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村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农村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调研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情况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结构,为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制定了相关问卷,并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
三、调研结果1. 农村劳动力资源总体规模较大,但存在不平衡性。
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参与农村劳动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0%左右,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约为10亿人以上。
但是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劳动力不足;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村人口居多,但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2.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结构存在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和儿童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占比较高,而青壮年劳动力比例相对较低。
这说明农村劳动力中的年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技能水平不高,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3. 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和利用存在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较低,主要从事的是传统农业劳动和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在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和利用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调研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通过提供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课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
2.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通过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减轻农村人口压力,提高就业机会。
3.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养与管理。
通过完善农村劳动力的教育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管理,提供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4.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创业扶持。
关于才溪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才溪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学院:植物爱护学院专业年级: 06级植物爱护学号: 060206096学生姓名:洪巧珍指导教师:刘淑兰成绩评定:才溪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前言自从中共中央对关于“三农”问题的四个一号文件一一在海西农村落实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海西大地日新月异,全国上下都惊叹“海西巨变”。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城乡统筹进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实施以及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要紧资源,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和省农业厅的有关文件精神,摸清福建省龙岩市才溪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分析才溪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转移对策,从而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淌,2007年7月20日—24日,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学习小组为切实地关注和了解“八闽巨变”以及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开展了题为“关注八闽巨变,感受和谐社会”的调查活动。
我们“福建农林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小组”,顶着烈日,来到了龙岩市上杭县才溪镇,开始了我们的农村调查访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的对象1、政府及其相关负责人员(有关乡镇经济进展、科技进展主管部门的人员)2、当地的乡镇企业3、当地村民(二)调查方法1、座谈交流或访谈:与政府相关人士交流和座谈;与企业相关人士交流和座谈;要紧和当地的农民交流和座谈。
2、问卷调查:访问相关村民,访问相关企业职工。
(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表)3、实地考察:走访相关企业、基地和农户,了解运作流程与进展情况以及农民的生活状况、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县把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劳务经济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有序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迈进,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转移的速度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于4月18日——4月19日先后到我县乡,以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其家庭经济、务工情况、务工收入、思想观念以及接受培训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中掌握了当前我县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在上级部门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自2003年到2008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2.84万人次,创收达__万元,人均劳务收入2387.1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2969.4元。
2009年计划转移7.32万人次,实现劳务创收3亿元,其中向疆外转移2万人次,创收1.4亿元。
从今年1——4月的整体情况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体稳定,金融危机对转移工作尚未带来明显影响。
截止4月底,共转移农村劳动力__人次,约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27%,实现劳务创收9517.5万元,务工人均收入达4050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357.8元。
其中向疆内、外有组织转移8050人次,创收达563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吸纳我县农民工共4663人。
收集用工信息150余条,同比增长66.7%。
目前,劳务输出在促进农民中作用日益明显、比例逐年增加,已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主要特点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不断增加,劳务经济创收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1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日趋庞大,第一产业已经不能容纳和消化这些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会在全社会各行业进行重新配置,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性、阶段性的转化过程。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持续不断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山区地区,耕地在逐渐减少,信息闭塞,非农产业不够发达,对转移劳动力更是困难重重,进而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
__x我所驻的__镇__村是位于富阳市以南约20公里,是灵桥镇的一个经济薄弱村。
__村地处山区,地理位置并不十分优越,但全村平均收入却有5618元,具备典型的尚未开发的农村的特征。
作为__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我是带着“尽己所能为提高农民收入寻求一个好的切入点”来开展工作的。
两个月来,我和村两委的几位同志通过上门走访、座谈等形式,掌握了制约__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联系周边地区的经济情况和__村的历史,经过分析后觉得:__村靠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特色经济、搞实业办工厂来发展经济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见效也不会很明显;__村的出路在于高质量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一、__村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第一,转移不够。
截止到12月,__村农村总人口692人,劳动力总数约为370人,各类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有172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46.5%左右。
__村第二村民小组是全村外出务工最多村民小组,其总人口218人,劳动人口87人,外出务工55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63%。
第五村民小组则相反,总人口131人,劳动人口68人,外出务工17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25%。
第二,文化程度较低。
__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很大一部分甚至为文盲。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报告摘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人口从农业生产劳动中转移到非农产业或城镇就业的过程。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多个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走访和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影响。
农民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获取更高的工资
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同时,转移就业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农民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限制了
他们在非农行业就业的机会。
其次,一些农民转移就业后仍然面临着低工资、长时间
劳动等问题,影响他们的增收效果。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需要关注,他们的教
育问题对于农民增收影响较大。
基于以上结论,报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高就业能力,增加他们在非农
行业就业的机会。
2. 改善农民就业环境。
加强对非农行业的监管,确保农民的工资和劳动条件得到保障。
3. 注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 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培育新的农村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以上政策建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任务要求:1. 描述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和问题;2. 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3.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一、现状和问题描述在农村,劳动力一直是支撑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拉大,农村劳动力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农村劳动力整体数量不断减少。
由于年轻人流向城市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农村的劳动力池正在不断萎缩,导致一些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其次,农村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农村教育程度的提高,一部分农民接受了较好的教育,技术能力相对较强,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然而,仍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所需的技能,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
另外,农村劳动力长期以来承担着过度劳累的工作负担。
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农村劳动力常年背负重劳动任务,缺乏科学的劳动方式和保护措施,容易导致工作受伤和职业病。
二、问题原因分析农村劳动力问题的背后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农村劳动力流失是导致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由于城市相对农村存在着更好的经济环境和生活条件,年轻人普遍倾向于到城市就业和生活,导致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
其次,农村教育水平的不平衡是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
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造成了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的不均衡。
另外,农村劳动力工作环境的恶劣和保护措施的不到位也是问题的原因之一。
农村工作环境复杂多样,常年面临较大的劳动强度和风险,加之劳动保护措施的不健全,劳动力易受伤和职业病的发生率较高。
三、解决方案提出鉴于农村劳动力问题的存在,我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农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鼓励年轻人在家乡寻求就业机会。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吸引年轻人才留在农村,提供更好的就业条件和发展前景。
其次,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水平。
通过建立农村技能培训机构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农村劳动力,提供现代农业生产所需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有益参考。
二、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1. 总量及结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约为4.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近40%。
其中,青壮年劳动力占比较大,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在地域分布上,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省份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匮乏。
2. 教育及技能水平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不足30%。
在技能方面,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仅有少数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
3. 就业状况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农业、外出务工和本地企业就业。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
三、农村劳动力资源面临的问题1. 就业渠道单一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就业机会。
尤其在农闲季节,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未能充分发挥其劳动力价值。
2. 职业技能培训不足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面临技能不足的困境。
3. 社会保障缺失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
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使得他们在面临疾病、失业等风险时缺乏保障。
四、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对策1. 拓宽就业渠道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商等新兴产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结合市场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
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享有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保障。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十篇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篇1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15篇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15篇【第1篇】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调研报告【第14篇】统计局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调研报告统计局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并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
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我们在全国首批劳务输出示范县——桃源县,走访了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农委等职能部门,并选择了100户有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且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桃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和人口大县。
20xx年,全县完成农业增加值38.5亿元,占全县gdp总量的41.1%;截至20xx年末,全县耕地面积12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4%;农业人口8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4.9%。
全县转移劳动力22.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8%。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六大特点:一是从转移人数看,总数较为稳定。
20xx年、20xx年和20xx年,桃源县分别转移农村劳动力22.2万人、22.1万人和22.3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3%、46.1%和46.8%,从总量和占比来看,变化都不大。
临时性外出务工人员减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
从100户问卷调查结果看,20xx年转移的201名劳动力中,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以上)的占99%,临时性在外务工的仅2人。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
近几年来,政府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旨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能充分满足庞大的劳动力输出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
据统计,20xx 年、20xx年、20xx年,桃源县通过劳动部门进行培训的农民工分别为3370人、3710人和4327人,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均不到2%。
对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报告
对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报告这转移可不是简单的事,背后藏着不少故事。
很多年轻人走出村子,身后是父母的叮嘱和期待,前面是陌生的城市和未知的挑战。
刚开始的时候,难免有点忐忑不安,心里想着:“我能行吗?”可到了城市,他们发现,原来大街上的每个人都是在为生活拼搏,大家都是一样的。
慢慢地,他们开始适应,甚至有的成了小老板,开起了自己的小店。
想想那种从田间地头到城市街头的蜕变,简直就是“凤凰涅槃”嘛。
可是,转移的路上可不止是阳光灿烂,也有风雨交加。
有些人去城市了,结果却发现那里的生活成本比想象中高,房租贵得让人心疼。
每天忙忙碌碌,手里捏着工资,刚够吃饭的,真是心累。
还有一些人,适应不良,跟不上节奏,结果只能回到老家,重新耕地。
看着他们的表情,真是让人心酸,“外面的世界真是个大染缸啊。
”也有不少人留在了城市,继续拼搏。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子里的人逐渐意识到,这转移不仅仅是劳动力的简单流动,还是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交融。
有些村民开始跟着年轻人学习新技能,大家都在努力向前,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啊。
那些年长的村民也不再只是坐在门口闲聊,开始积极参与各种培训,争取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这转移的过程中,不少新机会也应运而生。
比如,随着农村电商的兴起,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开始尝试通过网络把家乡的特产卖出去。
这下子,农民不仅能在地里干活,还能在网上赚钱,真是个好办法。
每当听到有人通过电商赚了钱,村子里就像过节一样,大家都纷纷来祝贺。
想想这画面,简直让人想笑。
不过,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依然是个大问题。
虽然越来越多人选择了转移,但一些基本的设施和服务在农村依然薄弱,留在家乡的人有时候会觉得失落。
看到城市里的变化,心里多少会有些不平衡。
可当他们回到村里,看到满眼的绿色和熟悉的面孔,心里又是一阵暖流。
毕竟,那是他们的根,哪里都是家。
再说说那些在外打拼的村民们,很多人挣了一点钱,就想着把家里的房子修修,父母的生活条件改善改善。
看到自己的家越来越好,心里那种成就感,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增加,农村劳动力调研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劳动力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农村劳动力调研。
首先,我们对农村劳动力的人数进行了统计。
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总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到城市工作有关。
同时,农村劳动力中年轻人占比逐渐增加,老年劳动力逐渐减少。
其次,我们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分布进行了调查。
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和农村副业,少数从事农村工业和服务业。
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普遍偏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最后,我们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很多人在城市找工作时遇到了困难。
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部分地区出现了“留守老人”的现象,影响了农村生产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显示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力度,鼓励农村劳动力回乡创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活水平和就业环境。
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劳动力问题,共同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篇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每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必经阶段。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切合我县县情的现实选择。
为此,我们就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作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据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缙云县总人口43.69万人,农业人口39.76万人,占91.0%,农村劳动力23.22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12.8万人,女性劳动力10.42万人,分别占55.12 %和44.88 %。
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不高。
2004年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7.68万个,占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的31.70%。
二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全县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8%,初中文化程度占57.2%,小学文化程度占26.8%,文盲或半文盲占3.2%。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
据统计资料,2004年我县乡村实有劳动力合计23.22万人,耕地面积15.25万亩,如果按劳均种植3亩计算,只需5.25万个劳动力,加上林牧渔业约需2.5万劳动力,除去外出劳动力,尚有8.11万劳动力需要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1、劳动力转移异地化。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广,异地化转移为主要特征。
外出劳动力转移遍布全国二十多省、市、区,近致邻县,远到青海、吉林等地,相对集中在广西、广东、福建、上海、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在广东东莞、惠州等地超过2万人,上海、江苏等地近2万人,广西东兴市、钦州市等地约5000人。
省内主要分布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地。
2、劳动力转移规模化。
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二多二少” 特点,即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多,工业、商贸、建筑等行业少;凭技术专长创业多,靠体力务工人员少。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1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
**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打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为更好的掌握农民工基本情况,探究“求职难”、“用工荒”背后的深层原因,笔者深入广大农村和劳务市场,采取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并就如何科学合理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了一些浅显思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截至2019年底,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55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22.8亿元,净收入14.72亿元。
各类培训机构共组织开展电焊工、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4994人次,大大提高了转移就业水平。
创新输出模式,抓住“两站”移民建设等大项目、大工程建设契机,开辟多形式的务工渠道,组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19187人。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创业促进就业,把开展贷免扶补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作为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就业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2019年,全县发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475人2375万元,带动就业712人;全县发放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500人2500万元,带动就业750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差。
接受问卷调查的500名农民工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72人,占14.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428人,占85.6%。
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数145人,占29%,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2%,获各种技能等级证书的占12.2%。
薄弱的文化基础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大部分农民工从事劳动密集型、低报酬、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主要集中在电子加工、服装、建筑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六大行业。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报告标题: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制定更加有效
的就业政策。
二、调研目的
1. 了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
2. 探讨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3. 分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发展趋势
4. 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三、调研方法
1.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和就业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
2. 口头访谈:选择部分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口头访谈,了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经历、
心态和发展意愿。
四、调研结果和分析
1. 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已实现稳定就业,其中以务农、外出
务工为主。
就业率较高,但就业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2. 就业困难: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缺乏专业技能、就业信
息不对称、就业机会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3. 就业趋势: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农村劳动力
未来的就业前景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4. 建议和对策: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加强就业信息发布渠道、
扩大就业机会等,有助于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五、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docx
推动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docx党的____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施行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改革开展指明了航向。
乡村振兴以开展产业工程为前提,产业工程可以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同时产业工程也需要劳动力的支撑才能开展壮大。
因此,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意义。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安排,4月17-19日,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治平牵头组成调研组,就北湖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情况,走访了区就业局、区农业局,深化到石盖塘街道、保和乡、华塘镇及辖区企业理解情况,并组织区经信局、区统计局、区工会、妇联、团委、残联等15个单位座谈,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北湖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根本情况1、全区农村劳动力根本情况北湖区辖4个乡镇,10个街道,91个村,农业人口162870人,劳动力总数〔男性年龄:18-60岁,女性年龄:18-50岁〕102262人,从事农业消费经营人员47756人,占比47%;农村充裕劳动力54506人,占比53%。
男性占比56%,女性占比44%。
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占比18%,年龄在36-54岁之间的占比50%,年龄55岁及以上的占比32%。
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初中占比55%,小学占比29%,高中及以上占比16%。
随着二、三产业的开展和农业消费率的进步,相当一局部从事农业消费经营的人员,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经商,具有明显的兼业性。
据区农业局初步统计,我区龙头企业28家,休闲农庄154家,种植大户〔蔬菜、水果等〕30多家,种粮大户170多家,用工7500多人,根本为当地农民。
农村充裕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兴旺的东南沿海地区,其他地区占11%,区内就业占17%。
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制造业普工岗位的占比约90%,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占比10%,三产业人员普工占比80%,行政和营销岗位占比20%。
区内就业人员以在城区或城乡结合部餐饮、商贸效劳业,石盖塘工业园和开发区高新园的电子产品、矿业加工、食品加工企业务工为主,我区几个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入驻创业人数也逐年增加。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范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范文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
为了解决和了解____农民就业问题与现状,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广泛的深入调研。
按安人社发〔____2〕437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查,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实际情况,通过走访和座谈多种方式,掌握第一手基础材料,现形成如下报告。
(一)农村劳动力的资源情况全县总人口为59295人, 6周岁-60周岁劳动力资源39083人,占总人口的77.7%。
其中男____85人,占5 .6%;女8898人,占48.4%; 6-30周岁 67 2人,30-45周岁 2995人,45-60周岁9376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4 人,高中60 9人,大专及以上 2653 人。
农村劳动力常年转移 54 3人,每年新增成长劳动力 000人以上。
数据表明我县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整体素质不高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近几年,流动人口和农村居民进城有所增加,城市人口逐渐增多,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幅度上升;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从劳动力的职业构成看,从事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劳动者比重大幅度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因此技能型劳动力逐渐上升。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从总体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已成为农民实现劳务收入的主要渠道。
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大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农民刚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即城镇人不大乐意干的脏、累、苦、险等工作。
如建筑、废品回收、环境卫生、饮食服务、小商小贩等这些城镇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岗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报告临沭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市局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调研,调研采取普遍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走访与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针对调研要求,我们组织人员分3个组到部分乡镇,了解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收入情况。
调研组分别到临沭镇、店头镇、白旄镇进行了调研。
通过到镇政府、企业及劳务工家庭座谈、走访,了解到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是通过本村外出务工人员介绍联系外出就业的,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我县人力资源市场有序组织输出的,约占外出就业的30%。
在店头镇共调查了6个村32户,通过本村熟人介绍外出务工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73%,其中到南方企业务工的占总人数的60%。
临沭镇是驻城镇,情况有所不同,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外出务工人员偏少,大部分在本地就业。
在临沭镇走访了8个街居共24户,其中在本地就业的占就业总人数的80%,通过自己找到工作岗位的占就业总人数的92%,通过劳动部门介绍就业的占6%,通过其他中介外出的占2%。
在白旄镇共调查了9个村41户,通过本村熟人介绍外出务工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55%,其中到南方企业务工的占总人数的67%。
临沭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有农业人口43.4万人。
在本县区内务工的农民工人数为12.6万人,其中女性约5.2万人,性别比例为38%。
从年龄结构上看:16—18岁的约1万人,19—35岁的约7.5万人,36—55岁的约3.5万人,56岁以上的约0.5万人。
在这些农民工中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约3.5万人。
从文化结构上看,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有6万人,占总人数的40%。
从产业和行业分布来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约4.6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约8万人。
全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7万人,他们基本上分布在江、浙、上海、烟台等地的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主要从事建筑、服装、电子、码头装卸、机械制造等产业。
近年来,我县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了平台。
全县约近4.5万人从事复混肥的生产销售及相关产业,6.5万人从事杞柳加工、3万人从事蔬菜脱水加工。
从事1年以上固定职业的约2万人,从事1年左右固定职业的约3万人,从事半年到1年临时职业的约6万人,其他的近2万人。
通过了解,农民工外出就业对待遇要求大多偏高,其待遇要高出当地两到三倍他们才肯干。
由于企业效益好坏参差不齐,通过劳务市场介绍的成功率偏低,往往供求双方达不成共识,造成有时有工作岗位找不到人的现象。
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落实,经济发展必将很快进入快车道,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
抓住这一有利的时间差,大力开展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储备人力资源,稳定职工队伍,缓解就业压力,在新一轮用人高峰时,增强就业竞争力,扩大输出数量,提高输出质量,是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要经验做法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巩固烟台、拓展上海、开发五大区域,广泛建立劳务基地”的工作思路,抓住培训这个关键环节,以培训促输出,以基地开发带动培训开展,推动了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全县每年培训农民工2万余人次,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近3万人。
目前,已与全国300多家企业建立了劳务关系,开辟用工基地58个,建立驻外办事处8个。
(一)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得到强化。
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是发展和扩大劳务输出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对全县城乡劳动力进行重新调查摸底,把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作为统计调查的对象,建立起全县人力资源信息库。
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构建多层面的培训体系。
积极整合利用全县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档次,形成以劳动保障部门为龙头,劳动保障、教育、农业部门发挥主渠道作用,民办职业学校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农广校、乡镇成教中心等培训基地的作用,按照劳务市场的需求,采取联办、租赁办、委托办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开展长、中、短期培训班,突出技能培训,尤其是一些较高层次的技能培训。
各乡镇充分利用乡镇成教中心,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
同时,县里还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农业考核和三个文明建设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情况与促进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实际效果列为评价各乡镇、有关单位、职业学校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认真检查考核。
县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劳务输出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意见》等有关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政策和奖励政策,对符合补贴奖励政策的,及时进行兑现。
对培训工作做得好的乡镇、单位和学校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对完不成任务、落实不到位的通报批评。
(二)市场开拓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
我们大力开拓劳务市场,不断拓展劳务合作空间,积极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铺路搭桥。
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和合作渠道的基础上,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不断拓展劳务合作空间。
将全国市场划分为五大区域(广州、深圳、珠海及周边地区;杭州、宁波、厦门及周边地区;南京、无锡、昆山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及周边地区;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及周边地区),招聘部分精干人员,组成专业化工作队伍,新设立了浙江、苏州、青岛、济南、深圳5个办事处,并在已有的北京、上海、烟台三个办事处成立党组织,注意分析研究五大区域用工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输出。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研究向西部地区劳务输出的途径和办法,重点做好华东石油管理局劳务派遣业务的试点工作,逐步推动劳务输出向成建制方向发展。
经过近几年不懈的努力,劳务市场和用工基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烟台港由原来的不足400人发展到近千人,上海由原来的23家用工单位发展到45家,新开辟用工基地45家。
在对外抓好市场开拓的同时,对内建设好承接输出的载体。
把人力资源市场作为统筹城乡就业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平台,积极构建上下贯通、连接城乡、覆盖全县、信息共享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使其成为促进广大群众就业的桥梁和纽带。
去年,我们按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县区级I类的规模和标准,建设改造了新人力资源市场,并于去年9月份正式启用。
新建设的人力资源市场设有职业指导区、职业介绍区、信息查询区、信息发布区、求职登记区,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用工、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培训等服务,并配有悬挂式电子大屏幕和多媒体电脑触摸查询机,充分发挥了面向大众、面向企业、面向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在全县构筑起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的高效、科学、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
去年以来,到人力资源市场登记求职、咨询人员达3万余人次。
(三)外出务工人员权益得到较好维护。
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工作,能够减轻用工单位的负担,树立劳务输出工作的良好信誉,为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奠定基础。
为此,劳务输出后,对外出务工人员分类登记、建档立卡,并分别在外出劳务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了驻外办事处,加强对劳务人员的跟踪管理与服务,重点搞好与用工单位的关系协调。
主要是对务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处理一些工伤事故、劳务纠纷、拖欠工资、违章违纪、新招人员安置、回流、辞退等问题,帮助广大劳务人员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发挥驻外办事处作用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驻外办事处自身建设,对长期驻外选派人员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
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建立驻外办事机构8个。
通过驻外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的努力,烟台港集团新增用工单位5个,其中蓬莱港由去年的42人发展到现在的近200人;上海由原来的23家用工单位发展到45家,驻外办事机构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去年底,根据上海办事处建议,上海隧道地基注浆公司党支部与我县劳务输出办党支部结队共建,并正式签署结队共建协议书,以实现“在共建中共进,在共进中共荣,在共荣中共创和谐”的目标。
通过结队共建,加强双方的党建工作,在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充分发挥务工人员中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共同创建和谐的用工环境。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事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
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坚持就地转移、返乡创业、异地输出并举,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政策扶持并重,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多渠道开发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农民就业空间。
通过推动产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巩固劳务输出、稳定企业促进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是强化就业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供需对接。
把城镇就业服务和优惠政策尽快覆盖到农民,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和岗位信息。
三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能力。
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采取定点、定向、订单培训等方式,提高培训成效。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进行多形式创业。
加快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农民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为农民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五是推进就业援助,帮助农村困难家庭就业增收。
加大脱贫攻坚工程推进力度,确保有劳动力的农村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加快建立农村零转移家庭贫困户就业援助制度,对农村零转移家庭中的特殊困难劳动力,采取由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办法,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
二〇〇九年五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