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设计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设计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为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本技术规程对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的设计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设计质量符合要求。
二、设计基础1.设计依据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的设计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技术规程的要求,同时考虑当地的气候、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
2.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的设计应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经济、美观,同时要满足以下要求:(1)满足设计的使用要求,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
(2)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确保施工质量。
(3)科学合理地利用材料和减少资源浪费。
(4)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设计内容1.基础设计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的基础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基础类型,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措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的结构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荷载:根据工程要求确定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水压力、地震荷载等。
(2)结构形式:根据具体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拱形结构等。
(3)材料使用: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等材料,确保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4)构造设计:根据结构形式和材料特性确定合适的构造形式,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施工设计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的施工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施工工艺:根据结构形式和材料特性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2)施工周期: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施工周期,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3)施工监理:安排专业的施工监理人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设计流程1.工程调研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之前,需要对工程地点进行勘察和调研,了解地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
2.初步设计根据工程调研结果,制定初步设计方案,包括结构形式、荷载计算、材料选型、基础设计等内容。
3.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图设计,包括平面布置图、剖面图、构造图、钢筋图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新版) Specifications for hydraukic concrete construction主编单位: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二00一年第31号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北京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工混凝土施工行为和质量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中1、2、3级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 176—199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200-1989 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 748-1996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T 750—1992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 1344—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T 1345—1991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T 1346—1989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2022—1980 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直接法)GB/T 2059-2000 铜及铜合金带材GB/T 2847—1996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GB 2938-1997 低热微膨胀水泥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T 6645—1986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电炉磷渣GB 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GB/T 9142-2000 混凝土搅拌机GB 12573—90 水泥取样方法GB/T 12959—1991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溶解热法)GB/T 14684-2001 建筑用砂GB/T 14685-2001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 50164—19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J 80—1985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J 107—1987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GBJ 119-1988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199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CECS 03:88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38∶92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DL 5017-1993 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 5055-96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程DL/T 5057-96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82-99 水工建筑物抗冻设计规程DL/T 5100-1999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HG 2288-1992 橡胶止水带JGJ/T 10-9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 52-9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普通混凝土用卵石、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T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 63-89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 104-97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SD 105-198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J 12-19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 17-1978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DJ 249.1-1988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SDJ 336-1989 混凝土大坝安全检测技术规范(试行)SDJ 338-198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62-19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172-1996 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 176-199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试行)AC 1211.1-1995 普通混凝土、重质混凝土及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选择的标准方法AC 214-1989 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评定推荐方法3 总则3.0.1本标准规范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洗涤、施工、温度控制、低温季节施工、预埋件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的基本要求3.0.2 水工混凝土应满足抗压、抗拉、抗渗、抗冻、抗裂、抗冲耐磨和抗侵蚀等设计要求。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宣贯要点
sk
Es
(30 c 0.07
d
te
)
SL/T191-96 和 SDJ20-78 均没有非杆件体系结构的裂缝宽度验算方法,08 规范适应工程需要, 在参考国外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非杆件体系结构通过控制 钢筋应力 s 间接控制裂缝宽度的验算方法。 控制受拉钢筋的应力。一般情况下,按荷载标准值计算的受拉钢筋应力 σsk 宜符合下式规定:
8
六、正截面裂缝宽度控制验算
SL/T191-96 最大裂缝宽度 wmax 计算公式为: wmax = 1 2 3
sk
d 3c 0.10 Es te
与 SDJ20-78 相比,增加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 这一因素。工程设计表明, 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较大时, SL/T191-96 的裂缝宽度计算值比 SDJ20-78 偏大较 多, 会出现钢筋用量由裂缝宽度限制条件控制,比承载力所需钢筋用量增加很多 的情况。 关于裂缝计算公式,08 规范结合试验研究和工程实际,进行了以下几方面 的修正: 1 将 96 规范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 1、 钢筋表面形状系数 2 和荷载长期
作用影响系数 3 简化整合成综合影响系数 。 受弯和偏心受压构件 =2.1; 偏心受拉构件 =2.4; 轴心受拉构件 =2.7。 2 配置带肋钢筋的矩形、T 形及 I 形截面受拉、受弯和偏心受压钢筋混凝
土构件,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的最大裂缝宽度 wmax(mm)可按下式计算:
wmax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环境类别划分
结构的耐久性要求及裂缝控制与结构所处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SL/T191-96 将水工建筑物的环境类别划分为一至四类, 为了进一步将淡水水位变化区与海水 水位变化区、 淡水水下区与海水水下区等不同的侵蚀程度加以区分, SL191-2008 将环境类别划分为一至五类,以期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不同的环境条件类别,要求不同的耐久性设计。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 207—8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通知(82)水电水建字第7 号为了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更好地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对一九六三年颁发的《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范》进行了修订。
修订后的规范定名为《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现予颁发,自一九八二年十月一日起执行,原规范同时作废。
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问题,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报部。
一九八二年四月五日第一章总则第1.0.1 条本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1、2、3 级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
本规范未规定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按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进行。
第1.0.2 条水工混凝土应根据其所处部位的工作条件,分别满足抗压、抗渗、抗冻、抗裂(抗拉)、抗冲耐磨、抗风化和抗侵蚀等设计要求。
第1.0.3 条水工混凝土的施工应做到优质、经济、安全。
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
第1.0.4 条有关混凝土的试验,按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
第二章模板工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 条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物的特点及施工单位的材料、设备、工艺等条件,尽可能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模板型式。
第2.1.2 条模板及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与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规定;2)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3)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装拆方便,周转次数高,有利于混凝土工程的机械化施工;4)模板表面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质量。
第2.1.3 条模板工程采用的材料及制作、安装等工序的成品均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第二节材料第2.2.1 条模板及支架材料的种类、等级,应根据其结构特点、质量要求及周转次数确定。
应优先选用钢、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尽量少用木材。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表
钢筋所属的
国家标准代号表
项次
钢筋种类
标准代号
热轧钢筋
热处理钢筋 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钢绞线
钢筋种类 本规范在原规范已有钢筋种类 的基础上 新增了下述几种类型的钢筋和钢丝 冷拉
冷轧带肋钢筋
级钢筋 热处理钢筋 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钢绞线 冷轧带肋钢筋 冷轧带肋
钢筋是采用普通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热轧圆盘条为母材 经冷轧减径后在其表面形成具有三面 或
混凝土结构
当结构的受力情况 材料性能等基本条件与本规范的编制依据有出入时 则需要根据具体情
况 通过专门试验或分析加以解决
本规范的施行 必须与按 水工统标 制订 修订的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等各种水工建
筑物设计标准 规范配套使用 不得与未按 水工统标 制订 修订的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 规范
混用
材料
混凝土
这几条的内容均系按 水工统标 的规定给出的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
和
级钢筋宜用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
力主筋
考虑到
中规定原标准
可延长三年使用 故本规范将
中的钢绞线品种同时列出 以方便使用
钢筋强度设计值的确定
受拉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受拉钢筋强度设计值的取值原则与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的取值原则类似 仍以一定的保证率为
定义 即
本规范将钢筋强度设计值取与
规范相同的指标 对于
级钢筋 可求得其
这一指标 而直接用轴心抗压强度计算受弯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 以求与国际规范接轨
将 改为 后 经过材料用量对比计算 受弯 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用钢量增加不多 大都在
以内 小偏心受压构件在界限附近
用钢量有所增加 克服了原规范在界
DLT 5189-2002 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
取的试件应有代表性 不得在同一根钢筋上取两根或两根以上同
用途试件
钢筋的机械性能检验应遵循以下规定
钢筋取样时 钢筋端部要先截去
再取试样 每组
试样要分别标记 不得混淆
在拉力检验项目中 应包括屈服点 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三个指标 如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 即认为拉力检验项目不合
格 冷弯试件弯曲后 不得有裂纹 剥落或断裂 钢筋的检验 如果有任何一个检验项目的任何一个试件
的意见再次进行修改 月形成送审稿
年月
日
由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和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审查通过
本标准的附录 附录 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附录 是资料性附求 本标准由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 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瑞源 席浩 杨溪滨 洪镝 付少
所有受拉光圆钢筋的末端应做 的半圆弯钩 弯钩的内直径不
得小 于
当手工弯钩时 可带 的平直部分 见图
级及其以上钢筋的端头 当设计要求弯转 时 其
最小弯转内直径应满足下列要求
钢筋直径小于
时 最小弯转内直径为
钢筋直径大于等于
时 最小弯转内直径为 见
图
锚筋的加工必须保证端部无弯折 杆身顺直
钢筋接头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办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
用同钢号某直径钢筋代替另一种直径的钢筋时 其直径
变化范围不宜超过
变更后钢筋总截面面积与设计文件规
定的截面面积之比不得小于 或大于
设计主筋采取同钢号的钢筋代换时 应保持间距不变
可以用直径比设计钢筋直径大一级和小一级的两种型号钢筋间隔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第
条 输水建筑物的溢流面 斜面及隧洞底拱 宜优先采用拉模
第
条 滑模与拉模系统 必须有足够的整体刚度 稳定性及安全度
第
条 滑模与拉模系统的设计应考虑
拉升方案与混凝土运输入仓 浇筑方式的配合
模板 牵引设备 操作平台 风水电及讯号系统的布置
组装 移动 拆除及安全的措施规定
第
条 有关混凝土的试验 按水利电力部颁发的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进行
第二章 模板工程 电力行业已被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 替代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
条 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物的特点及施工单位的材料 设备 工艺等条件 尽可能采用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的模板型式
第
条 模板及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 尺寸与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规定
混凝土的分层分块 浇筑顺序 施工荷载的施加顺序等
第
条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 其制作尺寸及平整度应严格控制并应采用钢模预制
混凝土模板运输时 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 或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
第
条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竖向模板 在安装前应先按施工缝要求处理下层混凝土
面 在安装时 应铺砂浆找平垫实 以保证模板稳固及与下层混凝土牢固结合
时不得振捣混凝土
模板平均拉行速度 以每小时计 应与各层混凝土达到预定脱模强度的时间相适应 常温拉
动时间间隔宜为
模板拉行速度不宜过大 以免拉裂混凝土表面 每次拉行距离宜小于
铺层厚度
脱模的混凝土表面 应及时修整养护 对于高速水流区或有抗冲要求的部位 应制订严格的
抹面工艺标准
第
条 拉模工艺系连续施工 宜多仓 段 连续作业 各分段间的止水 隔层等设施必
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条文说明
将原标准附注内容列入了正文
本条为新增条款 根据
编写
钢筋的安装
钢筋安装的偏差要求
基本同原标准 将条文中的 设计图纸 改为 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包括多方面内容 如 设计修改通知 变 更通知等 较设计图纸全面
钢筋的绑扎要求
基本同原标准 原标准条文中 靠近外围两行钢筋 不 便理解 改为 外围层钢筋网 另增加了当设计有具体规定时 按设计规定执行的要求
于
的钢筋也可采用搭接焊接头 但要严格掌握
本条为新增条款 由于本标准已将一些钢筋接头的新技
术 新工艺引入 故同时也引入了钢筋接头等级概念
接头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
本条修改内容为 搭接焊和帮条焊的接头原标准规定应做成双面焊缝 但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 由于现场条件所限 一般都做成单面焊缝
受力情况能够满足混凝土结构要求 因此在此次修订中改为 在
钢筋锥 直 螺纹连接的成品钢筋因端头有丝扣 在存 放过程中容易造成丝扣的损坏 满足不了安装质量的要求 因此 规定应对端头丝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
钢筋的接头
一般要求
本条明确了在工厂和施工现场所使用的钢筋接头方式
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窄间隙焊 机械连接 带肋钢筋套筒挤
压接头 镦粗锥螺纹接头 镦粗直螺纹接头 和气压焊等方式
中规定钢筋采用绑扎搭接的接头长度 受拉
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的 倍 且不
应小于
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最小锚
固长度 的 倍 且不应大于
对焊接骨架受力方向的
钢筋接头 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最小锚固长度 受压钢
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最小锚固长度的 倍 给出根据受拉钢
筋最小锚固长度要求计算得出的钢筋绑扎搭接接头最小长度列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本规范是根据对浇筑水工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设计需求,制定出来的一项设计标准,主要内容包括:
一、水工混凝土结构概述
1、水工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多功能的结构形式,包括水泥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既可以用于大跨度建筑物,也可以用于水利工程。
2、水工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在于它结构紧凑、应力分布均匀、结构受力效率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耐久度和抗震性能,可以节约材料和自重;同时,由于它易于安装、容易操作、造价低廉等优点,在水利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1、基本原则: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按照设计荷载的大小,采用经济、可行的结
构方案,并符合建筑物力学设计规范的规定;
2、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3、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视结构材料的强度和刚度,采用经济可行的结构形式并
符合施工技术要求;
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根据设计荷载,考虑防止滑动、地震等极限状态,避
免破坏结构性能;
三、结构材料评定
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根据结构性能和力学特性进行材料评定;
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根据结构型式的特性,优先选用较高的材料强度。
四、防腐设计
水工混凝土结构应采用有效防护措施,防止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受到腐蚀影响,防止过
早的结构损伤。
腐蚀防护措施可采用包括围护结构抗腐蚀、改善结构系统环境、使用混凝
土密封剂、使用抗酸和环氧玻璃钢等。
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严格的调查,确保它们符合要求。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1. 引言水工混凝土结构是指在水工工程中常用的涵盖渠道、堤防、坝体、锚固结构等的混凝土结构。
准确的设计规范是确保水工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最新版,提供设计中的指导原则和要求,确保水工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检测。
包括水工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要求、材料要求、抗震设计要求、承载力设计要求、耐久性要求等。
3. 材料要求3.1 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强度等级、抗渗透性、耐久性等要求。
同时,应注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遵循相关的抗裂、防水、抗渗漏等要求。
3.2 钢筋材料钢筋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强度等级、钢筋直径和弯曲性能等。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重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的连接和锚固等要求,确保钢筋与混凝土的良好的粘结性能。
4. 结构设计原则4.1 抗震设计原则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设计时需考虑水工特殊要求和抗震作用,合理选取抗震措施和设计参数,保证结构在地震中的稳定性和破坏性,提高结构的韧性和耐震能力。
4.2 承载力设计原则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设计需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根据结构的功能和所承受的荷载,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尺寸,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3 耐久性设计原则水工混凝土结构处于潮湿、湿润环境中,容易受到水侵蚀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在设计阶段,应考虑结构的耐久性,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采用防护措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5. 结构荷载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荷载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参考具体工程的特殊要求。
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部分,其中永久荷载为水工混凝土结构自身重量、设备荷载和附着物等,可变荷载为液体压力、水流压力和冲击荷载等。
6. 结构设计方法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受力分析和构件设计。
受力分析应采用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保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
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 50164—19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J 80—1985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
GBJ 107—1987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
GBJ 119-1988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新版)
Specifications for hydraukic concrete construction
主编单位: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
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批准文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二00一年第31号
中 国 电 Leabharlann 出 版 社结构物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用符号“M”表示。
4.1.14严寒地区 servere cold region
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
4.1.15寒冷地区 cold region
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与-3℃的地区。
4.1.16温和地区 mild region
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3℃的地区。
5.1.5运至工地的每一批水泥,应有生产厂的出厂合格证和品质试验报告,使用单位应进行验收检验(按每200~400t同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为一取样单位,如不足200t也作为一取样单位),必要时还应进行复验。
5.1.6水泥品质的检验,按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
5.1.7水泥的运输、保管及使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3.0.4本标准未规定的其他混凝土施工,按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4 术语、符号
4.1 术 语
4.1.1掺和料 extender
DLT514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施工规范
DLT514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施工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工混凝土施工行为和质量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中1、2、3级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 176—199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200-1989 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 748-1996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T 750—1992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 1344—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T 1345—1991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T 1346—1989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2022—1980 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直接法)GB/T 2059-2000 铜及铜合金带材GB/T 2847—1996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GB 2938-1997 低热微膨胀水泥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T 6645—1986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电炉磷渣GB 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GB/T 9142-2000 混凝土搅拌机GB 12573—90 水泥取样方法GB/T 12959—1991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溶解热法)GB/T 14684-2001 建筑用砂GB/T 14685-2001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 50164—19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J 80—1985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J 107—1987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GBJ 119-1988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199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CECS 03:88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38∶92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DL 5017-1993 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 5055-96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程DL/T 5057-96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82-99 水工建筑物抗冻设计规程DL/T 5100-1999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HG 2288-1992 橡胶止水带JGJ/T 10-9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 52-9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普通混凝土用卵石、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T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 63-89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 104-97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SD 105-198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J 12-19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 17-1978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DJ 249.1-1988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SDJ 336-1989 混凝土大坝安全检测技术规范(试行)SDJ 338-198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62-19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172-1996 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 176-199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试行)AC 1211.1-1995 普通混凝土、重质混凝土及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选择的标准方法AC 214-1989 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评定推荐方法3 总则3.0.1本标准规范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洗涤、施工、温度控制、低温季节施工、预埋件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的基本要求3.0.2 水工混凝土应满足抗压、抗拉、抗渗、抗冻、抗裂、抗冲耐磨和抗侵蚀等设计要求。
SDJ20-78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编制说明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第 条 本规范采用了 根据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 经验公式为
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值 个试件的实测值加以统计 得出混凝土受压的弹性模量 其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试行 编制说明
从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的试验资料来看 受拉弹性模量与受压弹性模量的数值
相近 其比值等于
平均为
故本规范对于受拉弹性模量与受压弹性模量取相同
混凝土的抗冻标号
第 条 混凝土的抗冻标号综合地表示混凝土的耐久性 据调查了解 东北严寒地区对混凝
土的抗冻性有较高的要求 特别是水位涨落区的外部混凝土 遭受了严重的冻融剥蚀 其深度约为
个别部位可达
以致钢筋外露 故本规范提出了比原规范较高的要求 对混
凝土结构构件提高了一级 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则提高了两级
试块 在 天龄期 用标准试验方法所得的抗压极限强度 使混凝土标号的定义更为明确 并与
建委规范
一致
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龄期而增长 在水工建筑物中经常遇到工程量大 浇筑后经过较长时间才
承受荷载等情况 因此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进行设计 可以节约大量水泥 本规范采用了 不同龄
期的抗压强度 以代替原规范中的 设计龄期的抗压强度标号 从而避免了混凝土标号也随龄期
混凝土强度
第 条 根据 年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范 第 条规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试行 编制说明
定 对以强度为主要指标的结构 现场混凝土试件的强度保证率不得小于 际平均强度 应较混凝土标号 大约高出 倍均方差 其关系近似取
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混凝土实
式中
混凝土立方强度的均方差
混凝土立方强度的变异系数
以下简称工民建规范 的 运行中并未出现问题 故本规范还规定 当其运用条件和施工质量的要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构建水工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对于水工结构的设计要求严格。
按照《水利部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针对水工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1 钢筋组织及递增等级
钢筋组织应按照反片抗剪构件的组织形式,即沿构件弯曲痕的轴自中点向两端递减的组织形式。
递增等级应按照规范要求,它既可以按照节理面方向设置,也可以按照纵撑的支持部位方向设置。
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加强元素的等级递减情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2 混凝土及配筋
混凝土及配筋对水工建筑物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钢筋及混凝土的供应和材料参数。
混凝土应满足规范要求,其等级要符合结构型式的特殊要求;钢筋的规格及性能要满足设计要求,钢筋覆盖层积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并且,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力应不低于要求值。
1.3 抗震设计
水工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还要考虑抗震要求,要求其设计地震反应特性符合要求。
在抗震设计中,应注意有效抵抗地震叠加应力,考虑叠加剪力效应,并确保抗震水准应符合规定性能要求。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水利部水工建筑物规范中的重要内容,应按照规范来详细指定钢筋组织及递增等级、混凝土及配筋以及抗震
设计等规范要求,将其加以正确设计。
正确设计和施工是确保水工建
筑物正常安全运作的前提,是我国水利部对水工建筑物安全监管工作
的基础。
(整理)水工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要点
SL191-200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点SL191-200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SDJ20-78和SL/T191-96两规范进行了整合,对部分条文进行了合理修订,并补充了新的内容。
SL191-2008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结构构件的安全度表达,在考虑荷载与材料强度的不同变异性的基础上,采用经多系数分析的安全系数K的表达方式;2对环境类别的划分进行了调整;对结构设计的耐久性要求作了补充;3按照新的钢材国家标准,取消了热处理钢筋,对钢筋的品种进行了调整;对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性能设计指标作了修订;4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由原规范的两个公式改为一个公式;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增加了考虑荷载作用面积影响等因素;5对大保护层厚度构件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增加了非杆件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限制钢筋应力来间接控制裂缝宽度的规定;6增加了小剪跨比的牛腿配筋计算公式;对壁式连续牛腿单位长度吊车轮压的计算方法作了调整;7增加了具有水工特点的闸门门槽、水电站钢筋混凝土蜗壳、尾水管和坝体内孔洞的设计构造要求。
SL191-2008规范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SDJ20-78——SL/T191-96一、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计算SL191-2008引入荷载效应组合系数,相当于SL/T191-96规范荷载分项系数,但略有不同。
1.荷载类别《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将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3类。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附录A列举水工结构常用荷载分类。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把永久荷载分为两类:S表示;另一类是变异性很小的自重、设备重等,它所产生的荷载效应用Gk1S表示。
一类为变异性稍大的土压力、围岩压力等,其荷载效应用2Gk可变荷载也分为两类:S表示;另一类是可严格控制其不超一类是一般可变荷载,其荷载效应用Qk1出规定限值的可变荷载(或称为“有界荷载”),如按制造厂家铭牌额定值设计的S表示。
《SL191-2008水工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宣贯要点
SL191-200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宣贯要点SL191-200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SDJ20-78和SL/T191-96两规范进行了整合,对部分条文进行了合理修订,并补充了新的内容。
SL191-2008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结构构件的安全度表达,在考虑荷载与材料强度的不同变异性的基础上,采用经多系数分析的安全系数K的表达方式;2对环境类别的划分进行了调整;对结构设计的耐久性要求作了补充;3按照新的钢材国家标准,取消了热处理钢筋,对钢筋的品种进行了调整;对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性能设计指标作了修订;4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由原规范的两个公式改为一个公式;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增加了考虑荷载作用面积影响等因素;5对大保护层厚度构件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增加了非杆件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限制钢筋应力来间接控制裂缝宽度的规定;6增加了小剪跨比的牛腿配筋计算公式;对壁式连续牛腿单位长度吊车轮压的计算方法作了调整;7增加了具有水工特点的闸门门槽、水电站钢筋混凝土蜗壳、尾水管和坝体内孔洞的设计构造要求。
SL191-2008规范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SDJ20-78——SL/T191-96一、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计算SL191-2008引入荷载效应组合系数,相当于SL/T191-96规范荷载分项系数,但略有不同。
1.荷载类别《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将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3类。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附录A列举水工结构常用荷载分类。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把永久荷载分为两类:一类是变异性很小的自重、设备重等,它所产生的荷载效应用S表示;另1Gk一类为变异性稍大的土压力、围岩压力等,其荷载效应用S表示。
2Gk可变荷载也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可变荷载,其荷载效应用S表示;另一类是可严格控制其不超1Qk出规定限值的可变荷载(或称为“有界荷载”),如按制造厂家铭牌额定值设计的吊车轮压,以满槽水位设计时的水压力等,其荷载效应用S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
级钢筋时 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
第 条 采用本规范所规定的安全系数时 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应根据标号按表 采用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试行
表 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项 次
强度种类
符 号
轴心抗压
弯曲抗压
混凝土标号
抗拉 抗裂
注 混凝土的标准强度见附录三
设计现浇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时 如截面的长边或直径小于
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并不得低于表 的规定
第 条 混凝土抗冻标号分为
和
混凝土抗冻标号按
天龄期的试件确定 经试验论证后 也可利用 天或 天龄期的增长值
混凝土抗冻标号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 建筑物的结构类别以及工作条件等确定
并不得低于表 的规定
表 混凝土抗渗标号的最小允许值
项次
结构类型及运用条件
适当提高
在无抗冻要求的地区 即在最冷月月平均气温高于
的地区 对
级建筑物水位涨落区的外部混凝土 应根
据具体情况提出 或
的要求 以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
第 条 混凝土的抗侵蚀性系指混凝土抵抗环境水侵蚀作用的能力 当环境水具有侵蚀性
时 应采用适当的抗侵蚀性水泥 若各种水泥均不能满足抗侵蚀性的要求时 应进行专门的试验研
冬季
夏季
项次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试行
表
混凝土标号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
第二节 钢 筋
第 条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 宜采用 级 级 级钢筋 碳钢丝
钢筋的质量应符合冶金工业部部颁标准的要求 采用本规范所规定的安全系数时 钢筋的设计强度按表 采用
表 钢筋的设计强度
号钢钢筋和乙级冷拔低
项次
钢筋种类
中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按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设计 但其安全系数按本规范附
录一采用
第 条 采用本规范设计时 水工建筑物级别应按现行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
标准 的规定执行 材料和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暂
行规范 的要求
第 条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上结构 当其运用条件和施工质量的要求符合现行 钢筋混凝
埋置在地基中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 如基础防渗墙等 可根据防渗要求参照表中第 项的规定选择其抗
渗标号
对背水面能自由渗水的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 当水头小于 时 其抗渗标号可根据表中第 项降低一级
采用抗渗标号大于 时 应提出论证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试行
工
气
候
条
结 件
严寒气候条件 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低于
表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强度安全系数
项
建筑物级别
次
受 力 特 征 荷 载 组 合 基本
按抗压强度计算的受压构件 局部承压
特殊
基本
特殊
基本
特殊
按抗拉强度计算的受压 受弯 受拉构件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试行
注 当水工建筑物的专门设计规范对安全系数另有规定时 强度安全系数应按专门规范采用
当结构的荷载情况较为复杂 施工特殊困难 缺乏成熟的计算方法或结构有特殊要求时 经论证后 强度安全系数可
以上的交替次数 或一年中月平均
气温低于
的期间内 因水位涨落而产生的冻融交替次数 此期间水位每涨落一次算一次冻融
气温资料应根据连续五年以上的实测资料统计其平均值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低于
期间的水位涨落次数 可根
据设计时预定的运行条件估算
对于重要的薄壁建筑物 承受动力荷载的建筑物或一年中冻融循环总次数高于 次的部位 其混凝土抗冻 标号应
则表中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应乘
以系数
当构件质量 如混凝土成型 截面和轴线尺寸等 确有保证时 可不受此限
离心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应按专门规定取用
第 条 混凝土抗渗标号系按 天龄期的标准试件确定 混凝土抗渗标号分为
和
设计中根据建筑物开始承受水压的时间 也可利用 天或 天龄期的增长值
混凝土抗渗标号应根据建筑物所承受的水头 水力梯度以及下游排水条件 水质条件和渗透水
根据国家建委关于修订设计规范的要求 我部委托水电第四工程局编制 水工钢筋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
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 进行了广泛的调
查研究和征求意见 经审查 现批准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并颁发试
行
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 如有意见 请随时告我部规划设计院和水利电力部西北勘测设计
院
年月日
目次
数
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 每种钢筋采用各自的设计强度
冷拉 级钢筋不宜用于承受冲击荷载或反复荷载的构件 对直径大于
的 级钢筋如经冷拉 不得利用冷
拉后的强度
冷拔低碳钢丝主要用于焊接骨架 焊接网和箍筋
钢筋的标准强度见附录三
第 条 钢筋的弹性模量 按表 采用
项次
表 钢筋的弹性模量
钢筋种类 级钢筋 冷拉 级钢筋 级钢筋 级钢筋 号钢钢筋 冷拔低碳钢丝
适当提高
对
级建筑物中的某些结构构件 当其强度不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时 强度安全系数可适当降低
第 条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强度安全系数应按表 的规定采用
低的影响
第 条 当计算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力时 可考虑混凝土的徐变作用
而予以降低 作为估算 施工期的上述应力可降低
运用期由于长期温度和湿度变化 如年变
化 所引起的上述应力可降低
第 条 在水工建筑物设计中 应考虑作用在构件截面上的渗透压力 并宜采用专门的排
水 止水措施 以降低渗透压力 在截面强度计算时 应考虑上述措施对降低或全部消除渗透压力
土结构设计规范
的规定时 也可按该规范进行设计
水工建筑物上的桥梁可参照相应的规范进行设计
当水工建筑物有专门的设计规范时 尚应符合专门规范 例如混凝土重力坝 水工隧洞及水工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等 的有关要求
第二章 材 料
第一节 混凝土
第 条 混凝土应满足强度要求 并根据建筑物的工作条件 地区气候等具体情况 分别满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 条 在水工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中 必须贯彻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
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总路线 执行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 的方针 做到技术先
进 经济合理 安全适用 确保质量
第 条 本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
试行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试行
主编单位 水 利 电 力 部 第 四 工 程 局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关于试行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的通知
水电规字第 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材料 第三章 基本计算规定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强度计算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强度计算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裂度 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 第七章 构造要求 附录一 水利水电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强度安全系数及抗裂安全系数 附录二 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比值 附录三 材料的标准强度 附录四 按应力图形配置钢筋的方法 附录五 截面抵抗矩的塑性系数 值表 附录六 钢筋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和双向小偏心受压构件强度近似计算方法 附录七 承受分布荷载的厚板的斜截面强度计算 附录八 承载能力由截面受拉区强度确定的大体积结构强度安全系数 附录九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表 附录十 钢筋混凝土矩形和 形截面受弯构件强度计算 与 值表 基本符号
足抗渗性 抗冻性 抗侵蚀性 抗冲刷性和低热性等方面的要求
混凝土的各种试验应按专门规定的方法进行
第 条 混凝土标号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
的立方体试块 在 天
龄期 用标准试验方法所得的抗压极限强度 以
计 混凝土标号分为
和
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龄期而增长 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型式 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开始承受荷载
第 条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计算 按单一安全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
第 条 对不能或不宜作为杆件体系计算内力 而由弹性力学方法或结构试验确定其应力
分布的结构 可参照附录四的方法按应力图形配置钢筋
第 条 混凝土结构中 不得采用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 对重要受力部位 不宜采用受
弯构件和合力作用点超出截面范围的偏心受压构件
的时间 也可采用 天或 天龄期的抗压强度 如采用 天龄期的后期强度时 应有必要的论
证
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增长率 应通过试验确定 当无试验资料时 可参照附录二采用
采用混凝土的后期抗拉强度时 应有充分论证 其增长率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第 条 混凝土结构受力部位的标号不宜低于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
抗渗标号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下游面及建筑物内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挡水面防渗层混凝土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 其背水面能自由渗水者
注 表中 为水头
为最大水力梯度 水力梯度系指作用水头与该处结构厚度之比
当建筑物的表层设有专门可靠的防渗层时 表中规定的抗渗标号可适当降低
承受侵蚀水作用的建筑物 其抗渗标号不得低于
使用上需要限制裂缝宽度的结构构件 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
三 变形验算 根据使用条件需要控制变形值的结构构件 应进行变形验算
第 条 强度计算和稳定性计算 应根据相应规范的规定 分别按基本荷载组合和特殊荷载
组合进行 对分期施工和分期投入运行的结构构件 应进行施工各阶段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