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蚂蚁过河》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兴趣。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蚂蚁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形态、生活环境、习性等。

2. 故事《蚂蚁过河》:蚂蚁们为了找到食物,勇敢地过河的故事。

3. 蚂蚁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讲述故事《蚂蚁过河》。

2. 教学难点:蚂蚁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蚂蚁图片、河图、食物图、PPT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形态特征,激发幼儿对蚂蚁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如蚂蚁的生活环境、习性等。

3. 讲故事《蚂蚁过河》:通过PPT展示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观察蚂蚁过河的过程,让幼儿感受蚂蚁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4. 活动:让幼儿分组进行手工制作,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蚂蚁过河的场景。

5. 展示与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并分享作品中蚂蚁过河的故事。

6. 总结:引导幼儿讲述蚂蚁过河的故事,总结蚂蚁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延伸:1. 科学实验:带领幼儿进行观察蚂蚁的实验,如蚂蚁的寻食、蚂蚁的触角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 户外活动: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蚂蚁,让幼儿亲身体验蚂蚁的生活环境。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对蚂蚁生活习性的了解程度。

2. 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能力。

3. 幼儿在讲述蚂蚁过河故事时的表现。

八、教学建议:1. 在讲解蚂蚁生活习性时,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

2. 在讲故事《蚂蚁过河》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合作行为,引导幼儿学习蚂蚁的团结精神。

《小蚂蚁过河》小班体育活动教案

《小蚂蚁过河》小班体育活动教案

《小蚂蚁过河》小班体育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学习小蚂蚁过河的动作,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3. 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小蚂蚁头饰、河河乐器材、小桥一座、小石头若干。

2. 场地设置: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动作(5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小蚂蚁过河的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小蚂蚁过河的动作,熟悉基本动作。

3. 游戏环节(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蚂蚁过河”游戏,设置河河乐器材为障碍,让幼儿合作完成过河任务。

2. 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总结环节(3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四、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

2. 注意调节活动强度,避免幼儿过度疲劳。

3. 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类似的体育活动。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小蚂蚁过河的场景,引导幼儿自主进行体育活动。

3.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小蚂蚁过河动作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坚持不懈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七、活动准备:1. 教具:小蚂蚁头饰、河河乐器材、小桥一座、小石头若干、小红旗一面。

2. 场地设置: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设置好小蚂蚁过河的场景。

小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小蚂蚁过河》含反思

小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小蚂蚁过河》含反思

小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小蚂蚁过河》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学习小蚂蚁过河的动作要领,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小蚂蚁过河的基本动作:跳跃、翻滚、攀爬。

2. 学习小蚂蚁过河的团队协作动作:拉手、搭桥、互相帮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蚂蚁过河的基本动作和团队协作动作。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团队协作的默契。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小蚂蚁玩偶、河岸道具、垫子。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跃、翻滚、攀爬等,提醒幼儿注意动作的幅度和力度。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1. 教师示范小蚂蚁过河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幼儿自主练习基本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学团队协作动作(10分钟):1. 教师示范小蚂蚁过河的团队协作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 幼儿分组进行团队协作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幼儿自主进行团队协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实践环节(10分钟):1. 教师设置障碍course,幼儿分组进行小蚂蚁过河的实践操作。

2. 教师记录幼儿过河的过程,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幼儿互相观摩,学习他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动作。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过河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提出改进意见,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掌握了小蚂蚁过河的基本动作和团队协作动作,但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幼儿的动作仍不够熟练,团队协作意识有待提高。

下次课程将继续加强基本动作的练习,并通过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注意调整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课程教案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课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小班科学课程《蚂蚁过河》2. 课时安排:1课时(25分钟)3. 教学目标:a. 让幼儿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了解蚂蚁过河的方式。

b.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c.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教学重点:让幼儿观察蚂蚁过河的过程,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5.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蚂蚁过河的方式。

二、教学准备1. 教具:蚂蚁玩具、河玩具、小石头、树叶等。

2. 材料:纸张、画笔、彩色笔等。

3. 环境: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蚂蚁玩具,引导幼儿说出蚂蚁的特点,如小、黑、多脚等。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蚂蚁过河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蚂蚁过河的方式,如爬行、寻找石头等。

3. 演示:教师用教具演示蚂蚁过河的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蚂蚁过河的方法。

4. 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蚂蚁过河的游戏,模拟蚂蚁过河的情景,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蚂蚁过河的过程。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蚂蚁过河的方法,让幼儿说出蚂蚁是如何克服困难四、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蚂蚁,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2. 家长协助幼儿,用语言描述蚂蚁的生活习性,并将描述的内容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观察蚂蚁过河的过程?2.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是否能够用语言描述蚂蚁过河的方式?3.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是否提供了适当的引导和帮助?4. 教学活动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六、教学延伸活动1. 科学实验:组织幼儿观察蚂蚁在不同环境下的行动方式,如在潮湿、干燥、光滑等不同地面上的行动。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一起观察户外蚂蚁的生活环境,记录蚂蚁的生活习性。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蚂蚁过河过程的描述能力。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观察蚂蚁活动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

八、教学修改1. 根据本次教学活动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教案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教案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教案第一部分:引入蚂蚁是我们身边十分常见的昆虫,它们经常在我们的花园和公园里活动。

今天,我们要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来了解蚂蚁的行为和特征。

这个游戏叫做“蚂蚁过河”。

第二部分:目标通过玩“蚂蚁过河”这个游戏,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们了解蚂蚁的沟通和合作方式,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活动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大型纸张或地板上的绘图2. 一些小纸片代表蚂蚁3. 蓝色纸片代表河流4. 提供数据收集表格第四部分:活动步骤1. 引入游戏规则:在纸张上绘制一条直线,代表小河。

告诉孩子们,河对于蚂蚁来说是障碍。

蚂蚁必须通过河流才能到达彼岸。

但是,蚂蚁不可以游泳,只能在纸片上行走。

2. 将蚂蚁纸片分发给孩子们,并告诉他们,每只蚂蚁有一个数字代号,可以用它们来区分不同蚂蚁。

3. 让学生尝试将蚂蚁从一边的河岸运送到另一边。

观察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4.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孩子们是否尝试过在蚂蚁迷宫之前讨论并制定行动计划?他们是否发现某些蚂蚁比其他蚂蚁更有效率?如果有,为什么?5. 提供一个数据收集表格供学生填写。

记录每只蚂蚁所需的时间或步骤来通过河流。

然后,让孩子们讨论数据,并尝试总结规律。

例如,他们是否发现有些蚂蚁更快地过河?他们是否想出了任何策略来提高效率?6.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策略和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帮助他们归纳出一些关键观察点,例如蚂蚁是否以某种方式相互沟通?他们是否有一种特殊的行进模式?7. 带领学生总结学习:回顾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假设、观察和结论。

帮助他们理解,蚂蚁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是如何影响整个群体的效率和成功的。

第五部分:扩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蚂蚁行为的理解,可以尝试以下扩展活动:1. 观察蚂蚁的行为:带领学生到户外,在花园或公园观察蚂蚁的行为。

让他们观察蚂蚁如何协作收集食物和建造蚁巢,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2. 蚂蚁世界的创作:使用纸板、泥土和其他可用材料,让学生设计和建造一个蚂蚁世界。

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帮助幼儿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环境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小蚂蚁玩偶、河岸模型、桥模型、障碍物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讲述一个小蚂蚁过河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蚂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2. 观察小蚂蚁过河:展示教具,让幼儿观察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引导幼儿说出小蚂蚁过河的困难。

3. 讨论解决方案: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小蚂蚁过河,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具,尝试解决难题。

4. 制作小蚂蚁过河的场景:让幼儿分组合作,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制作小蚂蚁过河的场景。

5. 展示成果: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蚂蚁过河场景,讲述小蚂蚁过河的故事。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立“小蚂蚁过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小蚂蚁过河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价幼儿在制作小蚂蚁过河场景时的创意和动手操作能力。

3. 考察幼儿在讨论解决方案时表现出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安全注意1. 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教师要进行示范操作,确保幼儿的安全。

2.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防止幼儿发生意外。

3. 确保教具的质量,避免幼儿误吞或损坏教具。

八、教学资源1. 利用幼儿园的现有资源,如教具、学具等。

2. 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丰富幼儿对小蚂蚁的了解。

3. 鼓励家长参与,提供有关小蚂蚁的资料,增加幼儿的学习机会。

九、教学内容1. 小蚂蚁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界的欲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活动准备:1. 小蚂蚁玩具或图片2. 河岸、小桥、树叶等过河障碍物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4. 音乐播放设备四、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小蚂蚁玩具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蚂蚁的名称和生活环境。

2. 讲解小蚂蚁过河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了解小蚂蚁过河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设置障碍物,模拟小蚂蚁过河的情景,邀请幼儿参与,让幼儿体验小蚂蚁过河的乐趣。

4.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结束活动:通过歌曲或故事,引导幼儿总结小蚂蚁过河的经历,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庭周围的小蚂蚁,记录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与幼儿共同完成观察日记。

2. 环境创设:在班级自然角中,设置小蚂蚁的生存环境,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小蚂蚁的生活。

3.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让幼儿用彩笔和画纸绘制小蚂蚁过河的场景,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4. 科学探索:组织幼儿进行小蚂蚁的观察实验,如观察小蚂蚁的触角、运动等,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

六、教学资源:1. 小蚂蚁相关的科普书籍和视频资料2. 河岸、小桥、树叶等过河障碍物的教具3. 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4. 音乐、歌曲等相关音频资源5. 蚂蚁窝、食物等实物模型或道具七、教学内容:1. 小蚂蚁的生态环境和习性2. 小蚂蚁过河的故事情节及相关科学知识3. 小蚂蚁过河的障碍物设计和解决方法4. 小蚂蚁的观察和实验活动5. 小蚂蚁过河的手工制作和绘画活动八、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小蚂蚁的图片或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小蚂蚁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小班科学小蚂蚁过河教案(精选5篇)

小班科学小蚂蚁过河教案(精选5篇)

小班科学小蚂蚁过河教案(精选5篇)小班科学小蚂蚁过河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1.雪花片,石头,海绵,点心盘(幼儿操作材料)。

2.木制积木,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蚂蚁)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办法过河?幼:造一座桥……二、认识沉与浮现象。

1.教师做沉浮实验。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2.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师:我现在请一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

三、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教师先请一幼儿操作,同时将结果记录下来。

(规则:拿一操作材料放入水中,浮起来的就把这种材料的图片贴到小河里,沉的则不需贴。

)集体纠正。

活动反思:1.通过幼儿亲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2.在活动中提供了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满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动手操作前利用猜一猜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增强了活动的目的性。

4.实验结果评价中我给幼儿了充分的肯定。

小班科学小蚂蚁过河教案篇2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雪花片,石头,积木,海绵,点心盘(幼儿操作材料)。

2.记录纸人手一份,3、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小蚂蚁)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想能用什么办法可以过河?(1)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小班科学教案蚂蚁过河

小班科学教案蚂蚁过河

小班科学教案蚂蚁过河小班科学教案:蚂蚁过河引言:在小班科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蚂蚁过河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班科学教案,以帮助教师们在课堂上进行蚂蚁过河实验。

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孩子们了解蚂蚁的行为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实验材料:1. 透明玻璃容器(类似鱼缸);2. 水;3. 一片橡皮泥;4. 小石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透明玻璃容器清洗干净;b. 在容器的一端放入一片橡皮泥,使其粘附于容器底部;c. 在橡皮泥旁边放入一些小石子,作为蚂蚁过河的"石头"。

2. 实验操作:a. 慢慢倒入适量的水,使其漫过橡皮泥,形成蚂蚁过河的"河流";b. 等待一段时间,让水稳定。

3. 观察和记录:a. 请孩子们仔细观察容器中的橡皮泥和水的情况;b. 观察容器的另一端是否有蚂蚁;c. 观察蚂蚁是如何从"岸边"过河的,是否会被水冲走。

4. 分析和讨论:a. 引导孩子们思考蚂蚁过河的过程,观察他们是如何寻找、选择和渡过"石头"的;b. 鼓励孩子们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蚂蚁选择某个石头而不是其他石头?蚂蚁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5. 结论:a. 与孩子们一起总结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b. 引导孩子们得出结论并解释蚂蚁过河的原理:蚂蚁通过触角感知环境,选择合适的石头,同时利用其体形和体重来保持平衡。

四、延伸探究:1. 变化实验条件:a. 添加或减少水的量,观察蚂蚁过河的情况有何不同;b. 将容器倾斜一定角度,观察蚂蚁是如何应对。

2. 蚂蚁的生活:a. 继续讨论蚂蚁的生活习性,如蚂蚁的社会组织、食性等;b. 可以观察真实的蚂蚁窝,了解蚂蚁的生活更多细节。

3. 其他昆虫的行为:a. 尝试观察其他昆虫的行为,如蜜蜂采蜜、蝴蝶喂食等;b. 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生态特点和保护意义。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是如何过河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蚂蚁过河的方式。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蚂蚁过河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蚂蚁图片、河图、小木棒、彩泥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蚂蚁过河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向幼儿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蚂蚁是如何过河的。

3. 观察与操作:分发教具,让幼儿观察蚂蚁图片,尝试用小木棒和彩泥模拟蚂蚁过河的过程。

4. 讨论与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心得,引导幼儿思考蚂蚁过河的原理。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蚂蚁,记录蚂蚁过河的过程。

2. 评价: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观察幼儿对蚂蚁过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蚂蚁的足迹,了解蚂蚁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2. 开展蚂蚁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心目中的蚂蚁过河场景。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针对幼儿的反馈进行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户外活动参与度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幼儿对《蚂蚁过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九、家长沟通与指导:1. 向家长介绍教学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如观察蚂蚁、完成作业等。

3. 给予家长在家辅导幼儿的建议,如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自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了解了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过河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设计:蚂蚁过河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设计:蚂蚁过河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设计:蚂蚁过河一、教学目标1.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团结协作,克服困难。

二、教学重点1.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学会团结协作,克服困难。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教具:蚂蚁图片、视频、道具等。

2.环境布置:模拟河边场景。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蚂蚁的特征。

(2)教师简要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

2.基本环节(1)观看视频:教师播放蚂蚁过河的视频,让幼儿观察蚂蚁是如何过河的。

(2)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蚂蚁过河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蚂蚁要过河。

(3)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蚂蚁过河的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①分组: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个蚂蚁家族。

②准备道具:每组准备若干张纸牌,作为蚂蚁过河的道具。

③游戏规则:教师设置障碍物,模拟河边场景。

幼儿需要利用纸牌,帮助蚂蚁家族过河。

过河过程中,纸牌不能掉入水中,否则需要重新开始。

3.拓展环节(1)教师出示其他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是如何过河的。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遇到不同的动物过河,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它们?4.结束语六、课后反思1.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2.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幼儿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让幼儿学会团结协作,克服困难。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出示蚂蚁模型,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是的,这是蚂蚁。

你们知道蚂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触角、身体结构等特征。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蚂蚁过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蚂蚁过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蚂蚁过河》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究物体沉浮的原理,了解物体密度和水的性质。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及工具教材:《小蚂蚁过河》绘本。

工具:水缸、玻璃瓶、水管、小球、小铁片、小木块、小塑料袋等。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老师向幼儿介绍教材《小蚂蚁过河》。

2.老师以绘本故事方式引出课题,让幼儿了解物体沉浮的原理。

第二步:展示实验1.老师向幼儿展示一只玻璃瓶,问幼儿:“这只瓶子会沉还是浮?”2.老师让幼儿用水缸装满水,然后将瓶子放入水中,询问幼儿:“这只瓶子现在沉在水底,为什么?”3.老师将玻璃瓶内放入一个小塑料袋,并确定瓶子内小袋子密度小于水,询问幼儿:“现在这只瓶子漂浮在水面,为什么?”4.老师让幼儿依次加入玻璃瓶内的,小球、小铁片、小木块,了解物体密度和水的性质。

第三步:互动体验1.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只玻璃瓶和一些物品。

2.老师要求幼儿观察自己手中的物品质地,估计物品会浮在水中还是沉在水底,然后将物品放到瓶子中测试。

3.小组间交流测试结果,找到浮点相同的物品,展示出来。

第四步:反思1.老师提供问题,询问学生:“我们通过这节课学到什么?最有意思的点是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改进?”2.让幼儿自己提出问题,并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三、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的互动表现,如是否听从组员意见等。

2.播放录音,听取幼儿对课程的反思,了解幼儿是否掌握了本堂课的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主题为“小蚂蚁过河”,将物体沉浮的原理组织成以绘本故事为主线的探究活动。

活动的难度逐渐加深,从老师的讲解到实验展示再到学生自己的测试,课堂中幼儿们的积极性很高,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和主动性。

然而,有些孩子在测试物品的时候仍然容易受到其他孩子的影响,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会更加重视对孩子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体密度和水的性质,让他们对科学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幼儿园小班教案《蚂蚁过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蚂蚁过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蚂蚁过河》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能听懂、仿照、表达与故事内容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2.认知目标:了解蚂蚁具有团结协作、勇于尝试、不畏困难的精神品质。

认得简单的数量概念。

3.情感目标:培育班级团结协作、勇于尝试、不畏困难的意识,让幼儿快乐地参加活动,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可能性,以及战胜困难的欣慰。

二、教学内容《蚂蚁过河》三、教学过程1、活动启动(1)师生情景交流老师和幼儿打招呼,暖和的气氛通过交流形成。

(2)动画赏识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引出故事情节,让幼儿获得肯定的情境了解。

2、故事阅读老师叙述:在一条河流的这一边住着很多蚂蚁家庭,而在河对岸也住着一些蚂蚁家庭。

今日,河水很大,河流两侧的全部蚂蚁都惊呆了。

如何才能过河?只有一只小蚂蚁提出了一个方法……。

3、游戏活动(1)造桥游戏老师用桥模型模拟河流,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只蚂蚁。

每只蚂蚁向前爬,以跨越这条“河”。

班内的孩子相互搭配完成全局的进度,全部孩子都需到达尽头。

(2)数学数数游戏老师出示数张数字卡片,幼儿数数,相互比较张数多少。

(3)感知训练游戏老师带领孩子们去野外学习,探寻自然界中的蚂蚁、蚂蚁的行为、蚂蚁生态等问题。

察看野外蚂蚁,培育孩子们的古怪心与察看力。

4、综合归纳:课堂回顾情景再现:桥架成后,全班同学齐心协力,成功过河。

小蚂蚁的建议和全班的合作,使全部人都渡过了河流。

老师结合活动反思,启发幼儿更好地理解本身的行为。

五、教学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参加的积极性特别高。

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们学到了对数字的认得,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讲解完故事后,我们引入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更好地理解理论。

游戏是一种有趣味和互动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使他们更简单理解和汲取学问。

同时,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学习到了如何在困难面前合作,完成共同的目标。

教孩子们如何借助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是很紧要的。

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小蚂蚁图片、河图片、小桥图片、草地图片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小蚂蚁的手工纸、彩笔、胶棒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蚂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蚂蚁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小蚂蚁过河》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3. 观察讨论:教师出示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河的宽度、水流等特征,讨论小蚂蚁如何过河。

4. 手工制作:教师引导幼儿利用手工纸、彩笔、胶棒等材料,制作小蚂蚁过河的场景,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活动延伸1. 环境创设:将幼儿制作的小蚂蚁过河场景布置在教室一角,让其他幼儿观察、欣赏。

2.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和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与家人分享所见所闻。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立“小蚂蚁观察站”,投放相关教具和学具,让幼儿自主观察、探索小蚂蚁的生活。

五、活动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小蚂蚁的情况。

3. 幼儿作品:评价幼儿制作的小蚂蚁过河场景,关注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六、活动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七、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小蚂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蚂蚁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小蚂蚁过河》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3. 观察讨论:教师出示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河的宽度、水流等特征,讨论小蚂蚁如何过河。

4. 手工制作:教师引导幼儿利用手工纸、彩笔、胶棒等材料,制作小蚂蚁过河的场景,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蚂蚁过河的原因和蚂蚁的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蚂蚁过河的原因和蚂蚁的生活习性。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蚂蚁图片、河图、小桥、草地等教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河图,引导幼儿观察蚂蚁和河的关系,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蚂蚁过河的原因,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幼儿思考蚂蚁过河的其他方法。

4. 操作环节:分组操作,让幼儿动手搭建蚂蚁过河的场景。

5. 总结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总结蚂蚁过河的方法。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画一幅蚂蚁过河的画,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蚂蚁过河场景。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蚂蚁的足迹,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幼儿对蚂蚁过河原因和生活习性的了解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操作环节中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评价: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反馈,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针对认知程度不同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教学难度。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八、教学内容拓展:1. 蚂蚁的家族成员:介绍蚂蚁的家族成员,如工蚁、兵蚁、蚁后等。

2. 蚂蚁的通讯方式:让幼儿了解蚂蚁如何通过分泌物和触角来交流信息。

3. 蚂蚁的勤劳精神:引导幼儿学习蚂蚁勤劳的精神,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九、家长沟通与协作:1. 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教学内容,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家长协作:邀请家长参与户外观察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引导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具:小蚂蚁玩偶、河流模型、小石头、树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小蚂蚁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小蚂蚁的外形特点,如身体大小、颜色、触角等。

2. 讲解:教师向幼儿介绍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如它们如何寻找食物、如何过河等。

3. 演示:教师用河流模型和小石头演示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小蚂蚁如何克服困难,找到过河的方法。

4. 操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小蚂蚁过河的场景。

五、活动延伸: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小蚂蚁,并尝试用所学的方法帮助小蚂蚁过河。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庭周围的小蚂蚁,并记录下来。

六、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七、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小蚂蚁生活习性和特点的理解。

2. 提升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引导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八、活动准备:1. 教具:小蚂蚁玩偶、河流模型、小石头、树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九、活动过程:1. 复习: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讲解:教师进一步讲解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演示:教师用河流模型和小石头演示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小蚂蚁如何克服困难,找到过河的方法。

4. 操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小蚂蚁过河的场景。

十、活动延伸: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小蚂蚁,并尝试用所学的方法帮助小蚂蚁过河。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蚂蚁过河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熟悉蚂蚁过河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蚂蚁过河的故事课件、图片、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歌曲《小蚂蚁》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出蚂蚁的特点。

2. 故事讲解:利用课件、图片、卡片等教具,讲述蚂蚁过河的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3. 观察与讨论:让幼儿观察故事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蚂蚁过河时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4. 情景扮演:分组进行情景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蚂蚁过河的游戏。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 家长协助幼儿画出蚂蚁过河的场景,并讲述故事情节。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幼儿对蚂蚁过河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情景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评价: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蚂蚁观察活动,让幼儿亲自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增加对蚂蚁的了解。

2. 组织幼儿进行蚂蚁主题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实际状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九、家长沟通:1.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2. 向家长介绍教案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蚂蚁过河》适用年级:幼儿园小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难点:1. 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 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团队合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蚂蚁玩具、河图、小石头、树叶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环境:安静、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蚂蚁玩具,引导幼儿说出蚂蚁的特点,如:小、黑色、2. 讲解:通过河图,向幼儿讲解蚂蚁过河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想象蚂蚁过河的场景。

3. 操作:分组进行蚂蚁过河游戏,每组用小石头、树叶等材料搭建一座桥,让蚂蚁玩具过河。

4. 创作:邀请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创作一幅蚂蚁过河的画。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蚂蚁,记录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开展一次蚂蚁主题的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评价目标:1. 幼儿对蚂蚁特点的认知。

2. 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表现。

3. 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体现。

评价方法: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估其创意和动手能力。

3. 家长反馈和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幼儿对蚂蚁过河故事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小班幼儿。

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幼儿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和合作。

4.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拓展拓展活动:1. 开展户外观察活动,带领幼儿到公园或郊外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小班教案《蚂蚁过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蚂蚁过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蚂蚁过河》含反思教案:《蚂蚁过河》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了解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蚂蚁的图片和生活场景。

2.教具:蚂蚁模型、小班绘本《蚂蚁过河》。

3.玩具:沙盘、小石子。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蚂蚁的图片和生活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然后,问幼儿是否有过与蚂蚁相处的经验。

2.情景认知(10分钟)教师出示蚂蚁模型,模拟蚂蚁在沙地上行走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行动方式。

然后,让幼儿互动模拟蚂蚁过河的情景。

3.活动开展(25分钟)(1)教师出示小班绘本《蚂蚁过河》,讲述蚂蚁过河的故事。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故事中的蚂蚁一起行动。

(2)将小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只“蚂蚁”,幼儿通过模仿蚂蚁的行动方式,尝试走过教师搭建的“河流”(使用小石子在沙盘上模拟),并回到原点。

(3)观察并分析每个小组的过河情况,鼓励幼儿思考哪些因素会影响蚂蚁过河的顺利与否。

引导幼儿讨论并总结出几个关键因素。

4.反思总结(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整个过程,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过河的策略和体会。

(2)教师指导幼儿思考在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如何更好地协作和合作。

(3)引导幼儿归纳总结出协作和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延伸:1.结合自然实物或图片,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

2.指导幼儿制作蚂蚁模型或绘制蚂蚁的图片,展示到班级的墙壁上。

3.组织幼儿设计一些其他团队合作的活动,如搬运障碍、拼图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和活动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了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活动中,幼儿提高了观察力、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并通过反思总结,进一步学习了如何更好地协作和合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蚂蚁过河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蚂蚁过河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蚂蚁过河一、教学目标1.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蚂蚁,了解蚂蚁过河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蚂蚁过河的最佳方案。

三、教学准备1.教具:蚂蚁模型、图片、视频等。

2.材料准备:小河模型、石头、树叶、塑料薄膜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观看蚂蚁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蚂蚁的特征。

2.提问:你们知道蚂蚁是如何过河的吗?二、探索活动1.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蚂蚁过河的方法,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2.实验操作:每组根据讨论结果,利用教具和材料尝试让蚂蚁过河。

3.观察与记录:a.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每组实验结果,引导幼儿记录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b.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

2.讲解蚂蚁过河的科学原理,让幼儿了解蚂蚁的智慧。

四、实践活动1.创设情境:在教室或户外布置一条小河,让幼儿扮演小蚂蚁,尝试过河。

2.游戏互动:教师和幼儿一起参与游戏,共同体验蚂蚁过河的乐趣。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庭中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环保教育:引导幼儿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幼儿反馈: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困惑,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蚂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和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幼儿体验到了蚂蚁过河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开展更多有意义的科学活动。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让幼儿通过观察蚂蚁模型和图片,准确描述蚂蚁的基本特征。

2.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理解并实践蚂蚁过河的方法。

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行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科学《蚂蚁过河》教案设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设计:蚂蚁过河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活动准备:
1.木块,石头,泡沫,点心盘、钥匙、玩具(幼儿操作材料)。

2.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蚂蚁)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办法怎么才能过河?
二、认识沉与浮现象。

1.师做实验,先放石头。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我们先拿石头来试一试”
问:你发现了什么?石头怎么啦?
师小结:由于石头比较重,放在水中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沉”,会沉下去的材料,能当蚂蚁的小船吗?
2.师第二次做实验,放泡沫
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由于泡沫比较轻,放在水中会飘在表面上,不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浮”。

现在我们把小蚂蚁放到上面,你们看它过河了吗?
3.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刚才我们看了,放在水中,比较重的东西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沉”,不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浮”。

(活动反思:从这个环节上看,孩子对沉与浮的现象,能具体地表述出来,也对此活动很感兴趣。

但在让幼儿对比石头与木头的环节上,由于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头太小了,而木头却较大,在视觉上,给孩子造成干扰,因此有的孩子认为木头比较重,导致无法让孩子准确的判断:石头与木头哪个比较重,哪个才会沉下去。

如果选择与木头一样大的石头,幼儿便可以一眼看出,石头比较重的原理。

因而也不会在此环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三、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1.幼儿认识材料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么?请小朋友把各种材料都拿来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可以当蚂蚁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记录方法
师:在玩的时候,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记录单,如果这个材料会会浮起来,请把手上的贴贴纸贴在水面上,如果会沉下去,请把手
上的贴贴纸贴在水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记录
四、教师评价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验证
(活动反思:从记录的结果上看,大部分孩子能准确记录出沉浮的现象,其中盘子这一材料的实验出现分歧,有的孩子记录是沉,有的孩子记录是浮,借此机会,我进行随机教育,让不同结果的两名幼儿现场操作,为什么你认为是沉?而你却是浮呢?两个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为什么结果是不同的呢?通过现场实验,孩子知道由于放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是不同的,很好地利用教育契机,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但在幼儿使用记录卡的方面上看,由于记录卡设计不太合理,有的幼儿把整张记录卡都贴满了,完全看不出是沉还是浮;如果老师在水盆中间画条中介线,在中线以上表示沉,中线以下表示浮,就能很轻松地解决结果不分明的问题。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想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教师抓住幼儿园喜欢玩水的特性,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鱼缸、玩具,石头,泡沫,点心盘、钥匙、玻璃珠、记录纸,蚂蚁、苹果树图片等材料,启发引导幼儿与材料互动。

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能开动脑筋,大胆地说出自己发现的沉浮现象。

在记录的环节中,合理选择粘贴纸的记录方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操作起来简便易行,还能进行简单的评价。

基本实现目标。

二、教师的教
1.创设游戏情境。

教师以“小蚂蚁出来玩,肚子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想爬过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请小朋友帮蚂蚁想想过河的办法”的情境引入活动,形象生动的道具演示,吸引了幼儿参与探索的兴趣,围绕问题“周围什么都没有,只有石头和木头,你们能用这些材料帮蚂蚁过河吗?”,展开思考。

游戏情境的创设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调动起幼儿参与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材料投放。

教师在材料的投放中能充分考虑活动中幼儿的观察,精心准备鱼缸作为活动情境中的“小河”,让幼儿直观清楚地观察到石头、木头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同时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探索的材料分组摆放在不同的操作区,改变以往教师为幼儿准备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的投放形式,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拥挤、混乱的现象,有利于幼儿专注观察一种材料;另外还为幼儿准备了贴贴纸作为记录的材料,在每个操作区投放记录单,便于幼儿操作后,直接记录操作的结果,解决幼儿独立完整完成自己的记录单存在的困难。

3.善于观察启发。

能灵活驾驭课堂,善于观察幼儿在操作中的表现,其中盘子这一材料的实验出现分歧,有的孩子记录是沉,有的孩子记录是浮,我能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让不同结果的两名幼儿现场操作,为什么你认为是沉?而你却是浮呢?两个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为什么结果是不同的呢?通过现场实验操作展示,孩子知道由于放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是不同的,让孩子知道,沉浮没有绝对的定义。

4.评价鼓励结合。

最后环节教师能对所有操作材料在水中的现象再次进行进行一个总结,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经验,提升认识,再次利用记录单将材料的沉浮现象一一呈现,并对幼儿的实验结果给予肯定--奖励一个大拇指,并出示图片“大拇指”贴在幼儿操作正确的位置上,鼓励幼儿,这也是一种适合小班幼儿特点的评价方式。

三、幼儿的学
整个活动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发现,学习简单的记录方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学习词汇“沉下去”“浮起来”。

四、活动中的不足
1.在让幼儿对比石头与木头的环节上,由于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头太小了,而木头却较大,在视觉上,给孩子造成干扰,因此有的孩子认为木头比较重,导致无法让孩子准确的判断:石头与木头哪个比较重,哪个才会沉下去。

如果选择与木头一样大的石头,幼儿便可以一眼看出,石头比较重的原理。

因而也不会在此环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2.最后老师的小结不够到位。

当所有的记录表都在黑板上时,师应作出总结,把精髓的部分加以强调:原来石头、金属类、玻璃类的物品比较重,容易沉下去。

而泡沫、木头、比较轻的物品,所以容易浮起来。

3.记录卡设计不够合理,有的幼儿把整张记录卡都贴满了,如果老师在水盆中间画条中介线,中线以上表示浮,中线一下的表示沉,可以避免贴满的情况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