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三单元复习 ppt课件
统
一
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是
我
国
历
史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 政权分立与民族
立和发展
融合
发
展
的
趋
开放革新、经 多元文化碰撞、
势
济文化繁荣
文明高度发pp展t课件
1
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1、秦朝建立及疆域:建政立灭六时国间建:立公统元一前的22中1年央秦集王权嬴
指发生在什么时代的历史事件?
发生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的历史事件。
这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交
流有着重要意义。 ppt课件
6
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秦超统治者穷奢极欲,大 兴土木;赋税、徭役繁重; 刑罚严酷,使人民生活在 水深火热之中,激起民众 的反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 次巡游驾崩于河北沙丘(今 邢台市),二世继位。
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大起 义。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只存在了14年。
ppt课件
阿房宫(复制) 骊山陵墓(兵马俑)7
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1、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 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将近 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采
用,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
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等。
ppt课件
5
如果“言语生异,文字异形”你会遇 到哪些问题和困难?
国家政令难以通行,文化交流出现障 碍,经济贸易往来不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系列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秦国为什么能顺利统一六国?①国力:商鞅变法后,社会经济发展。
②民心:长期频繁的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③个人: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1.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最高统治者:皇帝;中央政府: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政府:郡守,县令。
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基本结构。
2.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至南海,北达长城一代。
3.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争雄的局面,有利于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评价秦始皇:功:(1)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新纪元。
(2)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
过:(1)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2)无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承受的限度。
(3)制定严酷的刑法。
暴政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第二课:清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简历1.秦朝灭亡的原因(秦末农民起义原因)(1)秦朝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赋税,严重剥削百姓;(2)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3)秦二世,胡亥,延续了秦始皇的统治方式,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4)焚书坑儒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原因:直接原因:戎边未能及时到达,按秦法要被处死;根本原因:秦的暴政使国内矛盾激化影响:起义虽然失败,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消息传遍了南北,痛恨秦朝统治的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
3.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朝的苛法,赢得了民心;善于用人,得到众人的辅佐,战场上逐渐优劣转优;富饶的关中作为根据地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八上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1.秦朝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建立者:嬴政定都:咸阳(2)意义:结束了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2.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首创“皇帝”一词成为两千多年中国王朝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实行郡县制)法律上:颁布大量律令文化上:统一文字,将秦的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
)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半两铜钱。
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所有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
思想上:焚书坑儒(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但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重大损失。
)3.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达长城一带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1. 秦朝亡于暴政。
秦朝的暴政(统治者的残暴,滥用民力;沉重的兵役、徭役;繁重的赋税;刑罚严酷;秦二世更加残暴),激起民众的反抗,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暴政举例大肆修建骊山陵墓、兵马俑、长城,株连九族等)2. 秦末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蕲县大泽乡影响: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2)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刘邦率军入咸阳,秦朝灭亡。
3. 楚汉之争与汉朝建立(1)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前202年项羽、刘邦(2)汉朝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建立者:刘邦(汉高祖)定都:长安史称:西汉4. 西汉初年的统治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经济。
如:汉高祖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汉文帝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减轻刑罚废除肉刑;汉景帝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进一步减轻刑罚等。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1:1、爱琴文明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起,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历时约800年,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2、古希腊最重要的两个城邦:雅典、斯巴达。
3、雅典民主制在公元前5世纪达到极盛,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最高司法机构是陪审法庭。
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衰弱后,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直到16世纪。
人们把这段历史时期叫做“中世纪”(即3世纪到16世纪)。
知识点2:古希腊文明 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雅典:海上交通便利,商业贸易使城市繁荣起来。
雅典的民主制:①全体男性公民大会 ②“五百人议事会”③官员抽签产生 ④陪审员抽签产生 ⑤陶片放逐法保证民主民主制的评价(实质):①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 ②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斯巴达的军事:①一生都服从军事需要 ②男孩7岁开始军事训练 ③女孩也要练习跑步、投矛彼此争战,消耗很大,公元前5世纪晚期以后,古希腊就衰弱下去。
古罗马 王政时代:公元前700年左右,罗马在地中海沿岸的亚平宁半岛兴起,经历了200年的王政时代。
共和国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①共和国的执政官权利很大,扈从肩上有“法西斯”。
②罗马人崇尚武力,军队作战英勇,战术高超。
军团有青年兵、壮年兵、后备兵,又分工兵、机械兵和骑兵,具有集团军的优势。
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罗马共和国“元首”,独揽大权,实际上成为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①2世纪,地跨三洲,戏称地中海为“罗马人的小澡盆”②3世纪,分裂为东、西罗马,476年,西罗马在日耳曼人打击下灭亡。
从王政时代进入共和国时代,在屋大维建立帝国后迅速扩张,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帝国查理曼帝国 法兰克王国: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
查理统治时期征服了西亚绝大部分地区。
查理曼帝国:①800年,在罗马,教皇为查理举行加冕仪式,查理曼帝国诞生,查理是第一个皇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精编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精编版第一单元史前时代一、基础知识1.史前时代: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2.人从古猿进化来。
3.进化的先后顺序: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产生人脑形成4.直立行走:促进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人类进化的直接因素。
5.劳动:在进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6.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人类诞生的标志。
7.元谋人: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距今170万年。
8.北京人:距今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
9.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体貌与现代人基本一样。
以打制石器为主并使用少量磨制石器,拥有钻孔技术,人工取火,氏族(由血缘关系结合)。
10.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
从事采集、狩猎。
(代表:北京人、山顶洞人)11.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陶器。
从事原始农业、畜牧业。
(代表: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12.最早的农业村落:西亚地区。
13.原始人的几种意识①宗教意识:尸体周围撒红色粉末。
②审美意识:山顶洞人的项链。
③科学知识萌芽:小口尖底瓶④狩猎生活: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14.山顶洞人的骨针:体现磨光和钻孔技术。
15.《吉尔伽美什》:古代西亚或两河流域的史诗。
16.《荷马史诗》:古希腊的史诗——如特洛伊木马的故事。
几个重要人物的贡献:17.炎帝(神农氏):农耕、医药、陶器、集市。
18.黄帝(轩辕氏):宫殿、车船、衣裳、打井。
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9.嫘祖:养蚕抽丝技术。
20.禹:①划定“九州”,铸造“九鼎”;②涂山召见首领;③诛杀防风氏。
21.启:①建立军队;②制定刑法;③设置监狱22.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尧 舜 禹(禅让)。
禹 启(世袭)。
23. 大禹治水方法:疏导法。
启示:顺应自然规律、成功改造自然。
24.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世界文化遗产。
二、大问题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一、基础知识1. 公元前15世纪,埃及地跨亚、非。
八上历史与社会 第三单元与第四单元知识重点归纳
为三,分别发展为意大利、法兰克、德意志。 为三,分别发展为意大利、法兰克、德意志。 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是《圣经》。 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是《圣经》 中世纪前期占统治地位思想是基督教。 中世纪前期占统治地位思想是基督教。 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封建庄园。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的主 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封建庄园。 要财富是土地。 要财富是土地。 在日常生活中,与中世纪欧洲人关系最密切的是教会。 在日常生活中,与中世纪欧洲人关系最密切的是教会。 从11世纪起,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在众多的城市中,巴黎、 世纪起,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在众多的城市中,巴黎、 伦敦成为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 伦敦成为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 行会是为了保护同业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来侵犯的一种 新的社会组织。 新的社会组织。
第四单元 从封建邦国到一统天下
•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它小国,在牧野展开大战伐纣 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 周朝改革了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礼乐文明。 •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 •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 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 • 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 统治阶级以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度为工具,用来维持 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
欧洲中世纪与基督教文明
• 古希腊、罗马文明衰落后,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直到16世 古希腊、罗马文明衰落后,欧洲进入封建社会。 纪。人们把这段历史称为中世纪(5世纪至16世纪)。 世纪)。 人们把这段历史称为中世纪( • 西罗马灭亡以后日耳曼人的国家纷纷建立,最强大的国家 西罗马灭亡以后日耳曼人的国家纷纷建立, 是法兰克;800年查理帝国诞生,843年,查理帝国一分 年查理帝国诞生, 是法兰克; • • • •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农耕人民时代(上)】的知识总结一、希腊文明1、古代希腊包括希腊本土、爱琴海地区和小亚细亚西海岸三个部分,爱琴文明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
2、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为中心形成了爱琴文明。
3、城邦时代: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重要代表5、雅典的民主制:①全体男性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②“五百人议事会”③官员抽签产生④陪审法庭(最高司法机构),陪审员抽签产生⑤陶片放逐法保证民主。
民主制的评价(实质):①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②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6、雅典、希腊衰落原因:由于雅典和斯巴达的长期争霸战争,希腊逐渐衰落下去。
古希腊文明的两个城邦的强盛与衰弱带来的启示: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要增强军事实力,注重国防建设。
③注重身体锻炼,提高全民素质,提倡全民健身。
④要发展社会政治民主,让人民真正当主人。
⑤不能搞霸权主义,争霸的结果只会导致灭亡。
⑥要搞好内部团结,处理好区域间、城市间的矛盾。
二、从共和国到大帝国(古罗马)1、王政时代:公元前700年左右,罗马在地中海沿岸的亚平宁半岛兴起。
公元前700年,罗马进入“王政时代”。
共和国时代:公元前509年左右,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①共和国的执政官权利很大,扈从肩上有“法西斯”。
②罗马人崇尚武力,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世界的霸权。
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罗马共和国“元首”,独揽大权,实际上成为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①2世纪,罗马成为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戏称地中海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②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③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④476年,西罗马在日耳曼人打击下灭亡。
三、查理曼帝国1、法兰克王国: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
查理统治时期征服了西亚绝大部分地区。
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一课第一框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P58-60(图册42页)(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1、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平原,平原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大都由河流冲击而成,地势平坦或起伏较较小。
2、湄公河平原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主要作物是水稻。
3、水稻种植需要的自然条件:(1)地形:河流冲积平原,地势低平(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温度适宜,雨量充沛(3)水文:水网密布,灌溉方便(4)土壤:深厚而肥沃(5)纬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4、湄公河平原的生产方式(农业特色或水稻生产的特点):精耕细作,人工劳作5、水稻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稻作文化留下了哪些印记?)(1)水稻生产影响人口分布:水稻生产需要大量人力,因此人口稠密(2)水稻生产影响人们生活:物质生活:饮食——主食为米饭,因为这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居住——高脚屋,又称干栏式建筑,因为这里气候潮湿交通——水上交通发达,因为这里水网密布精神生活: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
春耕礼(祭祀谷神、稻母,祈求风调雨顺,牛是主要的劳动帮手,因此对牛特别有感情)、“御耕节”等是当地人们的传统节日,因为水稻生产是人们的主要生产活动,人们期望农业获得好收成。
第一课第二框家住平原——用机械种庄稼P61-631、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美国的中部大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区之一。
2、地理位置:该地位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和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
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贯穿平原东部。
3、农作物:该地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
4、美国大平原的自然环境:(1)地形:平原广阔,地形平坦(2)气候:处于中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较少(3)水文:美国境内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灌溉较方便(4)土壤:土壤肥沃5、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因此它的农业是一种商品性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课程名称与知识点及重点第8课:辛亥革命知识点1:辛亥革命的背景重点: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壮大以及革命思想的传播,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知识点2:辛亥革命的经过重点: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迅速占领武汉三镇,并宣布建立湖北军政府。
随后,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知识点3: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影响重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辛亥革命也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第9课: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北洋政府的统治知识点1: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
然而,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华民国并未能真正实现民主共和。
知识点2:北洋政府的统治重点: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各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频繁发动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同时,北洋政府也面临着严重的外交危机和财政危机。
第10课:新文化运动知识点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重点: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民族危机依然严重。
同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和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也激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因此,一场旨在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知识点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重点: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他们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
知识点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重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复习要点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1、秦灭六国的过程: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领导者:嬴政,定都:咸阳灭六国的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朝)2、为什么秦国能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中国(即秦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或条件)?①战国以来,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政治上的分裂混战状态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人们已经厌烦了常年不休的战争,渴望和平安静的生活,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秦国地处关中,地势险固,易守难攻,③物产丰富,充足的物资财富能够供应长期战争;④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为强国,军队威武雄壮;⑤嬴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
3、赢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德高过古代的三皇五帝,于是采用“皇帝”的称号。
他自称“始皇帝”。
皇帝一词成为此后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4、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答:(1)政治上:建立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①自称“始皇帝”,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②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对皇帝直接负责。
③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
(2)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车轨。
(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4)经济上:统一货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铜钱);统一了度量衡(5)思想上:焚书坑儒。
(作用:虽有利于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和钳制了思想。
)(6)军事(边疆治理或民族关系)上: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②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水系)。
(作用:有利于疆域的巩固和拓展)5、对秦始皇的评价答:他功大于过。
(1)主要功绩:①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
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
八上社会(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1、秦始皇最大的功绩是统一六国,建立起一个疆域辽阔,统一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帝国(正确)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世纪晚期)2、秦朝将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是维系中华文明的纽带;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秦朝的货币是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半两铜钱)3、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统治者有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4、公元前207年,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动摇了秦朝的统治;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使国内矛盾激化5、公元前209年,公元前3时期晚期(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项羽自杀,楚汉之争结束。
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6、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7、秦朝将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成为维护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
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
9、秦始皇首创的制度是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中央的官员主要由皇帝任命,郡县的主要官员也有皇帝任命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表现为:在中央设立了皇帝制度及在朝廷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10、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丞相负责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丞相11、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东到东海,西抵陇西,南至南海,北抵长城一带的朝代是秦朝12、秦始皇于公元前3时期晚期统一了全国,定都咸阳13、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楚汉之争结束,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14、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为后来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5、汉朝的盛世:文景之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及光武中兴16、汉景帝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并进一步减轻刑法17、汉武帝后期,汉朝开始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公元25年,刘秀即位,定都洛阳。
18、汉武帝时期设立司隶校尉以监督朝廷、都城和周边地区官员与皇族的举止;为加由盛转衰强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设立刺史;19、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最远到达大秦地区,即古罗马帝国20、《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其作者是张仲景;华佗,他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疗史上的创举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8、佛教传入于公元1世纪传入中原地区,东汉明帝兴建寺庙,洛阳的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19、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道教思想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及神仙方术20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其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西亚、中亚——欧洲21、龟兹是历代中原王朝统治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22、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发明了一套医疗体操,名为五禽戏,以强身健体23、公元前138年,即公元前2时期晚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24、公元前1世纪中前期(公元前60年),汉朝设立西域都都护府,保障了东西商路的畅通,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25、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国与我国关系密切,文化交流频繁;西汉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与汉朝有关26、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同汉友好,逐渐南迁27、西汉对匈奴采取过战争、和亲、再战争、再和亲的策略,变化的关键是国力的强弱。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
第三单元知识导引(一)表解知识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2.第一次国共合作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4.红军长征(二)剖析重、难点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实现过程必要性:华盛顿会议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北洋政府继续实行反动统治,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
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中国共产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中国革命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
可能性:国民党是当时中国各党派中比较革命的、真正的民主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而且在南方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孙中山在革命连遭失败后,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思想发生伟大转变。
实现的过程: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大会选举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1/4。
会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祖涵,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等。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1、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爱琴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历时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
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
雅典的民主制在公元前5世纪时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构,为维护民主制,雅典人发明了陶片放逐法,但是雅典的民主有很大的局限,限于雅典男性公民中,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统治。
斯巴达是一个尚武的国家。
2、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世界的霸权。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元首”,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屋大维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到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海,故此被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欧洲奴隶社会结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3、西方文化之根是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
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十二表法>>它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罗马的建筑:如,凯旋门、万神殿、古罗马竞技场,罗马被称着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
条条道路通罗马。
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科学家。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
古希腊是欧洲的戏剧的故乡。
4、人们把欧洲进入封建社会至16世纪这段历史时期称为“中世纪”。
5、日耳曼人的一支建立了法兰克王国,800年罗马教皇为法兰克国王查理举行了加冕仪式,标志着查理曙帝国的诞生,查理成为帝国的第一个皇帝。
查理进行了土地分封,这样封建制度逐步形成了。
欧洲封建社会的等级分封特点是: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关系。
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签定条约,三分帝国,三国发展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
日耳曼人另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于9世纪建立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6、610年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建立伊斯兰教,只信奉惟一的“真主”安拉,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经典为<<古兰经>>。
2019-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共43张PPT)-文档资料
探究二:丝路何以通畅
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西汉时期对西域采取 过哪些重大举措?
外交上: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 了友好关系,交往频繁。
军事上: 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占领河西走廊。
行政管 理方面:
1、公元前121年,占领河西走廊后,先后 设置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 2、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
楼兰现状
楼兰古城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 几乎全部为流沙所掩埋。城墙用粘土与红柳条相间夯 筑,有古运河从西北至东南斜贯全城。运河东北有一 座八角形的圆顶土坯佛塔。塔南的土台上,有一组高 大的木构建筑遗迹,曾出土汉文、佉卢文文书及简牍、 五铢钱、丝毛织品、生活用具等。城中出土的各种文 书、简牍,被称作罗布泊文书。在20世纪初的考察过 程中,大量楼兰文物被国外考察团掠走。
佛教胜地鸠摩罗什寺塔
古代丝绸贸易的商路,也是佛教传播的道路。 地处丝绸之路要津的河西,在佛教东传的历程中,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辖的一个县级市,中国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位于丝绸之路上,曾经拥 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 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 阳关的所在地。
扬场图
牧马图
犁耕图
采桑图
结论:丝路沿线及河西古代社会生活受 中原农耕文明影响较深。
丝路古镇的魅力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古称 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旅 游标志都”、“中国葡萄酒城”、“西藏归属祖国的 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 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复习提纲
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一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机构组成职责公民大会全体男性公民投票决定国家大事,最高权力机构网从公民中抽签五百人议事会处理日常事务,主要权力机构从公民中抽签陪审法庭审理重大案件,最高司法机构你如何理解:“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积极方面:它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消极方面:这一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因此,雅典民主制并不像伯利克里所标榜的那样美好,他的话仅说对了一部分。
古希腊文明的两个城邦的强盛与衰弱的经验与教训答: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要增强军事实力,注重国防建设。
③注重身体锻炼,提高全民素质,提倡全民健身。
④要发展社会政治民主,让人民真正当主人。
⑤不能搞霸权主义,争霸的结果只会导致灭亡。
⑥要搞好内部团结,处理好区域间、城市间的矛盾。
二从共和国到大帝国1、王政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2、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罗马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拥有很大的权力。
3、罗马帝国(1)建立的标志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元首”,独揽大权(2)罗马帝国发展的表现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罗马帝国的分裂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罗马帝国——(3世纪)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日耳曼人)三西方文化之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哲学(古腊语原意为热爱智慧):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自然科学—西方近代科学的源头: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提水器戏剧的故乡:古希腊时期已经出现了戏剧,剧场设计奠定了今天剧院的雏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们的社会生活。
历史学:希罗多德希罗多德注重事实,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叙述体成为欧洲历史著作的正规体裁。
希罗多德被誉为“西方历史学之父”。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归纳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知识框架】
革命先行
者孙中山
【重点梳理】
1.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2.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同盟(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各种革命团体也纷纷成立。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成为革
【知识延伸】
三民主义的三大主张。
三民主义完整表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视为民族主义;“创立民国”属民权主义内容;“平均地权”则被认为是民生主义的实现方式。
民族主义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既有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
民权主义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实现中国的近代化。
三民主义反映了
中国人民要求实现民族独立、拥有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第9课辛亥革命
【知识框架】
辛亥革命
【重点梳理】
1.革命志士的奋斗。
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第8 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894 年11 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宗旨是“振兴中华”,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895 年,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虽失败,但陆皓东等人的牺牲表明了革命党人的英勇无畏。
2.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成立:1905 年8 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报是《民报》。
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具有反对清朝统治的民族革命意义。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试图通过核定地价等手段解决土地问题,以避免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激化。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第9 课辛亥革命1. 革命志士的奋斗萍浏醴起义:1906 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这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安庆、绍兴起义:1907 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
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1907 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见学生用书P62] 一、单元年代尺
二、单元知识结构
三、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1.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方面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统治的异同。
政治两人都加强中央集权。
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除了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加强了中央
集权
经济两人都采取了具有重大影响的措施。
秦始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促进了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汉武帝下令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极大增加了中央的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思想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态度截然不同。
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汉武帝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文化秦始皇统一文字。
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
军事两人对待匈奴的态度相似。
秦始皇对匈奴进行有效打击的同时,修筑长城,以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定。
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给匈奴以致命打击,使其不能与西汉抗衡
2.以秦汉为例,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和启示。
(1)统一国家的建立,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促进民族交融,巩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保障。
(2)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国文明史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3)统一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维护祖国统一,完成统一大业是我们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