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物比做人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很容易搞错
把物比做人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很容易搞错

小学语文知识把物比做人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很容易搞错,我特意把相似的两句放在一起,让孩子看,再跟他们一起分析两者的相同与不同,这样就不大会搞错了大草坪的假山旁,美人蕉像举着火把的运动员(比喻),多精神!而那些头上扎着红头巾,身上穿着绿裙子的一串红围着金鱼池,跳起了欢乐的集体舞(拟人)。
村前村后的稻子,低头弯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
(拟人)一只只不知从哪里来的不速之客——蛐蛐儿,像一位位绅士舞动长须在树下、草丛、花间歌唱(比喻)……我家的电脑已经替我们工作了八年了,最近经常生病。
(拟人)今天天气很冷,小树也在寒风中乱抖。
(拟人)北风呼呼地刮着,小树被刮弯了,像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病人。
(比喻)电线杆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好象是欢乐的歌唱家在进行着歌咏比赛。
(比喻)电线杆上的小鸟放开了歌喉,唧唧喳喳地唱起了一首奇妙的歌。
(拟人)秋天来了,田野里是另一番景象。
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灿灿的牙;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稻子却特别有礼貌,弯着腰,迎接那久别的“故乡”——秋;高粱向来是怕见生人的,这不,秋来了,还不好意思低着头呢!(拟人)一进莲花山公园,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块绿地,绿地映着阳光,绿得鲜亮。
在这大片的绿地上有十来棵棕榈树,像卫士一样(比喻)守卫着他们的领地。
远处有一座山,山上有许多树木,树木把山装饰成一个巨大的绿气球。
(1)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欣赏它们映在水里的影子。
(2)太阳公公还没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
(3)不知名的小虫“丝丝”地叫着,好像在说:“热啊,热啊!”(4)水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的吹拂下点头微笑。
小河欢快的唱着歌向东奔跑。
披着红色盔甲的螃蟹煮熟了。
水稻笑弯了腰。
大树站在路边。
高梁涨红了脸。
大地披上了一层白雪。
拟人: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物比作人的句子

物比作人的句子
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常常会用各种物品来比喻人的特点或行为。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有关物比作人的句子吧。
1. 他像一把钥匙,总是能打开别人心灵的门。
2. 她就像一朵鲜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强地绽放。
3. 他就像一本书,内心深藏着无尽的智慧和知识。
4. 她就像一把小提琴,每一个音符都是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
5. 他就像一只蜡烛,总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默默地照亮他们。
6. 她就像一杯清水,总是能给人带来清新和舒适。
7. 他就像一块磁铁,总是能吸引身边的人和事物。
8. 她就像一只蝴蝶,总是在生活中展现出美丽和自由。
9. 他就像一根绳子,总是能将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0. 她就像一颗明珠,总是在生活中闪闪发光。
以上这些句子,都是通过将人与物进行类比,来形象地描述人的特点或行为。
这些比喻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比喻来形容身边的人,让人们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和共通之处。
物比作人的句子,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通过这些比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人与物之间的情感交融。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心感受这些句子所蕴含的意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比喻”“拟人”易混淆

小河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透明 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 抱里。
小河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透明 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 抱里。
小河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透明 的蓝绸静地躺在大地的怀 抱里。
区别
比喻句:有本体、喻体、喻词组成, 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和他本质不 同的事物。 拟人句:没有比喻词,将事物赋予以 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
“比喻”“拟人” 易混淆
1、每当我生气的时候,小书柜都会耐心倾听 我诉苦。 2、一阵阵风吹来,院子里的花在对我们点头 微笑。 3、下班时间到了,马路上的小汽车着急地排 着队等着“红绿灯”的指挥。 4、看到我把攒下来的零用钱都捐给了灾区小 朋友,储钱罐小猪都对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小书柜
倾听 点头微笑
1、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2、水仙花很漂亮,如同一位穿着白衣纱裙的仙女。
云彩
羽毛
1、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2、水仙花很漂亮,如同一位穿着白衣纱裙的仙女。
1、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使你感到温暖舒畅。 2、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 破土而出。 3、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恰似颗颗宝石缀 在湖面之上。
花
小汽车
着急、排队
储钱罐
投来、赞许 的目光
倾听 点头微笑 着急、等待
人的精神活动
投来、赞许的目光
拟人
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 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
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 比喻词。 不能出现 表示人物 的词语。
1、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2、水仙花很漂亮,如同一位穿着白衣纱裙的仙女。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拟人句有三个特点:(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2)不能出现比喻词;(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
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1)本体(被比喻的事物)(2)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3)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 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 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
“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
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拟人句,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2)不能出现比喻词;(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中“春天”怎么能“翩翩起舞”呢?这里显然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总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区别,就不难区分比喻和拟人了,也不至于一见到有“人”的句子就断定为拟人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
拟人和比喻的区别

拟人和比喻的区别导读: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
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
“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
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拟人句: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中“春天”怎么能“翩翩起舞”呢?这里显然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总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区别,就不难区分比喻和拟人了,也不至于一见到有“人”的句子就断定为拟人了。
【拟人和比喻的区别】1.描写植物的拟人和比喻句大全2.小学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区别3.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介绍4.浅谈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5.比喻句和拟人句之间的区别6.比喻仿写拟人句7.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区别8.比喻拟人句大全上文是关于拟人和比喻的区别,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比喻和拟人容易搞混的句子

比喻和拟人容易搞混的句子1. 一个比喻排比结合的句子,一个排比拟人结合的句子比喻排比结合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学校是美丽的花园。
2、远方的路灯,像一只温暖有力的手,拉我们走出困境;远方的路灯,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带我们离开黑暗的深潭;远方的路灯,像母亲温暖的话语,抚平心灵上的伤害。
3、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老师像一座通向知识海岸的长桥;老师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老师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
排比拟人结合1、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里果实累累,苹果羞红了脸,桔子在技头跳舞,石榴咧着嘴笑了。
2、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征途敲响进军的战鼓;秋天的风清爽而惬意,什么给落叶带去多情的问候;冬天的雪,洁白而剔透,为生命带去精心的呵护3、春天用母亲般温暖的怀抱把世间万物叫醒;春天用父亲般的大手扶持着万物生长;春天用少女般的笑脸让世人感受美丽;春天用儿童般的天真让我们感受心灵的呼唤拓展资料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排比的修辞功能可以概括为“增文势”“广文义”。
排比项诽迭而出,语气一贯,节律强劲,各排比项意义范畴相同,带有列举和强化性质,可拓展和深化文意。
它的作用是可以利用旧经验,引起对新事物的认识。
良好的譬喻可以引起读者正确的想像,新颖的譬喻可使文字生动。
使用原则是以易知说明难知,以具体说明抽象。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排比)2. 写一段的具有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有句子,行么比喻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比喻句和拟人句区别

比喻句和拟人句区别一、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不可和童话弄混。
(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并非拟人句,但人们经常搞混)拟人句:什么是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表达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拟人句的使用形式(1)把动物拟人化。
(2)把植物拟人化。
(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例句: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3.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4.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5.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6.向日葵持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7.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8.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9.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
10 .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1.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12.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13.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14.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15.那点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6.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17.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18.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9.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20.绿油油的草被风吹弯了腰.22.油蛉在低唱,蟋蟀们在弹琴。
23.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24.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25.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26.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27.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不可和童话弄混,童话是想象(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就不是一个拟人句)。
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句话出现比喻词的时候,这句话就成了比喻句,不是拟人句了。
总之,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它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1]2运用形式把动物拟人化例句:1.蜜蜂引路!2.小狗伸了一个懒腰。
3.鸣蝉在树叶里吟唱。
4.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不可和童话弄混,童话是想象(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就不是一个拟人句)。
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句话出现比喻词的时候,这句话就成了比喻句,不是拟人句了。
总之,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它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1]2运用形式把动物拟人化例句:1.蜜蜂引路!2.小狗伸了一个懒腰。
3.鸣蝉在树叶里吟唱。
4.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5.溪水中金鱼悠闲地摇着尾巴游过来。
6.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把植物拟人化例句:1.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2.花儿随风舞蹈。
3.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4.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5.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
(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例句:1.太阳出来月亮就回家了。
2.夜空中的小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
3.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4.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5.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6.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3好处拟人句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还能强调对这一事物的喜爱之情。
4例句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物比做人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很容易搞错,我特意把相似的两句放在一起,让孩子看,再跟他们一起分析两者的相同与不同,这样就不大会搞错了大草坪的假山旁,美人蕉像举着火把的运动员(比喻),多精神!而那些头上扎着红头巾,身上穿着绿裙子的一串红围着金鱼池,跳起了欢乐的集体舞(拟人)。
村前村后的稻子,低头弯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
(拟人)一只只不知从哪里来的不速之客——蛐蛐儿,像一位位绅士舞动长须在树下、草丛、花间歌唱(比喻)……我家的电脑已经替我们工作了八年了,最近经常生病。
(拟人)今天天气很冷,小树也在寒风中乱抖。
(拟人)北风呼呼地刮着,小树被刮弯了,像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病人。
(比喻)电线杆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好象是欢乐的歌唱家在进行着歌咏比赛。
(比喻)电线杆上的小鸟放开了歌喉,唧唧喳喳地唱起了一首奇妙的歌。
(拟人)秋天来了,田野里是另一番景象。
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灿灿的牙;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稻子却特别有礼貌,弯着腰,迎接那久别的“故乡”——秋;高粱向来是怕见生人的,这不,秋来了,还不好意思低着头呢!(拟人)一进莲花山公园,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块绿地,绿地映着阳光,绿得鲜亮。
在这大片的绿地上有十来棵棕榈树,像卫士一样(比喻)守卫着他们的领地。
远处有一座山,山上有许多树木,树木把山装饰成一个巨大的绿气球。
(1)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欣赏它们映在水里的影子。
(2)太阳公公还没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
(3)不知名的小虫“丝丝”地叫着,好像在说:“热啊,热啊!”(4)水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的吹拂下点头微笑。
小河欢快的唱着歌向东奔西跑。
披着红色盔甲的螃蟹煮熟了。
水稻笑弯了腰。
大树站在路边。
高梁涨红了脸。
大地披上了一层白雪。
拟人: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6、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7、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9、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0、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1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12、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13、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14、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5、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16、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17、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18、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19、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20、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21、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起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
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
22.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23. 人生如一次长长的旅行,旅行中有坦途也有弯路,你得以平静的心态面队每一天,挑战自我,执着向前,一如既往地朝着目的地走下去。
当你到达终点站顾却来径时,才发现人生的旅途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甚至得少失多,而这一切已构成了你生命旅程的全部。
24. 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25. 大海是如此的变换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26.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27.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8.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29.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悄无声息地走开。
30.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31.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32.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33.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34.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35.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36.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37.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38.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39.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另人回味。
40.鸣蝉在树叶里长吟41.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
42.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43.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44.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45.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46.真理它却不会弯腰47.蜡炬成灰泪始干48.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49.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50.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这句话是拟人句吗?浣江小学朱小平十二册语文教材《练习2》中第4题的题目是“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的写法。
”其中有一句是“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课堂上学生们对这句话有几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认为是比喻句;第二种认为是拟人句;第三种认为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第四种认为是比拟句。
但是让他们说理由时,答案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因为有个‘像’,所以是比喻句”;有的说“这句话是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而不是比作‘母亲’,所以不是拟人句”;有的说“抚摸”这个动作只有人才会发出,所以是拟人句”。
有的说“这句话既有比喻的成份,又有拟人的成份,所以是比拟句。
”大家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我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全体六年级语文老师来讨论。
没想到老师们的争论比学生更甚。
首先大家一致认为这句话肯定是一个比喻句。
问题的焦点是它是不是同时还是拟人句?有老师还提出来是不是可以称之为比拟句?看来在这个问题上学生和教师都有争议,我们已经不能再含糊其辞,蒙混过关了。
为此,我们查阅了许多资料。
教参上的参考答案认为这是一个比喻句。
是用“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来比喻春风柔顺地吹在身上,使人感到舒适。
但学生手上的一些由专家编写的课外资料上的参考答案认为,这句话有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包括由翁善庆老师编写的《单元测试·单元训练ABC》上也是这个答案。
于是我们又查阅了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教师进修教材《语文基础知识》。
书上对“比喻”这个概念是这样定义的:“比喻就是打比方。
它是根据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相类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方式。
”而“拟人”则是“比拟”的其中一种类型。
书上对“比拟”是这样定义的:“比拟是把物当人,把人当物,或把这类物当作那类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拟”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拟人”,一是“拟物”。
“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使事物人格化。
由此可见,认为“比拟”就是比喻加拟人,这种看法肯定是错误的。
那么,它到底是不是拟人句呢?书上着重阐述了比拟与比喻的区别(因为拟人是比拟的一种类型,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区别也存在于比喻与拟人之间)。
比喻的重点是“喻”,是拿一种事物来打比方,两个事物有相似点。
本体和喻体有主有从。
比拟的重点是“拟”,是把甲事物当作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者彼此交融。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拟物则把物的特征、动作移植于人或另一物。
书上还特别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流水象一个不知疲倦的歌手在欢唱着。
流水不知疲倦地在欢唱着。
第一句是比喻,它拿“歌手”来比作“流水”,一为喻体,一为主体,主从分明。
后一句是比拟,把流水当作人来写,赋予流水以人的感情、动作,物与人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从这个例子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句话是比喻句。
只有把这句话改成“春风抚摸着你。
”这时它才是拟人句,也可以称为比拟句。
也有老师认为,书上所说的理论只能说明刚才我们所讨论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但并不能说明它不是一个拟人句。
一个句子同时具有两种修辞手法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假设这个句子有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那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推论,把一种事物比作人的比喻句,它一般也是拟人句。
如果再进一步推论,是否可以说,把一种物或人比作另一种物的比喻句,它一般也是拟物句。
如“他就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凶殘、狡诈。
”而拟人与拟物是比拟的两种类型。
那么,比喻与比拟之间到底是交叉关系,还是并列关系?这样的区分是否会让人思路混乱?我认为比喻和比拟应该是并列关系。
在这句话中,它只有一种语言现象,你不能说它既是比喻,也是拟人。
当然,这些理论让一个小学生理解肯定有困难,这也是许多老师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模糊态度的原因,认为在小学阶段对这些概念没有必要搞得这么清楚。
我认为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即使我们没有办法让他们“知其所以然”,我们也应该让他们“知其然”。
当时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向学生解释的:“比喻是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也包括人),拟人是直接把物当作..人来写。
”这样的解释虽然把这两个概念有点简单化了,但总比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要强。
事实证明,只要你用比较浅显的语言向他们解释,大部分小学生基本上能分清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
同样道理,练习2中另一组句子也一样: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一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和排比,而没有拟人。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与大家继续探讨。
比喻: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静静的湖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似的,把湖面盖的严严实实的。
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
拟人:一朵朵荷花,紧紧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在轻柔的雨丝沐浴下,显得更加清秀、雅洁、妩媚、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