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荷花》赏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荷花》原文及教学建议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荷花》原文及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070a73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e.png)
【导语】课⽂《荷花》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幅各具姿态、⾊彩明艳、活⽣⽣的⽔中荷花的画⾯,表达了作者热爱⼤⾃然的感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课⽂《荷花》原⽂及教学建议》,希望帮助到您。
【原⽂】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进门就闻到⼀阵清⾹。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个个碧绿的⼤圆盘。
⽩荷花在这些⼤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花瓣⼉。
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莲蓬。
有的还是花⾻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荷花,⼀朵有⼀朵的姿势。
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池荷花看做⼀⼤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仿佛就是⼀朵荷花,穿着雪⽩的⾐裳,站在阳光⾥。
⼀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的⾐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朵,⼀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舞蹈,静静地站在那⼉。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的快乐。
⼩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会⼉,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教学建议】 1、⾸先是课前准备。
引导学⽣回忆⽣活中见到的荷花,如没有见过荷花,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去实地观赏并了解荷花的⽣长情况,以增加对荷花的感性认识,也可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如⽂字或图⽚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荷花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课⽂的教学本课⽣字,注意指导学⽣读准字⾳,写准字形。
⽂中的“挨”读⼀声,注意和“挨”(读⼆声)在意义上的区别;“莲蓬”的“蓬”读轻声。
要求会写的⽣字中,注意形近字的区别:裳和常、蜻和晴。
注意分辨、记忆字形,⽐如,裳与⾐服有关,下边是⾐字;蜻与⾍⼦有关,左边是⾍字旁;蹈与⽤脚跳舞有关,左边是⾜字旁。
写的时候注意字的笔画和书写顺序,“蹈”的第⼗五笔是“”,“佛”的第四笔是“”。
3、期中这是⼀篇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课⽂,教学导⼊时,可先调动学⽣的⽣活经验,增加对荷花的感性认识。
小学2021三年级人教版语文《荷花》原文及教案
![小学2021三年级人教版语文《荷花》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80ef1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3.png)
小学2021三年级人教版语文《荷花》原文及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原文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身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
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能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一池的荷花有什么姿态。
能理解“冒”“饱胀”“挨挨挤挤”等词的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象和体会一池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身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难点]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大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2.想自身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具安排]教学挂图、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接导入新课,揭示教学目的。
(一)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继续学习第21课《荷花》。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荷花的?(闻花香,赏花姿,赞花美,想花舞)(三)接下来我们就按这样的顺序来读课文,体验和想象这一池荷花的美。
课文讲析课文讲析《荷花》2
![课文讲析课文讲析《荷花》2](https://img.taocdn.com/s3/m/5319b675453610661ed9f492.png)
课文讲析《荷花》2我们接着学习下一段: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这一段着重要讲两个地方:一个是对称。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是一个对称。
看上去似乎有些重复,但细细品来,在重复中却有一些味道。
什么味道呢?就是“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每一朵都惹人怜爱。
看上去像是在凑字,但这样的凑字是有技术含量的。
作文是什么?就是凑字。
这是我们要告诉孩子的。
但我们要接而告诉孩子的是:写好作文,就是把字凑好,而不是在低水平上机械地去凑字。
关于这个技法,我们举个例子,兴许大家就明白了。
写群里大家举的手可以这样:在群里,看到大家举起的手甚是可爱,你看这只手,白白胖胖,很可爱;再看那只手,也白白胖胖,也可爱。
缩成一句话就是:朵朵荷花都可爱;每只小手都可爱。
这样的可爱,难以用华美的词语来表达,所以只好左顾右盼,朵朵可爱。
我们再用清朝大才子纪晓岚的一首诗《吟雪》来验证这个道理: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要怕字词的平庸,字词的平庸、平淡并不可怕,平淡的句子才是可怕的。
举个例子:我们往大街上一看,高楼大厦此起彼伏,各有各样,煞是好看,但这些高楼都是用平庸的砖一块一块砌出来的。
好看的楼不是因为好看的砖,而是在于如何砌这些平庸的砖。
作文之道也是如此,不在于字词的华美,而在于如何去组织这些字词。
所谓的会组织,就是去创造,正如楼与楼并非都一样。
因此,从好词好句入手写作文是误区、是盲区,搞不好会生蛆。
所以,我们要下决心,不再说自己的孩子用词平淡,不再批评孩子用词单调。
用词不平淡、不单调,并不能证明作文如何如何。
这是刚才我们讲的第一个要点,现在来说第二个要点。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这儿用的是什么技法?很多老学员一看就熟悉了,这是相片与相框的技法。
小说课文解析—以15年全国3卷《荷花》为例
![小说课文解析—以15年全国3卷《荷花》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7e4bd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2.png)
小说课文解析—以15年全国3卷《荷花》为例1. 简介《荷花》是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3卷小说课文,该篇小说由作家郑振铎创作,以描写荷花的成长和生命价值为主题。
2. 内容分析小说《荷花》通过主人公荷花的成长经历,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追求美好的价值观。
首先,小说以描写荷花的生长过程为线索,展现了荷花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
作者通过描述荷花在污浊的水中艰难生长的情景,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的坚守和顽强求生的精神。
其次,小说通过荷花的成长过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荷花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能够绽放美丽的花朵,这象征着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通过荷花的形象,作者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追求美好。
最后,小说通过荷花的生命历程,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荷花在短暂的一生中经历了成长、开花和凋零,这让人们思考生命的短暂和宝贵。
通过荷花的故事,作者呼吁人们珍惜生命,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3. 主题思想《荷花》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为:坚韧追求,生命的美好和价值。
4. 文学特点《荷花》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精准而生动地描绘了荷花的形象和生长环境。
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手法,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和生命的伟大。
5. 总结《荷花》是一篇以描写荷花为主线的小说,通过荷花的成长经历,传达了对生命的坚守和追求美好的价值观。
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细腻的描写,作者成功地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追求美好的主题思想。
这篇小说引人深思,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以上内容为回答,不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语文《荷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荷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eb7c39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4.png)
【导语】《荷花》这篇课⽂主要通过让学⽣反复朗读来感受作者对荷花的感情,从体味优美的语⾔中来感受荷花的美,来感悟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荷花》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荷花》原⽂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进门就闻到⼀阵清⾹。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个个碧绿的⼤圆盘。
⽩荷花在这些⼤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花瓣⼉。
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的⼩莲蓬。
有的还是花⾻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荷花,⼀朵有⼀朵的姿势。
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池荷花看作⼀⼤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仿佛就是⼀朵荷花,穿着雪⽩的⾐裳,站在阳光⾥。
⼀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的⾐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朵,⼀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的快乐。
⼩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会⼉,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篇⼆】⼩学⼆年级语⽂《荷花》教案 教学要求: 1、进⼀步培养学⽣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的能⼒,学习想象描写。
2、学会本课的⽣字新词,根据课后问题理解课⽂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和背诵课⽂。
4、培养学⽣热爱⼤⾃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对荷花静态美的特点描写部分。
2、体会想象部分中出现的景象及其动态美的叙述。
教具准备:放⼤的⼀张荷花图或CAI课件 教学过程: ⼀、导⼊新课,揭⽰课题。
同学们看过荷花吗?荷花盛开时候是⼀幅怎样的景象? 教师揭⽰课题:16、荷花 ⼆、观察挂图、了解图意。
1、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觉得这池荷花怎么样?这池荷花在什么地⽅?你是从什么地⽅看出来的? 2、引导学⽣从局部观察。
荷花的叶⼦和花朵是什么样⼦的?图画上除了荷花,还画了哪些景物?看了这幅荷花图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初读课⽂,拼读⽣字。
小学三年级下册《荷花》课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荷花》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3df5c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e.png)
【导语】《荷花》是叶圣陶先⽣的⼀篇散⽂。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动细腻的语⾔向我们展⽰了夏⽇⼀池荷花的美丽姿态和⾃⼰赏荷花的美好感受。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课⽂】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进门就闻到⼀阵清⾹。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个个碧绿的⼤圆盘。
⽩荷花在这些⼤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花瓣⼉。
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的⼩莲蓬。
有的还是花⾻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荷花,⼀朵有⼀朵的姿势。
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池荷花看做⼀⼤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仿佛就是⼀朵荷花,穿着雪⽩的⾐裳,站在阳光⾥。
⼀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的⾐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朵,⼀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的快乐。
⼩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会⼉,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
2、学会本课10个⽣字,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作者中按照“先总述,后分述”的⽅式描写⽩荷花的各种矫美姿态的。
4、通过对课⽂富有感染⼒的语⾔⽂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对热爱⼤⾃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教学过程 ⼀、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同学们,今天我们⼀起来学习⼀篇课⽂(齐读课题)《荷花》。
你们看到过荷花吗?今天,⽼师想带你们再去看⼀看那美丽的荷花,你们想去吗? 那咱们就⼀起⾛吧。
看到这美丽的荷花,你能⽤⼀个词语来形容⼀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 (亭亭⽟⽴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同学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看荷花的呢?请⼤家⾃由读课⽂。
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体会到这⼀点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 花》知识点及课后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 花》知识点及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18a63ca360cba1aa911da1f.png)
3荷花.一、生字词:1、多音字:挨āi挨近ái挨冻佛fó佛教fú仿佛2、近义词:赶紧—赶快仿佛—好象特殊—特别3、反义词:清香—腥臭粗心—仔细4、词语解释:[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二、课文分析:1、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2、课文是按看荷花的顺序来写的.3、本文作者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4、本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荷花的顽强的生命力及高洁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夫限热爱之情.三、佳句赏析: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挨挨挤挤,一个紧靠着一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荷花不是偷偷地钻出,也不是自然地长出,而是“冒”出,这不但与上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未开时的三种状态.这句话中用“两三瓣儿”“嫩黄色”“展开”“饱胀”等词语,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芯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④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这句话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为什么会有这种“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感觉呢?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这种想象呢?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被陶醉了,看得入迷了,到了入情物化的程度了,所以感到“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而眼前的荷花都是白色的,所以自己仿佛也“穿着雪白的衣裳”.3荷花.一、用“____”画出加点字的读音不同于其他两个的词语.1.花骨.朵骨.头骨.气 2.挨挨..挤挤挨.着挨.打二、小小书法家.Lián peng qīng tíng bǎo zhàng piān piān qǐwǔ()()() ()三、比一比,组词.稻()仿()裳()胀()蹈()纺()常()帐()四、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一片()一朵()一幅()嫩黄的()碧绿的()雪白的()五、给“冒”字选择正确解释.(写序号)辨析一字多义的方法:1.充分了解几个义项;2.采用排除法先选择没有歧义的义项;3.把义项带入句中去读,看是否通顺.冒①向外透,往上升②不顾③冒充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买药时谨防假冒..()3.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继续前进.() 4.爸爸冒.着大雨接我回家.()六、按要求写句子.1.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用“一……就……”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下面都是描写荷花的句子,我能根据句子意思连词语.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含苞待放2.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美不胜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千姿百态八、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1.第一段第三句中的画家是指().A.绘画人员B.园丁C.大自然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这句话是说().A.“我”就是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B.“我”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C.面对一池的荷花,“我”看得入了神,好像自己也变成了荷花.3.“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A.小鱼的话还没说完.B.还有许多的想象.C.突然醒来.九、课外阅读.山茶花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等.有的一株树上就有好多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花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一样清凉,沁人心脾.但它又不会刹那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的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观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你认为是一团黑,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清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那粉红的呢?也许只有九天的织女用早晨的红霞和晴午的白云在天上织成的轻绡才可以比拟吧……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得错落有致.1.这篇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你用“______”画出.2.山茶花都有哪些颜色?请你用“”画出.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山茶花的?请你选择正确答案()A.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B.白、墨、粉红三个方面.C.白、墨、粉红、单瓣、重瓣、六角形、八角形几个方面来写的.4.从字里行间中你读出了作者对山茶花怀着一种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参考答案3荷花一、1.花骨朵 2.挨打二、莲蓬蜻蜓饱胀翩翩起舞三、水稻舞蹈仿佛纺织衣裳经常膨胀蚊帐四、花瓣儿荷花画莲蓬大圆盘衣裳五、1.① 2.③ 3.② 4.②六、1.一到放学时间,幼儿园门口就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 2.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七、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2.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美不胜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含苞待放八、1.C 2.C 3.B九、1.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 2.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3.A4.喜爱和赞美.。
【部编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第543期:《荷花》——虚实结合的写法
![【部编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第543期:《荷花》——虚实结合的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839a04172ded630a1cb636.png)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第543期《荷花》——虚实结合的写法《荷花》是三下一单元的课文,是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
这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美丽的荷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全文最突出的是虚实结合的写法,文章有明暗两条线,一条是写荷花之美的明线,一条是我喜爱荷花的暗线。
写荷花的美丽,第一段作者先写荷花的香味,暗合了“香远益清”一句,我闻香而动,“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表现了我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第二段直接描写荷叶和荷花,写荷叶用了“挨挨挤挤”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多而密的特点,而且把荷叶人格化,像极了顽皮的小童子在那里拥挤逗乐。
写荷花,作者用了一个“冒”字,生动地刻画了荷花穿破荷叶的亭亭玉立的动态美,也表现了荷花蓬勃的生机。
然后作者用了一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把荷花的不同形态都描绘了出来,这种句式很平常,但作者描绘的顺序和语言却不平常。
他先描绘半开的,再描绘全开的,最后描绘含苞待放的,打破常规。
句子有单句,有复句,参差不齐,同不有异,读起来节奏不断变化,感觉非常好。
这一段属于白描,作者没有表达自己的看法,是“无我之境”,但是在描绘中我们已经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
第三段继续写荷花,不过这次主要写我的感觉,是“有我之境”,“很美”“也很美”“真了不起”就是我对荷花的评价。
以上是实写荷花,第四段是虚写,是“忘我之境”。
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带动了一池的荷花都开始舞蹈,还有蜻蜓、小鱼。
虽是虚写,实则也是观察所见,前面没有写到的蜻蜓和小鱼,这里都给补了出来,使得画面由静而动,更加和谐,生命力更强了。
这种“忘我之境”的写法,把读者也带入了画面之中,直到最后一段的提醒。
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关注荷花,还应该让学生关注“我”,多角度体会文章之美。
《荷花》课文字词解析
![《荷花》课文字词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c44f0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0.png)
《荷花》课文字词解析
《荷花》课文字词解析
挨:āi(挨近、挨拢)了:le(走了、算了)
ái(挨打、挨骂)liǎo(了解、了得)
【近义词】
仿佛──好像姿势──姿态清香──芳香破裂──裂开
如果──假如仿佛──好像雪白──洁白赶紧──赶快
【反义词】
展开──收拢饱胀──干瘪雪白──乌黑展开合拢
快乐──悲伤停止──开始破裂──完整赶紧──拖延
【清香】
本课指荷花散发出清淡的香味。
例:妈妈身上有股淡淡的清香。
【挨挨挤挤】
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例:火车站的人很多,挨挨挤挤的.。
【饱胀】
饱满得发胀。
例:到了成熟的季节,豆荚饱胀得要裂开似的。
【翩翩起舞】
轻快地跳舞。
本课指一阵风吹来,荷花就左摇右晃,就好象在轻快地跳舞。
例:舞台上,舞者在翩翩起舞,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破裂分裂】
这两个词都含有分开的意思。
破裂指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着重于破,多用于指有一定联系但不一定是一个整体的事物。
分裂指整体事物的分开,着重于分,多用于指本来是一个整体的事物。
【姿势姿态】
这两个词都含有形状,样子的意思。
姿势侧重于动作,姿态侧重
与神态。
《荷花》课文教材分析(精选10篇)
![《荷花》课文教材分析(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49ef2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f.png)
《荷花》课文教材分析《荷花》课文教材分析(精选10篇)本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对热爱大自然的热爱。
1、激趣导入:你们见过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资料展示一幅幅荷花图。
2、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鼓励学生把自己找到的有关歌颂荷花的诗文交流一下。
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荷花,了解它被历代人们所喜爱的原因。
《荷花》课文教材分析篇1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并能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例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一是眼前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这幅画不仅美丽,而且是活的。
从白荷花在圆盘之间“冒出来”、花瓣儿“展开”、花骨朵儿“饱胀得马上要破裂”等词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白荷花竞相开放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创作这一大幅活的画的画家了不起。
画家是谁?是大自然。
“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表现了作者对神奇的大自然的由衷赞叹,是美妙的大自然使作者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荷花》课文教材分析篇2《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
今天聆听了郭越老师的《荷花》一课,我有如下感受:一、巧用优美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出示多幅荷花图片,创造了优美的教学情境,把孩子引入了荷花仙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老师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不仅让学生领略到荷花的美,更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美,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二、阅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感受美。
2024最新-荷花课文三年级下册 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0篇】
![2024最新-荷花课文三年级下册 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6a8d0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2.png)
荷花课文三年级下册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0篇】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
如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0篇】,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下册《荷花》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收集、了解有关描写荷花、荷叶的文字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你画面!师: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我,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画面?生:听了刚才的音乐,我好象看见一个仙女在亭子里弹琴,亭子旁边是满池的荷花!生:我好象看见有一大池荷花在随风飘舞!生:我仿佛就在荷花池里采荷花!……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
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
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
(板书课题:21、荷花,齐读课题)师:想看看荷花吗?生:(齐答)想!师:那就跟着我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不过,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荷花时,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和你身边的伙伴交流、议论。
(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在观看时指指点点,交流议论,当不同的荷花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惊喜地叫起来,都急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与老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给你们带来美的享受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好了,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吗?生:亭亭玉立的荷花!生:千姿百态的荷花!生:洁白无暇的荷花!生:冰清玉洁的荷花!生:含苞欲放的荷花!生:翩翩起舞的荷花!生:争奇斗妍的荷花!生:相看两不厌的荷花!……师:你说得太好了,相看两不厌,只有白荷花!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老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
人教版小学语文《荷花》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荷花》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4541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4.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荷花》课文原文及赏析《荷花》课文原文:清晨,我来到公园,看见一池荷花。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课文赏析: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夏日荷花盛开的美丽画卷。
作者通过对荷花形态和动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荷花的生机与活力。
首先,作者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荷叶和荷花的形态。
荷叶被比喻为“碧绿的大圆盘”,既形象又生动,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荷叶的颜色和形状。
而荷花的开放状态则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展现出其丰富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其次,作者通过自我想象,将自己化身为荷花,进一步深化了对荷花美的感受和理解。
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荷花的生命力和魅力。
最后,作者通过蜻蜓和小鱼的出现,赋予了荷花更为丰富的生命力和故事性,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荷花》这篇课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展现了荷花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统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3课《荷花》课文原文预习和知识点梳理总结
![统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3课《荷花》课文原文预习和知识点梳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3bae4b51e79b896902261a.png)
教材版本: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课文预习和知识点总结课文:第3课《荷花》年级: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学习日期:目录第3课《荷花》课文原文(教材文字版) (2)第3课《荷花》课文知识点梳理总结 (6)第3课《荷花》课文预习单(优) (13)第3课《荷花》课文原文(教材图文版) (15)第3课《荷花》同步练习及答案 (22)教材课文原文预习文字版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课文知识点我会写:瓣(bàn)花瓣蒜瓣瓣膜蓬(péng)蓬松莲蓬蓬乱胀(zhàng)膨胀肿胀饱胀裂(liè)分裂破裂决裂姿(zī)姿态姿势舞姿丰姿势(shì)姿势趁势水势流势仿(fǎng)仿造摹仿模仿仿佛佛(fó)佛像(fú)仿佛随(suí)跟随随后随便随意蹈(dǎo)舞蹈蹈海止(zhǐ)停止阻止止境岂止必会词语:荷花、清香、赶紧、圆盘、花瓣、莲蓬、花骨朵儿、破裂、姿势、眼前、画家、本领、了不起、仿佛、随风、飘动、舞蹈、停止多音字:挨āi(挨近)ái (挨冻)佛fó(佛教) fú(仿佛)骨gǔ(骨头) gū(花骨朵)近义词:清香—芳香赶紧—赶快好像—仿佛如果—假如挨挨挤挤—摩肩接踵反义词:展开—合拢破裂—完整停止—开始快乐—悲伤粗心—仔细理解词语: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课文解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课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e3ea8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c.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课文解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课文解读《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
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看荷花。
“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
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
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
第二部分(第四至五自然段):想荷花。
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
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本文语言朴实,意境优美,作者通过对荷花的外形、姿态的具体描绘,赞美了荷花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感受荷花美体会作者情——《荷花》(人教版课标教科书三年级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感受荷花美体会作者情——《荷花》(人教版课标教科书三年级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4844f0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b.png)
感受荷花美体会作者情——《荷花》(人教版课标教科书三年级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教材分析《荷花》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
全文文字简短,却把一池的荷花泻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文按照看荷花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朴实优美,想象力丰富,对荷花的描写形象逼真,富于感染力,让我们读后产生一种美感,情操得到陶冶。
课文一开始先告诉我们清早一走进公园的门,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是因为有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了“我”。
直截了当,引人入胜。
接着,讲那一池美丽的荷花一色彩鲜艳,形状各异,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叙述上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真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
最后,作者把自己比作一朵荷花,将自己看荷花时的全部感情都融入到文字当中去,感染了读者,让我们读后不仅欣赏到一池美丽的荷花,而且也获得了一种情感体验。
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和抒情。
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
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二、教学建议(一)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机整合语文教学,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形象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自主、个性化的阅读。
从而达到感受荷花之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样的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等语句。
(三)教法和学法教法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
朗诵艺术与技巧作业《荷花》作品分析
![朗诵艺术与技巧作业《荷花》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f6347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3.png)
朗诵艺术与技巧作业《荷花》作品分析《荷花》朗读分析《荷花》这篇文章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幵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朗读时,应该通过抓重点词句来发现美。
如:描写荷叶的经典之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在朗读中抓住“挨挨挤挤”,读出荷叶生机勃勃的景象。
文章整体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在理解文章整体基调的同时,判断不同语句的表达特点,进行停延、重音、语调、语速的调整。
朗读标记:(第一层:看荷花,内心喜悦。
平和中带点急迫)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f)我赶C紧/往荷花池边跑C去\o(第二层:荷花生长的各种美丽姿势,人物的心情既惊喜又赞叹。
第二自然段属于并列停顿,较舒缓;第三自然段语速稍慢,表达人物的愉悦赞叹之情)荷花/已经幵了不少了\o ( f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of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o有的/才展幵两三片花瓣儿\o ( f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幵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o ( f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一上要破裂似的\o这么多的白荷花,(f ) 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o ( f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 ( f )也很美\o ( f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 f )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o (第三层: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想象中由衷地赞叹,语调轻快,语速中速,最后一自然段语速转慢,表现自己的不舍之情。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0 ( T)不光是我一朵/, 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文《荷花》赏析
《荷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叶圣陶专集》,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中,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小学课文《荷花》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课文《荷花》赏析篇1
原文: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赏析:
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课文记述了作者到公园里看荷花的情景及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课文是按看荷花的顺序来写的。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清早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荷花的清香。
这里的“一……就……”说明荷花的香味传得很远。
第二、三自然段讲看荷花。
课文先介绍了荷叶的样子。
“挨挨挤
挤”说明荷叶数量多,长势旺盛。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一比喻句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荷叶的颜色、样子。
接着介绍白荷花的千姿百态,用“有的……有的……有的……”一组排比句分别描绘了荷花刚开时、全开时、未开时的样子。
可以想象得出来:满池的荷花各有各的姿态,该有多么迷人啊!“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是作者看到荷花的感想。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作者对荷花的赞美,赞美了荷花千姿百态,并充满了生机;第二层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赋于各种植物以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如此美妙神奇的“一大幅活的画”。
第四自然段讲看荷花引起的想象。
想象是一种心理活动。
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因为面对这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作者看得入了迷,如痴如醉,和眼前的景物融为了一体。
因此,一阵风吹来,“我”仿佛与花共舞;风停了,“我”仿佛与虫共语。
这种想象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把学生带入到童话的意境之中,而且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五自然段讲过了好一会儿,作者才想起是在看荷花。
这说明作者被深深地陶醉了。
本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值得我们认真体会。
例如: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
挨挨挤挤,一个紧靠着一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
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荷花不是偷偷地钻出,也不是自然地长出,而是“冒”出,这不但与上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3.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未开时的三种状态。
这句话中用“两三瓣儿”“嫩黄色”“展开”“饱胀”等词语,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芯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
4.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这句话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
为什么会有这种“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感觉呢?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这种想象呢?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被陶醉了,看得入迷了,到了入情物化的程度了,所以感到“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而眼前的荷花都是白色的,所以自己仿佛也“穿着雪白的衣裳”。
本课在写作方法上有两个特点:
第一,使用了比喻、排比的方法,前面已作分析,在此不赘述。
第二,恰当的地运用联想与想象,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假如配上音乐,定能让我们陶醉在作者所描绘的美妙情境之中。
小学课文《荷花》赏析篇2
《荷花》原文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荷花》注释
①瑶席:用玉作饰的席。
此喻指白色的荷花花瓣。
乘凉设:指晚上开放。
②金羁:喻指斜阳照耀下的江莲花瓣。
落晚:薄暮。
③绮衾:形容荷花。
④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此似写荷叶沾露。
⑤前秋:即秋前。
⑥《南史·羊侃传》:侃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深致。
梦棹歌:即梦棹歌而采莲。
《荷花》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小学课文《荷花》赏析篇3
【案例】
课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很美丽,真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出示段,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挤挤”读懂了荷叶很多。
生:明明是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
生:荷花在绿叶衬托下会显得更美。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态很多很美。
师:荷花那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
生:我还会加上动作呢。
(生一边读一边加动作,非常生动、形象)
生:老师,“冒”可以换成“伸”吗?
师:你真会读书。
你们说说“冒”换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开;“冒”是向外透,往上升。
我觉得在这里用“伸”不够恰当。
生:我觉得用“冒”字好。
因为“冒”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师:荷花如此娇艳动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笔把它画下来。
生:我想配着音乐美美地朗读。
【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
如,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你读懂了什么、“冒”换成“伸”,好不好?等等。
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使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
教师引导学生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学生的创造热情空前高涨,画画、朗读……创造力得以充分的挖掘。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应当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在想象中创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无疑,这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应追求的目标。
【小学课文《荷花》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