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免费) 八年级物理下册《 功》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同步教案:11.1功教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同步教案:11.1功教案

功——新授课★整体设计说明★本课由生活中大量实例建立模型,引出功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只有在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时,该力才对物体做了功。

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了解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教材分析★各种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间的转化都与功紧密相连,而且功的计算能够为能量的定量表达即能量的转化提供分析的基础,可见该节内容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本课有两个内容: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在实际应用中判别三种不做功的情况,能正确计算力对物体做的功。

很多学生对于功的计算只关注力和距离,而忽略了物体移动距离是否沿力的方向,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并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出一种模型,即物体在受到力时,且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力才对物体做了功,让学生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再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如铅球、哑铃等让学生体验,感受做功的多少与作用在物体上力的大小及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都有关。

在得出功的计算公式之后,再让学生体验测量直接提4个钩码上升5cm做的功。

这样的探究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功的概念,使思路清晰起来,并逐步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受力分析、力的测量、判断物体的移动距离及其测量方法已经了解,但往往对两者方向的一致性要求并不清楚;常导致功的计算产生错误,本课通过对大量生活实例的归纳,及实验测量,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学习功,将有利于学生对功的理解。

★学法引导★放手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认真观察,同时深入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之间动手做实验,相互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然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别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2)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2.过程和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5.1《功》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5.1《功》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直观法(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 阅读指导法 讨论法归纳法
教具
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
新课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思考、回答
观察木块、小车的运动状态,思考并评价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












课堂
小结
一、进行新课
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1节《功》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1节《功》优秀教案

第1节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认识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并能进行相关计算,知道功的单位是焦(J)。

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实例中认识做功需要两个必要因素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规律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解释,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

难点:机械功的含义。

【教学准备】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大家对功这个字并不陌生,如功课、功劳、立功、大功告成、事半功倍、用功学习等等。

这些词中有的功具有“成效”(板书在黑板右侧)的意思,力学里所说的“功”就吸收了“成效”的意思,当然在力学中还有它严格的含义。

(二)新课学习1.力学中的功:我们要通过生活现象,来理解物理学中的“功”。

演示: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标出箭头及F、s。

指出:F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而且在这个力F的作用下,有了通过一段距离s的成效,那么,力和运动具有这种关系的,物理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任何一种机械在工作时,都必须对工作对象施以力的作用,还必须使工作对象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如果对物体用了力,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

现在想一想,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你知道了吗?总结:力和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就是机械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

这两个因素是严格的,缺一不可。

我们知道了做功的两个重要因素,那到底怎样判断是不是做功了呢?请同学注意以下小实验,看这些物体或者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了?看谁能准确无误地掌握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小明用力推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推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功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功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人教版

第10.1节《功》教案(第1课时)【中考考点】1、理解功的概念,能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力是否做功。

【本节概述】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完初中力学部分后,进一步认识力对物体有无成效,会判断生活中力是否做功,在理解功的公式的基础上,能利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本节课通过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基础知识,包括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等。

已经具备了力的方向的概念,对本节学习功的概念及做功的两个因素做好了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知道的德概念。

2、会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力是否做功。

3、通过探究、感知、观察、推理得出三种力不做功的三种特殊情况。

【教学重点】1、功概念及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学难点】1、通过探究、感知、观察、推理得出三种力不做功的三种特殊情况。

【教具、学具准备】讲桌、水桶、乒乓球、视频、动画、图片【课时安排】 2课时【课前预习】-----引入新课1、请用一个词解释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1)、功劳、立功------------________(2)、大功告成、事半功倍----------2、分析图片中的情景,回答问题。

A B以上情景中:力有“成效”的是:力没有“成效”的是:3、用水平力拉桌面上的小车,小车在前进过程中受力、力、力、 力的作用,其中 有“成效”4、把书包从地上拉到讲桌上的过程中, 力有“成效”。

【课堂研习】活动一:通过感知小实验,回答问题:1、当你水平推动板凳时, 力 (选填“做功”或“不功做”)2、当你把水桶从地上拉到讲桌上来时, 力 (选填“做功”或“不功做”)结论:1、通过感知实验2、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1) (2)E活动二: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回答问题:1、教师向上搬讲桌(搬而未动)时,F 0,S 0 向上的力F (选填“做功”或“不功做”)2、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F 0,0 力F(选填“做功”或“不功做”)3、提着水桶水平走动时,F 0,S 0,拉力F (选填“做功”或“不功做”)结论: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是:(1)(2)(3)【课堂巩固】一、判断题1、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举力做了功.()2、人提着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提力对重物做了功.()3、苹果从树上落下,重力对苹果做了功.()4、小球在光滑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桌子的支持力对小球做了功.()二、填空题1、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__ _;②物体在这个__ _的方向上移动的____。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1节《功》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1节《功》优秀教案

《功》教案设计
《功》检测展评
班级姓名第小组
一.检测目标:
1. 能记住功的计算公式、单位。

2. 能说出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3. 会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题。

二.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完成以下问题:(完成时间8—10分钟)
1、功的概念:
2、功的公式:功的单位:符号
3、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二是。

4、联系有关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的说明,请指出以下几种情景中,
人做功了吗?为什么?
(a) 女孩将一箱报刊搬起来
(b)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c) 虽然司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汽车还是纹丝不动
(d) 运动员踢了足球一下,球在草地上滚动了一段距离
5、小明同学用100N的水平推力将课桌推动了0.5m,则小明对课桌做了多少功?
6、小华同学将100N的课桌匀速举高0.5m, 则小明对课桌做了多少功?(思考:这两题相同吗?)
7.在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上推车,如果所用的推力相同并通过相同的距离,则推力对车所做的功是( )
A.一样大
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功较多
C.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功较多 D.要由小车通过的时间来决定 8.(选做题)小明用200N的力将一个重5N的足球踢到20m远的地
方,则小明对足球做的功是()
A.100J
B.200J
C.4000J
D.无法确定
E.0J
三.学习反思(温馨提示,可以从这节课中我有了哪些收获,又有哪些不足等方面进行思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功》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功》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功》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及公式;(2)掌握功的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功的概念及公式;(2)功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1)对功概念的理解;(2)功的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力的概念及作用;(2)提出问题:力是如何对物体产生作用的?2.探究功的概念(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拉力;(2)记录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数据;(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时,力对物体做了功。

3.讲解功的计算方法(1)介绍功的计算公式:W=Fs;(2)讲解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及单位;(3)通过例题,演示功的计算过程。

4.巩固练习(1)布置一些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讲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纠正学生的解题思路。

5.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2)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分析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课后作业1.复习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完成课后练习题;3.收集生活中与功有关的现象,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讲解、巩固练习、小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学困生尽快掌握相关知识。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功》在学习《功》这一节以前,学生已学习了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等知识,功是力的另一种效果。

学习功是对前面知识的延续和应用,同时也是学习后面功率、机械效率、能等知识的必要知识储备。

本节从日常生活常见的具体实例入手,让学生分析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理解做功的必要条件。

然后介绍了功的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解决力学问题时,如果从能量角度研究,有时会更简便。

研究功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变化,为研究能量转化过程奠定定量分析的基础。

对功的概念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能的概念的形成和功能关系的建立。

本节内容由“力学中的功”和“功的计算”两部分构成。

其中,“力学中的功”通过研究工作是否有成效使学生认识到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为功的计算打好基础。

“功的计算”明确了功的计算方法,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功。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难点是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实例的辨析,对做功有初步的认识。

结合实例,区分力是否对物体做功,认识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强调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一致。

要求学生能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能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树立自尊、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

教学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 功一、教学内容1. 功的定义:介绍功的概念,说明功的计算方法,以及功的单位。

2. 功的计算:讲解如何根据力和位移的方向计算功,以及功的正负表示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3. 功的应用:通过实例说明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斜面省力、滑轮组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知道功的单位。

2. 学生能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斜面或滑轮组做的功。

3. 学生能够理解功的正负表示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解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如何根据功的正负判断力的性质。

2.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的理解,功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播放器。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提水、推车等,引导学生思考力和位移的关系。

2. 功的定义:讲解功的概念,说明功的计算方法,以及功的单位。

3. 功的计算:讲解如何根据力和位移的方向计算功,以及功的正负表示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4.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如斜面和滑轮组,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6.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列出功的计算公式,并标注对应的符号和单位。

7. 作业设计:题目1:一个力为10N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5m,求这个力做的功。

答案:10N × 5m = 50J题目2: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上升了3m,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求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

答案:mgh = mg × 3m × sin30° = 1.5mg J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vip免费)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复习》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vip免费)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复习》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1.通过基础知识复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2.通过习题分析与练习,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查漏补缺,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为期中测试做好充分的准备重点 1.力、力和运动的关系、压强各知识点2.明确公式中各量的关系难点重力、压强、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免费下载网址 /解压密码联系qq 1119139686 加微信公众号jiaoxuewuyou 九折优惠!复习基础知识 例题解析教师组织学生复习本学期所学习的基础知识: 一、力(课本P41学到了什么) 力的概念、性质、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弹力的三要素、产生条件、弹簧测力计 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的大小及公式 二、运动和力(课本P27学到了什么) 运动和力的关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效果及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三、压强(课本P47学到了什么)压强的概念、公式、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应用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大小及公式 大气压强的大小、测量及应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最重要的几个探究实验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 例题解析:《基训》期中测试部分题目1.选择题:最后一题,强调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最简单方法(初中),只看挂钩承受的力,挂钩承受的力是多大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是多少 2.填空题:对计算题的分析强调公式的书写和理解,强调过程的完整表达,强调计算中要用国际单位 3.实验题:乒乓球的运动运用运动的相对性:乒乓球往右运动则可认为空气相对往左运动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熟悉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学生阅读书图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回顾、思考、理解、记忆小结作业教学后记用注射器测大气压中强调实验误差的原因:里面不完全是真空,则测量值偏小,大气压的表达中强调用已知字母表达,大气压的测量原理是压强公式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若橡皮管漏气则液柱高度差不明显,此种情况应重新组装器材实验中应应用控制变量法小结:解题中的注意事项,再一次强调公式的理解和记忆作业:自主复习,为期中测试作准备。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教案、教学设计
例如:
-小明用50牛的力推一辆自行车,使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移动了20米,求小明对自行车所做的功。
-一名学生爬楼梯,每层楼高3米,他爬了5层楼,假设他的体重是500牛,求他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3.探究性思考题: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功的物理意义和实际作用。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调查生活中的一些节能措施,讨论它们是如何通过减少无功或负功来提高效率的。
2.基本概念:讲解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力的方向、位移方向与功的关系。
3.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量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做的功。
4.知识拓展:介绍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机械效率、能量转换等。
5.应用练习:设计具有实际情境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计算公式,即W=Fs,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位移。结合实例,让学生学会使用公式计算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做的功。
3.正功与负功:通过生动的比喻,如“助力”和“阻力”,帮助学生理解正功和负功的含义。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认识到正功和负功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
4.功的单位:介绍功的国际单位焦耳(J),以及常用单位千瓦时(kW·h)等。
教学设想:运用生动的比喻,如“助力”和“阻力”,帮助学生理解正功和负功的含义。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认识到正功和负功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动画、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形象地展示功的产生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功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功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八年级物理下册11.1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11.1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

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并会计算功。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生活中的功的含义丰富,有“贡献”、“成效”的意思。

而力学里所说的“功”,吸收了“成效”的意思,但是它还具有其他特殊的含义.力学中“功"的含义是什么?二、新课教学自学指导一:自学课本功这节前半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做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1、功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出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后,静止在空中5秒钟,这时手对杠铃做功了吗? 1、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劳而无功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滚动时,有没有力对它做功?2、有距离但没有力—-不劳无功3、有力,也有距离,但力与距离垂直—-垂直无功F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注意:只要力与运动方向不垂直,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当堂练习:1、将一桶水从地面上提起,并在空中停留几秒钟,然后在教室内走两步,分析在这三个过程中人对水桶是否做功,为什么?把水从地面提起: 做了功空中停留几秒钟: 有力没有距离在教室里走两步: 垂直无功2、思考以下过程是否做功?a. 手提水桶原地不动没做功b。

11.1功(教学教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教学(人教版)

11.1功(教学教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教学(人教版)

教案:11.1 功(教学教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教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功的定义:功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2. 功的计算:功 = 力× 距离× cosθ,其中θ是力和物体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3. 功的单位:焦耳(J),1J = 1N × 1m。

4. 功的应用:了解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机械设备、人体运动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理解功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公式中θ的取值对功的影响。

2.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做功的例子,如提水、推车等,让学生初步理解功的概念。

2. 讲解功的定义:通过多媒体课件或黑板,详细讲解功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力、距离和功之间的关系。

3. 讲解功的计算:引导学生学习功的计算公式,讲解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和作用,让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功。

4. 例题讲解:挑选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现场计算,巩固对功的计算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检查学生对功的计算的掌握情况。

6. 功的应用:讲解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机械设备、人体运动等,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1.1 功1. 功的定义:力× 距离× cosθ2. 功的计算:W = F × s × cosθ3. 功的单位:焦耳(J)4. 功的应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做功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各题的功:a. 用力提着物体匀速上升10m,力为20N,求功。

b. 推车沿水平路面移动5m,推力为15N,求功。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功教案 新人教版(1)(2021学年)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功教案 新人教版(1)(2021学年)

八年级物理下册11.1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的全部内容。

11.1 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关注与关心生活与生产中的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3)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大力士推大石头的图片-—推而未动、锤敲击钉子)引导语:图中人和铁锤都分别对石头和钉子作用了力,那我想问一下哪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铁锤对钉子的作用力有了成效,力学中就说铁锤对钉子做了功。

那人对石头施加力了吗?推力有没有成效呢?推的效果和没推一样,石头都没有动,那人对石头就没有做功.那什么是力学中的功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力学中的功。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用具锤子、钉子、多媒体四、新课引入1.起重机吊着建筑材料上升,什么力对物体的向上移动作出了“贡献”?2.马拉着雪橇前进,雪橇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雪橇的前进做出了“贡献”?在物理学中,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有了贡献。

在物理学中,经常要提到“功”的概念,就是吸收了“贡献”、“成效”的意思,当然在物理学中功还有它特殊的含义。

五、新课讲解(一)力学中的“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它的含义是什么?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物理学里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分析叉车举高货物、锤子锤钉子的过程:货物(钉子)在什么力作用下,(这个力的方向怎样?)沿什么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3.力学里所说的做功包含哪两个必要因素?力学里所说的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强调:“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

分析火箭发射的过程,马拉车过程,起重机吊起重物的过程,有没有力对物体做功?4.分析以下问题,讨论力对物体是否做功?①人使出很大的力推石头,但没推动,人做功了吗?②网球在光滑地面上滚动,有力对网球做功了吗?③手提行李箱沿水平方向行走,人对行李箱做功了吗?三种情况下力对物体不做功:(1)只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而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也就是物体仍静止不动,这个力就没有对物体做功,即“有力无距离,不做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功》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功》教案
学习目标描述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知道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学习内容分析
提示: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
分层作业题
中等生及以上完成基本题和拔高题,后进生完成预习题和基本题。
个人反思
本节课要帮助学生认识功,建立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因此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循善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功》教案这篇文章共3103字。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难点理解并会计算功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章节之前已经学习过力,已经掌握的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这是学习功的基础。但是由于学生对物理的学习还处在初始阶段,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完全建立,因此在学习本节课时,还需要引导学习学会科学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方式方法,建立科学思维方式。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吸引学生进入新课
认识功的概念、会简单计算功
有一只箱子,让一位同学把它从一楼匀速地提到二楼;若让另一位同学把这只箱子从一楼匀速地提到四楼,他们两个人用的力一样大吗?他们的成效一样吗?他们用的力一样大,为什么说他们的成效不一样呢?
功”的含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下面是几个做功的例子。课本图15.1—1,物体在绳向上拉力的作用下升高,拉力对物体做了功。静止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拉力对小车做了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重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学主要是研究力和运功的关系。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功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功优秀教案


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常常容易会把生活中的“工作”
识来展开的,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
关键,
质疑等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有一只箱子,让一位同学把它从一楼匀速地背到二楼;
的作用下前进
表达出:甲、丁做功了,因为丙、搬不动
丁、吊起物体
)分析不做功有几种情况。

在交流中总结出:不做功不.小球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匀速3.用力将木块沿斜面匀速拉
5、马拉着木桩水平运动。

6、叉车将货物向上提起、起重机吊着重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
的货物匀速做了流,选择任务、交流展示服重力做功时,可以用
A。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1《功》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1《功》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1《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第1节《功》。

本节课主要讲解功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的单位。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的定义:力对物体做功的定义以及功的计算公式。

2. 功的计算:如何根据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计算功。

3. 功的单位:功的单位以及与其他物理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2. 能够根据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判断功的正负。

3. 掌握功的单位,能够进行功的单位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公式的运用,特别是当力和位移方向不一致时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的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的记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播放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例子,如一个人推一辆车,车在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过程中推力做了多少功。

2. 概念讲解:在黑板上写出功的定义,解释力对物体做功的含义,给出功的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讲解几个例题,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计算功。

4.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计算功的大小。

5. 单位讲解:讲解功的单位,给出与其他物理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6. 练习题讲解:讲解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功的单位换算。

六、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2. 功的计算公式3. 功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面几个例子中力做的功。

例子1:一个人推一辆车,推力为20N,车在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10m,求推力做的功。

例子2:一个人拉一根绳子,拉力为30N,绳子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了5m,求拉力做的功。

2. 作业答案:例子1:推力做的功为20N × 10m = 200J。

例子2:拉力做的功为30N × 5m = 150J。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功的概念的理解和功的计算公式的记忆情况,是否能够正确计算功的大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功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功的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了解功的性质,为后续学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但学生对功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性质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功的概念,通过互动讨论来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来让学生巩固功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了解功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功的概念,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物理问题的能力;通过互动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功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性质。

2.难点:功的计算方法和性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引入-互动讨论-练习巩固”的教学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功的概念,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功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如提水、拉车等。

2.准备功的计算公式的图片或板书。

3.准备一些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功。

呈现(10分钟)1.呈现提水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提水过程中人对水做的功。

2.呈现拉车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拉车过程中人对车做的功。

通过这两个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功的概念。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一个实例,思考这个实例中做的功。

讨论结束后,每组汇报讨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第1节功
设计
要素
设计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首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功及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接着学习功的计算,认识功的单位和计算公式并学会简单的计算.最后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过程

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
态度
价值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学生对功有初步的了解.如电功,知道其单位,但是对力学中的功学生还是比较陌生.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判断还是有一些困惑.同时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计算能力,有助于学习功的计算.

教学分析教学
重点
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教学
难点
难点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解决
办法
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
教学
资源
滑轮、杠杆、钩码、刻度尺等
板书设计
第1节功
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3、公式 W=Fs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预期效果
一、情境引入
二、合作探究
1、功的含义合作探究
1、功的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
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
成效,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
了功.
学生阅读课本第63页想想
议议,认识几幅图中描述的做功
和不做功的例子.思考问题:各
实例中,作用在物体上的有哪些
力?在这些力的方向上有无移动
距离?哪些力对物体做了功?你
能举出其他实例吗?
功包含两个必要条件:一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教师讲解:“必要”就是缺一不
可,只有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距离同时发生,力才做了功.
强调:一个力在对物体做功的过
程中,这个力应始终作用在物体
上,物体由于惯性而继续前进,
学生思考回答.没有产生效
果,因为车没有动.
学生理解功的意义.
学生分析各例子
学生举例:力对物体做功的
事例;施力但没做功的例
子.
分析各例归纳做功的两个
必要因素
学生深入理解做功的两个
必要因素.
激发学生学习
物理知识的兴
趣.
学生通过举例
进一步理解功
的含义.
理解做功的两
个必要因素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预期效果
2、功的计算前进过程中再没有受到这个力
的作用,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
功.如果力作用在物体上,而物
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那么这个力同样也没有对物体
做功.
提问:一工人师傅用起重机将货
物竖直吊起10m,又水平移动了
2m.描述在这个过程中起重机的
做功情况.
2、功的计算
提问:(1)小亮扛着200N的课
桌从一楼爬上二楼;小丽扛着
50N的凳子从一楼爬上二楼.谁
做的功多?为什么?
(2)小亮扛着200N的课桌从一
楼爬上二楼;小丽扛着200N的
课桌从一楼爬上三楼.谁做功
多?
(3)小丽哪一次做功多?为什
么?
分析上述三例子得出功的计算
公式和单位.
公式: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
的距离
W=F × S
单位:焦耳简: 焦(J)1J=1N·m
即用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
上通过1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国
1J.
计算: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
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
学生思考、回答.
理解焦耳的含义.
学生分析计算.注意解题步
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利用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渗透控制变量
法研究物理规
律.
深入理解功的
计算公式.
学会结合前面
的知识解决现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预期效果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哪些疑问?
在的问题.
教学设计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