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5000字)

合集下载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计算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所有的测试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计算,可见计算的重要性。

并且,《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指出: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对于一些基本的运算,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计算教学以及成果并不理想。

部分学生数学成绩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计算错误较多,导致丢分。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失分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有的学生出现轻视计算题情况,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需要动脑筋思考;有的学生排斥计算题,怕麻烦,不想算,懒惰;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做题时赶时间,急躁,因此出现抄错题目等现象;更有甚者,个别学生基础差,基本知识、法则定律未掌握,概念法则理解不清等。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

在六年级,进行了该项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二、研究内容(一)成因分析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认为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原因有:1、基础知识不过关班上的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对基本法则、概念等不能理解,基本的乘除法不会做,导致不能做题。

2、不能灵活运用简便方法很多学生认为简便方法就是计算题的一类,在表明“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做,但同样的式子放在笔算中学生就想不到用简便方法计算。

如:32×125。

3、做完题没有验算检查的习惯许多学生做完题,不进行验算。

有些学生在验算时不能灵活运用验算的方法。

通常验算的方法有:估算法、简便运算法、重算法等。

在通常做题时还发现学生没有估算意识。

4、做题缺乏耐心有部分学生看到数字比较大,计算比较复杂时,静不下心来认真计算。

5、对计算题持有不良态度一部分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认为计算题不用学也懂,只要掌握方法就行了,平时懒练习,嫌麻烦,认为计算题枯燥无味,没有技术含量,平时算错点儿没关系,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考试时细心就行。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研究结题报告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研究、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

一、问题的提出数与计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

计算能力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数学基础知识的研究息息相关,而且还影响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及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计算错误率偏高和计算速度偏慢都严重干扰和阻碍了整个数学课程的研究,学生也很难在研究中体验成功获得胜利感,减少了研究数学的兴趣。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的课堂内、课堂外仍然存在一些想法,认为数学研究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一位学生有再好的头脑,计算能力不强,他怎能顺利解答问题?何以体现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然承受着应试教育的压力,只有加强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提高研究成绩。

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研究到一些数学思想,可以强化口算、笔算、估算等计算方法和能力。

基于以上的认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新课程标准为参照,我提出了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研究”,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让学生重视数学计算,培养计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惯,提高计算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养成,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数学上,计算是一种行为,通过已知量的可能的组合,获得新的量。

计算的本质是集合之间的映射。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计算包括加、减、乘和除等法则运算,有口算、笔算、估算等形式。

所谓计算能力,就是指数学上的化归和转化的能力,即把抽象的、复杂的数学表达式或数字通过数学方法转换为我们可以相识的数学式子。

二、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掌握数学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 ..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计算错误”而困惑。

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

在此基础上,我想到提出《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探索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要求:会口算百以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能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探知和理解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进行一些简单运算,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

2、运算技能不仅能促进思维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落实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重视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因为它是数学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

一个没有良好运算能力的人不会有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各种因素,认真研究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估算和笔算能力,实现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研究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XXX四年级数学教研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劳动和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对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有益的事。

自2001年推行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的计算内容与要求有了较大的调整,删去了大量繁琐的计算内容,同时,也适当降低了计算的要求。

我校在试用了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第四个年头,我们明显的感觉到课改后学生的总体计算能力不如以前使用旧教材的学生,无论是计算的准确率还是计算的惯上都有所下降,而且越到高年级计算问题越多,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障碍。

因此,我们提出此研究课题,力图就使用材的中探索出更多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从而促使教师关于计算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上都能有所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分析,寻求提高计算能力对策,并在实践中检验对策的可行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为学生在后续的数学研究中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搭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平台。

三、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存算能力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采用谈话,问卷摸清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实施过程调查。

后期进行效果调查,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教师反馈的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错例和课例的阐发,找到问题的实质,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实验研究法:在常态的讲授情况下,每年级选取两个讲授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形成研究成果过后,再大范围地推广。

5、经验总结法:通过实际进行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对象与时间研究的对象为四年级学生,研究时间为一年。

学校“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工作总结

学校“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工作总结

学校“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工作总结目前,世界各国都把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列入教育改革的日程,我国新一轮根底教育改革也拉开了帷幕,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高效的、充满生机的根底教育课程体系,在众多学科、各种类别的研究课题中,我校结合本校校情于XX年七月开展了“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这项区级课题研究。

两年来,我们进展了扎实的研究,现将研究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原那么和方法(一)、课题的目标、意义。

此项研究旨在通过课堂学科教学主渠道,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引发学生创造性的“学”,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计算能力,逐步形成计算技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开展。

在探索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把教学重点从自然科学知识转移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上,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开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在现在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结合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学生计算能力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性,主要从计算能力的培养,保证计算习惯的养成,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进展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原那么和方法。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合理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现代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的原那么。

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比照实验法、综合评价法、文献法等进展研究。

二、研究工作的进程。

(一)、调查摸底阶段。

1. 问卷调查,摸底了解,选择课题多年来,小学数学教师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了,连简单的运算也过不了关,甚至数学根底好的学生运算结果也常出过失。

通过调查了解,究其原因:近几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再加上先进的简便的计算工具(计算器)的逐步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小学教材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也调低了。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

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新教材对计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计算正确、迅速,更突出计算方法是否合理、简便,灵活,注重口算、笔算、估算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使用各种计算方法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并不高,由于计算错误而导致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很多,有的甚至因此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变慢和计算正确率下降的原因,在此同时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

三、学生计算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抽样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学校一线的部分数学教师进行你认为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访谈,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我们认为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原因有:1、口算不过关在调查中发现,口算能力不好的学生在进行笔算时问题相对比较多,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

竖式计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加、减、乘、除的计算试题都是若干道一步计算的口算组成的。

从问卷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口算不牢固,导致一步错,后面的计算就步步错。

2、计算法则不过关从问卷中发现学生对乘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计算不是很清楚,比较模糊,导致出错。

3、算理不清楚,笔算时数字位置不正确竖式计算时,学生对位值制理解不清楚,数位不能对齐。

4、不能灵活运用简便方法很多学生认为简便方法就是计算题的一类,在表明“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做,但同样的式子放在笔算中学生就想不到用简便方法计算。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阶段是学生计算能力的最佳培养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确立了《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实验课题,探索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本课题的现实背景、理论意义和实现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现代教育学理论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主导的作用很重要。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对于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在计算教学中,教师绝不能满足于把计算法则,公式讲清楚,而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计算能力。
3、教师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在新课程下以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和速度的指导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2、调查分析法:教师通过对本班学生计算情况的摸底测试、调查分析,了解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
3、案例例研究法:采取课前说课、成员讨论;教师上课,课后执教教师反思;评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当运算意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时,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大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和建构知识。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二)理论依据:
我校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开展本课题研究,以现行农村小学教育为实践基础,以现代心理学、哲学理论、教育学为理论依据,为出发点,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农村学校计算教学的模型,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

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

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

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两个方面,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较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学习质量,目前小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兴趣不高、能力较低”的现状。

通过长期观察,我认为目前在计算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只关注结果,忽视计算过程的思维训练。

2、忽视基本的口算、估算的训练。

3、缺少合理、灵活的计算技能的指导和训练。

4、计算正确率低,计算速度慢。

为此,探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突出问题之一。

基于以上原因,我确立了《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意义(一)课题研究目的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和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掌握算法,明白算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提高计算能力。

3、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4、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二)课题研究意义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全过程,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找出小学生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调查与分析农村小学生计算正确率低和计算速度慢的形成原因;2、研究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与途径。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第一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

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新教材对计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计算正确、迅速,更突出计算方法是否合理、简便,灵活,注重口算、笔算、估算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使用各种计算方法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并不高,由于计算错误而导致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很多,有的甚至因此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变慢和计算正确率下降的原因,在此同时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

三、学生计算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抽样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学校一线的部分数学教师进行你认为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访谈,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我们认为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原因有:1、口算不过关在调查中发现,口算能力不好的学生在进行笔算时问题相对比较多,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

竖式计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加、减、乘、除的计算试题都是若干道一步计算的口算组成的。

从问卷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口算不牢固,导致一步错,后面的计算就步步错。

2、计算法则不过关从问卷中发现学生对乘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计算不是很清楚,比较模糊,导致出错。

3、算理不清楚,笔算时数字位置不正确竖式计算时,学生对位值制理解不清楚,数位不能对齐。

(完整)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完整)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完整)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昌黎县“十二五”规划课题《提高小学四、五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方法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才庄完全小学毛兴旺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

《新课程标准》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指出“使学生能够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但是,在现有的数学计算内容中有许多学生过不去的“坎”,始终困扰着教师和学生。

甚至部分学生错误百出导致的数学成绩较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究竟学生在这些内容上的主要困难表现是什么?容易出现什么样的错误?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学中应该采用哪些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教师研究的问题。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计算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数学解决问题的结果要通过计算来落实;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同时,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

小学阶段也是学生计算能力的最佳培养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的关键时期。

从学生的终身发展方面考虑,良好计算素养终身受用。

所以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

三、课题的界定、研究目标1、课题的界定: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只注重机械重复、大量的题目训练,只重视计算的结果,忽略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

此外,学生的计算错误率也非常高,约占分值的10%至15%之间。

这些问题都给学生的研究发展造成了障碍。

为了探究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我们对本校2-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书面和实际询问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70%以上的学生喜欢做数学计算题,但对计算题类型有所偏好,如认为很多计算题过于重复、类似于机械的做。

18%的学生则认为有些计算题对于自己没有意思,感受不到成就感。

因此,我们提出了《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的课题,旨在探索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口算、笔算、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等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运算,并养成估算惯。

这些要求都离不开计算能力的培养。

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也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

针对学生在计算中常常出错的问题,我们认为原因不仅仅是马虎粗心,还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计算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和研究惯等方面的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方法的概括,同时提供多样化的计算题目,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究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的数学研究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改的一项亮点,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

在班级中,会出现不同的算法,这促进了讨论交流和师生互动。

具体做法是尊重学生的不同算法,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请每个同学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结果。

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结题报告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甚至是老师完全归于孩子不认真,粗心大意所造成。

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

实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有关计算方面综合能力的欠缺。

比如运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或者不能够合理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所造成。

即使学生在计算中很细心很认真,但由于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的欠缺而出现看似很简单的错误。

在教学中老师不能够急于求成,而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如算理不明白、法则不懂、性质不清、定律不熟、公式没掌握等等),查漏补缺,扫清障碍,为进一步学好计算做好基础工作。

二、概念的界定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在此同时寻找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理论基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要求: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能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探知和理解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进行一些简单运算,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

综上所述,每一个目标要求都没有离开“算”,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

四、研究的内容及主要思路(一)研究的内容1.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

2.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1)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口算训练。

在每天中可以安排5分钟左右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2)在减负的前提下,控制一定的训练量,培训学生一定的数。

(3)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对学生数学计算训练重视训练把握基础性,突出针对性,寻找规律性,适当综合性。

《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方法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方法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方法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方法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1研究的背景根据我国《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必备的数学素养之一。

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来培养和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

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小学阶段从各年级考试的卷子来看,有关计算的分值占的比例很大(约85%)如数学中的解决问题要通过计算来实现;几何知识的教学涉及到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都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而学生计算题中的失分率却非常让人吃惊;平时的数学单元检测其中、期末的检测,还是作业、练习中也发现,学生做题时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错误。

可见,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反映出来的这些情况十分让人担忧,而且由于计算错误,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所以,加强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习惯的培养和计算、验算方法的指导,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为了探寻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的路径,我们选择《《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方法与实践研究》》作为课题来研究很有必要。

本课题的研究,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经验与理论,以及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我校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际,进一步研究。

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力求建构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力求能够解决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的问题,整体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因此,我们认为提出此课题并对此进行研究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2、课题的界定(1)计算教学: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小学生的一项必备的数学能力,也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最为重视培养的能力之一。

提高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报告

提高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报告

旌阳区黄许小学校本科研课题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主研人员: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为什么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一、研究背景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学好前面的知识,才能进一步研究探索后面的新知识。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习习惯,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也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而计算能力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

计算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能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灵活、快速的解决问题提供帮助,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能忽视。

在小学阶段,计算能力是小学生的基础能力,占教育教学的一大部分,在学生的素养发展上也很有实际应用性。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计算教学如此重要,往往我们农村小学的低、中年级的学生这方面特别薄弱,执教以来,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

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由于计算错误,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并且直接阻碍了其它数学知识的学习。

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是:①我们的许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认识上的错误,把学生计算上出现的错误都归为“粗心”,一部分老师只重视方法和思路的引导,对计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缺乏足够的指导,以至丧失了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训练的最佳时机。

②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全归于孩子不认真,粗心大意所造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小学阶段是学生计算能力的最佳培养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的关键时期。

为此,我们确立了《培养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实验课题,探索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本课题的现实背景、理论意义和实现意义(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他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但是,一直以来,所谓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题目的训练,只重视计算结果,而不重视计算过程,学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甚至连老师也不喜欢上计算教学,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少看见计算教学的身影。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计算教学有了很大改进,但在计算教学存在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而忽视计算方法优化过程,课堂上遍地都是“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你认为那一种方法噶办法好,为什么?”。

35分钟的课堂教学经常都是你说我说,显然我们发现学生们的思维虽然活跃起来了,场面也显得热热闹闹,但是学生讨论交流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课堂上缺乏必要的练习,之后,我们却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有不少学生对算理不理解,结果计算错误率偏高,计算速度也降低。

(一)理论依据我校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开展本课题研究,以现行农村小学教育为实践基础,以现代心理学、教育学为理论依据,以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为出发点,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农村学校计算教学的模型,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而且,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看各册的教学目录就可以明了;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一张数学试卷,从简单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

对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估算和笔算的能力,实现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

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2、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提高计算能力的研究。

3、实现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灵活使用行动研究发、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本校1-6年级学生,共12个班。

七、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负责人:何乃韶组长:黄召潘江武副组长:滕德兰组员:周燕英、王巧玲、陆世发、方金荣、朱圣书、黄丕素、黄叶娇、朱龙书、刘红红、甘吉官八、课题研究的过程(一)调查研究,分析原因爱计算方面: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计算课,原因是学生知道了计算的重要性,知道了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是常常用到的。

也有小部分学生不喜欢计算课,主要原因:(1)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感觉没有自信心。

(2)教师上课枯燥乏味,没有相应的情景教学。

(3)学生对老师有意见,主要是教师上课没有面向全体学生,都是尖子生可以回答问题或板演,学困生得不到激励。

(4)学生计算出现错误,听到的只是骂声,得到的是翻倍练习,使学生感到厌学。

计算正确率方面: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计算正确率不是很高,只有8%的学生做到计算不会出错,大部分学生出错的原因是因为计算马虎,有29%的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不懂计算方法。

学习习惯方面: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学生已经养成练好的学习习惯,能做到认真审题并在计算得出结果后进行检查,在计算出错的题目能够订正还知道出错的原因。

可是还有少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计算后就没有检查,更有一些学生没有信心把题目算完。

原因是:(1)基础不扎实,没有掌握计算方法。

(2)认为没有必要检查,感觉检查也和原来一样。

(3)没有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习方式方面:调查发现(1)大部分学生学生在计算中喜欢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比较直观、自己能够亲自动手参与学习,便于理解算理。

(2)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时形成了自己一定的计算策略,会用自己喜欢、或是简便的、或是老师介绍的方法计算。

(3)有少部分学生计算带有随意性,或都不愿意去计算。

教师教学行为方面:调查发现(1)大部分教师能够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情境引入教学,能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练习根据实际设计新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少部分教师为上计算课而上,没有注意把教材上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上课满堂灌,把知识抛给学生,练习也很单调,学生学习没有激情,缺乏积极性和能动性,这说明我们农村教师教学观念还是比较落后,教学方式陈旧。

(二)探索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根据以上的调查分析针对我校师生存在计算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一年半的实践研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1.注意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打好计算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因此,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2.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

一看就是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画就是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用简便计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记算;五查就是认真检查。

(2)培养认真演练的习惯。

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

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静思考、耐心计算。

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

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进行笔算。

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同时,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无误。

(3)培养细心检验的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

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习惯,把检验当作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

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教师在平时多结合现实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计算,让学生明白计算正确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4.教师要在评价学生上寻出路。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还要倾情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长,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成绩,并和学生一同去品尝他们的成功和快乐!科学评价,重在激励,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形成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5.计算方法要适时优化。

计算教学时,只要学生提到合理方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找到更多的计算方法,而计算教学应理性回归到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算法的同时,通过比较分析对这些方法进行优化,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激发计算兴趣,提高计算的速度与正确率。

6.重视错题分析,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怕见到错题,学生也怕见到错题,其实,错题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反而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与计算技能。

重视对学生的错题分析,对症下药。

对于学生的错题应该专门用一节课来分析,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与分析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针对这种错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后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改错题的形式也要多样化,采用情境教学、直观教学、游戏的办法等方式,可采取小医生找病因的比赛形式,也可以是看哪位小老师最认真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巩固自身的计算技能。

7、在练习上重落实、重多样化。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让练习进入课堂,堂堂练,堂堂清,周周清,学生才能“负担轻”,学生的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他们就有时间、有精力、有劲头去发挥个性特长,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其潜力就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其个性心理品质就能得到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就能落到实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正行,趣正浓;课已毕,趣犹存”,让学生乐学、爱学。

九、研究的成果经课题研究,运用以上措施方法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产生的效果:1、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1)教师在课题的研究探索中个人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对学生的认知上、自我的重新定位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教师理论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教师自觉学习理论书籍,善于总结,敢于反思,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关于数学计算教学的读书笔记和反思,有关计算教学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并共同研究了许多计算教学教案。

结合教学实践所撰写的论文等多篇在各级论文比赛中获奖。

何乃韶:2010年《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四问”策略》获区级一等奖,在国家级教育刊物《教学与交流》上发表;《课堂哪得精而彩唯有师者“活水”来》获区级国培计划征文二等奖,2011年《以问导学主动发展》获南宁市案例评比二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