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全书重点)(填空题)(川教版)

合集下载

川教版_八年级上中国历史复习(完整版)

川教版_八年级上中国历史复习(完整版)

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复习知识结构: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鸦片战争爆发——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清朝后期------北洋军阀统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此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对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两大历史任务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四条基本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七个历史阶段1、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2、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前期(1912年---1927年)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1926年---1927年)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1937年)6、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年---1945年)7、人民解放战争(1946年---1949年)复习目标:通过复习,重新回顾所学知识点,以教材的每一课为基础,突出其重点和必须掌握的史实,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每一件史实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影响意义评价等等,用横向和纵向联系的方法,把所学知识点连成线,把知识有机的的组合起来,便于综合复习和掌握.知识点: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1、背景:〈1〉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1)白银外流,造成清财政危机。

(2)加重农民负担(3)清朝政治更加腐败。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9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一、“五四运动”:(1919.5.4)(一)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说明:弱国无外交。

(二)过程1、第一阶段:地点:北京主力:青年学生。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反帝反封建性质)、“废除二十一条”、“还我山东”、“拒绝和约签字”2、第二个阶段:1919.6月初起地点:上海主力:工人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三)结果:运动取得初步胜利1、释放被捕学生。

2、撤销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3、拒绝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

(四)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群众)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7.23—7.31▲1、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决议:①通过了中共的第一个党纲②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大会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③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3、历史意义:中共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中国从此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10课国民革命运动一、国民大革命:1924.1—1927.7(一)黄埔军校的创建:▲(条件: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1、1924.6在共产党建议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建“陆军军官学校”2、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3、作用: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二)北伐战争:1926.7—1927初▲1、目的:推翻北洋军阀,实现全国的统一2、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北伐军胜利进军: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③1926.9冯玉祥率部参加国民革命军,挥师南下,同北伐军遥相呼应;(三)国民革命失败1、失败: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②1927年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国民革命失败失败原因:主观:陈独秀犯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根本原因);党成立不久,力量弱小,斗争经验不足;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2、经验教训: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

初二上册川教版历史复习提纲

初二上册川教版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1,英国发动鸦片战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 英国商人为了牟取暴利,竟向中国偷运毒品鸦片.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3,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以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4,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清王朝政治腐败,其次还有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

5、1842年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6、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居住等特权. 7、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扩大侵略权益,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9, 法国大作家雨果谴责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

”这里的“夏宫”指圆明园,火烧夏宫的两个强盗是英国和法国。

10.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沙俄是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1,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中俄《瑷珲条约》。

1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了《北京条约》。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填空(1-14)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填空(1-14)
3.定都天京:年太平军攻占,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颁布《》
(1)内容:平均分配土地
(2)评价:①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有利于发动和鼓舞广大群众投入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②局限性: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无法实施。
5.进入全盛: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进入全盛时期。
6.天京事变:年,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创办军用、民用工业
时间
内容
口号
企业名称及创办者
前期
创办军
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后期
创办民
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
、湖北织布局()
3.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4.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19世纪80年代,建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并建立了。
三、评价
1.局限性:洋务派以维护清王朝的为目的,只学习西方的,不学习西方的,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意义:(1)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教育和,(2)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3)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4)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的产生和发展,(5)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作用,(6)洋务运动是中国的开端。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爆发时间:年7月(农历甲午年)。
2.主要战役:丰岛战役,黄海海战,辽东陆战(大连、旅顺),威海卫战役。
3.代表人物: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等人英勇牺牲。
4.结果: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
1.时间:。
2.地点:。
3.签订者:和。
4.内容:(1)割让辽东半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3)增开沙市、、、杭州为通商口岸。(4)。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2014年中考)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2014年中考)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川教版)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列强侵华战争表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原料市场,维护扩大侵略权益。

战争名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直接原因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起止时间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侵略者英国英、法日本重要事件《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利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火烧圆明园黄海大战(邓世昌)签订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条约内容割香港岛赔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协商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一步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中国人民的抗争1、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2、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南京;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862年慈溪大战,击毙华尔。

3、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4、黄海战役中,邓世昌为国捐躯。

5、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在廊坊、老龙头、紫竹林等地抗击八国联军。

(张德成、聂士成)6、从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侵占60多万平方公里)起,到世纪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代表奕訢、李鸿章――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内容以“自强”为口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新式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

2017川版 八年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

2017川版 八年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

八年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一、鸦片战争1.鸦片倾销鸦片战争前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鸦片输入危害:白银外流,影响清政府财政;加重农民负担;使清朝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道光帝为维护清王朝统治支持林则徐禁烟。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3.鸦片战争:(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爆发:1840年6月,英军发动侵华战争。

(3)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高口岸派驻领事;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元;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5)《南京条约》补充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居住。

(6)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法美等国为了从中国夺取更多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3.开始: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这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4.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俄美英法);1860年《北京条约》。

5.列强罪行:①英、法: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出逃),火烧圆明园。

②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三、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侵略,清政府不断加重剥削,自然灾害不断。

2.进程:1)1851年初,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复习提纲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复习提纲 川教版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第1课鸦片战争1、19世纪,英国(日不落帝国)商人为牟取暴利,竟丧心病狂地把毒品鸦片大量偷运到中国。

(除英国外,还有美国和俄国商人也向中国偷运鸦片)P12、了解鸦片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1)白银外流,造成清财政危机。

(2)加得了农民的负担;(3)清朝政府更加腐败。

(4)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5)严重削弱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P23、道光帝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

P2(请认真读计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4、记住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和意义:(1)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开始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

(6月25日结束)(国际禁毒日:6月26日)(2)意义: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出色地领导了禁烟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P2-35、鸦片战争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英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开始: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

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

(4)中国征收英商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影响:《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3)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爱国官员: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

见课本第7页画像。

★注意;(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见课本第5页《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根本原因:政治腐败,另还有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及道光帝忽战忽和。

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

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
1.武昌起义的准备 2.武昌起义的爆发(时间) 3.武昌起义的胜利 4.清王朝土崩瓦解 5.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都城、纪元)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8.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开始 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帝 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 3.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中英 《南京条约》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时间 2.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的签订 3.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掠夺和焚毁 4.北京的陷落和《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危害
焚烧圆明园
1.中俄《瑷珲条约》及其割占的中国领土 2.中俄《北京条约》及其割占的中国领土 沙俄侵占 3.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及其割占的中国 中国大片领土 领土 4.中俄《改订条约》等割占的中国领土 5.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总面积
5.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及其代表
4.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的建立
第六课: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运动 的兴起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2.维新变法的兴起 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4.“公车上书”及其社会影响 5.创办报刊、成立学会,维新变法 运动向全国发展
1.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 2.戊戌变法 3.变法的主要内容
百团大战
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巩固抗日根据地 的艰苦斗争
中国共产党第七 次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的胜利
1.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局面(原因、 时间) 2.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和调整土地政策 3.开展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 4.进行保卫解放区的反“扫荡”斗争 1.召开目的 2.召开时间 3.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4.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 5.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6.七大选出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委员会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形势 2.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3.苏联红军出兵东北 4.人民军队向日寇发起全面反攻 5.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间) 6.中国抗日战争的结束(时间) 7.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川教版历史八上复习提纲

川教版历史八上复习提纲

引言: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清王朝晚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年)课标: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⑴背景:①清王朝由盛转衰,统治危机四伏;②此时英国已成为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③在正当贸易中英国处于不利地位,为牟取暴利,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

⑵危害:①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②使清朝政治更加腐败;③军队战斗力削弱。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⒉虎门销烟⑴道光帝支持禁烟:①原因:鸦片的输入威胁到了清王朝的统治。

②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⑵虎门销烟①时间和领导人:1839年6月3日-25日。

林则徐(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②意义: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出色地领导了禁烟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英国侵略中国三步曲:输出商品→走私鸦片→发动战争〗⑴爆发原因:①直接原因(借口):维护鸦片贸易(中国的禁烟运动)。

②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月,英军侵入中国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

(最主要);经济、技术、武器装备落后;道光帝和战不定。

⒋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⑴内容与危害:①割香港岛给英国〖危害: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②赔款2100万元〖危害: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危害:便利了侵略者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④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的关税应由两国协商〖危害: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利了侵略者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 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39年3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85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一)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鸦片的危害:罪恶的鸦片走私,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大批官僚、地主、军官、士兵吸食鸦片,使清朝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消弱。

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俄美英日德法意奥八国进攻大沽口领军人:西摩尔1900年8月攻入北京。

二、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条约名称签订时间战争、签订双方内容影响《南京条约》1842年8月鸦片战争、中英(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中国赔款2100万元;(3)割香港岛给英国;(4)英商进出口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双方代1895年4月甲午中日战争(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3)允许日本在中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表:李鸿章伊藤博文国开设工厂;(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辛丑条约》中方代表:李鸿章1901年9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个国家(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鸦片战争(一)鸦片输入的危害:1、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人民负担。

2、政治上,使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

3、军事上,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二)虎门销烟1、时间人物:1839年,林则徐2、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

林则徐出色地领导了禁烟运动,是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三)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直接原因: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四)经过及结果:经过:1840.6-1842.8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五)中国战败原因:1、清政府政治腐败。

(根本原因)2、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

3、英国国力强盛,武器先进,而清政府军事经济落后。

(六)《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主要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派驻领事。

④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由两国协商3、通过《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英国获得的特权: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永久居住的权利。

(七)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①政治上: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②经济上: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③社会性质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最大影响)④地位上: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原因:▲根本原因: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二)经过:1856.10-1860。

1860.1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攻占北京。

这是近代史上中国首都第一次被外国侵略者攻占。

▲(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1、1858—1881,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网络 第一单元 鸦片战争 知识概述(本单元主要讲述清朝中后期的历史,(公元1840年—公元1901年)本单元讲述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方式强迫清政府打开了国门,并且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获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他们并没有从中满足,而是步步扩大侵略,从中获取了更多的权力和利益。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极大地破坏,中国从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一步的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第一单元 第1课 鸦 片 战 争国内: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落后,闭关锁国。

国际:西方许多国家纷纷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特别是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原因:中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目的:为了谋取暴利,打开中国市场。

危害: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使清朝政治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严重危害了清王朝的统治,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原因:鸦片输入的危害性 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概况:1839年6月3日林则徐把缴获得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全部销毁 意义:沉重的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根本原因(目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时间:1840年6月(在位皇帝:道光帝) 国家:中国——英国 经过: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军到达南京江面,鸦片战争结束。

结果:清军战败,(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客观原因:经济、技术和制度落后)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 时间:1842年8月 国家:中国——英国 内容:1、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性)2、赔款2100万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

最新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

最新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

最新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和背景:(1)直接原因和借口:虎门销烟或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2)根本原因:英国为打了开中国大门和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3)英国走私鸦片:A.原因:,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B.对中国的危害:使白银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使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威胁到清政府统治。

(4)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5)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振奋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

(6)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2、过程:1840年英国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1842.8《南京条约》签订结束。

3、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④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2)两个附件(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英国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租地造屋、永久居住等特权;4、影响和危害: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5、清政府战败原因及教训:(1)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道光帝举旗不定、忽战忽和;(2)教训:落后要挨打,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全书重点)(填空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全书重点)(填空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全书重点)(填空题)(川教版)姓名:班级: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一)虎门销烟:______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1)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门销烟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

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1842年8月《》签订。

(3)鸦片战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56年10月英国炮轰广州。

3、火烧圆明园:_______年__________联军火烧圆明园。

4、________通过《_______》等割占中国领土最多,达__________平方公里。

5、1851年洪秀全领导___________农民革命运动。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黄海战役:“致远号”管带___________牺牲。

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标志:1895年____________战役。

3、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八国联军侵华:(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国联军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复习提纲 川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复习提纲 川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复习提纲川教版1、列举1840年~1900年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战争及签订条约的名称(控究中国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6;2、1856年~1860年,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4、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入侵,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举列强侵略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道光帝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光绪帝时)3.归纳中国人民的抗争。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⑤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等。

4、《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最沉重的枷锁,请你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谈一谈该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答: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一方面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萧条;另一方面大量举借外债,便利列强通过贷款控制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2 清政府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帝国主义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4 在北京设“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各国公使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5、西方某历史著作认为: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一观点你赞成吗,请结合史实,写一篇50—150字的辩论稿。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大事年表: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运动1898年:戊戌变法1911年:辛亥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4年——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1927年——1936年:十年内战时期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一、列强的侵略(一)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1.根本原因(目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2.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3.爆发:1840年6月,英国侵略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

4.结果:清政府战败,1842年8月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5.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目的):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

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3.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4.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趁火打劫侵占150多万平方千米。

5.结果:1858年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三)边疆危机1.左宗棠收复新疆(1)原因:英俄利用阿古柏政权侵略新疆(2)概况:1876年,左宗棠率军征讨阿古伯侵略军,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3)意义:粉碎了英、俄侵略者肢解中国的阴谋,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2.俄国出兵强占伊犁地区(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1.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实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

2.经过:黄海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殉国)。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复习提纲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复习提纲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复习提纲(精炼版)(注:基本的知识点请同学们查看教材和笔记,复习提纲主要归纳单元主题内容,易考易错题。

)侵略史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家实力。

抗争史的启示: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保家卫国的精神。

(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点是各种探索失败的根本原因)1.探索史的特点: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2.探索史的感悟:⑴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⑵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⑶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近代化道路失败的原因。

⑴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根本原因)⑵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⑶反动势力干涉。

⑷中国封建势力强大。

4.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⑴腐朽的封建制度。

⑵列强的侵略。

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5.近代化过程中体现出那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探索救亡图存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和民主的精神。

6.探索事件的共同作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7.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⑴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证。

⑵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

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8.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运动:1、戊戌变法2、辛亥革命3、新文化运动。

(注: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触及到思想层面,因此不能算是思想文化运动,请注意区分)三、抗日战争的主题: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一)“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9.18 南满铁路沈阳柳条湖1、原因/目的:1、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2、日本妄图发动侵华战争来拜托国境,日本转移29—33年经济危机打击。

3、国民党忙于围剿红军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中国历史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列强侵华战争略表二、中国人民的抗争1、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2、鸦片走私的危害:罪恶的鸦片走私,是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大批官僚、地主、军官、士兵吸食鸦片,是清朝政治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3、虎门销烟的意义:沉重的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出色地领导了禁烟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4、鸦片战争清朝战败原因:①清王朝政治腐败;②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③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

5、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6、二鸦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7、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南京;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862年慈溪大战,击毙华尔。

8、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左宗棠收复新疆意义:粉碎了俄、英侵略者肢解中国的阴谋,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9、黄海战役中,邓世昌为国捐躯。

10、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在廊坊、老龙头、紫竹林等地抗击八国联军。

(张德成、聂士成)11、从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侵占60多万平方公里)起,到19世纪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1、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2、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3、洋务运动的背景: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朝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力。

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4、戊戌变法的背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变法改革社会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全书重点)(填空题)(川教版)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一)虎门销烟:______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1)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虎门销烟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

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1842年8月《》签订。

(3)鸦片战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56年10月英国炮轰广州。

3、火烧圆明园:_______年__________联军火烧圆明园。

4、________通过《_______》等割占中国领土最多,达__________平方公里。

5、1851年洪秀全领导___________农民革命运动。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黄海战役:“致远号”管带___________牺牲。

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标志:1895年____________战役。

3、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八国联军侵华:(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国联军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第5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一)洋务派的产生: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表人物:中央:________。

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洋务运动:1.时间:19世纪_______年代到___________年代。

2.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洋务派提出____的口号,创办近代____工业。

典型的军事工业有:_______ __(2)后期:洋务派打出_____”的旗号,又兴办了一批______企业。

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创办的______________,张之洞创办的_______________等。

(3)洋务派兴办了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堂(4)洋务派还筹建了__________三支海军。

3.洋务运动的评价:(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2)洋务运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第6课戊戌变法(1898年)(一)公车上书:1.背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____________》的签订。

2.过程: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__________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130 0多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_____________。

3.公车上书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背景:1897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激化。

2. 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________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________》。

史称“__ _________”,又称“百日维新”。

3.戊戌政变:(1) 原因:维新变法触犯了以_______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2) 经过: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史称“____________”。

戊戌变法失败。

4.戊戌变法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第7课辛亥革命(1911年)和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一)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酝酿:1.兴中会的成立(1)时间地点:________年,美国___________。

(2)领导人:_____________。

(3)目标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时间地点:______年成立于__________。

(2)领导人:_____________。

(3)机关刊物:《__________》(4)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性质:中国同盟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党。

3.三民主义:①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简称_ ___________。

②三民主义的作用:成为____________领导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

(二)武昌起义:1. 经过:______年10月10日,_____新军的革命士兵,在革命党人领导下发动起义,史称“________”。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1、_______年1月1日,__________在南京宣誓就职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中华民国以_____为首都,改用公历,以_________纪元,1912年为民国_______年。

3、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________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_____》。

(四)辛亥革命的评价:(背)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革命。

2.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8课新文化运动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________年,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 _》。

2.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前期(十月革命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后期(十月革命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918年,_________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第9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一)五四运动:1.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_____年5月4日,____________。

3. 五四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五四运动的经过:第一阶段(前期):1919年5月4日-6月3日,中心在__________,主力是_____ _;第二阶段(后期):1919年6月5日以后,中心在_____,主力是_________。

5. 五四运动的结果: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背)(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6.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时间与地点:_____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在___秘密举行,后移至嘉兴______ _。

2.中共“一大”的内容:①党的中心工作: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会选举___________担任中央局书记。

3.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第10课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至1927年)(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初国民党_____大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标志第__________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