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1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部编版)_16-20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部编版)_16-20

武功:北伐和西征
阅读教材第16页正文第一段, 及观察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 图,回答北伐和西征的时间、 目的、大致说一下进程。影响 时间: 1853年
目的: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 巩固政权
影响: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 全盛时期
李鸿章 1823.2.15~1901.11.7
淮军士卒
进入全盛—文武功
太平天国其 疆域最广阔之时 曾占有中国半壁 江山,其势力发 展到18个省,太 平天国实际控制 的区域发展到23 个府州,总共面 积一百五十多万 平方千米。
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个人的田地 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 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业。
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 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 圣库,统一管理。
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 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好了他 吗?罢了,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自 己吃可以了。
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 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 间和精力去分田呢?
进步性: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
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空想性:《天朝田亩制度》中的规定体现了一种绝对平 均主义的思想,必然会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不符 合实际,所以难以实现。
自愈和轮胎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优选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优选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鱼宏亮
材料二:太平天国占据了清王朝大片江山。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
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
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
略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 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探究研讨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文献
《天朝田亩制度 》
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 口和年龄平均分 配土地
不同点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 建土地所有制;
实质是消灭私有制 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资政新篇 》
提出向西方学习、 改革内政等一系 列政治、经济、 文化、外交主张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 主义工商业; 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 有制;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洪秀全
④主观原因:洪秀全受西方基 督教思想影响,创立拜上帝教 推动起义;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拜上帝教
材料一: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
上帝视之皆子。
——《原道救世歌》
材料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特点: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 宗教相结合。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2.永安建制 意义:初步建立政权
东王:杨秀清

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败因及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洪秀全
朗读洪秀全生平事迹,说说为何他会造反, 他想建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1814年1月1日,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7岁熟读四书五经,
15岁广州参加府试第一次落第
1830年,被聘为本村塾师,开始了农村的教书生涯。其后三
实现
——太平天国运动败因及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败因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及本课所学,探究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反封建的人没有
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主观上:农民阶级的
材料二:太平天国的失败, 由洪、杨的内讧。引起流血事
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 实际的科学革命纲领, 无法克服领导集团的腐
请阅读课本第15页第3段,归纳《天朝田亩制 度》有哪些内容,能实现吗?
土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 地 均分配土地
目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的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
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 想社会,“四有两无”
评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 价 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 无法 平均社会财富,维护小农经 实现 济,调动农民积极性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5.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 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C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平了道路。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启示:农民阶级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 革命取得胜利。
近代中国的变革该由谁领导? 近代悲恸的中国该何去何从?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30张PPT)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30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3121.8.3115:11:0315:11:03August 31,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31日星期二下午3时11分3秒15:11:0321.8.31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下午3时11分21.8.3115:11August 31,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8月31日星期二3时11分3秒15:11:0331 August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3时11分3秒下午3时11分15:11:0321.8.31
湘 军
汉口
武昌
淮军
清 军
三河镇 安庆
天京
天京陷落
失败
英 法 联 军 支 援 上海
慈溪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 革命战争。2.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沉重打 击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鼓舞近 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4.它的经验和教训给后人 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 和虫灾。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 遍及十几个省。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爆发的原因:
(1)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残酷的剥削。 (2)西方列强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2.爆发时间、地点、人物: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4.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北伐
西征
东征
背景
清军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围困天京
目的
时间 领导 人 结果
意义
推翻清朝统治 巩固天京大本营 断绝清政府财源
1853年 1853—1855年 1856年
林凤祥、 李开芳
赖汉英、 石达开秦Fra bibliotek纲、 石达开失败
胜利
攻破江北、江南大营
为西征、东征创 打击湘军、巩 进入全盛时期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和 虫灾。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及十几个省。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
1.爆发的原因:
(1)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残酷的剥削。 (2)西方列强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2.爆发时间、地点、人物:
2.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发展:
(1)过程:
①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的将领。 ②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再次攻破江北大营,在 三河镇全歼湘军。1860年,攻破江北大营。 ③李秀成在江苏的青浦打败华尔的洋枪队。但进攻 上海失败。
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广西藤县人,雇农出身。 1851年8月,太平军过藤县境,举家入 伍。1864年8月7日,李秀成在江宁被 曾国藩杀害。
1.天京事变: (1)原因:
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生活 腐化堕落,逐渐脱离广大将士。
(2)后果:
①极大地削弱太平天国的力量。②出现“国中无人”、 “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③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由兴盛走向衰败。
小知识: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 开的分裂。1856年,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逼天王 洪秀全到东王府封其万岁,激化了洪杨之间的矛盾。 韦昌辉利用这一矛盾,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2万多人 。洪秀全在天京军民支持下,处死韦昌辉及其同伙。 1857年,由于洪秀全的疑忌,石达开率部出走,后 陷入清军包围,全部被剿灭。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 盛转衰的转折点。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课件(共66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课件(共66张PPT)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 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材料二 “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 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今镇守佐 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 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材料三 “兹本大臣恭奉王命,莅临斯土,催办钱 漕,兼取贡税。田赋虽未奉其定制,尔粮户等亦宜谨 遵天定,暂依旧例章程,如数如期完纳。” ――太平天国1855年告示
得大捷, 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1)《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 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 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 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 理和探索救国救民的迫切愿望。 (2)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 环境,因而未能真正实行。
3.天京陷落
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3.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 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 鸿章淮军和洋枪队的抵抗反扑。
曾国藩
李鸿章
4.天京陷落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战40天, 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的联合抵抗和反扑)
历史影响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和外国侵略势力。
课堂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
全盛:1856,突围和西征后 盛衰转变:1856年的天京变乱
1853,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开始:1851,金田起义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精品课件八上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精品课件八上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精品课件八上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涉及教材第二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太平天国的兴起背景、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伐、西征、天京事变、石达开率军出走、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以及天京陷落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

2.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3. 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阶级分析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发展、转折及失败过程。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中阶级斗争的特点及其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矛盾加剧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社会矛盾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太平天国的兴起:介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等。

(2)太平天国的发展:讲解永安建制、北伐、西征等。

(3)太平天国的转折:分析天京事变、石达开率军出走等。

(4)太平天国的失败:讲述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阶级斗争特点。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太平天国运动2. 内容:(1)兴起:洪秀全、金田起义(2)发展:永安建制、北伐、西征(3)转折:天京事变、石达开率军出走(4)失败: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阶级斗争特点。

(3)论述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

2. 答案:(1)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加剧,农民生活困苦。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川教版历史上册课件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川教版历史上册课件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 2.《天朝田亩制度》 户 • (1)内容:规定把土地依产量高低分为九等, 以 为单位,不论男女,按 人口 年龄 和 平均分配土地,好地坏地搭配。年满16 岁 一 的,每人 份;未满16岁的,每人 半 份。 革命纲领 • (2)性质:太平天国的 。
• (3)评价 • ①进步性:反映了农民千百年来要求获得土 地的强烈愿望。它设想通过平分土地,建立 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 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 社会。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群众投入反对 清朝 统治的斗争有着积极的作用。 • ②局限性:这种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 是根本无法实施的。
第 3课
太平天国运动
• • • • •
通读本课,在教材上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及地点。 2.《天朝田亩制度》的作用。 3.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及其后果。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 一、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 1.背景 • (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2)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鸦片。 • (3)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现象严重,为 支付战费和赔款,清政府不断加重赋税,搜 刮人民。 • (4)自然灾害不断,广大人民迫于生计,纷纷
• 一、选择题 •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有 ) B ( • ①自然灾害严重 • ②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社会主义市场 • ③清政府不断加重赋税 • ④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鸦片 • A.①②④ B.①③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
Hale Waihona Puke • 2.1851年,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 金田发动起义,起义军称 ( ) C • A.护国军 B.北伐军 • C.太平军 D.八旗军 • 3.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及都城是( ) C • A.石达开,西安 B.朱元璋,北 京 • C.洪秀全,天京 D.杨秀清,广 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使天国被迫转入 战略防御
太平天国的失败(衰败)

转折——天京事变(1856年) (1)原因 领导集团的血腥内讧 (2)影响 清军趁机反扑,再次围剿天 京;造成天国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危 险局面。
天京事变的影响:

这场战斗极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
太平天国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
智慧导入
观察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思考:1851年的中国为什么会爆 发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有什么作用?让我 们一起探讨吧!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和经过;
2.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3.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危险局面。清军趁机重建江南大营和江
北大营,围困天京。太平军由战略进攻
转为战略防御。太平天国由兴盛走向衰
败。
快乐导学三:合作探究

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一场天京事变,那 么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能否 走向胜利?为什么? 不能,原因在于
①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 退 ②封建特权思想膨胀,领导集体内部相互猜忌 和争相夺利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 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和外国资本主 义侵略势力,鼓舞了近代中国人的革命运动。
快乐导学二:自主学习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 激涨,与此同时,为支付战争巨额赔款和弥补战争中 的军费开支,清政府极力进行搜刮,不断加捐加税。 材料二:英国棉纺织品于1840年至1845年的五年时 间里,输入量增加了四倍多。究其原因,其货物物美 价廉也! 材料三:广西地瘠民穷,水旱蝗灾不断,灾害严重。 从上面的三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历史信息?
成功达标
1.太平天国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阶级矛盾激化
A )
B.外国经济侵略加深 C.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2.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C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北伐西征 3.《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 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 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B )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彻底消灭人民的私有观念
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开端)



原因: (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 的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②洋货 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③巨额赔款加重人 民负担 (2)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
爆发时间:1851年 领导人:洪秀全
起义地点: 广西桂平金田村 建号:太平天国
北伐和西征(全盛)





时间:1853--1856年 北伐路线: 江苏——安徽——河南——黄河——山 西——直隶 北伐结果:由于孤军远征,最终失败 西征路线: 安徽——江西——湖南——湖北 西征结果:屡次击败湘军,取得胜利
天京事变示意图:
洪秀全
受 命
处 死
杨秀清
诛杀
韦昌辉
滥杀
负气 被 石达开 出走 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侵略 利用外来基督思想 反帝反封建 势力的联合绞杀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起义原因新 (3)起义形式新
(4) (5) (6)
担负责任新 失败原因新
所属范围新
课堂小结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①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原 ②民族危机 因 ③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④洪秀全的组织和发动
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空想性 (1851——1864) 文件 ①反帝反封建(性质) 意 ②社会影响 ③几年来斗争的最高峰 义 ④农民思想的进步 局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失败的根本原因)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它规定把土地以产量高低分为九等,以户
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 地,好地和坏地搭配。年满16岁的,每人一份; 未满16岁的,每人半份。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1)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性质) (2)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 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 结晶(革命性) (3)追求小农经济的目标,违背社会发 展规律(落后性) (4)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 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快乐导学一:预习检测
直接原因:领导人进取心逐减,腐朽思想滋长,内部矛盾尖锐 间接原因:敌人破坏颠覆的影响 根本原因:农民自身阶级的局限性

1.1851 年初,洪秀全在广西 金田村 正式宣布起义,建国 号为 太平天国 ,起义军称 “太平军,三月,洪秀全 ” 称 “天王”。 2.1853 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城,改南京为 天京 ,定为 都城,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天朝田亩制度》 3.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 ,该文件设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 想通过平分土地,建立一个 的理想社会。 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4.1856 年,太平军攻破清军 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太平 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 6.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定都天京(发展)

时间:1853年
都城: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举措: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影响: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1)1851年初,金 田起义,太平天国运 动兴起 (2)1851年9月, 永安封王建制,标志 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 政权 (3)1853年,定都 天京,标志着太平天 国建立起与清王朝对 峙的政权,显示了农 民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③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试归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受阶级和时 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 功
太平天国运动和之前的起义运动比较 有什么新的特点?
(1) (2)
起义背景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