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大普通昆虫学-第六篇-昆虫的分类学(鞘翅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角有各种类型:
多数11节,少数不为11节,,可有丝状, 棒状,锯齿状、栉齿状;念珠状、鳃叶 状、膝状等;复眼一般发达,突出,复 眼圆形,椭圆形,肾形,单眼大多种类 无,少数种类有, 口器多为咀嚼式,有些种类有吸吮功能 (主要因为在上颚内具沟槽)。
几个名词:
A、基节窝开式:基节窝后缘不全部被骨片环绕,仍 有一部分为膜质,称为~; 基节窝闭式:基节窝后缘若被骨片环绕,称为~;
7.蜣螂科/金龟科Scarabeidae
(1) 花金龟亚科Cetoniinae
色泽鲜艳,上唇退化成膜质;触角10节,鳃叶部3节; 中胸后侧片露出与前胸与鞘翅之间,鞘翅基部外缘 凹入;中胸腹面常具腹突。
百度文库
(2) 丽金龟亚科Rutelinae
体上下扁平,具蓝、绿、黄色光泽;触角 9-10节,鳃叶部3节,各足上的一对爪不 对称,大爪端部常分裂;前三对气门位 于侧膜上;后3对气门位于腹板上。
特征似龙虱,但背部隆起更显著;触角短, 6~9节,端部呈槌状;中胸腹面有一长中脊 起(针状突起),腹面为三角形,非弧形; 下颚须长于触角;前足步行足,中、后足为 游泳足,比龙虱的足更扁;水栖类,但成虫 趋光性强;
6.隐翅甲科Staphylidae
头大,前口式,具单眼(1~2个);体长且两侧 平行;体扁,翅较短,末端截型(刀切状), 翅长不超过腹部的1/2;后翅发达,隐于前翅 下,翅为隐翅甲型;触角10~11节,丝状或棒 状,多食性,肉食性,腐食性种类;常为有毒 种类。
3.龙虱科Dytiscidae
水生,流线型,背腹面为弧形,体光滑,腹部可 见8节,后足为游泳足;下颚须短于触角;
(三)菌食亚目Myxophaga
4.球甲科Sphaerioidae
小型甲虫,触角棒状;前胸具背侧缝;后翅 具纵室,边缘具长缨毛,跗式3-3-3。
(四)多食亚目Polyphaga
5.水龟甲科Hydrophilidae
腹部较大,腹部第一节腹板是否被后足分割, 是分类的常用依据。腹部10节,一般第一 腹节退化,第3~9腹节明显,雄虫外生殖 器由第9、10两节特化而来,一般不外漏, 平时缩在第9、10节腹板内,雌虫腹部末 端变细而延长,形成可伸缩的伪产卵器,平 时缩入体内。 7.幼虫 类型多样,有蛃型、蛴螬型、象甲型等多种 基本类型;另外还有金针虫型,叶甲型等。
圆形,但有V型 缺刻
相同点:一般为小至大型种类,触角丝状,足跗节均为隐5-5-5 1.复眼形 状 2.触角
肾形
触角丝状并长于 或等于体长
圆形
丝状,触角不超过 体长
锯齿形或栉齿 形,不超过腹长 一半
3.为害方 式
为害豆类种子, 成幼虫均为害, 幼虫钻蛀林木果 头部延伸成短 成虫为害植物叶片 树为害为主,成 宽的口吻,但 虫为害植物叶片 外咽缝两条, 仍为多食亚目。
17.象甲科Curculionidae
有小到大型,头延长呈喙状,喙明显,长大于 宽,触角膝状,端部不膨大;前足基节窝闭 式,,足为隐5节5-5-5.
各种类型 完整 隐翅型或萤型 不呈须状也不 分节 异5节 无背侧缝,有 侧腹缝
膝状 完整 萤型 同多食亚目 隐4节 无背侧缝和 侧腹缝
系统2:分为4个亚目――原鞘亚目、肉食 亚目、菌食亚目和多食亚目。
原鞘亚目
1.前胸背侧缝的有无 2.后翅小纵室的有无 3.后足基节是否可动 4.腹部第一节腹板是 否完整 5.后翅边缘形状 6.幼虫有无尾突 有 有 能活动
将其分为三个亚目即肉食亚目、多食亚目和管头 亚目
肉食亚目 Adephaga 多食亚目 Polyphaga 象甲亚目 Rhiphaga
1.触角形状 丝状 2.腹部第一节腹 被后足基节窝所 板 分隔,腹板为 2~3块 肉食性 3.后翅 呈须状分节 4.下颚外颚叶 正常的5节 5.腹节 6.背侧缝的有无 有背侧缝和侧腹 缝,
(3) 鳃金龟亚科Melolonthinae
体色多暗淡,体型偏于园,触角8-10节, 鳃片三节;上唇外露骨化;各足2爪通常 相等;腹部气门位于腹板侧上方。
8.吉丁甲科Buprestidae
体瘦长,触角11节,能活动;前胸与中后胸连 接处无关节,不能自由活动,且有明显的凹陷, 侧面观有两个弧形;虫体多为绿色或蓝色,为 果树及林木害虫;
胸足:
前、中、后共三对足,有开式和闭式两种, 从足基节形状分为 横式或立式 ,前足基节 窝形状作为重要的依据;前足多为步行足, 少数前足具有掘土功能,如金龟子,胫节膨 大,具齿,扁;中后足多为步行足,一部分 后足为跳跃足,水生种类则为游泳足。足的 跗节可依是隐5节,隐4节,5节,4节,隐3 节等,或5-5-4。
肉食亚目
有 有 不能活动
菌食亚目 多食亚目
有 有 ―― 无 无 不能活动
完整
无 无 取食树皮及 腐木
被后足基节窝所分 隔,腹板为2~3块
无 据分节的尾突
――
有长缨毛 ――
完整
无 ――
7.食性
多捕食性少植食性
取食藻类
多样
(一)原鞘亚目Archostemata
长扁甲总科Cupedoidae 1.前胸有背侧缝, 2.后翅有小纵室 3.后足基节不固定在后胸腹板上,能活动 4.第一可见腹节不完全被后足基节分割, 5.幼虫无尾突
B、隐5节:足的跗节为5节,但跗节的倒数第2节大部 分隐藏在倒数第3节内,看起来似为4节,一般称这 种足的跗节为隐5节; 隐4节同理;
C、异节类:(在鞘翅目昆虫中,大部分 昆虫的前、中、后足跗节数相同),某 些种类前、中、后足的跗节数不相同, 称为~。如芫菁科,拟步甲科,
3.胸部 A、前胸: 最大,明显,多数呈筒状,能活动,。前胸 背板自成一骨片,背板与侧板间有没有缝 (背侧缝),侧板与腹板间有无缝(侧腹 缝),是分亚目的依据; B、中、后胸: 常愈合,中胸小盾片的形状,大小,有无刻 点及刻点大小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11.瓢甲科Coccinellidae
体小至中型,卵圆形,腹部平坦,背面弧形或半球形 隆起;多为红、褐、黄、白、黑等色;体上有斑点, 头一般潜入前胸背板下,鞘翅边缘有显著檐褶; 下颚须末节呈斧状;足跗节为隐4节;少数为 植食性,多数为捕食性;是蚜虫、介壳虫、螨类的 天敌,以成虫越冬,种类多。
植食性毛瓢甲亚科
鞘翅目Coleoptera
该目是世界上动物界最大的一个目,种 类约350000种,我国已知约7000种,多 数种类属于世界性分布,少数种类主要 分布于热带地区,至温带地区种类渐少, 本目许多种类是农林作物的重要害虫。
形态概述
体型由小到大,(0.5~18cm以上),体壁 坚硬,前翅鞘翅,后翅膜质,体色体型各 异,有同种异色;成幼虫口器多咀嚼式。 1.头部: 头式为下口式或前口式,
(二)肉食亚目Adephaga
头宽与前胸 宽的比较 1.虎甲科 Cicindelidae 头比前胸宽 头式 触角着 唇基宽度与两触 内颚叶构造 生位置 角间距比较
下口式 着生于 唇基宽于两触角 有能动的钩 额区 间距
2.步甲科 Carabidae
头比前胸窄
前口式 着生于 唇基窄于两触角 无能动的钩 颊区 间距
身体瘦长,软弱,具黄斑纹,触角11节, 雄性为锯齿状,雌虫为栉齿状;前胸小, 前足基节窝开式;跗节式5-5-4; 鞘翅末端常分开;前跗节一爪分成两片, 爪呈梳状;复变态,幼虫取食蝗卵,一 些成虫取食豆类;可分泌斑蝥素。
14.天牛科 Cerambycidae
15.豆象科 16.叶甲科 Bruchidae Chrysomelidae
9.叩头甲科Elateridae
体瘦长,触角丝状,锯齿状,11节;鞘翅末端 收缩变窄,前胸与中后胸连接处有关节,能 自由活动;前胸背板两侧向后缘有突起;幼 虫金黄色,蠕虫型,金针虫。多为黑色或棕 色,常为地下害虫;
10.萤科Lampyridae
小到中型昆虫,体细长,两侧平行,体扁;前胸背 板发达,向前盖住头部,呈盔状;翅软,为软 翅组;腹部可见7~8节,跗节式为5-5-5;腹 末端两节,有发光器;一般雌或雄虫发光,雌 虫发光较多,色泽不同
翅:
A、 前翅特化为鞘翅,有的有纵脊,代之 以刻点列,将点列之间或点列间;刻点 形状不同:脐形,圆形、新月形、刻点 之间距离,(刻点的大小称)点径,常 用于种及近似种的鉴定; B、 后翅: 主要司飞行功能,后翅膜质,分为6种 类型: 长扁甲型、肉食甲型、萤甲型、隐翅甲 型、藻食甲型及缨翅甲型等。
腹部:
肉食性
触角着生位置
着生于复眼间
着生于复眼前
上颚构造
正常
切齿叶为沟槽状
色泽
暗、体上似具毛
光滑、亮
12.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
• 有些种类外形似步甲,但为多食亚目,因 此得名。异节类,5-5-4;前足基节窝闭 式;前3可见腹节愈合;鞘翅可见假的缘折;
13.芫菁科Meloida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