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交通运输业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业-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交通运输业-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fba2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d.png)
交通运输业-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特点。
3.了解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
2.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特点。
3.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能够将其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对比。
2.组织学生了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通过对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和意义的论述,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让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进行分类比较,启发学生归纳总结,运用概括和分类法等思维方式。
2.使用教学演示、数据分析、小组合作研究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辨别和分析能力。
3.借助案例分析、讨论、展示等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结合生活中乘坐的公共交通方式,思考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及其意义。
引导学生探究交通运输业对城市、区域、国家等发展的作用。
2. 新课讲授(30分钟)(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首先,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以及主要的分类方式,让学生能够对交通运输业的内容和形式有更清楚的理解。
(2)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特点接着,通过教学演示、数据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特点,包括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状况、交通运输优势地区和发展面临的问题等。
(3)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的作用和意义最后,从交通运输业的功能及其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意义。
3. 拓展应用(25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中国交通运输问题开展讨论。
通过小组展示、发言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从中获取更多信息和知识。
4. 总结反思(10分钟)通过一些学生作为代表,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表述。
同时,通过教师的点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本节课所涵盖的核心知识,梳理相关的思维和技能。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教案(1)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365eb473169a4517723a3a2.png)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1教学目标(一)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二)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三)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四)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一)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二)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三)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四)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交通运输业新课导人:方案①: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方案②: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下面两段材料:(1)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
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坐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2)山西省地下埋藏有上千吨煤炭,过去,很多煤炭开采出来运不出去。
另一方面,沿海许多城市因为缺煤,工厂不能全部开工,后来,修建了专门运煤的大秦铁路,山西的大量煤炭可以运出去了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材料后有什么感想?(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简单总结,引人新课。
地理《交通运输》教案范文模板
![地理《交通运输》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2842b4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4.png)
地理《交通运输》教案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作用以及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与作用2. 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3.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比较4.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与发展5. 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作用、分类;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与发展。
2. 教学难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的比较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策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利用图表、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业的相关知识。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航运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2. 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与作用,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概念。
3. 讲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介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4. 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与发展,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作用和分类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与发展的了解程度。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地理》2. 图片: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及地图3. 视频:有关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视频资料4. 案例:有关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案例分析5.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作用、分类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第二课时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与发展,进行教学评价。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业》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业》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09c70d02768e9951e73887.png)
色笔,并落实上节课重点内容,要求认真夯实基础,积极参与课堂,有效联系实际。
②学科班长:导学案的及时收发,并在在黑板左侧设计好评价表格,注意三栏:小组、导学案、课堂③小组长:组织大家自主学习,并课前计算小组导学案量化,计入黑板评价栏。
3.课中培训:注重即时培训,及时发现学生在展示、点评、习惯,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导入新课:看完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吗?对老师也觉得很“震撼和自豪”,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祖国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高铁可以说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新名片。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让我们生活中的出行多了很多选择方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引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变化。
根据项目教学,将课标的内容进行分解,目标具体,并具有可评价性教学过程要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读图引导法贯穿始终,充分利用教材和课件,地图册上的各种图像,增强直观性。
组内每个同学人人参与讨论、发言;认真倾听、深入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质疑、辩驳;综合自己的思考及相互间讨论,形成自己的认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发现问题的能力和精神。
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类图像进行讲解,特别是板图。
式在来我们学校上课之前我就用高德地图找了几种来我们学校的方式。
大家觉得我最应该选择哪一种呢?很好,我来开会时间比较紧,如果是旅行我是不是可以选择徒步或者骑行?每种交通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交通运输业的第一节。
三、解读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1.研究教材两遍,用自己的话说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生点评:通过小组内部讨论,每个小组有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与其他小组交流,其他小左若有不同思路进行更正和补充。
通过有针对性的设问,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归纳分析出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并进行准确的判断,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比较、概括、判断等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业1》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业1》优质教学课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2a7d1058fafab069dc02b7.png)
本节目标 : 1 、交通运输业的概念 / 作用。
2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4 、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
铁路网
交通运输业的概
念:利用各自种学运课输工本具1,0促1 使(客、货
) 沿 特 特定 路 线 实空现间(移
) 的 (页位第物一质 生 产 部 门 。
线 C 、青藏线 D 、陇海
当堂检
测2 、”阳春三月开大会”
,一位徐州代表要北去京 北京
参加会议,应该选择的铁
路线是(B
A 、京哈线
)
徐州 连云
陇海线 港
上海
B 、京沪
线 C 、京九线
D 、京广
当堂检
测3 、世界上海拔最高、线
路最长的高原线是(青藏铁
路
4)、将新疆长绒棉从乌鲁木
齐运到上海,经过最近的铁
段。
:交联通结运输产(业业的作) 用之间区(域 )之间城
间(乡
具有(
)之间的纽带作用,先行发展
)的特征。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 需要,中国已经把交通运输业 作 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对你 应看 了到 哪了 些哪 些
交 通 运 输 方工 式具 ?
飞机 航
?
课本
10 3
空
页第一
段
火车
铁 路
汽车
公水
路
轮船
上 海
杭州
滨洲 滨绥
京包 包兰
陇海 -
青
那是一条神奇的
藏
天路
铁
把人间的温暖送
路
到 边疆
从此
山不再
高 路不
再
长。。。。。。
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然疫源多,被称为人类生存极限的“禁区”
初中地理八年级《交通运输》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八年级《交通运输》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637b2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8.png)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交通的重要性,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知道我国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铁路分布的“三横五纵”及重要的交通枢纽。
3、会运用火车时刻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利用“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图”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使学生掌握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及其在地区分布上的特点。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铁路“三横五纵”的分布格局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图”“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利用教材“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制作的“我国现有高速公路分布图”和“我国规划或在建高速公路分布图”及“我国现有和规划或在建高速公路分布图”【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启发式讲授【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如果你要外出旅行,首先需要确定借助何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
例如你要去西藏拉萨旅游,能不能从北京坐火车到拉萨呢?学生:能(因为通过青藏铁路能够到达拉萨)二、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图”和“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图”教师提问:单纯从有没有线路来看,从南京到上海可以选择哪些交通方式?学生:铁路,高速公路,水路,航空。
教师提问:从哈尔滨到大连可以选择哪些交通方式?学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
学生活动:阅读地图册中的“中国主要航空运输图”和“中国主要公路和内河航线图”教师提问:从西宁到拉萨可以选择哪些交通方式?学生:公路、航空、铁路教师提问: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叶城到西藏自治区的普兰可以选择哪些交通方式?学生:公路。
教师总结:外出旅行时要正确选择交通工具首先要了解我国的主要交通运输网。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图”教师提问:从“我国交通运输网图”看,我国交通运输网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学生: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小。
教师:这种格局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提示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学生回答:我国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所以东部交通网络密集而西部稀疏。
初中地理_《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bc7de5d4afe04a1b171de39.png)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公路干线、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分布格局。
3、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交通运输的作用,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那么你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吗?你能替他们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吗?在广州打工的泰安农民工回家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到昆明3吨活鱼从东平湖运到泰安从宜昌出发游览三峡的风光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介绍学习思路:识特点——认识多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看分布——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布巧选择——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辩利弊——辩一辩高铁的利与弊2、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学生回答3、思考: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应考虑哪些因素呢?学生回答4、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P 105-108 ,说一说五种运输方式各自的特点或者是其分析优点与缺点(主要从运量、运价、速度、时间等角度分析)学生自学3-5分钟,出示图片,提问五种运输方式各自的特点5、观看视频,加深印象,填写下表:6、合作探究:(1)、读图,归纳出中国铁路、公路分布有什么特点并分析原因?(2)、读图4-37,回答:1)、找出中国沿海主要港口: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福州、香港、广州等。
2)、找出大连、天津、连云港、上海、广州等港口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并说出与它们直接相连的铁路干线名称。
3)、中国的内河运输主要分布于哪些河流上?学生讨论回答,上台展示。
7、出示中国机场和重要航线,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主要的航空枢纽及重要航线.8、引导学生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多、快、好、省”货运如何选择客运如何选择9、做相关练习题:(1)、连一连(2)、选一选(3)、解决导入的问题10、【辩一辩】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高速铁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2957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6.png)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交通运输业,主要是运送旅客或货物的产业部门。
一个地区的交通运输往往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的活动,而工农业生产受到的制约尤为突出。
因此,交通运输是我们分析人们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对于各地工农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开发,加强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以及增强国防力量都有着重要作用。
对于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以及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湘教版教材把《交通运输业》放在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学习,主要讲了交通运输业的作用、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洋运输、管道运输、和航空运输,本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我国的位置、政区、地形、气候、河流、四大地理区域和农业、工业、高技术产业的等方面的知识之后学习的,有利于加强前后内容的联系,分析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学生学习时难度不是太大,但要形成牢固的空间观念却不容易,,因此,需要教师加强点拨,加强读图、填图训练。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交通运输》第1、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
![《交通运输》第1、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9d040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8.png)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第一节交通运输,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进程,掌握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分布情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结合具体的实例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征;2.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3.依据相关资料了解我国铁路网的分布;4.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掌握运用比较法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2.通过学习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进一步熟练读图、用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丰富学生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征;2.选择合适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则;3.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教学难点】1.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程引入】河北省的南就水村物产丰富,四面的山上有板栗、核桃、柿子等果树近10万株,年产各种水果十多万公斤。
场景一(2000年)小明与小芳的通话:小芳:嗨!老同学,你们家乡一定很富吧,满山都是水果。
小明:唉!因为交通困难,很多东西运不出去都烂掉了,村民们守着满山的宝贝却过着穷日子。
场景一(2009年)小明与小芳的通话:小芳:你们家乡还是老样子吗?小明:这几年变化可大了,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水果远销国内外,人均年收入已近万元啦!师(总结):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是联系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生产与消费、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板书:第一节交通运输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讲授新课】师:交通运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业》教案
![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8285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0.png)
〖师〗总结识记铁路干线的关键“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六纵四横的格局”。并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104活动第一题。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师〗多媒体出示火车及铁轨、汽车和公路、帆船和水体、飞机和天空、石油或天然气与管道。注意:左面一排是交通工具,右面一排是场地,要求搭配错乱,让学生连线。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过程、策略):
初中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授课周次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和特点。
2.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理解记忆我国几种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然后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4.尝试动手绘制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图,并记住重要的铁路枢纽。
〖师〗同学们是怎样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呢?
〖生〗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师〗〔补充〕书上的交通运输业的概念是比较专业的。同学们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去理解。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交通运输业是与农业、工业并列的产业之一,包括客运和货运两种方式。
〔提问〕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师〗〔提问〕我国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呢?那种运输方式的地位最突出?
〖生〗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其中,铁路的地位尤为突出。
〖师〗〔提问〕目前我国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六纵四横”格局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的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0d3e842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d.png)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的重要一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掌握。
但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的了解可能局限于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对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难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
2.对比教学法:通过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在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地图和实例资料。
2.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专题》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专题》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ab45d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a.png)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专题》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第1 课时)【课标要求】⽐较不同交通运输⽅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式;运⽤地图说出我国铁路⼲线的分布格局。
【教材分析】这⼀章阐述的是有关⼈⽂地理⽅⾯的知识,学好本章内容对于学⽣正确地认识⼈地关系,树⽴可持续发展观念有重要作⽤,既有利于学⽣对⼈地关系内容学习⽅法的掌握,⼜能呼应前⾯农业.⼯业的学习,明确交通运输业的“先⾏官”的地位。
本节教材是在学⽣已学习了中国的政区.地形.河流.资源及中国的农业.中国的⼯业等⽅⾯的知识对中国的交通已经有了⼤致了解的基础上进⾏教学的,学⽣学习难度不会很⼤,但要形成牢固的空间概念却不容易;要求识记的内容较多,但客观性强,可多设计⼀些学⽣活动,使学⽣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的动⼿.动脑能⼒。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为了学⽣的学习思路更有条理,可以对教材顺序进⾏适当调整和重组。
【教学⽬标】(⼀)知识与能⼒1.掌握铁路运输⽅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线和东西铁路⼲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3.培养学⽣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并运⽤地图说出我国铁路运输⽹络的⼤致分布格局。
(⼆)过程与⽅法1.运⽤⽐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从运量.运速.运价等⼏个⽅⾯,⽐较汽车.⽕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加深学⽣的印象,培养学⽣分析问题的能⼒。
2.充分运⽤图像进⾏教学,以增强直观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成就,使学⽣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活动图话交通导⼊:找不同游戏引⼊我国西南地区五岭县交通变化促进经济发展的事例。
引⼊新课。
出⽰青藏铁路图及相关资料承转: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也越来越⾼,下⾯我们就来了解⼀下我国四通⼋达的交通运输⽹。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48be018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4.png)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主要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地位、分类、特点及影响因素。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但学生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充满兴趣,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地位、分类、特点及影响因素;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学会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评价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地位、分类、特点及影响因素;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难点: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评价;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交通运输案例,让学生分析、评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实地考察法: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案例等。
2.实地考察:提前联系相关部门,安排实地考察活动。
3.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识和需求。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dfe015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8.png)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交通运输》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交通问题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实际应用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方法,分析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从地理角度关注交通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意识,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
2.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交通案例,使学生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
2.调查法:让学生搜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度。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关注交通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交通运输案例资料。
2.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的了解程度。
3.准备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交通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原理。
3.操练(10分钟)分发调查问卷,让学生搜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八年级地理教案)交通运输业学案1
![(八年级地理教案)交通运输业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5535aa080eb6294dd886cb1.png)
交通运输业学案1八年级地理教案【学习目标】1、知道交通运输业的含义,掌握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及运输方式。
3、知道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的特点及我国主要的港口和航空港。
【重点难点】1、知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及合理的运输方式。
【自主学习】1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比较项目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运河运航空运输运量运价速度2、运输方式选择:货物情况应选择的运输方式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又不大的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远程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3、高速公路的特点怎样?它一般应符合哪四个条件?4、水路运输分为哪两类?哪些河流具有内河运输的优越条件?5、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什么?6、管道运输适于运送哪些货物?它具有哪些优点?【学习过程】知识点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阅读P101-102页内容和p105-109页内容回答:1、什么是交通运输业?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怎样?2、思考P101页“活动”,完成活动中的1、2题。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4、阅读P102页“活动”题,思考完成1、2两题。
知识点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阅读P105-108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主要有哪五种运输方式?2、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优点各是什么?3、管道运输适于运送哪些货物?它具有哪些优点?4、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运价最低是?运价最高是?5、在五种运输方式中,最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对门的运输”的是?6、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运价最高、速度最快的是?7、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是?8、结合以上问题填表比较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跟踪练习】1、下列不属于公路运输特点的是()A、机动灵活B、速度较快C、适应性强D、运量最小2、下列运输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3、下列运输方式中,有“从门口到门口”优势的是()A、管道B、水路C、铁路D、公路9、阅读P109页内容“活动4”是填写下列表格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fd40314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3.png)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交通运输业》主要介绍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交通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较为抽象,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交通运输业了解有限,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案例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交通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2.难点: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案例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地图、案例、多媒体课件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地理教案)交通运输业学案1
![(八年级地理教案)交通运输业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21471b269eae009591bec0b.png)
交通运输业教案1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交通运输业的含义,掌握五种运输方式的特色,学会按客、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
2、能依据实质需要选择适合的交通工具及运输方式。
3、知道公路、水道、航空、管道运输的特色及我国主要的港口和航空港。
【要点难点】1、知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色,学会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
2、能依据实质需要选择适合的交通工具及合理的运输方式。
【自主学习】1、各样交通运输方式比较:比较项目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运河运航空运输运量运价速度2、运输方式选择:货物状况应选择的运输方式名贵或急需的货物且数目又不大的简单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远程大宗粗笨的货物、远距离运输3、高速公路的特色如何?它一般应切合哪四个条件?4、水道运输分为哪两类?哪些河流拥有内河运输的优胜条件?5、权衡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记是什么?6、管道运输适于运送哪些货物?它拥有哪些长处?【学习过程】知识点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阅读 P101-102页内容和 p105-109 页内容回答:1、什么是交通运输业?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如何?2、思虑 P101 页“活动”,达成活动中的1、2 题。
3、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获得了如何的成就?此后的发展趋向如何?4、阅读 P102 页“活动”题,思虑达成 1、2 两题。
知识点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色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阅读 P105-108页内容,思虑以下问题:1、我国主要有哪五种运输方式?2、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长处各是什么?3、管道运输适于运送哪些货物?它拥有哪些长处?4、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运价最低是?运价最高是?5、在五种运输方式中,最灵巧灵巧,可实现“门对门的运输”的是?6、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运价最高、速度最快的是?7、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是?8、联合以上问题填表比较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公路水道航空管道【追踪练习】1、以下不属于公路运输特色的是()A、灵巧灵巧B、速度较快C、适应性强D、运量最小2、以下运输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水道运输D、航空运输3、以下运输方式中,有“从门口到门口”优势的是()A、管道B、水道C、铁路D、公路9、阅读 P109 页内容“活动 4”是填写以下表格并达成后边的问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f09adeb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5.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材从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地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教材内容包括: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及作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中国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城市交通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规划与建设。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状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交通运输业有一定的认识。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功能和地位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进一步系统化。
此外,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地位,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认识交通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地位。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3.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地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交通运输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
3.讨论法:学生讨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调查法:让学生课后调查所在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交通运输业资料和案例,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2.制作PPT,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将新疆长绒棉从乌鲁木齐运到上海,经过最近的铁路线依次是
参考答案:1、C2、B3、青藏铁路4、读图描述:先走兰新线,再走陇海线,在徐州转京沪线。
激励评价措施:积极答题,当堂表扬
作业设计:如果旅游,请与父母一起设到达目的地所要的铁路线。
板书设计
1、概念、作用2、特点、选择3、南北向、东西向、铁路枢纽4、应用
当堂检测(2分钟完成)
1、小明乘火车沿途看到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成群的牦(mao)牛,由此判断,火车经过的铁路线()A、沪杭线B、哈大线C、青藏线D、陇海线
2、”阳春三月开大会”,一位徐州代表要去北京参加会议,应该选择的铁路线是()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
从铁路干线名称入手,了解铁路线的命名特点,学习铁路线连接的城市。
以京广线为例,找出经过的省会城市(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 以陇海线为例,找出与南北向干线交汇的城市(京沪-徐州,京广-郑州-宝成-宝鸡) 以沪昆线为例,找出与南北向干线交汇的城市(南昌、株洲、昆明)
>活动:1、说出铁路线名称及铁路枢纽名称2、绘制简单的铁路干线示意图3、说说铁路干线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