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法国作品.ppt
合集下载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_课件
3.主要著作:《论法的精神》 4.深远影响: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采用了分权原则;1787年法国《人权 宣言》将确立分权、保障人民权利作为制定宪法的必要条件, 并体现在1791年宪法里。200多年来,这种政府的组织形式也 一直被写在许多国家的宪法中。特别指出,为法国即将到来的 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②卢梭发展了社会契约学说,但是与前人相比注入了新的内容。他认为,契 约一旦订立,就意味着每个人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由人民结合成的集 体,因此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也就是服从自己。人民则是这个政治共 同体的主权者。
③卢梭认为,政府由作为主权者人民所同意的人组成,他们是人民的公仆。 人民自然可以对政府加以限制、纠正和撤换。人民拥有对政府的永远的革命 权。
②孟德斯鸠对国家的政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君主立宪制。他欣赏“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 并汲取洛克的分权思想,明确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 政权和司法权,提出三权彼此独立,相互制约,以防权力腐化 和专制暴政。
问题探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与早期英国洛克的分权学 说有何不同?如何理解孟德斯鸠学说是对其的继承和发展?孟 德斯鸠学说又对现代欧美哪个国家影响最深?
②伏尔泰主张法国必须实行改革: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制约君主权力以免 专制统治;制约贵族权力以免无政府状态;实行政教分离。他认为只有这样的政 府才能既保障每一个人的天赋权利,又避免发生革命。他还倡导实行言论、出版 自由,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3.主要著作: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哲学辞典》等。
3.编纂立场:
狄德罗和《百科全书》的编纂者尊重科学、热爱知识,确信 科学、工艺和人类理智的进步将使人类的前途发生变化。编纂者 以公开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批判唯心主义和天主教神学。
法国启蒙运动-PPT课件
第八课 法国启蒙运动
先贤祠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 名人的圣殿。至今,共有72位对法兰西做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
伏尔泰、卢梭为何能够有此殊荣?
霍布斯
一、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
人们自愿订立一种“社会契约”,把原 有的“自然状态”授予契约的掌握者— —君主,人由此进入“社会状态”,产 生了国家。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 骗人罗网……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 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 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 骂他……而教皇,就是两足禽兽。”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 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 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 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上帝有上帝的法,物质世界有物质世界的
法,人类也有自己的法,那就是理性。”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 (1689-1755)
孟德斯鸠——近代法理的奠基人
卢梭——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让·雅克·卢梭 (1712~1778)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 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路易十四给法国留下了财政的混乱和各 方面的衰退,不幸地路易十五没能克服这 些财政问题;强硬的科贝尔法律(预示着 “统制经济”),妨害了工业发展。”
观察天空
16世纪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到 17世纪时,天文学已经有了很大发展,通过对天文现 象的观察,人们揭开了自然界的许多奥秘。
先贤祠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 名人的圣殿。至今,共有72位对法兰西做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
伏尔泰、卢梭为何能够有此殊荣?
霍布斯
一、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
人们自愿订立一种“社会契约”,把原 有的“自然状态”授予契约的掌握者— —君主,人由此进入“社会状态”,产 生了国家。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 骗人罗网……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 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 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 骂他……而教皇,就是两足禽兽。”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 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 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 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上帝有上帝的法,物质世界有物质世界的
法,人类也有自己的法,那就是理性。”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 (1689-1755)
孟德斯鸠——近代法理的奠基人
卢梭——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让·雅克·卢梭 (1712~1778)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 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路易十四给法国留下了财政的混乱和各 方面的衰退,不幸地路易十五没能克服这 些财政问题;强硬的科贝尔法律(预示着 “统制经济”),妨害了工业发展。”
观察天空
16世纪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到 17世纪时,天文学已经有了很大发展,通过对天文现 象的观察,人们揭开了自然界的许多奥秘。
启蒙运动 -课件 (共张PPT)
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自由平等
以上反映了伏尔泰什么思想?
思想主张
①抨击天主教会 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天赋人权” ④法律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 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1715年,血气方刚的伏尔泰年方21 岁,意气风发的来到巴黎。当时,刚登 基的国王年纪尚轻,摄政王一手遮天。 摄政王为了缩减国库开支,把在王室家 马厩中挤得满满的马出售了一半,对此, 伏尔泰却大胆地做出评论,说:将朝廷 里尸位素餐的笨蛋裁汰一半不是要睿智 得多吗?1717年,他被抓进了巴士底狱。 又有一次,因为得罪了一位爵士,爵士 雇佣了一帮地痞流氓,指使他们夜袭伏 尔泰,招呼他们:不要打他的脑壳,还 会有一些好的东西蹦出来的。伏尔泰要 向爵士挑战,爵士央求身为警察大臣的 表兄弟提供保护,结果伏尔泰被当局流 放英国。
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
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思考:孟德斯鸠如何理解自由?他主张建立一个怎样 的政府才能使公民享有政治自由?
三
议会
权
分
立法权
立
示 意 图
制约 与平衡
司法权
法院
行政权 国王
孟德斯鸠
“当立法权和行 政权集中在同一个 人之手,自由就不 复存在。”
----《伏尔泰语录》
自由平等
以上反映了伏尔泰什么思想?
思想主张
①抨击天主教会 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天赋人权” ④法律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 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1715年,血气方刚的伏尔泰年方21 岁,意气风发的来到巴黎。当时,刚登 基的国王年纪尚轻,摄政王一手遮天。 摄政王为了缩减国库开支,把在王室家 马厩中挤得满满的马出售了一半,对此, 伏尔泰却大胆地做出评论,说:将朝廷 里尸位素餐的笨蛋裁汰一半不是要睿智 得多吗?1717年,他被抓进了巴士底狱。 又有一次,因为得罪了一位爵士,爵士 雇佣了一帮地痞流氓,指使他们夜袭伏 尔泰,招呼他们:不要打他的脑壳,还 会有一些好的东西蹦出来的。伏尔泰要 向爵士挑战,爵士央求身为警察大臣的 表兄弟提供保护,结果伏尔泰被当局流 放英国。
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
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思考:孟德斯鸠如何理解自由?他主张建立一个怎样 的政府才能使公民享有政治自由?
三
议会
权
分
立法权
立
示 意 图
制约 与平衡
司法权
法院
行政权 国王
孟德斯鸠
“当立法权和行 政权集中在同一个 人之手,自由就不 复存在。”
第五章 启蒙主义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需要指出的是,启蒙思想家所标举的真理、正义、平等和 人权尚未摆脱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局限。
第三节 赫尔德
赫尔德对文学、自然、社会的诸多思考和论述中存在一 种综合对应的关系。他用自然界植物的发展比拟文学的 发展,用社会中人性的特征解读各民族各时代文学的特 质。他力图消化吸收他那个时代的全部知识,表达他对 于世界和历史的整体观念。
第三节 赫尔德
四、评价
赫尔德不能算是一个拥有严格而完整的学科构架的文艺 理论家,但他是一个热情、敏锐并且具有独创精神的文 学批评家。
在于说明诗的优越性。诗能全面、广泛、透彻地描写事 物的动作以及情绪的发展变化。诗表现物体的美时,常 用的有效方法有两种:一是就美的效果来描写美;二是 化美为媚。
评价:
在论述诗与画的界限问题上,莱辛并不以纯粹的学术研 究为目的,而是据此为契机,表达他积极进取、注重行 动的文艺观。
第二节 莱 辛
三、市民剧理论
西方文学理论
启蒙主义文论
概述
一、启蒙运动
含义:17世纪至18世纪,在欧洲,特别是英国、法国、 德国、意大利等国,发生的一次广泛而影响深远的思想 运动。“启蒙”一词的原意是“照亮”,启蒙运动实则 为思想解放的运动。
口号:“勇于使用你的理性”
特点:拒绝迷信和神秘,对人的理性力量和科学进步抱 乐观的态度,崇尚科学,强调自由和人权。
悲剧的净化效果问题:莱辛依据他对亚里士多德《诗学 》的理解,指责高乃依曲解了亚里士多德。莱辛认为, 道德存在于激情的两个极端之间,中和适度才是净化之 道。
第二节 莱 辛
评价: 莱辛的文艺理论以其革命性和启示性,拉开了狂飙突进运
动的帷幕。
第三节 赫尔德
一、人物:
赫尔德(1744—1803),德国启蒙主义批评家,狂飙突进 运动的先驱和精神领袖。赫尔德的著作主要包括《论德 国现代文学片断》《批评之林》《论语言的起源》《莎 士比亚》《论莪相和古代民间的诗歌》《关于人类发展 的另一种历史哲学》《希伯来诗的精神》《民歌》《散 论集》和未完成的《人类历史哲学大纲》等。
第三节 赫尔德
赫尔德对文学、自然、社会的诸多思考和论述中存在一 种综合对应的关系。他用自然界植物的发展比拟文学的 发展,用社会中人性的特征解读各民族各时代文学的特 质。他力图消化吸收他那个时代的全部知识,表达他对 于世界和历史的整体观念。
第三节 赫尔德
四、评价
赫尔德不能算是一个拥有严格而完整的学科构架的文艺 理论家,但他是一个热情、敏锐并且具有独创精神的文 学批评家。
在于说明诗的优越性。诗能全面、广泛、透彻地描写事 物的动作以及情绪的发展变化。诗表现物体的美时,常 用的有效方法有两种:一是就美的效果来描写美;二是 化美为媚。
评价:
在论述诗与画的界限问题上,莱辛并不以纯粹的学术研 究为目的,而是据此为契机,表达他积极进取、注重行 动的文艺观。
第二节 莱 辛
三、市民剧理论
西方文学理论
启蒙主义文论
概述
一、启蒙运动
含义:17世纪至18世纪,在欧洲,特别是英国、法国、 德国、意大利等国,发生的一次广泛而影响深远的思想 运动。“启蒙”一词的原意是“照亮”,启蒙运动实则 为思想解放的运动。
口号:“勇于使用你的理性”
特点:拒绝迷信和神秘,对人的理性力量和科学进步抱 乐观的态度,崇尚科学,强调自由和人权。
悲剧的净化效果问题:莱辛依据他对亚里士多德《诗学 》的理解,指责高乃依曲解了亚里士多德。莱辛认为, 道德存在于激情的两个极端之间,中和适度才是净化之 道。
第二节 莱 辛
评价: 莱辛的文艺理论以其革命性和启示性,拉开了狂飙突进运
动的帷幕。
第三节 赫尔德
一、人物:
赫尔德(1744—1803),德国启蒙主义批评家,狂飙突进 运动的先驱和精神领袖。赫尔德的著作主要包括《论德 国现代文学片断》《批评之林》《论语言的起源》《莎 士比亚》《论莪相和古代民间的诗歌》《关于人类发展 的另一种历史哲学》《希伯来诗的精神》《民歌》《散 论集》和未完成的《人类历史哲学大纲》等。
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英文ppt
②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rationalism, as an asset Anti-feudal class provides the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weapon.
Representative figures
The Enlightenment usually refers to a period between the early 18th century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1789, in which new thougts were emerging .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or Age of Reason) was an elite cultural movement of intellectuals in 18th century Europe that sought to use the power of reason in order to reform society and advance knowledge. It promoted intellectual interchange and opposed intolerance and abuses in Church and state.
Voltaire
He was famous for his wit and for his advocacy (提倡) of civil liberties (公民自由), including freedom of religion, free trade, and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Voltaire was a prolific(多产的) writer, producing works in almost every literary form, including plays, poetry, novels, essays, and historical and scientific works. He wrote more than 20,000 letters and more than 2,000 books and pamphlets.
第十二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西方哲学史》PPT课件)
他因提倡宗教宽容政策思想,而受到 天主教、新教与封建政府的排挤。 1680年,他移居荷兰的鹿特丹,在那 里发表了后来备受关注的《历史的和 批判的词典》,批判旧观念、宣扬新 思想和新知识。
法国哲学具有怀疑论的传统。早在16世纪,蒙田就运用怀疑论提 倡宗教宽容,笛卡儿也用方法论的怀疑主义证明传统知识不可靠。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培尔的哲学批判“使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 一切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威信扫地”,“为在法国接受唯物主义和 合乎健全理智的哲学作了准备”。
二 、梅叶
让·梅叶(Jean Meslier,1664—1729)是 早期无神论思想的代表和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出生于一个纺织工人家庭,从宗教学校毕 业后在天主教会担任教职。他在晚年写成了 一部表达自己哲学和社会政治观点的著作手 稿,并标明为《遗书》。
同时,在共和政体下,由于人民掌握着最高权力,存在着滥用权 力和极端民主的危险,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他认为理想的政 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他推崇英国议会制的君主制政体,认为它 是最理想、最优良的政治制度。
孟德斯鸠推崇英国的政体
专制集权的象征“束棒”(法西斯)
孟德斯鸠继承了洛克的思想,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立法、司法和行 政“三权分立”的学说。他说:“任何国家都有三种权力:立法 权,执行有关国际法事务之权,执行有关公民法事务之权。”这 三种权力应该彼此分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以防止权力滥用, 保障公民的自由和平等。三权分立”学说表达了资产阶级反对封 建专制的立场,在当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历史也证明,三权 分立并非民主的唯一形式,即使资产阶级国家也都没有完全采取 三权分立的制度。
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处于自然状态之中,“自然法”就是人 类在自然状态下所遵从的规律。自然法仅仅源于生命的本质,是 人类还很软弱时用以保存自己生命的法则。
法国哲学具有怀疑论的传统。早在16世纪,蒙田就运用怀疑论提 倡宗教宽容,笛卡儿也用方法论的怀疑主义证明传统知识不可靠。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培尔的哲学批判“使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 一切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威信扫地”,“为在法国接受唯物主义和 合乎健全理智的哲学作了准备”。
二 、梅叶
让·梅叶(Jean Meslier,1664—1729)是 早期无神论思想的代表和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出生于一个纺织工人家庭,从宗教学校毕 业后在天主教会担任教职。他在晚年写成了 一部表达自己哲学和社会政治观点的著作手 稿,并标明为《遗书》。
同时,在共和政体下,由于人民掌握着最高权力,存在着滥用权 力和极端民主的危险,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他认为理想的政 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他推崇英国议会制的君主制政体,认为它 是最理想、最优良的政治制度。
孟德斯鸠推崇英国的政体
专制集权的象征“束棒”(法西斯)
孟德斯鸠继承了洛克的思想,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立法、司法和行 政“三权分立”的学说。他说:“任何国家都有三种权力:立法 权,执行有关国际法事务之权,执行有关公民法事务之权。”这 三种权力应该彼此分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以防止权力滥用, 保障公民的自由和平等。三权分立”学说表达了资产阶级反对封 建专制的立场,在当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历史也证明,三权 分立并非民主的唯一形式,即使资产阶级国家也都没有完全采取 三权分立的制度。
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处于自然状态之中,“自然法”就是人 类在自然状态下所遵从的规律。自然法仅仅源于生命的本质,是 人类还很软弱时用以保存自己生命的法则。
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三 必修三第七课 启蒙运动(精品课件)
──只卢是梭要《求论较人平类均不的平分等配的起)源和基 础》
知识拓展
卢梭的崇拜者
拿破仑年轻时就开始接 触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成 为启蒙运动的信徒,可他 对先驱们的追随又十分另 类。1800年8月,他在卢梭 墓前说:“未来的事态将 会表明,假如卢梭和我压 根儿都没有在世间活过, 也许会对世界的安宁更有 好处。”
平等,包括(立人法民、有司权法推、翻守法统、治受法律保护 和受法律者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思考: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卢梭 的哪些主张? 材料二:“据我的阐述,我们可以断言, 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 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 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
起来,4、由财于产私私有制有和制法是律人的类建不立平,等不平 等最终的变根得源根。深(蒂但固他而不成反为对合私法有的制了,。”
人权!主权在民!^o^
2楼 伏尔泰:顶楼主!理性万岁! 3楼 孟德斯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
立,君主只能保留行政权。
爱好:音乐,写作,旅行
生活经历:
10岁开始浪迹天涯 做过仆人,学徒, 做过伙计,抄写员
4楼 路易十六:卢梭!你太狠了!
新书上架
小伏、小孟好歹支持君主立宪,你却要把 《社会契约论》
我逼上绝境!
影响。 “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知识拓展
伏尔泰与中国的渊源
伏尔泰对儒家伦理道德创立者孔子极为 仰慕。他特别赞赏孔子思想中的“仁爱” 与“宽容”,视之为区别善恶的尺度。
伏尔泰高度评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他赞扬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 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孟德斯鸠,是 法国启蒙运动时 期的杰出思想家, 资产阶级国家和 法制理论的奠基 人。
知识拓展
卢梭的崇拜者
拿破仑年轻时就开始接 触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成 为启蒙运动的信徒,可他 对先驱们的追随又十分另 类。1800年8月,他在卢梭 墓前说:“未来的事态将 会表明,假如卢梭和我压 根儿都没有在世间活过, 也许会对世界的安宁更有 好处。”
平等,包括(立人法民、有司权法推、翻守法统、治受法律保护 和受法律者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思考: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卢梭 的哪些主张? 材料二:“据我的阐述,我们可以断言, 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 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 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
起来,4、由财于产私私有制有和制法是律人的类建不立平,等不平 等最终的变根得源根。深(蒂但固他而不成反为对合私法有的制了,。”
人权!主权在民!^o^
2楼 伏尔泰:顶楼主!理性万岁! 3楼 孟德斯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
立,君主只能保留行政权。
爱好:音乐,写作,旅行
生活经历:
10岁开始浪迹天涯 做过仆人,学徒, 做过伙计,抄写员
4楼 路易十六:卢梭!你太狠了!
新书上架
小伏、小孟好歹支持君主立宪,你却要把 《社会契约论》
我逼上绝境!
影响。 “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知识拓展
伏尔泰与中国的渊源
伏尔泰对儒家伦理道德创立者孔子极为 仰慕。他特别赞赏孔子思想中的“仁爱” 与“宽容”,视之为区别善恶的尺度。
伏尔泰高度评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他赞扬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 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孟德斯鸠,是 法国启蒙运动时 期的杰出思想家, 资产阶级国家和 法制理论的奠基 人。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PPT课件
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和封建 土地所有制。法国社会动荡不
安,革命迫在眉睫。
1、根本原因:(抄) 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
义的发展 2、导火线: 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
攻陷巴士底狱
法国三级会议会场
3、爆发:
1789年7月14日, 巴黎民众攻占象征国 王统治的巴士底狱, 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旧制度的危机——启蒙运动
▪ 1、背景: ▪ (1)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
日益腐朽没落,阻碍资本主义的 发展。 ▪ (3)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 封建制度(旧制度)。
▪ 2、启蒙运动:
▪ (1)内容:
▪ 进步思想家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 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 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对拿破仑的评价: 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颁布
《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推动了资产 阶级革命的发展,打败反法同盟,打击了欧洲 封建势力,宣扬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过:对外侵略扩张,给被占领地区人民带 去了灾难。
比较:
1.(2013•娄底学业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的共同原因是( )
为什么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是 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巴士底狱它是专门关押政治犯
的。是统治阶级封建势力的象征。人们 向它开火,就意味着要向传统的封 建势力开战
4、发展:
(1)颁布:
1789年8月,制 宪议会通过了《人 权宣言》
(2)内容:
宣告了人权、法 治、自由、分权、 平等和保护私有财 产等基本原则。
▪ 8、影响: ▪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启蒙运动-完整版课件
05
结论
对于启蒙运动的评价与反思
01
开创了现代科学和思想的新纪元,为现代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理 论基础。
02
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提出了强烈批判,推动了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
强调理性和自由,鼓励人们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推动了人类
03
文明的进步。
启蒙运动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和警示
保持理性和批判精神,不断审视和反思自身观念和制 度。
多元文化的倡导
启蒙思想家们主张尊重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专制和一元化。这对 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产生了积极影响。
对科技的影响
推动科技进步
启蒙思想家们推崇理性和科学方法,鼓励探索和创新。这为 现代科技进步和发明创造提供了动力和支持。
科技伦理的探讨
启蒙运动也引发了对科技伦理的探讨,如何正确使用科技成 果成为关注的焦点。这对现代科技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
促进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推动各种文化的交流和 融合。
启发人们思考宇宙和人类的本质和未来,推动人类思 想的不断飞跃和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自由和平等
主张自由和平等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认为,人类生来自由和平等,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由和平等 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生命、自由、财产、言论和信仰等方面的平等。
反对君主专制和贵族特权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对君主专制和贵族特权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这些特权是不 合理的,应该废除,所有人都应该平等地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03
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对政治的影响
反对封建专制
启蒙思想家们崇尚理性和自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追求政 治民主和权利平等。这对后来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 深远影响。
最新-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PPT文档资料
在法国的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是一面色彩鲜艳的旗帜。它区 别于一般的文学流派,因参加编纂、出版《百科全书》的活动而得名。 《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参加撰稿的有160余人,他们哲学观 点不同,宗教信仰不一。其中有J.达朗贝尔、C.-A.爱尔维修、P.H.D. 霍尔巴赫,以及孟德斯鸠、F.魁奈、A.R.J.杜尔哥、伏尔泰、J.-J.卢 梭、G.L.L.比丰等声誉卓著的改革者。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 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孕育了资产阶 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三、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
1、伏尔泰,原名弗朗斯 瓦·马利·阿鲁挨,是启蒙 运动的思想领袖,大资产 阶级温和派的代表。年轻 时神兽毕耶尔贝尔著作的 影响,因对贵族桀骜不驯, 两次入巴士底狱。在英国 期间,受到英国政治制度 的影响,积极介绍牛顿和 洛克的学说,推崇开明君 主制,其一生著述甚丰, 是驰名欧洲的诗人、学者、 文学家、哲学家、历史学 家,后起的启蒙思想家们 的精神导师。
二、启蒙运动的兴起
1、“用科学批判神学,用人权反对专制” 2、目的要求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以求自
身利益得到保障 3、斗争对象指向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为
它辩护的天主教神学教义 4、思想渊源是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 5、运动内容传播宣扬人权和民主
三、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
启蒙思想家的主体是代表大中资产阶级利 益的知识分子群体,也包括早期的空想社 会主义者。 伏尔泰 百科全书派(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 空想社会主义者(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
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是第一部影响巨大的大型参考书 ,百 科全书派冲破多次政教禁令并克服了重重困难,1751~1772年共出 版28卷,1776~1780年又增加补遗及索引7卷。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 舆论准备。
三、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
1、伏尔泰,原名弗朗斯 瓦·马利·阿鲁挨,是启蒙 运动的思想领袖,大资产 阶级温和派的代表。年轻 时神兽毕耶尔贝尔著作的 影响,因对贵族桀骜不驯, 两次入巴士底狱。在英国 期间,受到英国政治制度 的影响,积极介绍牛顿和 洛克的学说,推崇开明君 主制,其一生著述甚丰, 是驰名欧洲的诗人、学者、 文学家、哲学家、历史学 家,后起的启蒙思想家们 的精神导师。
二、启蒙运动的兴起
1、“用科学批判神学,用人权反对专制” 2、目的要求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以求自
身利益得到保障 3、斗争对象指向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为
它辩护的天主教神学教义 4、思想渊源是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 5、运动内容传播宣扬人权和民主
三、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
启蒙思想家的主体是代表大中资产阶级利 益的知识分子群体,也包括早期的空想社 会主义者。 伏尔泰 百科全书派(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 空想社会主义者(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
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是第一部影响巨大的大型参考书 ,百 科全书派冲破多次政教禁令并克服了重重困难,1751~1772年共出 版28卷,1776~1780年又增加补遗及索引7卷。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 舆论准备。
启蒙运动课件(共24张PPT)
所谓“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启蒙运动
产生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意义)
为什么会发生代表人物及主张影响及意义
1、启蒙运动Leabharlann 背景科学的发展不仅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促进人们对社会的思考。18世纪,欧洲先进的思想家们相信,和自然界遵循一定的法则一样,人类社会也受一定的法则支配,人类既然能够凭借自己的理性去发现自然界的法则,也一定能够凭借这种理性的力量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感受启蒙大师思想—卢梭】
天赋人权;
主权在民;
发展“社会契约”论,提出“人民主权”说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
资料1 卢梭认为,只有全体社会成员经过协议,订立社会契约,“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资料2 卢梭认为,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行动是合法的。
根据资料1,卢梭认为合法的政府权力是来自于上帝还是来自于人民?
从这几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伏尔泰的哪些主张?
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 “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提倡“天赋人权”,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
提倡“人性”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崇尚“理性”,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人文主义者对宗教的态度较温和
提出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
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前提下进行
文艺复兴(人性):使人类从神权束缚下解脱出来启蒙运动(理性):使人类从封建王权中解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s family
He was born in the southwest of France in
1698. His father, was a soldier with a long noble ancestry. His mother, who died when he was
seven, was a female inheritor of a large amount of money, which brought the title of barony to this family. After having studied at the Catholic College
Although the Enlightenment was a movement that gained momentum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its intellectual origin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previous century. The most important
His works
1. Persian Letters《 波斯人信札》 (1721). he achieved literary success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it.
2. Considerations on the Causes of the Grandeur and Decadence of the Romans (1734). 《罗马盛衰原因论》
Persian Letters
It is an
epistolary novel
Plot Summary
In 1711 Usbek leaves his home to undertake the long journey to France, accompanied by his young friend Rica. He leaves behind five wives in the care of a number of black eunuchs, one of whom is the head or first eunuch. During the trip and their long stay in Paris, they comment, in letters exchanged with friends and mullahs, on numerous aspects of Western. Over time, various disorders surface back in the seraglio, and, beginning in 1717 ,the situation there rapidly unravels. Usbek orders his head eunuch to crack down, but his message does not arrive in time, and a revolt brings about the death of his wives,.
of Juilly, he married. His wife was a protestant,
who brought him a substantial dowery when he was 26. The next year, he inherited a fortuneell as the title Baron de
French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in Enlightenment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The enlightenment was an intellectual movement originating in France, which widespread support among the ruling and intellectual classes of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It characterizes the effort by certain European writers to use critical reason to free minds from prejudice, unexamined authority and oppression by Church or State. Therefore the enlightenment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Age of Reason.
3. The spirit of laws 《论发的精神》 (1748). It quickly rose to a position of enormous influence.
In France, it met with an unfriendly reception from both supporters and opponents of the regime. But it received the highest praise from the rest of Europe, especially Britain.
forerunners of the Enlightenment were two 17th Englishmen John Lock and Newton.
Montesquieu
He is a jurist, satirist, and political and social philosopher. He is also the great French men of letters associated with tne Enlightenment.
Montesquieu. But in 1726, he sold this title and got much money to settle in Paris.
His death
During his life, Montesquieu traveled for a number of years through Europe including Austria and Hungray, spending a year in Italy and 18 months in England before resettling in France. He was troubled by poor eyesight, and was completely blind by the time he died from a high fever in 1755. He was buried in the 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