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礼仪与师德修养.doc
如何提升教师礼仪修养

如何提升教师礼仪修养教师作为学校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要责任。
教师礼仪修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师形象的塑造。
下面是提升教师礼仪修养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一、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作为人格的榜样,应始终保持高尚的师德操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尚。
首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的背景、成绩等而有偏见。
其次,要严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秉公办事,维护教师的职业形象。
同时,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益,关心帮助学生的成长。
二、注重仪容仪表的塑造教师的仪容仪表直接关系到教师形象的塑造。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穿着整洁得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对于女教师来说,要注意妆容的恰当与否,要尽量避免夸张或浓妆等影响形象的行为。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言谈举止的修养,要做到言简意明、礼貌谦和,不使用粗俗语言,不冷嘲热讽,保持温和亲切的态度。
三、培养高尚的师生关系教师能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抱有信任和关爱。
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教师要注意遵循职业操守和教育法律法规,不利用职权对学生进行侵犯或不公平对待,努力维护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
四、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其专业能力,对于教师礼仪修养的提升也至关重要。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习教学方法和策略,努力改进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从事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五、关注自我修养和继续教育教师在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时,应注重对自己的内外修养的培养。
内修养包括道德修养和心理修养,可以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参加心理辅导等方式来提高。
外修养包括培养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可以通过学习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了解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园教师的礼仪教育与道德品质

幼儿园教师的礼仪教育与道德品质第一段: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不仅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需要重视礼仪教育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个榜样和引导者,幼儿园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幼儿园孩子们的行为及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教师们的礼仪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塑造显得至关重要。
第二段:首先,幼儿园教师应注重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仪容仪表。
教师的外在形象是与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相辅相成的重要一环。
一个精心打扮、得体整洁的教师会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加深他们对教师的尊敬和信任感。
尤其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外在形象往往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们应时刻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
第三段:其次,幼儿园教师应注重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习惯。
教师们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向孩子们传授礼仪知识,并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正确行为。
例如,教师们可以要求孩子们在进入教室时先问好、先行礼,学会尊重他人。
在用餐的时候,教师们可以教导孩子们正确使用餐具、有序就座,并注意文明用餐的礼仪等等。
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引导,让孩子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第四段:最后,幼儿园教师在教育中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教师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绘本等形式,向孩子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同时,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们也要注重引导幼儿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尊重他人等方面的道德要求。
同时,教师们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并在行动中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结:幼儿园教师的礼仪教育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注重自身专业素养、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习惯以及塑造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教师们将能够有效地引导孩子们的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出健康向上的品格。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时刻关注自身的言行举止,并以良好的榜样影响孩子们,为他们的成长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师礼仪与教育道德修养

教师礼仪与教育道德修养引言:教师作为社会的引路人和学生的榜样,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礼仪与教育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个人形象塑造、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品德培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师礼仪的内涵与重要性、教育道德修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师礼仪的内涵与重要性1.1 教师礼仪的内涵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它包括了教师的仪表形象、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师生关系等方面。
教师应以良好的仪表形象展现自己,言行举止要得体得当,待人接物要礼貌友善,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1.2 教师礼仪的重要性教师礼仪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礼仪是塑造教师形象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教师礼仪可以提升教师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从而更好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其次,教师礼仪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良好的教师礼仪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再次,教师礼仪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其良好的礼仪行为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育道德修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2.1 教育道德修养的内涵教育道德修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和修养。
它包括了教师的道德情操、道德品质、道德行为等方面。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守教育伦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以德育人。
2.2 教育道德修养的培养途径教育道德修养的培养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教师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其次,教师要注重教育教学中的道德引导。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师的礼仪与修养

行姿
不要昂头,给人自 傲和目中无人的感 觉
不要落脚太重,发 出“咚咚”声,不 要鞋跟钉铁掌
不要东张西望,左 顾右盼,以免引起 旁人的戒备之心
蹲姿
蹲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腿靠紧向下蹲;右脚全脚着地 ,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左脚跟提起,脚掌着地;左膝低于 右膝,左膝内侧靠于右小腿内,臀部向下,基本上以左腿支 撑身体。
表情:2.微笑
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它体现 了人类最真诚的相互尊重与亲近。 微笑也是最基本的礼仪,它应伴随 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刻。亲切 的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一见面就面带微笑(表示接受) 眼光柔和的注视对方(表示亲切)
二、形象礼仪:服饰
教师服饰美的具本要求:
(一)服饰整洁:
忌脏、忌破、忌皱、忌乱
仅用于严肃场合 培根说:人们的举止应当像他们的衣服, 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松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二、前腹式站姿
三、后背式站姿
学生同事家长交流时用。 在欢迎时用
二、形象礼仪:举止
正确的坐姿
1、就座姿势 第一,讲究顺序,礼让长者 第二,讲究方位,“左进左出” 第三,落座无声 2、坐定姿势 第一,不宜满座,仅占三分之二 第二,上身挺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或交谈对象 第三,双手安稳,掌心向下放于大腿上或身前桌面上 第四,双腿并拢 第五,双脚垂地 3、离座谨慎 尊者优先或与之同起
(一)教师礼仪的特点 △师资 △师表 △师德 △师心
(二)教师礼仪的原则 1、要严于律己 2、以学生为本
修养:指长期养成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待人 处事的态度和涵养,与人的性格、心理、道德、 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为人综合素质的表 现。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 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
教师礼仪与师德修养

教师礼仪与师德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使者之一,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以外,还必须努力地去塑造自己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学生,而通过实践和学习,我更进一步感觉到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表现在精神上,而更应体现在平时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之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传承文明的导师,教书育人的园丁,以身作则的楷模。
“为人师表”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而且表现在生活中,表现在无数细节中。
教师的仪表端庄、朴实、整洁、大方、自然,风度优雅,可以给学生充实、稳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生活懒散、衣冠不整、不讲卫生、粗言脏语等不良仪表和习惯,会有损教师的形象。
那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严谨求实、无私奉献、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教师总是会得到学生肯定并会影响到学生的终生。
礼仪是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及素质的综合表现。
加强礼仪规范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要求、人民的期望。
教师担负着塑造人类灵魂的崇高使命;教师的礼仪是师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教师礼仪是弘扬高尚师德的一个基本内容。
作为一名教师应注意提高专业和道德素养、塑造教师良好形象,应该了解和遵守课堂礼仪、师生礼仪、公共礼仪、社交礼仪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并加强自我反省、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警策,把爱心献给学生、诚心献给同事、忠心献给事业,做一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规范的教师礼仪不仅能使师德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要素,也是师德师风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基本途径。
它不仅有利于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构建师生互相信任理解的教育渠道,也有利于增强教师行为的道德示范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感。
【礼仪技巧】教师礼仪,师德为先

教师礼仪,师德为先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振兴中华,教育为本;振兴教育,教师为本.”那么教师又将靠什么来振兴教育呢我们的回答是教师的素质,而其中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素质之魂,它是教师振兴教育的内在动力和行动保证.正如《荀子修养》中所说的那样:”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自古以来,礼仪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当今世界,国家有大小之分,人口有多寡之别,社会形态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文明民族都很注重礼仪.我们也往往把讲礼仪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对个人而言,礼仪则是衡量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党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见,礼仪是现代人必备的素养,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礼仪更有它的特殊意义.因为党中央强调:全体公民要明礼诚信,提倡教师礼仪是时代的要求,职业的期待.你要让人民群众提高自己的素质,要让我们的全体公民提高礼仪素质,需要教师为人表率,率先垂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在礼仪推广和普及中,扮演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角色.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其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所谓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尊敬他人,讲究礼节的程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他不仅是学生处理人世疑难的导师,也是学生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为人处世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的礼仪,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修养,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通过师德建设,教师的礼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教师礼仪相悖,乃至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的现象在教师队伍,尤其在青年教师身上还大量存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公共场合语言粗俗不文明;不尊重学生,时常挖苦讽刺或冷漠疏远;对学生的提问,问候随便应付或干脆置若罔闻;上课时接听,拨打手机;在教室内吸烟,随地吐痰;形象举止过于随意或浓妆艳抹,过于修饰,等等.这样的教师怎能有威信怎能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又怎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加强学习,通过自励,自省,慎独,培养自觉的礼仪意识,达到为人师表的道德境界.青年教师可以向前辈学习,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历来讲究”温良恭俭让”,即说话要”言语之美,穆穆皇皇”,仪表要”衣贵洁,不贵华”,仪态要”步从容立端正”.还主张在儿童入学初期就要”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等.我国历史上许多优秀的教育家在这方面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如孔子提出的”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等.同时要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师德对陶冶教师情操,转变教师礼仪,提高教师素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每时每刻都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在进行对照.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理应从思想上认清自身肩负。
师德与教师礼仪

师德与教师礼仪第一篇:师德与教师礼仪师德,老师应有的内涵【案例描述】听到一阵踢踏的脚步声后,英语老师匆匆忙忙的走进教室,“好,今天我们听写第五单元单词”。
由于中考的压力比较大,某前排同学小声嘀咕了一句:“又听写啊,昨天两张英语试卷就做到半夜,哪有空背单词啊,每天都布置那么多作业,真烦……”“***同学,你说什么!难道你英语不用学了是吧?中考不用考了是吧?”英语老师紧紧地跟了一句,语气很凶。
“我又没说什么,确实作业有点多么”某同学不料自己的小番埋怨被英语老师听到了,小声附和了一句。
“什么!你再说一遍!***同学,你不要一肚子埋怨,就你英语成绩最差,老是拖班级后腿,几次我都没来说你的!还好意思说!”老师一边带着强烈的责备说,一边手指指着那个同学。
“我说老师你不要拿着手指指着别人行不啊!你这老师怎么做的啊!”显然老师的话和动作激怒了该学生。
“你是不得了了吧,你还教训到我头上来了,你算什么啊你!每次班级拖后腿的人,真是成绩差,素质也差,父母怎么教的都不知道!”英语老师语气里充满了火药味。
“你说我就算了,你凭什么骂我父母啊,你算什么啊你,”学生火大了,站起来推了英语老师一把。
这时班长迅速抱住了该同学,“好了好了,不要打老师,够了哈”,“不是我过分,他指着我,骂我父母啊,什么老师啊!”同学辩护。
班长紧紧地把该同学推到了办公室。
老师更是气匆匆的走出了教室…… 【分析处理】这应该是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唯一的一次教学事故,学生由于中考的压力可能埋怨多了些,有些压抑。
而英语老师不但没有采取正确的态度开导学生,帮助学生排解压抑,正确的面对中考,却是压制学生的一切情绪,最不应该的是,还指着学生,以老师的权威,说一些强烈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
我觉得这样的老师真的是缺乏师德的,在她身上完全没有一个老师的职业道德。
这位老师真的需要好好反省自己。
我觉得作为老师应该懂得的最基本的是尊重,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更不应该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而看不起学生,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他们。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教师作为一份重要的职业,其形象和言行举止都承载着社会对其职业道德的期待。
在学校中,教育者更应该具备一些文明礼貌的基本素养,用正确的方式和态度去引导和教育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个人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和遵守一些文明礼仪规范,以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
1.形象仪容规范教师的外表仪容在学校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师生形象。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打扮,不要穿着暴露或过于花哨的服饰,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同时要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干净,不要留下不洁的印象。
2.语言礼仪规范语言交流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要注意用词的适当和用语的规范性。
不要随意使用脏话和粗话,更不要用歧视性语言与学生交流。
在讲课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口胡、口语和方言等不规范的语言,让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和接受。
3.待人礼仪规范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付费者,更是他们的榜样和引导者。
在学校中,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和关注每一个学生。
不要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如意或其他原因而对其表现出不耐烦或是无理取闹的态度。
同时,也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关注学生的情绪、需求和困难,做到平易近人和备受尊敬。
4.工作礼仪规范教师的工作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如良好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管理的有效性等等。
教师应该准时到达学校和课堂,不到学校或迟到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
同时,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学生的正常管理,不管是课堂还是校园,始终要保持一定的规范和原则。
总结所以说,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是一种职业素养的体现,也是教育者在学校中塑造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情感和需求,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教师的关爱和关心。
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礼仪与师德修养教师礼仪与师德修养教师的素养政治素养、法律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素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由于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这就使得教师的两类职业行为规范即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相互重叠。
教师行为活动的职业意义与道德意义是交织在一起的,或者说,教师的做事与做人、教书与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
教师的道德修养本身就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劳动工具。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首先,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其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
再次,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
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关系四种基本关系是: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
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为范依法执教,以德育人爱岗敬业,尽心竭力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谨治学,精业勤业团结协作,携手共进尊重家长,共同育人廉洁从教,以身作则举止有礼,为人师表师德修养必需教师礼仪必备教师礼仪是师德修养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做一个素质全面、专业精良、师德高尚、知礼、懂礼、行礼的优秀教师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礼记乐记》说: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古人说:礼出于俗,俗化为礼。
早在先秦周公的制礼作乐, 到五讲四美、各行业的职业道德、服务规范,都包含了仪容仪表、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等礼仪内容。
礼是什么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礼是统治秩序礼是国家典制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礼是人际交往的方式中国的礼,实际上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礼是师德修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什么是仪?法度、准则。
设仪立度,可以为法则。
《淮南子修务训》》礼节、规矩。
仪式、仪典。
容貌、举止。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诗经大雅烝民》》什么是礼仪?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已、敬人的完整行为。
它既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礼貌、礼节;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道德修养。
礼仪发展史简述亚当、夏娃伊甸园获得人类之光(第一件事?拾落叶遮掩身体。
)人类踏上了礼仪之路!进入了道路艰难的人类进步史、文明史!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 5 万年-公元前1 1 万年)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 1 万年-公元前 22 世纪)禮祭祀的神两块玉祭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说文解字》)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 21 世纪-公元前 771 年)礼仪的发展、变革时期(公元前 770 年-公前 221 年,东周时期)礼仪的强化时期(公元前 221 年-公元1796 年礼仪的衰落时期(公元 1796 - 1911 年)现代礼仪时期((1911 -1949 年)当代礼仪时期((1949 年-至今)((1))礼仪革新阶段( 1949 1966 )(2 2 )礼仪退化阶段( 1966 1976 )(3 3 )礼仪复兴阶段( 1977 年-至今)礼节仪式礼貌仪表礼仪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是指人的外表。
如容貌、服饰、姿态等等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
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礼仪的内容礼仪的原则从俗适度真诚平等宽容敬人律己礼仪原则礼仪的原则从俗适度真诚平等宽容敬人律己礼仪原则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
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
律己从俗适度真诚平等宽容敬人律己礼仪原则礼仪的原则礼仪的重点和核心。
是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中最要紧的一条,就是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
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
敬人礼仪的核心礼仪的核心是敬人,即尊重为本。
尊重二字,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的根基。
尊重分自尊与尊他自自尊首先是自尊为本,自尊自爱,爱护自己的形象。
其次要尊重自己的职业。
爱岗敬业。
第三要尊重自己的学校。
尊重他人对不同人的尊重体现的个人修养::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尊重学生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从俗适度真诚平等宽容敬人律己礼仪原则礼仪的原则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
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
宽容从俗适度真诚平等宽容敬人律己礼仪原则礼仪的原则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
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彼此之间在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身份、财富以及关系的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而厚此薄彼,给予不同待遇。
但可以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
平等从俗适度真诚平等宽容敬人律己礼仪原则礼仪的原则务必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只有如此,自己在运用礼仪时所表现出来的对交往对象的尊敬与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理解并接受。
真诚从俗适度真诚平等宽容敬人律己礼仪原则礼仪的原则必须注意技巧及其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适度从俗适度真诚平等宽容敬人律己礼仪原则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
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
从俗礼仪的原则学习礼仪要达到的目标懂得人际交往的一般礼节。
提升教师职业的成熟度。
掌握职业素养的评价标准。
提高师德修养,使之固化为习惯。
培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教师职业形象塑造*仪容*仪表*仪态仪容*男士要求:面部、头发、双手*女士要求:面部、头发、双手部位男性女性整体自然大方得体,精神奕奕,充满活力,整齐清洁头发头发要经常梳洗,保持整齐清洁、自然色泽,勿标新立异发型前发不过眉,侧发不盖耳,后发不触后衣领,无烫发。
发长不过肩,如留长发须束起或使用发髻。
面容脸、颈及耳朵绝对干净,每日剃刮胡须。
脸、颈及耳朵绝对干净,上班要化淡妆,但不得浓妆艳抹和在办公室内化妆手手保持指甲干净,不留长指甲及涂有色指甲油。
身体注意个人卫生,身体、面部、手部保持清洁。
勤洗澡,无体味。
上班前不吃异味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仪容仪表 1仪容仪表:部位男性女性衣服 1.衣服应干净、平整,无明显污迹、破损 2.不敞开外衣、卷起裤脚、衣袖。
3.衣、裤口袋平整,勿显鼓起 4.西装制服按规范扣好,衬衣领、袖整洁,钮扣扣好,衬衣袖口可长出西装外套袖口的0.5-1cm。
裤子裤子要烫直,折痕清晰,长及鞋面。
鞋鞋鞋底、鞋面、鞋侧保持清洁,鞋面要擦亮,以黑色为宜,无破损,勿钉金属掌,禁止着露趾凉鞋上班。
袜袜男员工应穿黑色或深蓝色、不透明的短中筒袜。
女员工着裙装须着肉色袜,袜无破洞。
校牌工作时间须将校牌统一按规范佩带,一般佩带在左胸显眼处,挂绳式应正面向上挂在胸前,保持清洁端正。
仪容仪表 2男士穿戴图男士穿戴禁忌忌女士穿戴图图女士穿戴禁忌忌*站姿:*坐姿:*行姿:*蹲姿:*眼神:*微笑:*手势:仪态姿姿态态形式败笔站站男性劲的壮美感女性静的优美感 1. 东倒西歪 2. 耸肩勾背 3. 双手乱放 4. 做小动作走走男士的步伐像进行曲女士的步伐像小夜曲 1. 身体摇晃 2. 双手乱摆 3. 目光左顾右盼 4. 脚步蹒跚 5. 奔跑坐坐坐姿要端正、稳重坐如钟 1. 懒洋洋地摊在椅子上。
2. 脚尖朝天 3. 抖脚站姿抬头、挺胸、收腹。
抬头的同时要收颌,挺胸的同时要夹肩,收腹的同时要提臀,并且要目视前方。
1、、男士站姿:脚:两脚分开,比肩略窄,重心在两脚间;双腿并拢,脚尖呈30 45 的 V 字型。
手:双手合放于体前,左手压右手(男左女右);双手合起放于体后,右手压左手;双手各垂放于体侧。
2、、女士站姿:脚:双腿并拢,脚尖呈30 45 的 V 字型;双腿并拢,脚尖呈丁字型(能够隐藏腿的弧度)。
手:双手合起放于腹前,右手压左手坐姿:入座时要轻,的至少要坐满椅子的2/3,,后背轻靠椅背,双膝自然并拢(男士可略分开)。
身体稍向前倾,则表示尊重和谦虚。
1 、男士坐姿:男士可将双腿分开略向前伸,如长时间端坐,可双腿交叉重叠,但要注意将上面的腿向回收,脚尖向下。
2、、女士坐姿:女士入座前应用背对着客人的手理裙子,并将裙角向前收拢,两手叠放于左右腿上。
如长时间端坐可将两腿交叉重叠,但要注意上面的腿向回收,脚尖向下。
坐坐姿坐姿行姿:标准的行走姿势,要以端正的站立姿态为基础。
其要领是: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排除多余的肌肉紧张,要走得轻巧、自如、稳健、大方。
手臂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弯屈,摆动时,要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带动前臂,向前,手臂要摆直线,肘关节略屈,前臂不要向上甩动,向后摆动时,手臂外开不超过30 。
前后摆动的幅度为30-40 厘米。
上体前倾,提髋屈大腿带动小腿向前迈。
脚尖略开,脚跟先接触地面,依靠后腿将身体重心推送到前脚脚掌,使身体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