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信的产生的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不自信产生的原因

(一)孩子自身原因

1、幼儿期发展水平的差异

每个幼儿由于其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能力、行为、性格、智力等,这样在幼儿之间就存在着个别差异。幼儿由于某些方面的不足而又未及时得到弥补,从而导致自信心的不足。

2、身体不健康

身体不健康会导致孩子在与其他孩子互动中,产生技不如人的感觉,也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可能使孩子找到做不好事情的客观原因。

3、外表不好看

孩子到了3岁后,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有些孩子甚至更早就在这方面有了敏感性。绝大多数的女孩对于自己的外表都不满意,总觉得自己的外表有缺陷,常常会说:“我太胖了”、“我的鼻子太大了”、“我的皮肤太黑了”。爱美是小女孩的天性,但太过于关注自己的外表又会给这些小女孩带来麻烦,心灵也常常处于极度自卑之中,大大减弱了自己的自信心,甚至连自己都开始不喜欢自己。

4、学习成绩不好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学习的高手,有成绩第一的孩子,也必然会有产生最后一名的孩子。面对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通常采用数落、表扬别人家孩子、甚至责骂棍棒的方法。孩子长期听家长表扬班上学习第一的孩子,时间久了自卑心理逐渐形成,开始自己放弃、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就是不如别人,就是很笨,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自信心饱受打击,早已消失。

5、孩子天生内向,胆小的性格。

性格内向、胆小,不爱说话、不合群,缺乏与同伴的交流合作,往往对遇到的事情表现出退缩行为,而不愿主动去尝试。不敢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不愿与小朋友交流,在被遗忘的角落,孩子会失去自信。

6、比较浮躁,掌握技能不扎实

有些幼儿学习不扎实,当新知识一出现,他只明白其中的一点,便说"我会了",而不深入学习,学习很浮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因技能达不到而放弃。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1、专制型家庭

专制型家庭的特点是父母威信占绝对地位,孩子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生活,家长有绝对说了算的权利。家长对孩子不信任,也就不会放手让幼儿去做事情,他们往往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孩子,孩子稍有错误就会受到指责,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幼儿往往很没主见,习惯于依赖父母,不敢亲自尝试探索,也就无自信可言。

2、溺爱型家庭

在现实社会中,这种家庭类型比较多见,在这种氛围中生活的孩子往往有两种表现,①缺乏自信:溺爱型家长往往对孩子包办代替太多,保护过度,什么事都想到前头,什么危险也都预防在前头,这样不仅使孩子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且不善于与他人交往,一旦遇到困难,便不知所措。②盲目自信:由于娇生惯养,虚荣心强,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而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无论对与错,都以赞赏的口吻或神态加以认可。长此以往,便给孩子留下"我是对的,你们都得听我的"等印象,使孩子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和盲目的优越感。但由于缺乏锻炼,孩子的能力并未得到相应发展,以至于遇事不敢尝试,表现出退缩行为,实际上也无自信可言。

3、忙碌型家庭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往往有些家长忙于事业而对孩子冷漠。这类家庭的特点是家长与孩子接触时间少,以至于孩子与家长与外人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成人的恰当指导,孩子的探索与成功得不到成人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因而同样不能形成必要的自信心。

1、过多照顾,过分保护和溺爱、包办代替

著名的心理学家A.阿德勒曾指出成人的过分呵护是造成幼儿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现在孩子集数位长辈的宠爱于一身,而每个孩子在生命之初都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欲望,但成人往往将其视为柔弱的个体,总是竭尽全力照顾和包办代替,对一些可能存在的困难都竭尽去解决。当幼儿怀着一份求知的渴望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时,成人施加给幼儿的这种保护实际上是一种限制,剥夺幼儿锻炼与发展的机会,扼杀了幼儿求证自己能力和开始走向独立生活的愿望。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独苗苗”现象普遍存在,小孩子的能力本来不足,做任何事情,笨手笨脚,动作又慢,很容易产生自信心不足的心理,大人在一旁看着,情不自禁地发急,往往自己就动起手来。这种过度地照顾和过分地保护,不让孩子自己实践,实际上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使幼儿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能力、活动能力,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长久这样会造成他们不善于交往,有较强依赖性,遇到困难缺乏耐挫感,并会形成自卑心理。自信心的最初建立是因为人感觉他可以做成一点好的事情。如果你不给孩子实践的机会,他拿什么建立自信心呢!

家长过度保护的另一种表现是恐吓手段。比如,不让孩子出家门“闯祸”,偏说什么“外面有大灰狼”,“有坏人要把你带走”的谎言,使孩子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这样孩子是变得听话了,可是,他的自信心也吓得没有了。有些教师也把幼儿视为柔弱的个体,尽自己所能为幼儿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

而且缺乏活动能力、游戏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与人交往,缺乏独立性,依赖他人,一遇到问题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遭受挫折、失败,因而造成自卑。

2、过多批评

由于受不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及自身性格的影响,有的家长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尊重、不理会孩子的合理要求,要求孩子事事听从自己,把自己的愿望、要求强加于孩子,对孩子过于严厉、粗暴,甚至苛刻,随意发脾气,缺乏关怀、爱护和积极的赞许和肯定。有的教师也缺乏对幼儿基本的尊重和理解,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来要求他们。幼儿一出现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恐吓。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倾向于形成一种“自我无能感”,久而久之,心情忧郁,产生无助与自卑感,缺乏自信。

3、期望过高,要求过高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很普遍。因此,家长往往把自己一生未达到的愿望,希望在孩子的身上得到实现,盲目的要求幼儿按照他们设计的轨道成长。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而幼儿由于年龄及能力所限,常常难以达到父母过高的要求而经常受到父母的否定,这会使幼儿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从而由经常的自我怀疑转为自卑。

4、拿别的孩子比较;

有些父母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处处强过别人,惯于和别的孩子比较,而且喜欢拿其他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以此督促孩子学习。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但经常生活在父母横向比较下,幼儿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而很不自信。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拿孩子缺点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还是拿孩子的优点和别的孩子的缺点比,都是错误的。前者让孩子自卑,后者使孩子自负,不能让他公正地确认自己的价值。

5、锻炼机会少

每个幼儿都是不一样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许多成人忽视了这一事实,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不同的幼儿,还有很多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不考虑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对全体幼儿提出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使得许多能力较弱的幼儿经常不能达到设定的目标,缺乏成功的体验而经常体味挫折感。此外,幼儿园中说教式教学还占相当大的比重。幼儿缺乏动手、动脑、操作、探索的机会。由于缺乏积极思考、实践的机会,幼儿无从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而影响其自信心的树立。

6、没操练却希望卓越表现

家长在看护孩子过程中千万注意不要把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比。人家孩子可能准备了很多年,因为孩子绝对有互相比较的心理。

慢慢让孩子把该学的学完就可以了。我们家长为孩子设立不适当的目标,不懂孩子在同龄人中竞争策略。盲目要求孩子,人家的孩子练了九年的提琴,你都没有练过,去和人家比,这样绝对不行!这样等于我们逼孩子跳过他们无法跳过的坎,最后孩子伤了自信心!

7、没准备就匆忙上阵

做为人生的向导,在孩子参与任何活动之前,你都要告诉他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生理的准备、心理的准备、物品的准备这些都是你要告诉他的。否则,孩子挫伤的是他的自信心。

8、失败的阴影,或形成的负面心锚

孩子如果在心中有负面心锚,可能他在做体育运动、舞蹈动作时出现失误,大家开始嘲笑,这种耻辱的感觉他记住了。理智上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可是一旦做关键动作时这种感觉就出现了。焦虑、脸红、心跳、没有面子……这些感觉出现导致动作失衡,最后做坏了,结果大家又是一顿嘲笑。

学习、考试都是这样。比如你到台上讲话,由于没准备好,语无伦次,观众开始嘲笑。你可能特别敏感,把这种感觉记住了,可能导致一辈子都不再上讲台说话,因为一站到台上,你就会心跳,然后语无伦次。这种负面的阴影如果无法去掉,那么终生无法突破。

人的局限来自于自己的脑海。如果孩子有过失败的阴影,或者观念中有上限,那么他就无法突破。一个小时记住30个单词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很简单的,可是如果他的观念里认为不可能,那么他就真的无法记住。

9、破坏性批评;

破坏性批评是说评的矛头指向了人本身。

一个孩子迟到了,家长说:“这么多人在等你!通过这件事,表现出来你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仅仅因为一次迟到,孩子的“人”被他最在乎的人否定了!所以说,破坏性批评是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最大杀手!

10、成人对幼儿态度和评价的随意性;

老师、家长对幼儿的态度和评价对幼儿自信心发展有直接影响作用。幼儿在与成人交往中,成人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幼儿从这些镜子中看到自己,继而判断他们的所见所闻。有的家长以为只要把孩子的缺点说出来就能使孩子获得帮助和改变,孩子在家中习惯了被否定、被挑剔,接受了家长的这种消极暗示,那么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得的最大教诲就是时时发现和克服自己的弱点,以一种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体验不到他人的重视和信任。如果反映的内容良好,幼儿则会作出积极的自我评价。反之则会推断自己毫无价值,不仅破坏了物质环境的美丽,而且不利于幼儿自信心形成和发展。

11、消极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