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研究——以苏南国家级开发区为例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5.02•【字号】苏政发〔2020〕38号•【施行日期】2020.05.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省政府关于印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现将《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2020年5月2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苏南自创区)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凝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取得重要进展,成为我省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对标创新一体化先行区的建设目标,仍存在区域协同不够、整体性推进措施少等问题。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苏南自创区建设要围绕一个领导机构、一套实施体系、一批支撑平台、一批攻关项目的“四个一”要求,在国家规划框架下,开展实体化运作,形成新的制度性安排和操作性举措,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打造高水平的“创新矩阵”。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实苏南自创区发展规划纲要任务,加快推进苏南自创区一体化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以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为依托,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以协同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科技平台为突破口,加快建立制度性、实体化的工作推进体系,进一步统筹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空间布局和创新产业发展,构建高效合作、集成联动、协同有序的创新发展格局,促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新时期中国开发区功能定位与管理体制创新探讨的开题报告
新时期中国开发区功能定位与管理体制创新探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开发区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开发区数量超过2200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3左右,创造了70%以上的出口、利润和税收等经济指标,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吸引外资、提高工业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的变化,开发区所处的发展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例如,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开发区需要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水平;在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投资策略调整的背景下,开发区需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对外贸易合作、推进国际化发展。
为此,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和管理体制创新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开发区的合理布局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选题意义本研究选题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推进我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通过对开发区功能定位和管理体制创新的探讨,促进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增强开发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2、提高我国开发区的创新能力。
在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开发区需要以开放包容、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3、推进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
中国当前正处于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开发区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和管理体制创新探讨,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有益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围绕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和管理体制创新展开探讨,研究内容包括:1、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主要从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分析开发区所处的发展环境和面临的挑战,总结开发区面临的问题。
高新园区在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中的机制研究——以苏南开发区为例
Ab ta t sr c :Hih tc n u tild v lp e tz n s a s e ilf r o r a ia in f re o o c g —e h id s ra e eo m n o e i p ca o m fo g nz t o c n mi o d v lp e t Th sa l h e to n u tild v lp n o e g e ty p o o h r c s f e eo m n . ee tb i m n fi d sra e eo me tz n r a l r m t st e p o e so s e u b nz to ft e r go r ct h t t e z n s lc td Th s a tce a tm p s t t d h r a ia in o h e i n o iy t a h o e i o ae . i ril te t o s u y t e t e r n r cie o h h o ya d p a tc f t e mo e 0 e in lu b n z t n p o e s po e r d by hg —eh z n d f r go a r a ia i r c s in e e ih tc o e o
Vo _ NO 2 l5 .
Ap 。 2 r 006
高新园区在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中的机制研究
以 苏南 开发 区为例
江 南平
( 锡 国家 高新 区发 展研 究 院, 苏 无锡 2 4 2 ) 无 江 1 0 8
[ 摘 要]开发 区是发展经济 的一种 特定的组织 形式。“ 开发 区” 创设 的结果之 一 . 就是极 大地推进 了所在 区域 厦
[ 中图分类号]F 2 l 1
我国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我国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近年来,我国的开发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色,成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开发区地域范围广、经济类型多样,以及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开发区面临着一系列管理难题和发展挑战。
因此,对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加强开发区管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必要手段。
一、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行政管理粗放化,效率低下。
大量的行政人员被占用在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上,导致管理粗放而效率低下。
2、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多头管理。
由于开发区管理职责涉及多个部门,常常出现各自为政、互相纠缠,导致管理混乱。
3、对外沟通协调不足。
开发区与各级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迟迟不能形成良性互动模式,影响开发区发展和企业招商吸引力。
4、行政服务不便民。
很多开发区的行政服务设施不健全,服务时间短、服务流程复杂,导致企业在开发区经营不尽人意。
二、改革方向1、精简行政管理体制。
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行政管理团队能力的建设,减少冗余人员,实行信息化,实现精细化管理。
2、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经过分析、统筹和协调,缩减冗余机构,将职能性机构转变为服务型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完善管理体制。
3、加强区域协同。
建立公共服务设施和管理体系,加强区域协作互助,增加开放程度,提升开发区的政策吸引力。
4、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建设简易化的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质量和简单的服务,解决日常问题和手续办理,提高开发区的管理水平。
提高行政效率,缩短办理时间。
三、改革措施1、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实现行政效率提高(1)实施精细化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协同、集成和创新,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2、改善行政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1)服务设施健全,满足企业的服务需求。
(2)简化办事流程,缩短服务时间。
3、优化区域协作机制,提高开放程度(1)提高开发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加政策吸引力。
苏南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苏南模式的经验与启示作者:周健悦来源:《经济师》2009年第05期摘要:苏南模式的创立为苏南经济的发展和兴旺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
进入新世纪,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江苏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摸索出了新的经验,形成了新苏南模式。
文章分析了苏南模式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并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取得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苏南模式特点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5-260-02一、苏南模式的概念苏南模式由费孝通先生于1983年提出,其特点为:乡镇集体经济占主导,县乡领导是企业实际决策人,提倡共同富裕。
这一体制的创立为苏南经济的发展和兴旺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与“珠三角模式”、“温州模式”齐名的三大经济发展模式之一。
通常意义上的苏南模式,是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经济发展途径选择及经济发展途径组合,它是一个持续的、发展的概念,而非单指某个阶段的经济发展选择和组合。
通常所指的苏南地区除了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级市外,还包括昆山、江阴等九个县级市,在具体的地域范围上包括各城市的市区和农村。
这一地区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由工业化向市场化逐步转型,由于发展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上具有明显特征,且在不同的时期结合点上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总是能出现自适应而转危为安。
因此,研究苏南模式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取得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经验教训。
二、苏南模式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对于苏南模式的理解最为各方面接受的表述为“三为主一共同”,其简要地揭示了苏南模式的内涵特征,即:“以集体经济为主”是苏南经济的所有制特征;“以乡镇工业为主”是苏南产业结构最为明显的特点;“以市场调节为主”则揭示了苏南经济运行方面的特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苏南模式”分配机制的特征以及长远的奋斗目标。
江苏省高新区产业发展及创新亮点分析
摘要:江苏省高新区发展亮点突出,在产业发展、研发机构建设、创新载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多方面体现出江苏省高新区特色。文章抓住高新区快速发展契机,具体分析并举例说明江苏省高新
区在产业、平台、载体等方面的创新亮点,同时总结出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苏南苏中苏北发展不均衡、
产业定位不明、
创新投入较少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江苏省高新区;产业发展;亮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志码:
A
0
引言
高新区是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阵地,江苏省
作为全国唯一设区市国家高新区全覆盖的省份,高新
区发展更是成为江苏最具竞争力的创新高地、人才高
地、产业高地[1]。从国家高新区评价情况来看,江苏
苏州高新区制定了《苏州高新区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实施方案(2018—2020)》,进一步助推高新区科技服
务业的建设与发展。无锡高新区出台了《关于促进以
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
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意见》,推进“城市云脑计划”和“唤
醒计划”实施。
2.8 科技金融发展亮点
科技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过 7 000 万元。如皋高新区召开首届第三代半导体晶
体及其智能装备制造国际论坛,乌克兰院士工作站、
中乌联合创新中心成功揭牌。海安高新区的南大海安
研究院检测中心于 2019 年顺利通过 CMA 资质认证,
成为江苏省首家具有 CMA 检测资质的磁材检测中心。
2.3 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亮点
省级以上高新园区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业载体
专利申请 183 706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 75 011 件,当
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告标题: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告一、引言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一种特殊区域。
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科学与合理性对于开发区的发展和建设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进行调研,为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开发区管理提供参考。
二、背景介绍开发区是特殊经济区域,具有行政自治和统筹发展的权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开发区在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区域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调研结果1. 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现状目前,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即由政府牵头负责管理和运营开发区;另一种是企业主导的管理体制,即由企业牵头组建开发区。
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模式常常相互融合,形成混合型管理体制。
2. 开发区运行机制的现状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开发区运行机制包括规划制定、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和服务保障等环节。
目前,开发区普遍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即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吸引投资和项目进驻,从而促进开发区的发展。
同时,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开发区还常常设立各种机构和部门,如招商局、工会等。
3. 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尽管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在决策效率和市场化程度上存在不足;其次,企业主导的管理体制可能导致利益过于集中,缺乏公共利益的考量。
此外,开发区规划制定不够科学和灵活,项目管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四、问题分析与解决1. 加强政府的战略引导和监管力度,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和透明度,增加企业参与决策的机会。
2. 鼓励企业参与开发区管理,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和责任感,加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作与沟通。
本期聚焦:开发区研究——开发区再开发路径研究——以南京高新区为例
以区建城 ,以开发区为载体推进 城市化 是 中国特 色的当代城 市化模 式。 在当前城市外围增量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而旧城改造逐步完成的背景下. 对于开发 起点『'空间容量大、区位条件优 产权 氐 矛盾小的开发区建成区进行适度合理地 再开发. 有可能探索出一条中国特 色的城
1我国开 发区再 开发的 必要 性
当前国际产业发 展态势 我 国发展 政策以及开发区自身发展方 向的转变促
使我国开发区必须进行转型再开发 :
11 国际产 业 发 展和 转 移 新态 势 需 要我 .
国开发区重新 “ 择业” 有关研究表 为了有效利用全球 资源 降低制造业成 本,跨 国公司约每 隔2 0年就展开一次全球制造业布局的调 整,我国沿海地区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市精明增长和低碳发展之路 ( 王兴平等,
20) 0 9。
2 1 5现代城市研究 01
7
本 期 聚 焦 :开 发 区研 究
F OCUS: ST UDY ON DE L VE OPME ZONE NT S
正是全球二战以后第三次产业转移带来 的结果.并且正在经历第四次转移 ( 曲建 20) 0 8。第四次产业转移主要是从我国沿 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以及向越南、印度
阵地 。 1 国家 新 的开发 区政 策呼唤 开发 区转变 . 2
发展 方式
以下三个方面 : 其一是 产业格局的调整
即开 发 区既有 的 各 类 产业 所 形成 的经 济
支撑格局发生了变化 不同产业在开发区 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产生了变动,主要表现 为竞争优势 明显的产业逐步 替代相对劣 势产业 其二是产业内涵的提升.即某一 具 有发 展 潜 力或 是 发 展 前景 较 好 的产 业 通过对既有产业环节.尤其是生产制造环 节 的提档升级 提高科 技含量.主要表
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概述
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概述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我国重点开发区管理模式优化探究【第一章】我国经济开发区管理机制探析绪论【2.1】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2】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概述【第三章】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现行管理制度分析【第四章】创新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系的建议【结语/参考文献】国家级开发区管理形式创新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第二节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概述自全国各地国家级开发区创建以来,各个开发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地区发展环境,对管理体制进行了丰富的创新实践,使得开发区的体制始终保持活力,开发区的制度创新优势成为开发区取得巨大成绩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
通过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呈现多元化,各个模式各具优势,也面临不同的挑战。
同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不同,不同类型的开发区管理体制均保持了开发区体制机制的精髓,即精简高效。
这不仅符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期发展趋势,也凸显了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的作用。
各开发区在体制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没有最优的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
本节将通过对目前我国开发区现有模式和成功经验的梳理,探寻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在管理体制上可创新发展的途径。
一、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类型结合不同开发区的功能及地区背景环境,地方政府对开发区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丰富的制度创新实践,目前开发区管理体制已走向多元化。
在实践中,大致形成了管委会、区政统筹、企业管理三种基本管理模式。
管委会模式是我国开发区最初体制创新的产物,也是目前我国开发区最普遍采用的体制模式。
经过10到15年的发展,开发区一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发展后,管委会模式出现分化,部分开发区仍坚持管委会模式并取得骄人的成绩;部分开发区在管委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出区政统筹的一种新模式;另外,企业管理模式也在第一批14个开发区中出现。
(一)管委会模式管委会模式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在总体组织框架上,管理委员会是所在地政府的派出机关,而非一级人民政府,主要行使当地政府授权的经济管理职能;管委会模式与一般行政区的管理体制的区别是所在市委派出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不设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
关于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调研报告近年来,xx市紧紧围绕“工业兴市、园区兴工、项目兴园”的基本思路,切实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来建设,作为引领经济发展增长极来打造,着力推进规划建设,不断夯实园区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园区项目建设,提升园区经济总量,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一、经开区体制机制现状xx市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成立于xxxx年,原规划面积x平方公里,xxxx 年调区扩区后总面积达xx.xx平方公里,标准厂房建成面积达xx万平方米,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转型主阵地。
xxxx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xxx亿元,同比(下同)增长xx.xx%;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xx亿元,增长x%;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xx.xx亿元,增长xx.x%;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xx.xx亿元,增长x.xx%;实缴入库税收x.x亿元,增长x.xx%,其中工业税收x.x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xx亿元,增长xx.xx%;共申报专利xxx件,专利授权xxx件。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经开区发展,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将经开区打造成为产业发展集聚区、科技创新引领区。
一是优化机构,夯实基础。
xxxx年经省编办批准,开发区与东江工业园合并升格为正处级单位,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主要负责招商引资、制定招商引资政策、组织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活动、健全招商引资机制等工作。
按照xx市委编办批复(衡编办〔xxxx〕xx号),科学制定园区“三定规定”,进一步优化园区机构设置,目前经开区管委会下设内设x个机构:办公室、招商合作局、产业发展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服务局、财政局、组织人事局、应急管理局。
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所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另有纪工委、机关党委、企业党工委等党群部门,并管理三架街道办事处、大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产业发展投资公司。
二是优化队伍,配强人员。
经开区机关核定专项编制xx人,设党工委书记x名,管委会主任x名,副主任x名,纪工委书记x名;内设正科级领导职数xx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x名、中共xx市经济开发区企业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书记x名,纪工委副书记x名),副科级领导职数xx名。
完善“政区合一”体制激发开发区创新动能
完善“政区合一”体制激发开发区创新动能作者:徐琴孟静宋颖弘来源:《群众》2019年第14期在江苏的区域经济发展中,类型多样的开发区(包括经开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始终是国际化的排头兵、工业化的主引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领跑者,也是产业集聚、城市化推进和创新引领的强大载体。
江苏各级各类开发区走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早期主要以招商引资快速实现资本和产业的集聚;中期以提升环境品质和强化服务功能推动产城融合;当前以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发展动能、实现创新发展为主要目标和任务。
江苏各级各类开发区一般采用管委会管理体制,为更好地推动创新发展,苏锡常地区一些开发区不断探索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区合一”体制是目前认可度较高的管理体制。
作为一项积极的制度创新,“政区合一”体制极大地弥补了开发区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行政主体缺失、服务能力不足的缺陷,有效提升了开发区的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能力,又较好地保留了开发区管委会体制灵活高效的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发展。
“政区合一”体制是在管委会体制之上的创新和升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政区合一”解决了开发区行政主体缺失的问题,提高了开发区的服务和治理能力。
2002年,苏州、常州两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最早实行了“政区合一”体制,机构设置上采用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开发区的管理机构因此具备了较为全面的行政能力,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事务也有明确的行政主体来承担,而管委会则继续保持精简高效的特色和涉企服务的优势,以及其在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创新性和高效率。
此后,这一体制被不少开发区采用并复制,如无锡市新吴区和高新区、昆山市玉山镇和高新区(区镇合一)等多个开发区。
“政区合一”体制,融合了管委会和行政区两方面的优势,具备“小政府、大服务、强服务”的体制优势和特色。
该体制既吸纳了管委会体制的突破行政层级限制、简化行政流程、服务企业能力强等优势,又能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和更有效的社会治理,使其服务能力明显高于一般行政区和仅有管委会的开发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研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中国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吸引外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开区的定义、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和经济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经开区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经开区是中国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吸引外资和促进科技创新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从1978年至今,经开区经历了从东南沿海到内地中西部的发展转移,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经开区发展模式:1.导入型模式:这是经开区最早采取的模式,即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引进管理经验。
例如深圳经济特区在开放初期就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驻,推动了深圳经济的高速增长。
2.增量驱动型模式:在经开区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优化政策、完善服务,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引进更多的技术,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例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通过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高新技术企业进驻。
3.转型升级型模式: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开区开始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例如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三、经开区的经济效果: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开区的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动,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带动了苏南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
2.提升产业水平:经开区通过吸引外资、引进高新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例如天津滨海新区通过引进世界500强和高端制造业企业,加速了本地产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3.增加就业机会:经开区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就业压力。
例如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为当地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就业和生活状况。
四、经开区的问题与挑战:1.区域发展不平衡:经开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思路和路径的区别江苏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思路和路径的区别江苏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思路和路径选择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目标,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开发区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载体和实现“两个率先”的具体抓手,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
江苏开发区是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产物,在全国开发区发展史上创造了很多第一。
自1985年全国第一家自费创办的昆山开发区至xx年苏州工业园区成功创建全国第一家综合保税区,无不充分体现了江苏开发区强烈的创新精神。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江苏开发区已经成为又好又快推进全省“两个率先”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探索起步阶段(上世纪80年代)。
开发区处于初创阶段,数量少,种类单一,坚持“以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办区方针。
二是蓬勃兴起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入世”前)。
江苏抓住上海浦东开放的机遇,促进开发区从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展到多种类型的开发区,奠定了开发区的基本框架。
三是发展提高阶段(xx年至xx年)。
江苏紧紧抓住“入世”机遇,加快推进全省开发区建设,实现每个县(市、区)都有开发区。
四是创新驱动阶段(xx年以来)。
省委 __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江苏开发区作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引擎,正加速集聚各种创新要素。
1、有利条件首先,国内外形势有利于开发区创新发展,国际 __所带来的机遇以及国家紧跟的战略规划为江苏开发区加快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其次,开发区集聚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基本集中在开发区。
第三,开发区打造了具有竞争力的创新载体,开发区加快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第四,开发区集聚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科技创新人才。
第五,开发区已形成较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2、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发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大,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低。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制约因素及相关博弈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制约因素及相关博弈分析
— —
以江苏省为例
唐
倩, 魏
娜
[ 摘
要 ] 文章基 于结合 江苏省开发 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 , 客观分析开发 区土地集 约利 用中存在 的制 约因素 。 并选
取开发 区土地集约利 用中涉及到的最主要 的两个主体 , 即地方政府和企业 , 对其土地 利用行 为进行 两两的博弈分析 。指 出:
度上还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 ,土地利用效率还有 织 1 家 、 3 化工 7 , 家 在苏北确定为主导产业的有纺
很大的提升空间。 织 2 家、 8 机械 2 家、 3 轻工 7 家。
( ) 结构 不 合理 四 用地
二、 江苏省 开发 区土地 集约 利用 中的制
约 因素分析
( ) 一 土地利用率偏低
由于缺乏有 效的政策导向和约束机制 , 无论是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还是地 方政府 与企 业之 间的博 弈 。 结果都会产生利益驱
使 下的土地 资源的不合理利 用, 影响开发 区土地 集约利用效果。 [ 关键词 ] 开发区 ; 土地集约利用 ; 制约 因素 ; 博弈分析 [ 作者简介] 唐倩 , 中国矿 业大学环境 与测绘 学院土地 资源管理 系, 江苏 徐 州 ,2 0 8 江 苏省资源环境信 息工程重 2 10 ;
作为现代工业 的集聚 中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 利用 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提升开发 区土地集约利 重要组成部分 ,开发区在土地利用上呈现 出的资 用水平 ,推进开发区土地利用以及区域社 会、 经 金集聚度 、地均投资强度和产 出率都远高于一般 济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 地 区I 1 1 。然而 , 由于缺乏适 当的产业 规划和政策导 实 意义 。 向 ,我国开发 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土地利用率
关于开发区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开发区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开发区作为新型城市化的主要承载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然而,在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企业经营环境不尽人意、人才流失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开发区的管理和发展。
因此,开发区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的调研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本文将基于对各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入调研和研究,简单概述当前开发区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开发区管理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过于复杂,责任不清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主要由园区管理委员会、行政管理部门、开发区产业发展局等组成,因此管理层次相对复杂。
同时,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并不清晰,出现了各自为政的情况。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和政府的管理成本,为开发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
2、信息闭塞,管理措施不到位开发区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其信息交流却相对封闭,导致企业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此外,开发区也需要建立更多的社会平台,推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协同机制。
3、人才流失、企业萎缩由于招聘、留人等问题的存在,开发区很多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和员工快速变动的问题,导致企业业绩下降,甚至有的企业被迫关闭。
二、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1、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划分对于开发区复杂的管理体制,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以便于管理、服务和发展,同时减少重复,高效运作。
可以建立一个主要由政府和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组成的体制,实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
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合作机制,划分各部门的责任。
2、加强信息公开,建立社会平台对于信息交流闭塞、管理措施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对企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开放的竞争环境,推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角互动”模式,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企业提供更多异业合作、交流和发展的机会。
开发区经济增长要素分析及发展建议——基于苏南、苏中、苏北的面板证据
0 引 言
建 立经 济 开 发 区并 形 成 产 业 聚 集 是 目前 多 数 发 展 中国家 作 为 拉 动 经 济 增 长 、 带 动就业 、 促 进 出 口和提 高税 收 的主 要方 式 。江 苏开 发 区从 南 到北 、 从东 到 西地呈 现 出迅速 发 展 、 互相牵引的态势。由
长 的主要 因素 , 通过 对比分析得 出三个地 区在发展 方式上 的异 同以及各 影响要 素对 不 同地 区经济增 长的贡献 率。
结果表 明, 自主创新和开放 水平能够大力带动江 苏省所有地 区的开发 区经济 , 苏北 的发展要 义在 于加 大环境 保护 力度 , 苏 中的发展 重点在 于提 高集约水平 , 苏南的发展模式较 为成 熟 , 应 着重提 高管理水平 。
的浙 江 省 开 发 区 的 转 型 升 级 之 路 。 孙 亚 南 ( 2 0 1 2 ) [ 3 J 从 开 发 区企 业 人 驻 动 机 的 角 度 分 析 了开 发 区的发展 现状 和 问题 , 从 三个 阶段 推 导 出 江苏 省
于受到土地规划和资源禀赋等方面 的约束 , 这种开 发区狂潮逐 渐从接 近饱和的江苏南部 向江苏北部
经济发展。
庄 宇
孙亚南
开发 区经济增长要素分析及发展建议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化
1 . 3 非常态 视 角
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却牺牲 了开发区的长远利益 , 这
种 非可持 续 发 展 模 式 必 然 不 利 于 经 济 实 力 的 持 续 提 升 。经 济 和环境 应 该 协 调发 展 , 这样 才 能 促 进 经 济 的可持 续发 展 ( 吉亚辉 和 张营周 , 2 0 0 6 ) ¨ 。
科技园区的协同发展对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支撑与借鉴--以常州为例
①基金项目:2018年度常州市创新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编号:CF2019 0005)。
作者简介:周伶俐(1979—),女,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及产业战略研究。
DOI:10.16660/ki.1674-098X.2103-5640-3056科技园区的协同发展对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支撑与借鉴①——以常州为例周伶俐(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摘 要:科技园区是一个内外构成要素之间互动适应、显著协同的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战略实施的主体,园区之间、园区内部的协同发展程度会直接影响区域自主创新的绩效。
本文以常州为例,通过清园区协同主体,准确分析科技园区协同发展现状,探索科技园区协同发展模式和对策建议,以期能对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技园区 协同发展 合作模式 示范区 对策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4(a)-0244-04The Practical Reference of Regional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for Sunan National Innovation Park—— Taking Changzhou as an ExampleZHOU Lingli(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extile and Garment,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13164 China)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s a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whic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lements interact, adapt and cooperate signif icantly. As the main body of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the degree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and within the park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reg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aking Changzho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explores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od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of Sunan national innovation park.Key Wor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mode; National innovation park; Suggestion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为走出困境,培育新的增长点,世界发达国家纷纷确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1]。
创新苏南地区发展体制机制的对策思考——以无锡为例
( ) 临转 变 发 展 理念 和发 展 思路 的 问题 一 面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 转变思想 观念 比以往任何 候都更 为重要。 尽管无锡市一直在解放思想 的引领下率先 发展 、 创新发展和优化发展 , 但是仍然 存在着许多影 响科
( ) 临转 变 发 展 与增 长方 式 的 问题 二 面 当前 ,尽 管 无 锡 已经 跃 J人 均 G P 00美 元 的发 展 二 D g0
从 而阻碍着 市场化 的深入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响着 影
经济发展的活力 。另一方 面, 从完善市场经 济体制 的角度
分析 , 无锡市 民营经济还存在一些值得研究 的问题 : 其一 , 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 但核心竞争力不强 , 分散有余 , 集
聚不足 ; 其二 , 外来 民间资本进入速度较快 , 但深入领域不
平 台 , 是以低成本 、 但 低价格为 主的传 统竞 争优势正在逐
作 者简 介 :郁彩虹( 0 )女 , 1 7一 , 江苏泰州人, 9 无锡市委党板科 坍处讲师, 硕士, 从事政治- 9行政研 究。
ZhengZhi anJi Y U
锡 市 虽 已初 步 建 立 起 社 会 主 义 市场 经济 体 制 。然 而 , 一 这 机 制 尚 不 够 成 熟 、 够 完 善 。 一 方 面 , 建 立 现 代 产 权 制 不 在
放 出来 , 尽快改变 “ 把发展局 限于经济 、 依赖 于物质 、 体现 于有形” 的传 统做法 , 彻底摆脱高投 资 、 消耗 、 高 高污染的
学 发 展 的理 念 和 思 路 障碍 。从 国 内 发展 形 势 看 , 着 科 学 随
欠发达地区高新区建设路径与对策研究——以江苏苏北地区为例
2024年第4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作者简介:梅志敏(1994-),女,汉族,江苏如皋人,硕士研究生,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政策研究㊂欠发达地区高新区建设路径与对策研究以江苏苏北地区为例梅志敏(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0)摘㊀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 发展高科技㊁实现产业化 的重要载体,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㊂然而,现有高新区的布局和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问题,高企㊁研发机构㊁人才㊁专利等创新要素主要往经济发达地区园区集聚㊂本文通过对江苏高新区建设的基础和现状分析,以江苏省相对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为研究对象,以集聚资源创新发展高新区为出发点,结合区域一体化发展关键时期苏北地区布局建设高新区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提出促进江苏苏北地区高新区建设的新思路和有针对性㊁可操作的对策建议㊂关键词:欠发达地区;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中图分类号:F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4.0010㊀引言‘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20 7号)明确提出, 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江苏省委㊁省政府也明确将 争当表率㊁争作示范㊁走在前列 作为总纲领总要求,以高新区为重点打造一流产业创新载体㊂同时,江苏现有高新区的布局和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问题,更多分布在苏南和苏中经济发达地区,高企㊁研发机构㊁人才㊁专利等创新要素也主要往经济发达地区园区集聚㊂而以苏北地区为代表的江苏经济相对欠发达区域正进入 四化同步 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增加高新区布局㊁加强高新区建设获得科技资源倾斜支撑㊂1㊀江苏省高新区发展现状1.1㊀整体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近年来,江苏大力推进全省高新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㊂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平稳增长㊂2020年全省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1.5万家,同比增长43.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8.8%,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1.5%㊂二是投资增速快速回升㊂全省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超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年同期提高9.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达4571.5亿元,同比增长18.4%㊂三是科技创新产出水平不断提升㊂全省高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84698件,有效发明专利129140件,同比增长15.1%,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㊂四是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励数量再创新高㊂全省高新区获得2020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励107项,占全省的39%,其中一等奖15项,占全省的1/3;高新区内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省企业技术创新奖㊁聚和新材料等3家企业获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㊂1.2㊀相对欠发达区域发展步伐加快迈进江苏省各区域高新区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苏南地区各项指标领先优势明显,集聚9家国家高新区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成为全国跨区域自创区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军和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主阵地㊂ 十三五 期间,江苏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面向城市群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率先出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率先探索跨区域集群化发展新路径 苏南设区市㊁园区强强联手㊁共谋发展,南京携手镇江共建G312产业创新走廊;苏锡常3家高新区率先探索建立政务服务一体化机制;76项跨市域的省级科技攻关项目加快推进㊂2020年,苏南自创区研发投入强度达3.3%,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㊂从各指标数据来看,尽管苏北等相对欠发达区域的高新区和苏南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我们也要看到,苏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㊁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迈进,稳步提升㊂从省级层面看,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一体化发展成为显著特征,区域互补㊁跨江融合㊁南北联动发展成效明显,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提高到43.2%㊂㊃1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4期2㊀苏北地区高新区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1㊀苏北地区高新区发展面临的挑战2.1.1㊀新兴产业规模不大,科技资源支撑不足近年来,苏北地区创新资源逐步集聚,但其引领支撑作用仍显不足㊂从创新平台和创业载体来看,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和孵化器数量较少,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转移中介(代理)机构㊁投资机构等载体作用有限㊂从创新型企业来看,苏北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苏南地区较少,缺乏大的产业集聚规模,产品配套能力不强,在创新主体培育和龙头骨干企业招引方面还有很大潜力㊂从科技人才来看,苏北地区高层次人才较为匮乏,新材料㊁高端装备㊁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人才不足,人才吸引能力和企业人才集聚效应还有待进一步加强㊂从科技金融来看,苏北高新区企业科技创新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政府资助㊁发行股票和债券㊁风投/创投资金力度较小,科技金融服务能力亟待加强㊂2.1.2㊀高层次人才匮乏,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苏北地区高层次人才较为匮乏,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建有院士工作站347家,引进两院院士351名,集聚院士团队2796人㊂从地区分布来看,苏州㊁无锡㊁南京建设的院士工作站数量位居全省前3名,分别是54家㊁52家㊁45家,而苏北地区徐州和盐城最多,分别为27家和21家,连云港㊁宿迁㊁淮安则分别是9家㊁7家㊁6家,苏北共有70家,仅占全省的20.17%㊂从高新区的专利数据来看,苏北地区高新区2020年的专利申请量仅有苏南地区的13.7%,发明专利申请量仅有苏南的13.4%,与江苏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㊂总体来看,苏北缺少处于行业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科研机构,主导产业相关企业在关键领域掌握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较少,部分企业对科技研发投入意识淡薄,企业转型发展意愿不足,新工艺㊁新技术㊁新产品投入少,研发能力及生产技术落后,需要提前布局实现更多 从0到1 的原始性㊁原创性成果和底层技术创新突破㊂2.1.3㊀产学研合作渠道有限,科创与产业融合度不够苏北地区企业面临生存环境压力㊁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等诸多挑战,创新发展意识需不断加强,寻求与高校或研发机构的稳定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㊂在产学研合作形式上,当前苏北高新区主要以联合承担科技项目㊁共建研发机构或平台,以及委托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为主,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和共建科技孵化载体/平台/基地方面较为薄弱㊂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目前通过征询合作单位㊁参加科技成果交易/展览/交流会㊁熟人介绍㊁主动宣传和网络搜索等方式寻求合作,但在中介服务机构㊁产学研合作平台等中间渠道建设方面存在较大不足,专业机构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未发挥主要作用㊂2.2㊀苏北地区高新区发展面临的机遇2.2.1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近年来,江苏省加强系统谋划,充分发挥交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行作用,大力推进交通强省建设㊂铁路㊁机场㊁航道㊁过江通道㊁重大水利和能源设施等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北沿江㊁盐泰锡常宜等高铁有力推进,苏北五市全面迈入高铁时代;徐州国际陆港㊁淮安空港㊁连云港海港联动发展,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国际物流体系,基本建成 轨道上的江苏 ,让全省物流运输更加畅通高效㊁人民群众出行更为便捷舒畅;徐州等中心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区域互补㊁跨江融合㊁南北联动发展成效明显㊂2.2.2㊀南北联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江苏省实施南北联动发展,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㊁大力促进省域一体化㊂自2006年明确提出 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 以来,江苏将以共建产业园区为重点的南北结对帮扶合作,打造成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㊁打通省内南北连接通道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和亮点品牌㊂截至2021年底,苏北五市已有45家产业合作园,基本实现苏北地区及苏中苏北接合部经济薄弱地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全覆盖,以平均每年15%的增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㊂近年来,江苏省大力促进区域协调联动,更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互补㊁跨江融合㊁南北联动发展成效明显㊂在新的起点上,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强调, 创新完善南北发展帮扶合作机制,支持苏南苏中苏北围绕全产业链分工协作㊁优势互补㊁协同发展 ㊂2022年3月,‘关于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全面开启新一轮南北结对帮扶合作㊂3㊀促进江苏省苏北地区高新区建设的路径与对策建议3.1㊀强化省级层面部署支持,一体化谋划推进苏北高质量发展加大省级层面统筹推进力度,打破市域概念,统筹考虑苏北地区产业布局,明确苏北各市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推动苏北地区重点产业做大做强,以高质量的产业项目,带动苏北整体发展㊂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出台新一轮支持苏北振兴发展和推动苏北地区高新区建设的政策意见,优化差别化支持政策和挂钩帮扶政策,制定省内产业转移支持政策,打通互惠互利的合作路径㊂㊃2㊃2024年第4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3.2㊀抢抓区域合作机遇,推动区域联动发展3.2.1㊀探索南北合作新路径江苏南北帮扶共建产业合作园区的政策创新与具体实践,已成为江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和亮点品牌㊂截至2021年底,苏北五市已有45家产业合作园,基本实现苏北地区及苏中苏北接合部经济薄弱地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全覆盖,以平均每年15%的增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㊂在新的起点上,苏北地区积极探索南北合作新路径,坚持 共建共享㊁优势互补㊁合作共赢㊁平等协商㊁权责一致 的原则,依托苏南优势产业资源,立足现状产业基础,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做长做精产业链,推动区域协同联动㊁错位互补发展,有力推进高新区建设和发展㊂3.2.2㊀把握长三角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契机主动接轨上海,深化长三角地区全方位㊁多领域㊁高层次合作㊂加大创新开发合作力度,深化区域创新合作交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的重组,吸引一批条件成熟的优质科技成果到苏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行产业化㊂主动对接全省产业布局调整,融入长三角协作分工,进一步发挥优势,增创特色,找准苏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争得一席之地㊂3.2.3㊀主动对接融入 一带一路积极把握 一带一路 建设机遇,牢牢稳住外贸基本盘,推动苏北高新区在贸易总量提升㊁出口结构优化㊁国际市场拓展㊁数字贸易发展等方面加快提升㊂加强苏北地区与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交流合作,以友城为依托,扩大交流合作范围,在更广领域促进人才㊁技术㊁信息㊁资金等方面交流㊂加快园区转型升级㊁创新发展步伐,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布局,加速园区产品㊁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发挥现有产业优势,扩大对外贸易范围和规模,提升苏北园区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力㊂3.3㊀优化战略产业布局,构建新型现代产业体系针对苏北地区产业结构 同质化 低度化 现象严重问题,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集团化㊁国际化㊁高端化发展步伐,把传统产业链 做粗 做长 ;通过技术研发㊁资金保障㊁政策倾斜㊁市场培育等手段,全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苏北高新区新兴产业 做大 做响 ㊂持续做强区域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苏北既有产业优势,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在培育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上迈出更大步伐,提升本土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㊂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在全国乃至全球做出特色㊁打响品牌㊂3.4㊀打通产业链创新链,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生态结合苏北各高新区重点产业规划,协调企业㊁高校㊁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在园区共同建设一批高水平㊁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加速器及众创空间建设,引入专业运营机构,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推动研发资源及上下游产业资源开放共享㊂大力发展苏北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区域技术交易市场,以需求为导向,吸引科技成果在高新区落地㊂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配备专业人才团队,打造与特色专业园区发展相适应的优质中介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㊂持续优化支持苏北地区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技术研发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㊁创新平台建设等创新政策,综合运用无偿资助㊁风险补偿㊁贷款贴息以及后补助等多种方式,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㊂制定返乡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在外就业创业人员返回苏北创业,完善创业担保贷款㊁创业财政补贴等政策,加大初创实体支持力度,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㊂发挥好现有产业基金作用,精准发力,深化基金与产业对接,支持重点产业发展㊂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及江苏省㊁宿迁市创业投资基金项目,充分发挥 苏科贷 苏科投 的金融优势㊂主动吸收利用外部资源,探索成立面向高新区的创业投资基金,以资本为纽带,引导社会资本与高新区企业紧密对接,牵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服务招商引资大局㊂参考文献[1]程郁,陈雪.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 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J].中国软科学,2013(11):26-39. [2]周姣,赵敏.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08(10):1-6.[3]刘瑞明,赵仁杰.国家高新区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吗? 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验证[J].管理世界,2015,(8):9.[4]刘斌,王红兵.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国家高新区的功能定位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7,35(5):5.[5]刘继红.江苏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动因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5):6.[6]杨静,马永浩.江苏省高新区创新发展能力分析及评价体系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33):3.[7]陈建清,陈霖,郑江淮,等.江苏高新区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唯实,2018,(2):5.[8]胡哲力,顾乃华.高新区建设与制造业技术创新 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的实证检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 44(1):55-72.[9]任浩,欧阳娟,唐开翼,等.产业园区实现高经济绩效与高创新绩效的持续发展路径 一项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5):11.[10]李荣.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差异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8.㊃3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