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港口物流发展

合集下载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海南自由贸易区自建成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内外资企业落地投资,作为自由贸易区的核心交通枢纽,海南港口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成为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引擎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海南市场外环境分析1.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自2000年以来,全球贸易目的地和产品种类发生了重大变化。

主要由中高收入经济体对大宗商品和中低技术产品的较高需求推动。

G20国家间贸易、投资和信息流动在不断加深,实现了全球贸易国际化与服务业、进口流量的快速崛起,驱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选择建立自贸区、自由港等特殊经济和贸易区,进一步加强了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

2.中国结构性改革中国政府正在通过一系列结构性改革加强国内市场和国际竞争力。

在汽车、医药等传统行业以及鼓励发展高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来鼓励技术创新、发展新一代产业。

3.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开放了贸易市场,同时促进其它国际组织参与贸易自由化进程。

这将加速中国的改革进程,并有助于其成为一个与各国更广泛和更互相依赖的贸易伙伴。

4.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扩大开放和国内外发展间的互补性方面实施的一个战略。

该战略将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起来,预计将成为全球最大型的经济开发计划之一。

海南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分析1.重点发展口岸经济海南应该发展国际口岸经济,依托海南举办的国际事件、将外防输出与港口网络结合起来,以口岸经济为重点,提高口岸服务和流程效率,发挥港口优势,加速海南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2.借助自贸港特殊政策优势实现大洋航线的开发海南港口应该利用自贸港优势来开发新的大洋航线,加快港口建设和改造,成为国内具有较高竞争力的港口,达到打造国际一流海上物流中心的目标。

3.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海南应加强陆海联运、海港联运、内河港口以及海陆联运的配套建设,实现多式联运一条龙服务。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1. 引言1.1 自由贸易港的定义自由贸易港是指在指定的区域内,享有特殊的税收政策和贸易便利化措施,吸引国内外企业进驻,开展贸易和物流活动的地区。

自由贸易港通常设立在海港或空港周边,便于货物的进出口和转运。

自由贸易港的设立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贸易便利化、贸易便携化和贸易多元化,提升区域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政府在海南岛设立的自由贸易港,旨在推动海南岛经济发展,吸引国内外企业来海南投资兴业。

海南自由贸易港享有特殊的政策和便利化措施,如零关税、自由兑换货币、简化贸易手续等,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贸易和物流环境。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设立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贸易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有望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还有望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南太平洋等地区的贸易合作平台,促进地区贸易的繁荣和发展。

1.2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背景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的第12个自由贸易港,于2021年4月开放,标志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和岛屿省份,地处东南亚经济圈的核心位置,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设立,旨在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海南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经济体系。

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作为海南对外联系的重要窗口和纽带,发挥着关键作用。

海南港口物流发展具有诸多优势,例如依托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搭建内陆与海洋经济的桥梁,加速亚太区域的物流通道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

海南港口物流的发展策略也应当与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相契合,立足长远发展,实现开放合作,实现高效快速的物流体系建设。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背景为海南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和挑战,海南港口物流的发展路径将在未来得到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海南港口物流现状分析海南岛是中国南海的一个热带岛屿,地处东经108°36′—111°03′,北纬18°10′—20°10′,形如一片翡翠镶在南海之中。

自贸区背景下海南港口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化策略

自贸区背景下海南港口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化策略

自贸区背景下海南港口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化策略一、概述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海南的港口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产业将在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就自贸区背景下海南港口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发展的具体策略。

二、海南港口产业发展现状1.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海南的主要港口包括海口港、阳江港、三亚港等,其中海口港是海南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具有深水良港优势。

随着自贸港政策的落地,海口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新建了多个现代化码头和航道,提升了港口的货运和航运能力。

2.港口业务发展海南港口业务主要以货物进出口贸易和客运业务为主。

随着自贸区政策的落地,海南港口的货物进出口贸易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三亚港等港口也在发展客运业务,在接待国际游轮和邮轮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3.服务功能提升除了传统的货物装卸功能外,海南港口还不断拓展其服务功能。

海口港新建了国际邮轮母港,成为国际邮轮的必到之地,为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4.港口产业形象提升自贸港政策的实施,为海南港口的产业形象提升提供了重要机遇。

海南港口逐渐走向国际化,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海南开放发展的窗口和支撑。

三、海南港口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海南港口产能过剩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过度追求规模化发展,使得部分港口产能出现了过剩现象。

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港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港口物流运输成本高由于海南的地理位置相对较偏远,港口物流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影响了港口业务的竞争力。

如何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高港口业务的效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港口业务多元化不足目前,海南港口的业务主要以货物进出口贸易和少量的客运业务为主,并未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如何拓展港口业务,增加业务多元化,提升港口综合效益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海南港口产业发展优化策略1.加强港口产能调整对于产能过剩的港口,需要加强产能调整,统筹规划港口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海南港口物流业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海南港口物流业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i usr n i n o t ss oft tt c nd ty i Hana n he ba i he saus of E— om m e c ,m a e i t d r f r nc o t E— o m e c ve o re k s po n e e e e e t he cm r e de l pm e nt sr tgy f rt e Ha n n p tl itc nd ty ta e o h i a or og sisi usr .
海 南 港 口物 流业 电子 商务 的现 状 与发 展 策略
口 陈 玉婷 ,邓 春
( . 南科 技 职 业 学 院 , 海 南 海 口 5 0 0 ;2 海 南广 播 电视 大 学 , 海 南 海 口 5 0 0 1海 7 00 . 7 0 0)
【 摘
要 】 文 中在 分 析 电 子 商 务 对 发 展 港 口物流 重要 作 用 和 海 南 港 口物 流 业 电子 商 务 现 状 的基 础 上 ,针 对 性 地
因此 面 对 海 南 港 口发 展 的 新 形 势 和 新 要 求 , 有 必 要 对 海 南 港 口物 流 业 电子 商务 的 发 展 进 行 深 入 研 究 ,提 出 切 实 可 行 的发
展 策 略 ,推 动 当 地 港 口物 流 业 电子 商 务 的 发 展 。
新 加 坡港 目前 主 要 的信 息 系统 包 括 三 部 分 : 算 机 综 合 码 头作 计 业 系 统 ( T ) 海 港 网 络 (o t c) 畅 通 无 阻 闸 门 系 统 CIOS 、 P rn t及
提 出了 海 南港 口物 流 业 电子 商务 的 发展 策略 。
【 关键 词 】 海 南 港 口物 流 ; 电子 商 务 ;现 状 ;发 展 策 略 【 中图 分 类 号 】 F 5 23 【 献标 识码 】 A 文 【 章编 号 】 1 7 — 9 3 ( 0 1 9 0 7 — 2 文 6 4 4 9 2 1 )0 — 0 30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海南港口物流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最大的岛屿经济特区,海南在自由贸易港政策的推动下,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和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港口物流作为自由贸易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政策的助推下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自由贸易港的背景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出台,是中国政府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举措。

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将带来海南经济的全面开放和高水平发展,同时也将为海南港口物流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自由贸易港政策的核心是建立以海南为主体的自由贸易港体制。

这将为港口物流行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推动贸易便利化和物流高效化,为海南港口物流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政策支持。

自由贸易港政策还将进一步吸引国际航运公司、航空公司等国际物流企业来海南投资、设立总部和地区管理中心,推动海南港口物流的国际化发展。

二、海南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目前,海南港口物流行业已经初具规模,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根据数据显示,海南目前有20多个港口,其中海口港、阳江港等几个大港口承担着海南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货运量占海南港口总吞吐量的80%以上。

尽管目前海南港口物流已经初具规模,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港口作业效率不高、服务水平不高、物流效率不高、运输成本高等问题。

海南港口物流体系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和改进。

1. 机遇: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出台给海南港口物流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将带来更多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提高海南港口物流的货物吞吐量和业务量。

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这为海南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

2. 挑战:海南港口物流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基于自贸港战略的海南港口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自贸港战略的海南港口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自贸港战略的海南港口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邓春黄景贵黄一鹤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年第09期【关键词】海南自贸港;港口;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9-0014-041 港口发展现状1.1 港口基础设施现状1.1.1 港口生产性泊位截至2020年末,海南省沿海已经开发利用港口岸线约48 km,约占全省岸线的2%。

2019年末,海南分港口码头泊位情况详见表1。

乌场港受航道淤积影响,货运功能未能实现,故不计入该表中。

2019年,海南省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9 839万t,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268万TEU,共计4 988万t,滚装汽车吞吐量为508万辆,共计6 345万t,旅客吞吐量为1 526万人次。

海南港口货物吞吐量主要集中在北部海口港,2019年海口港实际完成货物吞吐量12 447万t,占全省港口总量的 62.7%,西部洋浦、八所两港货物吞吐量合计占全省总量的32.9%。

目前,全省集装箱和公共散杂货泊位年实际吞吐量超过年设计通过能力,处于超负荷运作[1]。

1.1.2 邮轮游艇码头(1)邮轮码头。

海南目前有2个邮轮码头:一是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母港)码头,一期拥有1个8万t级泊位,配套1万m2的客运联检楼;二期建有2个15万t级泊位(码头结构按可停靠22.5万t级豪华邮轮预留),配套一个临时联检长廊。

二是海口秀英港临时邮轮泊位(20号泊位),配套一个简易口岸联检设施,可停靠5万t级邮轮。

除此之外,儋州海花岛邮轮港已完成填海工程,后续建设正在推进中。

(2)游艇码头。

目前,海南共建成游艇码头14个,泊位1 826个,主要分布在三亚、海口、陵水、万宁和文昌等市县。

在建或拟建码头13个,泊位约1 900个。

对外开放的游艇码头如下:三亚鸿洲国际游艇码头2010年9月对境外游艇开放,系海南省第一个游艇开放口岸。

海南自贸区(港)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海南自贸区(港)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海南自贸区(港)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作者:陈松惠青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21期摘要: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过程中,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是海南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海南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现状,找出海南跨境电商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状和问题的深入剖析,从制度创新、培育跨境电商生态圈、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梯队式”人才平台、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等5个方面提出海南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建议,探索海南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策略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海南;自贸区(港);跨境电商;跨境物流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1-0035-03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规模快速扩大,给外贸增长提供了新动能。

超过8亿的中国网民和120%的年均增长率使我国成为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国家,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大国。

2019年上半年,海南进出口贸易额455.6亿元,同比增长45.6%,远高于全国进出口贸易额3.9%的平均增速,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跨境电商成功拉动了海南进出口交易的增长,推动了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

一、海南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1.跨境电商发展迅速(1)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海南电子商务市场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8年全球在线购物人数为17.9亿人,其中我国在线购物用户数量达6.1亿人;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1.63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达到了9.1万亿元。

我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与用户数量不断增长,成为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位居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大国。

2019年,海南省网商数量达253281家,相比2018年增长12.61%。

海南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为2246.7亿元,同比增长15.3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89%。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物流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物流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物流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指的是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和广州港。

这五大港口是我国重要的海上门户和物流枢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对这五大港口群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是吞吐量方面的比较。

根据最新数据,上海港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一,2019年达到了4.23亿吨,是其他四大港口的两倍以上。

其次是青岛港,吞吐量为5.67亿吨,位居全国第二。

大连港、天津港和广州港的吞吐量分别为3.91亿吨、5.15亿吨和4.04亿吨,居于全国第三、第四和第五位。

从吞吐量来看,上海港和青岛港是我国最繁忙的港口,大连港和广州港次之,天津港位于中间水平。

其次是业务范围的比较。

五大港口均发展了多样化的业务,包括集装箱、散货、液体货物等。

上海港和天津港在集装箱业务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各有不同的特色,上海港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和华东地区,而天津港则为京津冀地区提供了便捷的国际通道。

广州港在液体货物运输方面的业务较强,大连港则以散货运输为主要业务。

青岛港在集装箱和散货业务上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具有综合优势。

再次是港口设施的比较。

上海港、天津港和青岛港经过多年的建设,拥有先进的码头设施和现代化的港口设备,能够适应大型船舶的停靠需求。

大连港和广州港也在不断完善设施,提升港口运营效率。

上述港口群都建设了临港经济区,为港口的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最后是物流服务的比较。

上述五大港口均设有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提供了货物物流仓储、保税加工和配送服务等,方便企业进行集散和转运。

上海港和天津港更是发展了物流园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

港口群周边还配套有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络,方便货物的运输和流通。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的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各有其特色和优势。

上海港和青岛港在吞吐量和业务范围上表现突出,拥有先进的设施和完善的物流服务,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引领者。

大连港、天津港和广州港虽然吞吐量稍低,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作出了重要贡献。

港口物流的发展和创新

港口物流的发展和创新

港口物流的发展和创新一、港口物流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港口物流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行各业的重要基础服务,市场空间日渐巨大。

港口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及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二、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目前,全球港口物流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装箱化程度不断提高。

集装箱化是现代化港口物流的重要标志,各大港口都在加快集装箱化的步伐。

中国港口是世界最大集装箱港口群,港口码头需要设计为集装箱码头,大幅提高码头效率和吞吐量。

2、港口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

港口自动化是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降低了人力成本,缩短了装卸和转运时间。

3、蓝色经济的快速发展。

蓝色经济是指以海洋为基础的经济,港口在其建设中可以形成多种产业,如海上旅游、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海洋生态保护等,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4、综合运营服务模式不断更新。

港口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逐渐建立起以港口物流为核心的综合运营服务模式,成为重要的供应链核心节点。

三、港口物流创新探讨1、移动互联网+港口物流。

相较于传统的港口物流业务模式,移动互联网+港口物流模式更加灵活、高效和便捷,可较好地解决现有港口物流信任、素质等问题。

2、物流ERP系统优化。

物流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物流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的优化来加强内部流程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3、智能化物流设备。

智能化物流设备可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作业,同时规范了企业内部管理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四、对港口物流的展望展望未来,港口物流将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进一步的创新:1、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港口物流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同时带动智能码头、智能堆场等设施的建设。

2、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将会成为港口物流信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可为港口物流顺畅发展保驾护航。

海南运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海南运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海南运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海南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其运输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海南运输的现状,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海南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航空、海运和道路三种方式。

航空是海南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海南有三大机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和三沙永兴岛机场。

这些机场不仅连接了国内各大城市,还与一些国际航线相连,方便了游客的到访。

此外,由于海南是一个岛屿,海运也非常重要。

海南拥有丰富的海港资源,如海口港、三亚港和万宁港等,这些港口为海南的货运和旅客运输提供了便利。

最后,道路运输通过公路和桥梁将海南与祖国大陆相连接,更好地实现了人流和物流的流动。

然而,海南的运输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海南是岛屿,受海水环境的限制,海上运输有时会受到风浪和自然灾害的干扰。

其次,海南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特别是公路网络的发展还有待加强。

第三,在旅游旺季或节假日,航班和船只往往会面临超载和延误等问题,这给游客带来了不便。

因此,未来的发展需要关注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

未来,海南运输发展面临一些机遇和挑战。

首先,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海南的旅游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机会。

近年来,中国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更多的人有能力和时间去旅游。

作为一个热带海岛旅游目的地,海南将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的到访,这将推动海南运输业的发展。

其次,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推进,这将进一步促进海南运输业的发展。

自由贸易港政策将带来更多的外资和跨国公司进驻海南,这将增加对海南的物流需求。

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包括加强道路网络、建设新的港口和机场。

这些举措将提高海南的运输能力,为海南的经济发展和人流物流的畅通提供支持。

然而,海南的运输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海南的资源有限,土地面积狭小,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其次,海南的旅游业高度依赖航空和海运,而航空公司和船运公司的经营成本较高,运营风险也相对较大。

海南港口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_张甜甜

海南港口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_张甜甜

2015年第37卷第3期总第249期物流工程与管理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物流论坛doi :10.3969/j.issn.1674-4993.2015.03.003海南港口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张甜甜,马尹佩(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海南儋州571737)【收稿日期】2015-01-20【作者简介】张甜甜(1994—),女,大学本科,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研究方向:物流工程。

【摘要】海南省是位于我国最南端的一个岛屿海洋大省,其典型的岛屿经济类型使市场、技术、设备和人才等资源都需要岛外补给。

近几年,海南港口发展迅速,港口的运作对海南的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支撑作用,港口的结构调整和重点建设已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港口已经成为海南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文中从海南港口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困难等方面,对海南港口做了详细的剖析,最后展望了海南省港口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关键词】海南;港口;现状分析;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F5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993(2015)03-0008-03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ort Development in Hainan□ZHANG Tian -tian ,MA Yin -pei (School of Applied Technology ,Hainan University ,Danzhou 571737,China )【Abstract 】Located at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China ,Hainan province imports most of its needed resources such as technology ,equipment and talents because of its typical island economy.In the past few years ,major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some key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Hainan port industry.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ainan port industry is now playing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sustaining Hainan economic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Hainan port industry is made in term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difficulties lying ahead followed by an outline of the recent trends and prospect.【Key words 】Hainan ;port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development strategy1引言作为沟通国内外贸易的枢纽,港口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运输环节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与升级策略

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与升级策略

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与升级策略汪苗苗(三亚学院,海南三亚572022)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

港口是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贸易区(港)的建设为海南省各个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未来日益增长的经济贸易活动与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将对海南港口物流提出更高的物流服务要求。

近年来,海南港口物流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以海南港■口为研究对象,分析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贸港建设需求,提出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海南整体港口物流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海南港口;港口物流;货物吞吐量中图分类号:F55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32-0006-03沿海港口是国内外沿海地区之间发展交通与贸易的主要枢纽,沿海港口在全球性经济贸易与运输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沿海港口城市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各沿海城市物流业发展产值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2020年6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可以推动海南实现“以港带区、港区 联动”的发展目的,进一步实现自贸区与自由贸易的深度融合。

海南作为典型的岛屿型经济体,对外依赖程度非常高,海运是对外贸易、物资进出的主要运输方式,约98%的进出岛货物都是通过海运来完成的。

2020年1〜2月海南港口外贸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总值为126.7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贸易总值为47.5亿元人民币,进口贸易总值为79.2亿元人民币。

未来日益增长的经济贸易活动与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将对海南港口物流提出更高的物流服务要求。

通过对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海南港口物流升级策略,以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发展需要,实现海南经济快速稳步增长。

海南港口资源整合方案

海南港口资源整合方案

海南港口资源整合方案港口资源整合是指通过合理规划、优化配置和协调管理,使海南港口的各项资源得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和发挥作用。

在海南港口资源整合方案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港口网络规划首先,需要对海南港口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评估。

根据海南的地理位置和港口需要的功能,可拟定港口网的布局和各个港口的定位。

要考虑到未来港口发展的需求,结合航运需求和海岸线条件等因素,确定不同港口的用途和规模。

其次,对海南各个港口之间的联系和衔接进行优化,并与陆路、铁路和航空等交通系统相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港口交通网络。

同时,要注重港口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提高港口运营的效率和便捷性。

二、港口资源整合海南拥有多个港口,但各个港口的资源使用效率并不一致。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资源整合措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首先,可以通过港口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设施设备、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共同利用。

比如,不同港口之间可以合作共建一些基础设施,如码头、仓库和物流园区等,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

其次,可以通过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

建立统一的物流数据平台,各个港口可以共享信息,提高物流的管理和协调能力。

同时,还可以建立港口资源匹配的机制,根据货物的特点和需求,将不同港口的功能进行调动和分配,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三、港口服务升级为了进一步提升海南港口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需要进行港口服务的升级。

首先,可以通过增加码头设施和提升装卸能力,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效率。

优化港口流程,压缩货物的停留时间,提高货物周转率。

其次,加强港口的物流服务能力,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合作,整合供应链资源,提供货物的集中打包、配送和跟踪等全方位的服务。

最后,改善港口的环境和安全管理。

加强港口的环境保护工作,推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港口建设。

加强港口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港口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物流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物流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物流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近年来,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在物流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五大港口群分别是:珠江三角洲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黄渤海港口群、东北港口群和海南港口群。

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这五大港口群的物流发展水平,以期为做好我国物流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一、港口群规模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包括了深圳、广州、江门、湛江、茂名、珠海等港口,港口数量较多,港口面积较大。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包括了上海、宁波、杭州湾等港口,港口数量适中。

黄渤海港口群包括了天津、青岛、大连等地,港口数量较少,但面积和储运设施齐全。

东北港口群包括了大连、丹东、营口等港口,港口规模适中。

海南港口群包括了海口、三亚、文昌等地,港口数量较少。

总体而言,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和长江三角洲港口群数量较多,港口规模较大,黄渤海港口群和东北港口群数量较少但配备齐全,海南港口群数量较少。

二、航线网络珠江三角洲港口群的航线网络十分发达,连接了东南亚、南亚、斯里兰卡、欧洲、非洲等地。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航线网络也较为完善,连接了亚洲、欧洲、南美洲、非洲等地。

黄渤海港口群虽然航线相对较少,但也连接了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等地。

东北港口群的航线网络也较为发达,连接了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地。

海南港口群的航线网络相对较少,较为局限。

综上所述,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和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航线网络比较发达,黄渤海港口群和东北港口群均有很好的航线网络覆盖,海南港口群发展较为局限。

三、物流基础设施五大港口群之中,珠江三角洲港口群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先进,包括有良好的公路、铁路、机场、码头等基础设施。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基础设施也发达,但相比珠江三角洲略逊一筹。

黄渤海港口群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拥有铁路、公路、机场和码头等基础设施。

东北港口群的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先进,铁路、公路、机场等设施完备。

海南港口群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够完善。

四、政策与环境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和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均拥有充足资源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优惠政策鼓励外贸企业投资;黄渤海港口群也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但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比略显不足。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自由贸易港是指政府为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对于推动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和开放型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是国家重要的海洋战略前沿,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海南港口物流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背景和意义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中国政府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推动自由贸易和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

从全球范围看,自由贸易港是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平台,可以有效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中国通过自由贸易港建设,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高自身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二、海南港口物流的现状和问题海南港口物流作为海南省重要的物流产业,一直在为海南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海南港口物流业在保障海南对外贸易畅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港口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过,海南港口物流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滞后。

目前,海南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与其它自由贸易港相比有所欠缺,这制约了海南港口物流的发展。

2.市场竞争激烈。

海南港口物流市场竞争激烈,各大港口、物流企业在价格、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激烈竞争。

3.物流成本高。

由于基础设施滞后、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海南港口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制约了海南的物流业的发展。

4.物流服务水平不高。

部分港口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客户满意度不高。

三、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的策略为了更好地推动海南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提升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中的作用和地位,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海南省港口投资建设优化思考及建议

海南省港口投资建设优化思考及建议

海南省港口投资建设优化思考及建议海南省位于我国南海之滨,是中国的热带岛屿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推行和深化,海南省的港口建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港口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贸易发展、经济繁荣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海南省的港口投资建设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港口投资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优化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海南省的港口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港口投资建设的现状分析当前,海南省已建设的主要港口主要有海口港、三亚港、文昌港、儋州港等,其中以海口港和三亚港为主要代表。

随着自贸港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海南省还将进一步加大港口投资建设力度,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提高港口服务水平,优化港口布局。

但与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海南的港口的规模和能力相对较小,难以适应自贸港政策背景下的发展需求。

港口设施和设备相对滞后,现代化程度仍有待提升。

港口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管理上的弊端和不足。

海南的港口建设也面临着环保和生态保护的困难和挑战。

二、港口投资建设优化思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海南省的港口投资建设需要进行一定的优化,为港口的升级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思考:1. 加大资金投入。

港口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特别是在现代化设施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新港口的规划建设等方面。

海南省需要加大对港口的资金投入,为港口建设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2. 完善港口基础设施。

港口的基础设施是港口运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包括港口码头、堆场、仓储设施、进出口通道等。

海南省需要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3. 推动港口管理体制改革。

港口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是影响港口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海南省需要加快港口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完善港口管理机制和法规体系,提高港口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海南省洋浦港港口物流发展建议

海南省洋浦港港口物流发展建议

海南省洋浦港港口物流发展建议作者:黎冬楼尤庆华符海青来源:《水运管理》2017年第02期【摘要】为发展海南省洋浦港港口物流,采用SWOT分析法找出洋浦港在发展港口物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洋浦港基础设施和集疏运通道建设、加强省内省际港口合作、提升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港航与企业合作、加强保税区功能、建设区域航运中心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洋浦港;保税港区;港口物流;SWOT分析洋浦港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由洋浦湾和新英湾组成,面对东南亚和北部湾,是以油气、化工品、浆纸和集装箱运输为主要运输货种的区域重点港口。

海南省四面环海,港口和航运是其对外物流的重要方式,洋浦港与当前国内外发达港口比较,在建设理念、发展路径和信息化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大力提升洋浦保税港服务功能,促进洋浦港又好又快发展,不仅是洋浦港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更是洋浦港服务洋浦腹地和海南省经济发展,实现国家设立海南洋浦保税区战略目标的历史重任。

1 洋浦港发展港口物流的SWOT分析1.1 优势(Strengths)1.1.1 海南省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海南省转变经济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2016年第一季度全省完成生产总值944.57亿元,同比增长9.7%,各项指标均好于预期。

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结构分析显示,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增长较快,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物流业也发展迅速,现代物流企业在2016年海南新注册的企业中名列资本数和企业数量第一。

海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物流发展都是洋浦港口物流发展的坚实基础。

1.1.2 显著的区位优势洋浦港位于洋浦湾,水域面积约450 km2,海岸线长150 km,具备北部湾地区独一无二的“深水近岸、避风、回淤量少”等优越的建港条件,被国家批准为一级开放口岸,是东亚、东南亚重要航线的节点,背靠我国经济发达的华南地区。

此外,洋浦港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一流,对投资者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海南省港口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海南省港口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海南省港口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作者:王欣桐蒋国洲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6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F55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2-000-02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港口作为海上运输的交通枢纽,是国家和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开放窗口。

海南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从海南港口经济的现状出发,分析港口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港口发展经验,提出海南港口经济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海南港口经济经验策略分析一、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概况海南省全省海岸线1528公里,有68个天然港湾,其中大部分港湾可以建设港口,拥有发展港口城市和外向型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

海南已开辟24个港口,随着海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推进了洋浦港、海口港等港口工程扩建,全省形成了北有海口港、南有三亚港、西有洋浦港和八所港,东有清澜港的“四方五港”的格局。

海南港口群面向东南亚,辐射北部湾和东南沿海地区,是南海的海上门户,在“泛北部湾”“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014年海南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36.71万箱,同比增长22.06%;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18亿吨,同比增长8.38%。

海南正向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的目标迈进。

目前,海口港集装箱已开通28条内贸航线,覆盖华南、华东、华北、东北沿海主要港口及长江水系主要港口,海口港成为目前环北部湾六个港中,第一家年吞吐箱量突破百万标箱的港口,由此奠定了海口港作为环北部湾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

二、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物流服务功能薄弱,临港工业发展滞后海南港口物流服务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网络。

临港工业发展滞后是影响港口物流服务功能薄弱的主要原因。

海南临港工业区的建设还在逐步建设的过程中,缺少发达的临港工业区作为依托,港口物流业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

交通运输体系的不完善是影响港口物流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随着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不断推进,海南省成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试点的重要节点。

随着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海南港口物流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的背景、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海南作为中国的唯一的省级岛屿经济特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

自2018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方案以来,海南港口物流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动力。

作为国家重要的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推动港口物流发展,打造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贸易联系。

二、面临的挑战在自由贸易港政策的背景下,海南港口物流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海南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需要加大投入和改善;物流园区的布局和规划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物流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如何发展海南港口物流,推动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发展策略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海南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自由贸易港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当加大对港口、道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港口的运输、装卸能力,打通物流通道,提升港口物流的效率,以支持自由贸易港的发展。

2. 优化物流园区布局和规划。

海南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和布局物流园区,推动园区的协同发展。

应引进具备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物流企业,提高物流园区的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推动整体效益的提升。

3. 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

海南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端物流人才的支撑,需要加大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相关的人才培训基地和研究机构。

引进国内外领先的物流企业和技术,提升海南港口物流的整体水平。

4. 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合作。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意味着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和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海南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贸易企业和资源,推动海南港口物流的国际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1.1研究的背景物流活动因产品交换开始出现,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货物运输活动也越来越频繁。

在所有物流活动中,港口物流活动占据很大的比例,对于省来说,省位于中国的南端,同时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位于热带的省份,在东面和南面分别和、相邻,四面靠近港口,又属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区之,与国际经济市场东南亚相接壤。

省沿海港口有大小港口数十处,在港口资源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

利用港口发展物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1.2研究的意义对于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港口物流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港口物流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以及全国的经济发展,同时解决了大量的人口就业上的问题。

的港口数量相对较多,比较重要的包括港、港等,它们在物流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笔者就主要港口的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上述所阐述的有关于的发展问题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借鉴国外在物流方面发展比较成功的经验。

通过本研究,找出影响省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提升因素和提出对策建2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2.1港港在岛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位于岛的北部海岸线。

省通过港对外进行各种运输与海外贸易,通过港与多个国家建立贸易来往。

除此之外,因为拥有优美的风景,港也是旅游胜地,每年游客往来量在140万左右。

港不单单指一个港口,他由马村港、秀英港、新港组成。

明确的组成结构进而实行统一的规划与建设,统一来进行管理经营。

因此取得了不断进步。

在2014年时其集装箱的往来量达到了134.66万左右,比去年增长了15.2%。

并且2015与2016年也有不断地增长。

到2016年突破到140万标箱往来。

如此快速的增长,达到了市政府指定的全年吞吐量的目标。

因此货物的吞吐量在一个港口业务往来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只有货物吞吐量提高,才会带动与其有关的行业的快速发展,比如物流业、修船业或者是临港工业的发展。

可以以此来促进城市得到经济发展。

因此在<港总体布局规划>中也明确表示,将会把港作为中心以这个中心为焦点建设成为物流中心,肩负着带动全省的重要任务。

2.2洋浦港洋浦湾与新英湾组成了现在的洋浦港,它位于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中,位置十分特别,处在八所港与港中间。

西边是洋浦鼻,北边为洋浦村,白马井在其东部,正对着琼州海峡。

洋浦港具有许多特点比如较高的水位与较少的泥沙,以及他的海陆分界线比较场,因此被称为“天然深水良港”。

同时洋浦港也是国家一类的海岸开放口岸在规划时将洋浦港划定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后水湾港区、洋浦港区以及神头港区。

其中后水湾港区现在还未建造成。

到目前为止,洋浦港可以提供码头泊位38个。

在这些泊位中,有9个用于公共的码头作业,有七个是用来炼化,有九个用来金海浆纸、有四个为逸胜。

洋浦港是开发利用南海油气资源最近的临港工业基地且是石化炼油基地、造纸基地、的重点开发区,洋浦港将来可能成为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中国便捷式的深水港。

神头港区建港项目有洋浦港油品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包括1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1个50000吨级成品油泊位,且随着炼化码头改扩建工程新增管道设施、新建3个5000吨级、2个10000吨级油品泊位。

改扩建项目新增吞吐有能力约1500万吨级。

液化天然气站线项目港口工程,包括1个液化天然气泊位,1个3000吨级散杂货泊位。

这将会是洋浦港未来的发展的好势头,且能大大提升洋浦港货物吞吐量乃至全省货物吞吐量。

2.3港我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就是最南端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发展门户,甚至可以说是我国的窗户。

是我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关系着我国南部所有的经济贸易运输。

基于上述的外部条件,的旅游业一直占据我国旅游行业的龙头位置,么UiinIan的游客数量以及经济都呈现不同比例的增长。

随着航运、旅游和渔业的发展,经过港中转和经常在港停留休息的船量日渐增大,同时因为地形的特殊面积较小而港正好地处较为拥挤面积较小的市上,因此产生了各种麻烦和干扰。

为了更好的促进的社会经济发展,市政府经过大会讨论解决社会与经济、贸易相互制约的矛盾,决定将在2005年12 月投资3 亿元修建南山货运港第七期工程,同时启动“三港分离”工程。

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其为对外的贸易中心,因此市也拥有十分严格的口岸联检系统,用于日常的安检工作。

的主要的外轮货运公司为国外得到船舶提供了代理服务以及其他的相关的服务;需要的货品代理或者国际的船舶的补给服务的公司可有港货云公司或者是外轮货运公司来代理服务。

因此港航公司在港口中拥有为其他的船舶提供引航的权力。

并且遇到特殊的情况可以代表国家来进行强制得到引航权力。

的检疫部门与海关部门以及海防等部门组成了的口岸系统,并且给货主与其他公司船舶提供联检服务,方便快捷。

它拥有9034平米的仓库面积以及5100平米的堆场面积。

因为港头的海岸作业线比较长,也拥有特别的优势与规模。

在市的发展策略与城市规划中确定了新渔港的建设地位。

通过对新渔港的建设来形成经济发展,以此来带动与周边的海洋业的发展,并且改变城市的落后现状。

新渔港的成功开发后,可以将四周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覆盖,使新渔港成为最大规模的港口,也可成为现代化的卫星城。

港的客人的运输在“三港分离”项目开始后可分成两个部分来进行解决。

第一部分为通过凤凰岛客运码头从而实现省东部地区的游客以及船舶的分流与来往。

第二部分由南山货运港区来完成省西部的游客与船舶的分流与停靠。

从而不影响正常的往来运输。

2.4八所港八所港位于西部新兴沿海工业城市--市境,坐落在西部工业走廊,濒临北部湾,地理位置十分有优势。

是国家的一个一级类别的开放港口,与国外的著名港口都有很多的贸易往来和通航。

八所港现有2个港区共10个泊位,年综合设计通过吞吐能力1265万吨。

第一港区共有泊位8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6个,千吨级泊位2个,库场面积10余万平方米;第二港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化工危险品专用码头,目前拥有一个1万吨级和一个5000吨级泊位,是唯一的公共的现代化化工危险品专用码头。

八所港是我国煤矿石输出量最大的港口。

八所港当地的资源丰富,工业产业项目和工业资源聚集易于开采,市区相关的工业基础设施比较齐全,具有良好的辐射效应。

八所港将建设成为一个吞吐量1500万吨以上、功能齐全、服务全社会的西部现代化港口。

2015年是八所港发展史上最关键性的一年,生产上月度吞吐量进入百万吨的新常态,全年累计完成吞吐量1368.6万吨,八所港成为千万吨级港口。

3周边港口物流竞争环境分析3.1 港位置处于与广西这三个省份的交通中心,并且与南海相邻,靠近省,并且也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港口其中的一个。

因此在亚太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的地位。

港是西南的沿海港口的龙头港唯一的一亿吨的大港。

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他成为了货物进出口与能源以及原材料的流通中心在中国的中西部跟华南地区。

他可以连接东盟的自由贸易,是一个最好的平台。

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平台流动性,所以港的运输方式也比较的全面。

有一套成熟高效的运输网络,并且交通条件十分好。

因此在2015年进行了2.2306亿吨的货物来往,相对于去年有较大的增长。

3.2 港海港跟河港共同组成了港。

并且港是大宗散货的中转的港口以及集装想的运输主线,同时也是他对外贸易的重要进出口岸。

因为所处地位的重要性与往来的频繁,直到2015年拥有了267加经营人。

并且拥有了715个用于生产的码头的泊位。

在其中含有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泊位71个;含有54个码头用于非生产以及52个生产所用的锚地。

因为如此巨大的规模,在2015年港货物来往量达5.21亿吨。

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1762.49标箱,增长了6.01%.3.3可以说是全国最大的磷酸加工地以及十分重要的粮油的加工地,正是因为对其港口进行的能源、化工以及钢铁跟粮食的物流布局所得到的。

因为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的优势,加以利用并且形成了电力电子、制药、电子、粮食、运输、钢铁等庞大的产业链跟复杂的体系。

并且因为地理位置处在中心位置,有便利的交通,因此大力发展物流产业链,利用自己优势对接各区。

并且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使自己发展成为了贸易物流中心,在东盟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5年货物出港为3231万吨,其中外贸占1325万吨。

4 “一带一路”背景下港口物流竞争力提升所存在的问题4.1周边同类港口竞多,当地经济支持不够由于周边地区的区位接近,作用类似, 导致沿海港口为提高影响力建设成中国西部和西南部货运轴心而展开激烈竞争。

同时在、等中国沿海的发达地区作为港口经济腹地的正在高速发展。

一系列外部环境的改变对港口的进步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港口发展也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因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扶持,、防城、港的硬件和软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完善了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航道也进行了重新的扩宽和扩大,泊位能力迅速提高,港由原来的5000吨级提升至100 000吨级,港由原来的10000吨级上升到150000吨级。

与此同时,由于广西背对西南部,,,大部分商品会选择广西港口,港口的年吞吐量极速增长,又有雄厚的腹地经济的支持,前景一片光明。

港口在中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优秀港口,平均每年的年吞吐量都有稳定的提升。

而是一个海岛,缺乏陆雄厚经济扶持,临港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近年来,由于港口产业遇到瓶颈停滞不前,导致跟中国港口产业发展得比较优秀的港口差距是越来越大。

4.2 港口基础设施不完善、结构设计不合理虽然港口众多,但由于长期未能全面建设和统一规划,设施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港口数量众多,但是设立的泊位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了的物流的流通数量。

大大的制约了港口的发展和国际航运物流的整体效率。

且万吨级泊位资源的较少,仅有34个,且过于集中在同一方位,港口产业规划分配的不合理。

深水港主要分布在洋浦港和八所港。

比重偏少,只占19.6%。

作为主要的港口港的吞吐量一直超出其泊位制定的承压能力,而洋浦港和八所港的状态却恰恰相反,一直属于“饥饿”状态。

港口基础设施不仅相对落后,仍然存在杂货运输的方式,港口物流技术水平整体偏低。

由于省政府的规划建设对于港口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港口发展缺少必要的资金,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港口发展缓慢设施不齐全,服务水平跟不上。

同时还出现港口拖轮的短缺和老化出现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目前省只有洋浦30万吨油轮码头几个特殊的力量全面拖船,,其他城市的港口并没有30万吨邮轮码头使用的拖轮,这样就导致了其他港口有大型游轮进港时需要洋浦港或外省港口借助拖轮才可以进港,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港口所有者承担的费用,同时还阻碍了港口的运转降低了效率。

其次,由于港口的基础设备比较落后,完全没法满足现代大型船舶正常装卸运作的需求,由于一些航运公司不愿意增加额外的成本,港口始终没能用上大型集装箱船装卸作业的超级大型桥式起重机、大型散货装料机和输送机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