海牙气候大会上继续讨论,其中包括工业 国不能完成减排承诺的惩罚措施,有关排放贸易的限制和 规定,根据公约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工业国应向发展中国 家提供的援助等。
COP6·荷兰海牙 2000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_冯升波
14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进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1989年联大通过第44/207号决议,要求UNEP和WMO共同 进行气候变化公约谈判的准备工作。1990年8月IPCC撰写 了第一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并完成了对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要素的拟订。随后,UNEP和WMO举行政府法律专家组 会议,着手公约谈判的实质性筹备工作。1990年12月,联 大通过第45/212号决议,决定在联大的主持下成立政府间 气候变化谈判委员会,在UNEP和WMO支持下谈判制定一 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 会议前完成谈判。公约的谈判是里约环发大会筹备过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 经5次会议,历时17个月, 1992年5月9日政府间气候变化 谈判委员会在纽约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 约于里约环发大会期间开放供出席会议的各国签署,并于 1992年6月20日至1993年6月1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供各国 签署。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目前共有194个缔约方。
13
不确定和几个重大问题的认知
全球和中国气候是否显著变暖了,如果明显变暖其原 因什么? 全球和中国的降水量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果变化 明显其原因什么? 全球和中国的极端气候事件是否增多了? 大气中温室体浓度是否显著增加了?如果是原因是什 么? 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全球温度 上升? 太阳和火山活动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地球气候?
29
应对气候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 位显著提升
应对气候变化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逐步建
立: 2007年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 2008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应对气候变 化司 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相继成立了应对气候 变化职能机构 新组建了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
我国参加的公约
我国参加的公约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目的主要是透过对野生动植物出口与进口限制,确保野生动物与植物的国际交易行为不会危害到物种本身的延续。
由于这份公约是在美国的华盛顿市签署的,因此又常被简单称呼为《华盛顿公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贸易不断发展,由于这种贸易的增长对野生动植物保护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1963年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就呼吁制定国际公约予以控制。
1973年2月召开了关于缔结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全权代表会议,并签订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公约共有25条,4个附录,于1975年7月1日生效。
附录1列入了所有受到和可能受到贸易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800种。
这些物种标本的贸易必须加以特别严格的管理,以防止进一步危害其生存,并且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允许进行贸易(包括出口、进口、再出口和从海上引进)。
一般应禁止贸易。
附录2列入所有那些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易不严加管理以防止不利其生存,就可能变成有灭绝危险的物种,和为使这些物种中的某些物种标本的贸易得到有效控制,而必须加以管理的其他物种,共包括2.7万种。
对此类物种的贸易应严加限制。
附录3列入任一成员方认为属其管辖范围内,应进行管理以防止或限制开发利用,而需要其他成员国合作控制贸易的物种。
这三类物种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物种被纳入第二类和第一类的范围。
公约内容缔约各国认识到,许多美丽的、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和植物是地球自然系统中无可代替的一部分,为了我们这一代和今后世世代代,必须加以保护;意识到,从美学、科学、文化、娱乐和经济观点看,野生动植物的价值都在日益增长;认识到,各国人民和国家是,而且应该是本国野生动植物的最好保护者;并且认识到,为了保护某些野生动物和植物物种不致由于国际贸易而遭到过度开发利用,国际合作是必要的;确信,为此目的迫切需要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