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板--给水排水专业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施工图设计格式)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施工图设计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1d6247fb49649b6649d74716.png)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施工图设计格式)一、设计依据1 国家或地方技术标准、规范2 XX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条件及规划设计条件图3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015)000号4 XX市建筑日照管理办法二、工程概况名称单位数量名称单位数量总用地面积㎡地上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地下停车位辆道路广场面积㎡地面停车位辆绿地面积㎡自行车停放数量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筑层数层容积率—建筑高度m绿地率%总户数(总床位数或总座位数)户(床)(座)建筑密度% 总人口(按每户3.2人计算)人地上功能布局:地下功能布局:三、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自评分情况本项目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JT137-2015标准的X星级。
自评分情况见下表: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自评得分情况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加分项总分值100 100 100 100 100 —实际总分值自评得分换算得分权重系数权重得分自评总分:,申报星级评分要求:50/60/80 。
(注: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的权重系数不同,应根据实际建筑的类型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JT137-2015表3.2.7选用。
)四、节地与室外环境1、各控制项的主要设计内容:2、各评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应注明能得分项自评所得分数)五、节能与能源利用1、各控制项的主要设计内容:2、各评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应注明能得分项自评所得分数)六、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各控制项的主要设计内容:2、各评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应注明能得分项自评所得分数)七、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各控制项的主要设计内容:2、各评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应注明能得分项自评所得分数)八、室内环境1、各控制项的主要设计内容:2、各评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应注明能得分项自评所得分数)九、提高与创新加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应注明能得分项自评所得分数)注:1、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各控制项和评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前应列出标准条文号,但不用列出条文的具体内容。
给排水专业绿色建筑有关文档范文
![给排水专业绿色建筑有关文档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0d89376edb6f1aff001f61.png)
5 给排水专业
5.0.1设计施工说明:应有“绿色建筑”专项(或专篇、节)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水资源综合利用说明:包括市政再生水的利用;雨水回用系统的收集范围、用途、回用水量等设计参数;项目设置再生水时:原水收集范围、用途、回用水量等设计参数。
2 有关节水系统的设置说明。
3 非传统水源的用水安全措施。
4 采用高节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及配件。
5 防止管网漏损的有效措施。
6 用水计量装置。
7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说明。
8 有非传统水源利用时,应提供计算书。
5.0.2施工图纸:
1 在平面图中标明用水计量装置的设置位置。
2 有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有集、供热系统原理图、机房平面和计算书。
3 雨水或再生水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图及机房平面布置图。
4 在总平面图上标明雨水利用系统汇水区域。
4 给排水专业。
江苏省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给排水)
![江苏省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给排水)](https://img.taocdn.com/s3/m/c4570a9daf1ffc4fff47ac60.png)
江苏省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给排水〕参考样式六江苏省公共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给排水〕一、工程名称:二、工程概况: 所在总建筑面停车库建筑面建筑建筑结构绿色星建筑类节能水利用可再生能源种气候分区建筑性质 22城市积〔m〕积〔m〕高度层数形式级目标别平类〔如办公、□太阳能光热□夏热冬冷□寒冷等〕酒店,商业□甲类□65% □地源热泵□乙类□50% □太阳能光伏□注:停车库建筑面积为地上、地下自行车库和汽车库建筑面积总和。
三、设计依据1.《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 173-2022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22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JGJ/T 229-20224.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225.《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标准》GB 50400-2022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22113-20227.江苏省《雨水利用工程技术标准》DGJ32/TJ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50364-20229.江苏省《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与验收标准》DGJ32/J 08-2022 10.江苏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TJ 12.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标准四、水资源利用:1.是否有再生水:□市政再生水□自建再生水2.工程自建再生水系统:原水釆用原水水池容积: m3 再生水处理设备规模:m3/h 再生水水池容积: m33.再生水用途:利用再生水总用水量 m3/d4.是否有雨水回用:□有□无,雨水回用的用途雨水收集区域面积: m2 雨水蓄水池容积: m3 雨水清水池容积: m3 雨水处理设备规模: m3/h5.工程总用水量: m3 补充水水源来自冷却塔型式雨水回用总用水量: m3/d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111-202211.《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6.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洗车场、集中空调用冷却水等用水是否釆取了循环处理□是□否计量装置:□有□无五、节水措施:1.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或节水标准2.给水系统压力控制:市政自来水压力 Mpa,直供层数层,是否充分利用市政自来水压力:□是口否分区压力≤ Mpa 用水点处压力≤ Mpa3.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装置:□是□否总水表数据上传监测系统:□有□无4.热水系统循环方式六、可再生能源利用: 1.生活热水供给1.1本工程是否有生活热水需求:□有〔总热水量 m/d〕□无1.2热源来自:□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水用水量 m/d〕□地源热泵热水系统〔热水用水量 m/d〕□其它热水系统1.3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热源釆用2.太阳能利用:2.1供水系统方式:□集中供热水系统□分散供热水系统 2.2集热器安装位置:□屋顶□阳台□其他 2.3集热器安装面积:2.4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否符合可再生能源利用三选一条件:□是□否 2.5可再生能源热水量占总热水量的 %3.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光诱导利用:□有□无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承当釆暖空调负荷的比例为 %□有□无太阳能光伏□有□无光诱导系统,其总功率为建筑物总变压器装机容量的 % 4.其它333参考样式七江苏省居住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给排水〕一、工程名称:二、工程概况:所在城市气候分区建筑面积建筑建筑绿色星建筑类节能水利用可再生能源种〔m〕高度层数级目标 2别平类□太阳能光热工程规划用地面积□夏热冬冷□寒冷□主动□被动 65% □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三、设计依据1.《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 173-2022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22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JGJ/T 229-20224.《江苏省居住建筑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 32J71-20225.《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标准》GB 50400-2022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22113-20227.江苏省《雨水利用工程技术标准》DGJ32/TJ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50364-20229.江苏省《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与验收标准》DGJ32/J 08-2022 10.《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11.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标准四、水资源利用:1.是否有再生水:□市政再生水□自建再生水2.工程自建再生水系统:原水釆用原水水池容积: m3 再生水处理设备规模:m3/h 再生水水池容积: m33.再生水用途:利用再生水总用水量 m3/d4.是否有雨水回用:□有□无,雨水回用的用途雨水收集区域面积: m2 雨水蓄水池容积: m3 雨水清水池容积: m3 雨水处理设备规模: m3/h5.工程总用水量: m3 五、节水措施:1.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或节水标准2.给水系统压力控制:市政自来水压力 Mpa,直供层数层,是否充分利用市政自来水压力:□是口否分区压力≤ Mpa 用水点处压力≤ Mpa3.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装置:□是□否雨水回用总用水量: m3/d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4.热水系统:□有 1.生活热水供给□无循环方式六、可再生能源利用:1.1热源来自:□太阳能热水系统〔采用辅助热源〕□地源热泵热水系统□水源热泵热水系统1.2供给层数层至层。
非常详细的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文本
![非常详细的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80b5ae08cc17552707220852.png)
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总则1.1. 工程设计依据1.2. 工程概况1.3. 设计原则1.4. 设计范围1.5. 定义1.6. 设计协调1.7. 图纸标注单位说明第二章制图说明2.1. 建筑分区说明2.2. 图纸编号说明2.3. 图纸比例说明2.4. 设备编号说明2.5. 系统、立管、空调风口、电动风阀及自控阀等编号说明第三章初步设计说明3.1. 室外管线3.2. 给水排水3.2.1 给水3.2.1.1 生活给水3.2.1.2 消防给水3.2.1.3 生活饮用水系统3.2.1.4 其它给水3.2.2 中水3.2.3 排水3.3. 空调、采暖、通风3.3.1 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3.3.2 室内负荷计算总量3.3.3 空调采暖方案3.3.4 空调冷热源3.3.5 空调采暖冷热水系统3.3.6 室内气流组织3.3.7 通风系统3.4. 动力3.5. 自动监控要求3.6. 建筑能耗计量3.7. 消防设计专篇3.7.1 消防用水量3.7.2 消防储水池3.7.3 室外消火栓系统3.7.4 室内消火栓系统3.7.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7.5.1 湿式系统及预作用式系统3.7.5.2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3.7.6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3.7.7 机械排烟系统3.7.8 空调通风系统防火措施3.7.9 其他防火系统3.8 环保设计专篇3.8.1 噪声控制3.8.2 室内环境3.8.3 污水处理3.8.4 废气排放3.9 卫生防疫专篇3.10 节水设计专篇3.11 节能设计专篇第四章施工说明4.1. 管材及做法4.2. 保温材料及做法4.3. 阀门配件及做法4.4. 系统工作压力、试验压力4.5. 防腐、冲洗4.6. 支吊架4.7. 其它第一章总则1.1 工程设计依据:本工程设计执行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规程、标准、通用图集及建设部、郑州市有关规定,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设计依据-标准图、通用图集(一)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设计依据-标准图、通用图集(二)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1.2 工程概况―商业‖ 项目位于河南。
天津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专篇
![天津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专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026b6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0.png)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一)(住宅建筑、公共建筑)11月前言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和现行有关绿色建筑评价和设计,进一步规范我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和审查工作,帮助设计单位提供正确完整的设计文件,保证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深度和质量,根据《建筑节约能源条例》、《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建科[]396号文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建科教[]883号文件)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绿色建筑的设计情况,编写本专篇。
本专篇依据《绿色建筑评价》DB/T29204、《绿色建筑设计》DB/T29205进行编写,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个篇章,每个篇章又包含设计依据、绿色建筑目标、工程概况、场地与室外环境、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结构设计、建筑材料、给水排水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电气设计等内容。
本专篇适用于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
本专篇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交城乡和建设交通会,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城乡和建设交通会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写人员:洪再生祝捷刘洪海胡振杰孙绍国王亨沈优越彭鹏王勇曹磊审查人员:曹治政李宝瑜丁永君王俊霞刘建华周鹏周国民康清王东林牛奇编写说明1.依据《建筑节约能源条例》、《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建科[]396号文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建科教[]883号文件)等文件,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应有《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且成篇,设于施工图建筑专业设计总说明中。
2.本专篇适用于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对于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工程可供参考。
3.本专篇编写的依据是《绿色建筑评价》DB/T29204(版)、《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版)、《绿色建筑设计》DB/T29205及国家和相关。
4.本专篇包含了较全面的技术内容,各绿色建筑项目应根据所申报的星级和采用的技术措施进行相应调整。
5.本专篇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部分。
6.《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应根据各专业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情况进行综合论述,同时应提出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绿色施工、景观绿化设计、建筑材料选择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41561a569dc5022abea0001.png)
•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 标准》 GB50378-2006) • 深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 规范》 SZJG30-2009)
一、设计依据
• 1.3.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50378-2006 (国家标准,绿色星级标准1、2、3个等级评 价。正在修编,将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合编) • 1.3.2 《绿色建筑评价规范》 SZJG30-2009 (深圳地方标准,绿色星级标准铂金、金、银、 铜级4个等级评价) • 1.3.3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J15-862011(广东省地方标准,绿色星级标准一星B、 一星A、二星B、二星A、三星5个等级评价)
• 详见第五节 • 无非传统水源的项目不参加评价
• 水质安全保障:处理站消毒措施、防止误 饮、误用的措施、中水管道严禁与生活给 水管道连接;管道、阀门、用水龙头标注 “中水”字样 • 水量安全保障:供水系统设有备用水源或 市政自来水补给;
5.3.2 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 供水系统:分区合理;充分利用市政自来 水压力;用水点水压合适;设备、管材、 阀门选择选型合理; • 排水系统:有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排放 系统及处理设施(如化粪池、隔油池等)
水系统规划方案
• 地区水资源状况、气象资料、市政设施情况说 明、当地的节水政策、项目的工程概况和节水 目标; • 用水定额的确定、用水量估算、用水分配计划 及水量平衡表的编制; •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方案:雨水、中水、再生水 利用情况、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利用率及用水安 全; • 采用节水器具、设备和系统的方案 • 系统的优化措施:包括防渗漏、减压限流和计 量措施;
绿色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阶段要求
国家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
绿色建筑说明-给排水
![绿色建筑说明-给排水](https://img.taocdn.com/s3/m/e4fb21f42cc58bd63186bdc6.png)
第三部分给排水专业第一节:居住建筑(一)、设计依据1)《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J/T13-118-2014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3)《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DBJ/T13-197-20144)《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GB50788-2012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6)《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13-62-2014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8)《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9)《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201011)《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GB50364-200512)《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 GB/T50604-201013)《居住建筑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规程》DBJ13-80-200614)《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66-200515)《福建省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J/T13-156-20121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0617)《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200218)《管网叠压供水技术规程》 CECS 221:201219)《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164-20142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给水排水)》(2007)21)国家及地方相关的规范、标准、规定。
22)其他(二)、水规划方案2.1 给水水源2.1.1 本工程给水由(□城市给水管网□区域内自备水源)供给,由路市政给水管网设DN 管道引入区内供水。
2.1.2 给水系统采用分质供水。
设有(□直饮水□生活饮用水□杂用水)等供水系统,由分质供水措施分别供给饮用水、生活用水、杂用水等。
2.1.3 区内设有雨水回用系统。
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A4文本)
![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A4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04c0e0a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66.png)
#############项目############################商业 ,公寓楼 ,地下汽车库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二 o 一六年五月目录一.绿色建筑观点二.项目概略三.设计依照四.绿色建筑技术举措一) . 环境天气评估二) . 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整体策略三) . 绿色建筑技术举措1.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节地与室外环境2.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节能与能源利用3.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节材与资料资源利用5.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室内环境质量6.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运营管理五.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专篇一.绿色建筑观点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俭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供给健康、合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睦共生的建筑。
包含生态、节能、减废、健康四大轴心,来达到环境共生、共荣及地球永续发展的目标。
本案设计主要以自然的节好手法辅以局部高科技设备创建绿色建筑。
节能能源:采纳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温暖空调,减少采温暖空调的使用。
依据自然通风的原理部署房型,使建筑可以有效地利用夏天的主导风向。
建筑采纳适应该地天气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整体布局。
节俭资源:在建筑设计、建筑和建筑资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理。
减少资源的使用,力争使资源可重生利用。
节俭水资源,包含绿化的节俭用水。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面要重申与周边环境相交融,和睦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坦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资料和装饰资料。
室内空气清爽,温、湿度适合,使居住者感觉优秀,身心健康。
二.项目概略本项目位于工业园区 ,基地北临城市骨干道,西临##路,地理地点较好,周边配套设备较为完美,交通便利,环境优胜。
地块总用地面积约为######㎡,总建筑面积 ######㎡。
本次设计内容包含住所 ####栋, 物管、社区、卫生用房 ,####商业 , 公寓楼 , 地下汽车库。
施工图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板--给水排水专业
![施工图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板--给水排水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ddf5e3497fd5360cba1adb88.png)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给排水)一、设计依据1.依据性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二、工程概况1.建筑总量建设地点:。
用地面积: m2,总建筑面积: m2。
建筑类型为:□住宅、□办公楼、□商店、□旅馆类、□其他2.建筑单体概况表1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体数量增加序号)3.节水概况1)□利用市政再生水2)□采用自建非传统水利用系统,非传统水源类型:□雨水、□河道水、□建筑中水。
3)□景观水景4)□公共浴室5)□有生活热水需求,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其他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
三、绿色建筑等级1.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2.绿色建筑评分计算表(应根据建筑类型分别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的评分表):表3 住宅建筑评分计算表四、给排水绿色建筑设计1.与给排水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内容.表4 与给排水专业有关的技术内容注:1 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2凡标注有“※”的技术内容,标示该条文与其他专业也有关系,J-建筑,G-结构,S-给排水专业,N-暖通,D-电气。
2. 市政水资源基地内有 路供水,分别引自 路市政给水管,管径DN 和 路市政给水管,管径DN ,给水压力 MPa 。
3. 节水用水量节水用水量的用水定额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确定,年节水用水量 m 3/a ,非传统水源原水收集量为 万立方米/年,回用量为 万立方米/年,自来水用水量为 万立方米/年。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公共建筑)【范本模板】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公共建筑)【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15655b9f01dc281e43af07d.png)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公共建筑)附件2: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应达标基本条文及审查要点(施工图设计阶段)一、设计和审查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4、《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5、《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08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7、《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二、基本条文及审查要点:(二)公共建筑1 建筑设计1、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5.1.3)【审查要点】公共建筑如采用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或玻璃幕墙,应在建筑设计说明中提供防光污染说明。
日照要求属于规划阶段控制要求,当获得规划部门批准的日照分析报告时可认为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2、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1.4)【审查要点】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噪声的学校和运动场地,易产生烟、气、尘、声的饮食店、修理铺、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
在设计时应根据项目的性质,合理布局或利用绿化进行隔离。
3、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5。
1。
10)【审查要点】建筑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是否不超过500m。
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5.2.1)【审查要点】建筑节能设计是否符合《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的规定。
5、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5.2。
6)【审查要点】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则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的袭击。
虽然建筑总平面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会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但在设计之初仍需权衡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多方面分析、优化建筑的规划设计,尽可能提高建筑物在夏天的自然通风和冬季的采光效果。
攀枝花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板(公建)
![攀枝花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板(公建)](https://img.taocdn.com/s3/m/03548f4650e2524de5187ee3.png)
攀枝花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板(公建建筑)一、设计依据二、工程概况1. 申报绿色建筑的区域范围示意图:(应注明北向角度)2. 项目用地面积:m23. 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m2,地下:m2,计入容积率面积m2,容积率4. 是否有旧建筑:有□无□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建设目标及关键绿色设计指标建设目标一星□二星□三星□关键绿色设计指标建筑节能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可再循环材料利用比例一、建筑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1.应说明不得采用国家和四川省发布的已淘汰的技术、材料和设备,并符合国家的标准、规程、规范。
2.应说明对场地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原有地形地貌的维持、森林及古树的保护、水系的保护以及改造后必要的生态复原措施。
如项目的建设用地属于废弃场地,应说明废弃场地的原有状况和改造措施。
3.应说明对场地内部危险源、污染源的避让处理措施,包括垃圾房、生活水泵房等设施的规划布局方式。
4.应说明不对建设场地内的自然水系进行截流、改道、封填、河床硬化,若确需改造场地内环境状况时,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修复措施。
5.应说明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土地利用的相关指标,严格按照当地规划部门批准设计条件执行。
6.应说明建筑绿地率情况,满足当地规划部门要求。
7.应说明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数量情况,满足当地规划部门要求。
8.应说明避免对周边居住建筑日照产生影响的措施,包括幕墙的反射比控制以及避免夜间泛光照明的光污染措施。
9.应说明装饰性构件和功能性构件的设置情况,对于装饰性构件,还应说明造价比例。
10.应说明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简要描述窗墙面积比的控制、外墙和屋顶的隔热措施、外遮阳设置以及玻璃的种类选择。
自选说明内容1.应说明本项目采用获得节能性能标识的门窗产品。
2.应说明外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7106规定的6级。
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幕墙》GB/T 21086规定的3级。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专篇模板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专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bfdbd3289eb172dec63b7c8.png)
附件3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专篇模板(第一部分)山东省绿色建筑基本级设计专篇(设计内容分别在各专业图纸中体现)一、设计依据1、《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省政府令第323号)2、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3、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37/T 5097-20214、山东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7/T 5043-20215、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 5155-20196、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17、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 5026-20148、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89、《山东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要点》二、项目概况三、绿色建筑基本级施工图设计审查自评表1、建筑专业(仅在建筑专业图纸中体现)23456782、结构专业(仅在结构专业图纸中体现)9103、暖通专业(仅在暖通专业图纸中体现)1112134、给排水专业(仅在给排水专业图纸中体现)14155、电气专业(仅在电气专业图纸中体现)1617181920(第二部分)山东省绿色建筑*星级设计专篇(设计内容分别在各专业图纸中体现,星级自评分汇总表由建筑专业完成)一、设计依据1、《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省政府令第323号)2、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3、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37/T 5097-20214、山东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7/T 5043-20215、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 5155-20196、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7、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 5026-20148、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89、《山东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要点》二、项目概况21三、绿色建筑*星级施工图设计审查自评表1、建筑专业(仅在建筑专业图纸中体现)(1)*星级自评分汇总表2223242526(2)建筑专业分表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c83b4f0242a8956aece49e.png)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一、设计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2.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109-20153.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7.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9.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10.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11.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绿色建筑目标本项目以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医疗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卫生院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室内环境质量。
三、节地与室外环境1. 本工程总平面规划设计满足上级规划部门的审批要求。
本工程规划选址时优先选择已开发地,未非法占用及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2. 依据《场址检测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工程建筑场地内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3. 本建筑对周边建筑不产生日照遮挡,外围护选用材料满足《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相关要求并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照明,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
4. 建筑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 本建筑环境噪声依照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2008的规定进行设计,在需要区域采取适当的隔离或降噪措施。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参考模板(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参考模板(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966c53f655270722182ef74e.png)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参考模板(建筑) 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项目地址: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二、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3、《AA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36(2020年版)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6、《AA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36-024-2014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9、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三、基本级设计内容1、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地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场地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
(1)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泥石流、□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
(2)土壤中的氡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详见《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如含氡,防氡措施为:;(3)电磁辐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的规定。
电磁辐射源:□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其他:,详见《电磁辐射监测报告》;如有,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2、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
详见。(如建筑设计总说明、工程做法和构造一览表等)3、外部设施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并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
建筑外部有以下设施:□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广告、□店招、□检修通道、□马道、□吊篮固定端、□预埋件、□其他:。外部设施的位置、尺寸、构造详见图纸:。4、建筑外门窗必须安装牢固,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分级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和《AA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36-024中的相关规定。
2019汇总绿色建筑说明专篇(工业建筑)--参考版
![2019汇总绿色建筑说明专篇(工业建筑)--参考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cfff99227916888486d792.png)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工业建筑)一、设计依据1.《成都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9版)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位于成都市金堂县。
工业建筑中有1栋综合车间、2栋多肽车间、1栋溶剂回收车间、1栋动力中心、2栋库房等组成。
总用地面积为72498.17m2,总建筑面积:230883.86m2,地上建筑面积229502.18m2,地下建筑面积1381.68 m2,计容建筑面积:238901.06m2,容积率为1.17。
本项目工业部分以成都市绿色建筑三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生产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三、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按照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即从规划设计开始到项目的施工建造、营运管理直至未来的拆除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社会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开发单位应在本项目绿色设计完成后,重点观注并督促施工企业和物业管理分别在施工期间、营运期间均应满足下述原理所对应的各评价标准中相关技术条款要求。
在开发单位的配合下按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专项装修。
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一)建筑(二)结构(三)给排水注:1、除“审查结论”栏外,本表由设计单位填写,盖章后与其他设计文件资料同时提交施工图审查机构。
2、施工图审查机构负责检查《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的相关内容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落实情况。
3、施工图设计文件未落实《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指标,且影响项目绿色设计审查,判定为“不符合”。
(四)暖通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IPLV(C)值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能效限定值提高16%;3、燃煤和燃油燃气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值分别提高6%和4%。
天津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专篇
![天津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专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0ba62f0242a8956bece4f8.png)
附件2天津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专篇(2015年版)(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前言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和天津市现行有关绿色建筑设计和评价标准,进一步规范我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工作,便于设计单位提供正确完整的设计文件,保证设计深度和质量,根据《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建科[2012]396号文件)、天津市建委关于颁布《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通知(津建科[2015]111号文件),结合我市绿色建筑的设计情况,编写本专篇。
本专篇依据《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29-205-2015及修订条款、国家和天津市现行相关标准进行编写,内容包含项目基本信息、设计依据、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水排水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电气设计等。
本专篇适用于天津市民用建筑的施工图设计。
本专篇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交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写人员:洪再生、祝捷、王亨、刘洪海、王丽文、孙绍国、沈优越审查人员:曹治政、丁永君、王俊霞、周鹏、康清、牛奇编写说明1.《天津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专篇》内容包含主要技术措施的说明以及主要技术指标表。
各专业设计人员应按照专篇的要求,对项目设计内容进行说明,并填写主要技术指标表。
专篇独立成篇,设于施工图建筑专业设计总说明中。
2.主要技术措施的说明包含三部分:(1)应说明的内容:每个项目都应进行说明的内容。
(2)选择说明的内容:根据项目的设计情况进行说明。
(3)应说明对后续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要求:应提出与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的后续专项设计(如景观绿化设计、幕墙设计、弱电设计等)、绿色施工、建筑材料选择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3.设计项目如有其它相关绿色建筑设计内容本专篇中未涵盖的,应添加补充。
4.本专篇使用过程中,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若有新的版本时,设计人应按新的有效版本对专篇中有关设计依据等内容进行核查与调整,以使设计内容符合相关有效版本的要求。
福建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示范文本(试用)(定稿)
![福建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示范文本(试用)(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2df2e8d1b90d6c85ed3ac6c1.png)
福建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示范文本(试行)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2014年11月XX日为方便工程设讣人员编写绿色建筑设汁专篇,规范各专业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文本,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编制组依据国家和福建省相关规范标准,经过广泛调査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借鉴相关成果和征求意见,编制完成本示范文本。
本示范文本是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设计内容的汇总和完善,包括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和用能用水分项计量等具体措施和构造做法;专业涵盖建筑、结构、给排水、暧通和电气等五个部分,并专业可独立使用,英中建筑及结构专业按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合并编制,给排水、暧通和电气专业按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分别编制。
本文本作为示范性通用文本,内容上涵盖绿色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所有内容,并留了开放性填空(用空格或空下划线)供具体工程填写。
使用时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相关内容进行具体说明和充实,选择适用的条文编入,不适用的条文不得编入,要体现工程特点,不得盲目照搬照套。
本示范文本()中所列条文编号均引自《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3-118-2014。
本示范文本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建筑设汁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随时函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盯能与科学技术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通湖路188号,邮编35000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示范文本编制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负责人:林卫东黄春风编制总协调:卢文英王淑英编制组人员:建筑专业:梁章旋黄晓冬崔冇青胡达明结构专业:卢伟煌任战给排水专业:程宏伟黄文忠暧通专业:郭筱莹肖剑仁电气专业:林洪钟倪守雨第一部分建筑专业(一)、设计依据1)《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2) 《建筑幕墙》3) 《建筑采光设il 标准》 4)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 21086-2007 GB50033-2013 GB50176-1993GB50180-1993 (2002 年版) GB/T50378-2014 GB50189-20058) 《夏热冬暧地区居住建筑肖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9)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肖能设汁标准》JGJ134-2010 10)《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151-2008 11)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12) 《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3)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14) 《福建省居住建筑肖能设计标准》15)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立(试行)(2012) 16)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17)其他(二).工程概况及设计目标2.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类型:□政府投资的公益项目 □大型公共建筑 口10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区□其 它类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给排水)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性文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
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总量
建设地点:。
用地面积: m2,总建筑面积: m2。
建筑类型为:□住宅、□办公楼、□商店、□旅馆类、□其他
2.建筑单体概况
表1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体数量增加序号)
3.节水概况
1)□利用市政再生水
2)□采用自建非传统水利用系统,非传统水源类型:□雨水、□河道水、□建筑中水。
3)□景观水景
4)□公共浴室
5)□有生活热水需求,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其他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
三、绿色建筑等级
1.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2.绿色建筑评分计算表(应根据建筑类型分别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的评分表):
表3 住宅建筑评分计算表
四、给排水绿色建筑设计
1.与给排水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内容
表4 与给排水专业有关的技术内容
注:1 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
2凡标注有“※”的技术内容,标示该条文与其他专业也有关系,J-建筑,G-结构,S-给排水专业,N-暖通,D-电气。
2. 市政水资源
基地内有 路供水,分别引自 路市政给水管,管径DN 和 路市政给水管,管径DN ,给
水压力 MPa 。
3. 节水用水量
节水用水量的用水定额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确定,年节水用水量 m 3
/a ,非传统水源原水收集量为 万立方米/年,回用量为 万立方米/年,自来水用水量为 万立方米/年。
节水用水量计算见表6:
表5 节水用水量计算表
注:1)用水用途应包括室外绿化浇灌、道路浇洒、车库冲洗、洗车用水等。
2) 当设有中水回用系统时,应增加中水原水回收量计算表和中水回用系统用水量计算表。
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GB50555-2010,表A.2-2、表A.2-3
4. 节水系统设置
1) 供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供水, 由市政管网压直接供水, 由水池—变频水泵供水。
2) 排水系统室内采用 系统,室外采用 系统。
5. 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
1) 热水节水用水量计算见表8。
2) 太阳能热水
集热板的安装位置:□屋面、□阳台、□墙面、□其他 , 类型:□平板式、□真空管、□其他 ,
放置方向形式:□按纬度最大集热效果方向、 □垂直或近似垂直方向、□水平方向 热水系统:□集中、□集中-分散、□分散; 辅助加热装置:□燃气、□热泵、□电;
有效集热面积约 m 2
,由太阳能提供的热水量占建筑生活热水消耗总量的比例为: %;热水保证率: ;集热效率: 。
3) 其他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形式:热水来源 ,提供的热水量占建筑生活热水消耗总量的比
例为: %。
请详述其它可再生能源用于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参数、系统形式等
表6 热水节水用水量计算表
6.非传统水源利用
1)非传统水源利用主要信息见表7(以雨水为例)。
2)非传统水源用于:□室内冲厕、□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用水、□其他,其用水
量占其总用水量的比例%;
表7 雨水收集量统计表
3)水量平衡见图1(例):
4)非传统水源水处理工艺:。
5)当采用水中时,详述中水处理工艺、水量平衡图
6)非传统水用水安全措施:。
7.雨水外排总量控制
1)年雨水径流总量的控制率为:□55%、□70%,设计控制雨量(日值)为□11.2mm、□18.5mm。
2)项目用地面积: m2,场地内设计降雨控制量(日值) m3。
3)降低地表径流的措施:□透水地面、□屋顶绿化、□其他,场地平均径流系数为,径流
系数计算详见表8。
4)雨水调蓄措施:□下凹式绿地、□浅草沟、□雨水花园、□自然水体、□其他,实现的降雨
控制量(日值)为 m3。
5)雨水回收部位:□屋面、□道路、□其他。
表8 径流系数计算
8.节水设施
1)采用节水器具并符合行业现行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及《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
通则》GB/T18870的规定。
2)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达到:□1级、□2级、□3级。
详细参数见表9。
表9 节水器具用水参数
3)给水泵的效率不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 规定的值。
图1 水量平衡计算
6809 t/a
4)公共浴室:□采用带恒温控制和温度显示功能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设置使用者付费设施。
5)□空调设备或系统,空调系统冷却方式:□水冷、□风冷、□其他。
6)□采取循环冷却水水处理措施,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的措施:□加大集水盘、□设置平
衡管、□设置平衡水箱、□其他。
7)冷却水补水采用:□市政自来水、□市政中水、□建筑中水、□雨水,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
的量占其总用水量的 %。
9.用水计量
1)□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表,用水计量水表主要信息见表10。
2)□按付费或管理单元设置用水计量表,用水计量表信息见表11。
10.防止管网漏损措施
1)用水点最大供水压力为 MPa,压力超过的支管设置。
2)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
3)做好室外管道基础处理和覆土,控制管道埋深。
4)根据水平衡测试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下级水表设置覆盖上级水表的所有出流,没有无计量支路。
水表设置详见给排水总平面图、给水系统图。
11.绿化灌溉方式和供水水源
1)绿化灌溉水源为:□市政中水、□建筑中水、□雨水。
2)采用的绿化灌溉方式为:□滴灌、□微喷灌、□渗灌、□管灌、□喷灌、□其他。
3)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关闭装置:□有、□无
4)无需永久灌溉植物种类为:□佛甲草、□红叶景天、□圆叶景天、□其他。
5)采用节水灌溉的绿化面积占总绿化面积的 %,无需永久灌溉植物面积占总绿化面积的 %。
12.景观用水
1)□设有景观水体
2)景观水体补水来源:□临近的河道水、□市政中水、□建筑中水、□雨水
13.排水噪声
1)□采用同层排水,降低排水噪声;
降低排水噪声的其他措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