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刑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法理学A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法理学A一、单选题1.国家赔偿责任的责任主体是()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C.法人D.公民2.下列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A.治安管理处罚条例B.行政委任令C.公安机关的逮捕证D.人民法院的判决书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是()A.无法可依B.法律滞后C.不依法办事D.违法不纠4.苏某和熊某毗邻而居。
熊某在其居住楼顶为50只鸽子搭建了一座鸽舍。
苏某以养鸽行为严重影响居住环境为由,将熊某诉至法院,要求熊某拆除鸽棚,赔礼道歉。
法院判定原告诉求不成立。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错误的()A.本案涉及的是安居权与养鸽权之间的冲突B.从案情看,苏某的安居权属于宪法所规定的文化生活权利C.从判决看,解决权利冲突首先看一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是否造成对他人权利的实际侵害D.本案表明,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承担相关联5.动用法律手段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叫做()A.法的调整性职能B.法的保护性职能C.法的阶级统治职能D.法的社会公共职能6.司法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A.确认主体B.确认法律适用C.确定事实D.确认案件性质7区分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标准是,看一定后果()A.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B.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C.是否产生或变更法律关系D.是否有法律意义二、多选题1.以下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有()A.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继承旧法的基础上产生的B.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彻底废除旧法的基础上产生的C.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雏形D.中国社会主义法是革命根据地的和解放战争初期新民主主义法的继续和发展2.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下面哪些原则不适用()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后法优于前法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3.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C.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D.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4.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
2020年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法学基础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法学基础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
它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组织与管理的活动,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为基础;另一种是政治自由,即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
通常表现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简称政治自由。
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
3、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
4、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5、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答:与普通法相比,宪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效力上,具有最高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更加严格。
宪法的修改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宪法修正案必须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行政行为具有哪些效力?答:行政行为,是享有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行使权力,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法律行为。
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的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
3、简述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
答:结婚的条件分为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
必备条件:(1)男女双方完全自愿(2)达到法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3)符合一夫一妻制原则禁止条件:(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疾病的禁止结婚。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刑事诉讼法 A_2
- 1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______。
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______。
()A.予以排除;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B.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予以排除C.予以排除;予以排除D.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2.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________。
() A.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B.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 C.对案件进行改判 D.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3.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______;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 A.撤销案件 B.作出不立案的决定 C.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D.宣判无罪4.甲(18岁)、乙(14岁)因故将丙打成轻伤。
提起公诉后,法院同意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与此同时,丙对甲、乙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本案中以下哪些人可以不参加法庭审理() A.甲 B.乙 C.丙 D.公诉人5.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在对物品单独勘验时,应当有见证人参加B.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对被害人进行强制检查措施C.物证检验应当制作笔录,详细地记载物证的特征和检验的过程。
参加检验的侦查人员、鉴定人员和见证人均应签名或者盖章。
6.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______。
()A.上诉、抗诉期满后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无需经过复核程序B.高级人民法院还需要经过复核程序C.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D.直接发生法律效力二、多选题1.按照是否必须适用具有证据能力并经过合法调查的证据,刑事诉讼证明分为() A.严格证明 B.控诉机关证明 C.自由证明 D.当事人证明2.立案的材料来源主要包括() A.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 B.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 C.犯罪人的自首D.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3.下列哪些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A.准许自诉人撤回自诉B.驳回当事人对审判人员提出的回避申请C.起诉书送达被告人后的第5天因被告人自杀而终止审理D.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对被告人量刑过重而改变刑罚4.证据确实、充分是指()A.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B.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调查程序查实C.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D.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一切怀疑5.期间的恢复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A.申请恢复期间是当事人特有的法定权利B.期间的耽误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有其他正当理由C.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障碍消除后的5日以内提出D.申请恢复期间需经人民法院裁定批准6.刑事诉讼证明的特点包括()A.诉讼证明的主体是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当事人B.诉讼证明与诉讼主张密不可分C.诉讼证明是为了阐明诉讼中的争议事实D.诉讼证明必须依靠证据三、判断题 1.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必须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刑法分论A_2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刑法分论A_2- 1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报复陷害罪犯罪对象的是()。
A.举报人B.控告人C.申诉人D.证人2.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数额在一千元以上的,涉嫌()。
A.信用卡诈骗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妨害信用卡管理罪3.对于()的人,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对于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D.已满14周岁不满20周岁4.对偷盗婴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的,必须是行为人()。
A.导致婴儿死亡的 B.出于出卖目的C.以勒索财物为目的D.完成了该行为5.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A.只能是单位B.可以是单位C.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D.只能是自然人6.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A.国家工作人员 B.少数民族国家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汉族国家工作人员7.王某为与张某结婚而冒充高干子弟,王某的行为构成()A.强奸罪 B.诈骗罪 C.不构成犯罪D.招摇撞骗罪二、多选题1.下列哪些行为是抢劫罪的加重情节()A.抢劫致人重伤B.抢劫致人死亡C.冒充军警人员抢劫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2.下列关于爆炸罪的犯罪构成表述正确的有()。
A.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B.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C.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D.主观方面出于故意3.私放在押人员罪中的“在押人员”包括()。
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被劳动教养的人D.罪犯4.抢劫罪的客观行为包括()A.暴力B.胁迫C.其他方法D.欺骗5.信用卡诈骗活动的行为方式有()等。
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C.冒用他人信用卡D.恶意透支6.下列罪名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有()A.侮辱罪B.诽谤罪C.虐待罪D.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7.下列行为中,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有()A.张某明知自己的信用卡已经作废,但仍持该卡消费6万余元B.李某使用虚假的身份证骗领信用卡后,用该卡购买价值3万元的裘皮大衣一件C.赵某在使用信用卡购物时,发现卡内余额不多,遂透支了5000元D.某日,孙某拾得刘某的信用卡,发现密码就写在卡上,遂以刘某的名义使用该卡消费8万元三、判断题1.村民委员会主任甲协助政府进行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此时应认定其系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刑法总论模拟题及答案(ABC汇总)
刑法学总论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XX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B、5年以上15年以下C、5年以上11年以下D、6年以上11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刑法分论-专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分论一、名词解释1、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二、案例分析题(1/1)1、李某系某国家机关领导。
李某的配偶生活在外地。
李某与本机关未婚的A女共同生活,并生有一子,周围群众均认为李某与A为夫妻关系。
李某和本机关的B女一起出差时,以揭发B女之隐私对其进行威胁,与B女发生了性关系。
在另一次出差时,李某的司机C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D撞成重伤,C欲送D去医院救治,被李某制止,C只好离开肇事现场,后D被人发现送往医院,但因时间延误,不治身亡。
李某与同事E平时有隙,为报复E,李某捏造E嫖娼的事实,并写成600份传单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张贴;同时捏造E受贿10万元的事实,向检察机关举报。
得知E向有关机关检举其违法犯罪行为后,李某便滥用职权,利用种种“借口”和“理由”,非法克扣E的工资、奖金,并将E予以降职。
见E仍在检举其违法犯罪行为,便雇人用汽油烧了E的房子(E住在一六层公寓楼的二层)。
问:李某的行为触犯了哪些罪名?答:李某的行为构成重婚罪、强奸罪、交通肇事罪(共犯)、诽谤罪、诬告陷害罪、报复陷害罪、放火罪(共犯),应数罪并罚。
三、简答题(1/9)1、交通肇事罪的构成特征。
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具有如下构成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红十字会等正常的公务活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刑法学(2)》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刑法学(2)》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刑法学(2) 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A. 维护社会秩序- B. 保护国家利益- C. 惩罚犯罪分子- D.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答案:A2. 刑法的犯罪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A.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手段- B.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犯罪过程- C. 犯罪主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 D. 犯罪主体、犯罪行为、犯罪过程- 答案:B3. 刑法的法律关系包括哪些?- A.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犯罪的关系- B.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司法的关系- C.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国家的关系- D.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刑事诉讼的关系- 答案:A4. 刑法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A.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必须性原则- B.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责任原则- C.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预防原则- D.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消灭原则- 答案:B5. 刑法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A. 从专门性向广泛性发展- B. 从实践性向理论性发展- C. 从国内向国际发展- D. 从经验性向科学性发展- 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刑法的基本任务。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
它通过制定和适用法律规范,对犯罪行为进行预防和惩罚,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和稳定。
刑法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惩罚,起到威慑作用,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和扩大,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2. 刑法的犯罪构成要素有哪些?刑法的犯罪构成要素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和犯罪过程。
犯罪主体指进行犯罪行为的人,犯罪客体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客体,犯罪行为指犯罪主体所实施的具体行为,犯罪结果指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犯罪过程指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法理学 _3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A.一般人的行为B.人们相互的行为C.每个人本人的行为D.违法者的行为2.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A.党的监督B.国家监督C.社会监督D.舆论监督3.从“54宪法"到“82宪法",检察院的存废问题一直都有争议。
“54宪法"以前,检察系统是人民政府的一部分。
“54宪法"以后,检察院是相对独立的。
但“54宪法"实施的不理想,检察院只是进行一般监督。
“75宪法"取消了检察院,“78宪法"时恢复,到“82宪法"时,还有人提出取消。
当时,有的官员正愁着机构改革不好“砍机构",所以对取消检察院的意见很感兴趣,比如取消检察院,把检察院职能中的公诉、监督保留下来,将这些职能交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负责检察院的职能。
有学者认为,公安本身也需要监督,如公安的侦查、讯问活动。
把检察机关的监督权交给公安机关,相当于裁判员和运动员为同一人。
这一讨论分歧很大,最后确定下来要保留检察院,“82宪法"比较系统的恢复了检察制度。
关于检察制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检察权的行使具有被动性B.检察机关的决定具有终局的法律效力C.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但无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D.检察权是一种权利4.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是()A.形式与内容的关系B.内容与形式的关系C.部分与整体的关系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5.下列不是法治所蕴涵的法律精神的是()A.依法办事B.法律至上C.权力制约D.权利本位6.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7.下面主张“恶法非法”的是哪一学派()A.自然法学派B.分析法学派C.规范法学派D.社会法学派二、多选题1.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下面哪些原则不适用()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后法优于前法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2.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法律责任()A.保安员曲某收5元自行车停车费,并不给收据B.姜某向报社写信揭露某记录片造假,报社没有刊登C.冯某经公共汽车售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拥挤受伤D.塑胶五金厂要求工人一天至少工作15小时,加班费为每小时1.5元3.我国于2015年公布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随即作出修改。
2020年山大网络教育法学刑法分论练习题
一、多选题(54分)1、盗掘具有()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罪。
A、历史B、艺术C、科学D、研究学生答案:ABC√2、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A、王某在商场盗窃他人信用卡之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千元的手表B、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与别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千元的大衣穿走C、张某在商店购买手饰的时候,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从售货员那里拿来的价值8千元的真首饰调换D、某甲以包租某乙的小货车拉货为由,与某乙一同到货物存放处,后称货物需要等待,遂先与某乙吃饭,其间,谎称外出,将某乙的货车开走并将货物出卖。
学生答案:ABCD√3、甲整理好行装要去沙漠旅行,仇人乙在甲带的水中掺入了剧毒药品,之后仇人丙将甲的水壶钻了个洞使水蒸发和渗漏,结果甲在沙漠中干渴而死。
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A、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B、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C、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D、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学生答案:BC√4、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案件,下列哪些处理是正确的?()A、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按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B、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虚开的,按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并罚C、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出售的,按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D、非法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出售的,按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学生答案:ACD5、投放危险物质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主要区别在于()A、行为方式不同B、罪过形式不同都是故意C、行为发生的条件不同D、对行为主体要求不同学生答案:ACD6、下列行为中,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有()A、张某明知自己的信用卡已经作废,但仍持该卡消费6万余元B、李某使用虚假的身份证骗领信用卡后,用该卡购买价值3万元的裘皮大衣一件C、赵某在使用信用卡购物时,发现卡内余额不多,遂透支了5000元D、某日,孙某拾得刘某的信用卡,发现密码就写在卡上,遂以刘某的名义使用该卡消费8万元学生答案:ABD√7、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的操作,后果严重的,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2020年山大网络教育法学刑法总论练习题
一、多选题(57分)1、某地野猪出没猖獗,对庄稼危害严重,本地村民甲为防止自己的庄稼不被野猪糟蹋,遂在庄稼周围架设裸线电网,为防止无人员触电,在裸线通过的路口设置了警告牌,并告知通电时间为晚7点至早6点,村民乙上山采药,于凌晨5点30分触电身亡。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学生答案:AC√A、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以过失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2、共同犯罪人包括().A、主犯B、从犯C、教唆犯D、胁从犯学生答案:ABCD√3、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B、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C、目的是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D、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且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学生答案:ABCD√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学生答案:ABCD√5、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A、刑罚与罪质相适应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C、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刑罚与形势相适应学生答案:ABC√11、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有()。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B、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C、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D、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学生答案:ABCD√12、()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刑种。
A、拘役B、罚金C、有期徒刑D、驱逐出境学生答案:AC√13、下列情况,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A、杀人犯正要持枪杀人时,被害人顺手拣起砖头砸向杀人犯,将其打成重伤B、强奸犯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威胁时,妇女奋力反击,将强奸犯咬伤C、抢劫犯正持刀威胁被害人,被过路群众用石头砸伤头部D、把小偷制服后,将其打成轻伤学生答案:ABC√14、犯罪集团通常具有的特征是()A、人数较多B、较为固定C、目的明确D、形成非法控制学生答案:ABC√15、我国刑罚的目的及基本内容是()。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481—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新增一、单选题1.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______。
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______。
(A)A.予以排除;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B.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予以排除C.予以排除;予以排除D.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2.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________。
(C)A.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B.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C.对案件进行改判D.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3.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______;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A)A.撤销案件B.作出不立案的决定C.作出不起诉的决定D.宣判无罪4.甲(18岁)、乙(14岁)因故将丙打成轻伤。
提起公诉后,法院同意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与此同时,丙对甲、乙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本案中以下哪些人可以不参加法庭审理(B)A.甲 B.乙 C.丙 D.公诉人5.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在对物品单独勘验时,应当有见证人参加B.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对被害人进行强制检查措施C.物证检验应当制作笔录,详细地记载物证的特征和检验的过程。
参加检验的侦查人员、鉴定人员和见证人均应签名或者盖章。
6.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______。
(C)A.上诉、抗诉期满后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无需经过复核程序B.高级人民法院还需要经过复核程序C.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D.直接发生法律效力二、多选题1.按照是否必须适用具有证据能力并经过合法调查的证据,刑事诉讼证明分为(AC)复习资料,自我完善,仅供参考,考完上交!。
《刑法学(2)》2023-2024期末考试题目答案
《刑法学(2)》2023-2024期末考试题目答案刑法学(2) 2023-2024期末考试题目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A3. 答案:C4. 答案:D5. 答案:C二、判断题1. 答案:错误2. 答案:正确3. 答案:正确4. 答案:错误5.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答案:简要说明刑法中的过错原则。
过错原则是指犯罪行为的主体在实施犯罪时应当具备一定的过错程度才能构成犯罪。
它是刑法责任的核心原则之一,要求犯罪主体在犯罪行为中具有过错,即具备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过错原则的适用可以确保刑法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保护犯罪主体的合法权益。
2. 答案:简要说明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刑法中常见的两种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违法结果,但仍然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
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违法结果,但由于疏忽、粗心等原因导致违法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
3. 答案:简要说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刑法中两种与自卫有关的行为。
正当防卫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
紧急避险是指在面临突发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必要行动。
两者的区别在于正当防卫是对他人非法侵害的一种合理反击,而紧急避险则是在面临危险时采取的自救行为。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小明因为情绪失控,在公共场所大声辱骂他人,并将其推倒在地,导致对方受伤。
请判断小明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并说明理由。
答案:小明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犯罪主体通过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故意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行为。
小明在公共场所大声辱骂他人,并将其推倒在地,导致对方受伤,明显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小明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故意性,他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并且有明确的行为表现。
因此,小明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法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案例分析(45分)、根据乡党委的指示,某乡政府为维护本地区社会稳定组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简称综治办。
该乡农民王某与李某因宅基地发生纠纷,王某将李某打伤。
治办接到报告后,遂决定将王某带到该乡派出所关押10天,并罚款1000元。
王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问题:1)王某应以谁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2)李某居于怎样的诉讼地位?3)该案当事人寻求救济的途径有哪些?1、王某应以乡政府为被告。
因为乡政府是行政主体。
2、李某与王某都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但若王某已提起行政诉讼,李某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法院通知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3、救济途径有:1、直接提起行政诉讼;2、先经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起诉;3、在复议、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
2、甲村民已生育三个女儿,又怀上第四胎。
村干部决心当典型处理,某日一大早来到甲家,破门而入,将睡梦中未及穿戴整齐的甲强行带到村委会教育了一整天。
问题:村干部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1、构成侵权。
侵犯了甲的人身自由权、住宅不受侵犯、人格尊严权等宪法权利。
2、原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村干部的行为违反宪法的规定。
3、甲公司与乙石料场签订买卖合同,购买一批石材。
2010年5月10日,乙石料场将石材错发给了丙公司,2010年5月27日,乙石料场要求丙公司退还石材,丙公司则提出以支付保管费为退还石材的前提。
问题:乙、丙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合理。
乙、丙都负有债务。
丙负的债是基于不当得利的债,应将石材归还乙;乙负的债是基于无因管理的债,应向丙支付石材的保管费用二、名词解释(18分)4、正当防卫。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刑法总论模拟题及答案(ABC汇总)综述
刑法学总论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B、5年以上15年以下C、5年以上11年以下D、6年以上11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刑法总论-专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1/3)1.被告人张乙,男,17周岁,某村村民。
被告人张甲,男,50周岁,系张乙之父,某村村民。
因琐事,张甲在村部与村长卜某争吵起来。
在争吵中,卜某动手打了张甲两拳。
这时张甲高喊:“村长打人啊!村长打人啦!”。
在附近干活的张乙(张甲不知其儿子在附近干活)听到其父呼喊,手持铁锹赶来,照着村长卜某头部猛劈--下,将卜某的颅骨劈碎。
卜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对张氏父子应如何定性处理?张甲与张乙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答(1)张乙闻父呼喊,赶来朝被害人头部猛劈一锹致被害人死亡,系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2)张甲与张乙不构成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成立共同犯罪必须是共同犯罪人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犯罪的行为。
张甲主观上没有杀害卜某的故意,他不知道其子就在附近,其喊人不是希望其子来杀人,而是出于气愤,为了让别人知道真情好评理,不料却引来其子,这是出乎他的意料的。
2)张甲在客观上也没有杀害卜某共同行为。
仅从他高喊不能说明是在实施杀人的预备行为,更不是在与其子配合,其行为与卜某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3)张甲与村长吵架以及呼喊的行为,并非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2、张三从监狱逃回市,找到其老朋友郭四,告诉了自己的处境,并要求在郭四家暂住些日子。
郭四于是把他留下。
某日晚,张、郭二人潜入某商店,窃得香烟100条,电脑1台。
他们正要离开时被值班员发现,拦住去路。
张三冲过去将值班员脖子卡住,郭四用地下捡来的砖块猛击值班员头部,将值班员打倒在-边后二人夺路逃走。
他们直接到朋友五家中,存放窃来的香烟和电脑。
第二天,张三、郭四、五三人-道去县城的集市将香烟和电脑卖掉,得款14000余元,张三、郭四二人各分6000元,给王五2000元。
请结合上述案情分析张三、郭四、班人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3、马骐挖菜窖占了被告人张某家的地,张某便找马某讲理。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刑法总论 A_2
- 1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
A.犯罪中止 B.犯罪终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2.()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A.2 B.3 C.4D.53.以下属于附加刑的是() A.有期徒刑 B.拘役C.管制D.罚金4.某国驻华使馆参赞甲策划.参与了我国国内某犯罪集团的绑架活动,对甲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如何解决?()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直接驱逐出境D.适用其本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5.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
A.不以犯罪论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6.犯罪的罪过包括()。
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D.犯罪意识7.青年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偏僻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 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偏僻的胡同里作案8.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A.行为或者客体 B.主体或者客体 C.行为或者结果 D.行为和管辖二、多选题1.某地野猪出没猖獗,对庄稼危害严重,本地村民甲为防止自己的庄稼不被野猪糟蹋,遂在庄稼周围架设裸线电网,为防止无辜人员触电,在裸线通过的路口设置了警告牌,并告知通电时间为晚7点至早6点,村民乙上山采药,于凌晨5点30分触电身亡。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以过失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2.犯罪集团通常具有的特征是() A.人数较多 B.较为固定C.目的明确D.形成非法控制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年山大网络教育法学刑法总论练习题
一、多选题 (57 分)1、某地野猪出没猖獗,对庄稼危害严重,本地村民甲为防止自己的庄稼不被野猪糟蹋,遂在庄稼周围架设裸线电网,为防止无人员触电,在裸线通过的路口设置了警告牌,并告知通电时间为晚7 点至早 6 点,村民乙上山采药,于凌晨5 点 30 分触电身亡。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学生答案:AC√A、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以过失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2、共同犯罪人包括().A、主犯B、从犯C、教唆犯D、胁从犯学生答案: ABCD√3、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B、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C、目的是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D、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且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学生答案: ABCD√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学生答案: ABCD√5、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A、刑罚与罪质相适应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C、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刑罚与形势相适应学生答案: ABC√11、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有()。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B、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C、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D、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学生答案: ABCD√12、()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刑种。
A、拘役B、罚金C、有期徒刑D、驱逐出境学生答案: AC√13、下列情况,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A、杀人犯正要持枪杀人时,被害人顺手拣起砖头砸向杀人犯,将其打成重伤B、强奸犯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威胁时,妇女奋力反击,将强奸犯咬伤C、抢劫犯正持刀威胁被害人,被过路群众用石头砸伤头部D、把小偷制服后,将其打成轻伤学生答案: ABC√14、犯罪集团通常具有的特征是()A、人数较多B、较为固定C、目的明确D、形成非法控制学生答案: ABC√15、我国刑罚的目的及基本内容是()。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刑事诉讼法 A_3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由_____进行监督考察,考验期为6个月以上1年以下。
()A.人民检察院B.公安机关C.人民法院D.社区矫正机构2.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补充侦查完毕()A.半个月B.一个月C.两个月D.三个月3.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提出了新的事实、证据,合议庭认为可能影响正确裁判的,应当_______。
()A.恢复法庭调查B.恢复法庭辩论C.中止审理D.延期审理4.人民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____诉讼费。
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___受理。
()A.收取;可以B.收取;不可以C.不收取;不可以D.不收取;可以5.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_______、危害国家安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A.恐怖活动犯罪B.故意杀人罪C.抢劫罪D.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6.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度,但是______却是一个例外。
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判决,经过一审、二审之后,还必须经过该程序,判决才能最终发生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除外)。
()A.审判监督程序B.死刑复核程序C.附条件不起诉制度D.强制疗程程序7.检察院立案侦查甲刑讯逼供案。
被害人父亲要求甲赔偿丧葬费等经济损失。
侦查中,甲因病猝死。
对于该案件检察院应如何处理?()A.撤销案件B.不起诉C.终止审理D.中止审理8.刑事代理和刑事辩护不同,刑事代理针对的对象主要是谁?()A.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B.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自诉案件的被告人C.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人和犯罪嫌疑人D.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二、多选题1.“公诉转自诉案件”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A.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B.被告人侵犯的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C.应当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D.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作出了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书面决定2.关于发回重审,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发回重审原则上不能超过二次B.在发回重审裁定书中应详细阐明发回重审的理由及法律依据C.一审剥夺或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众审判的,应当发回重审D.发回重审可以撤销原判3.根据证据的来源、出处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A.言词证据B.原始证据C.实物证据D.传来证据4.证据确实、充分是指()A.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B.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调查程序查实C.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一切怀疑D.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5.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中下列哪些情形出现后,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A.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B.被告人脱逃的C.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D.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6.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处理()A.正在实行犯罪的B.通缉在案的C.越狱逃跑的D.正在被追捕的7.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刑诉法规定,公安机关行使侦查权,检察院行使检察权,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除法律特别规定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C.讯问可能判处死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D.讯问和审判危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现场8.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有原则包括.()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B.分案处理C.不公开审理原则D.全面调查原则三、判断题1.人民法院经审理,对于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做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大学生刑法期末考试题库
大学生刑法期末考试题库大学生刑法期末考试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 重罪重罚原则D. 人人平等原则2.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犯罪?A. 行为人因疏忽大意造成他人伤害B.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结果,但仍然实施C. 行为人在紧急避险情况下造成他人损害D. 行为人在正当防卫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B. 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C.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D.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4. 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犯罪预备是指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B. 犯罪预备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C.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D. 犯罪预备是指犯罪行为已经造成损害结果5. 以下哪种情形不构成犯罪?A. 行为人因过失造成他人轻伤B. 行为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但未造成轻伤以上后果C. 行为人因正当防卫行为造成他人损害D. 行为人因紧急避险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普遍的,不受地域限制。
()2.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3.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所造成或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
()4. 犯罪的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侵害的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5. 正当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6. 紧急避险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7.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8.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但未造成预期的损害结果。
()9.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并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10.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并且造成了预期的损害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模拟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以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但是过失犯罪除外。
”这一刑法条文中“但书”所表述的情况是:()
A、前段的例外
B、前段的递进
C、前段的限制
D、前段的补充
2、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美国某港口时,在轮船上的一英国乘客甲某遭到在岸上的美国公民乙某枪击身亡。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对乙某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B、对乙某根据保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C、对乙某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D、对乙某谋杀案我国没有管辖权
3、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面的()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制造毒品罪
C、抢劫罪
D、破坏交通工具罪
4、某甲与某乙有仇,欲寻机报复。
一日某甲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
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某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
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5、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6、某医院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用棉被盖住婴儿头部。
半小时后,甲再去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