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帖集会帖1
馆阁体书法范本
馆阁体书法范本
一、引言
本书法作品为馆阁体书法范本,旨在传承中华传统书法艺术,展示馆阁体的独特魅力。
本书法范本由以下内容构成:
二、书法名称
《书法名称》
三、作者
作者姓名(以下简称“作者”)
四、创作目的
作者以此书法范本展示馆阁体书法的艺术之美,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馆阁体书法,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作品内容
1.篆书书法样本
2.隶书书法样本
3.魏碑书法样本
4.草书书法样本
5.钢笔行草书法样本
6.其他馆阁体书法样本
六、授权声明
1.本书法范本为作者原创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
2.未经作者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复制、传播、用于商业用途等。
七、使用规范
1.任何单位或个人在非商业范围内可以免费参考、学习、欣赏本书法范本。
2.若需用于商业用途或其他用途,必须事先取得作者授权,签订书面合同,并
支付相应的授权费用。
八、免责条款
1.作者对使用本书法范本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概不负责。
2.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本书法范本应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九、争议解决
凡因本书法范本引起的任何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可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解决。
十、附则
1.本书法范本自_日期_起生效。
2.本书法范本的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根据以上条款,本书法范本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代书法名帖全部资料汇编
赵孟頫
胆巴碑 仇锷墓志铭汲黯传 道德经与山巨源绝交书 朱子感兴诗 洛神赋杜甫秋兴 真草千字文酒德颂 吴兴赋致德辅教谕尺牍 致埜堂提举友旧执事尺牍 种松帖 致中峰和尚札 致景亮书册 与中峰明本札 与中峰和尚书 雪晴云散帖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续千字文卷 行书杂书三帖卷 行书十札卷 行书诗翰 闲居赋 王羲之轶事帖 题烟江叠嶂图 书简 手札 秋兴赋 七绝诗册 国宾山长帖卷 昔寻李愿诗卷 题烟江叠障图 寿春堂记 三门记 归去来辞 管道曻秋深帖 赤壁赋
怀仁集王羲之《三藏圣教序》集王羲之《心经》集王羲之《金刚经》杨凝式韭花帖 夏热帖 神仙起居法 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徐浩不空和尚碑陈尚仙墓志 朱巨川告身 嵩阳观记 李岘墓志 李岘妻独孤峻墓志李邕麓山寺碑(全)云麾将军碑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怀素大草千字文小草千字文怀素自叙帖藏真律公帖 苦笋帖 论书帖 圣母帖 食鱼帖 四十二章经智永墨本真草千字文
武威张伯升柩铭 阜阳汉简 甘谷汉简 江陵凤凰山木牍 银雀山汉简 马王堆帛书
名家
李斯 (泰山刻石-全本 峄山刻石 琅琊台刻石)张芝(冠军帖 终年帖 二月八日帖 秋凉平善帖 今欲归帖) 皇象(急就章) 蔡邕(熹平石经)
魏晋南北朝
钟繇宣示表 荐季直表 还示表 贺捷表 墓田丙舍帖 力命表索靖出师颂 月仪帖卫夫人淳化阁帖游相本载卫夫人作品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倪宽赞 大字阴符经 行书枯树赋 房玄龄碑 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碑摹兰亭序
柳公权玄秘塔碑 神策军碑 蒙诏帖 兰亭诗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摹兰亭序 汝南公主墓志 小楷破邪论序
张旭古诗四帖 肚痛帖 终年帖 楷书郎官石柱记断千字文《心经》孙过庭书谱钟绍京灵飞经贺知章草书孝经杜牧张好好诗
乙瑛碑 全本
袁安碑 阳嘉残碑刘平国刻石 开通褒斜道刻石 开母庙石阙铭 鲍捐神坐
历代法帖名称大全
历代法帖名称大全
古代的法帖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参考和学习对象,每一代的书法大家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法帖。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历代法帖名称:
1.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
- 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
2. 《兰亭序》(行书):
- 王羲之的又一代表作,内容为兰亭宴会的序文,被誉为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作。
3. 《颜氏家庙碑》(楷书):
- 唐代颜真卿的代表作,其字体遒劲有力,影响深远。
4. 《祭侄文稿》(行书):
- 唐代柳公权的作品,以其豪放、磅礴的气势著称。
5. 《邺城碑》(楷书):
- 唐代欧阳询的代表作,书法端庄刚劲。
6. 《唐太宗碑》(楷书):
- 唐代颜真卿所书,字迹工整、遒劲有力。
7. 《乾隆御制圣旨》(篆书):
- 清代乾隆所书,是篆书的代表作之一。
8. 《苏文忠公碑》(楷书):
- 晋代苏昭的代表作,以其刚劲有力的笔墨著称。
这些法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代表着各个时期书法发展的高峰和特色,对后世书法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发。
王羲之所有字帖,太珍贵了收藏起来!
王羲之所有字帖,太珍贵了收藏起来!2017-10-14 20:07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
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
《兰亭序》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
其突出之处就是章法自然,气韵生动。
通观全文,从容不迫,得心应手,使艺术风格同文字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表现了王羲之与朋友聚会时快然自足之情怀。
情文并茂,心手合一,气韵生动,被历代学书者奉为学习行书的典范。
译文: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
羲之女爱再拜。
想邰儿悉佳。
前患者善。
所送议当试寻省。
左边剧。
译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
羲之顿首顿首。
《干呕帖》《干呕帖》,又名《如常帖》、《昨还帖》。
纵14.1厘米,横26.4厘米,共4行36个字,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临摹本。
国家一级文物。
是王羲之病中写给友人的短信。
该帖笔意神采超逸,书风沉着劲健,曾刻录于《淳化阁帖》之中,是流传有序的艺术珍品。
《大观帖》大观帖,中国北宋官刻丛帖。
刻帖工作由龙大渊主持,蔡京奉旨书写帖内的款识标题。
因刻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称之为《大观帖》。
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也有称《大观太清楼帖》者。
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赐给,因此流传较少。
《十七帖》《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
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
是煊赫著名帖也。
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
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王羲之所有字帖
王羲之所有字帖王羲之字帖⼀帖尽览(收藏)个⼈图书馆⼆〇⼆⼀年五⽉王羲之所有字帖,⼀帖尽览(收藏)名家天地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个有关他的故事。
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化现象。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原籍琅琊⼈(今属⼭东临沂),居会稽⼭阴(浙江绍兴)。
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称“王右军”。
他出⾝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岁时经⽗亲传授笔法论,“语以⼤纲,即有所悟”。
他⼩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卫夫⼈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的⾼度。
与两汉、西晋相⽐,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最⼤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
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书遒劲⾃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引⼊⼀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且能表现书法美。
后来的书家⼏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有“书圣”美誉。
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曾留下形形⾊⾊的传说,有的甚⾄成为绘画的题材。
他的⾏草书⼜被世⼈尊为“草之圣”。
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七帖》、⼩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孙。
其⼦⽞之,善草书;凝之,⼯草⾪;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书;焕之,善⾏草书;献之,则称“⼩圣”。
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凝、操、徽、涣之四⼦书,与⼦敬书俱传,皆得家范,⽽体各不同。
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王献之书法名帖集
王献之书法名帖集王献之是古代第一书法家王羲之的最小的儿子(第七子)。
这个儿子既正派又潇洒,是被夸着长大的。
王献之六七岁时就跟着父亲习字。
有次,父亲趁其不备,从后面猛地抓起他的笔往上一提,但笔被他抓得很牢,提不动。
这表示他小时候写字就遒劲有力。
王羲之预言说:“我这小儿以后会成为书法名家(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献之日后果然成为与父亲齐名的书法家。
不过,他为人高迈,家里又阔,不靠卖字赚钱。
所以求他一字很难,全要看他高兴。
有一次,他到寺院逛,看见新刷的白墙,有了创作欲,就取来一把大扫帚,沾着泥汁写了一个大大的字。
寺院的住持欢喜得要命,赶紧请人镌刻下来。
后来有很多人来参观这个字,连王羲之也不得不佩服。
还有一次,王献之到朋友家玩,这朋友穿了一件新的白袍子,正在午睡。
王献之看他的白衣服鲜洁可爱,就蘸墨在衣服上写满了诗文。
这朋友醒来后,如获至宝,把衣服珍藏了起来。
王献之<适奉帖>王献之<适奉帖>愿余帖拓本。
3行,46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
释文愿余上下安和。
知婢日夕疏,慰意。
育故羸,悬心。
倪比健也。
适奉永嘉去月十一日动静,故常患不宁。
诸女无复消息。
献之(白)。
王献之十二月帖(《宝晋斋法帖》本)王献之外甥帖冠军帖王献之前告帖王献之薄冷帖先夜帖拓本先夜帖拓本。
5行,43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
释文得书为慰。
吾先夜遂大得服汤酒,诸治渐折,故顿,极难劳。
知足下便去,不得面别,怅恨深。
保爱。
临书增怀。
王献之(白)。
《思恋帖》承姑帖拓本承姑帖拓本。
6行,48字。
行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
释文献之白:承白,姑比日复小进退,其尔不得一极和,忧悚犹深。
不审以服散未?NFDC7书也。
舍内帖舍内帖3行,19字。
行草书。
释文白:承舍内分连近豫遂就,难以喻痛济理。
献之白。
静息帖拓本静息帖拓本。
9行,91字。
行书。
入刻《淳化阁帖》。
释文献之白:兄静息应佳,何以复小恶耶?伏想比消息理,尽转胜耳。
历代千字文名帖临本
历代千字文名帖临本自古以来,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
其中,千字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千古第一篇”,是书法爱好者们学习和练习的重要范本。
在历代书法名家的笔下,千字文得到了无数精美的临本,传世至今,成为了书法界的珍贵遗产。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历代千字文名帖临本的精彩之处。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
他以楷书书写了千字文,整体布局谨严有序,笔墨精致优美,字体端庄大方,结构严谨,体现了唐代书法的风采。
在颜真卿的千字文中,每个字形都严谨规整,笔画生动有力,气势磅礴,展现了唐代书法的雄浑之美。
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石鼓文》是宋代书法名帖中的经典之作。
他以行书书写了千字文,字迹圆润饱满,气势豪迈,布局得体,笔法灵动变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米芾的千字文展现了行书的独特魅力,雍容大气,端庄典雅,是宋代书法的典范之作。
米芾的千字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书法遗产。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赵石鼓字》是元代书法中的代表作之一。
他以隶书书写了千字文,字迹端庄挺拔,结构严谨,笔法古朴典雅,墨色深浅得宜,熟练运用了白描和点画等书法技法,使整体呈现出一种古朴、清秀的风格。
赵孟頫的千字文不仅传承了古代隶书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书法的艺术魅力。
明代书法家褚遂良的《褚玉堂帖》是明代书法中的杰作之一。
他以楷书书写了千字文,每个字形刚劲有力,结构严谨,笔势洗练娴熟,字体独具特色,气韵生动。
褚遂良的千字文体现了明代书法的刚劲雄浑,包含了丰富的审美情感和艺术内涵,给人以崇高与庄重之感。
清代书法家李邕的《牌位碑》是清代书法中的精品之作。
他以行楷书写了千字文,字迹挺拔有力,结构谨严有序,笔法优美流畅,书法风格庄重大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李邕的千字文传承了古代书法的精髓,展现了清代书法的品格和气度,是清代书法的经典之作。
以上所述的历代千字文名帖临本,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代表作品,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书法风格和艺术特点。
六幅王羲之草书名帖:岁忽终 感叹情深
六幅王羲之草书名帖:岁忽终感叹情深许以熟知,先以真知。
王羲之导语:王羲之真迹早已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历来已被当作真迹看待。
由于年代久远,对它的摹刻年代就有不同推断。
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
它著录极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与可靠,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以下是六幅王羲之的草书作品,虽为摹本,但仍能感受到其“书圣”之风范!“岁忽终感叹情深”《平安帖》《平安帖》,是王羲之的书法精品力作,曾被乾隆帝盛誉可以媲美“三希堂”瑰宝,《平安帖》可称顶级藏品,《平安帖》最早见于《宣和书谱》著录,四行,四十一字。
草书《平安帖》因隔水上标题“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平安帖”而名。
绢本墨迹本《平安帖》与北宋《绛帖》法帖第六收刻的《告姜道帖》前半部分内容相同。
《告姜道帖》九行七十四字,墨迹本《平安帖》四行四十字。
徐邦达在所著《古书画伪讹考辨》一书中认为是南宋勾摹本。
金运昌在《管窥草书〈平安帖〉》一文中则认为是北宋王诜临本。
王羲之《平安帖》宋代摹本绢本墨迹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共4行,41字【释文】原文:十二月六日。
告姜道等。
岁忽终。
感叹情深。
念汝不可往。
得去十月书。
知姜等平安。
寿故不平。
复悬心。
顷异寒。
大意:十二月六日,告姜道等诸人,岁月如逝,转眼又快要到年终了,深为感叹。
我很想念你们,但又不能前往见你们。
收到你们去年十月的来信,知道、姜等人的近况尚好,只是寿的旧病尚未恢复,令我十分担忧。
最近天气异常寒冷。
草书《平安帖》在元代为柯九思收藏,在绢面左右及宋绫隔水的骑缝上盖有他多方收藏印。
明初收藏于李锦之手,之后为文徵明所得,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文氏父子将其刻入《停云馆法帖》卷四,被文氏认定为唐人所摹。
文徵明又将《平安帖》传与长子文彭。
后被明代朱忠僖、王世懋、孙鑛等收藏。
明末藏于安徽歙县收藏家吴琮生处。
清初分别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标家,梁清标去世时被收入清内府。
史上最全书法字帖
史上最全书法字帖《历代名家书法全集》0.5版0.5版更新说明0.5版共收录书法家223位,新增字帖161本,共计收录字帖1358本。
包括:1、南北朝碑碣、墓志、造像记、龙门二十品等已更新。
2、收录众多东晋小楷作品及名家。
3、更新部分历代名家出生年月。
4、已收齐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怀素、张芝、李斯、柳公权、蔡襄、赵佶等书法名家重要字帖,欢迎转发分享,如有纰漏敬请告知,多谢多谢!弘扬中华文化让每一个人都能免费得到优质的书法字帖,是我们团队今后的努力目标。
您的转发和宣传就是对我们的最大帮助^_^!您的留言意见,指正或补充的字帖内容,经采纳后您的微信网名将收录在“《书法字典》编撰者名录”内。
感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注】以下目录中蓝色条目为已有字帖,可点击进入;黑色条目为尚未收录字帖,如有纰漏望及时指正。
历代名帖先秦甲骨文《中国法书选:甲骨文金文》金文《散氏盘》善本金文《散氏盘》拓本历代名帖秦汉┣ 秦代┊佚名 --------------------- 碑碣《原色法帖选:石鼓文》后劲本碑碣《原色法帖选:石鼓文》先锋本碑碣《原色法帖选:石鼓文》中权本┣ 秦代┊李斯 -284至-208 ------------------ @李斯《泰山刻石》@李斯《峄山刻石》@李斯《琅琊台刻石》@李斯《会稽刻石》┣汉代┊张芝约124至192 ------------------ @张芝《冠军帖》@张芝《终年帖》@张芝《二月八日帖》@张芝《秋凉平善帖》@张芝《今欲归帖》┣ 汉代┊蔡邕 133至192 ------------------ @蔡邕《熹平石经》赏析┣ 汉代┊佚名 ---------------------汉简《居延汉简》汉简《甘谷汉简》汉简《敦煌汉简》汉简《武威汉简》汉简《武威医简》汉简《楼兰木简》汉简《楼兰简纸》汉简《河西简牍》帛书《黄帝书》摩崖《石门颂》中国法书选摩崖《西狭颂》摩崖《郙阁颂》新增摩崖《开通褒斜道刻石》新增摩崖《杨淮表记》新增碑碣《西岳华山庙碑》华阴本碑碣《乙瑛碑》碑碣《礼器碑》碑碣《礼器碑》中国法书选碑碣《史晨碑》中国法书选碑碣《史晨前碑/史晨后碑》碑碣《鲜于璜碑》碑碣《朝侯小子残碑》碑碣《张迁碑》新增碑碣《张迁碑》单字目录新增碑碣《衡方碑》新增历代名帖魏晋┣ 三国┊钟繇 151至230 ------------------ @钟繇《宣示表》@钟繇《宣示表》单字目录@钟繇《荐季直表》@钟繇《荐季直表》多版本@钟繇《还示表》二种@钟繇《贺捷表》@钟繇《墓田丙舍帖》@钟繇《力命表》@钟繇《得长风帖》┣ 三国┊山涛 205至283 ------------------ @山涛《侍中帖》新增┣ 三国┊皇象 230至279 ------------------ @皇象《急就章/急就篇》┣ 晋代┊索靖 239至303 ------------------ @ 索靖《出师颂》@ 索靖《月仪帖》┣ 晋代┊司马攸 248至283 ------------------ @司马攸《望近帖》新增┣ 晋代┊陆机 261至303 ------------------ @陆机《平复帖》┣ 晋代┊郗鉴 269至339 ------------------ @郗鉴《灾祸帖》新增┣ 晋代┊卫夫人 272至349 ------------------ @卫夫人《急就帖/急就章》新增┣ 晋代┊王廙 276至322 ------------------ @王廙《祥除帖》新增┣ 晋代┊王羲之 303至361 ------------------ @王羲之《兰亭序/兰亭集序》@王羲之《兰亭序/兰亭集序》赏析@王羲之《定武兰亭真本》柯九思藏本1@王羲之《定武兰亭真本》柯九思藏本2@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高清@王羲之《初月帖》@王羲之《都下帖》@王羲之《丧乱帖》@王羲之《二谢帖》@王羲之《二谢帖》高清@王羲之《得示帖》@王羲之《奉橘帖》@王羲之《寒切帖》@王羲之《寒切帖》赏析@王羲之《何如帖》@王羲之《何如帖》赏析@王羲之《孔侍中帖》@王羲之《频有哀祸帖》@王羲之《平安帖》@王羲之《七月帖》@王羲之《其书帖》@王羲之《日月如驰帖》@王羲之《上虞帖》@王羲之《行穰帖》@王羲之《姨母帖》@王羲之《胡母帖》@王羲之《游目帖》@王羲之《雨后帖》@王羲之《袁生帖》@王羲之《远宦帖/省别帖》高清@王羲之《旃罽胡桃帖》@王羲之《长风帖》@王羲之《妹至帖》@王羲之《嫂安和帖》@王羲之《十七帖》@王羲之《月半帖/月半念帖》@王羲之《衰老帖》@王羲之《散势帖》@王羲之《敬豫帖》@王羲之《大观帖/太清楼帖》@王羲之《王羲之尺牍集》@王羲之《淳化阁帖》肃府本@王羲之《淳化阁帖》美国安思远藏宋拓本@王羲之《淳化阁帖|卷六:王羲之法帖》早稻田藏@王羲之《淳化阁帖|卷七:王羲之法帖》早稻田藏@王羲之《淳化阁帖|卷八:王羲之法帖》早稻田藏@王羲之《孝女曹娥碑》@王羲之《兴福寺断碑》@王羲之《心经》集字版@王羲之《金刚经1》@王羲之《金刚经2》@王羲之《道德经》@王羲之《小楷》选字本@王羲之《乐毅论》@王羲之《黄庭经》@王羲之《佛遗教经》@王羲之《佛遗教经》无缺字版@王羲之《草诀百韵歌》@王羲之《草诀百韵歌》单字目录@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並序》@王羲之《集王羲之圣教序》@王羲之《原色法帖选:集字圣教序》朱卧庵本@王羲之《原色法帖选: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王羲之《集古草诀-米芾集字》清拓本┣ 晋代┊庾翼 305至345 ------------------ @庾翼《故吏帖》新增┣ 晋代┊司马昱 320至372 ------------------ @司马昱《庆赐帖》新增┣ 晋代┊谢安 320至385 ------------------ @谢安《谢万帖》@谢安《六月帖》新增┣ 晋代┊郗超 336至378 ------------------ @郗超《远近帖》新增┣ 晋代┊王徽之 338至386 ------------------ @王徽之《新月帖》┣ 晋代┊王献之 344至386 ------------------ @王献之《廿九日帖》@王献之《舍内帖》五种@王献之《鹅群帖》@王献之《东山松帖》@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白玉版@王献之《鸭头丸帖》@王献之《敬祖帖》@王献之《原色法帖选:中秋帖》@王献之《患脓帖》@王献之《中国法书选:王献之尺牍集》@王献之《十二月割帖》@王献之《兰草帖》@王献之《消息帖》@王献之《夏日帖》@王献之《集会帖》@王献之《阿姑帖》@王献之《阿姨帖》@王献之《黄门帖》@王献之《告仲宗帖》@王献之《前告帖》@王献之《益部帖》@王献之《阮新妇帖》@王献之《保母帖》@王献之《薄冷帖》@王献之《月终帖》@王献之《先夜帖》@王献之《奉对帖》@王献之《吴兴帖》@王献之《天宝帖》@王献之《瞻近帖》@王献之《不谓帖》@王献之《姊性缠绵帖》@王献之《静息帖》@王献之《思恋帖》@王献之《卫军帖》@王献之《岁尽帖》@王献之《夏节帖》@王献之《愿馀帖》@王献之《节过帖》@王献之《余杭帖》@王献之《承姑帖》@王献之《想彼帖》@王献之《奉别帖》@王献之《授衣帖》新增@王献之《诸女帖》@王献之《诸舍帖》@王献之《相迎帖》新增@王献之《委屈帖》@王献之《疾不退帖》@王献之《外甥帖》@王献之《冠军帖》@王献之《承服帖/肾气丸帖》新增@王献之《忽动帖》@王献之《服油帖》@王献之《江州帖》@王献之《淳化阁帖|卷九:王献之法帖(早稻田藏)》┣ 晋代┊王珣 349至400 ------------------@王珣《伯远帖》┣ 晋代┊王珉 351至388 ------------------@王珉《欲出帖》更新┣ 晋代┊司马道子 364至403 ------------------@司马道子《异暑帖》新增┣ 三国┊佚名 ------------------碑帖《王基断碑/东武侯王基碑》新增┣ 晋朝┊佚名 ------------------碑帖《中国法书选: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碑碣《高丽好大王碑》法书《中国法书选:魏晋唐小楷集》敦煌《畅玄》残卷历代名帖南北朝┣ 南北朝┊薄绍之约425至460 ------------------ @薄绍之《薄绍之书作》新增┣ 南北朝┊王僧虔 426至485 ------------------ @王僧虔《王琰帖》┣ 南北朝┊安弘嵩约430至470 ------------------ @安弘嵩《大智度论残卷》┣ 南北朝┊郑道昭 455至516 ------------------ @郑道昭《郑羲下碑》┣ 南北朝┊王志 460至513 ------------------@王志《一日无申帖》┣ 南北朝┊王荟 464至549 ------------------@王荟《疖肿帖》┣ 南北朝┊萧衍 464至549 ------------------@萧衍《异趣帖》┣ 南北朝┊萧思话 406至455 ------------------ @萧思话《萧思话书作》新增┣ 南北朝┊陶弘景 456至536 ------------------ @陶弘景《瘗鹤铭》┣ 南北朝┊智永 510至608 ------------------@智永《真草千字文》@智永《中国法书选:真草千字文》@智永《真草千字文》关中本@智永《真草千字文》单字目录@智永《楷书千字文》┣ 南北朝┊佚名 ------------------摩崖《石门铭》新增摩崖《云峰山刻石》新增摩崖《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单字目录====墓志铭《刁遵墓志》新增墓志铭《石婉墓志/石夫人墓志》新增墓志铭《李壁墓志》新增墓志铭《刘贤墓志》新增墓志铭《鞠彦云墓志》新增墓志铭《于仙姬墓志/于夫人墓志》新增墓志铭《皇甫驎墓志》新增墓志铭《孙叔协墓志》新增墓志铭《张黑女墓志/张玄墓志》新增墓志铭《孟敬训墓志》新增墓志铭《崔敬邕墓志》新增墓志铭《吊比干墓文》新增墓志铭《司马悦墓志》新增墓志铭《司马显姿墓志》墓志铭《司马景和墓志/司马昞墓志》新增墓志铭《司马景和妻墓志》新增墓志铭《司马绍墓志》新增墓志铭《密云太守霍扬碑》新增墓志铭《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新增墓志铭《故城阳康王元寿妃之墓志》新增墓志铭《元略墓志》新增墓志铭《元怀墓志》新增墓志铭《元桢墓志》新增墓志铭《元诊墓志》新增墓志铭《元倪墓志》新增墓志铭《元晖墓志》新增墓志铭《元瑛墓志》新增墓志铭《元寿安墓志》新增墓志铭《元显隽墓志》新增墓志铭《元珽妻穆玉容墓志》新增墓志铭《中国法书选:墓志铭集》墓志铭《中国法书选:墓志铭选》====造像碑《姚伯多造像记》新增造像碑《法行造像》新增法帖《原色法帖选:龙门造像记》合集《龙门二十品选》上合集《龙门二十品选》下龙门二十品《比丘道匠造像记》龙门二十品《北海王元祥造像记》龙门二十品《司马解伯达造像记》龙门二十品《齐郡王元佑造像记》龙门二十品《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龙门二十品《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龙门二十品《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一弗为亡夫张元祖造像记》龙门二十品《比丘惠感为亡父母造像记》龙门二十品《安定王元燮为亡祖等造像记》龙门二十品《高树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龙门二十品《北海王国太妃高为孙保造像记》龙门二十品《马振拜等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龙门二十品《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龙门二十品《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云阳伯郑长酞为亡父母等造像记》龙门二十品《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龙门二十品《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贺兰汗造像记》龙门二十品《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龙门二十品《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像记》====碑碣《高庆碑》新增碑碣《高湛碑》新增碑碣《高贞碑》原色法帖选碑碣《高贞碑》中国法书选碑碣《程哲碑》新增碑碣《曹恪碑》民国拓本碑碣《张猛龙碑》碑碣《张猛龙碑》原装本碑碣《敬使君碑》碑碣《晖福寺碑》新增碑碣《郑文公碑》新增碑碣《贾思伯碑》新增碑碣《马鸣寺碑》新增碑碣《元苌温泉颂》新增碑碣《广武将军碑》新增碑碣《南石窟寺碑》碑碣《大代华岳庙碑》碑碣《中岳嵩高灵庙碑》碑碣《沮渠安周造像碑》碑碣《赵君王修寺颂记》碑碣《李仲璇修孔子庙碑》碑碣《封龙山颂/封龙山碑》历代名帖隋唐五代┣ 隋代┊杨秀 573至618 ------------------ @杨秀《董美人墓志》┣ 唐代┊欧阳询 557至641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二玄社@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李琪本@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端方本新增@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朵云轩选字本@欧阳询《皇甫诞碑》@欧阳询《皇甫诞碑》单字版@欧阳询《皇甫诞碑》单字目录@欧阳询《仲尼梦奠帖》@欧阳询《化度寺碑》@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高清拓本@欧阳询《虞恭公碑》清内府旧藏本@欧阳询《卜商读书帖》@欧阳询《九歌》@欧阳询《张翰帖》单字版@欧阳询《窦娘子墓志》@欧阳询《黄叶和尚墓志铭》@欧阳询《李誉墓志》@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欧阳询《摹兰亭序》定武本@欧阳询《黄帝阴符经》@欧阳询《行书千字文》@欧阳询《心经》┣ 唐代┊虞世南 558至638 ------------------ @虞世南《临兰亭序》@虞世南《临兰亭序》神龙本@虞世南《破邪论序》@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赏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单字目录┣ 唐代┊陆柬之 585至638 ------------------ @陆柬之《陆机文赋》┣ 唐代┊褚遂良 596至659 ------------------ @褚遂良《原色法帖选:雁塔圣教序》@褚遂良《倪宽赞》@褚遂良《大字阴符经》@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单字目录@褚遂良《阴符经》执法教程@褚遂良《枯树赋》@褚遂良《枯树赋》赏析@褚遂良《文皇哀册》@褚遂良《房玄龄碑》新增@褚遂良《孟法师碑》@褚遂良《伊阙佛龛碑》@褚遂良《临兰亭序》@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帖》@褚遂良《中国法书选:褚遂良法帖集》@褚遂良《小楷千字文》新增┣ 唐代┊李世民 598至649 ------------------ @李世民《屏风帖》@李世民《温泉铭》@李世民《中国法书选:晋祠铭》┣ 唐代┊冯承素 617至672 ------------------ @冯承素《临兰亭序》┣ 唐代┊武则天 624至705 ------------------ @武则天《昇仙太子碑》新增@武则天·书法欣赏┣ 唐代┊欧阳通 625至691 ------------------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欧阳通《泉男生墓志》┣ 唐代┊王玄宗约636至686 ------------------ @王玄宗《王洪范碑》┣ 唐代┊敬客约640至670 ------------------ @敬客《大唐王居士砖塔铭》┣ 唐代┊孙过庭 646至691 ------------------ @孙过庭《书谱》@孙过庭《书谱》赏析@孙过庭《书谱》赏析漏之页┣ 唐代┊张从申约746至789 ------------------ @张从申《原色法帖选:李玄静碑》┣ 唐代┊薛稷 649至713 ------------------@薛稷《信行禅师碑》┣ 唐代┊钟绍京 659至746 ------------------ @钟绍京《灵飞经》单字目录@钟绍京《转轮圣王经》┣ 唐代┊尹元凯约668至715 ------------------ @尹元凯《美原神泉诗碑》┣ 唐代┊张旭 675至750 ------------------@张旭《心经》@张旭《肚痛帖》新增@张旭《终年帖》新增@张旭《断千字文》新增@张旭《古诗四帖》@张旭《严仁墓志》@张旭《郎官石柱记》新增┣ 唐代┊李邕 678至747 ------------------@李邕《晴热帖》新增@李邕《出师表》新增@李邕《叶有道碑》新增@李邕《法华寺碑》@李邕《麓山寺碑》新增@李邕《端州石室记》新增@李邕《端州石室记》民国拓本新增@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李邕《云麾将军李秀碑》┣ 唐代┊梁升卿约678至730 ------------------ @梁昇卿《御史台精舍碑》新增┣ 唐代┊李隆基 685至762@李隆基《石台孝经》单字目录@李隆基《鹡鸰颂》┣ 唐代┊魏栖梧约685至735 ------------------ @魏栖梧《善才寺碑》┣ 唐代┊韩择木约692至752 ------------------ @韩择木《南川县主墓志》新增┣ 唐代┊徐浩 703至783 ------------------@徐浩《不空和尚碑》@徐浩《陈尚仙墓志》新增@徐浩《嵩阳观记》新增@徐浩《李岘墓志》@徐浩《李岘妻独孤峻墓志》┣ 唐代┊颜真卿 709至784 ------------------ @颜真卿《中国法书选:颜勤礼碑》@颜真卿《颜勤礼碑》@颜真卿《颜勤礼碑》单字目录@颜真卿《多宝塔碑》@颜真卿《多宝塔碑》单字目录@颜真卿《多宝塔碑》赏析@颜真卿《东方朔画赞》@颜真卿《郭虚已墓志》@颜真卿《麻姑仙坛记》@颜真卿《竹山堂连句》墨迹本@颜真卿《竹山堂连句》临摹本@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颜真卿《祭侄稿》@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争座位帖》@颜真卿《三表帖》@颜真卿《让宪部尚书表》@颜真卿《祭伯父文稿》@颜真卿《中国法书选:颜真卿三稿》@颜真卿《刘中使帖》@颜真卿《大唐中兴颂》@颜真卿《颜氏家庙碑》@颜真卿《放生池碑》@颜真卿《裴将军诗》宋拓本@颜真卿《朱巨川告身》@颜真卿《湖州帖》@颜真卿《与蔡明远帖》@颜真卿《自书告身帖》@颜真卿《八关斋会报德记》@颜真卿《送刘太冲叙》@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新增┣ 唐代┊李白 701年至762 ------------------ @李白《上阳台帖》┣ 唐代┊李阳冰约721至785 ------------------ @李阳冰《三坟记》@李阳冰《三坟记》明拓本@李阳冰《谦卦铭》@李阳冰《怡亭铭》@李阳冰《城隍庙碑》┣ 唐代┊史惟则约727至766 ------------------ @史惟则《大智禅师碑》┣ 唐代┊怀素 737至799 ------------------@怀素《小草千字文》@怀素《怀素自叙帖》@怀素《藏真律公帖》@怀素《苦笋帖》@怀素《论书帖》@怀素《食鱼帖》@怀素《四十二章经》@怀素《精品小帖》赏析┣ 唐代┊张増约749至789 ------------------@张増《原色法帖选:段行琛碑》┣ 唐代┊郑云逵 756至810 ------------------ @郑云逵《原色法帖选:李广业碑》┣ 唐代┊贺知章约659至744 ------------------ @贺知章《孝经》1@贺知章《孝经》2┣ 唐代┊沈传师 769至827 ------------------ @沈传师《柳州罗池庙碑》┣ 唐代┊柳公权 778至865 ------------------ @柳公权《玄秘塔碑》@柳公权《原道碑》@柳公权《神策军碑》单字目录@柳公权《蒙诏帖》@柳公权《奉荣帖》@柳公权《九疑山赋》@柳公权《金刚经》@柳公权《教弟子言》@柳公权《太上洞玄消灾护命经》更新@柳公权《跋王献之送梨帖》@柳公权《大唐迴元观钟楼铭》┣ 唐代┊裴休 791至864 ------------------@裴休《圭峰禅师碑》@裴休《圭峰禅师碑》单字目录┣ 唐代┊杜牧 803至852 ------------------@杜牧《张好好诗》┣ 唐代┊杨凝式 873至954 ------------------ @杨凝式《夏热帖》@杨凝式《韭花帖》┣ 隋代┊佚名 ------------------碑碣《龙藏寺碑》墓志铭《巩宾墓志》新增┣ 唐代┊佚名 ------------------碑碣《孔颖达碑》碑碣《王履清碑》墓志铭《苏孝慈墓志/苏慈墓志》敦煌写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敦煌写经·小楷单字版历代名帖宋辽金┣ 宋代┊范仲淹 989至1052 ------------------ @范仲淹《道服赞》┣ 宋代┊文彦博 1006至1097 ------------------ @文彦博《内翰帖》┣ 宋代┊蔡襄 1012至1067 ------------------ @蔡襄《思咏帖》@蔡襄《思咏帖》单字目录@蔡襄《离都帖》@蔡襄《脚气帖》@蔡襄《彦猷侍读帖》@蔡襄《虚堂诗帖》@蔡襄《山堂诗帖》@蔡襄《持书帖》@蔡襄《门屏帖》@蔡襄《虹县帖》@蔡襄《谢郎帖/初春帖》@蔡襄《入春帖》@蔡襄《纡问帖》@蔡襄《暑热帖》@蔡襄《澄心堂帖》@蔡襄《蒙惠帖》@蔡襄《远蒙帖》@蔡襄《安道贴》单字目录@蔡襄《自书诗卷》@蔡襄《万安桥记》┣ 宋代┊蒋之奇 1031至1104 ------------------ @蒋之奇《北客帖》┣ 宋代┊王诜 1036至1093 ------------------ @王诜《跋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宋代┊苏轼 1037至1101 ------------------ @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新增@苏轼《归去来兮辞》新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李白仙诗卷》新增@苏轼《前赤壁赋》@苏轼《宝月帖》新增@苏轼《归院帖》@苏轼《北游帖》@苏轼《春中帖》@苏轼《秦太虚见戏耳聋诗》@苏轼《三舍人省上诗》新增@苏轼《洞庭春色赋》@苏轼《郭君帖》@苏轼《祭黄几道文》@苏轼《令子帖》@苏轼《表忠观碑》@苏轼《罗池庙碑》@苏轼《书林逋诗后》@苏轼《苏过手札》@苏轼《跋吏部陈公诗帖》@苏轼《次辩才韵诗帖》@苏轼《题王诜诗帖》@苏轼《东武帖》@苏轼《渡海帖》@苏轼《覆盆子帖》@苏轼《归安丘园帖》@苏轼《获见帖》@苏轼《一夜帖》@苏轼《江上帖/邂逅帖》@苏轼《天际乌云帖》@苏轼《王晋卿帖》@苏轼《新岁展庆帖》@苏轼《治平帖》@苏轼《中山松醪赋》@苏轼《醉翁亭记》@苏轼《丰乐亭记》@苏轼《尊丈帖》@苏轼《啜茶帖》@苏轼《桤木卷帖》@苏轼《原色法帖选:寒食帖》@苏轼《中国法书选:寒食帖》@苏轼《寒食帖》赏析@苏轼《人来得书帖》@苏轼《心经》@苏轼《大般涅槃经》第十一卷@苏轼《苏轼集》┣ 宋代┊黄庭坚 1045至1105 ------------------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传》@黄庭坚《庞居士寒山子诗》@黄庭坚《南康帖》@黄庭坚《荆州帖》@黄庭坚《山预帖》@黄庭坚《糟姜帖》@黄庭坚《辱教帖》单字目录@黄庭坚《刘禹锡竹枝词》@黄庭坚《诸上座帖》@黄庭坚《经伏波神祠》@黄庭坚《花气熏人帖》更新@黄庭坚《题王诜诗帖》@黄庭坚《惟清道人帖》@黄庭坚《寄岳云帖》@黄庭坚《公以道安帖》@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黄庭坚《诗送四十九姪帖》@黄庭坚《致云夫七弟得书》@黄庭坚《杜甫寄贺兰铦诗》@黄庭坚《杜甫诗三首》@黄庭坚《跋东坡书寒食诗帖》@黄庭坚《行书华严经疏卷》@黄庭坚《行书小子相帖》@黄庭坚《行书赠张大同书》@黄庭坚《制婴香方》@黄庭坚《自书松风阁诗卷》@黄庭坚《书赠李方叔真迹卷》@黄庭坚《牛口庄题名》@黄庭坚《牛儿帖》@黄庭坚《出宫赋》@黄庭坚《王长者墓志铭》@黄庭坚《砥柱铭》@黄庭坚《苦笋赋》新增@黄庭坚《金刚经》@黄庭坚《黄庭坚集》┣ 宋代┊蔡京 1047至1126 ------------------ @蔡京《节夫帖》@蔡京《宫使帖》@蔡京《草堂诗题记》┣ 宋代┊蔡卞 1048至1117 ------------------ @蔡卞《唐玄宗鹡鸰颂题跋》┣ 宋代┊米芾 1051至1107 ------------------ @米芾《多景楼诗册》@米芾《方圆庵记》@米芾《蜀素帖》全卷@米芾《蜀素帖》单字目录@米芾《虹县诗卷》@米芾《研山铭》@米芾《苕溪诗帖》@米芾《褚摹兰亭序卷》@米芾《拜中岳命作》@米芾《提刑殿院帖》@米芾《大道帖》@米芾《淡墨秋山诗帖》@米芾《德忱帖》更新@米芾《东山松帖》@米芾《法华台诗帖》@米芾《吴江舟中诗卷》@米芾《焚香帖》@米芾《甘露帖》@米芾《公议帖》@米芾《韩马帖》@米芾《湖州帖》@米芾《黄绢本兰亭序跋赞》@米芾《寄魏泰诗帖》@米芾《晋纸帖》@米芾《来戏帖》@米芾《贺铸帖》@米芾《乐兄帖》@米芾《李太师帖》@米芾《粮院帖》@米芾《留简帖》@米芾《伯充帖/眼目帖》@米芾《丹阳帖》@米芾《临沂使君帖》@米芾《圣母帖》@米芾《临十七帖》@米芾《清和帖》@米芾《离骚经》单字目录@米芾《三吴诗帖》@米芾《岁丰帖》@米芾《彦和帖》@米芾《值雨帖》@米芾《尺牍九札》@米芾《学书帖》@米芾《论草书帖》@米芾《紫金帖》@米芾《箧中帖》@米芾《臈白帖》@米芾《三帖卷》@米芾《砂步诗帖》@米芾《盛制帖》@米芾《适意帖/玉格帖》@米芾《好事家帖》@米芾《叔晦帖》@米芾《苏太简参政帖》@米芾《逃暑帖》@米芾《殿院帖》@米芾《王略帖赞》@米芾《吾友帖》@米芾《向乱帖》@米芾《非才当剧帖》@米芾《向太后挽词帖》@米芾《新恩帖》@米芾《绍兴米帖》@米芾《萧闲堂》@米芾《行穰帖》@米芾《元日帖》@米芾《张季明帖》@米芾《政事帖》@米芾《致伯修老兄尺牍》@米芾《致伯充尺牍/业镜帖》@米芾《秋暑憩多景楼帖》@米芾《行书三帖卷之叔晦帖》@米芾《行书三帖卷》单字目录@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米芾《珊瑚帖/复官帖/珊瑚复官二帖》@米芾《中秋诗帖》@米芾《紫金研帖》@米芾《穰侯出关诗帖》@米芾《鲍参军舞鹤赋》@米芾《米芾集》┣ 宋代┊米友仁 1074至1153 ------------------ @米友仁《动止持福帖》┣ 宋代┊赵佶 1082至1135 ------------------ @赵佶《千字文》单字目录更新@赵佶《题李白上阳台帖》@赵佶《跋欧阳询张翰帖》@赵佶《闰中秋月诗帖》@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赵佶《蔡行敕卷》@赵佶《祥龙石图卷》@赵佶《神霄玉清万寿宫诏》@赵佶《怪石诗帖》@赵佶《秾芳诗帖》@赵佶《夏日诗帖》┣ 宋代┊蒋璨 1085至1159 ------------------ @蒋璨《跋怀素自叙帖》┣ 宋代┊秦桧 1090至1155 ------------------ @秦桧《偈语》┣ 宋代┊赵构 1107至1187 ------------------@赵构《后赤壁赋卷》@赵构《白居易诗》新增┣ 宋代┊陆游 1125至1210 ------------------ @陆游《北齐校书图跋》┣ 金代┊任询 1133至1204 ------------------ @任询《古柏行》┣ 金代┊张栻 1133至1180 ------------------ @张栻《严陵帖》新增┣ 金代┊王庭筠 1151至1202 ------------------ @王庭筠《重修蜀先主庙碑》历代名帖元代┣ 元代┊鲜于枢 1246至1302 ------------------ @鲜于枢《老子道德经》@鲜于枢《麻徵君透光古镜歌》@鲜于枢《御史箴卷》@鲜于枢《乱泉飞下》赏析@鲜于枢《陶渊明归去来辞》@鲜于枢《韩愈进学解》@鲜于枢《韩愈石鼓歌》@鲜于枢《草书秋怀二章》@鲜于枢《草书苏轼海棠诗卷》@鲜于枢《杜甫魏将军歌诗》┣ 元代┊冯子振 1251至1348 ------------------ @冯子振《与无隐元晦诗》新增┣ 元代┊赵孟頫 1254至1322 ------------------ @赵孟頫《临济正传虎丘隆禅师碑》@赵孟頫《虎丘字碑》单字目录@赵孟頫《五柳传》单字目录@赵孟頫《归去来辞》单字目录更新@赵孟頫《胆巴碑》@赵孟頫《胆巴碑》单字目录@赵孟頫《出师表》@赵孟頫《仇锷墓志铭》@赵孟頫《汉汲黯传》@赵孟頫《道德经》@赵孟頫《与山巨源绝交书》@赵孟頫《朱子感兴诗》@赵孟頫《陋室铭》@赵孟頫《洛神赋》@赵孟頫《杜甫秋兴诗卷》@赵孟頫《四时读书乐》@赵孟頫《真草千字文》@赵孟頫《吴兴赋》@赵孟頫《致德辅教谕尺牍》@赵孟頫《致埜堂提举友旧执事尺牍》@赵孟頫《种松帖》@赵孟頫《致中峰和尚札》@赵孟頫《致景亮书册》@赵孟頫《与中峰明本札》@赵孟頫《雪晴云散帖》@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清殿记》@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单字目录更新@赵孟頫《杭州福神观记卷》@赵孟頫《雪岩和尚拄杖歌卷》@赵孟頫《书昼锦堂记》@赵孟頫《跋欧阳询仲尼梦奠帖》@赵孟頫《楞严经讃》@赵孟頫《续千字文卷》@赵孟頫《杂书三帖卷》@赵孟頫《十札卷》@赵孟頫《诗翰》@赵孟頫《无逸》@赵孟頫《崑山州淮云院记》@赵孟頫《闲居赋》@赵孟頫《止斋记》@赵孟頫《王羲之轶事帖》@赵孟頫《秋兴赋并序》@赵孟頫《七绝诗册》@赵孟頫《国宾山长帖卷》@赵孟頫《昔寻李愿诗卷》@赵孟頫《北陇耕云书卷》@赵孟頫《道场诗帖》@赵孟頫《近来吴门帖》@赵孟頫《题烟江叠障图》@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赵孟頫《寿春堂记》@赵孟頫《秋深帖》更新@赵孟頫《趵突泉诗》@赵孟頫《赤壁赋》单字版@赵孟頫《赤壁赋》单字目录@赵孟頫《后赤壁赋》@赵孟頫《湖州妙严寺记》@赵孟頫《光福寺重建塔记》@赵孟頫《佛说八大人觉经》@赵孟頫《二赞二诗卷》@赵孟頫《跋苏轼治平帖》@赵孟頫《续书谱》@赵孟頫《临兰亭序》六种@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赏析@赵孟頫《临玉枕兰亭》@赵孟頫《心经册页》@赵孟頫《心经》@赵孟頫《心经》单字目录@赵孟頫《大字行书字帖》赏析《赵孟頫标准字帖》米字格@赵孟頫《赵孟頫集》┣ 元代┊邓文原 1258至1328 ------------------ @邓文原《致景良郎中尺牍》@邓文原《瞻近汉时二帖跋》@邓文原《五言律诗》@邓文原《题松风阁卷》@邓文原《临急就章全卷》新增@邓文原《家书帖》@邓文原《芳草帖》┣ 元代┊管道升 1262至1319 ------------------。
历代书法名帖
先秦时期中山王三器、中山王圆壶、中山王方壶、中山王鼎、侯马盟书、公乘得守丘刻石、兮甲盘、司母戊、四祀其卣、大克鼎、大盂鼎、天亡簋、子仲姜盘、宰甫卣、小克鼎、戍嗣子鼎、战国越王剑铭、攻吴王夫差鉴、散氏盘、曶鼎、栾书缶、楚简、毛公鼎、墙盘、王孙遗者钟、甲骨文大型涂朱牛骨刻辞宰丰骨匕记事刻辞甲骨文小百科、甲骨文拓片、甲骨文百家姓、祭祀卜辞等、祭祀狩猎涂朱牛骨、石鼓文、中权本选页、先锋本选页、后劲本全本、明拓本、秦公簋簋虢季子白盘、行气玉佩铭、逨盘、遂公盨、鄂君启铜节、陈曼簠、青川木牍、颂鼎、鱼鼎匕秦汉时期“苏解为”陶盖文三老讳字忌日碑三老赵宽碑上尊号碑上林共府铜升铭乙瑛碑云梦睡虎地秦简五凤刻石公羊传砖刘君残碑刘平国刻石华山庙碑受禅表碑史晨碑夏承碑夏阳扶荔宫砖文大吉买山地记子游残碑孔宙碑孔羡碑孙仲隐墓志安国墓祠题记封龙山颂尚府君残碑尹宙碑居延汉简居摄两坟坛刻石崔瑗贤女帖嵩岳少室石阙铭幽州书佐秦君石阙广陵中殿石题记延光残碑开母庙石阙铭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张掖都尉启信张景碑张芝二月八日帖今欲归帖冠军帖秋凉平善帖终年帖张迁碑敦煌汉简曹全碑朝侯小子残石李斯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秦泰山刻石杨淮表记武威张伯升柩铭武威汉简武威王杖诏令册武氏祠画像题记汉瓦当汉简汉莽新嘉量铭文河西简牍遗墨洛阳刑徒墓葬砖铭熹平石经王基碑甘谷汉简白石神君碑皇象天发神谶碑急就章石门颂礼器碑祀三公山碑秦古隶秦诏量铭文群臣上寿刻石范式碑莱子侯刻石蔡邕篆势、笔论、九势衡方碑袁安碑袁敞碑裴岑纪功碑西狭颂许慎说文解字序贤良方正残石赵壹非草书郑固碑钟繇力命表墓田丙舍帖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还示表阳嘉残碑阳泉使者舍熏炉铭阳陵虎符陠阁颂陶洛残碑韩仁铭马王堆帛书鲁峻碑鲜于璜碑魏晋南北朝时期丘哲墓志中岳嵩高灵庙碑元彬墓志元显儁墓志元景造像记元桢墓志元瑛墓志元略墓志元羽墓志元苌墓志元详造像记刁遵墓志刘媚子墓志刘根等造像北魏元倪墓志北魏元怀墓志北魏元晖墓志北魏大方广华严经北魏太武帝东巡碑北魏李瞻墓志北齐文殊般若经碑北齐沙丘城造像记卫夫人笔阵图卫恒四体书势司马元兴墓志司马显姿墓志司马绍墓志司马金龙墓漆画题字吊比干碑好大王碑始平公造像记姚伯多造像孙秋生造像孝女曹娥诔辞卷安弘嵩六朝写经卷崔敬邕墓志常岳等百余人造像记广武将军碑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敦煌书法写经画卷医书残卷大般涅盘经妙法莲华经小楷写经卷小草经书敦煌汉简旃罽胡桃帖楷书更漏长瞻近龙保帖道教经典晖福寺碑李柏文书杨大眼造像记梁萧憺碑楼兰文书残纸泰山经石峪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牛景悦造石浮图记牛橛造像王珣伯远帖王丹虎墓志王仚之墓志王僧虔王琰帖王兴之夫妇墓志王建之墓志王徽之新月帖王志一日无申帖王慈栢酒帖王献之东山松帖中秋帖余杭帖兰草帖十二月割帖地黄汤帖廿九日帖思恋帖洛神赋十三行舍内帖送梨帖鸭头丸帖鹅群帖王羲之七月都下帖三藏圣教序上虞帖丧乱得示二谢帖乐毅论佛遗教经兰亭序兴福寺半截碑其书帖初月帖十七帖大道帖妹至帖姨母帖孔侍中帖寒切帖干呕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快雪时晴帖旃罽胡桃帖曹娥碑汉时帖淳化阁帖选游目帖瞻近龙保帖行穰帖远宦帖金刚经碑长风帖雨后帖黄庭经王荟疖踵帖翁尊体瘗鹤铭石门铭索紞道德经索靖七月帖出师颂月仪帖皋陶帖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萧思话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薄绍之论经书诗谢万谢安中郎帖谢鲲墓志贺兰汗造像题记郑文公碑郑长猷造像陆机陆机平复贴题跋马鸣寺碑高崧墓志高崧夫人谢氏墓志高湛墓志隋唐五代时期丁道护启法寺碑兜沙经冯承素冯摹兰亭序出师颂刘子残卷史惟则大智禅师碑吕向唐人月仪帖国诠小楷善见律兴福寺半截碑孙过庭书谱草书千字文第五本卷集书谱联尹元凯美原神泉诗碑巩宾墓志张从申李玄靖碑张怀瓘书断张旭严仁墓志二月八日帖今欲归帖冠军帖十五日帖心经断千字文晚复帖终年帖肚痛帖草书古诗四首郎官石柱记徐浩不空和尚碑嵩阳观记朱巨川告身李岘墓志李岘妻独孤峻墓志陈尚仙墓志怀仁圣教序怀素四十二章经圣母帖大草千字文小草千字文自叙帖苦笋帖藏真律公帖论书帖食鱼帖敬客王公砖塔铭智永千字文李世民屏风帖晋祠铭温泉铭俞复跋文李怀琳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李白上阳台帖李邕久别帖云麾将军碑出师表法华寺碑灵岩寺颂并序碑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李阳冰三坟记城隍庙碑拪先茔记般若台铭颜家庙碑额李隆基石台孝经鹡鸰颂杜牧张好好诗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夏热帖神仙起居法韭花帖林藻深慰帖柳公权兰亭诗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太上洞玄消灾护命经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蒙诏帖跋王献之送梨帖柳公绰梁昇卿御史台精舍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兰亭记化度寺碑卜商读书帖小楷心经张翰帖摹王羲之兰亭序梦奠帖皇甫诞碑虞恭公温彦博碑行书千字文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局部武则天昇仙太子碑殷仲容沈传师柳州罗池庙碑王知敬李靖碑金刚经碑碑额王行满韩仲良碑局部瞿令问阳华岩铭等慈寺碑苏慈墓志董秀墓志董美人墓志蔡有邻薛曜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局部薛稷信行禅师碑局部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小楷破邪论序汝南公主墓志虞摹兰亭序卷袁滋裴休圭峰禅师碑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倪宽赞大字阴符经孟法师碑小字阴符经房玄龄碑摹兰亭序枯树赋雁塔圣教序贺知章草书孝经赵文渊华岳庙碑局部赵模高士廉茔兆记局部钟绍京小楷灵飞经陆柬之文赋隋修梵石室志铭韦应物元苹墓志韩择木南川县主墓志顾诫奢颜真卿东方朔画赞乞米帖争座位帖刘中使帖唐王琳墓志多宝塔碑大唐中兴颂李玄靖碑湖州帖祭伯父文稿祭侄文稿竹山堂连句自书告身帖裴将军诗让宪部尚书表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送刘太冲叙郭虚已墓志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高正臣明徵君碑高闲草书千字文龙藏寺碑宋辽金时期任询古柏行刘岑门下帖刘正夫佳履帖司马光天圣帖吕公弼子安帖吕公绰真诲帖吴琚寿父帖急足帖杂诗帖行书五段卷行书蔡襄七言绝句识语并焦山题名诗帖吴说垂喻帖庆门星聚帖明善宗簿帖游丝书宋诗门内星聚帖周越怀素律公帖跋草书贺秘监赋跋王着草书千字文圜悟克勤印可状大慧宗杲尺牍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续书谱宋庠致宫使少卿尺牍富弼儿子帖温柑帖尤袤跋欧阳修集古录跋岳珂跋唐摹王羲之——门书翰卷岳飞书谢眺诗前出师表流传碑刻张即之华严经残册书杜诗卷佛遗教经双松图歌卷敛襟谈老氏诗楷书册日本禅院题字楷书度人经帖汪氏报本庵记溪庄帖致尊堂太安人尺牍致殿元学士尺牍行书台慈帖页行书待漏院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张孔孙跋苏轼二赋卷张孝祥柴沟帖张方平名茶帖徐铉私诚帖篆书千字文残卷文天祥上宏斋帖座右自警辞草书木鸡集序卷文彦博三札卷内翰帖王拱辰墓志篆盖题诗无准师范尺牍曾肇行复岁暮帖朱熹七月六日帖书易系辞二月十一日帖城南唱和诗卷致教授学士尺牍跋欧阳修集古录朱胜非向过帖李之仪汴堤帖李宗谔送士龙诗李建中与司封诗翰与齐古同年帖同年帖土母帖宠书聿至帖许昌帖贵宅帖题怀素自叙帖墨迹本杜衍仲冬严寒帖杨妹子七言诗一首林逋三君帖尹君处士帖松扇五诗卷欧阳修灼艾帖致端明侍读尺牍谱图序稿集古录跋沈辽行书动止帖洪迈跋欧阳修集古录跋王升衰老帖首夏帖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王岩叟与知府安抚左丞资政札与给事淳夫侍讲札秋暑帖王庭筠幽竹枯槎图李山画风雪杉松图卷跋跋米芾研山铭王觌平江酒毛帖王诜烟江叠嶂图卷行书颍昌湖上诗词卷跋孙过庭千字文跋欧阳询千字文跋王齐翰画白玉蟾四言诗帖行书仙庐峰六咏卷足轩铭卷秦观摩诘辋川图跋程元凤识语章友直跋阎立本步辇图米友仁动止持福帖文字帖潇湘奇观图题跋跋研山铭跋米芾苕溪诗卷跋隋人出师颂米芾三吴诗帖三帖卷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临沂使君帖丹阳帖乐兄帖乡石帖伯充帖值雨帖元日帖公议帖向乱帖向太后挽词帖吴江舟中诗卷吾友帖多景楼寄魏泰诗帖小楷千字文岁丰帖彦和帖德忱帖恶札帖惠柑帖戏成诗帖拜中岳命作提刑殿院帖摹王献之东山帖摹王献之中秋帖摹王羲之大道帖摹王羲之行穰帖摹颜真卿湖州帖政事帖新恩帖方圆庵记晋纸帖来戏帖法华台诗帖淡墨秋山诗帖清和帖烝徒帖焚香帖王略帖赞珊瑚复官二帖甘露帖留简帖盛制帖真酥帖知府帖砂步诗帖研山铭秋暑憩多景楼帖穰侯出关诗帖竹前槐后诗卷箧中帖粮院帖紫金研帖臈白帖自叙帖致伯修老兄尺牍致伯充尺牍苏太简参政帖苕溪诗卷虹县诗卷蜀素帖行书建州帖残本论草书帖贺铸帖跋褚遂良摹兰亭序适意帖逃暑帖道林诗帖闻张都大宣德帖陈揽帖韩马帖题名题跋黄绢本兰亭序跋赞苏洵道中帖陈元实夜来帖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东武帖丰乐亭记久留帖书林逋诗后京酒帖人来得书帖令子帖北游帖啜茶帖天际乌云帖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稿宝月帖宸奎阁碑尊丈帖屏事帖廷平郭君帖归去来兮辞归园帖归安丘园帖新岁展庆帖春中帖李白仙诗卷桤木卷帖次辩才韵诗帖次韵三舍人省上诗帖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治平帖渡海帖满庭芳词王晋卿帖祭黄几道文卷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罗池庙碑职事帖致南圭使君帖致季常尺牍致运句太博帖获见帖覆盆帖赤壁赋跋吏部陈公诗帖跋王晋卿藏挑耳图帖近人帖邂逅帖醉翁亭记阳羡帖黄州寒食诗帖苏辙宴居帖怀素自叙帖题跋春寒帖晚来帖晴暖帖楷书超然台赋见访帖苏过贻孙帖赠远夫诗帖苏迈致主管学士范仲淹师鲁帖边事帖远行帖手札道服赞范成大中流一壶帖垂诲帖急下帖西塞渔社图卷跋蔡京元佑党人碑十八学士图跋唐玄宗鹡鸰颂题跋宫使帖节夫帖跋赵佶雪江归棹图卷题听琴图诗题额大观圣作之碑蔡卞唐玄宗鹡鸰颂题跋曹娥碑雪意帖蔡松年跋李白仙诗卷蔡翛致子通都监蔡襄万安桥石碑京居帖入春帖告身帖跋大研帖安道帖山堂诗帖思咏帖扈从帖持书帖页暑热帖海隅帖澄心堂纸帖离都帖纡问帖脚气帖自书诗卷茶录荔枝谱蒙惠帖虚堂诗帖虹县帖谢宋丈诗帖谢赐御书诗表谢郎帖贫贤帖远蒙帖郊燔帖门屏帖陶生帖薛绍彭晴和帖杂书卷草书手札虚堂智愚法语赵令畤赐茶帖跋怀素自叙帖赵佶听琴图小楷书千字文恭事方丘敕欲借、风霜二诗帖瑞鹤图卷祥龙石图之一秾芳诗帖草书千字文草书纨扇蔡行敕卷闰中秋月诗帖赵孟坚致严坚中太丞尺牍行书自书诗赵明诚题集古录跋后赵构七绝天山诗七言律诗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徽宗文集序真草书养生论卷草书洛神赋卷赐岳飞批剳卷赵秉文赤壁图卷题诗赵霖六骏图题跋辛弃疾去国帖郑望之向过帖钱勰识语陆游尊眷帖自书诗卷自书钗头凤石刻致仲躬侍郎尺牍陈瓘仲冬严寒帖韩元吉集古录跋韩琦信宿帖韩绎致留守司徒侍中韩绛书札陛见帖魏了翁文向帖黄庭坚书杜甫寄贺兰铦诗公以道安帖刘禹锡竹枝词制婴香方帖庞居士寒山子诗廉颇蔺相如传惟清道人帖手札教审帖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牛口庄题名卷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经伏波神祠自书松风阁行书卷花气薰人帖苦笋赋荆州帖行书华严疏卷行书小子相帖行书赠张大同书诸上座草书卷送四十九侄诗题苏轼寒食帖跋元朝时期一山一宁雪夜作中峰明本劝缘疏与济侍者警策了庵清欲法语俞和临乐毅论千字文倪瓒淡室诗静寄轩诗文跋唐人临右军真迹册小楷江南春三首送盛高霞等八诗帖自书述怀诗稿册呈大临征君楷书札呈久成札呈云浦诗札呈寓斋诗帖呈履道先生诗札致叶城诸诗札次韵耕隐渔者诗札题周文英诗志传跋陆继善摹禊帖致慎独有道诗札与袁寓斋书画卷题渔庄秋霁图题容膝斋图题陈惟允孟郊诗意图题筠石乔柯图题虞山林壑图轴题幽涧寒松图题丛篁枯木图轴题安处斋图题修竹图轴云林画谱册画作冯子振与无隐元晦诗虹月楼记卷题国诠善见律题易元吉草虫图卷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局部吴勉跋何澄归庄图卷吴叡篆隶书卷吴镇心经卷吾衍篆题张好好诗卷周伯琦朱德润墓志铭局部宫学国史二箴卷通犀饮卮诗帖孛术鲁翀跋松风阁诗卷康里巎巎唐人绝句六首柳宗元梓人传秋夜感怀诗卷草书张旭笔法卷谪龙说述笔法张渊五言古诗帖张雨登南峰绝顶七言律诗自书杂诗卷揭傒斯跋陆柬之文赋题画诗赠刘粹衷宰旌德序帖曹善山海经序册局部朱德润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卷局部李倜跋陆柬之书文赋卷李孝光杨维桢城南唱和诗册晚节堂诗札草书七绝诗轴行书真镜庵募缘疏卷柯九思上京宫词晚香高节老人星赋题赵孟頫疏林秀石图题赵孟頫补书唐人临瞻汉二帖段天佑安和帖沈右风过帖王冕南枝春早图墨梅图行草诗笺王蒙厚爱帖梦梅花诗卷跋赵孟頫兰亭十六跋王逢五言古诗卷局部班惟志跋赵孟頫书前后赤壁赋册跋鲜于枢草书韩愈进学解白珽墨竹诗册陈君诗帖盛熙明法书考耶律楚材送刘满诗卷薛植致云林徵君尺牍虞集不及入阁帖题画诗跋赵孟頫书陶诗跋饮中八仙图致白云法师札袁桷和一庵诗帖雅潭帖贯云石题赵孟頫双骏图赵孟頫七绝诗册与山巨源绝交书临兰亭书趵突泉诗仇锷墓志铭前后赤壁赋吴兴赋国宾山长帖卷天冠山题咏诗帖妙严寺记宗阳宫帖寿春堂记归去来辞心经行书册惠书帖昔寻李愿诗卷杜甫秋兴八首杭州福神观记止斋记汲黯传洛神赋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王羲之轶事帖真草千字文秋兴赋秋深帖种松帖老子道德经卷胆巴碑致中峰和尚札致季博札行书二赞二诗卷行书十札卷行草陶渊明五言诗页兰亭序十三跋残本过蒙帖近来吴门帖违远帖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酒德颂闲居赋陋室铭题烟江叠嶂图赵雍彰南八咏诗局部赵麟衡唐帖邓文原临急就章五言律诗家书帖致景良郎中尺牍近者桐川帖郑思肖行草题跋郭天锡王献之保母帖跋郭畀陆游自书诗卷跋青玉荷盘诗题钱选红梅图诗金声钱谱赋局部陆居仁苕之水诗陈基相见帖赠雪坡诗札陈植怀存斋诗帖陈绎曾静春先生诗集后序饶介书中峰幻住像偈册兰亭帖鲜于枢书苏轼海棠诗卷张彦享行状稿卷御史箴卷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王安石杂诗卷秋兴诗册老子道德经卷草书杜甫魏将军歌诗草书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诗草书秋怀二章草书韩愈石鼓歌草书韩愈进学解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行草诗赞卷唐人诗十二首麻徵君透光古镜歌龚璛教授帖静春堂诗序007.明朝时期严衍草书李白诗轴丰坊自书诗卷跋张旭古诗四首乔宇行书尺牍于谦题公中塔图赞何吾驺草行草诗翰轴书冬日署中梅花诗轴侯峒曾行书七言律诗扇面草书五言绝句诗轴俞允文行书论书语俞贞木楷书书怡颜堂诗卷后倪元璐扇面草书五言诗扇面行草诗轴自书卜居诗轴谢翱五律诗轴行书七绝诗轴行书七律诗轴自书旧作诗轴草书轴行书五律诗轴行书尺牍冯从吾草书千字文局部冯梦龙刘基行书春兴八首诗卷局部刘重庆临王羲之草书轴史可法手札叶向高草书轴吴宽行书五律诗轴行书扇面吴承恩七言律诗周天球五言律诗轴唐寅漫兴墨迹秋风纨扇图立石丛卉图落花诗册行书七律诗轴诗笺唐顺之草书歌凤台行卷局部行书七律扇面商辂浙藩送行诗序局部夏言行书诗卷姚绶夜行诗姜立纲楷书七律诗咏易诗扇姜逢元行草五律诗轴娄坚立轴孙慎行录佛家语八条屏宋克唐张怀瓘论用笔十法章草孙过庭书谱册章草急就章局部草书刘桢古诗立轴草书进学解草书韩偓七绝条幅宋广李白月下独酌诗风入松词轴宋濂题王诜烟江叠嶂图跋题虞摹兰亭跋宋珏隶书七律诗轴宋-j 敬覆帖屠隆七言草书律诗张凤翼自书诗五言诗题李思训碑题周天球桃花书屋卷张弼草书蝶恋花词轴杂书卷草书王维诗五言诗轴草书轴草书七言绝句轴狂草怀素上人草书歌局部草书诗文卷学稼草堂记张瑞图草书杜甫诗轴草书诗轴行书五绝诗轴屏迹东湖上五律诗轴行书杜甫五律诗轴行书西雅图集草书杜甫西郊诗轴行书轴草书轴行草诗轴行书五律诗轴五绝诗轴行书诗轴草书五律诗轴秋兴八首局部草书郭璞游仙诗杜甫饮中八仙歌长卷行书论书卷行书八言联王无功答冯子华书草书李白月下独酌自书诗册行书册页草书千字文行草扇面草书五言诗扇面草书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长卷草书鲍照陆机诗长卷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张璧行书杂诗卷张电楷书王维诗轴张骏七言绝句贫交行归昌世治印徐霖行书五言律诗篆书千字文局部徐兰隶书像赞徐有贞行书尺牍徐渭草书七律诗轴墨葡萄轴女芙馆十咏墓表赋行草应制咏墨轴煎茶七类卷千字文卷局部草书杜甫怀西郭茅舍诗轴草书岑参诗轴行书三江夜归诗轴秋兴八首野秋千十一首行草书诗词卷草书诗轴诗轴行书五言诗轴行书立轴行书扇面自题石榴图诗七律一首行草条幅行书白燕诗轴草书条幅行书群望诗中堂行草立轴行书七言联草书白燕诗卷行书烟云之兴榴实图水仙菊石墨竹牡丹芭蕉梅花图墨花卷五月莲花图墨笔花卉雪蕉梅竹图墨笔花卉卷题款题画诗题芭蕉图诗花卉人物图卷题诗论书徐贲题濯清轩诗憨山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行书住山法语行书六言偈语条幅戚继光送李小山归蓬莱诗文嘉七绝诗文彭草书滕王阁序墨迹文彭行书诗中堂昼锦堂记篆刻草书雪赋册文征明行书午门朝见诗轴立春进贺七律立轴行草轴七律诗轴太液池诗行草立轴五律立轴七言诗立轴草书七律立轴月夜观玉兰行书五言诗轴行书雪后早朝诗轴草书七绝诗轴行书七言诗纸本立轴小楷前后赤壁赋离骚九歌卷局部小楷醉翁亭记小楷归去来兮辞小楷离骚经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小楷莲社图记小楷落花诗册小楷草堂十志行书千字文滕王阁记局部草书赤壁赋西苑诗卷行书自作诗卷草书自作诗卷尺牍致石门函并感事诗小楷书札苦疡帖点闸帖王英去后帖长者帖草书扇面七言行书扇面草书诗卷行书手卷观李成之寒林平野图后长歌卷跋右军十七帖跋唐摹万岁通天帖跋祝允明草书赤壁赋行书册山水册页湘君湘夫人图文震孟行书初入侍班诗轴西园公宴诗轴朱之蕃东阁唱和诗轴朱元璋大军帖朱瞻基雪意歌李东阳怀素自叙帖引首草书杂诗卷跋欧阳修灼艾帖后李应祯枉问帖李待问草书七言绝句诗轴李梦阳行书自书诗卷行书五言诗扇面李流芳行书立轴草书五律诗轴行书自作诗轴杜大绶七绝草书诗轴杨慎诗札汤显祖行书自诗沈周卧游图声光帖次韵吴宽东园玩菊诗行书五律诗轴跋陆游自书诗卷题赵雍图跋沈度敬斋箴册楷书四箴页行书七律诗隶书七律诗沈藻黄州竹楼记海瑞奉别帖湛若水行草轴王世贞行书手札王守仁行草手札王宠小楷南华真经小楷诗稿游包山集自书五忆歌自书游包山诗手卷草书五言律诗草书山庄帖草书李白古风诗卷草书西苑诗送陈子龄会试三首王思任诗卷王璲手毕帖并诗王谷祥行书七律轴王毂祥庾信马射赋王穉登义兴杂诗册录宋人语王绂重过庆寿寺等诗帖王逢年韩愈琴操局部王鏊七言诗轴自书诗轴自书诗王铎草书临古帖轴草书高适诗立轴行书五绝立轴赠单大年家丈立轴临王羲之帖行书五言诗轴行书忏诗之三轴杜子美赠陈补阀诗书画虽遣怀文语轴临王昙首昨服散帖行书立轴七律诗立轴行草五言律诗轴五言诗一首临虞世南书临柳公权辱问帖轴节临来迟帖节临褚遂良帖行书五律诗轴燕矶书事轴行书五律诗轴草书录语草书临帖突兀岩峦气五律条幅临王筠帖行书轴沙河镇作轴嘉兴作诗轴临王羲之永嘉敬豫帖节临王羲之帖立轴五律京中春日留苏州友人作立轴五律柬姜司寇一首临张芝帖立轴飞人五言诗一首自作五律行草诗轴草书临古轴自作五律诗轴草书临帖轴行书诗立轴为宿松书诗至顿庄作春过长春寺五律诗立轴咏陈路若山水赞谢安书行书文语题画三首之一草书帖立轴长椿寺旧作立轴行书立轴行书五言律诗立轴临欧阳询行书帖行书五律轴同子功、子萧观诗轴临敬祖、鄱阳轴行书容易语轴临王献之草书轴行书嵩县诗轴临王献之省前书帖轴香山寺作五律诗轴赠文吉大词坛行书轴五律夜渡作行书诗轴五律夜高邮作书诗轴行书条幅扇面为浩熙贤契书八言联赠汤若望诗翰行楷王维诗草书杜律卷赠张抱一草书诗卷。
魏碑十大经典碑帖(附:魏碑书法碑帖大全)
魏碑⼗⼤经典碑帖(附:魏碑书法碑帖⼤全)书法爱好者对魏碑都不陌⽣,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
很多有书法功底的⼈,也都喜欢写魏碑。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字刻⽯的通称,分碑刻、墓志、造像题记、摩崖刻⽯四种。
魏碑是⼀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隋唐楷书有重要影响。
有学者概括其“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今天给⼤家整理了魏碑史上公认的10部经典碑帖,各具特点,喜欢魏碑的朋友可以收藏起来慢慢临写。
01魏碑第⼀:《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于北魏正光三年(522)正⽉,碑⽯在⼭东曲⾩孔庙,⽆书写者姓名。
碑⽂记载了张猛龙兴办教育的事迹。
书法为正宗北碑书体,运笔刚健,保留了《始平公》的旧貌。
但也并⾮笔笔都⽅,⽽是⽅圆变化多端,⽐《始平公》更精美细腻。
字体略长,结体端丽,已经是⽐较标准的楷书,有的笔画中甚⾄还有⾏书味道。
康有为评其:“结构精绝,变化⽆端”“为正体变态之宗”,意思是开创了初唐楷书法则的先河。
此碑也被誉为“魏碑第⼀”。
02灵动秀美:《张⿊⼥墓志》原名《魏故南阳太守张⽞墓志》。
墓主⼈张⽞,字⿊⼥(读⾳hè rǔ),因避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烨名讳,所以称《张⿊⼥墓志》。
刻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楷书20⾏,每⾏20字,共367字。
有⼈说,纵观各种魏碑名贴,欹侧的多、平正的少;粗犷的多、细腻的少;锋芒毕露的多,含蓄蕴藉的少。
正因为如此,此墓志格外引⼈注⽬。
虽属正书,⾏笔却不像唐楷死板缺少变化。
笔法中锋与侧锋兼⽤,刚柔相济。
结构扁⽅疏朗,多参⾪意。
总体风格有近似唐楷的成熟、魏碑的多变,也有⾪书的⾼古⽓息,是魏墓志的代表作。
03雄浑⼤⽓:《郑⽂公碑》分上、下两碑,记述了郑道昭⽗亲郑羲的⽣平事迹。
上碑处于从⾪书向楷书过渡时期,有篆书的笔法,⾪书的体势,⾏书的纵逸风姿,楷书的端庄,可谓集众体之长。
下碑结体宽博宕逸,⽤笔⽅圆兼备,雄浑庄重、雍容⼤雅。
王羲之书法名帖及其释文
王羲之书法名帖及其释文1《频有哀祸帖》摹本,纸本。
纵26.9 厘米。
3行,20字。
行书。
字间倾侧、俯仰、钩连,笔画轻疾、圆转、牵引,结体多有取横势者。
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1.1王羲之《孔侍中帖》摹本,纸本。
纵26.9 厘米。
6行,42字。
行书。
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
不知领军疾后问。
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
羲之报。
2.姨母帖《姨母帖》行书,纸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
字间多断、顿挫,除“奈何”两字上下牵连,其余都字字独立;笔画凝重、朴拙,其“哀痛摧剥,情不自胜”的心绪直露无遗。
释文: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车将军羲之书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
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
王羲之顿首顿首。
3.初月帖《初月帖》,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帖为《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二。
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
首句‘山阴羲之报’,知此帖写于山阴。
山阴是会稽郡郡治所在地。
穆帝永和七年(三五一年)王羲之赴山阴为会稽内史,其年四十九岁。
此帖当是其四十九岁以后所写。
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
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点。
梁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云:‘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
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
’此书正当其时,大有晋人倜傥风流、傲物任情的俊气,逸笔草草,率意畅达,天真自然。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
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辨遣信。
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
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
方陟道忧悴,力不具。
羲之报。
4.平安何如奉橘三帖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全貌王羲之《平安》帖点击浏览高清晰图片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不多得《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为尺牍。
九宫格兰亭序书法字帖全文
九宫格兰亭序书法字帖全文
《九宫格兰亭序书法字帖》那可真是个超有趣的东西呢!
我一想到兰亭序,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诗意和雅趣的古代世界。
那王羲之写的兰亭序,就像是书法界的超级明星。
而这九宫格版本的兰亭序书法字帖呀,就像是给这个超级明星打造的一个特别舞台。
你看那字帖上的字,一笔一划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舞。
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姿态,有的舒展得像在伸懒腰,有的紧凑得像是在窃窃私语。
用九宫格把这些字框起来呢,就像是给这些小精灵们画好了一个个小家,规规矩矩又不失灵动。
我第一次看到这种九宫格兰亭序字帖的时候,心里就想,这是谁这么聪明的主意呀。
对于我们这些想要学书法的人来说,就像是得到了一个宝贝。
以前看兰亭序的字,只觉得好看,但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临摹。
有了九宫格就不一样啦,就好像是有了坐标,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笔画在这个小格子里的位置。
而且啊,这字帖里的字好像有一种魔力。
你盯着看久了,就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王羲之写字的那个时候。
能想象到他在兰亭那个地方,周围是山水美景,然后他挥毫泼墨,写下这千古名篇。
我有时候拿着笔临摹字帖,就会跟这些字“聊天”,心里想着:“这个字呀,你怎么能这么美呢?我可得好好把你写出来。
”这字帖不仅是教我们写字,还像是带着我们在书法的世界里玩一场有趣的游戏呢。
每一个笔画都像是一个小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在临摹的过
程中,我们可能会因为写得像而开心得不得了,也可能会因为写不好而嘟着嘴,但不管怎样,这九宫格兰亭序书法字帖都像是一个亲切的小伙伴,陪着我们在书法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书法家碑帖大全
书法家碑帖大全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书法家碑帖:
1. 王羲之碑帖:王羲之是东晋末年的书法家,被誉为中国书法的鼻祖,他的碑帖以草书为主,代表作有《兰亭集序》、《字说》等。
2. 欧阳询碑帖:欧阳询是唐代初期的书法家,擅长行书和隶书,其碑帖篆刻雄浑有力,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碑》等。
3. 颜真卿碑帖: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楷书以气势雄浑、笔力遒劲著称,代表作有《颜勤礼碑》、《祭侄文稿》等。
4. 柳公权碑帖:柳公权是唐代中期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卓然有力,深受后人推崇,代表作有《中书贺逊碑》、《陈情表》等。
5. 赵孟頫碑帖:赵孟頫是元代的书法家,他擅长行草书,碑帖作品风格独特,代表作有《归田山房帖》、《冯梦龙书艺碑》等。
6. 董其昌碑帖:董其昌是明代的书法家和文化政治家,他的楷书规整清瘦,代表作有《洪武正书》、《初学碑帖》等。
以上是部分著名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细细欣赏并学习这些碑帖作品,能够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增长艺术修养。
米芾书法全集(含手卷·高清)
米芾书法全集(含手卷·高清)【撷藏】《苕溪诗卷》,米芾书,纸本,行书,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米芾《蜀素帖》墨迹绢本29.7×284.3cm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米芾米芾《研山铭》卷南唐澄心堂纸行书纵36厘米,横13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吴江舟中诗卷米芾《行书虹县诗卷》纸本纵31.2厘米横487厘米米芾《拜中岳命作》纸本行书纵29.3厘米横10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2 米芾《拜中岳命作》纸本行书纵29.3厘米横10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7 米芾《箧中帖》(又称《致景文隰公阁下尺牍》、《天机笔妙帖》)行草书18 米芾《箧中帖》(又称《致景文隰公阁下尺牍》、《天机笔妙帖》)行草书。
珊瑚帖20 《珊瑚复官二帖》24 米芾《向太后挽词帖》纸本小字行楷纵30.2厘米横22.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9 米芾《新恩帖》纸本行书纵33.3厘米横48.5厘米北京故30 米芾《论草书帖》纸本草书纵24.7厘米横37厘米台北故31 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即为《中秋诗帖》(草书九帖之六、七)纸本草书42 米芾《德忱帖》纸本行草书纵25.4厘米横78.6厘米_调整大小46 米芾王略帖赞(《破羌帖跋赞》)行楷书纵22.9厘米横48.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48 米芾《来戏帖》翰牍九帖之一纸本行草书纵25.5厘米横43.6厘米49 米芾《致伯修老兄尺牍》翰牍九帖之二纸本行草书纵25.4厘米横43.2厘米50 米芾《致伯修老兄尺牍》翰牍九帖之二纸本行草书纵25.4厘米横43.2厘米52 米芾《适意帖》(又称《玉格帖》)翰牍九帖之四纸本行草书纵23.5厘米横35.9厘米62 米芾《甘露帖》(又称弊居帖)纸本行书纵35.5厘米横50.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64 米芾《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65 米芾《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纸本 24 X 47.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的九大名帖
王羲之的九大名帖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
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
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
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
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其中又以兰亭叙为最极品;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右军宦游山阴,与孙统承、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修袚褉之礼。
饮酒赋诗,由他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乘兴而书写了一篇序,记序盛会,共三百二十四字,其中二十个「之」字名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
此帖下笔有如神助,有「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之誉。
帖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通“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行书《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帖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概王羲之行书《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连为一纸。
《历代名家名帖全集字库版》
《历代名家名帖全集字库版》卷首语《历代名家名帖全集/字库版》采编整理历代名帖的图文注释奉献给大家,注释工作量相较之前更庞大艰巨,文中凡带有{?}、{+待补} 标记的均为尚未整理出来的,希望大家指正与帮助,我们共同编著完善。
《历代名家名帖全集/字库版》0.3版,本次已整编收录74位名家的235本注释版字帖。
【注】以下目录中蓝色条目为已有字帖,可点击进入;如有纰漏望及时指正。
先秦索引:西周┣ 西周┊佚名西周《散氏盘》西周《大盂鼎》秦汉索引(2人):李斯、张芝┣ 秦代┊李斯 284至208李斯《会稽刻石》李斯《峄山刻石》┣汉代┊张芝约124至192张芝《冠军帖》张芝《终年帖》张芝《二月八日帖》┣ 汉代┊佚名汉碑《鲜于璜碑》汉碑《朝侯小子碑》汉碑《西岳华山庙碑》汉碑《祀三公山碑》汉碑《夏承碑》汉碑《肥致碑》魏晋索引(6人):王羲之、司马昱、王徽之、谢安、王献之、王珣┣ 晋代┊司马睿 276至322司马睿《中秋帖》┣ 晋代┊王羲之 303至361王羲之《草诀百韵歌》王羲之《豹奴帖》王羲之《十七帖:郗司马帖》王羲之《十七帖:逸民帖》王羲之《十七帖:龙保帖》王羲之《十七帖:丝布衣帖》王羲之《十七帖:积雪凝寒帖》王羲之《十七帖:服食帖》王羲之《十七帖:知足下帖》王羲之《十七帖:瞻近帖》王羲之《十七帖:天鼠帖》王羲之《十七帖:朱处仁帖》王羲之《十七帖:七十帖》王羲之《十七帖:邛竹杖帖》王羲之《十七帖:游目帖》王羲之《十七帖:盐井帖》王羲之《十七帖:远宦帖》王羲之《十七帖:旦夕帖》王羲之《十七帖:严君平帖》王羲之《十七帖:胡母帖》王羲之《十七帖:儿女帖》王羲之《十七帖:谯周帖》王羲之《十七帖:汉时帖》王羲之《十七帖:诸从帖》王羲之《十七帖:成都帖》王羲之《十七帖:旃罽帖》王羲之《十七帖:药草帖》王羲之《十七帖:青李来禽帖》王羲之《十七帖:胡桃帖》王羲之《十七帖:清晏帖》王羲之《十七帖:虞安吉帖》┣ 晋代┊司马昱 320至372司马昱《庆赐帖》┣晋代┊谢安 320至385谢安《六月帖》┣ 晋代┊王徽之 338至386王徽之《新月帖》┣ 晋代┊王献之 344至386王献之《鹅群帖》王献之《阿姨帖》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冠军帖》王献之《承服帖》┣ 晋代┊王珣 349至400王珣《伯远帖》┣ 晋代┊佚名《王建之墓志》南北朝索引(6人):萧道成、王慈、王志、萧衍、王荟、陈伯智┣ 南北朝┊萧道成 427至482萧道成《破堽帖》┣ 南北朝┊王慈 451至491王慈《汝比帖》王慈《柏酒帖》┣ 南北朝┊王志 460至513王志《一日无申帖》┣ 南北朝┊萧衍 464至549萧衍《众军帖》┣ 南北朝┊王荟 464至549王荟《疖肿帖》王荟《翁尊体帖》┣ 南北朝┊陈伯智约542至620陈伯智《寒严帖》┣ 南北朝┊佚名佚名《元怀墓志》佚名《城阳王元寿妃菊氏墓志》魏碑《鞠彦云墓志》魏碑《于仙姬墓志》魏碑《赵谧墓志铭》隋唐五代索引(10人):杨坚、杨秀、欧阳询、李世民、颜升、薛稷、李邕、颜真卿、怀素、杨凝式┣ 隋代┊杨坚 541至604杨坚《双林寺慧则法师帖》┣ 隋代┊杨秀 573至618杨秀《董美人墓志》┣ 唐代┊欧阳询 557至641欧阳询《张翰帖》┣ 唐代┊李世民 598至649李世民《数年帖》┣ 唐代┊颜升约615至不详颜升《瘗琴铭》┣ 唐代┊薛稷 649至713薛稷《涅槃经帖》┣ 唐代┊李邕 678至747李邕《叶有道碑》李邕《出师表》┣ 唐代┊颜真卿 709至784颜真卿《郭虚己墓志铭》┣ 唐代┊怀素 737至799怀素《四十二章经》┣ 唐代┊杨凝式 873至954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唐代┊佚名唐代《郑鲂墓志铭》宋辽金索引(11人):李建中、叶清臣、欧阳修、蔡襄、苏轼、黄庭坚、蔡京、米芾、米友仁、赵佶、岳飞┣ 宋代┊李建中 945至1013李建中《土母帖》┣ 宋代┊叶清臣 1000至1049叶清臣《大旆》┣ 宋代┊欧阳修 1007至1072欧阳修《灼艾帖》┣ 宋代┊蔡襄 1012至1067蔡襄《陶生帖》蔡襄《扈从帖》蔡襄《大研帖》┣ 宋代┊苏轼 1037至1101苏轼《桤木卷帖》苏轼《寒食帖》苏轼《江上帖》苏轼《宝月帖》苏东坡《石恪画维摩赞》┣ 宋代┊黄庭坚 1045至1105黄庭坚《山预帖》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帖》黄庭坚《致无咎通判学士尺牍》黄庭坚《阴长生诗三篇并跋》┣ 宋代┊蔡京 1047至1126蔡京《宋苏淑墓志》┣ 宋代┊米芾 1051至1107米芾《苕溪诗帖》米芾《中秋诗帖》米芾《珊瑚帖》米芾《研山铭》米芾《紫金研》米芾《新恩帖》米芾《萧闲堂记》米芾《寄薛郎中绍彭》米芾《穰侯出关诗帖》米芾《丹阳帖》┣ 宋代┊米友仁 1074至1153米友仁《动止持福帖》┣ 宋代┊赵佶 1082至1135赵佶《蔡行敕卷》┣ 宋代┊岳飞 1103至1142岳飞《前出师表》岳飞《书谢眺诗》元代索引(2人):赵吴澄、赵孟頫┣ 元代┊赵吴澄 1249至1333吴澄《修真诗刻》┣ 元代┊赵孟頫 1254至1322 赵孟頫《临济正传虎丘隆禅师碑》赵孟頫《胆巴碑》赵孟頫《汉汲黯传》赵孟頫《道德经》赵孟頫《心经》全卷赵孟頫《心经》单字赵孟頫《心经》赵孟頫《陋室铭》赵孟頫《洛神赋》赵孟頫《吴兴赋》赵孟頫《种松帖》赵孟頫《杜甫秋兴诗卷》赵孟頫《四时读书乐》赵孟頫《书昼锦堂记》赵孟頫《跋欧阳询仲尼梦奠帖》赵孟頫《跋苏轼治平帖》赵孟頫《子建采神图跋》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清殿记》赵孟頫《杭州福神观记卷》赵孟頫《崑山州淮云院记》赵孟頫《闲居赋》赵孟頫《秋兴赋并序》赵孟頫《朱子感兴诗》赵孟頫《七绝诗册》赵孟頫《道场诗帖》赵孟頫《近来吴门帖》赵孟頫《高上大洞玉经》赵孟頫《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赵孟頫《观音殿记》赵孟頫《寿春堂记》赵孟頫《秋深帖》赵孟頫《趵突泉》赵孟頫《止斋记》赵孟頫《后赤壁赋》赵孟頫《湖州妙严寺记》赵孟頫《二赞二诗卷》┣ 元代┊佚名元代《莫简墓志》明代索引(10人):宋克、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陈淳、皇甫冲、徐渭、丁云鹏、黄道周、王铎┣ 明代┊宋克 1327至1387宋克《岑参早朝诗》┣明代┊祝允明 1461至1527祝允明《云江记》┣ 明代┊唐寅 1470至1524唐寅《焚香默坐歌》唐寅《致施敬亭札》唐寅《饮中八仙歌》新增┣ 明代┊文徵明 1470至1559文徵明《黄州竹楼记残本》文徵明《清明上河图记》文徵明《秋声赋》文徵明《行书五律诗》文徵明《行书七律诗》文徵明《点闸帖》文徵明《琵琶行》文徵明《春夜宴桃李园序》文征明《李令君登君山二首》文征明《山静日长》文徵明《滕王阁序》文徵明《前后出师表》文徵明《苦疡帖》文徵明《陋室铭》文徵明《行草书兰亭序》文徵明《行草书兰亭序》1文徵明《行草书兰亭序》2文徵明《行草书兰亭序》3文徵明《行草书兰亭序》4文徵明《老子列传》文徵明《送李愿归盘古序》文徵明《归去来兮辞》文徵明《醉翁亭记》文徵明《莲社图记》文徵明《拙政园图册之钓䂬水》文徵明《落花诗册》文徵明《千字文》文徵明《逥銮》文徵明《离骚经》新增文徵明《前赤壁赋》新增文徵明《后赤壁赋》新增文徵明《早朝诗》新增文徵明《重九诗》新增文徵明《剡藤湘竹》新增文徵明《消夏湾前/七言诗》新增文徵明《月转苍龙诗》新增文徵明《元旦有感诗》新增文徵明《自作诗二首》新增文徵明《漫录旧作》新增文徵明《灯花》新增文徵明《西苑诗卷》新增文徵明《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新增文徵明《独乐园记》新增文徵明《独乐园七咏》新增文徵明《悟阳子诗叙》新增文徵明《跋赵孟頫汲黯传》新增文徵明《虎丘诗二首》新增文徵明《千字文》新增文徵明《午门朝见》新增文徵明《文徵明行书致妻札》新增┣明代┊陈淳 1483至1544陈淳《书扇页》┣明代┊皇甫冲 1490至1558皇甫冲《题唐寅金昌送别图》┣明代┊徐渭 1521至1593徐渭《煎茶七类》┣明代┊丁云鹏 1547至1628丁云鹏《致伯仁札》┣ 明代┊黄道周 1585至1646黄道周《都南安寇湖》┣ 明代┊王铎 1592至1652王铎《高适七绝诗立轴》清代索引(9人):傅山、金农、钱沣、邓石如、永瑆、嘉庆、吴让之、何绍基、姚孟起、吴昌硕┣清代┊傅山 1607至1684傅山《丹枫阁记》山西本傅山《丹枫阁记》辽博本┣清代┊金农 1687至1763金农《诗札三开合卷》金农《桃柳小景》┣清代┊钱沣 1740至1795钱沣《临米芾书》钱沣《荀子致仕》钱沣《世说新语》┣清代┊邓石如 1743至1805邓石如《世虑全消》┣清代┊爱新觉罗·永瑆 1752至1823永瑆《行楷字帖》┣清代┊爱新觉罗·颙琰 1760至1820嘉庆《题圯上授书图》┣清代┊吴让之 1799至1870吴熙载《欧阳永叔卷》┣清代┊何绍基 1799至1873何绍基《偃泊联》何绍基《临张黑女墓志》何绍基《临郑固碑四条屏》┣清代┊姚孟起约1800至1860姚孟起《陋室铭》┣清代┊吴昌硕 1844至1927吴昌硕《临石鼓文》近现代索引(7人):齐白石、谢无量、徐悲鸿、郭沫若、沙孟海、启功、陆启成┣近现代┊齐白石 1864至1957齐白石《康寿堂》┣ 近现代┊谢无量 1884至1964谢无量《敦悦斋》┣ 近现代┊徐悲鸿 1895至1953徐悲鸿《梅花念我之居》┣ 近现代┊郭沫若 1892至1978郭沫若《西江月二首》┣ 近现代┊沙孟海 1900至1992沙孟海《杜甫望岳诗轴》┣ 近现代┊启功 1912至2005 启功《心经》启功《谒韩文公祠感题一首》┣ 近现代┊陆启成 1964至今陆启成《二十四诗品》国外索引(1):准三宫真觉┣ 国外-日本┊佚名准三宫真觉《心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一.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
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中文名: 王羲之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 公元361年,一作379年主要成就: 书法代表作品: 《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 所处时代: 东晋称号: 书圣 1.人物简介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 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
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
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
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
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
《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
“文革”期间,墨池遭毁。
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
《集殷墟文字楹帖汇编》(高清全本)
《集殷墟文字楹帖汇编》(高清全本)引言自1899年王懿荣等人发现甲骨文以来,最早是由“甲骨四堂”之一雪堂罗振玉先生(1866—1940)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把甲骨文字引入到笔墨书法创作中来的。
1921年,罗氏于研究甲骨之余,在当时考释出来的甲骨文字仅约500字左右的条件下,“取殷契文字可识者,集为偶语,三日夕得百联,存之巾笥,用佐临池”,并于1925年,以《集殷墟文字楹联》为书名付印,这便是史上最早的一部甲骨文书法集,由此也开创了以殷墟甲骨文可释字集字进行书法“创作”的风气。
继罗氏之后,有章钰、高德馨、王季烈等同好也纷纷效仿,集甲骨文字为楹联,1927年又以《集殷墟文字楹帖汇编》为名由东方学会出版为线装石印本,汇总罗、章、高、王四家集联而成书,共收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十言等400余联,由罗振玉亲自手书付印。
1985年,四家集联汇编又以《集殷墟文字楹帖》为书名由吉林大学出版社放大重印(只是排列顺序上将罗振玉集联提到前面,由原来的章、高、王、罗变为罗、章、高、王)。
此外日本内山知也又对罗氏《汇编》作日文译注,编为《甲骨文墨场必携》一书,1986年由东京木耳社出版。
雪堂罗振玉,可以说不仅仅是甲骨学也是甲骨文书法的奠基人。
虽然罗氏所书《集殷墟文字楹帖》成书以来一直广为甲骨文书家所效法,时至今日对甲骨文书法的学习仍不乏裨益,但现下甲骨文书法学习者在使用或参考此书时需要注意几点。
其一,从用字上来说,该书成书时甲骨文字的考释尚处于初级阶段,集联所用文字有不少已被后来的文字学家推翻,今天甲骨文书家创作时不可毫无甄别地完全照搬罗氏等人的对联用字;其二,从书写风格上说,罗氏所书甲骨文,虽则有其自身特点及美观之处,但事实上他将小篆之笔法引入甲骨文书写,笔画粗细一致,字的大小一律,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甲骨文的率意、烂漫,偏于对称、规整,而甲骨文书法发展到今天,我们进行甲骨文书法创作的高标准之一应该是尽可能地吸收和再现甲骨文错落参差,大小、长扁不一等自由烂漫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