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调查报告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精选全文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719f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c.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调查概要1.1环境应急资源调查背景近年来,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发布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编写了《环境应急响应实用手册》,生态环境部编制了《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
在任何工业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事故,尤其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能量和有害物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等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重大事故环境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风险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手段之一。
为确保我公司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能最大限度利用各种应急资源,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行动,阻止和控制污染物向周边环境的无序排放,尽最大可能避免对公共环境(大气、水体、土壤等)造成污染冲击。
本公司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收集和掌握本公司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环境应急资源状况,建立健全环境应急资源信息库,加强环境应急资源储备管理,促进环境应急预案质量和环境应急能力提升。
1.2调查原则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应遵循客观、专业、可靠的原则。
“客观”是指针对已经储备的资源和已经掌握的资源信息进行调查。
“专业”是指重点针对环境应急时的专用资源进行调查。
“可靠”是指调查过程科学、调查结论可信、资源调集可保障。
1.3调查主体和调查对象环境应急资源调查主体为XXXX公司,调查对象为本公司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环境应急资源情况,包括可以直接使用或可以协调使用的环境应急资源,并对环境应急资源的管理、维护、获得方式与保存时限等进行调查。
1.4调查信息的基准时间和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公司调查信息的基准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0d2f2608a1284ac95043b9.png)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编制:审核:批准:二零年月应急通讯资源1应急资源调查的目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是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其危害制约着生态平衡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迫切需要我们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提高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的应急能力。
应急资源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基础,目前大部分企业自身应急资源不足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若不开展应急资源调查,则无法对应急人力、财力、装备进行科学地调配和引进,据此特编制本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2突发环境事件所需应急资源2.1 公司内部应急通讯资源公司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一旦发生事故,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应急抢救办公室。
公司领导和值班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参加应急救援处置的所有成员配备移动通讯工具并处于开机状态,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赶赴指定地点。
(详见附件1内部应急救援通讯录)2.2 外部应急通讯资源公司周边企业距离较近,主要有:************************ 必要时需与上述外部单位共同联合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此外,当突发事件态无法依靠企业自身能力应对时,须向当地有关部门请求支援,涉及单位主要包括***区消防大队、***区环保局、***区安监局、当地人民医院等。
公司对上述外部单位有效联系方式均进行了调查,汇总,以便应急通讯。
(详见附件1外部应急救援通讯录)3、应急队伍资源公司应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队伍,拥有一批常备不懈,熟悉环境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积极组织各类应急演练,经常与上级指挥部门专家组开展经验交流,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信息上报制度,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
经寻访调查,公司临近的**********,***区环保局也已制定上与昆明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衔接,下与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相关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精选3篇)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3ac07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6.png)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精选3篇)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篇一1.1.1目的为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迅速、有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突发性环境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确保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特指定本预案。
1.1.2工作原则1.1.2.1预防为主。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全市人民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市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1.1.2.2全面覆盖。
对区域范围的污染源、水系河流、城镇居民点、水源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特殊生态保护区,以及大气、水体、固废、危废、噪声、辐射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1.1.2.3突出重点。
对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重点水域、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1.1.2.4公众参与。
建立环境新闻机制,确定新闻发言人;建立环境公示、听证机制,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建立举报制度,健全“12369”投诉系统,确保公民的环保知情权、参与和监督权。
1.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四川省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条理》《成都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1.1.4适用范围。
凡属我市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
1.1.4.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1.1.4.2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害物品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1.1.4.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1.1.4.4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1.1.4.5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a0b4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a.png)
现有的应急设施建设不足,缺乏一些 必要的设施,如应急处置中心、应急 演练基地等。
研究展望
优化应急资源分布
针对现有应急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应优 化应急资源的分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
A 加强应急资源建设
针对现有应急资源的不足,应加强 应急资源的建设和储备,提高应急
管理和决策的水平。
根据需求和技术发展,建设新型 应急设施,如无人机救援基地、 智能化应急指挥中心等。
提升应急队伍资源能力
1 2
加强应急队伍培训
通过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专业技 和应对能力。
完善队伍资源调配机制
通过完善队伍资源调配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 能够迅速集结和派遣所需的应急队伍。
3
提升队伍装备水平
应急设施资源
监测预警设施
避难场所与救援队伍驻地
列举已建成的环境监测站点、预警系 统等设施,并评估其运行状况和预警 能力。
分析现有避难场所和救援队伍驻地的 分布情况,评估其容量和设施是否满 足需求。
处置与救援设施
阐述应急设施中用于事件处置和救援 的部分,如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处置 工程等。
应急队伍资源
队伍素质不高
一些应急队伍的素质可能不高,缺乏必要的技能 和培训,导致应对效果不佳。
队伍协调不顺畅
各应急队伍之间的协调可能不顺畅,导致应对效 率不高。
应急管理资源问题
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有的应急管理体制可能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指挥和协调机制。
管理人才不足
缺乏专业的应急管理人才,导致应对效果不佳。
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 报告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应急物资调查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应急物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c494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b.png)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应急物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并评估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情况,以便为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减轻突发环境事件的损害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全国多个地区的环境应急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其环境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
然后,我们选取了若干个地区进行实地走访,检查和评估实际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三、调查结果1.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概况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大多数地区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较为满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地区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仍处于初级阶段,储备种类不够全面,数量不足;而一些地区则存在过剩的环境应急物资,很多物资长时间未曾使用,导致了浪费。
2.环境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在调查的地区,环境应急物资的种类主要包括: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毒面具等)、清洁剂(如洗手液、消毒液等)、防污染设备(如油水分离器、垃圾分类设施等)、检测设备(如空气质量监测器、水质监测器等)等。
数量方面,大部分地区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量能够满足常规应急响应的需求,但在遭受特大型突发环境事件时可能会存在不足。
3.环境应急物资的维护和更新在调查中发现,环境应急物资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有些地区对环境应急物资的维护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储备物资的使用寿命缩短;另外,由于技术更新和科学发展,一些环境应急物资已经落后,需要进行更新替换。
四、改进建议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对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建立和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机制,确保物资的种类和数量能够满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的需求。
2.加强对环境应急物资的维护和更新工作,确保储备物资的有效使用寿命,及时替换损坏或过期物资。
3.加强对环境应急物资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物资的有效利用,避免浪费。
4.加强环境应急物资的培训和知识传递,提高相关人员对物资使用方法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应急物资调查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应急物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178d2c25727a5e9846a6137.png)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目录1.前言 (1)2.应急队伍保障 (1)2.1 组织体系 (1)2.2 应急组织机构组成 (2)3.通信保障 (4)4.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 (4)5.经费及其他保障 (6)5.1 经费保障 (6)5.2 其他保障 (6)1.前言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市环保局关于做好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津环保应[2015]40号)等相关规定,本报告对企业的环境应急资源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应急队伍保障、通信保障、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经费及其他保障等,确保企业能够迅速有效的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
开展应急资源调查工作充分掌握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所具备的环境应急资源,发现本企业现有应急资源的不足之处,充分利用物资资源、信息手段等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尽可能避免或降低环境突发事件造成的人身、环境等方面的损害。
2.应急队伍保障2.1组织体系应急指挥部组织体系详见下图。
图2-1 应急指挥部组织体系图2.2应急组织机构组成公司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由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副总经理和生产经理担任副总指挥、公司安环部组成,负责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物资装备及组织应急队伍;定期组织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组织事故后的相关调查分析工作。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公司中控室,负责具体安全、环保、消防管理工作。
应急组织机构成员组成及联系方式见下表。
表 2-1应急处置组织机构成员组成及联系方式应急救援小组 应急职务 姓 名 单位职务 联系电话应急指挥中心 组长 Kent 总经理 成员 陈晓红 生产抢险救援组 组长 张建国 维修 成员 薛瑞昌 维修后勤保障组 组长 于波 供应链经理 成员 龚清国 采购经理警戒疏散组 组长 闫建海 仓库 成员 王立勇 仓库医疗救护组 组长 杜志普 QEHS 成员 王娜 QEHS信息联络组 组长 刘杰民 IT 成员 鲁晓腾 维修技术保障组 组长 张国樑 生产 成员 裴景岩 维修善后处理组 组长 石志彤 QEHS 成员 刘伯明 生产应急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下。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模板)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7b8681365ce050877321360.png)
XXXXX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版本号:1.0目录1 应急资源调查的目的 (1)2 突发环境事件所需的应急资源 (1)3 环境应急人力资源调查 (1)3.1总则 (1)3.2内部应急人力资源 (1)3.3外部救援人力资源 (4)4环境应急设施及装备调查 (5)4.1总则 (5)4.2内部应急设施及装备 (6)4.3外部可依托应急设施及装备 (6)5 环境应急专项经费调查 (7)6 应急资源调查的结论 (8)1 应急资源调查的目的突发环境事件是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和重要因素,其危险制约着生态平衡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处理的应急能力已成为政府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的迫切需求。
应急资源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基础,公司为了科学地进行应急人力、物力、财力、设施及装备的调配和引进,掌握自身的应急资源情况,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开展应急资源调查,编制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2 突发环境事件所需的应急资源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4.1节对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公司可能发生三类突发环境事件,具体如下:(1)发电机房存储的发电备用柴油发生火灾、爆炸、泄漏事故;(2)车间使用的稀释剂、三防漆、清洗剂、助焊剂发生火灾和泄漏事故;(3)化学品仓库存储的稀释剂、三防漆、清洗剂、助焊剂发生火灾和泄漏事故。
从风险评估报告中看出,因为上述三类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源强不大于火灾次发污染事故源强,所以公司重点针对预防火灾事故提出了三方面要求:(1)制定火灾应急专项处置预案,公司20XX年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已备案,且包括了火灾应急专项处置预案;(2)应急物资重点做好水消防喷淋系统、干粉灭火设备、二氧化碳灭火设备、消防水池以及个人防护设备和应急通讯设备的配置,并符合安监、消防的要求;(3)建立公司内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应急职责和权限,定期组织进行应急培训、演练,以便满足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需要。
环境应急物资调查报告
![环境应急物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5a658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2.png)
有关“环境应急物资”的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和应急响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我们需要对环境应急物资的储备和使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环境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环保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和企业等单位,了解其环境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使用情况和管理情况。
实地考察则主要对部分单位的应急物资储备库进行现场查看,核实相关情况。
三、调查结果1.储备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单位对应急物资的储备意识较强,有一定的储备量。
但也有部分单位储备量不足,无法满足应对大规模环境突发事件的需求。
储备物资的种类较为丰富,涵盖了水处理、空气净化、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但仍存在部分特殊环境应急物资的短缺。
2.使用情况调查发现,大部分单位的环境应急物资使用率较低,部分物资甚至从未使用过。
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单位对应急物资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使用预案。
同时,一些物资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导致一些老旧物资无法满足应急需求。
3.管理情况调查表明,部分单位对应急物资的管理不够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一些单位的应急物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对物资的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
同时,对应急物资的调用流程不够明确,导致使用效率低下。
四、建议措施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措施:1.加强储备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更新储备物资,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有效性。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储备量,以满足应对大规模环境突发事件的需求。
2.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对应急物资的重视程度和使用意识,制定科学的使用预案和管理制度。
鼓励单位之间的物资共享和调配,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
3.完善管理流程:建立科学的环境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物资的采购、验收、存储、调用等环节。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3d9bd7f12d2af90342e699.png)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二〇二〇年五月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目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2)1前言 (3)2总则 (3)2.1工作原则 (3)2.2调查范围 (3)3企业基本情况 (4)3.1企业基本信息 (4)3.2企业环境污染源 (4)3.3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 (4)3.4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情况 (4)4应急资源调查 (4)4.1园区自身可调用的环境应急资源 (4)4.2园区应急资源 (5)4.3园区内企业已有的应急资源 (6)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1前言为了加强园区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应急响应及应急救援,园区展开了应急资源调查。
针对企业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等进行调查。
2总则2.1 工作原则企业在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1)要性原则:应急资源调查应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与环境应急资源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
(2)真实性原则:尽量确保应急资源相关的重要信息不存在虚假情形。
(3)完备性原则:合理确保所调查的企业周边应急资源不遗漏。
2.2 调查范围以为中心,重点调查园区内企业及周边3km内的应急资源情况。
3企业基本情况3.1 企业基本信息园区规划发展电子及电器配件加工类工业、纺织印染工业、食品工业、皮革工业、冶金工业、生物能源、建材工业、物流。
3.2 企业环境污染源环境污染事故源是天然气管道、锅炉、煤气站、企业污水处理系统、企业危险废物暂存间、柴油罐、酸罐、氨水罐。
事故风险是天然气泄漏事故、煤气泄露事故、粉尘废气超标排放、油品泄漏事故、污废水泄漏事故、酸泄露事故、氨水泄露事故、炉窑废气超标排放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消防废液泄漏事故。
环境污染事故源特点是大气环境及水环境污染较大,对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由某地环境保护监测站对事故环境进行布点监测。
3.3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环境风险受体主要为大气环境、水环境(青塘小河、弯河、周边地下水环境)、周边居民及周边自然环境。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84faa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3.png)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和评估目前环境应急领域的资源情况,为环境应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本报告对环境应急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资源种类与数量1. 环境应急人员: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环境应急领域的从业人员总数约为XXX人。
其中,专业环境应急人员占比大约为XX%,技术人员X%,管理人员X%。
针对不同层级和专业领域的环境应急工作,资源分配相对均衡。
2. 环境应急设备:环境应急设备方面,调查统计了各类环境应急设备的数量和类型。
其中包括空气监测仪器、水质检测设备、土壤采样设备等。
总体而言,环境应急设备的数量相对充足,能满足应急救援需求。
3. 应急物资:调查显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相对充足。
这些物资包括防护装备、化学品浓度计、应急通讯设备等。
目前,这些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良好,能够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
三、资源分布情况1. 地域分布:调查结果显示,环境应急资源的地域分布相对均衡。
各地区的应急资源数量和质量都相对稳定,并且覆盖了大部分的区域。
然而,一些边远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环境应急资源相对较少,需要针对性的配备和补充。
2. 部门分布:环境应急资源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如环保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
调查发现,各部门在环境应急资源的投入和分配方面具有较好的协调性,但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四、资源利用情况1. 环境应急人员利用状况:调查数据显示,环境应急人员在应急救援任务中的利用率相对较高,大部分人员都能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例如大型灾害事件或突发环境事故,资源利用的效率仍有待提高。
2. 环境应急设备利用状况:调查发现,环境应急设备的利用率较高,能够满足大部分应急救援任务的需求。
然而,在一些复杂、特殊的环境条件下,设备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应急救援的效果。
3. 应急物资利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应急物资的利用率较高。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de045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9.png)
应急人力资源缺口分析
总结词
应急人力资源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存在专业人才短缺和培训不足的问题。
详细描述
在应急人力资源方面,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缺口: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等。其中,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数量和素质不足,不能有效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同时,应急管理人 员的培训也不足,需要加强培训计划和投入。
应急设施需求分析
总结词
应急设施是处置和防控突发环境事件的重 要手段,包括临时隔离设施、污染物处理 设施、应急监测设施等。
VS
详细描述
应急设施需求分析应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 环境事件类型和影响范围,评估应急设施 的种类、规模、布局和建设标准,明确应 急设施的配套设备和运行维护要求,建立 应急设施管理制度,确保应急设施的可靠 性和可持续性。
设施建设与升级
不断对应急设施进行建设和升级,提高其使用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优化应急人力资源配置
人员培训
加强应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紧急情 况下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人员调配
根据不同应急事件的特点,合理调配不同领域的应急人员, 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建立多渠道的应急资源获取机制
05
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的建议
提高应急物资储备水平
物资种类与数量
应充分考虑不同环境事件类型所需的各种应急物资,确保关键物资的储备充 足,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物资更新与维护
应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及时更新和维护,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有效 期。
加强应急设施建设
设施布局与规划
对应急设施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开展 应急处置工作。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d5e1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1.png)
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
跨部门资源共享
推动不同部门之间的环境应急资源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 源互通有无。
区域资源整合
加强地区间环境应急资源的整合,建立区域性资源共享平台,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
社会力量参与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环境应急资源整合与共享,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完善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
数据收集与分析
01
数据来源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数据,如政府 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
数据整理
02
03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筛选 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 确性。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 深入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 和趋势。
实地考察与访谈
实地考察
深入现场,了解环境应急资源的分布、使用和管理情况,获取第 一手资料。
资源质量
在资源质量方面,我国环境应急资源的质量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和领域的应急资源质量有待提高,如专业人员的 技能水平、应急设施的先进程度等。
资源使用情况
使用效率
目前环境应急资源的使用效率总体较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调动资源进行应急 处置。
优化配置
然而,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仍有改进空间,部分地区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使 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目的
通过对环境应急资源的调查,了解现 有应急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及使 用情况,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科 学依据。
调查范围与限制
范围
本次调查涉及了全国范围内的环境应急 资源,包括应急物资、设备、设施、队 伍等。
VS
限制
由于调查时间和经费的限制,部分偏远地 区和基层单位的应急资源可能未能完全覆 盖。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模板)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b53352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b.png)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模板)突发环境事件需要大量的应急资源来进行处理和应对。
这些应急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财务资源、设施及装备等。
在突发环境事件中,这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和成果。
3环境应急人力资源调查3.1总则环境应急人力资源是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能够提供应急救援服务的人员资源。
环境应急人力资源调查旨在了解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应急人力资源情况,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有力的人力保障。
3.2内部应急人力资源内部应急人力资源是指公司内部可以调配和利用的应急人力资源。
在应急处置中,内部应急人力资源是最容易调动和管理的,能够快速响应突发环境事件,为应急处置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3.3外部救援人力资源外部救援人力资源是指公司外部可以调配和利用的应急人力资源。
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外部救援人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供更多的专业技能和资源支持,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成果。
4环境应急设施及装备调查4.1总则环境应急设施及装备是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能够提供应急救援服务的设施和装备。
环境应急设施及装备调查旨在了解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应急设施及装备情况,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有力的设施和装备保障。
4.2内部应急设施及装备内部应急设施及装备是指公司内部可以调配和利用的应急设施和装备。
在应急处置中,内部应急设施及装备是最容易调动和管理的,能够快速响应突发环境事件,为应急处置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4.3外部可依托应急设施及装备外部可依托应急设施及装备是指公司外部可以依托和利用的应急设施和装备。
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外部可依托应急设施及装备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供更多的专业技能和资源支持,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成果。
5环境应急专项经费调查环境应急专项经费是指公司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而设立的专项经费。
环境应急专项经费调查旨在了解公司在应急处置方面的经费投入情况,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持。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ab88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1.png)
环境应急资源的运输需要专业的运输团队来 保障,但目前缺乏这样的团队,导致运输过 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问题
使用效率不高
在应急情况下,资源的调配和使用需要高效、精准,但目前存在使 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导致资源的浪费。
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
对于环境应急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需要科学的评估机制来评估 ,但目前缺乏这样的评估机制。
05
环境应急资源管理和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 挑战
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
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目前,环境应急资源的管理存在多个部门和机构,缺乏一 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导致协调和管理效率低下。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环境应急资源的管理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但目前 的管理制度还存在不完善、不科学的问题,导致资源调配 、使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分类
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环境应急资源可分为以下 几类
应急设备
如监测仪器、应急处置装置等;
应急物资
如防护用品、救援工具等;
应急人员
如环境监测人员、应急救援队员等;
技术支持
如专家咨询、应急指挥系统等。
环境应急资源的重要性
及时响应环境污染事件,减轻环境损害; 提高应急处置效率,降低事故影响; 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其他优化建议和展望
01
加强对应急资源管理的科技创 新和研发,推动环境应急领域 的持续发展。
02
建立环境应急领域的国际合作 机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 与合作。
03
加强对环境应急资源管理的政 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高管理 水平和能力。
07
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论
01
缺乏统一规划
应急物资调查评估报告范文
![应急物资调查评估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ba125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a.png)
应急物资调查评估报告范文标题:应急物资调查评估报告一、调查目的及背景本次调查旨在评估一所大型城市的应急物资存储情况,以提供决策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做出相应准备的依据。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1. 现场观察:我们对所调查城市的主要应急物资仓库进行了现场观察,包括仓库设施、存储情况和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记录和评估。
2. 调查问卷:我们向该城市的相关政府部门、仓库负责人和应急管理机构发放了调查问卷,收集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 数据分析:在收集数据后,我们对所得的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形成评估报告。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 物资存储情况:调查显示,该城市的应急物资存储相对齐全,包括食品、水、药品、防护用具、救援设备等多个类别。
2. 物资质量及有效期:大部分应急物资的质量较高,但存在一些物资超过有效期的情况,需要及时更新。
3. 物资管理:调查发现,一些仓库在物资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如库存管理不规范、储存环境温湿度控制不到位等。
4. 应急预案:该城市的应急预案相对完善,但在涉及物资使用和调用流程等方面仍有待改进。
四、评估建议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提高该城市的应急物资储备能力:1. 定期检查物资质量和有效期,及时更新不合格和过期物资。
2. 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规范库存管理和储存环境控制。
3. 提高库存物资的流转率,定期进行物资的轮换和消耗。
4. 加强物资的跨部门协同配合,提高物资调用的效率。
5. 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物资使用技能。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该城市的应急物资储备相对齐全,但在物资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完善程度上还有待提高。
我们建议加强对物资质量和有效期的监测,完善库存管理制度,加强跨部门协同配合,提高应急物资的储备能力和调用效率。
同时,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物资使用技能。
这将有助于提高该城市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d339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b.png)
03
应急资源现状调查
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总结词
充足但需优化
详细描述
我国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应急物资储备总体充足,能够满足应急处置的需要 。然而,在某些特定类型和区域的应急物资储备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 一步完善和优化。
应急设备设施状况
总结词
部分设备老化,更新换代需求迫切
详细描述
我国在应急设备设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 问题。部分应急设备设施存在老化现象,难以满足现代应急 处置的需求,需要更新换代。同时,在一些地区,应急设备 设施的配置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建设。
、应急救援培训、团队协作培训等,提高人员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的
综合素质和能力。
06
结论与展望
调查结论总结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以确保调 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在配置、管理和使用方 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不足、管理不规范、使用不充分等。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 报告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突发环境事件概述 • 应急资源现状调查 • 应急资源需求分析 • 应急资源调配与优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调查背景与目的
调查背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对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 威胁。
其在使用时能够正常运转。
人员调配与培训计划制定
01
人员需求与分布
了解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所需的人力资源情况,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志愿
者等,并分析其分布情况。
02
人员调配方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2020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20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95479490c69ec3d5bb75bf.png)
XXXX科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编制时间:二零一八年三月目录1.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的目的 (3)2.公司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情况 (3)2.1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2.2注意在资金上投入 (3)2.3强化应急救援演练 (3)2.4深入开展应急知识宣传 (3)3公司内部救援资源 (4)3.1预案的制定 (4)3.2组织体系的建立及职责 (4)3.3指挥机构及职责 (6)3.4通讯保障 (7)3.5应急电源、照明 (8)3.6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8)4外部救援资源 (9)4.1外部救援力量 (9)4.2外部应急有关单位联系电话 (9)4.3专职队伍救援 (9)4.4应急救援装备物资 (10)1.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的目的在任何工业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事故,尤其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能量和有害物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等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重大事故环境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风险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唯一手段。
在本公司发生环境事故后能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行动,阻止和控制污染物向周边环境的无序排放,最大可能避免对公共环境(大气、水体)造成的污染冲击,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发布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编写了《环境应急响应实用手册》。
2.公司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情况2.1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公司成立了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的成立,为我公司安全生产、突发环境事件及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b516b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3.png)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勘查、资料审查 和专家评估等方式,确保 设施资源的准确性和完整 性。
04
CATALOGUE
应急资源需求分析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应急管理人员
负责统筹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 处置方案,组织协调专业队伍开展现场处置。
应急专家
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参与制定 应急处置方案。
02
CATALOGUE
突发环境事件概述
突发环境事件定义和类型
突发环境事件定义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环境灾害事件,包括自然 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可能对人类社会和 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和影响。
突发环境事件类型
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不同的原因和影响范围,可以分为多 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专业、训练有素、快速响应
详细描述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应组建专业、训练有素 的应急救援队伍,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在事件发生时,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调动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同时,应 加强对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对 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06
CATALOGUE
结论和建议
主要发现和结论
要点一
应急处置设施
包括应急处置场所以及相关设施,如临时贮存设施、中转 运输设施等。
要点二
应急监测设施
对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 取相应措施。
05
CATALOGUE
应急资源储备和调配建议
应急物资储备建议
总结词
充足、多样、高效
详细描述
应急物资储备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保障,建议储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物资 ,包括防护用品、救援工具、应急设备等,并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有效期。同时, 应采取高效的物资管理措施,确保物资的存储、保管和调配环节的顺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九连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015版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版本号:甘肃省九连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编制单位:甘肃省九连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一日目录1.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的目的.......................................1 2.公司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情况.. (1)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资金投入 (1)强化应急救援演练 (1)深入开展应急知识宣传 (1)3.公司内部救援资源 (2)预案的制定 (2)组织体系的建立及职责 (2)指挥机构及职责 (2)应急保障 (7)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7)4.外部救援 ....................................................... .8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 (8)外部应急有关单位联系电话 (9)专职队伍救援 (9)应急救治 (10)5.存在的问题 (10)应急管理体制工作的诸多方面不够适应 (10)救援力量的不适应 (10)6.应急资源调查的总结 (10)1.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的目的在任何工业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事故,尤其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能量和有害物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等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重大事故环境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风险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唯一手段。
在本公司发生环境事故后能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行动,阻止和制污染物向周边环境的无序排放,最大可能避免对公共环境(大气、水体)造成的污染冲击,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发布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编写了《环境应急响应实用手册》。
2.公司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情况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公司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的成立,为我公司安全生产、突发环境事件及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
资金投入2014年公司投资5万元购买了救援器材和宣传材料。
强化应急救援演练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经常性组织演练活动,处置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演练活动。
进入2015年公司举行了一次环境事故演练,此次演练公司50人参加演练,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有效地提升了各级应急处置能力。
深入开展应急知识宣传为切实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加强对安全生产科普知识宣传。
如每年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都要以宣传单、板报、等形式面向员工宣传普及应急、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努力提高员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为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3.公司内部救援资源预案的制定公司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组织体系1、本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
2、夜间紧急指挥系统,由夜间值班领导组成临时指挥系统,在公司指挥系统人员未到之前行使指挥系统职责、权力,并负责向公司指挥系统汇报事故、抢险有关情况。
各救援小组在临时指挥系统的组织指挥下按常规运行,直到应急救援处置指挥部人员赶到。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总指挥:耿俊武(董事长兼总经理)副总指挥:邓广华(副总经理)现场指挥:马金荣(生产副经理)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改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组建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
3、审批并落实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4、检查、督促做好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
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6、及时向上级报告环境污染事件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7、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8、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9、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指挥人员分工及职责1、总指挥:耿俊武,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邓广华,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总指挥无法实行指挥责任时,替代行使总指挥职责。
3、现场指挥:马金荣,负责总协调工作(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调度,指挥和协调救援工作的开展)。
应急救援小组的组成及职责1、消防救援组组长:许卫和成员:耿志华、青立新、张建洲职责:(1)协调指引消防队员扑救火灾,在现场组织扑救火灾,救援被围困人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扑救情况。
(2)发生事故后,消防组根据事故情景配戴好防护服、防毒面具等,迅速奔赴现场。
根据火灾、爆炸或泄露影响范围,设置禁区,布置岗哨,加强警戒,巡逻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
2、医疗救护组组长:胡学智成员:袁盼弟、殷小翠、耿盼盼、赵亚囡职责:(1)熟悉厂区内危险物质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储备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药品。
(2)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做好准备工作,负责人员抢救、疏散,隔离应急现场,伤者送到甜水镇医院后,根据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
(3)根据事故伤害情况,酌情联系环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庆阳市急救中心。
3、物资供应组组长:王永杰成员:陈怀德、耿耀春、邓广军、赵树清职责:(1)负责保管、储存各类应急物资,提供应急现场所需物资。
(2)根据事故的程度,及时向外单位联系,调剂物质、工程器具等。
(3)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4)负责抢险救援物质的运输。
4、应急抢险组组长:杨缠民成员:陈文献、胡少文、耿志远、梁金、李永强、陆川、胡继旺、王彦龙、兰宝胜、许小军、张彦强、张建鹏、李小宁、魏宗泽、张玺、韩向君、李永保职责:(1)根据指挥部指示对事故现场设备、管线、仪表、电器等进行抢修,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抢修情况和存在的困难。
(2)负责公司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确保供电正常。
(3)负责事故电力设备设施、机械设备、管道抢修恢复工作。
(4)按指挥部指令实施事故装置设备及工艺管道封、围、堵的实施。
(5)负责事故应急所需电源安装,确保事故应急用电。
(6)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预测设备、管道泄漏部位,进行计划性检修,并进行封、围、堵等抢救措施的训练和实战演习。
5、环境监测组组长:董志强成员:郭爱霞、贺淑霞、张天禅、陈月玲、王文佩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大气环境、水体环境状况监测,查明毒物性质及其在环境或水体中的浓度,为事故现场指挥部指挥救援、抢险提供依据。
配合上及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大气环境、水体环境状况监测。
6、生产工艺组组长:王肖鹏成员:烧成车间员工职责:(1)负责生产系统装置紧急停车、事故控制。
(2)负责现场灭火过程的通讯联络,视查火灾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请求联防力量救援。
(3)现场固定消防栓、移动灭火器等要按规定经常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4)配合公司内外各专业救援队伍抢险救援行动,事故后对现场清理的确认、组织恢复生产。
7、技术组组长:刘彦荣成员:熊永辉、石秀玲、田元元职责:(1)负责事故现场的技术指导和提供技术支持,对事故现场进行评估。
(2)向指挥部提出决策依据,并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取证等相关工作。
(3)掌握公司区域内重大危险源及易燃易爆、防火重点部位的分布情况,了解国内外同类事故信息,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4)参与事故危害范围、事故等级的判定,对事故影响区域的警报设立与解除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8、事故调查组组长:马金荣成员:邢志贤、刘彦荣、王肖鹏、赵生林职责:(1)查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生产安全事故的性质和责任者。
(3)提出对生产安全事故有关责任单位或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议。
(4)向派出调查组的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调查组全体成员签名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书,若调查组成员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具体注明。
9、事故接待安置组组长:张坤哲成员:许广权、鲁成洲、吴秀秀职责:做好死者家属安抚工作抓紧救治伤者。
应急保障1、保障措施公司主要涉及风险源为脱销系统氨水泄漏引发的次生衍生环境事故,公司配备应急保障物资主要有空气自给式呼吸器、防毒面具、雨衣、下水裤、干粉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沙等。
2、通讯保障公司设立值班室,值班安排24小时有效报警通讯电话,方便报警,与有关方面取得联系。
应急指挥部及应急救援小组人员执行手机24小时开机,可保障信息的及时传递。
表企业内部应急联络通讯录表3、应急电源、照明各应急通道均设有应急照明灯,作为现场紧急撤离时照明,生产系统在突然断电时,所有岗位人员由当班班长组织按照应急撤离路线有序撤离。
在事故的抢险和伤员救护过程中,由技术专组根据情况,从其他生产系统供电,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对事故单位的各个岗位进行选择性供电,保证应急和照明电源的使用。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应急救援装备包括事故发生时所使用的通讯设备、消防器材、运输工具、防护用品等。
表应急物资一览表4.外部救援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外部救援工作具体由指挥部负责,指挥部门负责与外部救援单位及时取得联系,并将具体地点、路线、发生事故的情况,救援所需器材的种类与外部救援单位讲清楚,同时应安排专人去接应并引路。
主要参与部门有:1、公安部门:协助公司进行警戒,封锁相关要道,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和污染区。
2、消防队:发生火灾事故时,进行灭火的救护。
3、环保部门:提供事故时的实时监测和污染区的处理工作。
4、电信部门:保障外部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转,能够及时准确发布事故的消息和发布有关命令。
5、医疗单位:提供伤员、中毒救护的治疗服务和现场救护所需要的药品和人员。
6、甜水镇政府协助企业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和邻近企事业单位进行全力支持和救护。
必要时可启动紧急事故预案。
外部应急有关单位联系电话表外部应急联络通讯录专职队伍救援一旦发生重大环境事件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及时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对事故进行抢险救援。
一旦事件危害超过本公司应急救援能力时,应及时向政府部门求援,并联络外部救援单位,请求外部救援单位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