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的交通规划
东京城市管理
题目:东京城市管理东京是日本的首都。
东京都由23个特别区和26个市、7个町、8个村组成,面积2100余平方公里,人口1299万人。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从京都迁都江户,将江户改称东京。
15世纪中叶修筑的江户城,主要考虑城市的防御功能,所以街道狭窄弯曲,有很多死胡同。
1888年制定了第一个城市规划法规《东京市区改正条例》,在开辟和拓宽道路、建设上下水道、设置公园、疏浚河川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
20世纪初,东京随着近代产业的发展而迅速扩大。
1920年城市人口已达369万人。
东京开始重视运用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试图解决因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集中所带来的各种问题,1915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
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制定的《震灾复兴计划》,1945年东京大空袭后,制定的《战灾复兴计划》,对后来的东京城市规划和建设都有重大影响。
震灾复兴计划(1923~1941) 1923年因关东大地震和由此引起的大火,东京受灾面积约3600公顷(占当时全市面积46%),约36万户(占户数83%)家庭住宅被毁。
但是这次自然灾害却为城市改造提供了机会。
灾后东京在《特别都市计画法》的指导下,制定了《震灾复兴规划》,按照近代城市规划的原则整治了大部分受灾地区,基本改变了东京原来的江户时期的城市结构和城市无秩序发展的状态。
规划的主要内容有:①确定了宽度在22米以上的城市干线道路系统。
以纵贯南北的昭和大道和横贯东西的大正大道为基准,规划了间隔约1公里的格子状的干线道路网和间隔约500米的格子状支线道路网系统。
还兴建地下铁道。
②对大部分受灾地区进行了土地区划整理。
对原来狭窄、弯曲的道路进行了调整,以完善由干道围成的面积为25公顷的生活近邻单位,形成若干以小学为中心的既规则又安全的新街区。
③加强城市的防灾功能,在规划的街区中安排3处城市公园和52处绿地,在修复桥梁中采用了耐震、耐火构造。
战灾复兴规划(1946~196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京受到上百次空袭,城市被严重破坏的面积约19000公顷(占当时全市面积的28%),约71万户家庭的住宅被毁(占住户数50%),城市的主要地区基本上成为废墟。
东京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研究与启示
Vo1 .1 3 No .1 Fe b r u a r y 2 01 3
文 章 编 号 :1 0 0 9 - 6 7 4 4( 2 0 1 3 )0 1 - 0 0 1 7 - 0 8
. / 白 - - 7- 东 京 综 合 交 通枢 纽布 局 规 划研 究 与 口 、
Ab s t r a c t :
Th e r a i l wa y — l e d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n s p o ta r t i o n h u b i s n o t o n l y a n i mp o r t a n t n o d e i n t h e n a t i o n a l
余 柳 , 刘 莹
( 北京交通 发展研究中心 , 北京 1 0 0 0 7 3 )
摘要 : 以铁路 为主 导的 综合 交通 枢 纽是 国 家综合运 输 网络体 系中的重要 节 点 , 同时也
是城 市 交通 网络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本文 以铁路 为主 导的 大型 综合 交通 枢 纽为研 究 对 象 ,
f r o m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t r a n s p o ta r t i o n h u b a n d t h e l a y o u t o f u r b a n f u n c t i o n s ,t h e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东京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东京东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而著名。
拥有现代化的建筑、繁忙的街道和独特的文化,成为吸引游客和国际投资者的热门目的地。
一. 城市概况1. 人口规模:东京拥有超过3800万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这个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东京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勃勃的城市。
2. 区域面积:东京都位于日本本州岛东南部,占地约2188平方公里。
尽管其面积有限,但东京都非常高效地利用每一寸土地,使得城市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二. 经济发展1. 金融中心:东京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并且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众多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在这里设立了总部或分支机构,为东京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东京也是一个拥有先进制造业和创新科技的城市。
许多全球知名的日本汽车、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公司的总部都位于东京,这些企业不仅带动了东京的经济增长,还推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三. 文化与旅游1. 丰富的文化遗产:东京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城市。
拥有许多古老的神社、寺庙和历史悠久的建筑,让人们可以感受到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
2. 现代化的购物和娱乐中心:富有现代气息的购物街、高档百货商店和豪华酒店,充分展示了东京的繁荣和时尚。
此外,东京还有许多著名的主题公园和夜生活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
四. 城市规划和交通1. 独特的城市规划:东京以其卓越的城市规划而闻名全球。
高楼大厦和公寓大楼与公园和绿地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都市风貌。
2. 发达的交通系统:东京拥有先进和高效的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高铁。
这些交通工具不仅方便了东京的居民,也使得游客能够轻松地在城市中移动。
总结:东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不仅有着庞大的人口和繁忙的经济活动,还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它在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国际都市。
东京为什么不堵
东京为什么不堵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而且交通非常繁忙。
虽然东京交通密集,但相比其他大都市,东京的道路交通相对较顺畅且少有拥堵情况。
以下是一些影响东京不堵塞的原因。
1. 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东京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之一。
地铁系统非常庞大,覆盖了整个城市以及周边地区。
高速铁路以及巴士网络也十分完善。
由于大多数人都选择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驾车上下班,这减少了交通拥堵的可能。
2. 公共自行车系统:东京市政府推广了公共自行车系统,为市民提供了方便的代步方式。
很多人选择骑自行车代替驾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这不仅减少了交通拥堵的可能,还鼓励了人们锻炼身体和保护环境。
3. 高效的交通规划:东京市政府在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他们将重要的公共设施,商业中心以及居民区域合理地分布在城市不同的部分,避免了过度拥堵。
东京市的道路网络设计合理,能够高效地处理交通流量。
4. 高效的道路交通管理:东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道路交通的流畅性。
他们通过设置交通信号灯、限速和全天候监控来控制交通流量。
东京市政府还推广了智能交通系统,以实时监控和应对道路交通状况。
5. 人们的出行习惯:东京的文化以及社会习惯也对交通畅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东京人有很高的出行效率,他们通常准时抵达目的地,不会因过度堵车而迟到。
东京人更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代替驾车,这减少了道路上的车辆拥堵。
虽然东京相对不堵,但仍会在特定时间或区域出现一些交通拥堵。
早晚高峰时段以及商业中心区域。
由于东京的人口众多以及商业活动繁荣,这些拥堵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
但相比许多其他全球大城市,东京对交通拥堵的管控措施较为有效,使得交通流畅度更高。
东京之所以相对不堵,是因为其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人们的出行习惯、高效的交通规划和道路交通管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东京市政府以及东京市民的努力共同促进了东京的交通顺畅。
日本东京的交通规划
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信息、金融中心之一。
东京位于日本群岛中间,面积2180平方公里左右,拥有人口约1200万。
从地理位置看,东京主要包括23个区,以及多摩新区,形成一个行政商务中心区,加上周围许多县,如神奈川、崎玉、千叶,以及最北面的茨城县等构成东京圈。
东京都人口密度与其它大城市相比较显得特别高,整个城市密度达到500人/km2,行政商务中心区密度为13,000人/km2,城市化基本上在半径50公里向四周发展。
东京圈要协调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化费很大精力,特别是交通问题。
一、城市问题近几年来,市中心地区的事务机构过分集中、活动频繁、人口不断增多,交通、住宅、环境、垃圾清除及防灾等问题越来越尖锐。
近几年来,土地价格突如其来的上涨,致使中等收入的家庭很难购买市内房屋。
因此多数住宅远离市区,市民甚至购买更远离市中心的住房,工作一般却在市中心,造成住宅和工作地点或者学校之间交通上的压力。
市中心的商务、社会活动十分集中,人来往返,车辆增多,使原已饱和的交通量急剧增加,由此产生了交通阻塞、环境问题,如由碳氢化合物造成的大气污染。
另外,1995年1月,阪神发生强烈地震,许多公共建筑、城市道路设施和铁路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损失巨大,但也唤醒了人们要重视保护城市,防止突如其来的灾难。
二、集中在市中心的交通1、通往市中心的交通量逐渐增加目前,各项社会活动机构都集中在市中心区,也推动了东京都本身第三产业的发展,交通信息对它们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人口也十分密集,将近有1200万居民,占整个日本国10%人口居住在东京都,每天近360万职工和学生涌入行政商务中心区(618km2),该行政商务中心区内本身居住着800万居民,每天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是东京都的一大特征,因此,道路和铁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线。
2、与交通不相适应的道路系统以往的想法,使市民交通出行方便,小汽车当然占绝对优势,特别是随着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市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增加汽车数量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1965年,小汽车是107万辆,到1992年,汽车数猛增,已达到420万辆,比以前增加了4倍,但是与此同时,道路面积发展得不快,道路总长度仅仅增加了1.2倍,道路的建设量远远不能适应交通量的增加,因此就出现了交通阻塞情况。
日本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日本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交通系统一直以来都备受世界瞩目。
日本交通在现代化和高效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就日本交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日本交通系统的现状日本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城市地区。
这也导致了日本交通系统的独特性,特别是公共交通的鼓励与发展。
日本铁路网覆盖广泛,运营时间长,准时率高。
东京的地铁系统在世界上也是出名的高效和复杂。
此外,日本还有发达的公交系统和出租车服务,方便人们出行。
在技术方面,日本交通系统一直在不断创新和演进。
日本是高速铁路技术的领先者,拥有世界上首个商业化的高速铁路系统——新干线。
新干线连通了日本各个主要城市,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
此外,日本还在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和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为未来的交通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日本交通系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日本交通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对于年长者和身体有限的人来说,交通安全和无障碍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
此外,日本的城市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期,导致了交通运输效率的下降。
未来趋势预测未来,日本交通系统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未来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和对碳排放的关注不断上升,日本将更加注重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这可能包括推广电动车辆、开发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以及提供更多的骑行和步行设施。
2. 自动驾驶技术:日本一直在研究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自动驾驶交通将逐渐成为现实。
这将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并为交通拥堵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 强化无障碍设施: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日本将更加注重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这将包括改善公共交通的无障碍性、提供更多的便利设施和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数据驱动决策: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日本交通系统将更加依赖数据驱动的决策。
东京城市规划论文
东京城市规划专业:工程管理班级:1302姓名:陈飞翔学号:026130215东京城市规划摘要: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信息、金融中心之一。
东京位于日本群岛中间,面积2180平方公里左右,拥有人口约1200万。
从地理位置看,东京主要包括23个区,以及多摩新区,形成一个行政商务中心区,加上周围许多县,如神奈川、崎玉、千叶,以及最北面的茨城县等构成东京圈。
本文就东京的城市规划进行分析。
关键词:东京城市规划都市圈一、城市背景东京为日本首都,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东京古称江户,是日本自德川幕府时代以来的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维新迁都江户,改名东京,自此成为日本首都。
后逐渐发展成为日本众多领域的枢纽中心,亦为世界经济发展度与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
根据建成区面积、人口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东京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东京都总面积2,162平方公里,包括23个特别区、26市、5町及8村,并与周边县构成“首都圈”。
目前东京都约有1,328万人口,东京都市圈总人口达3700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都市区和都会区。
此外,东京拥有目前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其中东京地铁系统每日平均客运量达1080万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铁首位。
2013年9月,日本东京当选为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这是东京继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的第二次承办奥运会。
二、具体规划1、用地,新城,及防灾规划东京都政府通过了新的“城市规划法”,把全城分为“发展区”和“控制区”两大类。
东京市区的密度级高,主要地区有银座,丸之内,霞关,皇宫,赤坂,涩谷,新宿,池袋。
对于这些密集的久市区,东京采取的改造政策是:改造旧区,发展副中心,调整土地用途。
同时,由于日本深受震灾之害,故在城市规划时专门提出“防灾规划”,为此,在城市内指定了121个避难所和206条避难道路,总长307公里。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交通网络的高效性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方面。
日本东京高度发达且密集的公共交通网络(如图),包括地铁、私铁(日本私营铁路)、JR(日本旅客铁路)等,它们共同支撑着这个超大城市的运行。
东京的交通规划特别注重多模式交通的无缝对接、交通拥堵的缓解、出行方式的融合。
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东京公共交通网络效率的关键因素是()A.乘车客流量B.覆盖范围C.换乘便捷性D.运行频率2.推测为缓解交通拥堵,东京城市规划的重点为()A.道路扩建B.地铁优先C.停车管制D.拥堵收费3.JR山手线的建设主要有利于()A.降低东京中心区常住人口密度B.改善郊区生态环境C.扩大农业种植面积D.推动大量人口迁移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具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的村庄,被认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
我国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早年发展程度较低,近年来不断发展,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下图示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机制。
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推测,早期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程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人口数量B.生态环境C.基础设施D.旅游资源5.近年来,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坚持以“集群系统性保护发展,差异化发展”为规划策略,可以避免()A.产业模式多样化B.冲击原住民生活C.游客体验感欠佳D.同质化现象突出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可大致分为持续上升和波动下降两个阶段。
种植业碳排放量在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总量中约占60%,畜牧业约占40%。
下图示意甘肃省各市州农业碳排放量及年均增长率。
完成下面小题。
6.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量()A.兰州略高于临夏B.年均增长率陇南大于庆阳C.武威远高于白银D.年均增长率天水大于张掖7.推测嘉峪关一直处于低碳排放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面积较小B.自然条件恶劣C.常住人口较多D.生态环境较好8.甘肃省减少农业碳排放量亟须采取的措施是()A.调整产业结构B.增加农业能耗C.降低生产成本D.大量燃烧秸秆新英湾位于海南省北部,是一个半封闭内湾,有春江、徐浦河和北门江等三条较大河流注入。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案例研究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案例研究引言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交通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一个好的交通规划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改善居民出行体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研究,探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和实践经验。
案例一:新加坡的交通规划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其交通规划备受国际瞩目。
新加坡政府通过综合交通规划,成功地解决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首先,他们实施了严格的汽车管制政策,包括高昂的车辆购买和使用成本,以及限制车辆数量的配额制度。
这使得公共交通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
其次,新加坡政府大力发展了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新加坡的交通规划经验告诉我们,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包括限制私家车数量、发展公共交通、提高交通设施的效率等。
案例二:伦敦的交通规划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交通规划也备受瞩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伦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
首先,他们引入了“拥堵收费”政策,对进入市中心的车辆收取费用。
这项政策有效地减少了私家车的数量,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使用率。
其次,伦敦政府大力发展了地铁系统,并不断扩大其覆盖范围。
这使得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减少了交通拥堵。
此外,伦敦政府还鼓励市民骑自行车和步行,通过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街等措施,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环境。
伦敦的交通规划经验告诉我们,要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限制车辆进入、发展公共交通和鼓励非机动出行等。
案例三:东京的交通规划东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交通规划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东京政府通过建设高效的交通系统,成功地解决了交通拥堵的问题。
首先,他们发展了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系统,包括多条地铁线路和大量的地铁站点。
这使得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减少了交通拥堵。
东京为什么不堵
东京为什么不堵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而且人口众多,交通量巨大。
与其他大城市相比,东京的交通状况相对较好,没有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以下是一些原因解释了为什么东京不堵。
1. 健全的交通规划和政府管理东京有一套完善的交通规划体系,包括道路、公共交通和自行车道等,这些规划能够高效地连接城市的各个区域,减少交通瓶颈。
政府也对交通管理非常严格,例如限制私家车辆的数量和指定特定道路实行交通管制等措施,提高了交通效率。
2. 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东京有非常发达和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电车和公共汽车等。
这些交通工具在城市间提供快速、方便和效率高的转移,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而不是开车上班。
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时刻长,多数线路在早上6点至晚上10点的时间内运营,保证了乘客的出行需求。
3. 高度发达的自行车和步行文化自行车和步行是东京居民常用的交通方式之一。
东京城市规划将自行车和步行纳入交通系统中,设立了大量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并且为自行车提供了充足的停放设施。
许多东京居民通过骑自行车或者步行来上班、购物和享受休闲活动,这减少了私家车数量,减缓了交通压力。
4. 有效的交通管理技术和设施东京使用了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和设施,例如智能交通信号灯、交通监控摄像头和智能交通系统等。
这些技术和设施提供了实时交通数据,使交通管理人员能够做出及时的决策和调整,以减少交通堵塞。
5. 居民出行习惯和交通素质东京居民有良好的出行习惯和高度的交通素质。
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礼让他人,在出行中保持谦和和友好,不随意抢道或者占用他人的交通空间。
这些习惯和素质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了交通堵塞。
6. 区域分散和多中心化发展与一些大城市的单一核心区相比,东京的发展较为分散和多中心化。
东京拥有多个商业和办公区,例如新宿、银座、池袋、六本木等,这些区域不仅减少了人口和交通的集中度,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活动场所,使得东京的交通更为均衡。
东京不堵的原因主要包括健全的交通规划和政府管理、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和步行文化、有效的交通管理技术和设施、居民出行习惯和交通素质以及区域分散和多中心化发展等。
东京地铁副都心线工程
东京地铁副都心线建设和运营日本东京地铁副都心线全长20.2km,从和光市—涉谷,于今年6月14日全线通车运营。
该线路中的有栾町线(和光市—小竹向原)于1987年建成运营,延伸线(小竹向原—池袋)于1994年建成运营,加上刚建成运营的13号线池袋—涉谷8.9km,连接位于东京西区的池袋、新宿、涉谷3个副都心,形成地铁副都心线,见图1。
图1东京地铁副都心线示意图1.地铁13号线工程概况东京地铁13号线(池袋—涉谷)于1999年1月25日起筹建,经规划和环境影响评审后于20东新宿01年6月15日开工建设。
13号线把东京西区的池袋、新宿、涉谷3个副都心连成一线,共设池袋、雑司谷、西早稻田、东新宿、新宿三丁目、北参道、明治神宫前、涉谷8个地铁车站。
13号线与JR山手线(地面和高架环线)并行,见图2。
图2东京地铁13号线平面图工程建设总费用约2500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200亿元,每公里地铁建设费约22亿元),包括用地费、土木·设施工程费、车辆费等。
其中土木·设施工程费占62%,电气费占11%、车辆费占7%、用地费仅占4%。
建设资金来源于东西高速铁道整备事业费补助金、大陆特定财源和地铁公司自有资金。
副都心线由东京地下铁株式会社承担建设和运营。
该公司目前经营9条地铁线,运营里程204km,车站191座,资本金581亿日元,职工8509人。
2.副都心线地铁运营计划列车运营类别设“快车”、“通勤快车”、“普通”3类,见表1。
为提高运营速度,在东新宿地铁站的上下行线设置越行设备。
表1列车类别列车类别停车站运营时间段快车和光市、小竹向原、池袋、新宿三丁目、涉谷早晚高峰除外通勤快车和光市—小竹向原各站、池袋、新宿三丁目、涉谷早峰时普通和光市—涉谷各站全天列车运营时间,快车从和光市—涉谷25分钟,池袋—涉谷间11分钟;普通车分别为35分钟和16分钟。
运营列数,早峰1小时内发8列通勤快车(10辆编组)和9列普通车(8辆编组),合计17列,平均间隔3分35秒。
公共交通枢纽规划案例
公共交通枢纽规划案例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压力的不断加大,公共交通枢纽的规划变得愈发重要。
公共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核心节点,承担着承载转移换乘、提供便捷服务的重要职能。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成功的公共交通枢纽规划案例,探讨其规划设计理念和运营管理模式。
首先,以北京地铁四惠站为例。
这个枢纽规划案例是成功的典范之一。
四惠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地铁1号线和八通线的换乘站,也是与大兴国际机场相连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规划设计上,四惠站注重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便利性。
站内设置了多个出入口以及步行通道,使得乘客可以方便地换乘不同的线路。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还在站内设计了商业设施,如便利店、购物中心等,提供更多便利服务。
这些规划设计的成功,大大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同时也提升了站点的吸引力和商业价值。
其次,以新加坡樟宜机场为例。
樟宜机场作为新加坡的主要国际机场,其公共交通枢纽规划也备受瞩目。
在规划设计上,樟宜机场注重了机场与城市的无缝衔接。
机场内设有地铁、公交、轻轨等多种交通方式,乘客可以便捷地从机场前往不同的城市区域。
此外,机场还设置了丰富的设施和服务,如商店、餐馆、休息区等,为乘客提供更舒适便利的体验。
樟宜机场的公共交通枢纽规划案例不仅提升了机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也为新加坡的城市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再次,以日本东京站为例。
作为东京都心最大的交通枢纽,东京站是日本铁路网的重要节点之一。
该站规划设计旨在提供高效便捷的换乘服务,同时充分利用商业和文化资源。
在规划上,东京站分为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分别承载不同的铁路线路和功能。
站内设置了清晰的导向标识和指示牌,使乘客可以方便地找到目的地。
此外,东京站周边还拥有众多购物中心、餐馆、办公楼等,形成繁华的商业区域,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东京站的规划设计理念和运营管理模式为其他城市的交通枢纽规划提供了借鉴。
在以上几个公共交通枢纽规划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东京城市规划纯净版
集聚效应的依赖,另一方面是在不放弃都市可观的就业机会的同时,
进一步降低生活成本。外溢的通道是沿着城际铁路和轻轨向外扩张,
与东京都市圈的交通配置密切相关,通过最有效、最大容量的城际
轨道交通,可负载更多的中低收入人口,而不是高速铁路和高速公
路,因为这两项需要个人承担更高的成本。
四、东京都市圈新城建设经验
但由于计划存在不切实际的缺陷,遭遇很大阻力,以环状绿带为重 要内容的第一次首都整备计划失败了。政府在1966年又颁布《首都 圈近郊绿地保全法》,放弃修建统一的环状绿带的构想,转而对于 现有的绿地加以分散保护。
四、东京都市圈新城建设经验
后又几经更替,到1986年,第四次首都圈整备计划提出要改进东京 的「一极依存」(即单中心)的结构特征,是一次思路上的飞跃。 在考虑国际化、高龄化、情报化和技术革新等社会变化的情况下, 计划建设「业务核都市」(集合了多种功能的核心都市),形成多 核多圈层的地域空间结构。
五、启示与反思
1、在高速城镇化时期,人口和要素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是市 场规律在发生作用。日本、韩国与中国国情基本相似,人口多,城 市化高速发展,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稀缺。另一方面工业化路径使 得产业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发挥城市的规模效益。当城市形成巨大的 规模效益时,会持续产生虹吸效应,这不仅仅是日韩的规律,也是 国际城市化遵循市场原则的普遍规律。
些年,中心城区实施了城市再生计划,城区人口开始攀升。所谓中 心城区城市再生计划,就是通过房地产的开发,提高土地容积率, 增加写字楼和服务业就业空间,导致中心城区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 岗位。
2、人口向东京都市圈集中的趋势没有改变
日方介绍,为控制都市圈人口过快增长,日方制定了六次国土整治 规划,并对在都市圈内新办学校和工厂的规模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即使如此,他们也承认,因为市场的主导因素,政府的限制性政策 和规划,并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东京除了中心城区人口下降之外, 都市圈人口增加的趋势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到2010年,按“一都三 县”统计的东京都市圈人口仍由七十年代中期的2704万增加到了 3561万,净增了800多万。值得注意的是,到七十年代以后,虽然 日本城镇化基本进入了饱和期,人口流动速度大幅度减缓,但此时 东京都市圈人口仍然还在持续增加。
东京城市规划简述
樱花节
烟火会
浅草时代祭
东京区域地形条件
东京23区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建设
一、东京城市发展
1、东京的历史
东京的历史比北京要短很多,东京(江户)的建城在400年前的中国明朝末期才刚刚 开始。1590年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在小田原之战中消灭了北条势力,1603 年自任命为征夷大将军,日本正式进入江户时代。江户是日本历史最长的幕府时代(历 时264年)。 500多年前,东京还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渔镇,当时叫作江户。1457年,一位名叫太 田道灌的武将在这里构筑了江户城。此后,这里便成了日本关东地区的商业中心。1603 年,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德川幕府,来自日本各地的人集中到这里,江户城迅速发展 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大正九年(1920)年东京地图
4、现代东京
东京都,简称东京(Tokyo),是日本的首都,也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中心和海陆空交通的枢纽。作为亚洲第一大城市,东京与美国纽约、英国伦 敦并列为“三大世界级城市”[1] 。东京位于日本列岛中央的关东地区南部,是 由23个特别区及26个市、5个町、8个村构成的广域自治体,人口约1329万。 多摩地区 东京23区
二、东京都市圈的发展
东京都市圈组成与界定 • 东京都市圈由以东京市区为 核心、半径 80 公里的区域 组成,总面积 13400平方千 米,占日本全国面积的 3.5%; 人口多达 3400万人,约占 全国人口的27%; 城市化率 达到 80%以上 广义:包括东京都、神奈川、 千叶、琦玉、群马、茨城、 山梨和枥木县7县,即我们 常说的一都七县 狭义:东京都、神奈川、千 叶、琦玉(好像是蜡笔小新 住的那个县哦),一都三县
城市鸟瞰
寺庙与东京塔
樱花
东京特色节日
巴黎、伦敦、纽约和东京四大城市的交通政策发展动向
久 前 , 黎 大 区 议 会 参 加 了 公 共 交 通 管 理 巴 的权 威 机 构 — — 巴 黎 交 通 联 合 会 , 加 公 参
共 交 通 问 题 的 决 策 。此 外 , 据 1 9 根 9 5年 2
伦 敦 , 直 没有地 方政权 。20 一 0 0年 5
放 射 方 向 的 高 速 公 路 ( 5和 A1 ) 由私 A 4将
维普资讯
sh Du 0u J
热 点 关 注
人 部 门 承 建 巴 黎 市 内 铁 路 东 站 到 华 西
戴 高 乐 机 场 的 铁 路 连 接 线 工 程 也 是 由 私 人投 资 建设 一 目前 , 巴 黎 , 有 部 分 郊 区 的 公 共 在 只 汽 车 线 路 由 私 人 经 营 , 交 通 网 运 营 的 私
切。 然 而 , 年 来 , 种 状况正 在 改变 。 近 这 不
的 。 在 地 铁 现 代 化 方 面 , 在 实 行 一 个 公 正
家 与 私人 混 合 的筹 资 体制 。伦敦 自 19 94 年 起 实 行 公 共 汽 车 私 有 化 , 自 19 9 7年 铁
路 实 行 私 有 化 , 地 铁 பைடு நூலகம் 现 代 化 改 造 则 以 而
有 化 有 增 强 的 趋 势
一
体 化 的 模 式 对 世 界 上 许 多 大 型 的 铁 路
火 车 站 , 正 是 基 于 这 种 思 想 进 行 改 建
许 多 措 施 , 其 中包 括 为 残 疾 人 乘 用 公 共
交 通 创 造 方 便 条 件 的措 施 关 于 自 行 车 , 巴 黎 和 伦 敦 实 行 了 一 系 列 政 策 性 措 施 ,促 进 由 小 汽 车 交 通 模
东京城市发展形态及交通结构
东京城市发展形态及交通结构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是世界级的大城市,是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其交通服务始终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逐步走向国际化。
一、东京城市发展形态(一)土地与人口东京都的行政区域东京作为行政区被称为“东京都”,包括三大部分,即东京23区、多摩地区、太平洋的伊豆群岛等岛屿。
如果以东京为核心,30公里为半径,包括附近的千叶、琦玉、神奈川3县,则构成日本最大的城市圈——“东京圈”。
到2000年,“东京圈”已发展到70公里半径范围,包括茨城县、枥木县、群马县、山梨县在内的一都七县。
2000年白天从各地流往东京都的人数,东京圈“一都七县”示意图东京圈占地万平方公里,比北京城市圈面积稍小,但总人口达到3400万。
中心城区东京都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736人,是日本所有辖区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并且昼夜人口极不平衡,白天人口是夜间人口的倍多。
随着城市中心区发展、地价增加等原因,东京23区常住人口呈下降趋势,白天人口呈增加趋势,这种情况缓解了城市中心区压力,但同时也增加了通勤高峰期城市交通压力。
(二)经济发展水平东京圈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5万美元,金融业和商业发达。
日本的主要公司都集中在东京素有“东京心脏”之称的银座。
东京霞关一带还聚集着国会议事堂、最高裁判所和外务省、通产省等内阁所属政府机关。
各种文化机构也密集于此,其中有全国80%的出版社和设备先进的国立博物馆、西洋美术馆、国立图书馆等。
东京的大学占日本全国大学总数的三分之一,就读的学生则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东京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还经常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东京音乐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等。
二、东京交通结构规划(一)东京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大规模的市郊铁路系统。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里程为公里,其中包括超过1900公里的铁路系统,连接东京都周围的神奈川、琦玉、千叶三县。
同时,短编组的城市型列车建立起便利的城市中心地区与郊区之间的联系,联合大规模的铁路系统实现了通勤交通。
东京羽田航空港布局规划分析
东京羽田航空港布局规划分析― 运输港站与枢纽布局规划方案研究课程论文课程:“运输港站与枢纽”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宛岩宁波工程学院交通与物流学院2009年12月28日目录1.绪论2.东京羽田航空港港站布局规划的原则和方法3.东京羽田航空港站场简述4.东京羽田航空港站场布局规划分析5.总结1.绪论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在对外交通方面除了海运之外,航空运输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东京羽天航空港是全日本最大规模的航空港,旅客流量亦在世界数一数二。
它又称东京国际航空港,主要承担国内航线,少数国际航线。
它作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航空港之一,在机场、飞行区、候机楼、地面运输区、以及机场内的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都拥有它固有的特色,也因为它的在布局规划上的特色使它在日本交通运输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东京羽田航空港布局规划的原则和方法羽田空港自1931年启用至今已经历70多年的变迁,相较于过去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并进行了填海工程。
它作为I类机场,主要为飞机的运行服务:为旅客、货物及邮件的运输服务以及其他方面服务,这使它的布局规划原则和方法,要与东京城市发展相融合,配合其发展并为其服务。
图2-1:羽田航空港作为空港,它主要遵循以下布局规划原则和方法:一、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原则。
航空港的布局规划必须考虑到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们出行需求、资源分布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
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之后,航空港的布局才能与之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相协调。
二、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原则。
航空港的建设与它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在布局规划时要考虑到它的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机场一般要求在地势平缓处,起飞无高山阻挡,盛行风流行以及能见度高的地区。
三、通道原则和综合运输原则。
为提高运输效率,便于客货流疏散,港站一般应当与运输通道的规划布局相协调,它的布局要以客货流为主要依据。
从大交通的综合运输整体出发,实现各种交通工具的相互协调。
东京城市交通综合治理
论日本东京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陈志江人们习惯用动脉来形容城市交通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此话颇有道理。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日常生活方面是否真正具有活力, 交通畅通与否是重要标志之一。
富有活力者血脉通畅,衰败老化者半身不遂。
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
城市交通按其内容可概略分为物流交通和客流交通两大类。
本文试图以东京为例, 从多个角度探索世界超级都市之一东京是如何解决乘车难问题的。
东京现有人口近1200万, 每天流动人口约200万。
东京拥有各种机动车辆388万辆, 每天流动的车辆总数达682万辆次。
每天利用各类交通工具的乘客多达2537万人次。
若解决这样复杂的城市交通问题, 不可能只强调抓某个侧面就能解决。
东京的主要经验是:一、综合规划与治理战略规划。
城市交通涉及整个城市建设全局, 必须事先有一个长期的全面的发展规划, 若靠临渴掘井, 头痛医头地应付,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日本历来重视交通事业的发展, 战后更是如此。
自七十年代以后, 东京就制定过两次长期发展规划, 在城市交通发展方面的战略规划是, 以东京市为中心, 建立一个以放射状公路与环状公路相结合的公路网, 同时逐渐建立和完善相类似的地铁网和高速公路网。
以上三者相辅相成, 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交通网。
城市交通的运营与城市人口密度相关, 交通系统的滞怠, 会大大降低城市的机能,使人口相应外流。
相反, 城市交通运营状况的改善, 会大大提高城市的机能, 吸引更多的人力和企业向城市集中, 从而使刚刚得到改善的交通状况重新恶化。
为了使城市交通脱出上述恶性循环, 有人为东京的未来设想了一个更为长远的战略规划即把东京的业务机能分散化, 在新宿和临近的千叶县建设副都, 把部分政府机构和企业迁人副都, 以此缓解拥挤不堪的东京市内交通。
综合治理。
解决城市交通仅靠发展某一种交通工具是难以奏效的东京的交通系统是靠电车、地铁、单轨高架电车、公共汽车、小轿车、出租汽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工具共同解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信息、金融中心之一。
东京位于日本群岛中间,面积2180 平方公里左右,拥有人口约1200 万。
从地理位置看,东京主要包括23 个区,以及多摩新区,形成一个行政商务中心区,加上周围许多县,如神奈川、崎玉、千叶,以及最北面的茨城县等构成东京圈。
东京都人口密度与其它大城市相比较显得特别高,整个城市密度达到500 人/km2,行政商务中心区密度为13,000人/km2,城市化基本上在半径50公里向四周发展。
东京圈要协调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化费很大精力,特别是交通问题。
一、xx 问题近几年来,市中心地区的事务机构过分集中、活动频繁、人口不断增多,交通、住宅、环境、垃圾清除及防灾等问题越来越尖锐。
近几年来,土地价格突如其来的上涨,致使中等收入的家庭很难购买市内房屋。
因此多数住宅远离市区,市民甚至购买更远离市中心的住房,工作一般却在市中心,造成住宅和工作地点或者学校之间交通上的压力。
市中心的商务、社会活动十分集中,人来往返,车辆增多,使原已饱和的交通量急剧增加,由此产生了交通阻塞、环境问题,如由碳氢化合物造成的大气污染。
另外,1995 年1 月,阪神发生强烈地震,许多公共建筑、城市道路设施和铁路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损失巨大,但也唤醒了人们要重视保护城市,防止突如其来的灾难。
二、集中在市中心的交通1 、通往市中心的交通量逐渐增加目前,各项社会活动机构都集中在市中心区,也推动了东京都本身第三产业的发展,交通信息对它们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人口也十分密集,将近有1200 万居民,占整个日本国10%人口居住在东京都,每天近360 万职工和学生涌入行政商务中心区(618km2),该行政商务中心区内本身居住着800万居民,每天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是东京都的一大特征,因此,道路和铁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线。
2、与交通不相适应的道路系统以往的想法,使市民交通出行方便,小汽车当然占绝对优势,特别是随着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市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增加汽车数量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1965年,小汽车是107 万辆,到1992年,汽车数猛增,已达到420 万辆,比以前增加了 4 倍,但是与此同时,道路面积发展得不快,道路总长度仅仅增加了 1.2 倍,道路的建设量远远不能适应交通量的增加,因此就出现了交通阻塞情况。
特别是快速道路系统结构最初呈放射形状,而城市外围四周还没有足够的环线交通干道加以连接贯通,鉴于这种道路结构,中心城的交通道路不但承担市内交通而且还要担负过境交通,因此,这种道路系统本身也是造成交通集聚剧增的根本原因。
3、交通换乘的主要命脉——铁路东京轨道交通是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一个便利、快捷、准时和安全的交通系统,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根据1989 年调查的研究资料,(人出行交通)住宅——工作地点之间出行使用轨道交通的市民比率逐步提高,东京圈有46%,市内交通占61%,到行政商务中心区占67%。
东京市内甚至超过了80%。
为了满足搭乘轨道交通日趋增加的需求,铁路部门积极开发新铁路线来提高客运量,并在现有的铁路线上增加复线(双向)等。
1995 年,东京铁路在市区总运营线达到1870 公里,即:交通容量是1965年的 2.2倍,大大减少了铁路膨胀的情况。
在一些主要铁路线上,交通量曾达到最高峰250%的状况,目前出现的高峰交通量是191%,但是在某些路段上,拥挤程度已超过250%。
铁路线的发展与道路系统一样,以市中心为焦点,呈扇形向四周铺开,铁路网一般在旧国营铁路周围建造,而私营铁路线是放射性道路,在旧国营铁路和地铁之间向外铺展开来,而纵横交错的地铁线布局在市中心象一盘棋全面展开。
因此,东京许多铁路运营公司所承担的各个功能有所不同,但是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尽量满足市民住宅——工作点之间的出行方便,或者是其它出行者的交通需求。
三、全方位的xx 改造规划和交通规划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面向21 世纪,东京城市规划政策包括赋予东京多中心城市结构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面对现实,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营造一个舒适、交通便捷、气氛活跃的城市空间三方面原则。
2、城市交通政策的基本原则东京交通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而令人关注的问题,制定交通政策时须考虑发展适应城市多中心结构的交通系统;发展多样化交通系统;积极发挥综合交通政策;创建一个少污染、舒适、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四个基本原则。
四、XX实施具体方案1、道路总体规划(1)城市道路规划1946 年,首次设计的城市道路规划已得到实施,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经济形势不断地变化,这项道路总体规划已修改多次。
1995年,考虑将3130 公里左右的道路结合城市改建重新修建(主要城市交通干道、自行车道),目前约1510 公里的道路已实施(占总修建道路的48%)。
有351 公里的道路正在修建中,其余的正在准备施工。
至2000 年,必须完成道路规划中实施项目的60%,具体实施方案目前基本上准备就绪。
为此,市政府将对中心城区周围的环线道路工程和多摩中心的南北线路施工给予最大的优惠政策。
(2)快速道路规划为了减轻地方道路交通负载,限制过境车辆,有必要建一些设有交叉口的机动车专用道路。
早在1959 年的城市道路规划中也曾经提出要建城市快速道路的设想。
目前已规划的17条共216公里的城市快速道路中14 条(不得已有三个交叉口)约178公里道路已建成,另外有2条约16 公里的道路正在施工,接着还将建一个连接城市各个不同功能区、城里各个副中心和多摩中心城的快速道路系统网络,把中心城区和其邻近的过境交通全部吸引过去。
为此,市政府还决定建环形快速道路系统,呈放射形交通干道(分三级环型,主要是疏散市中心、周边地区及其东京圈的交通)。
2、轨道交通规划(1)xx 圈轨道总体规划规划到2000 年,拟建560公里左右的铁路线,其中在东京内拟建250公里的铁路。
到1995年,就有70 公里的铁路交付使用。
另外还有100公里的铁路线正在施工中。
80 公里的铁路线处于施工准备阶段,至2000年,将全部完成规划中的所有工程项目。
(2)地铁规划地铁规划如同道路规划一样,于1946 年战前,在总体规划中就已经考虑。
经多次修改,并对市区里所有道路流量、交通量分配、道路的合理使用加以协调,具体由铁路公司着手进行。
在1995 年东京总体规划中就已考虑了建14 条计377 公里的地铁线,目前已有248公里地铁线路已完成,另外,62 公里的地铁线正在施工中。
(3)最新公共交通系统介绍1975 年,城市交通十分繁忙,各种类型的车辆不断增加,众多的车辆出现许多交通问题,经常造成交通堵塞,不利于城市各功能运转。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建许多介于火车和汽车之间交通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
东京考虑三条这种类型的公共交通方案,有2条约28公里长的公交线已列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其中一条线考虑建在沿海的新的公共交通线,将于今年11 月份完工,同时多摩城市的单轨交通正在建造之中,至于第三条正准备投入施工。
新的公共交通系统被民众认为是道路系统中交通量满意的一种交通方式,一般都在城市主干道中央分隔带上作为高架道路来建设,换乘点之间的距离比一般公共交通稍长,站点一般采用升降式装置,市民觉得非常方便,这种交通体系与铁路相比较,产生的震动和声音少一些,能源消耗也不多,又不影响周围环境。
东京沿海新的公共交通体系于11 月 1 日开始交交付使用,可以说,这是第一条靠自己实力建设的新的公共交通线,在约12 公里长的运营线上,从城市中心地区到临靠海滨大道的副中心,只需要24 分钟,每列车采用无人驾驶,完全由电脑指挥驾驶,六节装有充气轮胎绞接式的车厢,乘客将通过敞开式移门到达平台式站点。
多摩城市单轨交通是另一新的公共交通系统,贯穿南北,目前还有16 公里长的道路正在施工,一旦这段线路完工,那么东京将有93 公里该体系的公共交通道路,该系统的特点是不影响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用地及主要道路,并与主要交通道路相连。
(4)轨道交通规划立交处理为了避免地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交通阻塞,把目前被铁路造成的分隔地区合并起来。
东京的做法是千方百计把与铁路交叉的道路抬高作为高架道路,目前约74 公里,14段道路列入城市规划中,有22公里高架道路竣工,17 公里长的高架道路正在施工,同时,对沿高架道路的周边地区要全面进行改造。
3、停车设施规划(1)汽车停车场在一些交通密集的商业区和火车站周围地区,在确保车流的同时,道路都需要定时进行保养。
一些区域建造停车场,并已列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目前市政府规定总体规划中有8 个区域,约有2681公顷的土地,预备建49 个停车场,可容纳6108辆车泊位,其中7 个停车场已交付使用,可停车4136辆。
(2)自行车停车场地近几年来,自行车使用量猛增,在火车站周围地区,由于自行车造成的交通问题十分突出,为了保护城市环境,促使骑车者遵守交通规则,市政府试图开辟自行车停车场地,1978 年,国家利用补贴的方法鼓励建造自行车停车场地,并列入道路总体规划之中。
1995年,规定建造30 个停车点,停车容量为30510辆,其中21个计1130车位的停车点已投入使用。
在火车站周围考虑建停车点的同时,还须考虑与周围的设施,如铁路线等城市改建方案相协调。
近几年来,在地铁规划和新的轨道交通建设之际,市政府考虑利用大型交通设施建成后周围多余的土地(如隧道、大桥等)建造自行车停放场地,这种做法对城市土地的利用是最行之有效的。
4、xx 货运中转站的处理货运交通采用的交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东京70%货运采用陆上运输,这与全国货运中陆上运输比例相比是较高的(全国货运中陆上运输占50%)。
所以,道路在城市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城市总体规划已确定四个卸货搬运中转站(185 公顷),目前已破土动工,另外,还要研究几个中转站的选址问题。
五、今后需注意的四个问题公路与铁路是城市活动和运转的主要交通命脉,它们在城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道路造价的提高、土地征用困难等。
1、环境问题近几年来,当人们把设计眼光放在交通畅通,提高运营公里及集中供热的建设时,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接踵而来,如严重的二氧化物引起的空气污染、噪音等,同时,交通也受到一定影响。
这就需要人们在创建高速交通系统、道路结构的同时,还应考虑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
2、基础设施的投资问题目前,各种税收费一般都用于地方道路的建设,而使用者还得承受大部分的费用,承担用于发展快速道路和铁路建设方面的费用,而且,今后快速道路和铁路的造价将大大增加,环境保护要求高,道路建设与周边环境要协调好:因此,必须预先考虑投资总额和实际费用(众多方案中作比较),再来确定有否必要实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