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究 现 代 汉 语 新 词 语 的 来 源

合集下载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新词语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新词语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新词语作者:柳娟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14期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常用语言的一系列实例,分析探讨了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界定、产生途径以及在语音、构语等方面的特征,提出了认识和对待语言新现象的正确态度。

人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人类思想以及对外界的认知也随之变化发展,作为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语言,更是时刻体现着这种变化更新,其中尤以词语最为突出。

层出不穷的新词语的出现,一方面反映出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

一、新词语的定义对于“新词语”的界定,目前国内外语言学界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刘叔新先生认为:“一个词语不仅从无到有地出现,而且得到人们普遍认可,广泛地使用开来,在语言词汇中立稳了脚跟,就可以认为是新的。

”符淮青先生认为:“新词就是新创造的词。

它或者指示的对象是新的, 或者代表的概念是新的,同时它的形式也是新的……有些词代表新概念, 在形式上同历史上曾出现的词相同,但意义毫无联系,这种词应算新词。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对新词语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产生时间“新”的认定世界上的事物“新”与“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新词语”亦如是。

如汉唐时期很多反映外国新事物的如“葡萄、狮子、世界、菩萨、轮回”等,随着时间流逝, 与其相关的事物或现象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接受, 而融入基本词汇。

再如“五四”时期很多反映西方新科学、新文化、新思想的“新词语”,如“民主、科学、主义”等更是在今天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

因此,对于“新词语”的界定需要一个相对明确的时间范围的划定。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之后产生的新词语更能反映新事物、新思想,所谓“新词语”的“新”也更具现实意义。

(二)使用范围“广”的认定“新词语”还应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得到社会交际的认可。

如方言、专业术语中只有那些被普通话吸收的词语,如“炒鱿鱼、搞定、软件、牛市、纳米、叫停”等才能看作是新词语。

《训诂学基础》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训诂学基础》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训诂学基础》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要点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1.“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 A )A. 《毛诗诂训传》B.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C. 《说文解字》D. 《尔雅》2.魏晋隋唐时期是( B )A. 训诂的产生期B. 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C. 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D.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3.《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C )A. 许慎B. 梅膺祚C. 段玉裁D. 戴震4.《墨子间诂》属于( D )A. 传注B. 章句C. 义疏D. 集解5.《释名》的作者是( C )A. 许慎B. 段玉裁C. 刘熙D. 黄侃二、填空题1.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是:形训、声训、义训。

2.训诂考证的三种方法: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

3.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的体式包括:传注类、章句类、义疏类、集解类、征引类、音义类。

4.黄侃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互训,二曰义界,三曰推因。

5.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

解释词的本义。

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

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6.声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寻求本字、推求语源7.今人所谓标点,古人称为句读8.两汉时期已确立了两种基本的训诂体式,即随文释义的注疏和通释语义的专著9.从训诂的体式来看,专门解释古书正文的叫注,既解释古书的正文,又解释前人的传住的一般叫疏10.古今汉语都有“狼狈”一词,唐人段城式《夕阳杂组》将“狼”与“狈”说成两种动物,此说属于旧训诂弊端中的望文生训三、名词解释题1.乾嘉学派: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个以考据为治学主要内容的学派。

主张将义理与考核相结合,以考核为手段去通晓文章、寻求义理。

乾嘉学派推崇汉代经说,遵循汉代经学研究,重视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传统。

代表人物有:戴震、段玉裁、王念孙。

2. 《尔雅》:《尔雅》是最早的一部按事类编排的同训词典,大约在战国时期开始辑录,经过较长时间的递增相益,汉初才完备。

汉语的词源和理据

汉语的词源和理据

第十五章汉语的词源和理据一、词源、语源、理据、内部形式(一)词的理据(motivation)对于“理据”的比较公认的看法是指“词语为什么具有某个意义的理由和根据”(严学宭,1979),也即事物得名之由。

这是最为概括的说法,但在具体所指的范围上,各家又有不同的理解。

1.理据是指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可论证的。

如“理据就是词的声音和意义的内在联系”(严学宭,1979)。

2.理据既包括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也指符号与符号之间的联系。

既可指旧有符号与新产生的符号之间的语音、语义联系,也指符号的构成部分(就复合词而言)与词的整体意义之间的语义联系,这种联系是可论证的。

黎良军有过类似的说法,他说“词的理据问题,可以包括词的音义联系、词素义和词义的联系两方面的内容”(1995)。

3.理据是语言的自组织过程中的一个规律。

“广义理据是指语言系统自组织过程中促动或激发某一语言现象产生、存在、发展或消亡的动因、理由或根据,它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狭义理据则专指语词理据”,即“指语词发生、变异和发展的动因”(司富珍,1998)。

我们所理解的理据是第二种含义。

换句话说,理据就是联系,就是使词语的形式和意义产生一定的必然性的联系,这种联系以及联系的表述形式,就是我们要着力挖掘的东西。

(二)词源(语源)当代汉语词源研究继承了这两个学术渊源,既注重书面材料,又辅以方言材料佐证,语音和语义并重,以“探讨语言中的词在发生时的状态”(王宁,2001)为主要任务,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五个方面:1、一个词的来源:(1)起源于何时;(2)最早见于何种典籍;(3)来自何种语言或方言,跟其相对应的词有什么关系。

2、一个词可追溯的原始形式:主要是语音形式及其书写形式。

3、一个词可追溯的最古的意义。

4、一个词的原始形式与最古意义之间的联系:(1)词的语音形式和词义的联系,事物命名的理由和根据;(2)词的书写形式和词义的联系。

现代汉语 词义与语源

现代汉语 词义与语源

词义与语源一、什么是语言从语言的功用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所依赖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工具。

从语言的本体来说,语言是一种双面的符号,既有能指,又有所指。

能指是声音,即形式;所指是意义,即内容。

声音和意义就像是一张纸的两面,密不可分。

语言是一个大系统,又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子系统。

语言语音(形式)语义(内容)词汇语法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建筑规则。

二、什么是词对于英语等拼音文字来说,分开写的就不是一个词,连写的就是一个词,所谓“分词连写”就是这个意思。

汉语不分词连写,哪个是词,哪个不是词,没有形式上的标志。

在我们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来,词是一个不太长的单位,除了译音词,一般不超过3个音节,超过3个音节的是语,比如四字成语。

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汉语存在着双音节化的趋势。

造成这种趋势,有语义、语音两方面的原因。

汉语音节分明,两个音节构成一个音步,非常合乎韵律。

A音节音步<是词也好,不是词也好,我们都是按照音步B音节念书说话的,或者读为2﹢2,或者读为2﹢2﹢1。

例如:一衣/带水狐假/虎威齐齐/哈尔乌鲁/木齐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

双音节是标准音步,3音节是超音步,单音节是残音步。

要构成合成词,首先要构成韵律词,这是入门条件。

在词的前后允许有语音停顿,在合成词的中间不允许停顿。

例如:我/爱/祖国。

我们/热爱/祖国。

这是词的语音性质。

合成词具有凝固性,中间不可扩展。

例如:骑墙——骑/马眼馋——嘴/馋白菜——白/布。

这是词的语法性质。

词的词汇意义指的是,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法单位产生了新的整体意义,不再是两个语法单位意义之和。

例如:洗尘、洗钱、洗澡——洗脸、洗脚、洗头。

黑马、黑幕、黑车——黑牛、黑布、黑鞋。

既具备词的语法性质,又具备词的词汇性质,是典型的合成词。

典型的合成词与典型的短语之间是个连续统,中间部分是模糊的,不可能一刀切。

汉语语言演变研究内容综述

汉语语言演变研究内容综述

汉语语言演变研究内容综述作者:杨凡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8期随着语言接触等理论的兴起,以及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广泛应用,汉语语言演变研究热度升温。

作者搜集了近二十年汉语语言演变的核心论文,多达61篇,其中20篇属于理论研究。

总体来看,我国学者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对语言演变的研究主要是从语言接触研究、语法化研究到词汇化研究。

研究的角度有从宏观层面的理论介绍转为微观层面的个例研究的趋势。

1.语言接触理论研究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应该是最容易察觉的。

我国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始于1914年,胡一鲁阐述了外来词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胡开宝2006)。

胡开宝(2006)将汉语接触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4—1950,该阶段以欧化汉语即欧洲语言对汉语构词法和句法影响的研究为重点。

第二阶段:1950年到1990年。

在该时期,外来词研究成绩斐然。

第三阶段自1991年开始至今。

该时期汉外语言接触研究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都发生变化,例如朱一凡(2011)借助语料库对汉语欧化现象研究,通过对五四时期流行于现代汉语中的欧化结构进行了全面考察,总结了翻译欧话汉语句法的机制,对汉语句法欧化的可能性和限度进行探讨。

汉外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义演变开始得到关注。

袁咏(2013)从历时角度论述了语言接触类型的转变,并从共时角度着重探讨了网络语言接触和城市语言接触方式的特点及相关的语言变异和语言使用格局。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往往体现在语音、语法和词汇层。

陈建民(1989)讨论的语言接触既包括汉语与非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和外国语)的接触,也包括普通话与方言的接触。

这种接触经常发生在词汇层,也可以发生在语音层和语法层。

吴安其(2004)介绍了“历史语言学中语言接触的研究”,然后分别介绍了语言接触对语音、形态演变、词汇的影响。

戴庆厦、田静(2007)通过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关系的事实,主要从语音、句法两方面论述语言内部结构机制在语言影响中的重要作用。

汉语史问题总结(附答案)

汉语史问题总结(附答案)

简答题1.何谓汉语史?所谓汉语,是指汉族人民所说的语言。

汉语史则是研究汉语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内部规律,即不同历史时期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一般内部规律和特殊内部规律。

即指针对所有语言的共同规律。

比如,语言各个构成部分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就是语言的一般规律之一。

特殊内部规律是指一定的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

2.试述汉语史的研究意义。

⑴研究汉语史可以重建汉语历史,深化充实汉语文明史的内涵。

⑵对更好了解现代汉语,尤其是现代汉语方言,意义重大。

可以预测汉语的某些发展方向。

为制定语文政策提供支持。

⑶对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⑷汉语教育者和文化工作者须懂得起码的汉语史知识。

3.汉语史研究可以分那几个阶段(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研究分为几个阶段)?我国学者对语言文字进行研究,从汉代开始的。

之后历经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达到极盛(黄金时代),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学”。

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⑴语义研究阶段汉初(公元前3世纪)——东晋末(5世纪)代表作:《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⑵语音研究阶段南北朝初(5世纪)——明末(17世纪)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汉语音韵学,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

代表作:《切韵》;《广韵》;《韵镜》《七音略》《切韵指掌图》;《洪武正韵》、《中原音韵》⑶全面发展阶段清初(17世纪)到现在清初到现在是中国语言研究最有成绩的时代。

《康熙字典》;《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经籍纂诂》;《说文》四大家:《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文始》《新方言》《小学答问》;《音学五书》;《马氏文通》(朴学、金文学、甲骨学)。

4.研究汉语史的根据(材料)有哪些?⑴历来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如研究商代语言,少不了甲骨文。

⑵前人的研究成果;如《说文解字》《中原音韵》等。

浅谈外来词介入现代汉语的问题

浅谈外来词介入现代汉语的问题

科技信息阶层、某种职业的人服务的。比如对一个从未看过电影的人满口卡通、占士邦,对一个没上过学的老人大谈Jazz、摇滚、popmusic等外来词,只会让人费解、反感。结束语外来词是“异文化的使者”,是本族语言的必要的补充,也是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汉语在国际上的使用率仅次于英语,过多地在汉语书面语或口语中使用外来词会损坏汉语的国际形象。但维护汉语的“纯洁”反而又有可能限制语言的发展,限制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不少国家都在使用两种语言:一方面用本国共同语继承传统文化,一方面用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英语发展经济和科技,各国的报纸和电视也都注意使用本族语,同时使用外语传递外部世界的信息。在信息时代,双语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需要,因此在中国也涌现了不少双语学校。总之,外来词给汉语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异民族的文化和知识感。所以我们应该保持正常的心态,合理地吸收和消化外来词。参考文献[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2]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与汉语现代化进程[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2005[4]高燕.汉语外来词的名与实探析[J].长春: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5]郭鸿杰.英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语言认知研究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6]黄洪志.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可接受性及对汉语的影响[J].福州: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胡孙贵.外来词———新时代条件下对汉语的影响及我们的态度[J].武汉: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8]李慧玲.英语外来词规范问题的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上接第558页)当历史的画卷缓缓绘制本世纪最后十年时,从南到北、从东至西,伴随着“西学东渐”、西学冲击中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人们突然变得恋旧怀古,关于传统文化的讨论也日渐鼎盛,涉及的领域及研究课题颇广,国学热由此兴起。一、国学热的表现上世纪初,国学大师章太炎曾给国学下了一个定义:“国学即国故,就是本国固有学术的意思”[1]。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运转,国学也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国学热呈现出不断扩展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直接表征。1992年初,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并着手筹办了大型学术集刊《国学研究》,并与美国南海公司合作拍摄中华文化系列讲座电视片。1993年5月,《国学研究》第一卷出版。199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署名文章,题为《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以《国学研究》第一卷为基础,报道了北京大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自此,在北大及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地反响。2002年4月,由张岱年老先生题写馆名的“安定门国学馆”在北京孔庙正式开馆;2003年12月“,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并发表甲申文化宣言;2005年11月19日,北大哲学系“乾元国学教室”正式开课。2006年伊始《,光明日报》设《国学》专版,大力推动国学的研究与传播。2.外围表现。张立文教授曾指出:“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见证者和文化载体,其间有哲学的智慧、深邃的洞见、豁然的启示、成金的点化,培育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塑造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宗教信仰乃至风俗习惯。国学是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价值理想的理论依据,是重建新国学的累土基础”[2]。在国学兴起的历程中,孔子一直被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2004年7月,中国教育部宣布要在海外成立100所孔子学院。2005年9月28日,在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全球首次联合祭祀孔子活动在世界各地同时展开,现今,随着孔子思想的不断传播,举办关于孔子的活动也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二、国学热的实质国学作为中华文明之根,就像流水一样,滋润着中华民族;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在相当长的时段中引领世界历史发展的风骚。在现代看来,国学热的发展,究其实质而言,可分为以下两点:1.传统文化的自我反思。在五四运动以前,从未有人提出过反对孔教的问题,但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五四大师们开始感到要想实现真正的社会变革,就必须打破以孔教为核心的封建意识形态。陈独秀曾针对当时的情形说“:这腐旧思想布满中国,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对共和的理论、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的干干净净不可”。[3]到了文革时期,文化批判中的民族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相结合,使得人们与传统文化更为彻底的决裂。“文革”结束不久,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人们终于从“左”倾教条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从五四运动到本世纪80年代末,批判、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一直是思想文化界的主流。但进入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形成了寻找和弘扬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国学热”。2.民族意识的自我觉醒。国学是中华国学是中华文明之根。所以,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增强民族意识的自觉性,建设现代新文化,就必须重振国学、振兴国学。然而,鸦片战争以后,传统文化的存在变得岌岌可危。但庆喜的是,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后,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79年至2004年间,我国的GDP年均增长达到9.4%。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增长率仅为2.8%,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多。[4]经济繁荣发展不断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中国人文化复兴的强烈愿望。面对复杂社会矛盾,人们开始怀念过去那种呆板而平静、守旧而安定的生活模式,而新儒家思想及后现代思潮正好回应了此时国人复杂的心态,形成了一股研究传统文化的热潮。可以说,国学热的出现是我们民族意识的自我觉醒,是对我们中国百年沧桑历史的反思。三、国学在弘扬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辩证地看待国学。在当前的“国学”文章和“国学”宣讲中,既有专指儒学或孔子的,也有精华和糟粕不分的,可谓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国学”也好,传统文化也好,其中包括任何一种思想学说或思想体系,都有精华和非精华的成分。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不能用二元对立思维来看待国学,不能用某些极端的看法和做法而全盘否定国学,也不能因其火热而一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大肆宣扬它,而应自觉地选择一条在充分吸收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既不忘记本民族的地位,也不轻贱本民族的文化智慧,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调适,使其成为新时代的思想文化资源,从而使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保持民族文化的认同。2.应正确地引领它,使其正常的发展。姜义华学者也指出,在文化上,提倡国学也好,提倡西学也罢,都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经由重新估定,重新构建,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命力。[6]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将其置于主体地位,对国学研究起到指导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既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其实质;又要认真研究国学、分辨出精华与糟粕。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弘扬了“国粹”,既有了科学的方法论,又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使国学能够真正地既保持民族的形式和优秀的文化遗产内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参考文献[1]章太炎.国学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1987.3.[2]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5-6.[3]陈独秀.旧思想与旧国体问题[J].新青年3卷3号,1917.5.[4]习明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分析[J].科教文汇,2007(6):156.[5]姜义华.近代以来国学的重估和重构[N].社会科学报,2006-4-13.如何看待国学热的兴起安徽大学哲学系程红何玲[摘要]国学是�

英语中来自汉语的外来词

英语中来自汉语的外来词

英语中来自汉‎语的外来词外来语指直接‎从其他语言接‎受新词语,这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新词语‎来源之一。

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其他语言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语。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汉语和英语互‎相借鉴,产生了许多“外来词”,现举出几个英‎语中来自汉语‎的外来词,并分析它们的‎形成过程。

音译词:1.Lychee‎荔枝,原产中国,1782年被‎介绍到西方,西方人直接将‎中文音译成英‎文lyche‎e或litc‎h e。

之所以音译而‎不意译大多是‎因为起先英语‎中没有跟这个‎汉语单词相对‎应的事物,随着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音译成了英语‎中外来词最大‎的来源。

类似的有si‎lk(丝绸)tea(茶) 等等。

2.Guanxi‎英语中'关系'一词是用"relati‎onship‎":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等.近年来国外的‎人发现"relati‎onship‎"已经不能很好‎解释中国的"关系"(即利用个人所‎拥有的人际资‎源以谋求政治‎或经济上的利‎益好处),guangx‎i一词入主英‎文的唯一理由‎就是它的不可‎代替性,其他语言中实‎在找不到相应‎的词来翻译中‎国人的“关系”,于是只好借用‎。

类似的有ku‎ngfu(功夫) Tai chi(太极)kylin(麒麟),这类音译词作‎为英语单词的‎出现,恰恰是中国文‎化传播在英语‎国家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意译词:3.Long time no see 问候语:好久不见。

这种写法并不‎符合英语语法‎,“longtime no see”可能在19世‎纪末由大批移‎民美国的华籍‎劳工使用而成‎为了一个美式‎英语短句。

其后随着英美‎之间的商业和‎海事往来而进‎入了英式英语‎的领域。

4.Paper-Tiger 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毛泽东在延安‎与安娜·路易丝·斯特朗谈话时‎最先使用这一‎词。

词汇的来源系统

词汇的来源系统

*第四节词汇的来源系统现代汉语词汇六个基本来源:古代词语、方言词语、社区词语、行业词语、外来词语、新造词语,并能够根据它们的特点,准确判断各种词语的不同来源。

要了解词汇的来源系统,首先要清楚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是一个动态的集合体? 这里可以有三层含义:1.因为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旧词不断地在被淘汰,而新词又不断地产生出来,这种新陈代谢的趋势一天也没有间断过。

2.词义也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或者合并,或者分化,或者消失,或者新增。

3.因为人们的干预,主要是规范化,使得词汇得以更加健康地发展,这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进程。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词汇,有六个不同来源:古代词语、方言词语、社区词语、行业词语、外来词语和新造词语。

一、古代词语的延续(一)传承词现代汉语词语不都是现代才出现的,由于语言的渐变性和继承性,古代词语有很大一部分会继续使用而延存到现代,这些就是“传承词”。

传承词大多属于基本词汇。

例如:(1)来、杀、走、去、用(2)星、云、日、月、春、年、风、雨(3)牙、心、手、血、肉(4)人、马、牛、虎、羊.鱼、鹿(5)一、三、六、七、百‘(6)多、少、新、旧、黄(以上各词见于甲骨卜辞)以上表示行为动作的词,表示天体时令自然现象的词,表人体构造的词,衷示人和动物的词,表示数目的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都是有千百年历史的基本词汇。

正因为基本词汇的稳固性,才使得不断出现的新词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天、地、人、山、水、石、国、家、首、足、身、腿、面、脸、耳、乌、鸡、鸭、鹅、猪、狗、牛、羊、马;走、跑、跳、吃、喝、看、听、打、击、摸;高、低、方、圆、美、丑、优、劣、好、坏;连、在、把、将、吗、呢、吧、的、地;与、和、以、而、之;土地、国家、人民、树木、湖泊、天空、庄稼、收割……这些词语都是在历史上很早就产生,并且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之中。

基本词在从古到今的延续中也会在词义、词的结构、词的功能以及使用频率上发生种种变化。

汉语言文学《训诂学》期末考试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汉语言文学《训诂学》期末考试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训诂学简答题P91、训诂学功用:古文教学、古籍阅读、古籍整理、辞书编纂2、训诂学任务:分析古代书面语言的矛盾与障碍、总结前人注疏经验、阐明体例、方式方法、原则和运用。

3、训诂学不等于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分析语言中的词及词义和词汇演变,训诂学要研究这些,但还要研究比这些词更大的语言单位。

4、训诂学不等于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的学科,训诂学涉及到语言的意义,但也研究语义以外的东西。

如文字是校勘、探求语源等内容。

5、训诂学既古老又年轻:从中国古代语言学发展历史来看,训诂学创始得最早。

所以古老。

但就语方科学成长的时间来看,科学的训诂学的产生是比较晚的。

6、训诂不等于训诂学:训诂是一种工作,训诂学是研究训诂这门工作的一门学术。

7、训诂学不等于文字学: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但是并不等于语言。

汉族历代文献是汉字记录的,同样,历代文献也不等于汉字。

训诂学研究的对象是历代文献语言,而不是历代文献汉字。

文字研究内容涉及到音义,但主要是形,训诂学研究主要内容是语义。

训诂学涉及文字学,可以利用文字学的研究成果,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P338、互文见义在所表达的意义上和修辞手法应怎样理解:一是上下两句的词语要相互补充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意义。

如:公入而赋,姜出而赋,是指二人在入洞和出洞时都是吟赋。

二是上下两句交替使用不同的词语以避免行文的单调枯燥。

如:贽币不通,言语不达。

通和达就是互文见义。

9、人为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障碍:讹字、通假、衍文、脱文、错简。

10、古书阅读中文字障碍: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讹误字、避讳字。

古今字: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所使用的不同的字。

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距关,母内诸候,秦地可尽王矣中的内和纳的关系就是古今字。

通假字:无本字的假借,许慎所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有本字的假借,本有其字,临时代替,多称通假。

前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后者是从有到有的过程。

前一种假借比较长久、固定,有的借义甚至挤掉本义,独占优势。

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语言特征

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语言特征

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语言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汉语类词缀不断增多,派生词新词语大量涌现,这些派生词呈现出与传统派生词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在词缀、词根以及派生词整体结构上诸方面都有不同的体现。

一、词缀的特征(一)典型词缀的能产性不均衡从概念体系方面来说,典型词缀和类词缀是词缀的两个下位概念。

关于典型词缀(朱德熙称之为“真正的词缀”,吕叔湘称之为“地道的词缀” ),人们有不同的界定范围。

我们暂且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所收录的词缀为标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共收录26 个词缀,我们认为,其中的“非-”、“准-” 应做类词缀看待,其他的可以看做典型词缀。

在新时期,这些典型词缀绝大多数已不具有能产性,只有个别词缀,如“老-、-化、-性、-儿、-家”等还保持着比较旺盛的生命力。

比如,前缀“老”派生了“老外、老总、老民、老国、老爸、老妈、老哥”等新词语,后缀“化”派生了“信息化、格式化、数字化、权金化、去杠杆化”等新词语,后缀“性”派生了“硬性、可读性、戏剧性、一次性、趋同性”等新词语,后缀“儿”和“家” 也分别派生了“款儿、腕儿、头儿、托儿”、“买家、空谈家、实干家、股评家、美食家、国际炒家”等新词语。

而其他的典型词缀均已不具有能产性,或者说不具备“新生类推潜能”。

在具有能产性的典型词缀中,前缀“老”和后缀“性”、“化”的能产性最强。

对于那些不再构造新派生词的词缀,吕叔湘称为“死词缀”,对于那些很少构造新派生词的词缀,可以采用马庆株的术语,称为“惰性词缀” (马庆株对“惰性词缀”的解释与本文稍有不同)。

能产性不均衡是新时期汉语典型词缀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个别典型词缀的构词发生了新变化张小平论述了新时期典型前缀“老”在构词上发生的一些新变化:在构词方式上,新时期“老”的构词方式大多是“老+ 从词语中提取的某一主要语素”;在构词内容上,指人的名词大大增多,多指称某种人或某类人;在构词色彩上,总体上具备明显的谐趣、调侃的意味和口语化的特点;在构词性质上,具有临时性和偶发性。

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研究

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研究

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研究一、本文概述《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新时期以来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变异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

文章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揭示了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的规律和特点,为现代汉语的规范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文章概述了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现代汉语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融合,也对现代汉语的规范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对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文章回顾了现代汉语变异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从早期的方言研究到现代的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多元视角的研究,现代汉语变异研究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同时,随着语料库的建设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汉语变异研究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

文章提出了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语料数据,文章将深入探讨新时期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变异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

文章还将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变异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

《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地探讨新时期现代汉语的变异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为现代汉语的规范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的类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新时期现代汉语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变异类型。

这些变异不仅反映了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也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人们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新词汇是现代汉语变异中最直观的表现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大量新词汇不断涌现。

例如,“互联网+”“大数据”“共享经济”等词汇,反映了科技领域的发展;“宅文化”“网红”“直播”等词汇,则体现了当代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变迁。

现代汉语外来语方言词、行业词与新词语的发展

现代汉语外来语方言词、行业词与新词语的发展
• 如猪、牛、羊是盎格鲁撒克逊人饲养的,呼之以本 族语词pig,cow,sheep。餐桌上的猪肉、牛肉、 羊肉供法国人享用的,则呼之以法语pork,beef, mutton。
• 大部分的英语式“-oon”是受法语的传染,如 Saloon、cartoon。
.
对其他语言外来词的吸收
日语:sumo(相扑),ninja(忍者),sensi(先生),geisha(艺 伎),karate(空手道),karoshi(过劳死),karaoke(卡拉OK),
• 近些年来,外来词出现了一种新的趋 势:字母词。如:“X光”、“AA制”、 “BP机”、“B超”、“卡拉OK”、“维生 素E”等,甚至出现了完全由英文字母组成 的词,如“CT”、“DVD”、“MTV”等。
.
• 另外,汉语也从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中吸 收了一些词汇,例如从藏语中吸收了“哈 达”、“喇嘛”等词,从满语中吸收了 “萨其马”、“挺 ”、“磨蹭 ”、“巴不 得 ”“邋蹋 ”等词,从朝语中吸收了“金 达莱”、“阿妈妮”等词。但总的来说, 数量有限。
.
(二)第二次外来语的大规模涌入,是从晚清到五 四运动的近百年时间。
近现代西方文化影响到中国,有大量翻译 来的外来词出现。 如:“逻辑(logic)、乌托邦(utopia)、图腾 (totem)、雷达(radar)、麦克风(microphone)、拖拉 机”(俄语трактор)、歇斯底里(hysteria)、维他命” (vitamin)、幽默(humour)、奥林匹克运动会 (Olympic Games)、酒吧(bar)、摩登”(modern)等 等。
.
• 圆寂即圆满的寂灭,也叫涅槃(梵文Nirvana的音 译)。
• “劫波”是梵文kalpa 的音译,“刹那”是梵 文ksana的音译。佛教时间概念很强,计算也很 精确,其中“劫波”时间最长,大约四百三十二 万年为一劫;“刹那”时间最短,大约九十刹那 为一念。一念之差,也可能万劫不复。一劫之后, 是会有劫火出现的,只留下一片“劫灰”。所以 “劫”一词,又引申为灾难。如劫难、劫数、浩 劫、劫后余生等。 “在劫难逃”。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有两个时期特别引人注目。

一个是唐代,一个是近代。

唐代时,日本贪婪地向中国学习,直至与中国文化接触之后,大和民族才首次与文字遭遇,学会了书写。

日语的“假名”(字母)不过是汉字的变体而已。

而近代时,则轮到中国拼命地向日本学习。

别的姑且不论,仅语言文字方面,日本倒成了汉语的输出国。

日本“汉语”,冲击着东亚各国的语言系统,当然也大量涌入到中国的汉语里,成为中国人日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由日本输入的汉语词汇,被称作日语“外来语”。

之所以给“外来语”加上个引号,是为了区别于直接来自西方的外来语,如沙发、咖啡、逻辑等,因为这二者之间毕竟还是有些不同的。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数量多得惊人。

据统计,我们今天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大约70%是从日本输入的。

这些都是日本人用汉字对西方相应词语的翻译,传入中国后便在汉语里落地生根。

我们每天用以高谈阔论、冥思苦想、说“东”道“西”的概念,竟大都出自日本人之手。

实际上,离开了日语“外来语”,我们今天几乎就无法说话。

通过大量的翻译引介,日语词汇源源不断地融入到现代汉语里。

这些词汇迅速取代了“严译”,即严复翻译的,大部分术语。

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些基本词汇和术语,大都是这一时期从日本引进的。

例如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政府、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法律、封建、共和、美学、文学、美术、抽象等。

同样一个西方科学术语,同样用汉字,在中国和日本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译法,而且最后还是以中译失败,日译胜利而告完结。

这的确是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严复和梁启超们,为什么没有想到采用明治初期日本学者那种比较自由和通俗的意译方法?明治初期的日本学者们,为什么没有采用二十年之后大陆精英们那种引经据典式的译法?先是汉字和汉语词汇在隋唐时期大举登陆日本,造就了日本的书面语言。

继之,当日本与西方在近代相遇后,便大量地使用汉字和汉语词汇去翻译相应的西方名词和术语。

关于汉语外来词的几个问题

关于汉语外来词的几个问题

也有 一些 机 构采 用 意译 的外 语词 的缩 略语 , : 如
c TV( 央 电 视 台) c c 中 AAC( 国 民航 ) 中
F AW ( 一 汽 车 制 造 厂 ) 第
其一 , 内容 上仍 然非 常广 泛 , 及政 治 、 涉 经济 、 科
技、 文化 、 生活 等方 方 面 面 , 是 反 映 西 方 社 会 文 化 但
巴士 的士 克 隆 沙龙 扑 克 拷 贝 休 克
特 网、 当劳、 堡 、 麦 汉 比基 尼 、 迭 、 迪 、 芝 、 柯 奥 东 因特
尔、 索尼 、 迪 达 斯 阿
苏打 沙发 吉他 雷达 麦 当劳 蒙太奇 比
基 尼 欧 佩 克 迪 斯 科 尼 古 丁 奥 林 匹 克
米 ( tr 酷 ( o 1 秀 (h w) mi ) e c o) so
由于 单 音 节符 合 汉语 语 素 的基 本 特点 , 上 当 加
前 人们 追求 表 达新 奇 时髦 的社 会 心理 , 些 词 具 有 有 能 产性 。如 :
中西文 混 形 词 : 拉 0 三 S T 恤 、 超 、 B 卡 K、 : B B
作 者 简 介 : 昌硕 (9 9 ) 男 , 北 宣恩 人 , 江 师 范 学 院人 文 学 院讲 师 , 事 现 代 汉 语教 学与 研 究 侯 16 一 , 湖 湛 从
第 1 期
侯 昌硕 : 于汉 语 外来 词 的几 个 问题 关
17 4
地 、 丁 、 司、 布 吐 色拉 、 司 、 默 、 登 、 令 、 斯 派 幽 摩 迭 密 这 一 时 期 还 从 日语 中 引 进 了 大 量 的 汉 字 词 。
f 1 全 顺 ( a s t u) Tr n i)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揭示了外来词在不同社会 群体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发现,外来词不仅丰富了现代 汉语的词汇量,还促进了语言的表达力和时代性。同时,外来词也展现了多元 文化的融合,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然而,对于外来词 的使用也需要适度,以维护现代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
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代词的使用和理解也会发生变化,这需要我们 在实践中不断观察和研究。
摘要:
本次演示对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研究进行了综合性综述,概括了研究成果和不足 之处。文章首先介绍了现代汉语外来词的背景和现状,然后从来源、使用情况、 对语言生活的影响和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了前人研 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之处,并指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关键词:现 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来源;使用情况;影响
最后,代词的风格指的是代词在语言交流中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例如某些人喜 欢使用口头禅或网络流行语中的代词。
同时,还可以结合不同代词的使用场景,分析代词在语言交流中的实际应用价 值。例如,“这个”、“那个”、“这些”、“那些”等指示代词在交流中可 以用来帮助说话者明确所指的对象,减少歧义的产生。人称代词“我”、 “你”、“他”等可以用来强调个人观点和态度,或者用来区分不同的参与者。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等可以用来引发对话、澄清信息或者表 达好奇心。
参考内容
代词是现代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词类,它具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语言学意义。本次 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代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一、代词的分类
现代汉语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几类。人称代词如 “我”、“你”、“他”等用来代替人或动物的词。指示代词如“这”、 “那”、“这些”等用来指示或标识特定对象、事物的词。疑问代词如“谁”、 “什么”、“哪里”等用来构成疑问句的词。不同类型的代词在语言风格、使 用范围等方面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

简析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情况

简析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情况

简析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情况内容摘要:本文从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界定、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原则、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来源、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规范和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结构五个方面说明了现代汉语新词语产生的基本情况。

主题词:现代汉语新词社会生活一、现代汉语新词的界定尽管新词研究已有大量的研究,但什么是新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说法不一。

王铁昆将新词定义如下:“新词语指的是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从本民族语言的方言词、古语词和行业语中新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固有词语。

”1刘书新先生认为:“一个词语不仅从无到有地出现,而且得到了人们普遍认可,广泛地使用开来,在语言词汇中立稳了脚跟,就可以认为是新的。

”2李建国先生则认为:“所谓新词语,就是新出现的、符合民族语言构词法的、表义明确而能进行焦急的词语。

”3符淮青主张:“新词就是新创造的词。

它或者指示的对象是新的,或者代表的概念是新的,同时它的形式是也是新的------有些词代表新概念,在形式上同历史上曾出现的词相同,但意义毫无联系,这种词也应算新词。

”4综合学者们的看法,新词就是通过各种途径产生的、具有基本词汇没有的新形式、新意义或新用法的语文词语。

新词必须是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语文性质的新词语,可以进入普通词汇的新词语,那些新出现的专业术语没有增加新的普通词汇意义的。

二、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原则(一)需要性。

新词是为反映新事物、新概念而形成的,新词的产生有表达思想的需要。

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不需要的词语或者说不为大多数人需要的词不能进入共同语的新词的队伍。

(二)明确性。

新词表达的意思要明确清楚,易被理解和接受,这样新词才能得以存在、传播。

若新词表义含混不清,就会被打入生造词的冷宫,最终被淘汰。

(三)稳定性。

新词的临时活用或修辞用法不能视为是新词。

例如,这次收录的新词没有包括网络词汇,因为网络词汇并非全民词汇,只有在网络上使用比较多而已,而且在这些词汇中不规范的也很多,《现汉》对此要加以引导,如果收录一些还不够稳定的词汇,反而影响词典的稳定性。

浅谈流行语和新词语

浅谈流行语和新词语

渤海大学硕士研究语言应用研究课程考核论文院(系、部):中文系年级: 08级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姓名:艾冰学号: 2008020006 密封线任课教师:夏中华一、命题部分《浅谈流行语和新词语》二、评分标准1 能够搜集足够的语料,30分;2 分析深入,论证有条理,30分;3 语言流畅,具有逻辑性、论证性,20分;4 格式规范,20分。

三、教师评语请根据您确定的评分标准详细评分,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1:本页由学生填写卷头和“任课教师”部分,其余由教师填写。

其中蓝色字体部分请教师在命题时删除。

提交试卷时含本页。

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

无“评语”视为不合规范。

注3:试题、评分标准、评语尽量控制在本页。

注4:不符合规范试卷需修改规范后提交。

密封线浅谈流行语和新词语艾冰提要流行语指的是在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某种语言或个人所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和,具有偏离性、随意性、简约性、模糊性。

而新词语指的是包括词、固定短语(短语又称“词组”),也包括产生了新意义、新用法的词语。

新词语包括两类,一类是新词新义,即词形新,词义也新;一类是旧词新义,即词形不新,但词义新。

具有结构特定和生成特点。

关键字流行语新词语界定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新词语的数量与日俱增,比如,“草莓男”、“人兽羊”等等。

而与此同时,我们又常常听到,某某是流行语,比如说,“雷”、“山寨”等等。

这就让我们想到到底什么才是流行语,什么才是新词语?流行语和新词语是否会有交集?流行语和新词语的区分对新词语词典的编纂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引导民众正确使用语言,规范人们的语言也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二、定义(一)流行语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简称《现汉》)对“流行语”一词释义如下:流行语: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语汇。

自考《训诂学》复习精华

自考《训诂学》复习精华

一、填空1、提出“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观点的是黄侃。

2、用来表明某字当读本音的术语是如字。

3、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当为(当作)。

4、揭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训诂术语是浑言、析言。

5、汉代郑玄对《诗》的注解称为笺。

6、关于《文选》的注解,以注明典故出处来源著称的注解著作是李善著《文选》。

7、将训诂的“训”解释为“说教而教之,必顺其理”的清代学者是段玉裁。

8、将训诂的“诂”解释为“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

”的清代学者是段玉裁。

9、古人最初的注疏式的训诂实践的成果是()。

10、古人最初的辞书式的训诂实践的成果是《尔雅》。

11、四书集注是指《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集注》《大学集注》。

12、毛传:“思,辞也。

”这里的辞指的是文句中的虚词。

13、术语中用来说明虚词的是辞或词。

14、为《史记》作注解的三家注的作者是裴因、司马贞、张守节。

15、“四声别义”大体出现的时间是汉魏六朝。

16、最早将“训诂”合用是汉代毛亨的《毛诗诂训传》。

17、解释文句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阐明语法等几方面的内容。

18、梁代萧统所编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本有李善注、五臣注。

19、汉魏以来的六朝经师利用四声别义的特点为古书注音。

20、《十三经注疏》本《毛诗正义》收录了汉代毛亨的传、汉代郑玄的笺、唐代陆德明的释文、唐代孔颖达的正义。

21、传统训诂学中古人最早的训诂实践的成果是《毛诗古训传》《尔雅》。

22、古书中用来声训的术语是之言(之为言)。

23、训诂学的核心内容是解释词义。

24、〈史记三家注〉包括了刘宋裴因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所隐〉、和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25、朱熹〈四书集注〉包括《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集注》《大学集注》。

26、俞樾所著的训诂学著作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

27、“句读”一词最早见于何休所著的〈公羊转注.序〉。

28、〈说文解字〉中最常用的训诂方法是形训。

第四节 词汇的来源系统

第四节 词汇的来源系统

四、社区词
(二)社区词的影响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内地跟港澳、台湾以及 海外华人社区的接触日益频繁。各种社区词开始引进,并且 流行开来。例如: 炒鱿鱼 金丝鸟 度假村 发烧友 杀手 物业 蓝领 白领 非礼 有的已经进入普通话的范畴,有的还在进入的过程中。 其实不仅香港,包括台湾的社区词也已经有一些开始进 入。例如: 做秀(表演) 电脑(计算机)
军人们把常把工资职务长期不动称为原地踏步把军人转业称为向后转航空兵常把做政治思想工作称为导航工作刚开始称为爬高走上正轨称为进入航线工作结束称为着陆?开始时还只是在特定的范围内用行业用语来指称了一般社会生活现象
第四节 词汇的来源系统
@学习要点 1.了解现代汉语词汇来源系统的七个基本方面 2.能够根据它们的特点判断各种词语的不同来源 :传 承词、古语词、方言词、社区词、行业词、外来词、 新造词语。
三、方言词 ►《现代汉语词典》是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词典,第二版收 了 4 万 5 千余条复音节词,其中有 1820 条词语后面标注了 “ [ 方]”,这部分词语大部分实际上就是属于第二种方言词 词,也有小部分已经属于第三种词语。例如:
巴望、笆篱、把势、摆谱、帮衬、备不住、背时、瘪三、 蹩脚、埠头、不打紧、不赖、扯淡、成日、冲凉、瓷实、 凑份子、打牙祭、笃定、多咱、二百五、发毛、反水、耗 子、较真、抠门、愣神、撂荒、溜号
二、古语词
古代汉语中有一些反映某一特定时代的专有词语,现 代基本不用,只是出于某种需要,才会偶尔用到,这种词习 惯上称为古语词。也可以称之为“今用古语词”,以区别于 传承的古语词。例如: 八股、逼宫、陛下、禅让、朝拜、登基 寡人、官人、和亲、宦官、及第、亲政 古语词在现代的使用,在某些特殊场合中往往有特别的 指称作用,特别是在涉及君主体国家的外交场合,例如: 陛下、王后、首相、公主、王子、 王妃、大臣、殿下 、阁下 使用一些古语词,还会带有典雅、古朴的语体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语文
探究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来源摘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新词语,本文试对现代汉语的新词语的来源进行了探索,新词语主要来自新造词,赋予旧词新义和从外部吸收新词等。

关键词:新词语来源
语言和社会结构处在共变的状态下,正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巨大变化,使得新词语以年上千的速度增长。

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它语言、从本民族的方言词、古语词和行业词中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新词义、新用法的固有词。

本文试对其来源进行了探索。

新词语的来源是比较宽泛的,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六种:
一、新造词语这类词语在原有构词材料的基础上,按照汉语的构词规律造出新词新语。

比如入世、连锁店、传销、手机、电脑、软件、啤酒节等,它们多反映新事物、新概念,所占的比重最大。

这类词的构词大都是采取复合式构词,表现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也有一部分是由类似词缀的语素加在别的语素的前面或后面形成的派生词,如词缀“性”就形成了不少新词语:建设性、可行性、可读性等。

二、旧词新用新词语中也有一部分是加工旧词语,使其表示新的意义。

这类词又可分为两种情况:1.赋予旧词新的意义如“老板”不仅指私营企业主、企业领导人,甚至连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学校校长等“一把手”以及学生导师等都被冠以此名,并广为接受。

这种新词
产生的渠道虽然没有增加汉语词汇的总量,但是却使词汇的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专业词语的泛化科技的日新月异,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些专业词汇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泛化为一般词语。

这种词语往往由原有的词义扩大或引申而成为新词新语。

如“效应”原是一个并不常用的专业术语,近年来通过语义泛化,构造出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族,如“经济效应”、“名人效应”、“轰动效应”、“负面效应”等。

三、外部吸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重视了国内外的交流和联系,汉语也源源不断的从外界吸收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丰富汉语的词汇系统。

这类词又有以下几种情况:1.吸收外语词汇如:丁克、卡丁车、德比、蓝牙、料理、人气、写真等。

近年来与英语国家接触频繁,大部分外来词都是从英语中吸收的。

由于和日本一衣带水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从日语吸收进来的。

吸收的初期以意译为主,但笔者发现近些年来直接音译的吸收的词汇有上升的趋势。

2.吸收港澳台地区词汇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台的各个方面都通过语言这个传媒深深地影响着内地,因而产生了一些带有港台风味的词汇。

如:搞笑、作秀、个案、发烧友、搞定等。

这些港台词语的吸收往往是先进入粤方言而后再进入普通话。

3.吸收方言词语在方言词语的吸收上,首当其冲的是北京方言、粤方言和上海方言。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普通话又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的词汇很容易进入普通话。

如:蹦迪、托儿、宰人等。

经济上的优势使粤方言对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拍拖、买单、无厘头”等都是从粤方言吸收的。

“派对、套牢、动迁”等词主要从上海话中引进。

四、缩略词语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求语言的表达更加简练。

一些简称、合称和缩略语形成了新词,而且数量还越来越多。

如:社保、双规、超女、研发、奥申委、中纪委等。

这种方法在新词语的造词过程中十分常见,其原因主要是汉语构词的双音节化趋势和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起作用。

五、字母词,字母词是指直接由西文字母或者由西文字母加上汉字构成的词语。

如:MTV、CEO、MP3、PK、SIM卡、T恤等。

这类词是否为借词,它们是否已经进入汉语词汇在学界还存在争议,甚至还有学者质疑其影响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但随着人们英语水平的提高,这些词经常被原形移植到汉语中使用,却是不争的事实。

六、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新词语,这类词能否突破其使用范围,被人们普遍认可而进入普通话还有待观望,我们称其为准新词。

如:黑客、网恋、铁托(铁了心要考托福的人)、恐龙(网络中戏称丑女)、东东(东西)、GG(哥哥)、B4(鄙视)、886(拜拜了)等。

从上述举例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词既有为新事物创造的新词,也有对旧词的新解,还有利用字母或数字的谐音造出的表达语。

参考文献:
[1]王铁昆《十年来的汉语新词语研究》,《语文建设》,1994(4)
[2]刘娅莉《十年来流行的汉语新词新语》,《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