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第八章
管理学概论 第8章 组织关系

《管理学概论》第4版
第8章 组织关系
6
8.1.2职权的来源
制约职权的因素:
1.上级的职权 2.交叉职权 3.下级的个人权力
《管理学概论》第4版
第8章 组织关系
7
8.2职权的类型
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的性质 指挥体系 参谋人员及其职权
《管理学概论》第4版
第8章 组织关系
8
8.2.1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的性质
《管理学概论》第4版
第8章 组织关系
10
8.2.2指挥体系
指挥链:组织中的指挥关系。它从组织
的高层一直延续到组合的基层。又称 “命令链”、“报告关系”。
《管理学概论》第4版
第8章 组织关系
11
8.2.2指挥体系
指挥体系的三种设计形式:
1.直线制 2.职能制 3.直线-职能制
《管理学概论》第4版
《管理学概论》第4版
第8章 组织关系
20
8.3.2分权/集权程度的判断基础
分权程度的判断基础:
1.下级决策的数量 2.下级决策的范围 3.下级决策的重要性 4.对下级决策的控制程度
《管理学概论》第4版
第8章 组织关系
21
8.3.3分权/集权的影响因素
决策的代价 政策的一致性 组织的规模 组织的成长 管理哲学
第8章 组织关系
32
总部
A部门
B部门 图8-4联营式互相依存
C部门
《管理学概论》第4版
第8章 组织关系
33
A部门
B部门
C部门
D部门
图8-5连续式互相依存
《管理学概论》第4版
第8章 组织关系
34
企业管理学(第八章__战略管理).pptx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8.2战略环境分析
8.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宏观环境分析的内容:确认和评价政治、经济、
科技、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 的影响。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政治因素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现实的利潜
第八章 战略管理——8.1 战略管理概述
2.魁因的定义 美国管理学教授魁因(J.B. Quinn)认为,战略
是一种模式或计划,它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 策与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包括以下内容:
(1)有效的正式战略包括三个基本因素:①可 以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或目标)②指导或约束经营 活动的重要政策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目标 的主要活动程序或项目。
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制度、体制、方针 政策,同时也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 的法律和法规等。
(1)政治因素分析的内容 ①企业所在地区和国家的政局稳定状况 ②执政党所要推行的基本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
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③政府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④法律对企业的影响 ⑤各种政治利益集团对企业活动产生影响 ⑥国际政治形势及其变化 (2)政治环境因素对企业影响的特点 ①直接性 ②难于预测性 ③不可逆转性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市场 增长率
放弃
发展
问
明
? 高 题
星
业务转换方向 资金投向 战略选择
10%
瘦
金
低狗 清算
牛¥
收获
低 1.0 高
图 8-3 BCG矩阵
管理学-第八章-领导PPT课件

他有三个候选人,他们都在公司里工作了 一段时间,其中一位是李非,这小伙子年 纪不大,但领导手下人挺有一套办法,所以 谢丁平时就比较注意他。
另一个原因是,李非的领导风格很像谢丁 自己。谢本人是曾在部队从事过通讯系统 维护工作的退役军人,多年军队生活的训 练使他养成了目前这种因为习惯了而
3
很难改变的领导方式,但谢自己心里也 明白,公司新设立的业务部门更需要能 激发创造性的人,李非是外埠某大专院 校电子计算机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四年 前独自到北京“闯世界”,经过大面试 来到了本公司工作。他的性格与言行让 人感到,他是一个固执己见的、说一不 二的、敢作敢为的人。
威信可使他人自觉地服 从指挥。
15
职权的合理使用
职权并不总是有效的。管理者的权力之所 以能被大家所接受,是因为大家理解这种 权力是实现组织共同目标所必需的。
管理者权力的有效性一方面与其运用是否 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有关,另一方面还要看 下属接受权力支配的情况。
原则:多赞扬、少批评、多引导、常请求
现代领导品质理论则认为素质可以通过后 天培养。
25
第三节 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领导者 的行为风格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
26
一、勒温理论
三种领导作风: 专制作风 民主作风 放任自流作风
是由德国心理学 家勒温通过一系 列实验在20世纪 30年代提出来的。
27
专制作风
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让人服从的领导作风,把 决策权定位于领导者个人手中。特点是:
第八章 领导理论
1
案例
谢丁是设在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一 家电脑公司中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总经理。 公司董事会日前作出了“第二次创业” 的战略决策,并据此将公司经营业务的重 点从组装“杂牌”电脑转到创立自己品 牌的方向上来,谢丁必须在这周内作出 一项人事决定,挑选一个人担任公司新设 业务部门的领导。
管理学 第8 章 (周三多第三版)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领导理论
理论核心: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 理论核心: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 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个体目标与组织目 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标保持一致。 标保持一致。 “路径 目标”指有效的领导者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 路径—目标 路径 目标” 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所要遵循的路径。 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所要遵循的路径。 领导者的激励作用:两个方面 领导者的激励作用: 使下属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下属有效的工作绩效; ⑴、使下属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下属有效的工作绩效; ⑵、提供有效绩效所必需的辅导、指导、支持和奖励。 提供有效绩效所必需的辅导、指导、支持和奖励。 四种领导行为: 四种领导行为: 指导型领导、支持型领导、参与型领导、 指导型领导、支持型领导、参与型领导、成就导向型领导 领导者是灵活的, 领导者是灵活的,同一领导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表现出任 何一种领导风格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领导概论
领导的内涵 领导风格类型 领导理论
8.1
领导的内涵
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个人具备的能力去指挥、 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个人具备的能力去指挥、命令和 影响、引导职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活动过程。 影响、引导职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活动过程。
一、领导的含义
1、领导一定要与群体或组织中的其他人员发生联系(或心 领导一定要与群体或组织中的其他人员发生联系( 甘情愿,或屈服于权力的压制) 甘情愿,或屈服于权力的压制) 2、权力在领导者和组织其他成员中存在着不平等的分配 3、领导者能够对组织成员产生各种影响,使其表现出某种 领导者能够对组织成员产生各种影响, 所期望的行为或表现 4、领导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可为领导而领导 领导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管理学》--周三多教学课件第八章

管理跨度
集权与分权
• 职权 : 管理职业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 望命令得到执行的这样一种权力 • 直线职权: 给予一位管理者指挥其下属工 直线职权: 作的权力 • 指挥链: 从组织的高层到基层的权力流 指挥链: • 参谋职权: 支持 辅助和建议直线主管的 参谋职权: 支持,辅助和建议直线主管的 职权 • 权力:影响决策的能力 权力:
权力的来源基础
• • • • 强制权力:一种依赖于惧怕的力量 强制权力:一种依赖于惧怕的力量. 奖赏权力:带来正确,有利结果的权力 有利结果的权力. 奖赏权力:带来正确 有利结果的权力 合法权力:与职权同一概念. 合法权力:与职权同一概念 专家权力:来自特殊技能,知识 知识,专长的一种 专家权力:来自特殊技能 知识 专长的一种 影响力 • 感召权力:对所拥有人独特智谋或个人特 感召权力: 质的一种确认
集权与分权
常见的组织设计
• 职能型结构 定义:相似或相关职业的专家们组合起来的 定义: 组织设计模式 • • 特点:通过让具有共同技能的人在一起工作, 特点:通过让具有共同技能的人在一起工作,取得了 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优势 缺点: 缺点: (1)会为追求职能目标而看不到全局最佳利 每一职能领域相互隔离, (2)每一职能领域相互隔离,没有一项职能对结果负 (3)不能提供机会培训未来的高层经理 适用条件:单一产品或服务的组织. 适用条件:单一产品或服务的组织.
组织设计经典原则( 组织设计经典原则(Cont’d) )
②统一指挥,下级应当对一位且只对一位上 统一指挥 下级应当对一位且只对一位上 级直接负责 ③职权与职责 ④ 管理跨度 ⑤ 部门化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 ①战略与结构 • “战略决定结构”的观点认为:结构必须服 战略决定结构”的观点认为 结构必须服 战略决定结构 从战略,随着战略从单一产品向纵向一体化 随着战略从单一产品向纵向一体化, 从战略 随着战略从单一产品向纵向一体化 再向多样化经营的转变,结构必须从有机式 再向多样化经营的转变 结构必须从有机式 变为机械式. 1)复杂性 指组织的分化的程度 )复杂性─指组织的分化的程度 • (2)正规化─指组织依靠规则和程序引导 )正规化 指组织依靠规则和程序引导 员工行为的程度 • (3)集权化 指组织决策制定权力的分布 )集权化─指组织决策制定权力的分布 • (4)分权化 决策制定权力授予下层人员 )分权化─决策制定权力授予下层人员
管理学概论课件整理重点内容

管理学概论课件整理重点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1、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知识性,依存性。
2、2、管理的必要性:3、管理热潮的兴起与发展a)工业革命后b)二战以后c)20世纪70年代4、中国学习管理的必要性a)资源短缺b)科技落后c)专业化社会分工d)凝结全体成员力量的需要e)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f)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g)管理应当是有效的h)管理的本质是协调i)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2、管理的职能:①决策: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②组织: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它一切活动的保证和依托③领导:指导行为、增进了解、统一思想、激励成员④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⑤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3、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也是社会劳动中的一项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4、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已经多元化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1、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和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2、管理者的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Katz,1974)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关系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3、21世纪管理将会面临以下四种趋势:管理人本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源化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2、管理学的研究方法:①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②试验法:人为地为某一试验创造一定条件,观察其实际试验结果,再与未给予这些条件的对比试验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外加条件与试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③演绎法:从某种概念出发,或从某种统计规律出发,也可以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用归纳法找到一般的规律性,并加以简化,形成某种出发点,建立起能反映某种逻辑关系的经济模型(或模式),这种模型与被观察的事物并不完全一致,它反映的是简化了的事实,它完全合乎逻辑的推理第二章学科发展史第一节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泰勒』:从1880年开始,2.科学管理的出发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学]管理学第八章PPT课件
![[管理学]管理学第八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52d05110a6f524cdbf8507.png)
媒介(通道)
噪声
接受者 解码
信息
反馈
2020/4/22
.
10
噪声
• 所有对理解造成干扰的因素都是噪声。噪声可能在 沟通过程的任何环节上造成信息的失真。
➢ 编码的质量:发送者把头脑中的想法进行编码而生成了信息, 被编码的信息的质量高低受到四个方面条件的影响,即发送 者的技能、态度、知识和社会-文化系统。
1
1
11
1
1
21
44
共享
电话
1
4
2
21
1
3
32
44
共享
小组会议 2
2
2
42
2
1
12
34
共享
正式演讲 4
2
2
43
2
1
13
35
发送者
备忘录 4
4
2
34
3
5
35
21
接受者
传统信件 5
3
3
24
3
5
34
11
接受者
传真
3
4
2
43
3
5
33
31
接受者
公司出版物 5
4
2
55
3
5
24
11
接受者
告示板 4
5
1
53
2
2
45
人际沟通方法不能忽视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非言语沟通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体态语言 和语调
2020/4/22
.
16
3、人际间有效沟通的障碍
• 过滤 • 能力差异 • 选择性知觉 • 不同的信任程
管理学基础第八章-控制

8.3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牛刀小试
了解了控制的基本要求和控制过程的内容后,如 果你在现实中遇到管理控制问题,知道用哪些控 制方法和技术做好控制管理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管理学基础》
一、传统的控制方法与技术
预算控制
行政控制
成本控制
高等教育出版社 《管理学基础》
审计控制
(一)预算控制 预算是各类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最基本的控制
第三,售后控制。公司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活动 制定了售前决策,进行了市场策划,树立了公司形象;与经 销商携手寻找最佳点共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公司建立 了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购置先进的维修设备,建立消费 者投诉制度和用户档案制度,开展多形式的售后服务工作, 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
问题:试用控制分类知识对案例中的控制措施进行分类,并 说明各自的特点。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 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 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 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也于事 无补。
高等教育出版社 《管理学基础》
目录
1 控制概述 2 控制过程与要求 3 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4 危机处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管理学基础》
目标管理的基本步骤
制定目标
目标实施
目标成果评价
①建 立 一 套 完 整的目标体系。
①权限下放。
②明确责任。 ②自我控制。
一般实行自我 评价和上级评 价相结合,共 同协商确认成 果。
高等教育出版社 《管理学基础》
二次闯关
请你结合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控制常用方法的 使用情况。
你对企业危机了解吗?你认为企业危机应如何处理?
2013 北京邮电大学 行政管理 管理学概论重点_考研状元笔记

制定职位说明书 19 、配合实际上就是协调,是协调在组织工作中的反映。 配合的程度取决于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不同人员或群体之间的联系越是密切,配合问题 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联营式;连续式;互惠式。 20 、协调与配合的方法: ①规章和程序②指挥链③组织结构④联络员⑤协调员⑥委员会⑦非正式沟通 21 、配合的原则: 1 .依存性原则 2 .差异性原则 3.预期性原则 4.专业化原则 22 、影响协调与配合的影响因素: ①部门之间的依存方式②部门之间的差异③环境的性质④任务的性质⑤分权的程度 第九章:任 用 1 、任用:是对管理者进行有效地配备、考评和培养,以充实组织结构中的管理职务。 2 、管理职务设计:①职务范围要适当②工作量要饱满,职务内容要有挑战性 ③根据任务设计职务④兼顾多方面的要求。 管理职务的评价:①排队法②职务因素法 管理人员的选拔:①面试②测验③评价中心 管理人员的考评方法:①传统的品质考评②目标考评③管理原理考评④全方位考评 管理人员的在职培养: ①有计划的提升②职务乱换③设置助理职位④临时提升⑤参加委员会⑥辅导 管理人员的其他培养方法:敏感训练;报告会;大学管理课程;商业游戏;电子学习。 第十章:激 励 1 、个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感知;个人因素;工作群体和动机。 感知的曲解:①选择性感知②定型化③光环效应④投射 个人因素:人格;自我观念;能力 2 、沙因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内容:①理性经济人②社会人③自我实现人④复杂人 孔茨人性假设的看法: ①人起着不同作用②没有一般人③个人的尊严是重要的④把人作为整体来考虑 3 、激励就是激发动机,或者说是调动员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激励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个连锁反应是:感觉到有需要,由此产生要求或要达到的目标,然后造成紧 张感(即未满足的欲望) ,于是引起行动以达到目标,最后是要求得到了满足。 古典激励理论: • 胡萝卜加大棒:指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去诱发人的行为。 • 作为激励因素的金钱:①金钱的激励作用因人而异②金钱不仅是一种激励因素也是吸引和留住人才 的手段③平均主义的做法会削弱金钱的激励作用。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第八章

财务 经理
生产 经理
营销 经理
采购 经理
研发 经理
17
(二)产品或服务部门化 概念:按照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对企业活动进行分组
总经理
总经理办公室 法律事务部 研发部
人事部 财务部
A产品总经理
B产品总经理
供应部 生产 营销 财务
经理
经理 经理 经理
供应部 经理
生产 经理
营销 经理
财务 经理
18
(三)地域部门化
工作环境
•稳定的环境 •多变的环境
影响因素
•助手的配备情况 •信息手段配备情况 •工作地点的相近性
工作条件
工作内容和性质
•主管所处管理层次 •下属工作的相似性 •计划的完善程度 •非管理事务多少
26
二、集权与分权
(一)权力的性质与特征: ➢性质:职权是组织内部授予的指导 下属活动及其行为的决定权,这些 决定一旦下达,下属必须服从。 ➢特征:职权跟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 职位紧密相关,跟个人特质无关。
销售部经理 广告部经理 研发部经理 质检部经理 制造部经理
分销经理
(主管仪 器类)
分销经理
(主管电 器类)
产品研究 主管
客户研究 主管
采购 制造 运输 主管 主管 主管
7
(二)组织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专业化分 工原则
统一指 挥原则
柔性经 济原则
组织 设计 原则
控制幅 度原则
权责对 待原则
8
27
职权的三种形式: 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 管理中职权的来源: ➢在层级组织中居于某一特殊职位所
拥有的命令指挥权 ➢由于个人具备某些核心专长或高级
工商管理学基础第8章

目录
• 引言 • 组织行为理论 • 组织结构与设计 • 人力资源管理 • 领导力 • 企业文化 • 结论
01
引言
章节概述
01
本章主要介绍了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原则、方法 和应用。
02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 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03
本章将介绍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实际操作, 帮助读者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
03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定义
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 间的相互关系和分工协作的方式,包 括各个部门的设置、职责和权力等。
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内部分工、协作 和沟通的方式,是组织高效运作的基 础。
组织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提高组织效率
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能够减少内部摩擦,提 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04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 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
下章预告
• 在下一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企 业组织结构与设计的理论和实践, 包括组织结构的类型、设计原则、 影响因素以及变革和创新等方面 的内容。
谢谢观看
组织行为影响因素
组织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个体差异、组织结构、组பைடு நூலகம் 文化、外部环境等。
组织行为的重要性
提高组织绩效
通过了解和掌握组织行为,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激励员工,从而提高 组织的整体绩效。
增强组织凝聚力
良好的组织行为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更加认 同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
应对组织变革
07
结论
本章总结
01
本章主要介绍了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意义、特点和原则,以及企业 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
管理学各章节概括总结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是指特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合理分配、协调各种资源,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者的角色(选择题)①人际角色(包括: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②信息角色(包括:监督人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③决策角色(包括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3、管理者的技能①技术技能(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②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③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重点)4、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科学管理之父)(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而构成的体系,即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6、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及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
7、业务流程再造定义对经营流程彻底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以便在业绩衡量标准上取得重大突破。
8、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一)道德发展阶段(二)个人特征(包括价值准则、自我强度、控制中心等)(三)结构变量(四)组织文化(五)问题强度(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9、社会责任的定义,体现在哪五个方面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管理 学第八章 领导概论共37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S·巴顿
管理 学第八章 领导概论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谢谢!
《管理学原理与实务》第八章

10
三、领导的功能
激励 指挥 协调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觉为实现组织目标工作
领导者以命令指示等形式使内部个人意志服从于一 个权威的统一意志
协调组织中各个部门人员的各项活动,使个体人 员步调一致地加速组织目标的实现
11
四、领导的权力构成及表现形式
权力的来源
• 职位的权力 • 领导者个人权力
领导权力的表现形式
自1940年开始人们开始放弃从特性特征 方面研究领导的有效性
27
二、行为理论
行为方式理论是以研究领导 者的外在特征为基础的。包 括:
● 四分图理论 ● 方格图理论
28
四分图理论(二维构面理论)
• 领导行为四分图
以
人
为
高关系
重
低工作
高关系 高工作
低关系 低工作
低关系 高工作
以工作为重
29
管理方格图理论 (管理坐标理论)
本章内容
领导概述 领导风格类型
领导理论
5
第一节 领导概述
一
领导的定义
二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三
领导的功能
四
领导的权力构成及表现形式
6
一、领导(Leading)的定义
传统理论对领导的定义
● 领导是运用组织授予的职权,指挥下
属完成组织目标。 现代理论对领导的定义
● 领导是指导和影响群体或组织成员,
为实现所期望的目标而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的过程或艺术。 领导的本质就是组织成员的追随与服从。
认为领导者的品 质和性格是在实践 中逐步形成的,是 可以通过教育训练 加以培养和改造的。
23
个性特征
管理学第八章ppt课件

1、组织结构的设计。包括组织内横向管理部门 的设置和纵向管理层次的划分。
2、适度分权和正确授权。 3、 组织内各职务人员的选择和配备。
4、组织文化的培育和建设。为创造良好的组织 气氛而进行团体精神中的培育和组织文化的建设。
5、组织运作和组织变革。 6、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事业部制的缺点:加剧了高层管理者对各事业部管理的 难度,容易产生以各自为中心,不顾全局的本位主义。
28
事业部的具体形式形式:
子公司型事业部 参谋型事业部 零部件事业部 工程型事业部 地区型事业部 市场型事业部
29
(五)模拟分权式结构
这是一种介于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之间的组 织结构。
二、分工协作原则
分工就是按照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 率的要求,把组织的目标和任务分成各个层次, 各部门及每个人的任务和目标,明确他们应做 的工作以及完成工作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协 作是指明确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以及各项职权 的协调关系与配合方法。分工与 协作是相辅相 成的。
11
三、权责一致原则 权力是指在规定的职位上具有指挥和行事的能力,
采购
事业部1
事业部2
事业部3
计划
生产
销售
32
(六)超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超事业部制是直接在事业部制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这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和日 本的一些大公司出现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在总公司与各个事业部之间增加了一层管 理机构——超事业部,以便协调各事业部 的活动,增强企业经营的灵活性。增设超 事业部的目的在于协调各事业部之间的活 动,使管理体制在分权的基础上又适当集 中,同时进一步减轻最高领导层的日常行 政事务工作,从而加强企业最高层领导的 决策。
管理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第八章 课件

(3)领导行为与领导者的个性是相联系的,所以领导者的 风格是稳定不变的。
(4)提高领导者有效性的方式仅有两条途径: 第一、替换领导者以适应新环境; 第二、改变环境以适应领导者。
影响领导者有效性的环境因素: ——领导者与下属的相互关系 ——任务结构 ——职位权力
1.9型——俱乐部型
高 1.9
9.9型——理想型
9.9
对认的关心程度
5.5
5.5型——中间型
低 1.1
低
1.1型——虚弱型
9.1
对生产的
关心
程度
9.1
型—高—任务型
管理方格图
五.菲德勒模型(Fred fiedler)模型
——费德勒认为任何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 主要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
(1)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下属相互作用、领导者的风格、 情景以及下属状况对领导者的影响程度间的合理选择。
被称为——公平理论模式
公平状态:
—OIpp = O—Ioo
不公平状态:
—OIpp > O—Ioo
O 其中: p——个人对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 Ip——个人对自己所做投入的感觉 Oo——作为比较对象的他人的报酬 Io——作为比较对象的他人的投入
四.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 以及赫西、布兰查德等人于1956年提出的 一2021年1月22日星期五1时17分8秒01:17:0822 January 2021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上午1时17分8秒上午1时17分01:17:0821.1.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销售点信 息户的用 用 户 需 求 源
核心企业
物流或服务流资ຫໍສະໝຸດ 流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内容概念: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SCM)是指利用计算 机网络技术 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 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 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
与配送、仓储与保管、 装卸、包装、流通加工
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
基本活动。
现代物流的功能
配送 运输 信息处理 包装 装卸搬运 流通加工
储存
仓库作业信息的流动过程
进货 ◆采购计划 ◆订货单 ◆交货单、入库单 ◆货物清单 ◆入库月报表 ◆物品位置表 保管 ◆库存余额表 ◆库存日报表 ◆货架卡 ◆物品位置表 发货 ◆生产、出库计划 ◆发货传票 ◆出库传票 ◆订货付款单 ◆出库月报表 ◆搬运线路图
库存管理
------库存是指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或满足顾客需求的物料准备。
根据库存物资存在的状态,可以将库存分为四类:
一是原材料库存;
二是成品库存;
三是零部件库存;
四是备件库存;
五是在制品库存。
§3
物流系统
基于信息化的物流系统分析
环 境
1.原材料 2.劳动力 3.能源 4.资金 5.信息 输入
设施 设备 管理 工作
管理学概论
第八章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知识(技能)框架图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管理概述
主 要 内 容
企业物流管理
基于信息化的物流系统分析
供应链管理概述
学习重点和要点
(1)理解物流、供应链管理、各种物流信息化技术、供 应链管理等概念。 (2)了解运输、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装卸与 搬运等物流要素。
------所谓在制品,指从原材料、外购件等投入生产起 到形成产品经检验合格入库之前,存在于生产过程中各个 环节的零部件和产品。
在制品管理的工作内容有:
(1)合理确定在制品管理任务和组织分工。
(2)认真确定在制品定额,加强在制品控制,做好统计与核查工作。 (3)建立、健全在制品的收、发与领用制度。
(4)合理存放和妥善保管在制品。
业务 活动 信息 处理
1.各种劳务 2.能源 3.产品位置转移 4.信息 5.服务 输出
环 境
转换(处理)
物流信息及其功能
----从狭义范围来讲,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如 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有关的信息。 ----从广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 关的信息,而且包括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例如商 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 (1)物流信息是物流系统整体的中枢神经。
配送中心的一般功能
配送中心 供应商 集 供应商 货 供应商 信息处理 存 拣 储 分 流 通 加 工 配 零售商店 送 零售商店 零售商店
§2
企业物流管理含义
采购部门 物流部门
销售 预测 生产 计划 原料 采购
企业物流管理
生产部门 物流部门
存货 管理 厂内 运输 成品 储存 出厂 运输
销售部门 物流部门
企业采购的一般流程
提出采购 需求计划
认证 供应商
发出 采购订单 信息反馈
跟踪 订单
接收 货物
评估 采购工作
图---- 企业采购的一般性流程
供应商管理
• 分类:
(1)伙伴型供应商。
•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
(1)成立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联合小组。 (2)确定全部的供应商名单。 (3)列出评估指标并确定权 重。 (4)评估每个供应商的履约 能力,填写供应商评分表 (5)根据综合得分确定供应 商。
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 “第一方”发货人和
“第二方”收货人而
言的,它通过与第一 方或第二方合作来提
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的价值
(1)作业利益。 (2)经济利益。 (3)管理利益。 (4)战略利益。
本章小结
1.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物理转移,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组成,包 括运输与配送、仓储与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流体、载体和流向是物 流三个最基本的要素。运输、存储与保管、配送、包装和流通加工、装卸与搬运是现代物流的主要功能。 2.企业物流,可以理解为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内部货物的实体运动,是伴随着企 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产生的。企业物流可以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流。广义 的采购是企业根据需求提出采购计划、审核计划、选好供应商,经过商务谈判确定价格、交货及相关条件,最 终签订合同并按要求收货付款的过程。供应商管理是企业保证物资供应、确保采购质量和节约采购资金的重要 环节。按照供应商的重要性分类,可以分为伙伴型、优先型、重点型和商业型四种类型。生产物流是指原料、 燃料、外购件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个加工点和存储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 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加工、储存的全部生产过程。 3.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要素构成的各个 基本环节所组成的,所谓物流系统化,即把物流的各个环节(子系统)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大系统进行整体 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物流信息系统 是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及其他设备,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 以支持物流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进行物流管理和运作的人机系统。常用的物流信息技术有识别记录技术、 通信传输技术、电脑网络技术、射频技术、GIST和GPS。 4.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 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 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 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其四个主要领域分别是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 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第三方物流又叫做 合同契约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通过自己物流作业的高效化、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设施的现代化、物 流运作的专业化、物流量的规模化来创造利润,并实现作业利益、经济利益、管理利益和战略利益。
(7)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 (8)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
1.供应链合作关系
2.供应链合作关系的重要意义
3.建立供应链管理合作关系的制约因素
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管理
第三方物流的含义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1)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 (2)是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3)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物 流服务。 (4)拥有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灵活性。 (5)拥有第三方物流的系统化管理。
(2)物流信息是物流系统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物流信息技术
1.识别记录技术
2.通信传输技术
3.电脑网络技术
4.射频技术
5.GIS技术
6.GPS系统
§4 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的概念、结构及其特征
供应/供应 商 制造 装配 分销 零售 需求/用 户
需求拉动 供应商的供应 商 供 应 源 供应商 用户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1)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2)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 (3)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 定位)。
(4)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
(5)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 踪和控制。
(6)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
订单 处理 客户 服务
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
概念:所谓采购管理,就是对整个企业采购活动的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一般来讲,采购有四个基
本目标,即适时适量保证供应、保证货物质量、费用最省、 管理协调供应商。采购管理的重要性表现为:保障供应, 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避免缺货风险,保证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2)优先型供应商。
(3)重点型供应商。 (4)商业型供应商。
生产物流管理
生产物流的概念与特征
生产物流是指原料、燃料、外购件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
发料、运送到各个加工点和存储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 个生产单位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过程 进行加工、储存的全部生产过程。
在制品管理
(3)掌握企业采购管理、进货管理、供应商管理、生产
物流管理的各项操作要点。 (4)了解供应链伙伴关系的选择、第三方物流的价值等 基本含义。
§1 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的概念与物流的三要素
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 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物 理转移,它由一系列创 造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 (1)流体 三要素: (2)载体 (3)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