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考研科目
考研307中医综合方剂学参考书目
考研307中医综合方剂学参考书目《中医经方学》、《中药学概论》、《中药学》、《中药学与中药资源学》、《中草药分类与应用》、《中草药研究方法学》、《国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等,都是考研307中医综合方剂学的重要参考书目。
中医综合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配伍理论、应用与临床效果等内容。
在考研307中医综合方剂学的学习和研究中,这些参考书目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经方学》是研究中医方剂的经典著作,包含了几千年来中医药学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方剂使用的理论基础。
它系统介绍了方剂的配伍原则、药性归经、炮制方法等内容,对于理解中医方剂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学概论》和《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学基础知识和中药材的性质、制剂、质量控制等内容的专业书籍。
在学习中医综合方剂学前,必须掌握中药学基础知识,这两本书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中药学知识,让考研307的学生能够了解中药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中药学与中药资源学》和《中草药分类与应用》是在中药学基础上深入研究中草药分类、中药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内容的专业书籍。
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中医综合方剂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两本书为考研307中医综合方剂学的学生提供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
《中草药研究方法学》是研究中草药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等内容的专业书籍。
研究中医方剂的药效和临床应用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本书为考研307的学生提供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的指导。
《国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收录了一些重要的临床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综合方剂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考研307的学生可以从这些论文中了解到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总之,以上这些参考书目涵盖了中医综合方剂学的各个方面,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学习和参考。
同时,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临床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技能,以更好地应对考研307中医综合方剂学的学习和研究。
考研中医综合历年真题
考研中医综合历年真题近年来,考研中医综合科目的题目趋向多元化和综合性,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针灸学等科目内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进行系统的知识回顾和整合外,还需通过解析历年真题来深入了解考试要点和趋势。
本文将以历年考研中医综合科目真题为例,对各个科目的考点进行解析和整理,帮助考生提高备考效率。
中医基础理论篇1. 郑则来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天人相应”、“法则阴阳”、“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
请简述这些理论的内涵及其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应用。
答:郑则来提出的“天人相应”理论指出人体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地理气候、季节、时间将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影响。
例如,在春季阳气升发的时候,人体宜保持活动,合理调整饮食,以顺应春季气候变化。
这一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应用广泛,可用于指导饮食调养、运动保健等方面。
“法则阴阳”理论强调了阴阳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阴阳是相对存在的,互为补充,相互制约,保持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中医治疗就是要通过调和阴阳的关系,达到平衡,在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是指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负责消化吸收、运输水谷精微等功能。
脾胃功能的健康与人体的生理机能息息相关,脾胃虚弱将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充分认识脾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可以指导饮食调养、调理脾胃等方面。
2. 针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请分别阐述其内涵及应用。
答: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经脉与脏腑、经络与四肢百体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经络又称经脉,是人体内外气血运行的通道。
按照经络学说,在人体内,有十四个主要的经络,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些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疾病传变的途径。
脏腑学说是指以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为基本概念,研究人体脏器功能的理论体系。
考研307中医综合大纲大纲
Ⅰ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拥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
其目的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能否具备持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评论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异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精选拔,保证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察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疗学、中药学、方子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可以理论联系实质 ;可以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有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习记忆:依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习、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子的功效特色、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有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清晰的中医学术语,正确地表述其观点和基根源理。
2.剖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剖析、解说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体制,并对不一样的药物、方子和病证进行鉴识与判断。
3.综合运用:经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有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疗、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构造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构造中医基础理论 30 题中医诊疗学 30 题中药学 30 题方子学 30 题中医内科学 35 题针灸学 25 题四、试卷题型构造A 型题 8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120 分B 型题 4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X 型题 60 小题,每题 2 分,共 120 分Ⅳ考察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观点。
2024考研大纲307
2024考研大纲307
2024年考研大纲307是针对中医学科的考试大纲,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针灸推拿学等主要内容。
具体包括中医基本理论、经络学、中医四诊合参、方剂学、中药学等知识点,并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此外,还要求考生对中医典籍、现代中医研究进展、中医药法律法规等有所了解。
备考建议:
1. 深入理解中医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常见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 系统学习中药学和方剂学,掌握常用中药的分类、功效和应用。
4. 了解中医典籍和现代中医研究进展,掌握中医药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5. 熟悉中医药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掌握中医药临床实践的规范和要求。
6. 多做真题和模拟试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7.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临床实习和实践,积累临床经验。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药学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药学一、中药学考查目标中药学理论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中药学考点解析1.中药、中药学、本草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2.道地药材的概念、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
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根据病情、剂型不同的服用方法。
5.临床常用各类(按功效分类)药物的概念、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6.下列临床常用250味重点中药药用部位的来源、药性、功效、主治病证、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
(2)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蚤休、土茯苓、熊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
(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牵牛子、大戟和芫花。
(4)祛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秦艽、防己、蕲蛇,桑寄生、五加皮。
(5)化湿药: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
(6)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韦、瞿麦、萆薢,茵陈蒿、金钱草、虎杖。
考研中医综合试卷结构及分值
年考研中医综合试卷结构及分值准备年考研中医综合的考生们有福了,跨考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中医综合联考考试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分值分布情况,考生可根据其重点情况,制定想对应的学习计划。
1. 中医综合考研专业课考试内容分科目来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均为30题,中医内科学35题,针灸学25题。
2. 中医综合考研试卷结构试卷满分为300分,总共有180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其中: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3. 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分数分布科目方向分值书名作者出版社中医基础理论50分《中医基础理论》印会河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医诊断学50分《中医诊断学》邓铁涛上海科技出版社中药学50分《中药学》丁景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方剂学50分《方剂学》邓中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60分《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针灸学40分《针灸学》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二十五)
中医综合-中药学(二十五)(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X型题(总题数:21,分数:48.00)1.五味子的收敛固涩作用有(分数:3.00)A.敛肺止咳√B.固精止遗√C.涩肠止泻√D.敛肺止汗√解析: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味酸收涩,能敛肺止咳,敛肺止汗,补肾涩精止遗,涩肠止泻,分别用于:(1)久咳虚喘;(2)自汗,盗汗;(3)遗精,滑精;(4)久泻不止。
2.五倍子的功效有(分数:3.00)A.敛肺降火√B.敛汗止血√C.涩肠固精√D.解毒消肿√解析:五倍子能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且有解毒消肿之功。
3.五味子、五倍子均可用于治疗(分数:3.00)A.肺虚久咳√B.久泻不止√C.遗精滑精√D.自汗盗汗√解析:五味子与五倍子两者味酸收敛,均具有敛肺止咳、敛汗止汗、涩精止遗、涩肠止泻的作用。
均可用于肺虚久咳、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等病证。
4.下列选项中,山茱萸的收敛固涩作用包括(分数:3.00)A.固精缩尿√B.收敛止血√C.涩肠止泻D.敛汗固脱√解析:山茱萸酸、涩,能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既能固精缩尿,又能补肝肾、固冲任以止血,还能收敛止汗,固涩滑脱。
但不能涩肠止泻。
5.海螵蛸的主治病症有(分数:3.00)A.遗精带下√B.崩漏便血√C.湿疮湿疹√D.胃痛吐酸√解析:海螵蛸咸、涩,微温,其功效是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要用于治疗:(1)遗精,带下;(2)崩漏,吐血,便血及外伤出血;(3)胃痛吐酸;(4)湿疮,湿疹,溃疡不敛。
6.莲子、芡实皆常用治(分数:3.00)A.肾虚不固,遗精滑精√B.脾肾两虚,白带过多√C.肝肾亏虚,目暗昏花D.脾气亏虚,久泻不止√解析:莲子与芡实同科属,均为甘涩平,主归脾、肾经。
均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补中兼涩,主治肾虚遗精、遗尿及脾虚食少、泄泻及脾肾两虚之带下等。
7.下列各组药物中,均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有(分数:2.00)A.椿皮,石榴皮√B.赤石脂,禹余粮√C.五味子,五倍子D.桑螵蛸,海螵蛸解析:椿皮的功效是其功效是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石榴皮的功效是涩肠止泻,杀虫,收敛止血。
考研中医综合考什么 该怎么复习
考研中医综合考什么该怎么复习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一、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30题中医诊断学30题中药学30题方剂学30题中医内科学35题针灸学25题二、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A型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B型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A、B、C、D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X型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三、中医综合复习思路中医基础学:分原理部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精气血津液神。
病因部分:六淫,戾气,饮食,情志,内生五邪。
考研中医综合-333
中医综合-33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35,分数:86.00)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分数:2.50)A.张从正B.李杲√C.朱丹溪D.刘完素解析:[解析] 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防病和养生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如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故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而且要善于保护脾胃;如在患病时,针对病情进行忌口,用药时也要顾及脾胃等等,都是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防病和养生中的具体体现。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2.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分数:2.50)A.巢元方B.张景岳C.张仲景D.陈无择√解析:[解析]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编著,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著,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
3.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分数:2.50)A.形神合一的统一观B.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C.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观D.人体为整体,并与自然界统一√解析:[解析] 这是一道重复考题。
中医学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区方域、周围环境等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又重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就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
4.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下列除哪项外,均对人体产生影响(分数:2.50)A.季节气候变化B.昼夜晨昏变化C.地区方域不同D.饮食偏嗜不同√E.阴居以避暑解析:[解析] 《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应”。
饮食五味偏嗜,是内伤病因饮食、劳逸中饮食不节的一个方面,主要指饮食偏寒、偏热和饮食五味偏嗜两方面。
2024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2024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五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其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是重点考查科目,要求考生掌握其基础理论,了解其研究手段和中医思维辨证。
同时,考生还需要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考试目标及要求方面,大纲要求考生能够系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中医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具备独立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创新能力。
同时,考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来说,中医基础理论主要考查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知识。
中医诊断学则主要考查如何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病人进行正确的诊断,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和辨证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学和方剂学则分别考查中草药的分类、功效、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等方面的知识。
最后,对于中医内科学的知识点考查较为广泛,涉及到多个系统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考生需要掌握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总体来说,2024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对于考生的要求较高,需
要考生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准备,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考研中医综合-脏腑辨证(一)
中医综合-脏腑辨证(一)(总分:87.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21,分数:31.50)1.心血虚证与肝血虚证的主要鉴别症状是∙A.面色萎黄∙B.唇睑淡白∙C.月经量少∙D.舌质淡白∙E.脉细无力(分数:1.50)A.B.C. √D.E.解析:[解析] 肝血不足,冲任空虚故月经量少;其余选项是血虚证的一般特征,心、肝均可见。
2.头晕目眩,口苦,呕恶,烦躁不寐,惊悸不宁,胸闷喜太息,苔黄腻,脉弦滑,可诊为∙A.胆郁痰扰∙B.脾胃湿热∙C.肝胆湿热∙D.肝火上炎∙E.心肾不交(分数:1.50)A. √B.C.D.E.解析:[解析] 惊悸不宁、口苦病在胆,烦躁不寐、苔黄腻脉滑为痰热内盛,故为胆郁痰扰。
3.胸背彻痛剧烈,主要是由于∙A.痰浊阻肺∙B.痰热蕴肺∙C.心血不足∙D.心脉闭塞(分数:1.50)A.B.C.D. √解析:[解析] 胸痛彻背,背痛彻胸是心脉痹阻的典型表现。
4.下列证候中,不出现耳鸣的是∙A.肝火炽盛证∙B.寒滞肝脉证∙C.肾精不足证∙D.肝阳上亢证(分数:1.50)A.B. √C.D.解析:[解析] 肝胆火盛循经上攻,或肾精不足耳窍失充,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均可导致耳鸣。
5.形寒肢冷,脘腹冷痛,纳呆呕恶,大便稀溏,肢体浮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滑,此证属于∙A.脾气虚∙B.脾阳虚∙C.脾肾阳虚∙D.寒湿困脾∙E.寒滞胃肠(分数:1.50)A.B.C. √D.E.解析:[解析] 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为寒象,脘腹冷痛纳呆便溏病在脾胃,浮肿腰膝酸软病位在肾。
6.眩晕与下列哪项并见,对诊断肝血虚证最有意义∙A.面白舌淡∙B.心悸脉细∙C.胁肋隐痛∙D.肢体麻木(分数:1.50)A.B.C.D. √解析:[解析] 肝在体为筋,肝血虚,筋脉失于濡养故见肢体麻木。
7.下列哪项是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的共同症状∙A.心悸旺忡∙B.畏寒肢冷∙C.心痛入夜加剧∙D.舌淡胖,苔白滑∙E.脉沉迟无力(分数:1.50)A. √B.C.D.E.解析:[解析] 心阳虚是在心气虚基础上出现寒象,其余选项都是阳虚寒象,只有A是两者共有。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中综考研大纲Ⅰ考试性质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Ⅱ考查目标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约13%中医诊断学约13%中药学约13%方剂学约13%中医内科学约28%针灸学约14%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分,共54分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B型题第82—105题,每小题分,共36分X型题第106—165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Ⅳ考察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着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在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方面的体现;2辨证论治: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二精气、阴阳、五行1、精气学说1精气的基本概念;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2、阴阳学说1阴阳的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3、五行学说1五行的概念;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的联系,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三藏象1、藏象的概念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3、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4、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5、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6、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7、五脏与志、液、体、窍、时的关系;8、脏腑之间关系: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四精气血津液1、精1人体之精的概念;2人体之精的生成;3人体之精的功能;2、气1气的概念;2气的生成;3气的生理功能;4气机、气化的概念;5气的升降出入及其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6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3、血1血的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功能4血的运行;4、津液1津液的概念;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3津液的功能;5、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1精和气的关系:精气互生互化;2精和血的关系:精血互生互化;3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4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5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五经络1、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2、十二经脉的名称、循环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属络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3、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4、奇经八脉的含义、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5、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及生理功能;6、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六体质1、体质的概念;2、体质学说的应用;七病因与发病1、病因1中医学病因分类;2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的共同特点;3六淫各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征;4疠气的概念及致病特点;5七情内伤的概念及致病特点;6饮食失宜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8痰饮、淤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2、发病机制1邪正与发病;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3发病的类型;八病机1、病机的概念;2、邪正盛衰病机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3、阴阳失调病机1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4、气血失常病机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出血;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场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1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2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6、内生“五邪”病机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7、经络病机1经络病机的概念;2经络病机的内容: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8、脏腑病机1脏腑病机的概念;2五脏的明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阴肝血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3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4奇恒之腑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九防治原则1、预防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2、治则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2治病求本的含义及意义;3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4标和本的含义,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方法及其适应范围:急则冶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5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6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概念和原则,损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7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8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9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二、中医诊断学一绪论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法、辨证、辨病、病案书写;2、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着,以常达变;3、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症结合;二望诊1、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2、望色:常色、病色的概念、特征及临床意义,五色的临床意义;3、望形体:强、弱、胖、瘦的表现与临床意义;4、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5、望头面、五官、颈项:头面、五官及颈项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6、望躯体与四肢:胸胁、腹、腰背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7、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8、望皮肤:常见皮肤色泽、形态的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9、望排出物:痰、涎、涕、呕吐物、大、小便的颜色、质地、量的异常变化与临床意义;10、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常见食指络脉的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11、望舌:舌诊的原理与临床意义,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质舌神、舌色、舌形、舌态、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舌质和舌苔的综合分析;三闻诊1、听声音:音哑与失音、语声重浊、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喘、哮、气短、咳嗽、呕吐、呃逆、暖气、太息、喷嚏及肠鸣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嗅气味:病体与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四问诊1、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与家族史;2、问寒热:寒、热的含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及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3、问汗表证辨汗:表征无汗与有汗的临床意义;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里证无汗的临床意义;局部辨汗:头汗、心胸汗、半身汗、手足心汗及阴汗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4、问疼痛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冷痛、灼痛、重痛、酸痛、闷痛、绞痛、空痛、隐痛、窜痛、固定痛、掣痛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5、问头身胸腹不适: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及乏力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6、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7、问睡眠:不寐与多寐的概念、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8、问饮食与口味口渴与饮水:口不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等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多食易饥、饥不欲食及偏嗜食物等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口味:口淡、口苦、口甜、口酸、口咸、口涩和口黏腻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9、问二便大便:便次、便质及排便感异常的表现类型及其临床意义;小便:尿次、尿量及排尿感异常的表现类型及其临床意义;10、问妇女月经:月经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带下:带下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11、问男子:阳痿、阳强、遗精、早泄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12、问小儿:出生前后情况,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发病原因;五切诊1、脉象形成的原理,诊脉的临床意义;2、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3、脉象要素,正常脉象的特征及生理变异;4、28脉的脉象特征及其临床意义;5、相兼脉的概念及临床意义6、脉症的顺逆与从舍,;7、按胸胁、脘腹、肌肤、手足、腧穴的内容与临床意义;六八纲辨证1、阴阳1阴证和阳证的概念与临床表现;2阴虚证和阳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3亡阴证和亡阳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表里1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表里同病、表里出入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3、寒热1寒证和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寒热转化、寒热错杂、寒热真假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4、虚实1虚证和实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虚实转化、虚实错杂、虚实真假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七病因辨证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淫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侯分析;八气血津液辨证1、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气滞证和气逆证、气闭证的概念、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的概念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3、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和气随血脱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4、津液不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5、痰证、饮证、水停证、内湿证的概念、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九脏腑辨证1、心与小肠病的病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阻暴脱证、心脉痹阻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火亢盛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小肠实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肺与大肠病的病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大肠湿热证、肠燥津亏证、大肠虚寒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3、脾与胃病的病证: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胃阴虚证、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火炽盛证、食滞胃脘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4、肝与胆病的病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肝胆湿热证、寒滞肝脉证、胆郁痰扰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5、肾与膀胱病的病证:肾精不足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气不固证、肾虚水泛证、膀胱湿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6、脏腑兼证的概念: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肝火犯肺证、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肾阳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十其他辨证方法1、六经辨证:六经辨证的概念,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侯分析,六经病证的传变形式;2、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与证侯分析,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形式;3、三焦辨证:三焦辨证的概念,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与证侯分析,三焦病证的传变形式;三、中药学1、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2、道地药材的概念与意义、中药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与方法,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用药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服药的时间与方法;5、按功效分类各类药物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6、下列临床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2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重楼、土茯苓、熊胆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霜、牵牛子、京大戟和芫花;4祛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秦艽、防己、蕲蛇,桑寄生、五加皮;5化湿药:苍术、厚朴、广藿香、佩兰、砂仁、豆蔻;6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韦、瞿麦、萆薢,茵陈、金钱草、虎杖;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高良姜;8理气药: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薤白;9消食药:山楂、莱菔子、鸡内金;10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11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苎麻根,白及、仙鹤草,三七、茜草、蒲黄,艾叶;12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王不留行,血竭、土鳖虫、马钱子,三棱、莪术、水蛭、斑蝥、穿山甲;13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芥子、旋覆花、白前,浙贝母、川贝母、瓜蒌、胆南星、桔梗、竹茹,苦杏仁、紫苏子、百部、桑白皮、葶苈子、款冬花、紫菀、白果;14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酸枣仁、柏子仁、远志;15平肝息风药: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16开窍药:麝香、石菖蒲;17补虚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鹿茸、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紫河车、肉苁蓉、蛤蚧、冬虫夏草,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天门冬、玉竹、石斛、百合、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18收涩药:五味子、乌梅、诃子、肉豆蔻、赤石脂,山茱萸、覆盆子、金樱子、莲子、芡实、椿皮、桑螵蛸、海螵蛸;19涌吐药:常山;20攻毒杀虫止痒药:硫黄、雄黄、蟾酥、蛇床子;21拔毒化腐生肌药:红粉、炉甘石、硼砂;7、下列临床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1解表药:藁本、辛夷、葱白,淡豆豉、浮萍;2清热药:淡竹叶、密蒙花,秦皮,穿心莲、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大血藤、马勃、马齿苋、鸦胆子、漏芦、山慈姑、半边莲、紫草,银柴胡、胡黄连;3泻下药:番泻叶、芦荟,郁李仁,商陆;4祛风湿药:川乌、草乌、乌梢蛇、昆明山海棠,雷公藤、络石藤、豨莶草、臭梧桐、桑枝、海桐皮、海风藤,狗脊;5化湿药:草豆蔻、草果;6利水渗湿药:香加皮,海金沙、萹蓄、地肤子、冬葵子、灯心草,珍珠草;7温里药:小茴香、荜茇、荜澄茄、胡椒;8理气药:柿蒂、荔枝核、、佛手、香橼、大腹皮、刀豆、梅花、玫瑰花、甘松;9消食药:六神曲、麦芽、稻芽;10驱虫药:南瓜子、鹤草芽、榧子;11止血药:侧柏叶,棕榈炭、血余炭、紫珠叶,,炮姜、灶心土;12活血化瘀药:降香、银杏叶、月季花、苏木、自然铜、骨碎补、儿茶、刘寄奴、虻虫;13化痰止咳平喘药:皂荚,前胡、礞石、天竺黄、竹沥、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浮海石,马兜铃、胖大海、枇杷叶、洋金花;14安神药:首乌藤、合欢皮、灵芝;15平肝息风药:珍珠母、刺蒺藜、罗布麻叶,珍珠;16开窍药:冰片、苏合香;17补虚药:白扁豆、大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沙棘,仙茅、益智仁、锁阳、沙苑子、核桃仁,龙眼肉,桑葚;18收涩药:麻黄根,五倍子、禹余粮、石榴皮、罂粟壳;19涌吐药:瓜蒂、胆矾;20攻毒杀虫止痒药:土荆皮、白矾、大蒜;21拔毒化腐生肌药:砒石、铅丹、轻粉;四、方剂学1、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代表作;2、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常用治法及其应用;3、“七方”、“十剂”、“八阵”的内容及实际意义;4、方剂与药物的联系与区别;5、配伍的目的;方剂组成中君、臣、佐、使的具体含义;“君臣佐使”理论对临证遣药组方的指导意义及其具体运用;6、方剂变化运用的主要形式,各种变化的前提及其与功用、主治的关系;7、常用剂型的性能特点及其适用范围;8、各类方剂的概念、适应范围、配伍规律、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9、下列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加减应用及注意事项;1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香苏散、败毒散、再造散、加减葳蕤汤;2泻下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大黄牡丹汤、温脾汤、十枣汤、济川煎、黄龙汤、新加黄龙汤;3和解剂: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4清热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龙胆泻肝汤、左金丸、泻白散、清胃散、玉女煎、芍药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5祛暑剂:新加香薷饮、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6温里剂:理中丸、小建中汤、四逆汤、回阳救急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7表里双解剂: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葛根黄芩黄连汤;8补益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完带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生脉散、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内补黄芪汤、炙甘草汤、六味地黄丸、一贯煎、肾气丸、地黄饮子;9安神剂: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夭王补心丹;10固涩剂:牡蛎散、九仙散、真人养脏汤、四神丸、桑螵蛸散、固冲汤;11理气剂:柴胡舒肝散、半夏厚朴汤、瓜蒌薤自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枳实消痞丸失笑丸、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12理血剂: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生化汤、补阳还五汤、小蓟饮子、槐花散、咳血方、黄土汤;13治风剂:大秦艽汤、川芎茶调散、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14治燥剂:杏苏散、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15祛湿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三仁汤、茵陈蒿汤、二妙散、连朴饮、八正散、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实脾散;16祛痰剂:二陈汤、温胆汤、贝母瓜蒌散、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半夏白术天麻汤;17消导化积剂:保和丸、枳术丸、健脾丸;18驱虫剂:乌梅丸;10、下列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点1解表剂:正柴胡饮、升麻葛根汤、柴葛解肌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参苏饮、葱白七味饮;2泻下剂: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舟车丸、增液承气汤;3和解剂:痛泻要方、当归芍药散4清热剂:栀子鼓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牛蒡解肌汤、导赤散、泻黄散、苇茎汤、清骨散、秦艽鳖甲散、当归六黄汤;5祛暑剂:香薷散、清络饮、六一散、桂苓甘露饮;6温里剂:吴茱萸汤、大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7表里双解剂:石膏汤、五积散;8补益剂:人参蛤蚧散、八珍汤、人参养荣汤、泰山磐石散、补肺阿胶汤、石斛夜光丸、大补阴丸、虎潜丸、七宝美髯丸、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龟鹿二仙胶;9安神剂:珍珠母丸、磁朱丸、甘麦大枣汤、交泰丸;10开窍剂: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紫金锭玉枢丹、苏合香丸;11固涩剂:金锁固精丸、缩泉丸、固经丸、易黄汤、清带汤;。
针灸推拿专业考研科目
针灸推拿专业考研科目
针灸推拿考研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中医综合。
中医综合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学综合科目的简称,包
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
学六门课程。
每年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满分为300分。
针灸推拿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
随着中医理论逐渐深入生活,针灸推拿学专业也广为大众所接受,因此有不错的就业前景。
毕业生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
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也可在高
等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为此,本考试坚持公正、客观、科学、严谨的原则,充分考核研究生的学科知识、综合素质和能力。
要求考生掌握中医学、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素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进行中医药临床和科研工作。
二、考试内容和形式。
2.1考试内容。
(1)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统计学等;(2)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医中药学等;(3)中药学:中草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等;(4)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等。
2.2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分为两个阶段:(1)初试: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同等学历认定标准和学科专业要求,进行基础素质和专业知识综合考核;考试时间为3小时。
初试分为两个部分:基础医学和中医学。
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统计学等,占总分数的30%。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医中药学等,占总分数的70%。
(2)复试:对于初试合格的考生进行面试和综合素质考核,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同时考察考生的中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复试时间为1个半小时。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
本考试定期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由教育部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具体实施。
每一年组织两次考试,考试时间分别为5月和11月。
四、考核标准。
4.1各个科目的考试内容的分值比例如下:基础医学(30%):人体解剖学(5%)。
生理学(5%)。
生物化学(5%)。
病理学(5%)。
微生物学(5%)。
免疫学(2.5%)。
药理学(2.5%)。
统计学(1.5%)。
中医学(70%):中医基础理论(20%)。
中医诊断学(20%)。
中医考研题库占比多少分
中医考研题库占比多少分
中医考研,即中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
要考试。
中医考研题库的分数占比因不同院校和不同年份的考试要求
而有所变化,但通常来说,中医考研题库会涵盖多个科目,包括基础
医学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知识等。
在中医考研中,题库的分数占比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中医基础理论:这部分通常包括中医的哲学基础、诊断学、治疗学
等内容,分数占比可能在20%-30%之间。
2. 中医临床知识: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医临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如方剂学、针灸学等,分数占比可能在30%-40%。
3. 基础医学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西医基础知识,分
数占比可能在10%-20%。
4. 综合能力测试:这部分可能包括案例分析、临床思维能力测试等,
分数占比可能在5%-10%。
5. 其他:根据不同院校的考试要求,还可能包括英语、政治理论等科
目的考试,分数占比也会有所不同。
考生在准备中医考研时,应该首先了解目标院校的具体考试大纲和要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复习。
同时,考生可以通过历年真题、模拟题
等方式,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合理分配复习时间,确保各科目都能
得到充分的准备。
最后,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休息和学习时间,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经典学习心得 页脚内容
科目有: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共300分).英语(100分,
没听力的)政治(100分,哲学 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概论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当代史 )
中医综合都是选择题.总分300
中医综合共180题,分A/B/X 三种题型
1-150题为所有考生必答题,每题1.6分,共240分
151-180题为报考中医基础考生必答题,每题2分,共60分 181-210题为报考中医临床考生必答题,每题2分,共60分
如果你报考中医基础类:
中基32题
中诊32题
中药33
方剂33
中内30
针灸20
你报考临床类:
中基25
中诊25
中药25
方剂25
中内50
针灸30
试卷题型比例
A 型题56%
B 型题16%
X 型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