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48学时试卷B(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0下学期物理化学Ⅰ-1试卷

2010下学期物理化学Ⅰ-1试卷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2010 -- 2011 学年 一 学期 时间100分钟物理化学Ⅰ-1 课程 48 学时 3 学分 考试形式: 闭 卷专业年级: 粉体、材化、化工、应化、制药、矿物、无机等09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体系性质的是 ( ) (A) -p d V (B) –p 外d V (C) U + pV (D) U - pV2. 在一恒温的刚性密闭容器中,若有某化学反应发生,则必有 ( ) (A) ∆U = 0 (B) ∆S > 0 (C) ∆G < 0 (D) ∆A < 03. 以下对可逆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 ) (A) 可逆过程中体系总是处于平衡态 (B)可逆过程发生后环境无任何变化(C) 可逆过程体系对外作最大功 (D)是一种理想过程,实际中没有真正的可逆过程4. 标准压强下,将1kg 0℃的冰投入一个水温为0℃的池塘中直至全部融化,则有 ( ) (A) ∆U = 0 (B) ∆S = 0 (C) ∆G = 0 (D) ∆A = 05. 下列偏微分中是偏摩尔量的是 ( ) (A) i j ,,≠⎪⎪⎭⎫ ⎝⎛∂∂n p T i nT (B) i j ,,≠⎪⎪⎭⎫ ⎝⎛∂∂n p T i nH (C) in p T ≠⎪⎪⎭⎫ ⎝⎛∂∂j ,,i np (D) i j ,,≠⎪⎭⎫ ⎝⎛∂∂n p T H V6. 对稀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溶剂的饱和蒸气压必降低 (B) 沸点必升高 (C) Δmix U = 0,Δmix H = 0 (D) 凝固点必降低7.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必有 ( ) (A) Δr G m Θ=0 (B) Δr G m =0 (C) Δr S m = 0 (D) Δr H m = 08. 有气相反应B(g)→C(g),在温度T,压力p时,标准平衡常数为K pΘ(1),B的转化率为α1,在T恒定时,通入惰性气体D,使反应体系压力增加至2p之后,标准平衡常数为K pΘ(2),B 的转化率为α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K pΘ(1) < K pΘ(2),α1=α2 (B) K pΘ(1) > K pΘ(2),α1<α2(C) K pΘ(1) = K pΘ(2),α1>α2 (D) K pΘ(1) = K pΘ(2),α1=α29.已知纯A液体和纯B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 A*< p B*,且A和B所组成的体系具有最高恒沸点。

物理化学B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B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B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物质的摩尔质量最大?A. 氢气(H2)B. 氧气(O2)C. 氮气(N2)D. 二氧化碳(CO2)答案:D2. 根据理想气体定律,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什么关系?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先正比后反比答案:B3.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其表达式为: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G = Q + WD. ΔS = Q/T答案:A4. 以下哪种物质在室温下是液体?A. 氦气(He)B. 氮气(N2)C. 水(H2O)D. 二氧化碳(CO2)答案:C5. 根据范德华方程,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主要区别在于:A.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B. 分子体积可以忽略不计C. 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D. 分子体积不可忽略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约为 ________ mol^-1。

答案:6.022 x 10^232. 1摩尔理想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 ________ L。

答案:22.43.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这被称为 ________。

答案:开尔文表述4. 物质的三相点是指 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 共存的一个特定温度和压强。

答案:固态、液态、气态5.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当ΔG < 0时,反应是 ________。

答案:自发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熵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在热力学中,熵的增加表示系统从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的自发转变。

熵的物理意义在于它衡量了系统内部微观状态的多样性,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能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2. 什么是化学势?它在相平衡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化学势是描述在恒温恒压下,系统增加一个粒子时自由能变化的物理量。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48-1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48-1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48-1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 共 10题, 29分 )1. B 。

在298K 及标准态下,只有稳定相态的单质的生成焓才规定为零。

2. C 。

过冷水结成冰为自发过程,总熵变大于0。

3. C 。

非挥发性物质4. A 。

5. 虽然有3个反应, 但只有两个是独立的(任两个反应可组合出第3个反应) 即R =2, C = S - R - R ' = 5 - 2 - 0 = 3.6. B 。

反应=2×反应(3) + 反应(1)-反应(2)K p θ= [K p θ (3)]2·K p θ (1)/ K p θ(2)= (3.40)2 × (3.27) /3.1 8=11.897. D.8. B9. A10. A二 . 填空题:(共12分)1. Q p = Q V +∑v B RT =100kJ ·mol -1+(-1)×8.3145×10-3kJ ·K -1·mol -1×298.15K=102.5kJ ·mol -12. 降低,提高. 放热反应,△v B >0, 故降低温度,提高压力有利于反应向右移动。

3. △fus H m θ+ △vap H m θ。

升华过程可设想为s →l →g 过程。

4. 4. (0.5×17.0+0.5×57.4) cm 3·mol -1 = 37.2 cm 3·mol -15. 46. <90°7.直、支,热爆炸、支链反应8.控制时间三、三、计算题:(6小题,共 56分)1.解:W =-p ∆V =-p (V 2-V 1) =-pV 2+pV 1= -nRT 2+ nRT 1= nR (T 1-T 2)=1mol ×8.315J ·K -1·mol -1×(300K-600K)= -2494.5J∆U = nC V ,m (T 2-T 1) =1mol ×(30.00-8.315)J ·K -1·mol -1×(600K-300K)= 6506J ∆H = nC p ,m (T 2-T 1) =1mol ×30.00J ·K -1·mol -1×(600K-300K)= 9000JQ p = ∆H =9000J∆S = nC p ,m ln(T 2/T 1) =1mol ×30.00J ·K -1·mol -1×ln(600K/300K)= 20.79J ·K -1·mol -1由 S m θ(600K)=S m θ(300K)+∆S =(150.0+20.79)J ·K -1·mol -1=170.79J ·K -1·mol -1∆TS =n (T 2S 2-T 1S 1)=1mol ×(600K ×170.79J ·K -1·mol -1-300K ×150.0J ·K -1·mol -1)5.115..0105.055.010B *B A *A B *B B A B B =⨯+⨯⨯=+=+=x p x p x p p p p y=57474J∆G = ∆H -∆TS =9000J -57474J =-48474J2. 根据克-克方程可得∆vap H m = = = 42731 J ·mol -1 = 42.73 kJ ·mol -13. 假设尼古丁的摩尔质量为M B ,根据凝固点下降公式 △T f =K f b B则有 M B = 150 g ·mol -1可算出各原子数C :M r (B) w (C)/A r(C)= 150×0.72/12 = 9.0N :M r (B) w (N)/A r(N)= 150×0.1870/14 = 2.0H :M r (B) w (H)/A r(H)= 150×0.093/1 = 13.9所以分子式为 (C 9N 2H 14)4. A(g) = B(g) + C(g)平衡时的摩尔分数 y A y B y C453K 时 K θ = p B p C /(p A p θ)=( y B y C /y A )(p 总/ p θ)= y C y B /y A493K 时 K θ'= p’B p’C /(p’A p θ)=( y’B y’C /y’A )(p’总/ p θ)= 4 y’B y’C /y’A = 4×2 y B ×2y C /(y A /2) = 32 K θ所以 △ r H m = = 160885J ·mol -1 = 161 kJ ·mol-1 5. (1) 各相区的稳定相见相图(α、β 为固溶体,l 为液相,C 为不稳定化合物)。

物理化学肖衍繁答案

物理化学肖衍繁答案

物理化学肖衍繁答案【篇一:物理化学复习题】程名称:物理化学教材:《物理化学》,肖衍繁李文斌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辅导教师:史春辉联系电话:4153173第一章气体一、填空题1、物质的量为5mol的理想气体混合物,其中组分b的物质的量为2mol,已知在30℃下该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0dm3,则组分b的分压力pb=_________kpa,分体积vb=________dm3。

(填入具体数值) 3、在任何温度、压力条件下,压缩因子恒为1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__。

若某条件下的真实气体的z1,则说明该气体的vm___________同样条件下的理想气体的vm,也就是该真实气体比同条件下的理想气体___________压缩。

4、一物质处在临界状态时,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a、b两种气体临界温度关系为tc(a)tc(b),则两种气体相对易液化的气体为_________。

6、已知耐压容器中某物质的温度为30℃,而且它的对比温度tr=9.12,则该容器中的物质为_________体,而该物质的临界温度tc=__________k。

二、选择题1、如左图所示,被隔板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容器中,在温度t下,分别放有物质的量各为1mol的理想气体a和b,它们的压力皆为p。

若将隔板抽掉后,两气体则进行混合,平衡后气体b的分压力pb=_________。

a、2pb、4pc、p/2d、p2、在温度为t、体积恒定为v的容器中,内含a、b两组分的理想气体混合物,它们的分压力与分体积分别为pa、pb、va、vb。

若又往容器中再加入物质的量为nc的理想气体c,则组分a的分压力pa___________,组分b的分体积vb______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3、已知co2的临界参数tc=30.98℃,pc=7.375mpa。

有一钢瓶中贮存着29℃的co2,则该co2_________状态。

物理化学实验考试试卷[1]

物理化学实验考试试卷[1]

物理化学实验复习资料热化学实验1、用数字贝克曼温度计测量温差时,为什么要选择温差按钮?①、方便②、精确③、区别于温度④、担心温差太大2、使用数字压力计时,在系统里外压力相等时采零是因为①、绝对真空难得到*、要依靠外压计算系统压力③、环境压力不稳定④、要求系统压力精确3、测量水的饱和蒸汽压时,如果系统里外压力相等且为一个大气压时测得水的沸点高于100 度,可能的原因是①、温度计不准或水中含有杂质②、系统漏气③、加热系统出了毛病④、冷却系统出了故障4、饱和蒸汽压实验使用冷却水的目的是①、给系统降温②、怕液体过热③、怕损坏仪器④、维持系统压力和水的数量恒定与保护压力计5、偏摩尔体积实验不使用容量瓶而使用比重瓶是因为①、容量瓶太大②、比重瓶更方便*、比重瓶更精确④、容量瓶带刻度6、偏摩尔体积实验中配制NaCl 水溶液时用来量水的量筒其精度明显与比重瓶和天平不匹配,为什么?y、因为水的数量最终靠天平称量②、水的数量大,不必精确③、量筒精度低一点对最终结果影响不大④、量筒带来的误差在实验过程中会被抵消7、偏摩尔体积实验中恒温槽温度应①、比室温略高②、和室温相等③、至少比室温高5度④、比室温稍低8、如果比重瓶瓶塞中液柱未到顶端,其原因是y、比重瓶漏液或溶液不够②、溶液表面张力太小③、溶液表面张力太大④、瓶塞孔径太小9、对于燃烧热测定,环境是指①、外筒以外②、氧弹以外③、内筒以外④、坩埚以外10、燃烧热测定装置中内筒为什么内外表面抛光?①、防止生锈②、美观③、防止粘水④、防止热辐射11、燃烧热测定装置内筒底部为什么要用三个塑料柱支撑?①、透气②、防止热传导③、防止内筒和外筒底部接触④、防止导电212、燃烧热测定装置外筒夹层为什么灌满水?①、降温,保护仪器②、提供适当的湿度③、增大质量以减小由搅拌引起的震动④、增大热容以保持环境温度恒定13、溶解热测定装置依据的基本原理是①、基希霍夫定律②、能量守恒定律③、热力学第二定律④、质量作用定律14、溶解热测量结果要用雷诺图校正是因为溶解热测量体系是一个①、非绝热体系②、孤立体系③、开放体系④、非平衡体系15、溶解热测量之前将体系通电流一定时间是①、测量体系电阻②、加热水以便溶解KNO3 ③、电解除去体系杂质④、测量体系热容16、溶解热测量中加样管和称量瓶在实验完后称吗?①、不称②、称③、不能确定④、视情况而定电化学实验17、阴极极化曲线实验中阴极①、析氧y、析氢③、生成水④、生成过硫酸18、阴极极化曲线实验中阴极电位随电流密度增大而①、变小②、变大③、不变④、不定19、阴极极化曲线实验中电源过载灯亮意味着y、外线路不通②、电流太大③、溶液导电性不好④、电流表接反了20、阴极极化曲线实验中使用盐桥的目的是①、把阴阳极连成通路②、使参比电极和阳极沟通③、使参比电极和阴极沟通④、保护参比电极免受污染并使它接近阴极21、电动势测量中用沙纸打磨电极时①、打磨锌电极的沙纸不得打磨铜电极②、打磨铜电极的沙纸可以打磨锌电极③、打磨锌电极的沙纸可以打磨铜电极④、没必要区分哪张沙纸打磨哪个电极22、电动势测量时,如果电位差计调不到平衡,不可能的原因是①、电路中有气泡②、导线断了③、电池极性接反④、室温偏离了25℃23、电动势测量PH 值时,醌氢醌加多了①、导致浪费②、导致PH 测量值偏高③、导致醌氢醌电极电位不稳定④、污染盐桥24、电动势测量实验中涉及的各电极电位大小顺序是①、醌氢醌>铜>锌>甘汞②、铜>醌氢醌>锌>甘汞③、醌氢醌>铜>甘汞>锌④、铜>锌>醌氢醌>甘汞25、用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时要测电导池常数,这是由于①、计算电导率时要用该常数②、计算摩尔电导率时要用该常数③、计算电阻时要用该常数④、计算极限摩尔电导率时要用该常数26、用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时,铂电极镀铂黑的目的是①、消除反应电阻②、消除电化学极化③、降低电流密度④、以上叙说都对27、用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使用交流电而不用直流电是为了①、消除反应电阻②、消除浓差电阻③、消除欧姆电阻④、消除电极上的杂质28、选择氯化钾溶液测电导池常数,这是由于①、氯化钾是强电解质②、氯化钾容易获得③、氯化钾溶液的电导率已知④、氯化钾容易清洗干净29、分解电压大于电池电动势是由于电流通过电解池时会产生①、电化学极化②、浓差极化③、欧姆极化④、以上叙说都对30、电解硫酸溶液时,实际上电解的是①、硫酸②、硫酸和水均电解③、水④、不可预测31、测量0.5mol/L硫酸和1mol/L氢氧化钠体系的分解电压时,硫酸体系电流随电压比氢氧化钠体系增加得快,原因是①、氢离子导电性好②、氢氧根离子导电性好③、钠离子导电性好④、硫酸根离子导电性好32、氢氧化钠溶液电解时,电流会突然变小,但是轻轻抖动电极,电流会变大,主要由于①、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小②、电源电压发生了改变③、氢氧化钠溶液电阻太大④、电解产生的气体未来得及脱离电极表面动力学实验33、用电导法测量二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时,前提条件是①、参与反应的物质必须是电解质y、反应前后体系必须有电导的变化③、参与反应的物质必须是非电解质④、反应物浓度必须大34、在二级反应实验中,所使用的溶液应预先恒温是因为①、温度高反应快②、温度低了会产生副反应y、反应必须在恒温下进行④、温度低了误差大35、在二级反应实验中,蒸馏水陈旧常含CO2,会对结果产生什么影响?①、CO2 会吸附在电极上,影响电导测量②、无影响③、CO2 会消耗一些NaOH,使结果产生误差④、CO2 形成气泡,使溶液电阻增大36、在二级反应实验中,测量R0 或R?时,用水取代乙酸乙脂或乙醇,这样测得的R0 或R?与实际情况相比①、偏大②、偏小③、相等④、不定37、在铜氧化实验中,如果氧化物未打磨干净,不可能带来哪些影响?①、产生误差②、使反应变快③、实验时氧化物脱落④、使实验难于进行38、在铜氧化实验中,如果链条触及炉壁,则①、测量结果偏大②、测量结果偏小③、对测量结果无影响④、天平不显示数字或数字不变39、在铜氧化实验中,高声喧哗一般①、对实验结果无影响②、对实验结果有影响③、不能确定④、使反应速度变慢40、在铜氧化实验中,求界面反应活化能为什么要在线性段?①、方便②、精确③、线性段为界面反应控制④、线性段为扩散控制41、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测定中,①、水位瓶要和量气管处在同一平面上②、量气管应垂直于地面③、水位瓶液面要和量气管液面一样高④、以上说法都对42、增大催化剂浓度怎样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半衰期①、缩短②、增大③、不变④、不确定43、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实验中,获得V∞可使用以下方法①、标定过氧化氢初始浓度②、实验末尾将反应体系加热到50-60度③、以上两种方法均可④、快速搅拌溶液求V∞44、反应瓶内原有空气对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氧气体积是否有影响①、没有②、不确定③、有④、根据情况而定45、在做B-Z化学振荡反应动力学实验时,甘汞电极①、是正极②、是负极③、氧化还原电极④、不能确定46、B-Z化学振荡反应温度需要恒定的主要理由是①、反应动力学参数与温度有关②、电极电势与温度有关③、上述两种说法都对④、活化能与温度有关47、B-Z化学振荡反应时各组分混合顺序对体系的振荡行为是否有影响①、可能有②、没有③、不确定④、有48、B-Z化学振荡反应体系是否要充分搅拌①、不需要②、根据情况而定③、要④、不确定表面和胶体化学实验49、沉降分析实验所涉及的物系是①、胶体物系②、均相物系③、粗分散物系④、热力学稳定物系50、在沉降分析实验中,物系中加入的辅助物质是为了①、改善体系的电学性质②、缓和PbSO4 颗粒聚沉③、加速PbSO4 颗粒的布朗运动④、弱化体系的丁达尔效应51、在沉降分析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①、秤盘应做小些②、秤盘应做成三角形③、秤盘应挂高些④、以上叙说都不对52、在沉降分析实验中,称空盘所用溶液应和悬浮液,①、化学性质相似②、密度相近③、粘度相近④、介电常数相近53、在表面张力实验中,如果毛细管插入溶液中而不是和溶液表面相切,则所得结果①、偏大②、偏小③、不变④、不能确定54、温度、表面活性物质的浓度和压力对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大小顺序是①、浓度>温度>压力②、温度>浓度>压力③、温度>压力>浓度④、压力>浓度>温度55、在表面张力实验中,①、试管和毛细管应用待测溶液荡洗2-3 遍②、毛细管应用待测溶液荡洗2-3 遍,试管不必③、试管应用待测溶液荡洗2-3 遍,毛细管不必④、试管应用待测溶液荡洗1遍,毛细管应用待测溶液荡洗3 遍56、在表面张力实验中,浓度应由y稀到浓②、浓到稀③、无所谓④、看情况而定57、制备氢氧化铁溶胶时,加热时间不能过长的理由是①、浪费能量②、破坏胶体③、水挥发过多④、以上叙述都对58、试管如不干净,混入了K4[Fe(CN)6],对氢氧化铁聚沉值测定产生什么影响?①、结果偏大②、结果偏小③、没影响④、不确定59、有什么方法使氢氧化铁溶胶的浓度提高①、提高氯化铁的浓度②、提高反应温度③、增加氢氧化铁的量④、加入稳定助剂60、电解质的聚沉值①、是引起溶胶明显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最小浓度②、与聚沉能力成正比③、随异电离子价数增加而增大④、遵循舒尔采-哈迪价数规则61、电泳实验时,为使胶体-KCl 溶液界面清楚,KCl 溶液应①、沿着容器壁极缓慢流下②、用杯子直接倒入③、沿着容器壁快速流下④、用滴管加入62、电泳实验中,两电极之间的导电距离是指①、两电极之间的垂直距离②、从一电极沿着U形管轴线到另一电极之间的距离③、稳压电源两输出端之间的距离④、从一电极中点沿着U形管轴线到另一电极中点之间的距离63、电泳速度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①、温度②、电场③、胶体溶液的数量④、浓度64、氢氧化铁胶体带何种电荷?①、负电荷②、看情况而定③、正电荷④、不确定平衡实验65、合金相图实验中使用的热电偶两端的电势是①、液接电势②、接触电势③、电极电势④、动电电势66、热电偶①、不能短路②、有正负极③、能测室温④、上述说法都对67、如果步冷曲线上的平台内侧有低洼部分,则是合金冷却过程中出现了①、过热②、过饱和③、过冷④、化学反应68、测步冷曲线时,样品应①、缓慢而均匀地冷却②、快速冷却③、前期快速冷却而后期缓慢冷却④、后期快速冷却而前期缓慢冷却69、差热分析和步冷曲线法类似,也是测物系相变温度,但①、差热分析更精确②、步冷曲线法更精确③、二者精度差不多④、不好说70、差热分析所用参比物必须①、干燥且在所升温度范围内不发生相变和化学反应②、干燥③、在所升温度范围内不发生相变④、在所升温度范围内不发生化学反应71、差热分析的关键是①、快速升温②、缓慢升温③、温度测量④、适当速度线性升温72、差热分析中的温度保持器的作用是①、增大体系热容②、使体系温度均匀③、加强电炉和坩埚间热传导④、以上叙述都对73、双液相图实验中,阿贝折光仪用来直接测定y、液体的折光率②、液体的组成③、液体的投光率④、液体的反射率74、双液相图实验中,如果冷凝水未开,则沸点测量结果①、偏高②、偏低③、不变④、不能确定75、双液相图实验中,冷凝水的作用是①、将蒸汽冷凝②、维持气液两相数量恒定③、防止液体蒸干y、以上叙说都对76、测定沸点时,温度计水银球要①、露出溶液y、一半浸入溶液,一半露出溶液③、浸入溶液④、根据情况而定77、碳酸钙分解实验中,反应体系是①、均相体系②、单相体系③、三相体系④、绝热体系78、碳酸钙分解实验中第二次抽真空的目的是①、采零②、利用碳酸钙分解的CO2 进一步赶空气③、检漏④、以上述说都对79、碳酸钙分解压与碳酸钙质量的关系①、无关②、成正比③、成反比④、不确定80、碳酸钙分解实验中,如果体系漏气,则可能的原因是①、橡皮管老化②、活塞漏气③、石英管塞子未塞紧④、以上叙说都对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D卷)2008 --2009 学年一学期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课程24学时1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冶金、环境类07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50%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内容分为笔试(30分钟)和操作考试(2.5小时),备有8套试题,学生抽签选择。

物化期末考试含答案B

物化期末考试含答案B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物理化学》(48、56、64学时)试卷(B)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3.考试形式:闭卷;选择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1. 已知反应CO(g)+1/2O2(g) →CO2(g) 的焓变为△H,下列说法中何者是不正确?A. △H是CO2(g) 的生成焓B. △H是CO(g)的燃烧焓C. △H是负值D. △H与反应△U的数值不等2. 室温下,10 p O-的理想气体绝热节流膨胀至5p O-的过程有:(1) W < 0 ;(2) T1> T2;(3) Q = 0 ;(4) △S > 0A. (3)、(4)B. (2)、(3)C. (1)、(3)D. (1)、(2)3. 反应N2(g) + 3H2(g) = 2NH3(g) 可视为理想气体间反应,在反应达平衡后,若维持系A. K pθ不变,平衡时N2和H2的量将增加,而NH3的量减少B. K pθ不变,且N2,H2,NH3的量均不变C. K pθ不变,平衡时N2和H2的量将减少,而NH3的量增加D. K pθ 增加,平衡时N2和H2的量将减少,NH3的量增加4. 298K时A和B两种气体在某一溶剂中溶解的享利系数分别为k A和k B,且知k A>k B,A和B压力相同时,在该溶剂中所溶解的量是( )A. A的量大于B的量B. A的量小于B的量C. A的量等于B的量 C. A的量与B的量无法比较5. NH4HS(s) 和任意量的NH3(g) 及H2S(g) 达平衡时有( )A. C = 2,P = 2,F = 2;B. C = 1,P = 2,F = 1;C. C = 2,P = 3,F = 2;D. C = 3,P = 2,F = 3;6. 下列纯物质两相平衡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沸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B. 熔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C.蒸气压将随温度升高而加大D. 升华温度将随压力增大而升高7. 同一温度、压力下,一定量某纯物质的熵值______________ 。

物理化学48学时试卷B

物理化学48学时试卷B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物理化学》(48、56、64学时)试卷(B)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3.考试形式:闭卷;选择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1. 已知反应CO(g)+1/2O2(g) →CO2(g) 的焓变为△H,下列说法中何者是不正确?A. △H是CO2(g) 的生成焓B. △H是CO(g)的燃烧焓C. △H是负值D. △H与反应△U的数值不等2. 室温下,10 p O-的理想气体绝热节流膨胀至5p O-的过程有:(1) W < 0 ;(2) T1> T2;(3) Q = 0 ;(4) △S > 0A. (3)、(4)B. (2)、(3)C. (1)、(3)D. (1)、(2)3. 反应N2(g) + 3H2(g) = 2NH3(g) 可视为理想气体间反应,在反应达平衡后,若维持系A. K pθ不变,平衡时N2和H2的量将增加,而NH3的量减少B. K pθ不变,且N2,H2,NH3的量均不变C. K pθ不变,平衡时N2和H2的量将减少,而NH3的量增加D. K pθ 增加,平衡时N2和H2的量将减少,NH3的量增加4. 298K时A和B两种气体在某一溶剂中溶解的享利系数分别为k A和k B,且知k A>k B,A和B压力相同时,在该溶剂中所溶解的量是( )A. A的量大于B的量B. A的量小于B的量C. A的量等于B的量 C. A的量与B的量无法比较5. NH4HS(s) 和任意量的NH3(g) 及H2S(g) 达平衡时有( )A. C = 2,P = 2,F = 2;B. C = 1,P = 2,F = 1;C. C = 2,P = 3,F = 2;D. C = 3,P = 2,F = 3;6. 下列纯物质两相平衡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沸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B. 熔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C.蒸气压将随温度升高而加大D. 升华温度将随压力增大而升高7. 同一温度、压力下,一定量某纯物质的熵值______________ 。

物理化学48学时试卷A参考答案2008.6

物理化学48学时试卷A参考答案2008.6

《物理化学》(48学时)试卷(A)参考答案2008.7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1.C.2.B.3.D.4.C.5.C6.B.7.A8.C9.A.10.B5.C因为由凝聚相变为蒸汽其ΔH>0(吸热),所以dln p/d T>0,p必随T之升高而增大。

7.A.绝热Q=0,刚性壁恒容,W=0,∆U=Q+W=0二、计算题(7题,共66分)1.解:状态变化:(T1=400K,p1=200kPa,V1)→(T2=?,p2=200kPa,V2=2V1)T2=(V2/V1)T1=2T1=800K(2分)Q=∆H=nC p,m(T2-T1)=[5*29.10*(800-400)]J=58.20kJ(2分)(2分)∆U=nC V,m(T2-T1)=[5*(29.10-8.315)*(800-400)]J=41.57kJ(2分)W=∆U-Q=(41.57-58.20)kJ=-16.63kJ(2分)计分说明:本题有其它求法。

每个量各2分,状态变化计算2分。

若结果错方法对原则上扣0.5分。

2.解:(1)p=nRT/V={0.2*8.315*(273.15+35.51)/0.02}Pa=25.67kPa(2分)(2)因乙醚蒸气的压力小于35.51℃时的蒸气压101.325kPa,所以液体乙醚全部气化,过程可设想为35.51℃的恒温过程:乙醚(l,101.325kPa)→乙醚(g,101.325kPa)→乙醚(g,p)(1分) W=0(恒容真空过程)(1.5分)△H=△H1+△H2=n△vap H m+0=0.2*25.104kJ=5.0208kJ(1.5分)△U=△H-△pV≈△H-RT△n(g)={5020.8-8.315*(273.15+35.51)*0.2}J=4.5075kJ(1.5分) Q=△U=4.5075kJ(1.5分)△S=△S1+△S2=n△vap H m/T+nR ln(101325Pa/p)={0.2*25104/308.66+0.2*8.315*ln(101325/25670)}J.K-1=18.55J.K-1(1.5分)△G=△H-T△S={5020.8-308.66*18.55}J=-704.8J(1.5分)3.解:(1)(2)(4)见图(3)单相区F=2,两相区F=1,三相线F=0。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期末考试 物理化学考题及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期末考试 物理化学考题及答案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期末考试《物理化学》48学时A卷注意事项:1.开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2.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3.考试形式:闭卷;4.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一二三总分121234567得分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1.热力学第三定律完善的描述为()。

(A)凝聚系统在恒温过程中的熵变,随温度趋于0K而趋于0(B)凝聚系统在恒温过程中的熵变为0(C)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随温度趋于0K而趋于0(D)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0K时为02.工作在393K和293K的两个大热源的卡诺热机,其效率为()。

(A)83%(B)25%(C)100%(D)20%3.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至同一体积V2,若环境所做功的绝对值分别为W T和W A,则有()。

(A)W T>W A(B)W T<W A(C)W T=W A(D)W T和W A无确定关系4.不挥发的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之后,相对于溶剂而言将会引起溶液的()。

(A)凝固点下降(B)沸点降低(C)蒸汽压升高(D)化学势不变5.某温度下,反应CH3OH(g)=HCHO(g)+H2(g)的K∃=8.283,假设体系为理想气体反应系统,则当p(CH3OH)=1kPa,p(HCHO)=5kPa,p(H2)=10kPa时,反应将()。

(A)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刚好处于平衡状态(D)不能判断其进行的方向6.MgCO3(s)与其分解产物MgO(s)和CO2(g)达到平衡,该情况下系统的组分数C、相数P和自由度数F分别为()。

(A)C=3,P=3,F=2(B)C=2,P=3,F=1(C)C=1,P=3,F=0(D)C=1,P=2,F=17.对于反应A+B→G+H,其动力学方程形式为()。

(A)υ =kc A c B(B)υ =kc Aαc Bβ(C)υ =kc A c B/(1+K A c A c B)(D)无法直接确定8.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为:()。

2020-2021某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B2(含答案)

2020-2021某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B2(含答案)

12020-2021《物理化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B2适用专业: 试卷所需时间:120分钟 闭卷 试卷总分 :100分 考试说明:自带计算器 一、 选择题 (2.5×16=40分)1、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二元溶液是: A 、理想稀溶液 B 、理想溶液 C 、实际溶液 D 、一切溶液2、某一个二组分溶液由2.0 mol A 和1.5 mol B 混合而成,其体积V 为425 cm 3。

已知组分B 的偏摩尔体积V B =250 cm 3mol -1,则组分 A 的偏摩尔体积 V A 为:A 、20 cm 3mol -1B 、25 cm 3mol -1C 、10 cm 3mol -1D 、15 cm 3mol -1 3、298K 时,要使下列电池成为自发电池:Na(Hg)(a 1) ∣Na +(aq) ∣Na(Hg)(a 2),则必须使两个活度的关系为:A 、a 1 < a 2B 、a 1 = a 2C 、a 1 > a 2D 、a 1 , a 2可取任意值 4、对于一个一级反应,如其半衰期t 1/2在 0.01s 以下即称为快速反应,此时它的速率常数k 值在:A 、69.32 s -1以上B 、6.932 s -1以上C 、0.06932 s -1以上D 、6.932 s -1以下 5、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过程为:A 、Q>0B 、ΔU<0C 、W<0D 、ΔH=0 6、在高原地带敞开体系中,水的沸点比地面: A 、高 B 、低 C 、相同 D 、不能确定7、工作于100℃ 和25℃ 的两个大热源之间的可逆机,其效率是 A 、20% B 、30% C 、50% D 、75%8、刚性密闭容器中,理想气体A(g) + B(g) = Y(g)达到平衡时,若在一定温度下加入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将: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 9、ΔH 是指体系的什么:A 、反应热B 、吸收的热量C 、焓的增量D 、生成热 10、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二元溶液是:A 、理想稀溶液B 、理想溶液C 、实际溶液D 、一切溶液 11. 物质量为n 的理想气体,该气体的哪一组强度物理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的是:A 、P ,TB 、VC 、T ,VD 、P12、以一定速度发生变化的孤立体系,其总熵变: A 、不变 B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少 C 、总是增大 D 、增大或不变13、总压为101.3kPa 的容器中装有基本混合气体实验测得其中O 2的分压为20.26kPa ,则氧所占摩尔分数为:A 、0.20B 、0.50C 、0.60D 、0.80 14、浓度为 0.1mol ·kg 的 MgCl 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为: A 、0.1 mol ·kg B 、0.15 mol ·kg C 、0.3 mol ·kg D 、0.2 mol ·kg 15、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可用于:A 、液-气两相平衡B 、液-液两相平衡C 、固-液两相平衡D 、固-固两相平衡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16、反应2NO (g) + O2(g) = 2 NO2 (g)是放热的,当反应在某温度、压力下达到平衡时,若使平衡向右移动,则应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力B、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C、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力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力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则△U,W,△H中哪个不为0;2、热力学第三定律数学表示方法:;3、绝热箱中装有水,水中绕有电阻丝,由电池供给电流,设电池在放电时无热效应,通电后电阻丝和水的温度都上升,若以电池为体系,以水和电池为环境,则Q O(大于,等于, 小于),W0(小于,等于,小于), △U0(大于,等于,小于)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50分)1、已知25℃时反应N 2O 4 ( g ) = 2 NO2 ( g ) 的K P=0.141,求25℃时①N 2O 4 ( g , P =1大气压) = 2 NO2 ( g , P =1大气压) 的△G?②1/2 N 2O 4 ( g ,P =1大气压) = NO2 ( g ,P =1大气压) 反应的K P?2、某物质按一级反应分解,已知反应完成40%需时50min,求(1)以秒(s)为单位的速率常数;(2)完成80%反应所需时间。

物理化学学时试卷A及答案

物理化学学时试卷A及答案

5. 当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则:( )(A) p必随T之升高而降低(B) p必不随T而变(C) p必随T之升高而变大(D) p随T之升高可变大或减少6. 已知NaCl、NaAc、HCl的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分别为Λ1、Λ2、Λ3,则HAc的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为( )(A) Λ1+Λ2+Λ3(B) Λ1+Λ2-Λ3(C) Λ2+Λ3-Λ1(D) Λ1+Λ3-Λ27. 在一个绝热的刚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从T1升高到T2,压力从p1升高到p2,则( )(A) Q>O,W<0,△U<O (B) Q=0,W=0,△U=0(C) Q=0,W<0,△U<0 (D) Q>0,W=0,△U>08. 有两根半径相同的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水面上升高度为h,其中一根在h /3 处使其弯曲向下,试问水在此毛细管端的行为是( )(A) 水从毛细管端滴下;(B) 毛细管端水面呈凸形弯月面;(C) 毛细管端水面呈凹形弯月面;(D) 毛细管端水面呈水平面。

9.若某反应的反应物能在一定时间内完全反应掉,则该反应极可能为( )(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10.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移动的现象称为( )(A) 电渗(B) 电泳(C) 流动电势(D) 胶体的无规则热运动二、计算题(6题,共66分)1. 5 mol某理想气体,C p, m = 29.10 J·K-1·mol-1,温度为400 K,压力为200 kPa。

今该气体恒压膨胀至原来体积的两倍,求此过程的Q、W、∆U、∆H。

(10分)2. 将装有0.1mol液体乙醚的小玻璃瓶放入容积为10dm3的恒容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并在35.51℃的恒温槽中恒温。

35.51℃为乙醚在101.325kPa下的沸点。

已知在此条件下乙醚的摩尔蒸发焓△vap H m = 25.104 kJ . mol-1。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复习要览(48学时)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复习要览(48学时)

物理化学复习要览(48学时)试题结构:一选择题(10题20分)二计算题(6题60分)三简答题(5题20分)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重要概念系统与环境,隔离系统,封闭系统,(敞开系统),广延量(加和性:V,U,H,S,A,G),强度量(摩尔量,T,p),功,热,内能,焓,热容,状态与状态函数,平衡态,过程函数(Q,W),可逆过程,节流过程,真空膨胀过程,标准态,标准反应焓,标准生成焓,标准燃烧焓二、重要公式与定义式1. 体积功:δW= -p外dV2. 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W,d U =δQ +δW3.焓的定义:H=U + pV4.热容:定容摩尔热容C V,m = δQ V /dT = (∂U m/∂T )V定压摩尔热容C p,m = δQ p /dT = (∂H m/∂T )P理想气体:C p,m- C V,m=R5. 标准摩尔反应焓:由标准生成焓∆f H Bθ (T)或标准燃烧焓∆c H Bθ(T)计算∆r H mθ = ∑v B∆f H Bθ (T) = -∑v B∆c H Bθ (T)6. 基希霍夫公式(适用于相变和化学反应过程)∆r H mθ(T2)= ∆r H mθ(T1)+⎰21TT∆r C p,m d T7. 恒压摩尔反应热与恒容摩尔反应热的关系式Q p-Q V = ∆r H m(T) -∆r U m(T) =∑v B(g)RT8. 理想气体的可逆绝热过程方程:p1V1γ= p2V2γ,p1V1/T1 = p2V2/T2,γ=C p,m/C V,m三、各种过程Q 、W 、∆ U 、∆ H 的计算1.解题时可能要用到的内容(1) 对于气体,题目没有特别声明,一般可认为是理想气体,如N 2,O 2,H 2等。

恒温过程d T =0, ∆ U =∆ H =0, Q =W非恒温过程,∆ U = n C V ,m ∆ T , ∆ H = n C p ,m ∆ T(2) 对于凝聚相,状态函数通常近似认为只与温度有关,而与压力或体积无关,即∆ U ≈∆ H = n C p ,m ∆ T2. 恒压过程:p 外=p =常数,无其他功W '=0(1) W = -p 外(V 2-V 1), ∆ H = Q p =⎰21T T n C p ,m d T , ∆ U =∆ H -∆(pV ),Q =∆ U -W(2) 真空膨胀过程p 外=0,W =0,Q =∆ U理想气体(Joule 实验结果):d T =0,W =0,Q =∆ U =0,∆ H =0(3) 恒外压过程:例1: 1mol 理想气体于27℃ 、101325Pa 状态下受某恒定外压恒温压缩到平衡,再由该状态恒容升温到97 ℃ ,则压力升到1013.25kPa 。

物理化学b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b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b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物理化学B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A. ΔU = Q + WB. ΔH = Q + ΔUC. ΔG = ΔH - TΔSD. ΔS = Q/T答案:A2. 理想气体的内能仅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体积B. 压强C. 温度D. 摩尔数答案:C3. 相变过程中,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守恒的?A. 内能B. 熵C. 焓D. 吉布斯自由能答案:B4. 反应自发性判断依据的是下列哪个函数?A. 内能B. 焓C. 熵D. 吉布斯自由能答案:D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升高温度会如何影响平衡常数?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6. 电化学中,电池的电动势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B. 电池的温度C. 电池的压力D. 电池的体积答案:D7. 表面张力的单位是下列哪个?A. J/m^3B. PaC. N/mD. kg/m·s^2答案:C8. 阿伦尼乌斯方程中,活化能Ea与反应速率常数k的关系是?A. k = Ae^(-Ea/RT)B. k = Ae^(Ea/RT)C. k = Ae^(RT/Ea)D. k = Ae^(Ea*RT)答案:A9. 理想溶液的混合熵变是正的还是负的?A. 正B. 负C. 零D. 无法确定答案:A10. 扩散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温度B. 压强C. 摩尔质量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12. 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c大于1,说明该反应在标准状态下是__________方向进行的。

答案:正向13.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可以通过公式__________计算。

答案:ΔG = ΔH - TΔS14. 电化学中,法拉第常数的值约为__________ C/mol。

《物理化学》试卷(含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含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A一、选择题 ( 每题2分,共20分 )1、对于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下述四种理解:(1) 状态一定,内能也一定(2) 对应于某一状态的内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3)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4) 状态改变时,内能一定跟着改变其中正确的是: ( )(A) (1),(2) (B) (3),(4) (C) (2),(4) (D) (1),(3)2、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C) 273.15 K,p 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3、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至同一体积V2,若环境所做功的绝对值分别为W T和W A,问W T和W A的关系如何? ( )(A) W T>W A (B) W T <W A(C) W T =W A (D) W T和W A无确定关系4、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偏摩尔量的数值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B) 溶液中每一种广度性质都有偏摩尔量,而且都不等于其摩尔量(C) 除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外,其他偏摩尔量都不等于化学势(D) 溶液中各组分的偏摩尔量之间符合吉布斯-杜亥姆关系式5、某体系存在 C(s),H2O(g),CO(g),CO2(g),H2(g) 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 H2O(g) + C(s) =H2(g) + CO(g)CO2(g) + H2(g)= H2O(g) + CO(g)CO2(g) + C(s)= 2CO(g)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为: ( )(A) C=3 (B) C=2 (C) C=1 (D) C=4=-280 J⋅mol-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 )6、已知反应3O2(g) = 2O3(g) 在25℃时,Δr Hm(A) 升温升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7、298标K,当 H2SO4溶液的浓度从 0.01 mol·kg-1增加到 0.1 mol·kg-1时,其电导率k和摩尔电导率Λm将: ( )(A) k减小 , Λm增加 (B) k增加 , Λm增加 (C) k减小 , Λm减小 (D) k增加 , Λm减小8、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表面张力间的关系是: ( )(A) γ固-水 > γ固-空气 (B) γ固-水 < γ固-空气 (C) γ固-水 = γ固-空气 (D) 不能确定其液固间的接触角θ值为: ( )(A) θ> 90° (B) θ= 90°(C) θ= 180° (D) θ< 90°9、已知E Cl-Cl = 243 kJ/mol,E H-H= 436 kJ·mol-1,用光照引发下面反应:H2+ Cl2 → 2HCl所用光的波长约为:( h=6.626×10-34 J·s C=2.998×10 8m·s-1) ( )(A) 4.92×10-4 m (B) 4.92×10-7 m (C) 2.74×10-7 m (D) 1.76×10-7 m10、对于 AgI 的水溶胶,当以 KI 为稳定剂时,其结构式可以写成:[(AgI)m·n I-,(n-x)K+]x-·x K+,则被称为胶粒的是指: ( )(A) (AgI)m·n I-(B) (AgI)m(C) [(AgI)m·n I-,(n-x)K+]x-·x K+(D) [(AgI)m·n I-,(n-x)K+]x -二、填空题 (每题2分,共10分 )《物理化学》试卷A第 1 页共 18 页1、 1kg水中分别加入相同数量(0.01mol)的溶质:葡萄糖, NaCl, CaCl2和乙醇溶液。

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 》48学时试卷(B)

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 》48学时试卷(B)

4.不挥发的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之后,将会引起()。

(A)凝固点升高(B)沸点升高(C)蒸汽压升高(D)总是放出热量5.在1100℃时,发生下列反应: (1)C(s)+2S(s)=CS 2(g)K 1(2)Cu 2S(s)+H 2(g)=2Cu(s)+H 2S(g)K 2 (3)2H 2S(g)=2H 2(g)+2S(s)K 3则1100℃时反应C(s)+2Cu 2S(s)=4Cu(s)+CS 2(g)的K 为()。

(A)K =K 1(K 2)2/K 3(B)K =K 1(K 2)2K 3 (C)K =K 1(K 2)-2K 3(D)K =(K 2)2K 3/K 16.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PCl 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何者可使α增大?()(A)增加压力使体积缩小一倍(B)体积不变,通入N 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 (C)压力不变,通入N 2气使体积增大一倍 (D)体积不变,通入Cl 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7.101325Pa 下,NH 4HCO 3(s)在抽空的封闭系统中,NH 3(g),H 2O(g),CO 2(g)达到分解平衡,该情况下的组分数、相数、自由度分别为()。

(A)C =1,P =2,F =1(B)C =1,P =2,F =0 (C)C =1,P =1,F =1(D)C =2,P =2,F =18.科尔劳施从实验中总结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m m ΛΛ∞=-,这一规律适用于()。

(A)弱电解质(B)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C)无限稀溶液(D)浓度在一定范围的溶液 9.下列有关界面张力的说法:(1)液-液界面张力的大小一般介于构成该界面的两种液体的表面张力大小之间; (2)同种物质的表面张力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一般而言,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越大,界面张力就越大;(4)同一温度下,在水、乙醇、水银、乙醚4种物质中,水的表面张力最大。

其中不正确的是()。

物理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A. ΔU = Q + WB. ΔH = Qp - WC. ΔG = ΔH - TΔSD. ΔS = Q/T答案:A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A. PV = nRTB. PV = nRT + aC. PV = nRT - aD. PV = nRT^2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是熵变的计算公式?A. ΔS = Q/TB. ΔS = Cp/TC. ΔS = ΔH/TD. ΔS = ΔU/T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吉布斯自由能的数学表达式?A. ΔG = ΔH - TΔSB. ΔG = ΔU - TΔSC. ΔG = ΔH - PΔVD. ΔG = ΔU - PΔV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是阿伦尼乌斯方程?A. ln(k) = ln(A) - Ea/RTB. ln(k) = ln(A) + Ea/RTC. ln(k) = ln(A) - Ea/TD. ln(k) = ln(A) + Ea/T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范特霍夫方程?A. ln(K) = -ΔH/RT + ΔS/RB. ln(K) = -ΔH/RT - ΔS/RC. ln(K) = ΔH/RT - ΔS/RD. ln(K) = ΔH/RT + ΔS/R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是理想溶液的蒸气压方程?A. P1 = X1P°1B. P2 = X2P°2C. P1 + P2 = X1P°1 + X2P°2D. P1 = X1P°2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理想溶液的沸点升高公式?A. ΔTb = Kbm2B. ΔTb = Kbm1C. ΔTb = Kb(m1 + m2)D. ΔTb = Kb(m1 - m2)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理想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公式?A. ΔTf = Kfm2B. ΔTf = Kfm1C. ΔTf = Kf(m1 + m2)D. ΔTf = Kf(m1 - m2)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A. Vm = RT/PB. Vm = P/RTC. Vm = RT/P°D. Vm = P°/RT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B卷 含答案

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B卷 含答案

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B卷含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某人站在匀速旋转的圆台中央,两手各握一个哑铃,双臂向两侧平伸与平台一起旋转。

当他把哑铃收到胸前时,人、哑铃和平台组成的系统转动的角速度_____。

2、在热力学中,“作功”和“传递热量”有着本质的区别,“作功”是通过__________来完成的; “传递热量”是通过___________来完成的。

3、一圆锥摆摆长为I、摆锤质量为m,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摆线与铅直线夹角,则:(1) 摆线的张力T=_____________________;(2) 摆锤的速率v=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量定理的内容是_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可写__________,动量守恒的条件是__________。

5、质量为m的物体和一个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其固有振动周期为T.当它作振幅为A的自由简谐振动时,其振动能量E=__________。

6、质点p在一直线上运动,其坐标x与时间t有如下关系:(A为常数) (1) 任意时刻t,质点的加速度a =_______; (2) 质点速度为零的时刻t =__________.7、刚体绕定轴转动时,刚体的角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矩成______,与刚体本身的转动惯量成反比。

(填“正比”或“反比”)。

8、图示为三种不同的磁介质的B~H关系曲线,其中虚线表示的是的关系.说明a、b、c各代表哪一类磁介质的B~H关系曲线: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B~H关系曲线b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B~H关系曲线c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B~H关系曲线9、设在某一过程P中,系统由状态A变为状态B,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过程P为可逆过程;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过程P为不可逆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物理化学》(48、56、64学时)试卷(B)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3.考试形式:闭卷;选择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1. 已知反应CO(g)+1/2O2(g) →CO2(g) 的焓变为△H,下列说法中何者是不正确?A. △H是CO2(g) 的生成焓B. △H是CO(g)的燃烧焓C. △H是负值D. △H与反应△U的数值不等2. 室温下,10 p O-的理想气体绝热节流膨胀至5p O-的过程有:(1) W < 0 ;(2) T1> T2;(3) Q = 0 ;(4) △S > 0A. (3)、(4)B. (2)、(3)C. (1)、(3)D. (1)、(2)3. 反应N2(g) + 3H2(g) = 2NH3(g) 可视为理想气体间反应,在反应达平衡后,若维持系A. K pθ不变,平衡时N2和H2的量将增加,而NH3的量减少B. K pθ不变,且N2,H2,NH3的量均不变C. K pθ不变,平衡时N2和H2的量将减少,而NH3的量增加D. K pθ 增加,平衡时N2和H2的量将减少,NH3的量增加4. 298K时A和B两种气体在某一溶剂中溶解的享利系数分别为k A和k B,且知k A>k B,A和B压力相同时,在该溶剂中所溶解的量是( )A. A的量大于B的量B. A的量小于B的量C. A的量等于B的量 C. A的量与B的量无法比较5. NH4HS(s) 和任意量的NH3(g) 及H2S(g) 达平衡时有( )A. C = 2,P = 2,F = 2;B. C = 1,P = 2,F = 1;C. C = 2,P = 3,F = 2;D. C = 3,P = 2,F = 3;6. 下列纯物质两相平衡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沸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B. 熔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C.蒸气压将随温度升高而加大D. 升华温度将随压力增大而升高7. 同一温度、压力下,一定量某纯物质的熵值______________ 。

A. S(气)>S(液)>S(固)B. S(固)>S(液)>S(气)C. S(气)=S(液)=S(固)D. S(液)>S(气)>S(固)8. 101325Pa,373.15K 下,水蒸发为水气,这过程系统哪一种热力学函数变化为零。

______________ 。

A. ΔU B ΔH C ΔS D ΔG9. 温度T时某一级反应A--→B,为了使A的浓度改变1/5, 需时4s, 则反应的半衰期为A. 12.42sB. 15.53sC. 4.14sD. 6.21s10.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移动的现象称为(A) 电渗(B) 电泳(C) 流动电势(D) 沉降二、填空题或选择:(8小题,共14分)1. 已知某纯液体在两种温度T1、T2下对应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1、p2,则该液体的平均摩尔气化焓△H m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 液固相图的实验测定方法通常有(蒸气压法、热分析法)______________和(测折光率法、测溶解度法)______________ 。

(2分)3. ΔG作为过程方向与限度判据的条件是()。

(2分)4. 在温度为T时反应C(s)+O2 (g) = CO2(g)、C(s)+(1/2)O2 (g) = CO(g) 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反应CO(g)+O2 (g) = CO2(g)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5. 产生物理吸附的作用力是(),产生化学吸附的作用力是()。

(2分)6.化学反应a A + b B →g G + h H 用各组分表示的速率关系式存在的关系为d c A/(__)d t = d c B /(__)d t =d c G /(__)d t = d c H /(__)d t (2分)7.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10K,反应速率约为原来的____ 倍。

(1分)8. 丁达尔效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三、计算题:(6小题,选做5小题,共 56分)(48学时做1-5小题,58或64学时做2-6小题)1. 25 ℃、100 kPa下,金刚石和石墨的标准熵分别为2.38 J·K-1·mol-1和5.74 J·K-1·mol-1 , 其标准燃烧焓分别为-395.407kJ·mol-1和–393.510kJ·mol-1 , 根据25 ℃、100 kPa下石墨→金刚石的 r G m 值判断何种晶型稳定。

(10分)2. 1mol 理想气体始态为27℃、1MPa,令其反抗恒定的0.2MPa外压,膨胀到体积为原来的5倍,压力与外压相同,计算此过程的Q、W、ΔU、ΔH、ΔS、ΔA及ΔG。

(已知理想气体的定容摩尔热容为12.471J.mol-1.K-1)(12分)4. 某药物分解30%即为失效。

若放置在3℃的冰箱中保存期为两年,某人购回此新药物,因故在室温(25℃)下搁置了两周,试通过计算说明此药物是否已经失效?已知该药物分解为一级反应,且分解活化能E a为130.0 kJ. mol-1。

(12分)5. 已知金属A和B的熔点分别为648℃和1085℃. 两者可形成两种稳定化合物A2B和AB2, 其熔点分别为580, 800, 两种金属与两种化合物四者之间形成三种低共熔混合物. 低共熔混合物的组成[含B%(质量)]及低共熔点对应为: B:35%, 380℃; B: 66%, 560℃; B: 90.6%, 680℃. 利用上述数据绘出A-B两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并标出各区的稳定相和自由度. 已知A和B 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4.3和63.55. (10分)6.电池:Ag︱AgCl(s)︱KCl(aq)︱Hg2Cl2(s)︱Hg(l)在298K时的电动势E=0.455V, (dE/dT)p=3.38*10-4V.K-1.(1)写出该电池的电极与电池反应。

(2)求出Δr G m 、Δr H m、Δr S m及Q r.(10分)四、问答题:(共2小题,共10分)1. 请说明下列公式的使用条件(6分)ΔU =Q +WΔH =QW=nRT ln(V1/V2)2.在稀的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KCl溶液(AgNO3稍过量)形成AgCl溶胶,请写出其胶团结构表示式。

(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 A 。

按生成焓定义,反应物必须为稳定相态的单质。

2. A 。

∵ 绝热 ∴ Q = 0∵ 理想气体节流膨胀后 T 不变 ∴ W = p 1V 1 - p 2V 2 = nRT 1-nRT 2= 0 △S = nR ln(V 2/V 1) > 0 ( V 2> V 1 )3. A 。

加入惰性气体相当于降低总压,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少的反应,故对正反应不利。

4. B 由享利定律 p A = k A x A , p B = k B x B 因为 k A >k B ,当 p A = p B 时则 x A < x B5.A6.B 熔化时体积的变化△V 可以大于零或小于零,故压力增加时熔点不一定增高.7. D 。

电池充电电压比放电电压高,所得功比对外所做的功多,故W > 0,又 △U = 0, Q = -W <0。

8.C9.A 对一级反应,ln(c A,0/c A )=kt , c A =(1-1/5)c A,0 或 k =(1/t )ln[1/(1-x A )] k =(1/t )ln{c A,0/[(1-1/5)c A,0]}=(1/4s)ln(5/4)=0.0558s -1 t 1/2=ln2/ k=0.693/0.0558s -1 =12.42s 10.B 电泳二 . 填空题:(共9小题, 共14分)1. △H m =R T 1 T 2 ln( p 2 / p 1 ) / ( T 2 - T 1 )2. 热分析法、测溶解度法3. Λ2+Λ3 - Λ14. K 1/K 25. γ水-苯= γ水-汞+γ苯-苯cos θ6.- a ,-b , g , h7. 2~48. 溶胶对光的散射现象 9. 胶粒在分散介质中的不规则的运动三、计算题:(6小题,共 56分)1. 答:∆r S m= S m(金)- S m(石) = 2.38 J ·K -1·mol -1 -5.74 J ·K -1·mol -1 = -3.36J ·K -1·mol -1∆r H m= ∆f H m(石) - ∆f H m(金) = –393.510kJ ·mol -1+395.407kJ ·mol -1 = 1.897kJ ·mol -1∆r G m= ∆r H m- T ∆r S m=1.897kJ ·mol -1-298.15K ×(-3.36J ·K -1·mol -1)= 2.90kJ ·mol -1∆r G m>0, 石墨稳定。

2.系统所经过程如下311)g O,2H ()2N (m 400.0kPa 1400d K 15.373==−−−→−==V p T T n n )2N (2kPa325.101O 2H 2)g O,2H ()2N ()(0d K 15.373p p T T n n =−−−→−== 100kPa 2N 3kPa 325.101O)2H 3)g O,2H (),l O,2H ()2N ()((K 15.373'===p p T n n n 其中:m o l9279.945.0mol 1228.8*)45.01(*))(1()(mol 1228.8*45.0)()()N ()N (2N g O,2H 15.373*314.84.0*10*1402N 2N 22311=-=-====y n y n y n RT V p32112)H2O ()H2O (22m 304.0kPa 227.18455.0kPa325.101)(=====p Vp V y p p 总压终态:m o l6974.1m o l )2305.89279.9(m o l 2305.8'm 252.0kPa100m 304.0*kPa )325.101227.184()N ()N ()l O,2H (3)O 2H (3)g O,2H (33232223=-====-==n RTV p n p V p V气体当作理想气体处理, 整个过程恒温, 所以 △H (N 2)= △U (N 2)=0,△ H =△H (N 2) +△H (H 2O)= △H (H 2O)= )O H ()O H (232221H H ∆+∆= 0 (理想气体) +)]O H (m vap [*)l O,H (22H n ∆-= 1.6974mol * (-40.67kJ/mol) = - 69.03kJ△U =△H - △pV=△H - p 3V 3+ p 1V 1= △H - [( n ’(H 2O,g)+n (N 2))- ( n (H 2O,g)+n (N 2))]RT= -69.03kJ - (8.2305-9.9279)*8.314*373.15kJ/1000 = -63.76 kJ △ S =△S (N 2) +△S (H 2O) = }ln{ln)}O 2H (vap ){l O,2H ()O 2H (2)O 2H (1)g O,2H ()2N (3)2N (1)2N (Tm H n p p p p R n R n ∆-++= ]}ln [ln {15.373)40670*(6974.1325.101*0.55140313.8*9279.9910045.0*140314.8*1228.8-++ J.K -1 = -238.86 J.K -1△G=△H - T △S =[ -69.03 -373.15*(-0.23886) ] kJ =20.10 kJ△ A=△U - T △S = [ -63.76 -373.15*(-0.23886) ] kJ =25.37 kJ过程恒温可逆:Q = T △S = 373.15*(-0.23886) kJ =-89.13 kJ W=△U - Q = -63.76 kJ +89.13 kJ = 25.37 kJ3.解:(1) b B =(2.22g/111.0 g ·mol -1)/1kg=0.02mol ·kg -1∆T b =K b b B =0.52K ·mol -1·kg ×0.02mol ·kg -1 =0.01K(2) c B ≈b B ρ ≈0.02mol ·kg -1×1 kg ·dm -3=0.02mol ·dm -3∏= c B RT =0.02×1000 mol ·m -3×8.315J ·K -1·mol -1×298.15K=49.58kPa(3) 已知T =373.15K 时水饱和蒸气压p =101325Pa ,利用克-克方程求T ’=298.15K 时的饱和蒸气压p ’:ln(p ’/p )= -[∆vap H m θ(H 2O)/R ](1/T ’-1/T )ln(p ’/101325Pa)=-(40670 J ·mol -1/8.315J ·K -1·mol -1)×(1/298.15K -1/373.15K) p ’=3747Pax A = n A /(n A + n B )=(1000/18)mol/[(1000/18)+(2.22/111)]mol =0.9996此溶液的饱和蒸气压=p A = p ’x A = 3747Pa ×0.9996=3745Pa4.解:(1) 平衡时H 2O 和CO 2的分压p =p 总/2,K θ= p (H 2O) p (CO 2)/p θ2=( p 总/2 p θ)2 所以 T 1=303.15K 时,K 1θ= [0.827kPa/(2×100kPa)]2 =1.71×10-5T 2=373.15K 时,K 2θ= [97.47kPa/(2×100kPa)]2 =0.2375 ∆r H m θ =RT 1T 2ln(K 2θ/ K 1θ)/(T 2-T 1)=8.315J ·K -1·mol -1×303.15K ×373.15K ×ln(0.2375/1.71×10-5)/(373.15-303.15)K=128.2kJ ·mol -1(2) 在分解温度T 时K θ= [101.325kPa/(2×100kPa)]2 =0.2567 代入等压方程积分式:ln(K θ/ K 1θ)=-(∆r H m θ /R )(1/T -1/T 1)ln(0.2567/1.71×10-5) =-(128.2kJ ·mol -1/8.315J ·K -1·mol -1)(1/T -1/303.15K)得 T =373.8K5. 解:C=2(双组分), 恒压时 F = C + 1 - P = 3 - P , A 2B w B % = 63.55/(63.55+2*24.3) % = 56.7 %, AB 2 w B % = 2*63.55/(2*63.55+24.3) % = 83.9%,单相区F =2, 两相平衡区F =1, 三相线(CDE, FGH, IJK) F =04006008001000相 图AB 2A 2BBAt / ℃w B / %W B =50时的冷却曲线t / ℃时间t / s6. (1) 在恒容下,硝酰胺的分解量(浓度)与N 2O 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