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XX版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2.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3.理解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经历,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主题。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来表现景物和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在童年里,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今天,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进他的童年世界,去看看他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二)作者简介鲁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三)背景介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 1926 年 9 月 18 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
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四)文体知识本文文体属于散文,散文属于记叙文体,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
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
《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拾取,即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五)字词积累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
直窜(cuàn)觅食(mì)淋漓(lí)确凿(záo)轻捷(jié)鉴赏(jiàn)啄食(zhuó)和蔼(ǎi)恭敬(gōng)质朴(zhì)拗过去(ǎo)人声鼎沸(dǐng)云霄(xiāo)倘若(tǎng)渊博(yuān)盔甲(kuī)倜傥(tì tǎng)人迹罕至(hǎn)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的含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自身的经历,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
2、学习借助特定句式,灵活安排写景顺序的结构方法。
3、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别是动作描写),增强语言感受力。
4、、学习融情于景、结合生活细节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巧用句式安排顺序,多角度描写景物并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连上)【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梦幻般的色彩是人生最亮丽的景色。
这段时间我们阅读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中一篇再现童年生活场景的作品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共鸣,那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积累词语:昨天我们布置了预习,学案上的预习作业大家都完成了吧?那好,咱们先从“读读写写”累开始,辨字正音,积累词语。
3、解题:文章的标题提示的往往是关键的信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标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交代地点,提示文章内容,提示文章的结构思路。
)二、把握思路,品读抒情段根据题目提示,文章可以分成两大部分,怎么分?(从过渡段入手)【屏显第9段】探究:这一段属于第一部分还是第二部分,为什么?提示:1、注意文段中两组句子的形式和内容。
“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排比句,猜测家里人送我去私塾的原因,同时回顾百草园中种种儿戏,推进情感,留恋之情溢于言表。
“Ade,我的……们,Ade,我的……们!”拟人句,视蟋蟀、覆盆子和木莲如朋友,渲染依依不舍的情感。
两组句子都用反复手法强调突出感情。
这一段的内容和情感显然跟百草园生活关系更密切,所以分到前半部分更合适。
学有所得一:结合生活细节,巧用修辞抒发真情。
三、围绕中心,品读写景段1、百草园让“我”如此恋恋不舍,是什么原因?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我”在百草园的生活感受,知道到哪儿去找这句话吗?——开篇总起:“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 (通用5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通用5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 (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 1教学目标:㈠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㈡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教学重点: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通过复述课文,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有些难解的词语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在播放歌曲时,老师在一旁解说: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9月18日,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二、巩固基础知识1.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第【1】篇〗一、复习导入之前,提到一种方法——提纲挈领式读书法,即找到一条主线把文章内容拎起来。
读《阿长与<山海经>》时,我们说鲁迅对阿长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是串起全文内容的线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初识文章内容带着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文章,初识文章的内容。
1.利用《词语手册》,解决阅读中存在的词语问题。
2.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
预设:1. 从题目中可知文章的线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到-----,写了童年生活的两个空间,形成对照,还暗含一种心理。
从题目中大致可知文章内容,题目是文章的线索。
记叙类文章,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线索,如《散步》,散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 从过渡句中可知文章的线索。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告别趣味盎然的百草园,去到三味书屋,语里行间,也能读到主人公此时的心情。
我的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视这些动植物为亲密的朋友,那样的难舍难分,难忘它们,不舍百草园,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恐惧,尽在这些词语中。
Ade,这德语的出现,似乎是不合情理,却是情之所至,急不择言,表现成年人再回忆起这生活的愤激和无奈。
这过渡句是全文的纲,拎起它,就能明白全文的内容,百草园为什么难舍,三味书屋为什么恐慌。
过渡句或过渡段,阅读时要重视,它常常是理解文章的线索。
文章较长,根据题目和过渡句,能快速地理清文章结构:1---8节:写百草园的生活9节:过渡,承上启下的段落10节—结尾: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三、百草园——我的乐园默读1--8节,认识百草园1. 百草园在文中有几个名称?它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预设:百草园相传叫做百草园,人们习惯的称呼。
荒园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确凿”是一对矛盾的词,如何理解?确凿,是事实,与“荒园”相应。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能够正确读写。
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体会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情感。
3.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成长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按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2)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情感变化。
2.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主旨,领悟成长的意义。
(2)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鲁迅先生也不例外。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看他的童年有着怎样的趣事和回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字音问题。
字词展示:确凿(záo)菜畦(qí)轻捷(jié)云霄(xiāo)油蛉(líng)斑蝥(máo)缠络(luò)攒(cuán)珊瑚(shān hú)敛(liǎn)脑髓(suǐ)人迹罕至(hǎn)觅食(mì)竹筛(shāi)秕谷(bǐ)书塾(shú)渊博(yuān bó)宿儒(sù rú)蝉蜕(tuì)人声鼎沸(dǐng)倜傥(tì tǎng)盔甲(kuī)绅士(shēn)2.思考文章主要内容,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句。
明确:文章从“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开始写百草园的生活,到“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结束百草园的生活;从“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开始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到文章结尾。
3.提问: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明确:通过“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这句话进行过渡,引出下文对三味书屋的描写。
三、细读百草园部分,感受其乐趣1.朗读描写“百草园” 的段落,说说“百草园” 是个怎样的园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鲁迅及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相关知识,积累生字词,掌握默读课文的方法。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先生” 的人物形象及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3.结合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少年时在生活、学习中的童真童趣,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的生活。
(2)理解“先生” 的人物形象及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难点(1)理解本文“百草园” 和“三味书屋” 两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其生动、准确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鲁迅先生的童年也不例外。
在他的笔下,有一个充满生机与乐趣的地方,那就是百草园。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的文字,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感受他童年的快乐与成长。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1.鲁迅(1881 - 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二心集》《坟》等。
2.《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了 10 篇回忆性散文。
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独特理解。
(三)字音教学1.展示生字词:确凿(záo)、菜畦(qí)、蟋蟀(shuài)、缠络(chán)、觅食(mì)、竹筛(shāi)、宿儒(sù)、渊博(yuān)、鼎沸(dǐng)、珊瑚(shān)、锡箔(bó)、倜傥(tì tǎng)、脑髓(suǐ)、蝉蜕(tuì)、攒(cuán)、盔甲(kuī)、东方朔(shuò)、敛(liǎn)。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第1篇】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2、揣摩和理解文章精彩的语言。
3、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②记叙的感情色彩。
2、难点:①两相对照的结构特点及其过渡②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两个班的学生都存在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全班有四分之三的学生拼音知识不过关,有二分之一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深层次的文本意蕴无法自我探究,而全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很薄弱。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课前三分钟二、导入新课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可由学生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
姓周,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学过的文章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
“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
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鲁迅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
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第四课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学习目标:1、能比较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
2、能从多角度对文章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学习:能复述在三味书屋中读书生活的几个片段,并加以概括。
教学步骤:一、导入语:相对于乐趣无穷的百草园生活,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是如何呢?二、精读“三味书屋”部分。
创设问题情境。
1、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单调无味的,无味在何处?如果你把自己看作鲁迅的同学,你在那种情境下,最喜欢做哪些事,为什么?2、你是怎样认识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的无味的?可以从“学习的环境”、“教课的先生”、“学习的内容”三方面进行比较。
3、你觉得寿先生是不是一位好老师?在作者眼里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4、课堂片段作文练习: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动作和语言。
(学生交流)5、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怎样?鲁迅希望有怎样的儿童教育?学生畅谈: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与鲁迅先生的学习生活相比,你认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三、对文章主题的探讨。
“其乐无穷”与“枯燥无味”是一对鲜明的反义词,但鲁迅先生写本文的目的是否意在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呢?(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我认为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来,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
所以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四、课后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专题,进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写成小论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可以说历年来都有争议。
人教社新初语第一册干脆省去了以往老教材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模板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模板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模板第【1】篇〗【预习提示】查阅、搜集鲁迅的相关知识,阅读《朝花夕拾》,查阅字典解决生字词疑难。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文中出现的生词,了解鲁迅的生平及作品。
2.学习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4法,体会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所渗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指导中融入的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评价任务】1.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描写景物。
2.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景物。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令每个人都难以忘怀。
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都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
确凿(záo)菜畦(qí)蟋蟀(shuài)缠络(luò)竹筛(shāi) 觅食(mì) 鼎沸(dǐng) 鉴赏(jiàn)脑髓(suǐ) 盔甲(kuī) 蝉蜕(tuì) 秕谷(bǐ)倜傥(tìtǎng) 拗(ǎo)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1)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3)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4)方正:正派。
三、整体感知1.从文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从……到……),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从题目看,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请为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8):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第二部分(9):过渡段,写作者告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
第三部分(10~24):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经历。
四、感悟探究(百草园的生活)1.朗读第1~8段,请以“一个______的童年”说一段话或给这几段加一个小标题。
初一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初一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通用12篇)初一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通用12篇)初一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①、识记积累有关字、词和文学文体常识。
②、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的目标、教材重点,选用的教法和预计效果如下:提问法、讨论法——能精讲、善导、内容要点集中,思维方向集中。
比较练习法——优化训练,突出重点,使难点形象化。
读写结合法——以写促读、突出“应用语文”。
谈话法、演示法——作激趣、引思,突出“与生活密切联系”,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学法指导〗1、根据单元的要求,要求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
2、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和课后练习,会速读(或跳读)、研读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布置预习〗(1)、查字典:给课文“预习提示”中和阅读过程中的生字注音,连同课文注释中的文字注音一起拼读,并抄录积累。
(2)、阅读理解课文中注释的词义,其他生词查词典解决,抄录积累。
(3)、指出本文的文体,作者及其称号、著作,抄录积累。
(4)、通读全文,熟读课文第②段和第⑦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
(5)、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对身边生活作细致观察,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课堂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先由上单元写“家庭生活”引入学生另一个身边生活“学校生活”,交代本单元学习的就是“学校生活”,然后投影课本插页中鲁迅像,并强调鲁迅作品在中国文学上的影响和在教材中的地位引入本课学习,板书课题。
2、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本课时学习要点。
(二)预习检查:作为本课的预习检查,内容很重要:一是通过检查“预习(1)、(2)、(3)”,教师帮助明确后,完成“目标①”。
二是检查“预习(5)”时(注意省时)只作抽查,且主要记录一二个同学习作中词语的形容、动作的.表述与文段总体意思一致和不一致的句子作课堂训练时的范例,检查不作评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使用阅读通用学案,留给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体验,再在讨论阅读所得中学会参与、表达、倾听与讨论,获得自己的阅读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理解作品内容,领会文章主旨,鼓励独特见解,引导明确:从自由自在的嬉戏到接受学校教育是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都一样的值得珍惜。
3、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4、揣摩作者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指导学生写作,能在记叙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1、学生地主题阅读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2、对文章主旨的主体领悟。
3、准确的表达。
【教学难点】1、学生讨论阅读所得,形成自己的阅读成果。
2、准确表达的训练与运用。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学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阅读方法指导与学生对作品的主体阅读与体悟。
教学程序一、通用阅读指导目的:重新明确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要求和程序,为生成性阅读做好准备。
1、二步自读法指导及阅读要求。
2、分发学案。
3、重申学案填写的方法。
二、生成性阅读目的: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宽松、没有太多的事先束缚的状态下,获得对本文文本阅读的第一手经验。
1、学生开展主体阅读,理解文本,感悟主题,揣摩表达,收集所得,提出疑问,自述理由。
2、碰到困难与周围同学交换意见或向老师求助。
3、教师巡视,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碰到的难题。
4、完成阅读后,与周围同学交流阅读所得,探讨问题。
5、完成学案相关内容的填写,要注意味自己的观点准备理由,等待下节课参与全班的讨论。
三、阅读思路的拓展目的:根据本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双向互动对话式阅读的方法,拓展阅读思路,开展更深层次的主体阅读活动,为下一课时的讨论和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作更充分的准备。
1、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运用猜测、联想、换位思维等方法,估测本文的写作内容、顺序安排和主要写法。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鲁迅先生如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2.体会文中对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细致描写,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与读书时的不同心境,培养学生观察和描写事物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如何围绕“童年的乐趣”这一中心,从不同角度(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等)对百草园进行生动描写;以及如何对比性地描绘了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经历。
-学习文中细腻入微的描写手法,特别是对景物和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多视角来表现主题的技巧,并能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应用。
-如何让学生在描写过程中融入个人情感体验,使文章更加真挚动人。
三、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法:利用多媒体资源营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情境。
2.问题探究法: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内容及其背后的意义。
3.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部分的对比分析,加深理解。
4.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及批判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组关于老北京四合院的照片或视频片段(其中包含一些类似百草园那样的庭院景观),同时播放轻柔的传统音乐作为背景。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想象一下如果这是你的家后花园,你会在里面做什么呢?”2.教师引入:“今天我们要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走进他记忆中的乐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探索那些充满乐趣的日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主朗读全文,要求注意语音语调,把握文章大意。
-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如“斑蝥”、“桑葚”等特殊词汇可通过听写或游戏方式加强记忆。
2.讨论分享:“读完这篇散文后,你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有了怎样的初步印象?”(三)精读课文,分析写法1.明确中心意思-教师板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然后请学生再次细读文章。
2024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3篇),欢迎阅读。
优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2、学习通过对比来反映生活的写法。
3、学习运用形象、准确的词语状物、叙事、写人。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2)记叙的感情色彩。
2、难点:(1)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和理解。
(2)两相比照的结构。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解题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划分文章结构,教读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约二分钟〉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好像蒲公英的一粒种子撑起毛绒绒的絮伞离开母亲的怀抱到大自然去寻找自己的天地一样,包含着依恋与向往。
鲁迅先生在他四十五岁时,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这是朵“夕拾”的小花,字里行间蕴含着纯真、质朴之情。
阅读时要细心体会。
二、看文下注释和“预习提示”了解作家作品及学习重点。
〈约三分钟〉三、检查预习情况(不看课文)。
〈约五分钟〉1、出示小黑板(学生说、互相纠正、教师指导)①常用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畦敛髓罕蜕鼎拗②辨析读音(要求掌握)确凿攒成长妈妈系一条长绳宿儒③非常用字(要求会读、会理解)葚蛉蝥珊瑚窦厥倜傥叵盔2、出示词语(要求会解释)确凿轻捷鉴赏人迹罕至人声鼎沸四、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不动唇、不指读),读后回答〈约五分钟〉1、根据本文标题的结构“从……到……”分清写百草园和写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
[一、(1-8)节、二、(9-24)节]2、哪一节是连接这两部分的过渡段?[第9节]五、教读文章第一部分,重点分析第二节。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的一段经历;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3、理解对比过渡的作用。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播放音乐《小小少年》,学生闭目欣赏。
“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成长过程中,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板书课题和作者。
2、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呢?3、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
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二、范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新词。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及中间的过渡段。
试着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四、学习“百草园”部分。
1、自读思考:(1)作者对百草园的描写,重点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2)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感受是什么?(自由快乐)2、研读赏析。
(1)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景物描写)问:“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2)美女蛇的故事和雪地捕鸟的情节,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五、本课时小结。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
”“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所以当鲁迅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
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文学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也需要对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探究和理解,以此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语文》课程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个重要的篇目,怎么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个文化题材呢?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探究。
一、设计目的1. 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诗文中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感受和理解诗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理解技能的训练。
难点: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文化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进行播放,引导学生展开一些与中华文化和传统文学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讲解(20分钟)教师现场带领学生阅读并讲解课文,当遇到一些重要的词句时及时解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含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民间传统文化、古代文学等。
3. 情感输出(10分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课文的情感输出。
例如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感触、评论课文中的一些诗句、分享一些相关的故事等。
4. 回答问题(10分钟)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针对课文中一些重点问题进行解答,加深对语文知识和理解的理解和应用。
5. 拓展延伸(10分钟)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拓展相关的阅读作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
四、教学设施1. 课本。
2. 阅读器材(课外阅读)。
3. 生动的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个人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针对课文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将学生对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感受输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果对他们进行评分。
另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朗诵比赛和文学知识问答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促进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了解鲁迅的生平及作品。
2.学习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3.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景物描写和叙事的方法。
4.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成长的思考,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学习默读,理解文章内容,感受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的生活。
(2)品味语言,学习描写景物和叙事的技巧。
2.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体会童年生活对人生的影响。
(2)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生活往往是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
今天,我们将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走进他的童年世界,看看他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
二、教学新课(一)积累・扫清字词常识障碍1.介绍作者鲁迅(1881 - 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他的作品语言犀利精辟,如投枪,如匕首,被誉为“民族魂”。
2.字词教学(1)出示生字词:确凿(záo)菜畦(qí)蟋蟀(shuài)缠络(luò)觅食(mì)竹筛(shāi)渊博(yuān)鼎沸(dǐng)宿儒(sù)倜傥(tì tǎng)锡箔(bó)珊瑚(shān)攒(cuán)敛(liǎn)脑髓(suǐ)蝉蜕(tuì)盔甲(kuī)东方朔(shuò)(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字形。
(3)提问:“攒” 有几个读音?分别怎么组词?明确:“攒” 有两个读音,读“cuán” 时,可组词为“攒聚”“攒土” 等;读“zǎn” 时,可组词为“攒钱”“积攒”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XX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朝花夕拾》。
3、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3、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德育目标
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2、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
3、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4、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每个人的童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
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有关童年的记忆。
二、作品背景介绍
本文是一篇写于1926年9月18日的回忆性散文,当时鲁迅被反动派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离开北京。
鲁迅到厦门大学正值暑假,学生还没开学,就写下这篇散文,后来收入到《朝花夕拾》散文集中。
“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原名《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
它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范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2、正音。
确凿(záo)菜畦(qí)斑蝥(wú)攒(zǎn)敛(liǎn)脑髓(suǐ)
秕(bǐ)谷蝉蜕(tuì)书塾(shú)宿儒(rú)倜(tì)傥(tǎng)窦(dòu)
3、请学生说说初读后的感受。
四、划分文章层次
讨论后归纳。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来不及走到中间去”)写百草园的生活。
第二部分(从“出门向东”到完)写三味书屋情形。
五、研读第一部分
1、齐读第一部分。
2、探究质疑。
(1)第1自然段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是否有矛盾呢?
讨论后归纳:没有矛盾,前一句是用大人的眼来看的,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
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中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地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定獐的乐园。
所以不矛盾。
(2)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讨论后归纳:
A、从句式上看,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
既然“单是”就已趣味无穷,可见园里的佳趣定然比比皆是,这是以一概全的写法。
B、从描写的范围看:先写整体,后写局部。
C、从描写的对象来看:既有植物,也有动物。
D、从观察的角度来看:
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
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触觉:有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有可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的何乎乌的臃肿的根。
味觉:有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E、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
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F、从遣词描写来看,用词盐分准确、生动,形容黄蜂用“肥胖、伏”,形容叫天子用“轻捷、直窜”,形容石井栏用“光滑”都十分贴切。
(3)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讨论并归纳: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4)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手下捕鸟?
讨论的归纳: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
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六、小结
写百草园,作者抓住了一个“乐”字来写,有乐景、乐闻、乐事。
洋溢着生机和活力,情趣盎然。
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第二课时
一、检查提问
二、研读“三味书屋”部分
1、质疑:“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讨论归纳:不知道,有“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2、质疑:“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归纳:运用了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私塾的反感。
3、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归纳:趣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讨论后归纳:先生很“和蔼”,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5、怎样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讨论并归纳;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们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动怒之意的原因。
这种教育思想是不可聚拢,它挫伤子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6、“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归纳: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
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7、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与百草园相比,哪个好玩?
讨论后明确:百草园好玩。
百草园很大,这个园很小,在百草园有许多动植物,有许多好看、好听、好吃、好玩的东西,能自由自在地玩耍。
而这个园只能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寻蝉蜕,最好的工作只不过是捉了苍蝇喂蚂蚁,又必须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玩的伴又不能太多,时间也不能太久。
8、三味书屋里读的是什么书?作者写些教学内容有什么用意?
讨论并归纳:读书、习字、对课。
读的书脱离学生实际,艰深难懂,逼着学生死记硬背,作者这样写表达他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9、怎样理解少年鲁迅背着先生画画这个问题?
讨论归纳;因为私塾只要求学生读书,不许做别的活动。
画画是少年鲁迅的艺术爱好。
背着先生画画,表现了少年鲁迅发展个性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私塾教育的不满。
三、小结
1、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幼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2、体味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简练生活、准确传神,如在描写百草园的景物时使用的大量修饰词、准确、形象。
在写捕鸟一节时,使用了很多准确生动的动词等。
四、体验与反思
童年是美好的,请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说说自己快乐的童年。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可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较好的发言人面向全班交流。
五、作业
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思考童年生活对鲁迅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