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主要译本述评
《红楼梦》第三回两种英译本对比赏析
《红楼梦》第三回两种英译本对比赏析《红楼梦》第三回两种英译本对比赏析摘要:《红楼梦》是一部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百科全书,对《红楼梦》的翻译也必将提高翻译工作者和翻译学习者的汉英翻译水平。
本文分别从语言转化,翻译方法,和文化输出三个方面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第三回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对两个译本的优劣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结合实践对一些相关翻译理论进行了阐释,以求对翻译学习者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语言转换;翻译方法;文化输出1.引言《红楼梦》是一部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百科全书,对《红楼梦》的翻译也必将提高翻译工作者和翻译学习者的汉英翻译水平。
本文分别从语言转化,翻译方法,和文化输出三个方面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第三回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对两个译本的优劣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结合实践对一些相关翻译理论进行了阐释,以求对翻译学习者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2.语言转化翻译的最基本意义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化,这种转化不仅是字面意义的对等,更是深层意义的呼应。
汉语表达中,我们偏爱用四字结构。
四字结构音美,形美,它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审美情趣。
在表情达意时,我们会习惯性的,下意识地把要表达的意思浓缩在四个字中;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觉得四字结构郎郎上口,符合习惯。
在英语文学原著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许多地道的英语习语。
这些英语习语使原著读起来郎郎上口,为原著增色不少。
这一事实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在进行汉译英实践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恰到好处的运用一些英语习语来提高英语译文的质量呢?先看下面这个例子: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 杨译:I was so carried away by joy and sorrow at sight of my little cousin, I forgot our Old Ancestress. I deserved to be caned.霍译:It was just that seeing my little cousin here put everything else out of my mind. It made me want to laugh and cry all at the same time. I’m afraid I quite forgot about you, Grannie dear. I deserved to be spanked.在翻译同一段原文的时候,两个译本首先在字数上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杨译本用了15个词来翻译原文划线部分的内容,而霍译本则用了29个词,几乎是杨译的二倍。
apsalmoflife三种汉译文的对比赏析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学期论文课程名称:文学翻译与批评论文题目:A Psalm of Life三种汉译文的对比赏析姓名:班级:学号:学年学期:2012-2013-1A Psalm of Life三种汉译文的对比赏析一、作者以及作品介绍“A Psalm of Life”出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杰出诗人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之手。
朗费罗的诗歌在19世纪美国主流诗坛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深远,在美国广为传颂,在欧洲亦受赞赏,被译成20多种文字。
而“A Psalm of Life”的汉语译文,据钱钟书先生考证,是第一首被翻译成中文的西方诗歌。
朗费罗的诗歌在语言上以优美、质朴、清新见长,做到了雅俗共赏。
他逝世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第一位获此尊荣的美国诗人。
本文主要对“A Psalm of Life”及对三个译文版本进行对比赏析。
汉译文版本分别为黄新渠译本,黄杲炘译本和黄一宁译本。
该诗短小精悍、结构严谨。
全诗每四句一节,共九节三十六句,分四部分来讨论诗人眼中的人生。
第一二节主要纠正“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的论调,大声告诉人们“Life is real! Life is earnest!”。
第三至第六节探讨了应如何度过人生,进一步指出人生苦短,奉劝人们要及时行动,把握现在,只争朝夕。
在这一部分,诗人强调了一个行动的人生。
这也是全诗的主旨。
第七八节强调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以伟人为榜样来激励人们,要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脚印,只有实干的人生才能流芳百世才能给后来者以鼓舞。
这同时也呼应了第二节中所说的:人死去的仅仅是肉体,而绝不是精神,灵魂会因你人生的辉煌而不朽。
最后一节是对于全市的总结与升华。
诗人号召人们要行动起来,要勇于面对生命中的挑战,并以更为激昂的声调总结全诗:“Still achieving, still pursuing”,与主题相呼应。
《红楼梦》第三回两种英译文之
《红楼梦》第三回两种英译文之浅析摘要:《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是一部了不起的巨作。
该小说现有的两个英文全译本,即霍克斯的《石头记》和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红楼梦》,风格迥异但各得其所。
本文主要对《红楼梦》第三回的两种英译文进行简要的评析和鉴赏,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的品鉴两种译本的迥异之处,进而把其中优秀的翻译手法和思想更好的运用到文学翻译实践中去。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文化;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一、引言《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一部凝聚中国文化精神的伟大小说,其中第三回“贾雨村寅缘幅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在全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这回, 曹雪芹把整个故事的序幕完整呈现给读者面前,《红楼梦》故事的主要人物也将一一地粉墨登场。
我们可以用“豹头虎尾”来形容《红楼梦》的整个故事,那么这一回实际上就是“豹头”,写得非常好,给读者以充分的愉悦享受。
二、语言转换英语作为静态语言,名词与介词应用频率很高,而汉语作为动态语言,多用动词。
汉译英时,词性的适当转换使译文更加流畅地道。
就此而言,霍译似乎略胜一筹,对比第三回第一句“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霍译是“on the day of her arrival in the capital, dai-yu stepped ashore”,而杨译则是“to return to tai-yu, when she disembarked”。
其次,增词是汉译英时必不可少的手段,霍译中增词的多处运用,使得表达更为贴切。
以王熙凤在这一回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翻译为例:原句为“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杨译为“i’m late in greeting our guest from afar!”。
霍译为“oh dear! i’m late,”said the voice.“i’ve missed the arrival of our guest”。
英语译本对比评析
英语译本对比评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此背景下,英语译本的对比评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多个英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以评析各译本的优劣,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引言在众多英语译本中,本文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这三个译本分别是译本一、译本二和译本三。
通过对这三个译本的对比,我们将对各译本的优缺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英语译本对比分析1.译本一特点译本一在语言表达上较为通顺,结构清晰。
同时,译本一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力求忠实于原文。
然而,在某些细节方面,译本一的处理略显生硬,略逊于其他译本。
2.译本二特点译本二在语言表达上较为优美,行文流畅。
与译本一相比,译本二更注重对原文意境的再现,而非仅仅局限于文字的对应。
然而,在表达某些概念时,译本二略有夸大之嫌。
3.译本三特点译本三以实用性强著称。
在翻译过程中,译本三力求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同时,译本三在文化传递方面也做得较好,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原文的文化氛围。
但与此同时,译本三在文学性方面略显不足。
三、译本优劣评判1.语言表达综合比较三个译本,译本二在语言表达上最为优美,译本一和译本三紧随其后。
2.文化传递在这三个方面,译本一和译本三表现较好,能够较好地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
译本二在文化传递方面略显不足。
3.读者反馈根据读者反馈,译本三实用性最强,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译本一和译本二在读者反馈方面相差无几。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三个英语译本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语言表达方面,译本二具有明显优势;2.在文化传递方面,译本一和译本三较为出色;3.在实用性方面,译本三受到读者喜爱。
针对以上结论,我们对英语译本提出以下建议:1.译本应在保持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的优美表达;2.在翻译过程中,力求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提高实用性;3.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文化。
读书心得——从《飘》的三个译本看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读书心得——从《飘》的三个译本看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具有主体性地位,但译者发挥主动性并不意味着任意篡改或胡译乱译,而是要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
由于英汉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可以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在阐释原作时发挥其创造性。
另外,译者还会受到社会环境、历史条件、成长背景、教育经历、思想个性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会呈现出个体差异。
本文从选词用词、句式结构和篇章翻译方面,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意义。
词汇层面汉英两种语言在词义选取、搭配和顺序上存在差异,在进行翻译时,有时无法完全逐字对应。
在英语中多使用名词,而汉语善用动词,所以可以进行词性转换,将英语中的名词转换为汉语中的动词。
如选段的第一句中caught by her charm,陈良廷翻译的版本为:“给她的魅力迷住”;戴侃、李野光译为:“为她的魅力所迷住”。
这两个译本都保留了charm一词英语的名词词性,而傅东华译本将这一词译为“极富于魅力”,译为了动词。
这样的翻译使行文更具动态,符合汉语的特点。
这里虽呈现出局部的不忠实,但可以体现出译者创造性的发挥和匠心之独运,使作品可读性更强。
另外,这本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众多,但都各具特点、性格鲜活。
如郝思嘉坚强、有魄力、争强好胜;梅兰妮娇怯、温柔善良、稳重端庄;黑妈妈默默付出、严慈兼备、忠心耿耿。
在翻译时,同时也要对注意人物的塑造,既要保留形貌,又要传递神韵。
在原作第一段中,就出现了对女主人公郝思嘉性格的描述:“……the heavyones ofher florid Irish father.”对于heavy这个词,陈良廷译为“粗野”,戴侃、李野光译为“粗犷”,而傅东华译为“豪爽”。
郝思嘉这个人物,在性格上是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于一身的,但同时她作为一个富裕贵族家庭的女儿,她的仪态是高雅、得体的,故译为粗野、粗犷和郝思嘉的形象并不完全贴合。
《荷塘月色》三个英译本的对比赏析
《荷塘月色》三个英译本的对比赏析发表时间:2018-04-12T16:24:42.35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作者:周敏[导读] 翻译的历史十分悠久,许多学者也提出了不少翻译的原则与标准,如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等。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周敏(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590)摘要:翻译的历史十分悠久,许多学者也提出了不少翻译的原则与标准,如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等。
纽马克也曾说过: “翻译批评是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连接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针对不同译本的对比研究正是翻译批评的一种。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中文散文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许多译者对此文章喜爱有加,并进行了翻译,如朱纯深、王椒升、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等。
本文就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朱纯深翻译的译本、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翻译的译本和李明翻译的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三个译本的翻译技巧和表达效果,从而对各自译本的精妙和不足之处进行批评式鉴赏。
关键词:《荷塘月色》;散文翻译;功能对等;对比赏析一、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
奈达认为,翻译即是交际,对于翻译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词汇、语法或修辞的对应上面,重要的是接受者准确理解和欣赏译文的程度。
二、散文的特色及其翻译散文的三大特色为“真” “情” “美”。
散文的翻译如何做到“真、情、美”的再现呢? 朱纯深,杨宪益戴乃迭,李明的的译作再现了《荷塘月色》的神美、形美、意境美,堪称经典译作。
文章依据原文的特色,以功能对等理论对三个译本当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例句进行赏析,看着三个译本是如何将原文的美展现出来的。
例1. 原文: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朱译:The foliage, which, in a moonless night, would loom somewhat frighteningly dark, looks very nice tonight, although the moonlight is not more than a thin, grayish veil.杨、戴译: On nights when there is no moon the track is almost terrifyingly dark, but tonight it was quite clear, though the moonlight was pale.李译:On a moonless night, it is somewhat somber here, looking rather forbidding. But it has a cheerful outlook tonight, though the moonlight is in a thin, whitish veil.英语造句离不开连词,而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汉语则很少或不用这类词。
三个译本的对比翻译
陈奕虹英语810831032 《论习惯与教育》的三个译本的对比摘要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
著有《培根论说文集》收入58篇随笔,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
论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作者和作品。
第二部分横向比较杨向荣,水天同,曹明伦对《论习惯与教育》的译本的得失。
第三部分我对翻译的个人见解。
通过上述三个部分的分析以及见解使人们深入了解翻译的魅力。
关键词: 弗兰西斯·培根;翻译;《论习惯与教育》AbstractFrancis Bacon,1st Viscount Saint Alban,KC(22 January 1561-9 April 1626)was an English philosopher,statesman,scientist,lawyer,jurist and author.He wrote a book which is called The Essays of Francis Bacon.The book includes 58 essays.The book discusses extensive life problem from every angle.It is exquisite,philosophy and popular in the world.The first part of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author and her literary achievements.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gains and the loss about Yang Xiangrong,Shui Tiantong and Cao Minglun's transverse comparisons.The third part of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personal opinions about translat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three parts and opinions make people in-depth understanding charm of translation.Key words:Francis Bacon ;translation;Of custom and education目录第一章介绍作者和作品1.1弗兰西斯·培根和弗兰西斯·培根的成就1.2《培根论说文集》的简介第二章横向比较杨向荣,水天同,曹明伦对《论习惯与教育》的译本的得失2.1 杨向荣,水天同,曹明伦的译文特点2.2 杨向荣,水天同,曹明伦译本的品评第三章对翻译的个人见解第一章介绍作者和做品1.1 弗兰西斯·培根和弗兰西斯·培根的成就弗兰西斯培根生于1561年,死于1626年。
从功能主义看《三国演义》三个英译本
汇报人:XX 20XX-01-28
目录
• 引言 •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概述 • 《三国演义》及其英译本简介 •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三国演义》英译本分析 • 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三国演义》英译本中的体
现 • 结论与启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
的等值。
译者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主性审美需求。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在文学翻译中,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应关注目标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选择适当的翻译 策略和方法,使译文在目标文化中产生与原文相似的文学效果。
该理论还鼓励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文化转换和意象重构,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文学意境和文 化内涵。
文化功能的传达
文化背景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古典名著,包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如何在译文中准确 传达这些文化背景,使读者能够理解并欣赏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翻译过程中的重要 任务。
文化意象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具有文化意象的人物形象和场景描绘。如何在译文中保留这些 文化意象的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营造的文化氛围,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翻译《三国演义》的目的可能是为了 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商业推广等。 不同的交际目的会对翻译策略产生影 响。例如,为了文化交流的译本可以 更加注重文化背景的传达和解释,而 为了商业推广的译本则需要更加注重 市场接受度和读者兴趣等因素。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有效的交 际。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译 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使读者能够 顺畅地理解并接受译文所传达的信息 和情感。同时,也需要注重译文的准 确性和忠实度,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等问题。
国文学名著《夏洛的网》三译本风格比较
国文学名著《夏洛的网》三译本风格比较
,有一定的文学描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出版界集于丰富的读物种类中,其中也有经典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一部誉宗老调的经典,那就是美国文学大家莎士比亚•毛姆所著的小说《夏洛的网》。
作品描写了兔子夏洛、凤头鹅斯蒂芬和兔子叔叔佩奇等动物角色,其中有趣的桥段与感人的情节尤其受用户的喜爱。
关于《夏洛的网》的三译本,比如说蒲谢的“家国篇”翻译、郑仁杰的译文以
及石毓南的“新侨翻译系列”,风格有所不同,蒲谢以地道庄重的辞令结构,有熟实蕴韵并传达了一些中国特色,郑仁杰的译本以其推崇保留原文有把握;而石毓南更为时新,其流畅紧凑,务求把原文韵味有机地表达出来,弥足珍贵。
客观而言,这几种不同的风格各有千秋,都可以很好地勾起读者的情感。
当然,无论是蒲谢的婉约,还是郑仁杰的简洁,或是石毓南的明快,这三种版本都适合朝思暮想,打动人心,引发共鸣。
三译本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早期小说吸取传统宗教观念和基督教信仰的思路,并宣扬正义正向的暖心主旨,让读者能够在书页中找到家的感觉,流连于深入的温柔中。
总而言之,三译本的风格表达不同,各有特色。
不仅能领略作者独特的视角,
更是一次语言文化之旅,感受百年不变的经典爱情故事。
让文学无限灵动,让经典不朽!。
《呐喊》三译本研究综述
《呐喊》三译本研究综述发表时间:2020-12-09T07:05:01.972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0年12期作者:李琳[导读] 鲁迅的《呐喊》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始和成熟,并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摘要:《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的14篇小说,从各个方面描绘了近代中国自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时期百姓的社会生活,塑造了多个鲜活的,或苦难,或麻木,或觉醒的人物形象。
深入剖析了国民的劣根性,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对人民的压迫。
在中国历史及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这部作品总共有三个完整的译本,分别是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译本,蓝诗玲译本和莱尔译本。
三译本自发行以来便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认可,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对其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关键词:《呐喊》;英译本;杨宪益和戴乃迭;蓝诗玲;莱尔鲁迅的《呐喊》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始和成熟,并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
通过现实主义技巧,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方法,作者塑造了一组不朽的艺术意象,反映了中国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现状,揭露了封建世界吃人的邪恶力量,并表达了对变革的渴望,希望唤醒愚昧无知的人们。
《呐喊》这部小说集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普遍认可,在中国广泛流传。
对于西方读者而言,这本书是中国那个特殊时代的重要参考。
1999年6月,《呐喊》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中国百部最佳小说之一。
因此,对英语汉译本的研究不仅能加深我们对这部小说翻译的理解,而且可以为其他中国文学的翻译和传播提供实用指导。
至今为止,《呐喊》总共有三个权威译本:杨宪益夫妇的Call to Arms,威廉莱尔的 Diary of a Madman and Other Stories,和蓝诗玲的Outcry。
《呐喊》英译本被广大语言学者和翻译学者用各种翻译理论和策略进行阐释和解读,例如目的论、关联理论,文化图示理论和补偿策略等等。
通过输入“《呐喊》英译本”关键词搜索CNKI数据库后,发现从2006年到2020年,总共有29篇研究Na Han英文版的论文,其中有15篇是期刊文章,其他都是硕士论文。
“三美论”视角下《西风颂》三译本赏析
“三美论”视角下《西风颂》三译本赏析《西风颂》是法国诗人保尔·瓦莱里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其难度较大,经典程度极高,吸引了许多翻译家的注意与挑战。
本文将结合“三美论”视角,对《西风颂》的三个中文译本进行赏析。
“三美论”是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提出的一个翻译标准,即准确性、流畅性和美感。
准确性是指翻译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能有过多的偏差。
流畅性是指翻译要通顺自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美感是指翻译要注重诗意与韵味,能够传达原作的美感与情感。
首先是贾平凹的翻译《西风颂·重新拾起的尸骨》。
贾平凹将原诗划分为九节,并在每节节末加入了“我”字,增加了独白的效果,使译文更加生动有血有肉。
翻译上注重了准确性,将原文中的意象和意义都传达得很好。
原诗中的“我将跨越/我不曾跨越的那个世界”被译为“我将如影/飘出我所没有摄影的世界”,准确传达了原诗的意义。
译文的流畅性略有欠缺,有些地方用语较为生硬,没有很好地融入汉语的表达方式。
整体而言,贾平凹的翻译在准确性上做得很好,但在流畅性和美感方面还有一些改进的空间。
其次是许渊冲的翻译《西风颂·再唱一个最纯洁的颂歌》。
许渊冲的译文在准确性上也做得很好,能够准确传达原诗的意义。
原诗中的“美”被译为“纯洁”,传达了原诗中关于美的内涵。
译文的流畅性较好,许渊冲善于运用表达技巧,使译文通顺自然。
他也注重美感,将原诗中的意象与韵味传达得很好。
“没人唤醒山林”被译为“无人惊起山河”,传达了原诗中的宁静与安详。
整体而言,许渊冲的翻译在“三美论”三个方面都做得较好,是一次成功的译作。
《西风颂》的三个中文译本在“三美论”视角下各有优劣。
贾平凹的翻译在准确性上做得很好,但在流畅性和美感方面有待改进。
许渊冲的翻译在三个方面都较为出色,是一次成功的译作。
冰心的翻译在准确性上表现较好,但在流畅性和美感方面还有一些欠缺。
不论哪个译本,都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让读者更好地欣赏到了《西风颂》的魅力。
康德三大批判中译本
康德三大批判中译本康德“三大批判“之中译本,在此就我所知所读进行一比较。
1。
《纯理批判》。
共六个中译本(胡译本、蓝译本、牟译本、韦译本、邓译本、李译本)上个世纪30年代,胡仁源曾有一译本(商务版),这条信息我只是在三联《读书》上看到过。
从未见过原译本。
下来便是蓝公武之译本(商务版),该译本在上个世纪是国内通用的版本。
使用半文半白体,流畅,但对一些文言功底较差的人来说很难读。
一些译名亦在商榷之间。
接下来应该是牟宗三先生的译本,名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其中含有牟先生的评注,故为“译注”,仅在港台广为使用,国内除部分学者外,皆无缘拜读。
其中术语之翻译与大陆译本亦多不相同。
我曾见到过牟先生的这个译本,无奈仅是一见,却无缘拜读。
九十年代初,韦卓民的中译本出版(华中师范版),该书是作为遗著整理才得以面世的。
无奈因出版社的知名度不够高且发行面不够广,未能产生广泛影响。
韦译本之术语,基本成为目前认同的标准,但该版本校对极差(再版后依然多有舛误,令人多少有些诧异),语句流畅性相较蓝译本亦较差。
以上译本皆从英文译出。
学术界呼唤新的从德文直译过来的译本,酝酿数年后,在2004年,恰逢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之际,邓晓芒的译本出版。
邓晓芒与其师杨祖陶自90年代中期开始便开始出版其康德研究著述,书中所引皆为自德文直译过来的,开始的译文简直不通,但经过多年的研习,2003、2004年陆续出版的三大批判译得很好。
起码是我所见过的译本中最好的。
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康德哲学的研究便成为“显学”,与邓晓芒同时,李秋零也从德文直接翻译了《纯理批判》。
但窃以为邓译本要优于李译本。
2 《实践理性批判》,共四个译本(关译本、牟译本、韩译本、邓译本)与《纯理批判》相比,《实践理性批判》的翻译要容易一些。
这不仅是篇幅上的原因,还有其内容上的原因(与个体能接得上,不像《纯理批判》那样晦涩与思辨)。
最早通用的是关文运译本,译文很不错。
牟宗三先生的译本名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我甚至连见之缘分都没有,甚憾!以上皆是据英译本译出。
培根Of Studies三个译本的比较
培根Of Studies三个译本的比较摘要:王佐良先生的翻译尤其是《谈读书》的译文堪称翻译史上的一篇绝世佳作。
本文将其与水天同先生以及曹伦明先生的Of Studies的译文进行比较研究王佐良先生的翻译风格与特色。
关键词:Of Studies王佐良译文水天同译文曹明伦译文风格特色弗兰西斯·培根的《论说文集》(Essays)是英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开创了英国文学的随笔体裁。
Of Studies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篇文章,因此至今已经有许多的翻译版本。
其中以王佐良先生的版本最为文化界推崇。
本文将其与水天同先生以及曹明伦先生的Of Studies译文进行比较研究王做良先生的翻译风格。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三位译者的整体翻译风格。
水天同先生的译文是以白话文为主,中间有个别文言虚词如“底”字等,也间或用文言文。
水天同先生抱定传达原作意思口吻之宗旨”。
水天同先生所谓的“传达原作意思口吻”有两层含义:一是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二是符合原作的写作风格。
总体来看,水天同先生也是按照这一宗旨来翻译培根的Of Studies的;从总体上看,曹明伦先生的译文把握得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他采用半文半白的语体,语言简练隽秀。
曹明伦先生在“译序”中提到:“译散文作品的原则也应和译诗原则一样,即在神似的基础上最求最大限度的形似。
”应该说在《培根随笔集》中曹明伦先生严格遵守他自己的翻译原则,以求最大限度的神似和形似。
而王佐良先生在翻译这篇散文时,采用的是“浅近的文言文”,从作者的历史背景契合的角度上来讲,选用文言文与原作的艺术风格最为接近。
他主张“尽可能地顺译,必要时直译;任何好的译文总是顺译与直译的结合;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
”这里“一切照原作”有两层含义:一是忠实原文的意思,二是符合原文的写作风格。
他还十分注重译者的地位,认为翻译不应该仅仅是机械的模仿,翻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现在我们就以一些例句具体来比较一下三位译者的翻译,从而体现出王佐良先生这篇翻译为什么可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水浒传英译本翻译批评与赏析
赛珍珠(Pearl S. Buck)译本 All Men Are Brothers
李天琪
➢ 背景
赛珍珠生于美国,3个月大时即随身为传教士的双亲来到中国。她在 双语环境中长大,精通汉语,是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著名作家。她于 金陵大学外语系任教多年,在中国创作了于1938年获诺贝尔学奖 的长篇小说《大地三部曲》等作品,并最早将《水浒传》翻译成英 文在西方出版。
赛译趋向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模式,属于“异化”的翻译,赛译是首次向西 方读者较全面地介绍中国的这部经典小说,新颖的中文表现方式作为外域文化 的一个侧面成为译者的首要考虑。这种异化策略是由其翻译目的和意图决定 的。但操作层次显然偏低,过分局限在词语表层。
例: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 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 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赛珍珠(英译《水浒传》序)
➢ 赛译序中谈到的翻译策略
我尽可能做到直译……保留原作的内容及写作风格,甚至对那些即使在原文读 者看来也较为平淡的部分也未做任何改动……原文中的那些打油诗也照译成 英文的打油诗。
➢ 翻译风格
• 赛氏译本的总体翻译策略是直译,尽量保留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尽管句 子相对较长,但以简单句为主,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就是起连句作用的 “and”。
译文:Then Lu Ta went forward another step and as Cheng sprawled there, Lu put one foot in his breast. Lu Ta’s fists, each as big as a coarse earthen bowl, were outstretched and his eyes glared down at Cheng and he said, “ I was at first a guard before the general’s gate, and then I was raised to be an official over five different districts, and I do not think I held the title of lord in vain, and are you fit to be called by that name, who are but a meat-selling, knife-holding butcher — a man like a dog. Shall you be called an official? How did you dare to use force to cheat the maid surnamed Chin and named Jade Lotus?
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
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摘要:反讽是《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精髓所在。
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具慧眼识别,又要最大限度地传译,使读者能充分欣赏到原文的反讽特色。
王(V1)、孙(V2)、张(V3)三个译本各尽所能、各有千秋,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①① Austen Jane: Pride and Prejudice[Z].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1以下各处Pride and Prejudice中的原文均引自该书其三个译本分别为王科一. 傲慢与偏见[Z].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 孙致礼. 傲慢与偏见[Z].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1; 张玲张扬. 傲慢与偏见[Z].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文内依次以V1 V2 V3表示)关键词:反讽;翻译;赏析Irony作为一种修辞手法,通常指故意用与原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以达到谐谑、嘲弄、讽刺、喜爱和亲昵的目的。
英语里irony的含义远比汉语里的广泛,它不仅指作为修辞格的verbal irony(反语),也指一种文学技巧(a literary device),主要包括:verbal ironydramatic irony(戏剧性反语)和situation irony(情况反常)即literary irony(嘲弄[1])(p306)。
此外,irony还被人们用来表示一种对世界的认识、态度和心态:对世界加以描述、分析与推断,或对世界的矛盾和对抗表现出的一种冷静的、超然物外的态度等等[2](p64)。
Irony作为英语辞格(verbal irony)和汉语的反语基本相同。
Irony是英语文学翻译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作者或言者的真实思想往往取决于个别词语的微妙差异,说出的话语是一回事,而其所指却可能是另外一回事,在翻译中直接表达出来便会显得生硬、不宜[3](p218)。
某些副语言特征(如拼写、语调)是构成某段话语特征的基本要素,在实际翻译中要重现这些特征绝非易事。
中国文学的英译本出版情况述评
中国文学的英译本出版情况述评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性和深度无疑对全球读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中国文学的英译本一直处于出版的边缘。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对中国文学的英译本需求增加,使得中国文学的英译本出版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过去,中国文学的英译本主要由一些西方汉学家和翻译家完成。
他们的翻译工作往往基于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初步理解和假设,因此,这些英译本的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译作能够相对准确地传达原作的意思,但有些译作却因为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干扰,使得原作的魅力大打折扣。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本土中国作家开始尝试将自己的作品翻译成英文。
他们中的一些人,由于对中国文化和英语语言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能够创作出既保留了中国文化韵味,又能被英语读者接受的英译本。
一些国际知名的出版商也开始中国文学的英译本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资源,使得这些英译本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也对中国文学的英译本出版产生了深远影响。
电子书和网络出版的兴起,使得更多的英译本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被推向市场。
这不仅拓宽了读者群体,也为中国文学的全球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然而,尽管出版情况有所改善,中国文学的英译本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难度,很多中国的文学作品在翻译成英文时可能会失去原有的韵味和深度。
因此,对于未来的中国文学英译本出版,我们需要更多的翻译人才和出版商能够深入研究中国的文化和语言,以更准确地传达出中国文学的魅力。
还需要注意到的是,虽然中国文学的英译本数量正在增加,但相对于庞大的中文文学作品库来说,这个数量仍然非常有限。
这也反映出,尽管中国文学的全球影响力正在提升,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英文,走向世界舞台。
虽然还存在一些挑战,但中国文学的英译本出版情况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读者反映论视角下浅析《落花生》三个英译本
读者反映论视角下浅析《落花生》三个英译本作者:成旖旎来源:《卷宗》2019年第34期摘要:《落花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许地山久为流传的一篇经典散文作品,短小精悍,意蕴深刻。
本文从奈达读者反映论的的角度,评析张培基,刘士聪,以及魏成志三个英译本,说明读者反映论在散文翻译中的指导作用,进而探究三个译本的优劣之处。
关键词:读者反映论;文化信息;读者《落花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1893-1941)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
作者描写了童年生活中的一个故事,文中父亲借小小的花生,托物言志,讲述人生道理,赞颂那些不图名利,不好大喜功,默默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深入浅出,寓意深远。
全篇不过五百多字,语言朴实真切,流畅自然,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深得读者喜爱。
《落花生》的英译本很多,本文选取了张培基,刘士聪,以及魏成志的三种译本,这三个译本都较好的保持了原文的风貌,译文自然流畅,各具特色。
在奈达“读者反应论”的基础上,以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与理解的角度,从词汇,句法和修辞层面出发,对比赏析这三篇译文,分析他们各自呈现的不同特点。
1 作者背景介绍许地山先生,1893年2月出生于台湾,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落花生》是他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小散文,曾收录于小学义务教育五年级语文教材,也是国内重要的启蒙读物。
2 读者反映理论定义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的“读者反映论”的核心思想是读者给与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文本又一次全新的诠释。
他强调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主张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来衡量译文的质量。
认为一个译文的效用,取决于接受者是否能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是否可以接受或理解译文语言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也就是要看目的语读者能否产生和原语读者大致相同的阅读反应。
而帕特·莫拉和詹姆斯·韦尔奇定义它说:“读者反映论强调在文本理解中读者角色的重要性。
《诗经》三译本叙事聚焦及叙事话语比较分析
付臻长沙理工大学/中南大学《诗经》三译本叙事聚焦及叙事话语比较分析【提要】本文通过采用西方叙事学理论中的叙事聚焦以及话语表现方式的概念,结合中国诗歌叙事传统以及文字训诂,选取《诗经》的三个经典译本作为语料进行分析,尝试甄别译文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从而彰显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域间的对话。
三个译本不同的叙事聚焦模式直接影响了译作的主题节奏与情感表达;而三个译本对于人物话语表现形式的处理,则调节了叙事距离,从而有利于语气与口吻的传达,达成译者预期的修辞效果。
【关键词】《诗经》,翻译,叙事聚焦,叙事话语【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648(2019)04-0026-081.引言在以往的叙事学研究中,不同学者从“事件再现”、“文本类型”、“跨学科视角”等层面对叙事进行了界定。
在梳理这些纷繁芜杂的概念的基础上,尚必武(2016:66)提岀,所谓叙事,指的是“以某种媒介为基础、具有某种意义的某种序列”。
由此可见,叙事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序列、意义和媒介。
谈及“序列”,不少叙事学学家认为叙事是事件的再现,亦有叙事学研究者强调了事件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时间的,也可以是逻辑的。
然而,随着叙事学研究的深化,将“事件”视作叙事序列的中心,阻碍了叙事研究范畴的延伸。
因而,尚必武(2016:71)提岀:“这个序列似乎可以不必拘泥于事件,可以进一步扩展开来,可以是情感的序列、思想的序列等。
就这个序列的内在逻辑或次序而言,既能够以时间为顺序,也能够以因果关系为顺序。
在这个序列中,会有穿行于序列或连接序列的人物、披露序列的叙述者、展现序列的聚焦者等”。
这一论述与日益深入人心的“叙事普泛化”思潮相契合。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罗兰•巴特(1989:2)就提岀,世界上叙事作品之多,不计其数;种类浩繁,题材各异。
对人类来说,似乎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以这些几乎无限的形式岀现的叙事遍存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一切社会。
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老人与海》三译本比较
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老人与海》三译本比较[内容提要] 历来,风格的传达就是文学翻译中的难题,因此,作为风格传达中最关键的部分语言风格的传达,就成为再现原文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中心问题。
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三个中译本的分析,从译文与原作者、原作、以及两种文化的关系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认为只有将原文与译文相融无间,译者才能成功传达原作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 语言风格:传达;融:原作者;原作;两种文化[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0)05.0082—021979年版《辞海》对风格的定义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作家、艺术家由于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各有特色,这就形成作品的风格。
[1]从这一界定可以看出,风格即原作之魂,它隐含于作者融入作品的思想情感之中,隐含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中,这对译者来说,既抽象又难以把握,着实为一项艰难的工作。
尤其是作为一种需要意合神合、入情入味的艺术性活动的文学翻译,要使译文读者能够像懂得原文语言似地欣赏原作,则更难上加难。
因此,作为风格传达中最关键的部分:语言风格的传达,就成为再现原文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中心问题,因为原作的内含神韵都要通过字里行间体现出来。
白春仁先生说的好,风格的基础,它的灵魂是语言。
这是风格键盘上的老帅。
没了老帅,棋就没法下了。
没有语言,也就没有作家。
.因此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传达的优劣,便成为衡量译作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其中若能将原作中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真切切的生活场景,逼真地再现于译作读者面前,与原作者相融,与原作相融,达到了这一“融”字,便是一部佳译了。
一、与原作者相融要翻译好一部作品,把握好原作“基调”,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原作者,了解他所处的年代、他的生平、喜好、性格,最重要的是掌握他的写作特点和创作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主要译本述评汉朝在诗歌方面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中。
目前公认的最权威的判断是否为乐府诗的依据是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共收录了183 首乐府诗,再加上萧涤非所加的20 首,共203 首。
但乐府诗的英译文却相对较少,国内的主要译本有汪榕培的《汉魏六朝诗三百首》和许渊冲的《汉魏六朝诗一百五十首》中选译的部分乐府诗,以及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收入《乐府》中的24首乐府诗。
《古诗十九首》的全译本主要有四个,包括汪榕培的《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许渊冲的《汉魏六朝诗一百五十首》,香港的何沛雄(Ho, Kenneth P.H.)的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以及Barnstone Tony和Chou,Ping的The Anchor Book of Chinese Poetry。
汪译本和许译本都非常注重译诗的韵和与原诗的形式相似性,他们的译文都将原诗的五字结构翻译成了六音节、八音节或十音节的抑扬格,且韵脚以aabbccdd的形式进行处理。
何沛雄的译本对十九首古诗按原诗顺序进行了翻译,同时还在书中编入了从5世纪到20世纪对《古诗十九首》所作的文学批评,让读者明白中国历来的学者是如何评价这些诗的。
他的译诗在意义上做到了忠实于原诗,但诗的长度和韵律上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Barnstone Tony和Chou,Ping的The Anchor Book of Chinese Poetry中包含到从周朝(1122-256BC)到现当代的超过600首古诗的译文。
他们对于《古诗十九首》的翻译主要采取自由体,但与何沛雄的译诗相比,则更加注重译诗的音美,以及自然的韵律。
除了这几个全译本外,值得一提的是韦利(Arthur Waley)有他的One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译了《古诗十九首》中的17首。
韦利也采用了自由体诗的形式,对于韵律和形式都没有严格的要求。
他的选词非常到位,而且还运用了中间韵、头韵、反复等手法来替代原诗中的音美效果和艺术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杰出诗生还有“三曹七子”(“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陶渊明、谢灵运等。
此处主要对英译研究最多的陶渊明的诗的译本进行介绍。
方重的《陶渊明诗文选译》是国内译家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陶渊明诗文英译本。
以萧统的《陶渊明传》统领全书,共选诗98篇,以《五柳先生传》一文置于卷首,俨然是陶渊明的另一个简要传记,外加《归去来辞》、《闲情赋》和《桃花源记》三篇文章,虽非陶渊明诗文的全部,但也相当具有代表性,概括了陶渊明文学创作的基本面貌。
他本人在翻译时,并没有做探讨陶渊明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工作,而采用了古代文学专家王瑶的研究成果。
他翻译时所根据的原文,主要就是王瑶编注的《陶渊明集》(1957年版),对陶诗的诊释和理解,也采取王瑶集中“前言”的观点。
英译陶诗时,方重总体上走的也是注重传情达意的路子,并不过分拘泥于原诗的字句和样式,相反注重变通,所以他的译诗大都诗味很足,这应该也是他的诗广受好评原因之一。
(田晋芳,2010)如《杂诗》中有两句“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方重的译文是But what a strange chain of obstacles——Let me, then lodgeMy thoughts in verse.首先译诗对原诗的形式作了调整,将最后一句变成两行短句,与上一句what a …的感叹句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声叹息,表达出行旅之愁和故乡之思。
此外,方重的译诗中并没有将“关梁”(关隘和山梁)直接译出来,而转译为“一连串的障碍”(chain of obstacles),这样大胆的作法,在无损原诗基本主题的前提下,使得译诗更容易让目的语读者理解。
谭时霖的《陶渊明诗文英译》是国内译家独立完成的唯一一部陶渊明全集译本。
在《陶渊明诗文选译·前言》里,谭时霖教授谈到他译诗的体会: “在直译和意译的选择上,我译无定法,二者兼而用之。
虽旨在达意传神,形神兼备,但要付诸实践,每每苦于力不从心,深深感到在译文中再现陶诗传神之趣,存其平淡而深厚,质而实绮的风格,实非易事。
”(黄汉平,1996)《陶渊明诗文英译》中,十分注重陶渊明文学创作中的“历史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 of its time)。
谭时霖认为,文化语境对理解一千六百年前的古诗十分关键,所以他的译本对陶渊明诗文创作的文化语境,通过注解形式做了较充分的介绍。
一方面,谭译为了忠实地向英语读者传达作品中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和思想传统,对许多专用词汇和典故均作了译注;而另一方面,为照顾英语读者的欣赏习惯,又必须适可而止,作必要的精简。
(田晋芳,2010)但这些注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有“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一句,谭时霖译成Thus directed the Master,/ Let moral issues engage your mind,将“道”译成moral issues(“道德问题”)。
以往许多人将“道”译作象征意义上的Way,后来多用音译Tao,两种处理方法都比较好。
但将“道”仅仅缩小为道德问题,有种化大为小之嫌。
汪榕培的《英译陶诗》是目前国内外译家唯一的陶诗韵译本。
从语言上看,汪译陶诗中所用的语言简单明了,鲜见华丽辞藻、生僻难字,语句也是浅显易懂,哪怕是毫无古文功底的人来读,也无须费多大力气便能明白两首诗的大体含义。
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汪榕培译本:Back to Country LifeWhen I plant beans at the foot of Southern Hill,Beans shoots are few but rank grass grows at will.I rise at early dawn to weed and pruneTill, hoe on shoulder, I return with the moon.As the path is narrow, grass and bushes tall,The evening dew will soak my dress and all.It’s nothing when my dress gets wet with dew,As long as my desires indeed come true.(汪榕培,2000:58-9)首先从词汇上看,译诗所用词汇全是英语中的常用词汇,而从句式上看,译诗使用了四个复合句,每个复合句分为两行,且采用aabbccdd的方式处理韵脚,读起来非常上口。
既保持了原文的音美,也保留了原文的形美。
(郁邓,2012)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的《陶渊明诗选》并没有遵从陶诗各种版本原有的安排顺序,体裁上四言和五言混杂排列,还加入了《归去来辞》及《桃花源记》这样严格说不完全是诗的文体。
杨、戴的英译,基本上并不拘泥于原诗,而是较好地运用了吕叔湘所说的变通手法,翻译得非常灵活。
不仅如此,.有的地方还非常大胆。
如《和胡西曹示顾贼曹》的四句:“感物愿及时,每慨靡所挥,悠悠待秋稼,廖落将赊迟”,从字面意思看,是承接上句而来,因烨烨紫葵繁花易凋谢,希望能及时畅饮,却又总是无酒可举杯,慨叹不己,只能等待遥远的秋天的收获,不觉心情阑姗,有迟暮之感。
但英译直接压缩成两句:The blossoms make me long to use my prime, / But for congenial task I wait in vain,中文意为“欣欣向荣的繁花使我渴望施展青春才华,但适合的使命却让我徒劳地等待”。
主旨固然没有背离太多,但原诗句的象征意味己经丢失。
(田晋芳,2010)埃柯尔(William R.B. Acker)的《陶隐士:陶潜诗歌六十首》(Tao the Hermit: Sixty Poems by Tao Chien)中译了六十余首陶渊明的诗,已达到陶诗总数的一半,基本涵盖了陶诗的各种诗题。
就翻译的质量而言,埃柯尔以“出色地传达了陶渊明诗歌不饰雕琢之质朴、隐遁世事之宁静的艺术风格”,受到了汉学家们褒奖(田晋芳,2010)。
他在翻译时倾向于展现陶诗原貌,在用词、句式以及注解方面,都依照原文的本来面貌进行译介,偏向于直译。
如《影答形》中“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一句,埃柯尔的译为:Yet truly I desireto roam on K’un HuaBut they are far awayand the road to them is lost.埃柯尔将“昆华”直译过来,并附上详细的注解,既呈现陶诗的自然风貌,又向英语读者传递了陶诗背后的文化信息,做到了细致求稳。
同时,埃柯尔用“the road to them is lost”,将“绝”字的动词意义成功转换,也将陶渊明对道教寻求长生不老的摒弃情绪表达出来。
(田晋芳,2010)海陶韦(J.R.Hightower)的《陶潜的赋》(The Poetry of Tao Chien)译出陶诗56题,总计124首,基本涵盖了陶诗的全部,还收入赋3首。
如果说,以前陶诗及其它作品的译介还停留在局部的范围内,那么通过海陶韦相当全面的译介和评注,陶渊明这位中国大诗人首次以完整的面貌来到了英语世界。
(田晋芳,2010)由于海陶韦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其它国家的译文版本,并与其它译者进行过切磋,译后还接受其他教授的批评阅读,这种严谨的态度和周到的方法,使得他的译本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戴维斯(A.R.Davis)的《陶渊明:他的作品及其意义》(Tao Yuanming, His works and their Meaning)为两卷本。
第一卷收入陶渊明作品68题,共有诗文135篇;第二卷目次与第一卷同,但给出的是中文原文,后面是英文的“增注”(additionalnotes),详细说明不同版本文字的出入,及校勘与选定文字情况,也涉及诗文中运用典故的情况及其出处。
戴维斯本人明确表示,这样的安排,是希望自己的翻译能承担起不同的使命。
第一卷面向普通的英语读者,第二卷可以供专业的西方研究者进一步参考。
可见他的翻译,是有意识地建立在相当扎实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
但他在对陶渊明的理解上与中国学者发生了一些分歧。
许多中国学者把陶渊明的整个生活和作品都放到政治观点下来对待,把陶渊明的归隐看作是一种政治举动,而归隐后的文学创作则是在继续展开某种政治性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