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建筑的设计大师贝聿铭共47页
第5届普利兹克得主——贝聿铭
![第5届普利兹克得主——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45b1a06d4b73f242326c5f14.png)
第五届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人物 介绍
获奖 作品 分析
其他 作品 介绍
人物 番外
小组 总结
人物介绍
人物简介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 ,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 筑师。
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就读建筑学。贝聿铭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 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 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 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美国艺术文学院建筑学金奖 (获奖) 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 (获奖) 埃尔希·德·沃尔夫奖 (获奖) 汤玛斯·杰佛逊记念奖章 (获奖) 金门奖 (获奖) 美国建筑师学会纽约分会荣誉奖章 (获奖) 阿诺·布鲁纳奖 (获奖) 美国乔治·布什总统自由勋章 (获奖) 军官勋位 (获奖) 法国密特朗总统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 美国雷根总统国家艺术勋章 (获奖) 法国政府艺术及文学勋章司令勋位
贝 战爆发后,他在美
国空军服役三年。
1939
1944
贝
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 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纽约 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 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 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 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 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 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他 们合作达十二年之久。这一
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 贝
贝聿铭建筑作品目录
1972年 美国德州达拉斯
达拉斯市政厅
国家美7年 美国波士顿
1979年 美国波士顿
摩根大厦
1974年 美国华盛顿特
区
汉考克大厦
1978年 美国印第安纳
1981年 美国休斯敦
肯尼迪图书馆
建筑大师-贝聿铭
![建筑大师-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4382b898dd88d0d233d46a73.png)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 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 1978年落成。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 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 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 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贝 聿铭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用一条对角线把 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伊弗森美术馆
• 位于纽约州西拉克斯(Syracuse)市中心区 的伊弗森美术馆是贝聿铭建筑生涯中的第 一件美术馆作品,其建筑物本身就是一座 巨大雕塑品,和其他的美术馆想比较,伊 弗森美术馆本身是一个地方性的小型美术 馆,不足以靠藏品来吸引人们,势必要靠 不同类别的特展和巡回展来支持演出,功 能决定结构。
日本MIHO博物馆
• 美秀美术馆是一个由日本与美国联合建筑 的工程。由美国建筑师贝聿铭联同日本纪 萌馆设计室在日本滋贺县信乐町的自然保 护区山林间进行建设。美术馆每一部分均 体现了建筑家打破传统的创新风格,由外 型崭新的铝质框架及玻璃天幕,再配上 magny dori石灰石,及专门开发的染色混凝 土等暖色物料;还有展览形式及存放装置, 都充分表现出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智慧。
卢浮宫扩建工程
• 1988年建成的卢浮宫扩建工程是世界著名 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重要作品。贝氏将扩建 的部分放置在卢浮宫地下,避开了场地狭 窄的困难和新旧建筑矛盾的冲突。卢浮宫 的扩建工程入口设计为一个边长35米、高 21.6米的玻璃金字塔。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 贝聿铭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将是他最 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建筑外部在2006年 已完成)。占地4万5平方,白色石灰石几 何式的叠加成伊斯兰的风格建筑,中央的 穹顶连接起不同的空间,内部除了展示来 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伊斯兰艺术品,还包括 图书馆、餐厅等功能空间,开馆时就有马 友友的表演。
贝律铭建筑设计理念PPT精品文档
![贝律铭建筑设计理念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e2d7c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a.png)
天桥是过渡性的空间,在华盛顿国家博物馆东馆,天桥成为塑造内部空间 的重要元素之一,横越了整个内庭,为空间带来新的视觉中心。
•26
热爱艺术的人们通 过楼梯、自动扶梯 、平台和天桥出入 各个展览室,博物 馆弥漫着某种优雅 而又亲切的气氛。
如同当初馆长对设计师的要求,东馆内部空间给人的感觉
既不过于庄严,类若神殿;空间分割灵动,避免了大而无当
贝聿铭 •1
苏州博物馆新馆
•2
玻璃金字塔
•3
肯尼迪图书馆(建于1964年)
•4
澳门科学馆
•5
香港中银大厦 (1990年完工)
•6
贝聿铭——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7
(Ieoh Ming Pei) 贝聿铭
家庭背景: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 省广州市。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父亲 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
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 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 仅有95吨。
•36
贝聿铭:“我和我的建筑像竹子, 再大的风雨,也只能使我们弯弯 腰。”
•37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对贝聿铭的评价:
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外部形式中的一部分是贝律铭给予我们的。他 在材料运用方面的才能和技巧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但他工作的意义远远不止 于此。他始终关注的是他的建筑耸立其中的环境。他的机械和耐心使他能够把 有着不同志趣和属于不同学派的人们吸引到一起,创造出和谐的环境。
•12
拙政园
齐
门
路
苏州博物馆
东北街
忠 王 府
北
•13
建筑造型
建筑外观 建筑形式
•14
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贝聿铭
![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36764ce2551810a6f5248685.png)
贝聿铭
贝聿铭
贝 聿 铭 简 介
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
贝 聿 铭 简 介
• 贝聿铭(1917~ ) • • 贝聿铭,美籍华人,祖籍苏州,世界著名的建筑设 计师,Pei,Cobb,Freed & Partners,Architects总 建筑师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士,哈佛大学建筑硕士,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宾州大学荣誉博士, Renssselaler Polytechnic Institute荣誉艺术博士, 上海同济大学荣誉教授,香港大学荣誉博士;曾任: 全美人文委员会委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美国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院长,罗德岛 设计学院士,美国艺术委员会会员,法国学院海外 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荣誉院士。
美术馆
• 现在收藏品仓库的设计则一反常规,它设计在最下层,因此在防水和防 潮方面成为施工上的大课题。所有的壁面都使用隔热材料,以防止由于 室内外的温差而结霜。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建筑上覆盖的土渗水,采用 了具有耐寒和耐根(即耐树根的侵蚀)性的,瑞士生产的防水剂,再在 那上面筑水泥以防方一发生的事故。 不只是建筑本身,其它如对美术品 的安放、收藏环境等,贝聿铭都下了相当的功夫,最突出的事例是展示 和收藏问的空调系统设计。在展示间没有直接的空调,而是在它的周围 加以设置,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美术品。这一新的设想是,让具有理想温 度的空气渗透到展示空间中来,而内部的空气不对流,把对美术品的影 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收藏品仓库中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而展示 室的照明,取消了对展品有害的发热光源,用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光纤 维材料作照明。 借景与造园 所谓借景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截取或剪裁 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其纳入,这是中国传统造园中常用的手法,而日本 也有着同样的传统。 请看贝聿铭是这样加以运用的美术馆和神慈秀明会 建筑有一公里之遥,为了体现与这组建筑的联系、进入正庭之后,立即 可以眺望窗外的风景——群山和那仅露出屋顶的神慈秀明会神殿和钟塔。 在北馆有一个中庭,庭中有院,这是委托日本造园师设计的。越过庭院 周围的建筑,可见院外的山岗和蓝天白云,这美丽的关系让我想起在京 都修学院离宫所见。现在看得太局部,贝聿铭对美术馆设施整体的构想, 确实是在杜景观
名人故事之天才建筑师贝聿铭
![名人故事之天才建筑师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e67953f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0.png)
名人故事之天才建筑师贝聿铭贝聿铭,著名华人建筑师,1917年出生于中国苏州狮子林贝家,为中国银行创始人贝祖怡之子。
17岁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38岁那年创立贝氏建筑师事务所。
迄今为止,他的作品有70余件,包括肯尼迪某某某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巴黎罗浮宫的金字塔、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等。
贝聿铭个人曾9次获美国建筑师学会设计奖及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和普利兹建筑奖,其中普利兹建筑奖相当于诺贝尔奖,是建筑界最高荣誉。
业界评价认为:他擅长表达抽象的力量,在才华变成建筑品质的神秘工作里,精致、抒情和美丽使他的建筑充满人性的光芒。
违背父命,展现建筑天分1935年夏天,18岁的贝聿铭高中毕业了。
他就读的圣约翰中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圣约翰大学的预科,他可以直升圣约翰大学。
但是他放弃了。
父亲贝祖诒希望长子赴英国攻读经济学。
他认为英国的教育不仅严格,而且规范,何况贝祖诒与英商的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的银行家有密切交往,他自然盼望长子能接自己的班。
但是,贝聿铭另有想法。
当时,一部由宾·克罗斯比执导的《大学幽默》在上海放映,电影以幽默、轻快的手法描述美国大学校园风情,与其它国家的传统大学气氛形成明显反差;另外,父亲推荐的几所学校都没有建筑设计专业,而当时贝聿铭对建筑设计有了浓厚的兴趣。
他回忆说:“我沉醉在建设一幢和饭店一般高的大楼的设想中。
当时这种想法对于我就像登月旅行对于今天的小青年一样令人激动。
我断定,那就是我想做的工作。
”贝聿铭选择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
当他把宾大的录取通知书送到父亲面前时,贝祖诒沉默不言。
贝聿铭知道,这下子他的父亲真的生气了。
1935年8月13日,贝聿铭在虹口的怡和码头搭乘美国“柯立芝总统”号远洋客轮踏上赴美留学之路。
费城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正处于历史上美国南方州和北方州分界线“梅森,狄克森线”(Mason-Di某onLine)的北边,南方的种族歧视在这里仍有影响,这使贝聿铭十分恼火;同时,贝聿铭到了宾大后才知道,美国东北部有一个叫常青藤联合会(Lvyleague)的大学组织,它是由哈佛、哥伦比亚、耶鲁、普林斯顿、布郎、达特芳斯、宾夕法尼亚等8所名牌大学组成的,而宾大在“常青藤”中的地位最低。
贝聿铭 PPTppt
![贝聿铭 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db4aa0b90d6c85ed3ac65e.png)
建筑业奖项 • ▪ 2010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 (获奖) • ▪ 2009 英国RIBA皇家金质奖章 (获奖) • ▪ 2006 东方与西方奖 (获奖) • ▪ 2003 国家设计奖之终身成就奖 (获奖) • ▪ 2003 亨利·C·特纳奖 (获奖) • ▪ 2001 汤玛斯·杰佛逊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卓越成就奖
1980年,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贝聿铭翻修卢浮宫,贝聿铭认为设 计的东馆只跟其相差40年,但卢浮宫有着800年的历史,卢浮宫玻璃 金字塔的设计对于贝聿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983年,卢浮宫有7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独立的。因为相互竞争 着空间和资金,每个部门的馆长甚至不相往来。因此在重修时,贝聿 铭建筑团队努力让7个部分统一成一个建筑物。
-
Ieoh Ming Pei
1960年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纽约、费 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一 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 约荣誉奖。《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在贝 聿铭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过他不像密斯以玻璃为主要建材,贝聿铭采用 混凝土,如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镇心广场住宅区,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到 了中期,历练累积了多年的经验,贝聿铭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质,作品趋向于 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其中当以全国大气研究中心,达拉斯市政厅,等皆属此方面 的经典之作。
贝聿铭摆脱密斯风格当属甘乃迪纪念图书馆为滥觞,几何性的平面取代规规矩矩的方盒子,蜕变 出雕塑性的造型。贝聿铭身为齐氏威奈公司专属建筑师,从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设案,贝聿铭从这些开 发案获得对土地使用的宝贵经验,使得他的建筑设计不单考虑建筑物本身,更关切环境提升到都市设 计的层面,着重创造社区意识与社区空间,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费城社会岭住宅社区一案,而他们 所接受的案子以办公大楼与集合住宅为主,贝聿铭后来取得齐氏集团的协议于1955年将建筑部门改组 为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开始独立执业,事务所共从事过114件设计案,其中66件是贝聿铭负责。
贝聿铭
![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d6b3260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4.png)
人物影响
人物传记
参考资料 1 苑文凯老师作《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设计之路》专业讲座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 学院[引用日期2022-12-12] 2 贝聿铭 .中国工程院[引用日期2022-12-12] 3 贝聿铭:寿终百年,而他的作品将 屹立不朽 .新民晚报[引用日期2022-12-12] 4 贝聿铭、贝礼中父子的“香港情结” .新华社百家号[引用日期 2022-12-12] 5 谷建芬、林书豪等获“2019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 .新京报[引用日期2022-12-12] 6 2019全 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贝聿铭 .中国侨网[引用日期2022-12-12] 7 5位建筑师眼中的贝聿铭 .新京报[引用日 期2022-12-12] 8 贝聿铭: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跨越者 .新京报[引用日期2022-12-12] 9 Ieoh Ming Pei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引用日期2022-12-12] 10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留下了 传奇故事和作品 .新京报百家号[引用日期2022-12-12] 11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他用一生为 世界留下传奇设计 .厦门日报百家号[引用日期2022-12-12] 12 《贝聿铭与一座古城(精编版)》 .中央广播电 视总台[引用日期2022-12-12] 13 贝聿铭的中国情结 .新京报[引用日期2022-12-12] 14 贝聿铭自述:建筑是艺 术和历史的融合 .新京报[引用日期2022-12-12] 15 102岁,富十五代,一图揭秘贝聿铭传奇一生 .新京报[引 用日期2022-12-12] 16 About | I.M. Pei Foundation .I.M. Pei Foundation[引用日期2022-12-12] 17 学院简 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引用日期2022-12-12] 18 Profiling Ieoh Ming Pei | China's Best-Known Architect .Theculture Trip[引用日期2022-12-12] 19 关于提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工程 院......
贝聿铭与建筑作品ppt课件
![贝聿铭与建筑作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7c18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f.png)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3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中国古建筑的群体布局
苏博新馆的群体布局
2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20/2024
中国银行 苏州博物馆新馆 法国卢浮宫改造工程 伊斯兰博物馆新馆
纲要
1 2 3 4
3
1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法国卢浮宫改造工程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 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 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 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 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 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 闻名于世。 密特朗总统对卢浮宫博物 馆做出的另一贡献是邀请 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贝 聿铭为博物馆设计新的入 口处。贝聿铭先生经过深 思熟虑,提出建造一个 “金字塔”的方案。这座 “金字塔”为卢浮宫博物 馆,也为巴黎市增加了新 的耀眼的光彩。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a1495f2da5e9856a56126085.png)
• 1983
贝聿铭之设计理念
• • • • •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 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 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 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这些特色在他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纵观贝 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 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贝聿 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 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 越低。美秀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聿铭对 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 理想风景画的握憬。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 品标志着贝聿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 。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
——
贝聿铭
壹 贰 叁 肆 伍
人物生平 设计理念 著名作品 人物评价
中国情缘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 贝聿铭(Ieoh Ming Pei)美
籍华人建筑师,同济大学名 誉教授。1917年4月26日生于 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 ,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 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时 光。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 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 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 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 摇滚音乐名人堂
贝聿铭之著名作品
• 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 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 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 邻,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包 括拆迁在内总投资3.38亿元。设计完 工后的博物馆将收藏这个有着2500年 历史的苏州城的宝物,建筑不仅弥补 了古物无收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 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 。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 ,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 延续。许多人反映,看新馆设计,越 看越有味道,会感到一种震撼心灵的 效果。
【名人故事】华裔建筑设计第一人贝聿铭
![【名人故事】华裔建筑设计第一人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aa856e2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6.png)
【名人故事】华裔建筑设计第一人贝聿铭贝聿铭(Ieoh Ming Pei)是一位华裔建筑设计师,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
他的作品被广泛认可,并于1983年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独具匠心,他的作品独特而富有创意,为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惊喜和美感。
贝聿铭于1917年4月26日出生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
他从小就表现出对艺术的兴趣,并在12岁时开始接触到建筑。
贝聿铭的父亲是一位对艺术和文化非常热爱的人,他的母亲则非常尊重和支持孩子的艺术兴趣。
在家人的鼓励下,贝聿铭选择了建筑作为自己的职业。
1935年,贝聿铭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并于1940年获得学士学位。
在学习期间,他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理念,这对他的建筑思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贝聿铭还曾在哈佛大学担任教职,并与许多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合作。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以其简洁、现代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他的设计运用了大量的玻璃和金属材料,创造了空间的流动感和透明性。
他设计的建筑包括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香港的中银大厦和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扩建工程等重要项目。
他通过在建筑中运用几何形状和线条的技巧来创造独特的空间感和光影效果。
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是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他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
他设计的建筑通常会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呼应,使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他还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并尝试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
贝聿铭的成就得到了世界各地的认可和赞赏。
他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并于1983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奖,这是建筑界最高的荣誉。
他的作品被列为世界上最重要和具有影响力的建筑之一。
2019年5月16日,贝聿铭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
他留下了丰富多样的建筑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贝聿铭的设计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并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继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
贝聿铭
![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cb6fc239f111f18583d05ae0.png)
RESUME
个人简历
▇▼▲◆●◆▼▲▇
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阿尔法罗池奖章」 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游学奖学金 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师学会奖章」 1951年,惠尔赖特游学奖学金 1975年,获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生院士 1978至8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首位建筑师背景的院长 1979年,罗德岛设计学院校长院士 1984年,成为法兰西艺术院外籍院士 1993年,获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名誉院士 1997年,获选为法国建筑学院海外院士
▲◆■
LIGHT
Ieoh Ming Pei
DESIGN ACCORDING TO
空间构思
东馆等腰三角形的高正好是原美术馆的东西中 轴线,为新老建筑建立了对话关系。两者之间的广场 中央不对称的设置了喷泉和人造小瀑布,此外还有灵 活的晶体玻璃天窗,它们都布置在一个中心位于中轴 线上的圆形之内,不仅加强了新老两馆的共同轴线, 人流从广场进入美术馆,也活跃了气氛。
▲◆■
LIGHT
Ieoh Ming Pei
DESIGN ACCORDING TO
各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地下层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
Ieoh Ming Pei DESIGN ACCORDING TO
LIGHT
东南立面 剖面(东西馆) 东立面
▲◆■
LIGHT
Ieoh Ming Pei
▲◆■
DESIGN ACCORDING TO
建筑多出采用了大跨度的空间,承重屋顶设计灵活。
LIGHT
空间构造
▲◆■
Ieoh Ming Pei
卢浮宫 所在地区:巴黎
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生平简介
![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82fd16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f.png)
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生平简介AN UNUSUAL ARCHITECT—LEOH MING PEI 非凡的建筑师—贝聿铭On this vivid planet, it appears colorful with azure blue seawater, lush green plants and many world famous buildings. Among these largest artificial articles in the world, many originated from the same architect—Ieoh Ming Pei.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星上,蔚蓝的海洋,葱翠的树木以及许多世界著名的建筑使它变得多姿多彩。
在这些世界上最大的人工作品中,有许多都出自同一位建筑师之手——贝聿铭。
Ieoh Ming Pei, the 1983 Laureate of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is a founding partner of I. M. Pei & Partners based in New York City. He was born in China in 1917, the son of a prominent banker. He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35 to study architecture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 Arch. 1940) and th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M. Arch. 1946).贝聿铭,1983年普里茨克尔建筑奖的获得者,是纽约贝聿铭股份公司的创建人之一。
他1917年生于中国,其父是一位出色的银行家。
1935年他来到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获建筑学学士)和哈佛设计研究生院(1946年获建筑学硕士)学习建筑。
建筑大师贝聿铭简介
![建筑大师贝聿铭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fffb5eb856a561252d36fdf.png)
1993年 11月28日法国总统密特朗在罗浮宫开馆两百周年纪念会上,颁予获“荣誉军团司令勋章”。 Pamela Dell"I.M.PEI-Design of Dreams"由芝加哥Childrens Press出版。荣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荣誉院士。
1960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的注意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60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该中心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1986年 7月4日获美国自由奖章。担任波士顿美术馆顾问。获法国文艺奖章。
1988年 Espuire中文版于秋季在香港发行,创刊号封面人物贝氏建筑师。美国《前卫建筑杂志》读者意见调查,贝氏被以认是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第一本贝氏作品专书,由法国Hazan出版社发行,全书以法文印行。获法国荣誉奖。
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70层楼、高100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中国传统建筑演示文稿
![中国传统建筑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c18246d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3.png)
数的使用及其含义
第58页,共74页。
• 吕彦直——中山陵 •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代表着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
胞;8个平台,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第59页,共74页。
《营造法式》:模数制的确立加强了设计的规范性和灵活性
• 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
木结构建筑由于木材的特性,采用了类似于现今的框架式建筑结构,做到了承重 与围护分工明确:木支架承担屋顶重量,外墙遮挡阳光、隔热防寒,内墙分割室 内空间。由于墙壁不承重,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任 意调整墙壁与窗户的位置,极大地丰富了房屋的外形。所以,在木结构的基础之 上,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出楼、台、亭、榭等种类繁多的建筑样式。
第54页,共74页。
方圆象征手法的应用
景近殿年祈
殿年祈瞰俯
第55页,共74页。
方圆象征手法的应用
重庆市人民大会堂
上海市博物馆
第56页,共74页。
数的使用及其含义
中国古代建筑在数的使用上是精确有度富有含义的,大到几进几根柱,小到窗棱的 尺寸与地砖数量,无不体现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思想内涵。天坛众多建筑中的数字就 体现出这样的特点。
第37页,共74页。
特色构件:斗拱的实用功能与装饰作用
斗栱(dǒu gǒng)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 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合称 斗拱。斗拱是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徽。
第38页,共74页。
斗拱结构图
第39页,共74页。
• 斗拱形制的发展:一斗三升的形成
中国传统建筑演示文稿
第1页,共74页。
中国传统建筑
著名工业设计师作品欣赏 共50页
![著名工业设计师作品欣赏 共50页](https://img.taocdn.com/s3/m/9cccf07158fb770bf78a55d2.png)
设计 概论
设计大师作品欣赏
• Introduction to
乔纳森•伊维
设计 概论
设计大师作品欣赏
• Introduction to
黑川雅之
设计 概论
设计大师作品欣赏
• Introduction to
设计 概论
设计大师作品欣赏
• Introduction to
索特萨斯
设计 概论
设计大师作品欣赏
• Introduction to
索特萨斯
设计 概论
设计大师作品欣赏
• Introduction to
索特萨斯
设计 概论
设计大师作品欣赏
• Introduction to
孟菲斯(Memphis)设计集团
雷蒙德·罗维
设计 概论
设计大师作品欣赏
• Introduction to
雷蒙德·罗维
No Image
设计 概论
设计大师作品欣赏
• Introduction to
索 Ettore Sottsass 特萨斯
设计 概论
设计大师作品欣赏
• Introduction to
索特萨斯
索特萨斯,1917 出生于奥地利茵斯鲁克 ,后移居意大利,并考入都灵理工大学建 筑系。1947年,他创建了他的首个工作室 。1956年,索特萨斯任职美国尼尔森设计 事务所,适逢“反设计思潮”风起云涌。 很快,到1960年代,索特萨斯成为“反设 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于2019年1月 逝世,享年90岁。
孟菲斯没有固定的宗旨,他们的本意就是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它树立了 一种新的产品内涵,即产品是一种自觉的信息载体。在风格上,孟菲斯表 现出各种极富个性的情趣和天真、滑稽、怪诞和离奇等。
一代大师贝聿铭ppt课件
![一代大师贝聿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289123af1ffc4ffe47ac5c.png)
而言,伊弗森美术馆主体是四个外挑, 高低差异的大方盒子。
12
伊弗森美术馆
造型主题-----四方大盒:
a.高低差异(贝聿铭从造型着手,为该馆设计了 十个大小高低不同的展览室。)
b.大块体量 c.榫接连接 空间大小,高低 ,开敞与封闭形成对比破除单调 立面虚实对比
13
伊弗森美术馆平面图
返回14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4
澳门科技馆
由一个倾斜式 圆锥体配以一个 半球体和一个菱 形的基座合组而 组,建筑物分别 是展览厅、天文 馆和会议中心。
返回 5
“金字塔”下新世界
• 卢浮宫门口的那个玻璃金字塔的名声就快赶上卢浮宫本身 了,尽管在改建过程中,贝聿铭的外籍身份一直被骄傲的 法国人质疑,但当大师的经典之作让卢浮宫焕发了生机之 后,他们也只得乖乖闭嘴。
27
新馆建筑独特的屋面形态,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 缚。新馆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框体内的金字塔形玻璃天窗的设计,充满了智慧、 情趣与匠心。木纹金属遮光条的广泛应用,使博物馆充满温暖柔和的阳光。“让 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我们在新馆的大门、天窗廊道、凉厅以及各个不 同的展厅的玻璃内顶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特点。
15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作为20世纪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将是 他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这个新的博物馆将发展成为学习艺术与对 话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