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专版)中考语文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练习(含解析)(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淄博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省淄博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10.(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牧羊犬女真①电话里,老爸声音焦急:“闺女,你能马上来一趟不?牧牧惹祸了!”②爸妈生活自立,平时很少给我打电话,都是我打电话问候他们。

城里养大型犬受限,多年前一个朋友找我帮忙——朋友知道我爸妈住在三环外,家里有院子。

爸妈接收了大狗,起名牧牧。

牧牧没惹过事,更甭提“惹祸”了。

这次老爸用词重,我心里一惊。

牧牧咬人了?不会吧!牧牧平时关在院子里,爸妈出门遛牧牧,每次都拴狗绳。

我问老爸:“牧牧咬人了?”“没咬人,是羊。

”“家里怎么会有羊?”“不是家里,草地上有羊。

你赶紧来一趟吧,人家不让我们走。

”得,爸妈是被扣了。

③见到爸妈时,爸妈和牧羊老汉正坐在林子里说话,看上去不像有争执。

我把爸妈拉到一边,小声问:“牧牧怎么了?”妈抢答:“你爸带我去卧龙湖看荷花,路过这片草地,你爸要下车透透气,顺便把牧牧一起带下车。

牧牧拴着绳的,看见附近有羊群,挣脱了跑去圈羊,跑得可欢了,把羊赶得团团转。

放羊的说母羊可能受惊,会流产掉羔子,死活不让我们走。

我和你爸身上只有五百块钱,放羊的说至少得三千,少了不让走,你爸没办法才给你打电话。

”我说:“凭什么张嘴就要三千?一只羊值多少?这不是讹人吗?”老爸说:“也不算讹,现在羊挺贵的。

”我爸人长得高大,心却软。

④我过去单独找老汉,告诉他没有现金,可以给他转账。

看上去跟我爸年纪相仿的牧羊人说他没有手机,他只要现金。

我把身上搜罗一遍,只有一千五百块钱,加上爸妈的五百,一起给了老汉。

⑤丈夫出差回来,饭桌上听我讲牧牧的祸事,明显不高兴:“要多少钱你都给?真有钱。

以后遇到这种事先打电话报警。

”丈夫有职业自信,我却有点不以为然:“这事归交警还是你们刑警管?我是怕我爸妈着急上火,他们万一病了可不是多少钱的事。

”⑥儿子在旁边说风凉话:“两千块钱够吃一顿烤全羊了,既然您花钱了,是不是应该把羊拉回来一只?您看见母羊掉羔子了?”⑦我嘴上骂儿子“吃货”,心里却想儿子说的也不是没一点道理,但我强硬地回怼他们:“你俩记住,以后在我爸妈面前谁也不许再提这件事。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试卷类型:A淄博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并核对条形码.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允许使用计算器.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 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脊.梁(jí)绿荫场正襟.危坐(jīn)B. 冠.冕(guān)主旋律囊荧.映雪(yíng)C. 遒劲.(jìn)元宵节褒.贬分明(bāo)D. 枯槁.(gǎo)斑马线脍.炙人口(kuài)【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脊梁”的“脊”应读作“jǐ”,“绿荫场”应写作“绿茵场”;B.“囊荧映雪”应写作“囊萤映雪”;C.“遒劲”的“劲”应读作“jìng”;故选D。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面对繁重复杂的发展任务,新时代劳动者不仅要爱劳动、会劳动,而且要懂技术、会创新。

B. 城市治理的许多问题都是具体而微....的,一个井盖、一盏路灯、一个垃圾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是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C. 在时间的调色盘下,雄安新区会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怎样的优秀画卷,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word可编辑版

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word可编辑版

淄博市2021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1. 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拂.晓(fú)文绉绉..(zhōu)名幅.其实(fù)B. 惬.意(qiè)孺.子牛(rú)眼花瞭.乱(liáo)C. 媲.美(bì)候.车室(hòu)叱咤.风云(zhà)D. 祈.祷(qí)三棱.镜(léng)砥.砺奋进(dǐ)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B. 秋高气爽的日子,登上潭溪山,极自远望,入目皆是络绎不绝....的山丘和缥细缈的白云。

C. 冯老师常说,我读了大半辈子的书,字典还常备案头,勤查字典是消灭错别字的不二法门....,舍此别无捷径。

D. 村中小路平坦整洁,村里民居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村口的老戏台传来咿咿呀呀的唱腔……走进这个最美网红乡村,别样的乡土风情令人耳目一新....。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云南华坪县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扎根边疆山区四十余载,用教育之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B. 校园里近300 株乔木和种类繁多的灌木、草本植物,成为劳动教育的天然资源,利于学校开展“绿植养护、生命成长”。

C. 实验中学严禁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D. 抗疫题材纪录电影《武汉日夜》秉持以客观纪录为创作原则,讲述了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不同身份的人在特殊时期守望相助的真情故事。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野渡无人舟自横”这句诗正如一幅意味丰富的中国画,似在暗示着某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B.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项由中国航天人创造的奇迹,是“中国创造”的一张名片。

2024年淄博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课外文言文文章助读及考点迁移练(课件)

2024年淄博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课外文言文文章助读及考点迁移练(课件)

数赢什伍①。东蚁败,乘势蹙 蚁阵。
②之,将傅垒③矣。
东蚁纷奔告急,渠④出穴如潮 涌,济⑤师可三倍,逆诸础⑥ 下。相齮⑦者,相捦⑧者,胜 相嗾⑨者,败相救者,相持僵 毙不动者,沓⑩然眩目。西蚁 伏尸满阶,且战且却,又有 蚁自穴中出,向东蚁若偶语⑪ 者,盖求和也。
东蚁纷纷奔走告急,(东蚁)如潮水般从穴 中大量涌出,增援的军队大约(是西蚁的) 数倍,在房屋柱下的石墩处迎接(西蚁)。 (蚂蚁们)互相咬着的,互相捉紧对方的, 打胜的教唆指使(战败)的,战败互相救助 的,相持倒下死了不动的,(战场上各种 情况)纷多(使人)眼花。阶梯上爬满西蚁 的尸体,(西蚁)边战边退。(此时,)又有 蚂蚁从各自的洞穴爬出,(西蚁)好像和东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 分)( D )
A.蚁背穴而.斗
面山而.居
B.相齮者.,相捦者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
C.沓然.眩目
屋舍俨然.
D.明日视之.
怅恨久之.
先解释各选项在课内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再代入课外句对比判断。
A.面山而.居 蚁背穴而.斗 B.中有楼若者,堂若者. 相齮者,相捦者.
能用其众者,然倏息之间而 胜。蚂蚁似乎懂得(利用)以多取胜(的道
胜负异焉,则一胜乌⑫足恃 理),而在一瞬间,胜负便不同,那么一
哉?
时的胜利有何值得依仗呢?
【注释】①什伍:军队,指蚁兵。②蹙:逼近。③傅:通“附”, 附着,靠近。垒:原指营墙,这里指蚁阵。④渠:大。⑤济:增。⑥础: 柱下的石墩。⑦齮:咬。⑧捦:通“擒”,捉。⑨嗾(sǒu):教唆指使。 ⑩沓:纷多。⑪偶语:相对而语。⑫乌:何。
课外文言文文章助读及考点迁移练
一、(2021 淄博)阅读下面的

2023年提分必做中考语文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真题再现含解析

2023年提分必做中考语文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真题再现含解析

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一、(2023·淄博中考)阅读下面旳文段, 完毕背面旳题目。

细柳(节选)细柳娘, 中都之士人女也。

或以其飘枭可爱, 戏呼之“细柳”云。

柳少慧, 解文字。

而生平简默, 未尝言人臧否。

但有问名①者, 必求一亲窥其人。

阅人甚多, 俱言未可, 而年十九矣。

父母怒之曰: “天下迄无良匹, 汝将以丫角老②耶?”女曰: “我实欲以人胜天, 顾久而不就, 亦吾命也。

今而后, 请惟父母之命是听。

”时有高生者, 世家名士, 闻细柳之名, 委禽③焉。

既醮④, 夫妇甚得。

生前室遗孤, 小字长福, 时五岁, 女抚养周至。

福年十岁, 始学为文。

父既殁, 娇惰不愿读, 辄亡去从牧儿遨。

谯诃⑤不改, 而顽冥如故。

母无奈之, 因呼而谕之曰:“既不愿读, 亦复何能相强?但贫家无冗人, 便更若衣, 使与僮仆共操作。

否则, 鞭挞勿悔!”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

数日, 苦之, 泣跪庭下, 愿仍读。

母返身面壁, 置不闻。

不得已, 执鞭啜泣而出。

残秋向尽, 体无衣, 足无履, 冷雨沾濡, 缩头如丐。

里人见而怜之, 纳继室者, 皆引细娘为戒, 啧有烦言。

女亦稍稍闻之, 而漠不为意。

福不堪其苦, 弃豕逃去;女亦任之, 殊不追问。

积数月, 乞食无所, 憔悴自归, 不敢遽入, 恳求邻媪往白母。

女曰:“若能受百杖, 可来见;否则, 早复去。

”福闻之, 骤入, 痛哭愿受杖。

母问:“今知改悔乎?”曰:“悔矣。

”曰:“既知悔, 不必挞楚, 可安分牧豖, 再犯不宥⑥!”福大哭曰:“愿受百杖, 请复读。

”女不听。

邻妪怂恿之, 始纳焉。

濯发授衣, 令与弟同师。

勤身锐虑, 大异往昔, 三年游泮⑦。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问名: 古代婚姻礼仪之一, 指男方去女方家提亲。

②以丫角老: 终身做姑娘。

③委禽: 送聘礼, 表达定婚。

④醮(jiào): 嫁。

⑤谯诃: 责怪呵斥。

⑥宥(yòu): 宽恕。

2020年山东省淄博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2020年山东省淄博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

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
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
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
10.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 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 11~12 题。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
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
甚惊,曰:“吾木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⑤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明白梦是怎么回事,也可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 间的辨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也许新的发现 、 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
(有删改) 13.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3 分) 14.第②段中加点的“合‘情’合‘理’”应如何理解?(3 分) 15. 第③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16. 本文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3 分) 17. 文中列举了诗人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的梦”,二者有什么共
用时,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补充作用,使
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 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
叛道的梦境。

2020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1.(2020·山东省淄博市·历年真题)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脊.梁(jí)绿荫场正襟.危坐(jīn)B. 冠.冕(guān)主旋律囊荧.映雪(yíng)C. 遒劲.(jìn)元宵节褒.贬分明(bāo)D. 枯槁.(gǎo)斑马线脍.炙人口(kuài)2.(2020·山东省淄博市·历年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面对繁重复杂的发展任务,新时代劳动者不仅要爱劳动、会劳动,而且要懂技术、会创新。

B. 城市治理的许多问题都是具体而微....的,一个井盖、一盏路灯、一个垃圾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是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C. 在时间的调色盘下,雄安新区会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怎样的优秀画卷,让我们拭目以待。

D. “人心齐,泰山移”。

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形成了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3.(2020·山东省淄博市·历年真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家乡的风味是什么?是弹跳在舌尖上的味蕾颤动,还是贮藏在阡陌中的乡风民俗,亦或是散布在田野里的自然珍馐?B. 电影《死亡诗社》塑造了一个充满个性和激情的文学教师形象,让观众--特别是中学生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北斗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而且性能要求最高、最复杂的巨型航天系统。

D. 老照片莫名戳中泪点,因为上面记录着青春芳华;老物件勾起联翩回忆,因为其中凝结着生活过往:这便是怀旧情结。

4.(2020·山东省淄博市·历年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华读书报》发布“2019年度十大好书”榜单,由“敦煌女儿”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教授撰写的《我心归处是敦煌》入选其中。

山东省淄博市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立春日,鸟巢夜。

(甲)的北京冬奥会开幕了。

漫天雪花,飘飘洒洒。

每一朵雪花,都在(乙)一个冰雪故事。

冰面如镜,映照大千。

世界的目光,投向这晶莹剔透的舞台。

北京,奋斗成就“双奥之城”,时光见证笃行足迹。

2000 多个日夜砥砺前行,北京xié 手张家口,书写着“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时代华章。

冰雷健儿相聚五环旗下,这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丙),为着同一个目标,展现更好的自己。

洁白的冰雪,向我们发出最诚zhì 的邀请一起向未来。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tì dǔ偕挚B.tīdú 偕炽C.tì dú 携炽D.tT dǔ携挚2.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万众景仰讲述呼唤B.举世瞩目描述召唤C.举世瞩目讲述召唤D.万众景仰描述呼唤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从“一‘鸣’惊人”的苏翊鸣,到“会当‘凌’绝顶”的谷爱凌,运动员们的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

B.人们曾经认为:共同的灾难会让人类团结一致然而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流行证明,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感望。

C.红墙黄瓦白阶绿树,70多座官殿9000余间房屋,还有护城河、城门、角楼……店主用乐高乐积木搭建的微缩版故官,吸引了大量行人驻足拍照。

D.人们走路时自然而然地会摆动手臂,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是进化过程中的遗留产物,还是因为如果不摆臂,会显得比较憨?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B.《家庭教育促进法》不仅是一部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本,也是一部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读本。

山东省淄博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山东省淄博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8.(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景祐中,范文正公知开封府,忠亮谠①直,言无回避,左右不便,因言公离间大臣,自结朋党。

乃落②天章阁待制③,黜知饶州。

余靖④安道上疏⑤论救,以朋党坐⑥贬。

尹洙⑦师鲁言:“靖与仲淹交浅,臣与仲淹义兼师友,当从坐。

”贬监郢州税。

欧阳永叔贻书,责司谏高若讷⑧不能辩其非辜。

若讷大怒,缴其书,降授夷陵县令。

(节选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乙]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⑨以为朋者,伪也。

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反相贼⑩害,虽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曰小人无朋。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故曰惟君子则有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注]①谠(dǎng):正直。

②落:革除。

③天章阁待制:官职名。

④余靖:人名,字安道。

⑤疏:给皇帝的奏议。

⑥坐:犯罪。

⑦尹洙:人名,字师鲁。

⑧司谏高若讷:司谏,专管提意见的官职;高若讷,人名。

⑨党引:结为朋党,互相勾结。

⑩贼:伤害。

(1)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朋党坐贬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B.及其见利而.争先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C.君子则不然.若听茶声然.(《核舟记》)D.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范仲淹贬官饶州后,余靖、尹洙、欧阳修三人分别为他做了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写出。

②余靖、尹洙、欧阳修三人所为可印证[乙]文中“君子有朋”这一观点,请具体分析。

山东省淄博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9.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淄博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模拟试题

淄博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模拟试题

淄博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模拟试题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少述足下:某①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

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②,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

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

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诸不一一,千万自爱!(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乙】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

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③。

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

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④,两公皆自忘其穷达⑤。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⑥谈经学,抵暮乃散。

荆公曰:“退即解舟⑦,无由再见。

”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⑧矣。

”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

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注】①某:我,谦称。

这里是王安石自称。

【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

②燔:焚烧。

③睽:背离,不合。

④惟相劳苦:只是相互安慰。

⑤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

⑥剧:流畅,痛快。

⑦解舟:退居江湖。

⑧奉谢:奉,敬辞。

奉谢,表示谢意。

(1)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远离家乡B. 谋官不顺C. 财物受损D. 身体不适(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3)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

《古代汉语词典》“亟”的义项:①急速,赶快。

②危急。

③通“极”,至。

(4)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

(5)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答案】(1)D(2)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2023淄博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2023淄博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2023淄博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鄙:________②神弗福也福: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

对此,你有何评价?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①白发,不得已而从仕。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

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②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注】①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

②日力:时光,岁月。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窘于衣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故人具鸡黍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019年淄博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9年淄博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9年淄博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贞观十五年,遣使诣.西域立叶护可汗,未还,又令人多赍①金帛,历诸国市.马。

魏征谏.曰:“今发使以立可汗为名,可汗未定立,即诣诸国市马,彼必以为意在市马,不为专立可汗。

可汗得立,则不甚怀恩,不得立,则生深怨。

诸蕃闻之,且不重中国。

但使彼国安宁,则诸国之马,不求自至。

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吾吉行日三十,凶行日五十,鸾舆②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

又光武有献千里马及宝剑者马以驾鼓车剑以赐骑士。

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奈何至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又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可不畏苏则之正言耶?”太宗遽③令止之。

【注释】①赍(jī):送东西给人;②鸾舆(luán yú):天子的乘舆,亦借指天子;③遽(jù):急。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标两处)(2分)又光武有献千里马及宝剑者马以驾鼓车剑以赐骑士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遣使诣.西域__________②历诸国市.马 __________③魏征谏.曰 __________④若陛下惠.及四海 __________3.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则.生深怨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B.诸蕃闻之.吾既已言之.于王矣(《公输》)C.剑以.赐骑士可以.调素琴(《陋室铭》)D.求而.得之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观潮》)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魏徵认为只要能使西域各国安定,那么各国的好马用不着去买,就会自动送上门来。

B.有人给汉文帝献千里马,汉文帝并没有接受。

C.汉光武帝把别人献上的千里马用来拉装载战鼓的车,宝剑赐给手下的骑士。

D.太宗打算买西域的珍珠,苏则劝说能买到的东西就不够珍贵了。

2023淄博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淄博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淄博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

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彭玉麟》)(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持汤沃灌汤: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③腰白玉之环腰:④以军务倥偬以:⑤今日预为预:(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3)【甲】文中宋濂的求学生涯和【乙】文中“我”处世立身之道的共同特点是“”(用一个字概括);【乙】文中认为“勤朴之根源”是“”。

(4)【甲】文中“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亦无所苦”指什么事?2.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乙】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2020年山东省淄博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山东省淄博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20年山东省淄博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一、基础知识(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纠正句中的错别字。

(2分)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三峡工程胜利浚工,被y ù为21世纪的惊世壮举。

①y ù________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2.用成语替代文中画线的句子,使语言更为简洁。

(2分)淄博作为齐国故都,聊斋故里,陶瓷名城,足球故乡,历史文化非常的久远(A )。

伴随着改革的大潮,淄博经济文化的发展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B ),淄博人以其开放的心态,实干的精神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A .________B .________3.下列句子都有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

(2分)①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②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4.以“阅读”为话题,仿写句子。

(2分) 阅读改变人生,________,________。

5.学校文学社拟创办一份文学刊物,请你为这一刊物命名,并写一段创刊词,阐明刊名含义及办刊宗旨等。

语言要简洁生动,不超过60字。

(4分) 刊物名称《________》 创刊词:________。

6.默写填空。

(8分)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________,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

(《滁州西涧》)④________,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泊秦淮》)⑥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面。

⑦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淄博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淄博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淄博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_______③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节选部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4)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

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课件

(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课件
词类活用。指古代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灵活用法。这 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
具有某种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时还改变了读
音,如《狼》一文中“一狼洞其中”,句中的“洞”,本是 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打洞”;如《与朱元思
书》一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的“奔”,在此作名
就有以下几个义项:
①极。例如: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②隔绝。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③断,断绝。例如:沿溯阻绝。(《三峡》)
④消失、停止。例如:哀转久绝。(《三峡》) ⑤独一无二。例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
思书》)
理解一词多义,首先要把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本义, 即最初的意义;引申义,包括比喻义、假借义等,指词语在 一定的环境中,逐渐引申出一些新的意义。其次,要遵循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语境揣摩同一
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
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 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
习惯。这种方法在文言文翻译中用得最多。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 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解析】
准确。
本句直译即可,注意“高”“罪”等词都要翻译
【答案】 您(大王)想要省力气就不要建这样高的台子,让
人建了高台就不要怪罪(他们)。
考点三 理解文章内容 例 晏子在与齐景公的对话中,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专项训练 淄博市中考题

文言文专项训练  淄博市中考题

文言文专项训练(淄博市中考题)一.(2019年)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題目。

记游定惠院苏轼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

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

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

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

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

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

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夤缘⑥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

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

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

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

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⑦,移种雪堂之西。

坐客徐君得之⑧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

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释】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

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

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

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

④鬻(yù):卖,这里作“买”讲。

⑤瀹(yuè):浸渍。

⑥夤(yín)缘:循沿。

⑦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

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园已易主__________②晚乃步出城东__________③以后会未可期__________10.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A.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B.此木不为人所喜不足为外人道也C.往憩于尚氏之第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D.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方其远出海门11.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A.本文是一篇记游小品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录了他游定惠院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一、(2019·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汉元年①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②。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③,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④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

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⑤,偶语者弃市⑥。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⑦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⑧。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释】①汉元年: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后的第一年,即公元前206年。

②沛公:即汉高祖刘邦。

霸上:古地名。

③组:绳索。

④轵道:亭名,后以“轵道”借指亡国投降。

⑤族:灭族,杀害违犯者及其亲属。

⑥偶语:相对私语。

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

⑦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

⑧吏:指当时的大、小官员。

案堵:同“安堵”,形容百姓安居乐业。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标2处)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沛公又让.不受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诸将或.言诛秦王一食或.尽粟一石B.乃以秦王属.吏属.予作文以记之C.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乃.不知有汉D.系颈以.组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4.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秦王子婴投降后,将领们主张杀死他,沛公反对,认为子婴已经投降,再杀他就太不吉祥了。

B.沛公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不同于秦朝的暴政苛法,宣传开后,秦人欢欣鼓舞,争相犒劳沛公的将士。

沛公没有接受,秦人更加希望沛公称王。

C.刘邦攻入咸阳,考虑到利害关系,听从了张良和樊哙的劝告,没有进驻宫中,而是退守霸上。

D.沛公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因为和各路诸侯约定在霸上汇合。

5.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就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8·湖北咸宁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③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④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

②哂(shě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

③不暇顾:顾不上。

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标2处)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上与群臣论止.盗止:____________(2)朕当去.奢省费去:____________(3)自.是数年之后自:____________(4)刻.民以奉君刻:____________3.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民之所以为盗者.客之美我者.B.犹割肉以.充腹能以.径寸之木C.君富而.国亡学而.不思则罔D.夫欲盛则.费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

B.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罚禁止百姓偷盗。

C.老百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

D.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盗。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1)(朕)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8·湖南衡阳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②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标2处)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后特征..为洛阳令特征:_____________(2)大言数.主之失数:______________(3)使宣叩头谢.主谢:______________(4)臧.亡匿死臧: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A.以.刀画地B.宣悉以.班诸吏C.葬以.大夫礼D.以.宣尝为二千石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对选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记叙了“董宣执法”的故事。

故事的起因是:“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B.选文运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最后一段运用正面描写,表现了董宣的廉洁。

C.“欲何言?”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应该翻译为“想说什么”。

D.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光武帝是一个能识别人才,知错就改的明君。

四、(2018·四川成都金牛区模拟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王介甫①第一书曾巩巩启: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

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

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

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

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

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其重之如此。

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

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

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

时乞寓书慰区区②,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

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③有同者矣。

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④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⑤。

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

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巩再拜。

【注释】①王介甫:王安石。

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欧阳先生指欧阳修,曾巩是欧阳修的学生。

②区区:自称的谦词。

③潜:藏。

④开廓:开阔,扩大。

⑤相(xiànɡ)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舟船侍从以西.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虽欧公亦然.也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余俟.到京作书去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欧公悉见足下之.文腰白玉之.环B.吾徒可.耻也刿曰:“未可.。

”C.方.应得至京师也方.欲行,转视积薪后D.间以.王回文示之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2018·江苏无锡一模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