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印前处理系统及流程

合集下载

印前数字工作流程

印前数字工作流程

印前数字工作流程一苹果机的操作和简介:苹果机给人的最初印象莫过于其漂亮外观、简约的构造以及亲切的质感。

浑身散发出高贵的气质,不是普通人所能使用的。

其实苹果电脑一直处于高端市场行列,用户可以同时享受到MAC机华美的界面、超强的稳定性(摆脱了死机的烦恼)、专业的图形处理能力、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和windows的最大兼容性。

苹果机支持4G以上内存,支持64位,在处理图形图像时比windows更快、更稳定,色彩也更接近输出效果。

苹果电脑的摄像头独立设计,内敛,自然,不张扬。

纯白色的键盘,每个键位独立出来,手感一流,并且容易清理,触摸板比一般的笔记本大很多,触摸范围更大。

支持两根手指滚读、单击、双击、缩放和拖拽操作。

Mac的文件总管——Finder:设备栏、搜索栏、位置、Apple硬盘(系统、应用软件、用户、资源库)1.Cheaf——“我的文档”(用户专有文件夹)——设置自用文件2.搜索栏——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3.Finder的偏好设置——“我的电脑”Dock相对于Windows系统的“任务栏”和“快速启动栏”菜单栏(左/右):文件、、显示、前往快捷操作F3启动功能(翻开所有程序、整齐排列、随意切换)键盘快捷键mand+Q:退出程序mand+W:关闭窗口mand+E:弹出磁盘mand+Shift+3:抓整屏Command+Shift+4:自定义抓屏5.6.按住Ctrl,搭配滚轮:缩放屏幕7.按住Shift:连选8.按住Command:选取不连续文件安装双系统方式1:MacOSx/Winders不容易切换系统,需重启方式2:VmwareFusion虚拟机二扫描仪:扫描仪的构成扫描仪主要由光电传感器、机电同步机构、数据传输电路3部分组成。

光电传感器部分是由光源和光电接收器、放大器、模/数转换等电路组成。

当光源照射到被扫描图片上时,光电接收器把图片上某一点或一排点的亮度及色彩信号转变为模拟电信号。

由于光电接收器收到的信号一般比较弱,所以先要经过放大器放大,再经过A/D 转换成数字信号。

数字印前

数字印前

数字印前在现代复制工艺中,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图形、图像、文字等各种信息以数字方式记录存储于计算机中,制作过程变得简单化。

数字印前(pre-press)是印刷之前的生产过程,是指出版物从交付印刷至得到印刷所涉及的所有步骤。

其印刷设计、图文输入、制版、输出、胶片、打样均由数字文件组成。

一、数字印前的工艺流程如果能将传统印刷制版工艺的各工作步骤在一台个人计算机上完成,那么这就构成了桌面出版,也就是数字印刷前处理。

与传统的印前制版过程是有所区别的,郑州品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数字印前工艺流程主要由以下6个环节组成。

1.数字摄影首先印刷专业用的数码照相机的分辨率必须是30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相机可以把影响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郑州品翼还能够用图像处理软件将数字相片进行加工,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甚至做成动画短片。

对于新闻、出版行业而言,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形可以实时传递,既减少图像失真,又提高新闻时效,是有力的新闻工具。

不用胶卷,物冲印过程,直接将内存条置于电脑中,就可获得高精度的图像。

2.文字输入将文字原稿输入计算机,编辑处理后通过电子文本格式把文章传送给版式设计师,或者将文字拷贝到软盘上,以数字文件的形式传递到下一步骤。

3.图像扫描用扫描仪将照片、画稿进行扫描记录下来,用电脑进行校色处理,然后以数字文件格式保存。

扫描分为粗扫和精扫两种。

精扫的图片要求用分辨率高的滚筒扫描仪。

粗扫可用平板扫描仪扫描。

粗扫一般用于设计;精扫一般用于高档画册、包装产品等。

4.设计印刷设计师按照产品要求进行创意,在计算机上把文字、图片、颜色、图形等诸多元素进行综合设计,创作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作品,例如将图片进行创意、缩放、剪切等技术处理,文字等元素也要进行设计。

5.组版拼版人员在计算机上将设计通过的作品,按版式要求排列在印刷页面内。

组版要考虑装订方式,留出裁切位。

天头、地脚、翻口、背面等部位的尺寸也要统一制定。

特别是书籍制作时,纸张的厚度也要考虑进去,否则将会有尺寸不合的现象出现,然后按页码、印刷方式拼版,才能输出符合印刷工艺的样张。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第一部分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印刷工程中,需要完成的印刷产品通常称为活件;完成印刷产品的全过程称为工艺流程或流程;流程是由工序组成,印刷工程属于流程工业领域。

对于流程工业,对完成同一工序的技术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

和其他流程工业相类似它具有以下特点:印刷的产品多种多样,几乎每个活件的最终产品都不相同,因此印刷工程不是按产品而是按照工艺流程进行设计的,每个产品的工艺过程都可能不一样,而且,完成同一种产品可以根据各企业或公司的不同设备、不同的人员技术状况等设计不同的工艺流程。

印刷数字化流程是由印刷内容的数字化处理和印刷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两个部分组成,前者是用数字化的方式描述印刷产品的页面内容,即印刷图文信息数字化;后者是用数字化的方式描述印刷产品的制作过程,即印刷流程数字化,当然印刷流程数字化离不开印刷图文信息数字化,印刷图文信息数字化是印刷流程数字化的基础。

一、印刷内容的数字化处理和其他流程工业的数字化生产发展历程一样,印刷的数字化进程首先从印刷内容的数字化处理开始,即从图文页面信息的数字化输入、处理和输出开始,每个工序可以利用不同的软硬件组合设备完成,其阶段性产品都是数字产品,这些数字产品以文件的形式可以用各种计算机存储设备,如光盘、优盘存储备用或相互交流;可以通过网络传输交流,可以在各流程中交叉使用,形成数据共享,最终根据用户的需求输出印刷品。

下面分别介绍印刷流程中的主要阶段性数字产品及文件格式:图像文件和它的文件格式:图像文件是图像输入或经印前处理之后,仅仅包含图像信息的阶段成果。

该格式的文件是以像素点为单位描述图像,它由一个像素点阵组成,点阵中的每个值代表原始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点。

印刷流程中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有:、和格式等,使用较多的是格式。

图形文件格式:图形文件格式也称为矢量文件格式,用于存储输入或经印前处理后的图形信息。

该格式的文件是以点、线或面等基本图元为基础,利用数学方式描述这些图元,给出这些图元在页面上的两维坐标。

数字印前技术

数字印前技术

2.1.1扫描仪-平面式扫描仪
平面扫描仪的主要构成

光学系统:光源、反射镜、棱镜等 光电转换系统:电荷耦合器件(CCD)等 电子系统:A/D转换器、控制电路、接口电路


机械系统:机体、扫描平台、机械传动部件

线形CCD结构与工作原理

CCD的工作过程主要是电荷的产生、存储、传输和检测。
扫描仪的发展趋势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扫描仪不仅朝着 高性能、低价位方向发展,而且朝易用 性、多功能、网络化、智能、时尚化方 向发展。 家用扫描仪很多都带有扫描、复印、传 真、电子邮件等功能。 扫描仪的接口多样化:SCSI接口、USB 接口、火线接口、红外接口等。 CMOS技术的应用。
2. 2电子扫描分色机
分析扫描头以及横向驱动系统。 电子回路部分:包括彩色计算机、比例计算 机。 记录扫描部分 :主要包括记录滚筒、记录 扫描头以及横向驱动系统。


按系统功能又可分为机械系统、光学系统
和电子系统。
• 扫描系统(输入部分): 原稿浓 扫描头 淡色调 光点扫描
光量的 光电转换 强弱
电信号
• 控制系统(处理部分): 彩色计算机 (颜色、层次校正) 代表原图像 信息的电信号 比例计算机(缩放) • 记录系统(输出系统): 处理后的 图像电信号 电光转换
光学分辨率:扫描仪对图像进行扫描时
实际能对图像进行的采样精细程度,以dpi(每英 寸点数)或ppi (每英寸像素数)表示。

平面扫描仪

1.水平分辨率:取决于 线阵CCD的像素数和扫描 的宽度(分辨率=CCD像 素数/扫描最大宽度) 2.垂直分辨率:根据扫 描仪中步进电机在单位时 间内拖动扫描头移动的距 离所具有的行数,与步进 电机和机械传动部分有关。

印前数字化流程

印前数字化流程

印前数字化流程一、数字化流程概念简介目前在国内及国外市场上,从流程的主要文件格式上分类,主要分为RIP前及RIP两种方式;从流程的结构上分类,主要是集成式的,还有是分体式的。

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流程,都离不开文件的解释和生成大版的能力,另外,还有就是设备集成能力,也就是将各种硬件环境进行高度集成,将硬件及软件环境进行高度集成,从而实现数字化系统化生产。

目前主流数字化流程是PDF/JDF,中间文件是PDF,过程控制是JDF,将印前及印后设备进行集成管理,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控制。

在未来的几年中,印前的数字化流程也同样会与ERP进行集成,形成生产及管理一体化,将所有资源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实现全数字化生产及管理模式,这也是设备及管理达到一定能力之后的事,目前实现难度还是很大,这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是大家共同期望的,也是各大供应商想做的。

二、印前数字化流程的重要性印前数字化流程是应CTP而生,但是数字化流程又不仅仅是为了CTP而存在,也就是说,流程不仅在CTP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在CTF(照排机)领域也同样实现了很好的应用,同样,流程在其他领域也发现了很多应用,尤其是在数字化印刷及按需印刷领域更为明显,另外,有了CTP的生产,传统的胶片就不复存在了,如果遇到再版、加印及补印,传统胶片是很容易得到,而到了CTP时代,不是胶片了,而是电子文件,因此,PDF流程更为重要,并且,数字资源管理(DAM)也势在必行,通过对电子文件管理,实现快速检索,实现数字化生产管理,这也是数字化流程的重要性,也是选择流程事前要考虑的。

有人说:可以组织各种软件来实现印前的功能。

这话非常对,只是时间及效能的差异。

那为何要选择数字化流程呢?首先,一个适用的数字化流程会将所有设备及各个印前生产环境集成管理;其次,数字化流程提供了一体式生产,将人员及设备集中管理,充分利用了资源;第三,数字化流程将印前管理进行了拓展,将印前生产管理延续到了印中及印后,实现印刷全程的数字化管理及生产。

数字化印前处理系统及流程

数字化印前处理系统及流程

数字化印前处理系统及流程实验一印前系统观摩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印刷博物馆、实习培训中心、印刷工程系图文实验室的印前设备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实地参观,了解印前制版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原理二、实验基本内容1.图文混排技术:书籍中插图处理技术的演变(简单的石版雕刻技术、手绘插图排版技术)2.颜色处理技术的发展:简单的双色套印技术、木刻水印(饾版印刷技术)、照相制版技术、电分制版技术、整页拼版或高端联网技术、桌面出版技术3.木刻字、泥活字、铅字、铸字机、铸排机(Lino-Type, MonoType)、照相排字机、早期的汉字录入键盘。

4.各种印刷方式:凸版、凹版、丝印版、石版5.打样方式:模拟打样设备与数码打样设备三、实验设备、工具及材料1.印刷博物馆的各种呈列展示品:包括古代馆、近代馆、现代馆、机械馆。

2.实习培训中心的电子分色扫描系统:CP341高端联网系统3.图文处理实验室的桌面出版系统与数码打样:包括苹果电脑、RIP服务器、数字化工作流程、数码打样系统、扫描仪、激光照排机四、实验原理1.文字处理的发展历程:手工雕刻字-泥活字-铅活字-铸字机-铸排机- 照相排字-计算机排版2.图像处理的发展历程:木刻水印(石版印刷)- 照相制版–电分扫描–(扫描仪+软件)-数码拍摄技术3.分色技术的发展:单色印刷(石刻版、木刻版)-手工绘制(无版)-手工分色(木刻版、石版)- 照相分色(分色片)-电子分色(分色片)- 桌面系统的分色处理(分色片)– CTP 输出技术(直接印刷版)-CTPress技术(直接印刷机)4.总结:由手工劳动向计算机处理的开放性、减少并严格控制中间环节的直接输出记录方式进步。

五、实验步骤(观摩顺序)1.印刷博物馆-主馆1) 单插页的图文排版–手工着色与手工书写–胡正言木刻水印作品2) 泥活字-木活字-铅活字-各种形状的铅字版(圆弧形、平面形)-铸字机3) 分色与加网原理示意图与实物4) 丝印版与丝印作品5) 凹印版与凹印作品6) 照相排字机与汉字模版7) 中国最早的方正排版系统8) 德国古登堡展厅–了解西文字与西方印刷术的发展历程9) 石印机与石印版2.印刷博物馆–机械馆1) LinoType和MonoType铸排机2) 照相排字机3) 各种早期的汉字录入系统与键盘4) 各种照相制版设备5) 各种电子分色设备3.实习培训中心CP341高端联网系统4.印刷工程系图文实验室桌面出版系统包括扫描仪、计算机、相关软件、RIP、激光照机、数字化工作流程六、实验注意事项要求同学在参观现场时,分析各种方式之间的演变及相互间的联系,从而对印前生产环节的发展有一个整体、深刻的理解,建立各种制版工艺之间的思维连续性。

数字印刷工作流程.ppt

数字印刷工作流程.ppt
PPF的使用
在数字化工作流程中, 印前阶段可以将印刷、印后所需要的多种信
息采集并存贮在PPF文件当中,并传递到相应的印刷设备和印后加工 设备上,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利用PPF提供的生产控制信息,快速进 入正常的工作状态生产出合格的印刷成品。
2020/1/23
8
PPF的局限性
它还不能满足真正完全的数字化生产流程控制。例如:PPF文件包 含各加工过程、各步骤上的设备“应该如何去做”的数据信息,但设 备究竟“做的如何”、“是否达到了要求”的信息则无法反馈。
2020/1/23
11
JDF功能
它涵盖从起始到完成的印刷全过程,对印刷活件的印前、印中、 印后以及传输各方面格式予以统一标准化。
它在生产加工服务与管理信息服务(MIS)两者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种功能使得印刷领域活件和设备的适时跟踪,以及预先和事后的 计算成为可能。
通过定义与产品要求相关的和不相关的两种工作流程,来建立一 个沟通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信息和生产流程信息之间联系的桥梁。
PDF文件包含PDF文档和支持它的数据
2020/1/23
15
PDF工作流程介绍
分色片



生成



Ps或
RIP





PDF
解释





2020/1/23
印后 加工
印刷 成品
墨量控制信息
印版扫描
16
JDF和PDF流程
数字化工作流程便是为了满足市场和企业这方面的需求而随之产生 的数字化工作流程主要处理工艺过程中的两种信息流:图文信息(以 PostScrip/PDF格式存在)和生产控制信息(以PPF/JDF格式存在)。

数字化印前处理流程及制作要点分析

数字化印前处理流程及制作要点分析

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建立在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对印前、印刷、印后及相关过程中的图文信息和生产控制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和控制的系统和技术。

印前处理是印刷复制的一个重要工作流程,随着印刷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印前处理的数字化工作流程逐步形成并完善。

随着印前技术的发展与革新,高精度图文数字化采集、图文数字化处理、计算机直接制版(C T P)、拼大版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数字印前图文处理开始向更高、更深层次领域迈进,以此为基础的数字印前技术也相应得到发展。

下面就数字化印前处理流程的制作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一、印前数字化图文信息的采集印前图文数字化的采集一般包括原稿的采集与图形图像的制作、文字的录入、艺术创意设计等工作。

该过程将为后续的计算机图文信息处理工作提供最原始的数字信息,其输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复制质量。

1 . 原稿的数字化采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原稿的数字化输入、数字原稿已成为趋势,依据图文信息的类型及原理特征,应用不同的输入设备,将原稿图文信息输入计算机。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光笔及数字化仪、扫描仪、语音输入装置、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等。

2 . 原稿的输入不同类型的原稿有不同的输入方式。

文字原稿一般在文字编辑软件中进行。

图形原稿采用在电脑中绘制的方法输入。

图像原稿的输入可采用扫描仪输入和数码相机输入,也可以购买图片库或者设计素材。

不论何种原稿,都将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综上所述,数字化原稿的形成如下所示。

二、印前图文信息的处理要点印前图文处理系统主要是对各种原稿的图文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之后,输出图文质量和版式都符合复制要求的图文合一的晒版底片或印版。

因此,印前图文处理系统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文字、图形、图像,三者并称为图文信息,是构成印刷版面、出版物页面等的基本信息元素。

1 . 文字的处理与控制。

文字处理要根据要求对文字进行编辑处理,确定合适的字体、字号、行距、字距、设计版式要求等,然后按照印刷要求对文字稿进行版面设计和排版。

数字化工作流程CIP3-CIP4

数字化工作流程CIP3-CIP4
管理信息系统(MIS): 将生产流程与上述系统集成起来。
Digital Workflow 数字化工作流程
CIP3数字化工作流程产品
产生PPF文件的系统主要有:
• Agfa(爱克发)公司Apogee中的InkDrive; • Fuji(富士)公司的CelebraNT RIP; • Heidelberg(海德堡)公司的Delta Technology、SignaPack和Signastation; • Harlequin公司的ScriptWorks RIP; • Ultimate Technographics公司的Impostrip; • Barco Graphics (巴可)公司的InkPlanner; • CreoScitex (克里奥塞天使) 公司Prinergy中的InkPRO和PrintLink; • DainipponScreen(大日本网屏)公司的TaigaSPACE等。
印刷生产需要的几种信息流
印刷品
印后加工
数字化印前数处理字化及制印前版处理及制版
数字化印前处理及制版
数字化印前处理及制版
数字化印前处理及制版 数字化印前处理及制版
数字化印前处理及制版 数字化印前处理及制版
数字化印前处理及制版
数字化印前处理及制版
数字化印前处理及制版
数字化印前处理及制版
数字化印前处理及制版
Digital Workflow 数字化工作流程
CIP3数字化工作流程产品
能利用PPF文件进行印刷油墨调节的印刷机或系统主要有:
• Graphics Microsystems公司的CIP3 Interpreter; • KBA(高宝)公司的CIPLink; • Komori (小森)公司的PCC Prepress Data Conversion System和Bladesetter; • Mitsubishi(三菱)公司的PPC Server; • Heidelberger (海德堡)公司的Prepress Interface CPC 32 - CIP3; • MAN Roland (曼罗兰)公司的PrepressLink; • Sakurai(樱井)公司的CIP3 Interface; • Shinohara(筱原)公司的52IVP和74IV等。

数字化印前流程的功能及作用

数字化印前流程的功能及作用

当前印刷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也较难再有印刷企业能为客户提供超越市场现有层面的高质量印品。

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各个企业的关注点。

相对于传统印刷工作流程,数字化流程不仅可以提高印刷企业各部门的生产效率,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还可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认可度,实现企业收入的增长。

传统印前流程如下:扫描→设计制作→照排机出胶片→拼大版→晒版→传统打样丁文广 张浩田数字化印前流程的功能及作用图1 印刷流程示意图→客户确认→出PS版→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如下:接收文件→设计制作→数字工作流程→数字打样→客户确认→CTP→印刷从流程上可明显看出,数字化工作流程相对传统印前流程有了简化,而流程的简化就是效率的提高,但效率的提高并不能以降低准确性为代价。

目前,数字化印前流程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印前自身的提升,更多的是为印刷、印后的自动化做了准备。

本文简述数字化流程的主要作用,以及较有特色的功能和模块是如何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印刷品质量提供全方位服务的。

一、网络项目协作系统柯达I n s i t e为客户以及印刷企业提供了文件上传和下载功能,客户只要具有对应的权限便可以随意上传、下载预设格式的文件(以P D F和E P S格式为主)。

印刷企业在I n s i t e流程上可直接下载客户文件到印能捷服务器,拼版与制作人员按照工艺员基于客户要求所开出的工艺单进行施工,并把最终文件上传至I n s i t e 服务器;被授权的客户可在服务器上远程对文件进行修改和批核确认。

客户、印前操作、客户代文档处理图文数据小版文件大版文件墨控文件成型/整饰文件版式设计、拼版胶片成像及其处理上版折页发行、供给分色、RIP印版成像及其处理配帖、装订、裁切印刷PRINTING FIELD 2018.11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交作业、跟踪进度、审批文件等,可大大节约客户和印刷企业的时间。

目前,该网络签样流程在中华商务联合印刷有限公司使用,并已经成功地推广给了很多客户,尤其是很多欧美客户。

数字印前处理技术第八章

数字印前处理技术第八章
图8-8 模板资源管理器界面示意图
置指示印能捷完成作业生 产流程各工艺环节的处理。 。
根据模板的使用权限,可以建立全局模板、作业模板和用户模板。 全局模板可以在任何时候调用,作业模板仅能够在指定 作业中使用,而用户模板则只能被特定用户使用。
(4)监控作业 (4)监控作业 作业处理过程可以通过动态栏、【处理】窗口和【处理信 息】对话框实时监控。 动模板资源管理器 (3)模板资源管理器
模板是印刷数字化流程 软件中用于设计和构建流 程的基础,分为处理模板 和流程模板。处理模板是 某一工艺过程操作参数的 集合,不同过程模板负责 不同的工艺过程,是印能 捷模板管理中能拆分的最 小单元。按照流程规律排 列的一系列处理模板形成 流程模板,通过其参数设
基于JDF格式的流程管理软件主要有: JDF
Printready (柯达——印易得) ElecRoc (方正——方正畅流) Trueflownet (网屏——汇智) Printergy (海德堡——印能捷)
(1)流程软件主要功能 (1)流程软件主要功能
外置 功能 模块 常用流程软件的起点 是从输入组版软件输 出的阶段性产品—— 单页页面文件。通常 组版软件将待出版的 页面文件存储成PS、 EPS PDF EPS或PDF格式;导 入流程软件的页面文 件首先通过规范化器 将其统一转换为软件 可以接受的PDF格式。
内置 功能 模块
图8-3 印易得的主要功能图
每接受一个活件之后,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活件的需求, 设计印刷流程,并在软件中选择相应的功能模块,自动 完成对该活件的处理,直到输出分色制版胶片或印版。
将输入的各种格式的文件转化成标准的PDF文档 将多页的PDF文档分割为多个单页的PDF文档 在RIP前对输出文件进行检查,满足印刷要求 将单页PDF文档排序形成页面列表 将拼版标记或控制条动态组合到大版页面上 对图像进行处理 进行色彩管理 在两个相邻颜色 色块间建立很小 的重叠区域,以 补偿颜色间因套 版印刷误差出现 的间隙 将多个单页的PDF文档合成为 一个多页的PDF文档 海德堡公司推出的metadimension RIP,完成对页面的RIP处理 将活件信息及其内部流程文件进行存档 将页面列表中的PDF文档按照 事先做好的版式进行灌文

报纸印刷企业的数字化工作流程

报纸印刷企业的数字化工作流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报纸印刷企业的数字化工作流程
对于一家报纸印刷企业来说,向数字化迈进并不仅仅是安装一台CTP 这幺简单。

CTP前端的数字化工作流程也必须仔细选择,因为这关系到印刷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效率以及投资回收期。

大多数报社都是一步一步地实现工作流程的数字化的。

工作流程的数字化大体上可以分4个阶段来实现。

为CTP做准备
无论选择哪一个阶段,都应在设备安装人员到来之前确认印刷企业已经
为采用CTP做好准备。

第一阶段:最简单的前端CTP系统
虽然一些报社已尝到了用高性能的新RIP的甜头,但仍有一些报社继续
沿用已有的RIP。

最简单的前端CTP系统一般采用排版软件手工拼版,然后进行RIP处理,再传送到Print Console之类的控制器软件。

只要RIP 能够输出1200dpi的TIFF文件,该系统就是可以满足CTP需要的基本系统。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RIP都能输出1200dpi的TIFF文件,一些报社原
来使用的RIP输出的是非标准格式的文件,有的分辨率只有1000dpi或1016dpi。

目前有不少报社印刷厂同时应用CTF与CTP流程,他们用同一个RIP输出供激光照排机和计算机直接制版机用的文件。

还有的是接受客户RIP好的文件或从传送地点发过来的RIP好的文件。

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方法是文件的转换。

目前市场上有几种转换工具,
如克里奥的Copydot Toolkit(网点拷贝工具箱)。

它可以实现文件的格式
和分辨率的转换,且不会出现龟纹,此外,还可以进行阳图到阴图的转换。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羊城晚报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应用

羊城晚报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应用
用 的 是 CT 系统 ,2 0 年 l 月 ,羊城 成 为 印 刷 业 的 主 流文 件 格 式 ,客 户 送 F 01 0
DF 晚 报 建 立 印 务 中 心 ,但 离 办 公 大 楼有 来 的文 件 也 经 常 采 用 P 格 式 ,但 这 准 的P / 开 放格 式 ,涵盖 了报纸生 DFJ DF
字 化工 作流 程 的发展 历程 。
及 设 备 之 间 的性 能 匹配 等 各 方 面 因素
() 式不 兼容 2格
后 ,我 们 最 终选 择 了方 正 畅 流报 纸 印
由 于 当 时 技 术 条 件 和 标 准 的 限 刷 印前 工 作 流程 系统 ( 下 简称 “ 以 畅 制 ,P 格 式 的 文 件 须 经 R P 释 成 流 系统 ” )。 S I解
应 用探 索
羊城 晚报 印前数字 化工作流程 系统应用
文 l 羊城晚报报业集 团 刘晓军
传 统 报 业印前 工作 流 程 由版 面 接 从 拼 大 版后 的P 文件 到 CT 输 出 的 整 软 件 开 发商 也停 止 了对 博 恒 系统 的升 S P 收 、拼 大 版 、数 码 打 样 、版面 检 查 、 CI 3 墨 数 据 生 成 、 RI P油 P照排 输 出 、 个 流 程 ,相 [ C F系 统 ,制 版 质量 和 级和 维护 。 : T L 效 率 都 提 高 了许 多 。但 随 着 制版 技 术 基 于上 述原 因 ,现 有 印前 数 字 化
套输 出控 制器组 成 。
博 恒 系 统 能 够 根据 计 划 自动 管 理 便 于 节 墨 系统 的 开 发 应 用 。近 几 年 ,
最新技术全接触 数码时代同交流 2 1 年 《 02 数码印刷》订阅热线 .0 o 8 2 5 1 1- 8781

数字化印前处理流程及制作要点分析

数字化印前处理流程及制作要点分析

数字化印前处理流程及制作要点分析《广东印刷》2013年第2期文/范丽娟更新日期:2013-06-26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建立在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对印前、印刷、印后及相关过程中的图文信息和生产控制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和控制的系统和技术。

印前处理是印刷复制的一个重要工作流程,随着印刷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印前处理的数字化工作流程逐步形成并完善。

随着印前技术的发展与革新,高精度图文数字化采集、图文数字化处理、计算机直接制版(C T P)、拼大版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数字印前图文处理开始向更高、更深层次领域迈进,以此为基础的数字印前技术也相应得到发展。

下面就数字化印前处理流程的制作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一、印前数字化图文信息的采集印前图文数字化的采集一般包括原稿的采集与图形图像的制作、文字的录入、艺术创意设计等工作。

该过程将为后续的计算机图文信息处理工作提供最原始的数字信息,其输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复制质量。

1 . 原稿的数字化采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原稿的数字化输入、数字原稿已成为趋势,依据图文信息的类型及原理特征,应用不同的输入设备,将原稿图文信息输入计算机。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光笔及数字化仪、扫描仪、语音输入装置、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等。

2 . 原稿的输入不同类型的原稿有不同的输入方式。

文字原稿一般在文字编辑软件中进行。

图形原稿采用在电脑中绘制的方法输入。

图像原稿的输入可采用扫描仪输入和数码相机输入,也可以购买图片库或者设计素材。

不论何种原稿,都将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综上所述,数字化原稿的形成如下所示。

二、印前图文信息的处理要点印前图文处理系统主要是对各种原稿的图文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之后,输出图文质量和版式都符合复制要求的图文合一的晒版底片或印版。

因此,印前图文处理系统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文字、图形、图像,三者并称为图文信息,是构成印刷版面、出版物页面等的基本信息元素。

1 . 文字的处理与控制。

文字处理要根据要求对文字进行编辑处理,确定合适的字体、字号、行距、字距、设计版式要求等,然后按照印刷要求对文字稿进行版面设计和排版。

数字印前技术

数字印前技术

数字印前技术第一部分数字印前概述一、概念:1、印前定义:在印刷之前进行图文信息设计、处理、输出等全部过程2、数字印前基础:桌面出版系统(DTP)3、数字印前系统:为了以数字方式实现图文输入、图文处理和图文输出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的集合4、桌面出版系统:用于出版、印刷的图文信息进行输入、处理、输出的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二、基本能力:1、两要素:(1)页面排版或拼版(组版):将页面上各页面元素进行拼合和定位、构成完整页面的操作(2)硬拷贝输出:利用激光照排机、直接制版机等设备将页面信息记录在介质上的过程2、数字印前工序:图文输入、排版、打样3、印前常用的数字图像获取的设备:数码相机、扫描仪4、印前常用的图文处理设备:PC机、Mac机5、印前常用的图文输出设备:打印机、直接制版机、激光照排机三、现代发展工艺流程:1、传统复制工艺:2、现代复制工艺:四、特点:1、图像处理方法更灵活,可以满足客户的创意要求2、可以实现图文合一处理3、整个系统呈开放性、资源可以共享4、整个复制工艺中可变因素少、使印品质量有可靠的保障5、工序相对简单、工作效率高、出版周期显著缩短6、原材料的使用少、对仓储空间的要求降低7、利于环保、节省贵重金属8、人员培训相对容易9、图文信息可以实现远程传送10、直观效果好11、任何一个工序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印刷质量第二部分印刷图像复制基础一、网点:1、定义:将原稿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正确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基本元素2、网目调:将连续变化的图像变成不连续、由油墨小网点组成的头像,通过改变小网点在纸张上的覆盖面积比例来改变油墨的浓度或图像的明度(1)特点:1)单位面积内网点面积越大,油墨在纸张上的覆盖比例就越大,产生的颜色就越深2)单位面积内网点面积越小,油墨在纸张上的覆盖比例就越小,产生的颜色就越浅(2)印刷行业通常用油墨的百分比来表示图像颜色的深浅3、扫描印刷品原稿时必须去网4、图像加网与图形加网:(1)要求不同(2)采用图像加网方式,图形、文字的边缘不光洁5、作用:(1)网点的大小能调节油墨量(2)网点在印刷效果上能组色(3)网点能冲淡墨色4、网点大小:(1)网点的绝对面积:网点绝对面积=(网线数的倒数)2注:①一般指的是调频网点②网线数越大,单位面积内所容纳的网点数越多,网点的绝对面积越小(2)网点的相对面积:单位面积内接受油墨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注:①一般指的是调幅网点②传统上以成数表示6、网点形状:(1)定义:油墨点印在纸张上的形状(2)形状:方形网点、圆形网点、链条形网点(菱形网点)等(3)网点扩大:网点形状不同,相同面积的网点的周长不同,扩大量不同(与网点周长成正比),会对阶调的再现造成不同的影响注:①方形网点扩大50%时,扩大量最大②圆形网点扩大78.5%时,扩大量最大7、网点角度:(1)定义:网点排列线和水平线间的夹角(一般逆时针方向测得的角度)(2)龟纹(莫尔条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角度的网点套印在一起产生的叠印注:①提高加网线数可使莫尔条纹细小②调幅加网不可避免,调频加网可避免(3)常用网点角度:0°(90°)、15°、45°、75°注:①45°的网点角度最舒服、最美观,是最佳的网点角度②15°和75°的网点角度不稳定、不呆板③0°(90°)的网点角度稳定、太呆板,视觉效果最差(4)四色版的网点角度:8、加网技术:(1)调频加网(2)调幅加网:加网角度、加网线数、网点形状(3)混合加网9、加网线数:(1)网线数定义:单位长度内的网点数量,单位:lpc(线/厘米)或lpi(线/英寸)(2)特点:网线数的多少决定了网点的密集程度1)网线数越高,网点越密集(网点越小),印刷品越细腻2)网线数越低,网点越大,印刷品越粗糙(3)常用加网线数:80lpi、100lpi、120lpi、133lpi、150lpi、175lpi、200lpi、300lpi等(4)各种纸的加网线数:1)铜版纸(高级压光白纸板):175lpi—300lpi2)胶版纸:120lpi—150lpi3)新闻纸:80lpi—133lpi(5)考虑因素:1)视距远近:a.视距近,网线数多(细)b.视距远,网线数少(粗)2)客户要求:a.要求印刷品质量高,油墨、纸张好,网点增大,网线数可多(细)b.要求印刷品质量低,油墨、纸张较普通,网点增大,网线数要少(粗)3)印刷工艺:a.胶印、凹印的网点增大较少,网线数可多(细)b.柔版印刷、丝网印刷的网点增大较大,网线数要少(粗)10、前、后端加网:(1)前端加网: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设定加网参数注:可满足不同的加网要求(2)后端加网:输出时进行加网参数设定注:保证一个版面上所以加网元素均相同二、数字加网:1、记录栅格:图像输出设备在记录网点时按一定的规则把记录平面划分的一个个的小方格而形成的集合注:①传统加网无需记录栅格②在一次加网输出时记录平面上的记录栅格数大小相同2、设备像素:记录设备的曝光点注:每一个在记录栅格中的小方块(设备像素)都是相同的3、网目调单元(网点单位面积):一个用于包含网点的区域,只有100%面积率的网点(实地)才会与网目调单元一样大注:①绝网:0%面积率的网点②在一定条件下,网目调单元中小方格的多少决定了网点轮廓形状接近理想形状的程度,小方格越多,越接近理想的形状4、加网线数(频率):(1)意义:反映了两个相邻网点的中心距离的长短 (2)特点:1)网线数高,中心距离近,网目调单元小,网点绝对面积小 2)网线数少,中心距离远,网目调单元大,网点绝对面积大注:一般情况下,数字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均应该输出到记录介质上,即加网线数等于数字图像的分辨率,也可以说一个像素对应一个网点 5、加网质量因子(q ):(1)定义:图像分辨率与加网线数之比(dpi/lpi ),一般q=1.5或2(2)常用角度:满足输出一个网点需要一个像素,需要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大约1.414(2)倍,取整1.5倍1)0°:一个网点要1.5(1.5×cos0°)个像素 2)45°:一个网点要1(1.5×cos45°)个像素 3)15°:一个网点要1.45(1.5×cos15°)个像素 (3)公式:图像分辨力=q×加网线数6、记录分辨率:输出设备的记录精度,以逐点扫描方式的图像输出设备可以在单位长度上扫描曝光的光点数,通常以dpi 表示7、输出设备的分辨率与扫描仪的分辨率: (1)扫描仪的每一个点可用于产生一个像素(代表原稿某一小区域的平均亮度) (2)激光照排机的点是激光的曝光点,一个激光点一般远小于数字图像的一个像素所代表的物理尺寸 (3)两者区别: 1)点的大小不同2)像素点有两岸不同,曝光点亮暗一样 8、最小网点直径:(1)意义: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制约着网点记录点阵的精细程度 (2)公式:最小网点直径=)dpi 输出设备记录分辨率(1注:理论上输出设备记录分辨率的倒数(扫描仪记录光点的直径)=加网图像的最小网点直径9、记录分辨率与半色调单元的关系:(1)记录分辨率高并不意味着网点一定很精细,因为网点的精细程度与网目调单元包含的记录栅格数有关(2)一般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分为有限的几档,而记录栅格数可任意指定 (3)加网线数与记录分辨率、网目调单元包含的记录栅格数有关系 (4)网点的绝对尺寸和记录栅格的大小有关 10、网目调单元中的记录栅格数:(1)网目调单元点阵中包含的小方块(记录栅格)数由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和加网线数决定(2)公式:记录栅格数(n )=2))lpi 加网线数()dpi 记录分辨率(((3)网目调层次数(灰度等级):记录栅格数+1(n+1)1(4)网点的相对大小(最小网点面积率):灰度等级11、有理正切加网:(1)定义:加网角度的正切为有理数的加网模式(2)加网角度为0°、45°:每一个网目调单元的四个角点能够做到与记录栅格的角点准确重合(左下图)(3)加网角度为15°:网目调单元的角点中只有一个角点与记录栅格的角点重合,其他三个不重合(右上图)(4)特点:1)每一个半色调单元的角点必须准确地与输出设备记录栅格的交点重合2)每一个半色调单元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可以将具有相同面积率和形状的网点在输出设备的记录平面上重复复制3)加网角度的正切值为有理数,有利于数字网点在输出设备的记录平面上快速生成(5)各色版加网线数比:1)当加网角度为0°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92)当加网角度为 18.4°(代替15°和75°)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103)当加网角度为45°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8(6)存在问题:1)为满足半色调单元角点与输出设备记录栅格角点重合,用18.4°代替15°,绝对误差3.4°,且可能会出现龟纹2)实际加网线数与指定加网线数有偏离(黄版除外)3)供选用的加网线数和角度只有有限的组合4)易出现玫瑰斑,降低对图像的表现能力和细节分辨力(7)玫瑰斑:1)产生条件:印刷图像中的黑、青、品三块强色版的夹角为30°2)类型:空心玫瑰斑、实心玫瑰斑、中心玫瑰斑12、超细胞结构加网:(1)定义:在输出设备有限的记录分辨率范围内通过采用超大型细胞,并在每个细胞内设置多个网点生长点的方法,解决精密逼近15°角和记录分辨率间的矛盾,使得桌面制版技术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四色分色工艺能获得的效果(2)基础:有理正切加网(3)要求:网目调单元包含更多的记录栅格,近似程度越高,记录栅格越多,输出设备有极高的记录分辨率(4)超细胞网点生长方式:多个中心点开始(多个网点生长点)(5)超细胞的四个角点能与记录栅格的角点重合,但网目调单元不能(6)比较:1)超细胞结构加网的加网角度与传统加网角度相同(1)二值化命令设定好加网参数后,显示器能显示陈出加网效果(2)打印命令设定好加网参数后,显示器不能显示陈出加网效果14、复制品复制大小:(1)等大复制:记录分辨率(dpi)=2×加网线数(lpi)(2)放大n倍复制:记录分辨率(dpi)=2n×加网线数(lpi)三、彩色复制基础理论:1、图像层次复制:(1)原稿的标准复制曲线:1)层次传递规律:原稿与印刷品的理想层次(A )与现实层次(C )曲线对比: a.原稿密度范围要压缩 b.原稿层次欠佳注:用RGB 滤色片对彩色原稿分色得到CMY 色版2)复制工艺过程对层次传递的非线性影响:晒版、打样或印刷工序都会影响 注:晒制PS 版网点会缩小 3)复制类型:a.理想复制:原稿与印刷品的光学密度比为1:1的复制b.标准复制:原稿与复制品的明度比为常数的复制,公式:RminRmax OminOmax Rmin R Omin O V -V V -V V -V V -Vc.循环法标准复制曲线制定图:第一象限:标准复制曲线(D O —D R )注:建立的关键是使原稿与复制品的明度比为一个常数 第二象限:印刷品密度与明度关系曲线(V O —D O ) 第三象限:原稿与印刷品明度关系曲线(V O —V R ) 第四象限:原稿密度与明度关系曲线(V R —D R )(2)孟塞尔的视觉特性:注:①明度值与密度不呈线性关系②人眼对低密度的敏感性比高密度大2、分色加网标准曲线的设定:(1)方法:倒推对应法(2)复制工艺流程:原稿→ C、M、Y、K网点阳图→ C、M、Y、K印版→印刷品(3)分色加网曲线:第一象限:复制曲线第二象限:灰平衡曲线第三象限:晒版曲线第四象限:分色曲线注:①影响分色加网曲线变化的条件:印刷工艺、油墨、纸张②考虑了后工序的因素,可以弥补晒版过程中层次传递的损失四、图像颜色复制:1、分色原理:2、颜色再现:(1)网点的叠印和并列:黄、品、青三种网点油墨可以形成二次色红、绿、蓝和三次色(2)黑墨(第四种颜色):在印刷中一般只对形成颜色的亮暗有影响3、影响因素:(1)光源(很小)、滤色片(基本色不足,相反色过量;该吸收的光不能完全吸收,该透过的光不能完全透过)(2)油墨、纸张(3)原稿注:感光胶片、印版一般不形成色误差4、灰平衡:(1)定义:如果一幅在规定印刷条件下生产的印刷品在规定观测条件下呈灰色,该分色片上的青、品红和黄的阶调值(网点面积)处于灰平衡状态,贯穿从扫描到彩色印刷的全过程注:灰平衡贯穿于从扫描到彩色印刷的全过程,是衡量印刷复制中色彩再现是否正确的一种依据(2)等效中性灰密度:三原色油墨实现中性灰平衡时所达到的密度值注:理论上相同的网点配比的黄、品红和青可以达到灰平衡,但实际上这三色要达到灰平衡所需的网点比例不同,一般青的网点面积大于黄和品红的网点面积(35、黑版:(1)类型:1)短调黑版(骨架黑版):辅助色版a.作用:提高暗调的密度,强调图像轮廓b.复制工艺:常规复制、底色去除c.适用范围:明快色彩为主调,中性色和灰色成分较少的原稿2)中调黑版:a.作用:稳定中暗调灰色的再现,增加暗调层次的深度b.复制工艺:常规复制、底色去除c.适用范围:中等明度,亮调有少量的消色,中间调有一定量的灰色,暗调的消色较浓重的原稿3)长调黑版(全调黑版):主要色版a.作用:稳定全阶调的中性灰的复制,改善暗调处网点的叠印适性b.复制工艺:灰成分替代c.适用范围:中暗调以消色为主,彩色为辅,有70%以上的面积为黑灰色的原稿(2)产生:中性色和复合色的消色部分,原色和间色中无注:黑版阶调层次的设定,不会影响图像彩色区域的色相、饱和度,只能改变明度(3)公式:)kS-L -S (p K ⋅= 1)意义:a.K :黑版油墨量b.S :三色油墨的最小值c.L :三色油墨的最大量d.k :可选的比例常数e.p :决定黑版量大小 2)运用:a.黑版量的大小等于三色最小油墨量减去一定比例的三色最大油墨量与最小油墨量的差值b.当S=0时为纯色,k 为负值,无黑版量;当S>0时为复合色,可能有黑版量c.△=L-S ,表示在S 一定的情况下,复合色接近中性灰的程度,且△大小不同,黑版量不同;△≥kS 时,无黑版d.k 作为一个常数,大小决定复合色黑版量受该复合色的纯色饱和度大小的影响,一般为10—15 (4)作用:1)增加图像的密度反差 2)稳定图像的颜色 3)加强暗调层次4)提高印刷适性、降低成本 5)解决文字印刷 6、分色方法:(1)底色去除(UCR ):灰成分替代的基础1)定义:在四色印刷复制中,在保持颜色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图像中间调到暗调区域内灰成分复制所使用的青、品红、黄三原色的比例,相应增加黑色量的处理方法2)作用范围:3)原理:由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叠印出的复合色与用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中的两种黑墨叠印出的复合色具有相同的视觉效果4)公式:UCR=)kS-L -S (p ⋅注:k一般取55)参数:a.起始点:表示从原稿上哪一级密度进行去除(控制底色去除)b.去除量:表示在去除范围内对黄、品红、青油墨量去除多少(控制底色去除)6)目的:a.减少图像暗调部分的叠印率,适当改善印刷适性b.有利于印刷品的干燥,并起到稳定颜色的功能c.降低成本d.改善图像暗调层次的再现7)特点:a.优点:I.印刷适性提高II.暗调的中性灰再现相对稳定III.降低印刷成本b.缺点:I.容易出现替代前后效果的不一致II.不能复制各种原稿8)应用:a.对纸张的要求:I.纸张质量好、印刷速度慢、去除量少II.纸张质量差、印刷速度快、去除量多b.暗调:去除量控制在10%--30%(2)底色增益(UCA):1)定义:在四色印刷复制中,弥补灰成分替代引起的图像暗调密度的不足,在图像暗调范围内加相应的青、品红、黄色量的处理方法2)作用:a.在彩色复制过程中,当原稿的密度范围不够深时,用底色增益加强b.可以调整图像暗调区域的灰平衡,并适应暗调区域色彩的特殊要求c.用于灰成分替代,以弥补因大量替代后暗调区域的密度不足3)特点:中性灰区域,图像暗调密度越高,增益量越大,对纯色没作用4)控制:去除量、起始点5)应用增益量保证最终的四色版的网点叠加量在265%(3)灰成分替代(GCR):1)定义:在四色印刷复制中,保持颜色不变,降低图像整个阶调范围内灰成分复制所使用的青、品红、黄三原色的比例,相应增加黑色量的处理方法2)原理:a.参与在复制中最少的第三原色,用黑墨代替b.彩色复制中中性灰部分用黑墨代替,色偏部分分别用一种或两种彩色油墨按一定的色偏比例组合而成3)理论依据:a.哈拉尔德·屈帕斯椎体色立体假说:人眼靠感红、感蓝、感绿的三种锥体来辨颜色b.黑版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4)规律:a.中性灰替代:随着彩色油墨去除程度的加大,黑墨比例逐渐增加,剩余的彩色油墨仍遵从对应网点比例的灰平衡关系,保证叠印后的呈色更接近中性灰注:中性灰偏什么颜色,复制品颜色偏什么颜色b.彩色区域替代(互补色替代):(左下图)注:灰成分替代可以对最少的第三原色100%替代c.理论值替第三原色进行代与实际替代值对比:(右上图)d.互补色替代:随着复制色彩饱和度的提高而降低,黑墨对两种基本色油墨的替代作用越小;随着复制色彩饱和度的降低而提高,黑墨对两种基本色油墨的替代作用越大5)区别:灰成分替代K K CMYKb.与底色去除对比:I.去除方式不同II.去除作用范围不同III.去除量不同IV.去除规律不同V.黑版作用不同,但都是用黑版代替6)特点:a.优点:灰平衡稳定性高、输墨宽容度高、干燥快、成本低、印品质量高、印刷适性高b.缺点:印品整体复制密度下降、高光部分的透明感下降注:可以复制各种原稿,且贯穿于从扫描到彩色印刷的全过程7)前提:光学密度一致、视觉效应一致8)复制方法:a.部分替代b.部分替代+底色增益c.完全替代+底色增益9)应用:最大限度利用黑版(提高高调,降低中调,加深暗调)6、参数设定:(1)前端分色:用RGB三色滤色片对彩色原稿进行颜色分解(2)后端分色:图像处理软件从RGB图像转换到CMYK图像(模式转换)第三部分图像数据采集一、原稿:1、作用:复制工作者通过对原稿的扫描分色、组版、晒版、印刷,最终得到复制品,是复制的基础和依据2、类型:(1)传统稿:1)类型:反射稿、透射稿2)质量问题:a.彩色反转片的密度范围不适合印刷复制的要求b.偏色c.层次欠佳d.颗粒粗e.清晰度差3)标准原稿:a.密度:0.3—2.7b.画面色彩平衡、鲜艳,层次丰富c.图像清晰度高,颗粒细腻(2)数字稿:1)类型:数字照片、关盘图像、视频图像2)质量问题:a.图像分辨率低b.含有噪音c.层次太亮或太暗d.清晰度较低e.颜色有误差3)数字原稿的分辨率太低会影响复制质量(3)实物稿:1)定义:厚度适中的实物2)特点:颜色范围不大,基本能得到较好的效果(4)其他类型原稿:1)新闻报导类原稿:以色彩和反差为主的复制工艺2)美术作品、艺术性原稿:以层次为主,忠于原作的复制工艺3)国画原稿:灰成分替代复制工艺4)人物原稿:以希望肤色为主的复制工艺5)商业包装摄影原稿:以被摄原实物的真实色彩为主的复制工艺3、采集:(1)方法:1)扫描仪扫描输入注:印前常用平台式扫描仪2)数码相机拍摄(2)准备工作:1)保证设备处于标准工作状态2)开始扫描前要对设备进行预热3)清洁扫描平台或滚筒、原稿4)透射稿上油或喷粉(3)过程:1)原稿分析2)上稿3)预视扫描4)取景5)预扫描6)参数、曲线调整7)扫描注:①原稿扫描前要对扫描仪进行预热处理②扫描前要设定参数:缩放倍率、扫描分辨率、颜色模式③扫描分辨率和缩放倍率、加网线数成正比4、色彩模式:(1)RGB色彩模式:最常见的色彩模式,最原始的数据,色域范围广,后端进行图像处理非常方便注:扫描一般使用这种模式(2)CMYK色彩模式:RGB色彩模式转换,质量取决于硬件水平、扫描软件中分色数据的多少、操作人员的经验(3)Lab色彩模式:中高档扫描仪特有的一种色彩模式,色域范围最广,信息独立于具体设备之外,不方便调整,不能直接印刷二、定标:1、白平衡定标:扫描设备的定标,使三个分色信号进入平衡和准确的工作状态2、黑场、白场定标:图像原稿的定标,使扫描设备的三个分色信号与原稿的三色平衡取得一致注:印刷条件改变,黑场、白场对应的网点值改变(1)目的:使原稿上需要复制的密度范围(白场—黑场)与印刷所能表现的阶调范围相对应(2)作用:1)纠正原稿的色偏2)纠正原稿的阶调不足(3)影响:1)黑场定标:(左下图)a.黑场定标密度低,图像颜色变深、实地面积变大、阶调变暗b.黑场定标密度高,图像颜色变浅、阶调变亮2)白场定标:(右上图)a.白场定标密度低,图像颜色变深、阶调变暗b.白场定标密度高,图像颜色变浅、阶调变亮、绝网面积加大(4)定标方法:1)自动定标2)手动定标(5)定标原则:1)选择原稿上的次亮密度点和次暗密度点为黑场和白场2)选择中性黑和中性白作为黑场和白场3)黑场、白场应选择在原稿需要复制的主体上4)多选择几个密度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合适的密度点作为黑场和白场5)满足艺术加工需要(6)应用:1)图像偏色:黑场、白场选择在高光偏色区域处进行定标,以纠正原稿的色偏2)根据承印物定标:印刷工艺不同,纸张和油墨的灰平衡数值不同,黑场、白场的定标数值也不同三、层次调整:(先校正)1、方法:(1)粗调:选择合适的层次曲线1)条件:a.正常的原稿与正常的曲线对应b.较亮的原稿与较厚的曲线对应c.亮的原稿与厚的曲线对应d.较厚的原稿与较亮的曲线对应e.厚的原稿与亮的曲线对应2)印刷专色:(2)细调:局部调整1)Gamma值:2)亮度调整:3)对比度调整:4)CMYK色版曲线调整(分通道或分色版调整):注:只有当原稿有偏色才能用2、阶调类型(三大段层次):高调、中间调、暗调3、一般原稿:(1)复制规律:高中调少压缩或不压缩,暗调多压缩(2)原因:1)人眼视觉对低密度区域的变化敏感,对高密度区域变化不敏感2)一般的原稿高中调是复制的主体,暗调是复制的次要部分4、原则:(1)必须在黑场、白场定标完成之后进行(2)合理分配三大段层次(3)保证三色版的阶调平衡(4)极高光的绝网面积必须控制在小范围内5、不同阶调调整:(1)常规原稿:扫描时,只要黑场、白场定标准确(2)暗调(偏厚)原稿:1)选择一条较薄的层次曲线2)黑场、白场密度点应选择的高一些3)提高图像亮度,增加对比度(3)亮调(偏薄)原稿:1)选择一条较厚的层次曲线2)黑场、白场密度点应选择的高一些3)降低图像亮度四、颜色校正:(后校正)1、任务:复制过程中,设法消除和校正着色误差2、理论依据:(1)目的:校正颜色密度空间的畸变,使它恢复成理想的立方体形状a.降低纯色的饱和度b.使颜色具有更丰富的层次2)产生色误差的原因:基本色不足相反色过量(3)专色(4)色相、饱和度、明度:(校正方法)3、原则:(1)必须在层次调整之后进行(2)校色参考点应选择颜色鲜艳的区域(3)必须保证灰平衡的基础上进行(4)准确程度不能以显示屏为准,以颜色的网点配比为准4、颜色配比:(1)色光三原色:1)蓝:a.叠加:M、C。

印前流程数字化的关键技术

印前流程数字化的关键技术

印前流程数字化的关键技术【摘要】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通过生产控制信息将印前处理、印刷和印后加工整合成一个系统,实现图文信息的高效流动和复制,将成为印刷企业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就印前流程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印前流程数字化,CTP,PDF,JDF前言目前印前制版的数字化流程和CTP的使用已经进入了一个加速时期毋庸置疑数字化流程和CTP的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提供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当前在国内外市场上从流程的主要文件格式上分类,主要分为RIP前及RIP后两种方式:从流程的结构上分类主要是集成式和分体式。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流程,都离不开文件的解释和生成大版的能力,还有设备集成能力,即将硬件及软件环境进行高度集成从而实现数字化、系统化生产。

目前主流数字化流程是PDF/JDF(中间文件是PDF,过程控制是JDF)将印前及印后设备进行集成管理对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控制。

为了实现印刷工作流程的全数字化,多年来印刷行业一直在寻求一种能解决所有工作流程中问题的综合方案,这种方案应该能良好地沟通业务与生产之间的讯息,对从业务到生产的印刷全过程实现综合控制,JDF 就是适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

印前流程数字化的关键技术有CTP技术,PDF技术和JDF技术。

1.CTP技术一.什么是CTPCTP的四种含义1.Computer to plate:从计算机直接到制版,即“脱机直接制版”,这是对CTP通常的理解。

2.Computer to press:从计算机直接到印刷机,即“在机直接制版”。

3.Computer to Paper/Print:计算机直接到纸张或印品,即直接印刷技术。

4.Computer to Proof:计算机直接出样张,即彩色数字打样。

CTP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学科的产品,它的结构主要由机械系统、光路系统、电路系统3大部分组成。

一般情况下,CTP技术更多的是指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

CTP技术从不同的理解角度又可分为在机直接制版技术和脱机直接制版技术;工作方式、激光技术和制版技术。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印刷行业也逐渐向数字化方向转型。

数字化印刷一方面可以提高印刷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印刷的精度和品质,因此数字化印刷已经成为印刷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重点介绍数字化印刷的工作流程,具体如下:一、数字化印刷的基本概念数字化印刷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印刷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印刷品的所有元素(文字、图形、色彩等)均以数字形式存储,并通过高精度的数码印刷机和数码打印机等设备将其输出成为高质量的印刷品。

二、数字化印刷的工作流程数字化印刷的工作流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数字化印刷首先需要进行设计。

设计人员利用各种设计软件(如Adobe Illustrator、Adobe InDesign等)进行设计,将需要印刷的内容制作成电子版。

设计人员要根据客户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图案或图片等,并同时注意设计的比例和排版、字距等细节。

2、排版排版是将内容按照要求规划好版面,并通过设计软件将版面的内容导出成为可编辑文件,例如PDF文件。

排版人员根据设计稿进行排版并进行细节调整。

一般情况下,排版人员会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确定印刷纸张的大小、材质等参数。

3、输出文件完成排版之后,需要将文件导出为高清、高质量的PDF格式文件,以供后续的打印制作使用。

此时要注意保持完整的印刷内容,同时确保文件的稳定性,以避免出现差错。

4、印前处理印前处理包括预处理、数据处理等多个处理过程。

其中预处理主要是针对颜色进行的预处理工作,例如将 RGB 颜色模式转换为 CMYK 颜色模式;数据处理主要是针对数据进行的预处理,例如进行数据验证、去重、纠错等。

5、色彩输出数字化印刷需要准确的色彩输出,这需要依靠数码印刷机和数码打印机等设备。

印刷机和打印机要设置好打印机的参数和进行打印机的校准,以确保颜色输出的准确性。

6、质量检验在印刷完成之后,需要对印刷品进行检验。

检验人员需要检查印刷品的颜色、图形、文字等是否与设计稿相符合,并针对各个细节进行逐一检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印前处理系统及流程实验一印前系统观摩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印刷博物馆、实习培训中心、印刷工程系图文实验室的印前设备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实地参观,了解印前制版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原理二、实验基本内容1.图文混排技术:书籍中插图处理技术的演变(简单的石版雕刻技术、手绘插图排版技术)2.颜色处理技术的发展:简单的双色套印技术、木刻水印(饾版印刷技术)、照相制版技术、电分制版技术、整页拼版或高端联网技术、桌面出版技术3.木刻字、泥活字、铅字、铸字机、铸排机(Lino-Type, MonoType)、照相排字机、早期的汉字录入键盘。

4.各种印刷方式:凸版、凹版、丝印版、石版5.打样方式:模拟打样设备与数码打样设备三、实验设备、工具及材料1.印刷博物馆的各种呈列展示品:包括古代馆、近代馆、现代馆、机械馆。

2.实习培训中心的电子分色扫描系统:CP341高端联网系统3.图文处理实验室的桌面出版系统与数码打样:包括苹果电脑、RIP服务器、数字化工作流程、数码打样系统、扫描仪、激光照排机四、实验原理1.文字处理的发展历程:手工雕刻字-泥活字-铅活字-铸字机-铸排机- 照相排字-计算机排版2.图像处理的发展历程:木刻水印(石版印刷)- 照相制版–电分扫描–(扫描仪+软件)-数码拍摄技术3.分色技术的发展:单色印刷(石刻版、木刻版)-手工绘制(无版)-手工分色(木刻版、石版)- 照相分色(分色片)-电子分色(分色片)- 桌面系统的分色处理(分色片)– CTP 输出技术(直接印刷版)-CTPress技术(直接印刷机)4.总结:由手工劳动向计算机处理的开放性、减少并严格控制中间环节的直接输出记录方式进步。

五、实验步骤(观摩顺序)1.印刷博物馆-主馆1) 单插页的图文排版–手工着色与手工书写–胡正言木刻水印作品2) 泥活字-木活字-铅活字-各种形状的铅字版(圆弧形、平面形)-铸字机3) 分色与加网原理示意图与实物4) 丝印版与丝印作品5) 凹印版与凹印作品6) 照相排字机与汉字模版7) 中国最早的方正排版系统8) 德国古登堡展厅–了解西文字与西方印刷术的发展历程9) 石印机与石印版2.印刷博物馆–机械馆1) LinoType和MonoType铸排机2) 照相排字机3) 各种早期的汉字录入系统与键盘4) 各种照相制版设备5) 各种电子分色设备3.实习培训中心CP341高端联网系统4.印刷工程系图文实验室桌面出版系统包括扫描仪、计算机、相关软件、RIP、激光照机、数字化工作流程六、实验注意事项要求同学在参观现场时,分析各种方式之间的演变及相互间的联系,从而对印前生产环节的发展有一个整体、深刻的理解,建立各种制版工艺之间的思维连续性。

七、思考题a)传统印前系统与现代数字印前系统是以怎样的标准划分的?b)不同印刷方式对于印前系统制作的印刷版或原版有着怎样的要求?请从图的阴阳、正反等方面加以说明。

八、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包括下列内容:1.图像处理的演变发展历程2.文字处理的演变历程3.颜色使用和处理的演变发展历程4.各种制版方式的相互联系及区别5.对于整个印前发展历程的总体感想6.回答两个思考题实验二基于Mac的数字印前系统的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让学生熟悉Mac系统的操作,并能够使用Mac系统进行印前文件的制作和存储。

印前文件的处理包括:图像文件、图形文件的制作和处理,以及文字处理和版式安排、图像图形在各软件之间的交互处理等综合流程操作。

二、实验基本内容1.学生要自行设计两个16开版式文件,其中包括图像、图形、图文混排的内容。

2.Mac操作环境的适应:包括操作系统的结构与设置、文件的基本操作。

3.图像的扫描处理4.Photoshop、Illustrator或FreeHand、InDesign软件的使用5.将设计的版式文件组版完成,上交作业。

三、实验设备、工具及材料1.Mac系统2.扫描仪3.Photoshop, Illustrator, FreeHand, InDesign软件四、实验原理与内容要求2.Mac系统的基本结构1)Mac系统的文件组织结构•系统文件夹:存放系统程序。

•应用程序文件夹:预装的应用程序•库:系统资源-字体,Colorsync色彩描述文件;系统预置和插件.•用户文件夹:存放登录用户的专有文件内容。

2)苹果菜单下的系统预置●“启动磁盘”按钮可用于变换优先启动磁盘。

●多语言环境允许调整操作系统的语言的优先顺序●显示器可以用于显示器的校准●Dock可以定制,是不同任务之间切换的快捷方式3.不同软件之间的文件交流与处理1)图形化软件处理的格式,要求存为EPS文件格式后,才可以插入到拼版软件中进行组版处理2)图像需要存储为足够分辨率的TIFF图像,可选择无损压缩。

3)图像处理软件中的分色过程,要求对色彩管理选项进行设置,才可以进行颜色转换。

4)拼版软件在排版时需要注意首先设置页面成品尺寸5)版面要求有出血设置、图文绕排设置、文字叠图内容6)要求在InDesign软件中使用页面模版进行统一模版和页码安排。

7)要求在页面中有专色设置8)要求颜色填充有纯色块和渐变色块。

9)图像的分辨率要正确设置。

五、实验步骤1.进入实验室,向老师展示版式文件,及相关需要扫描制作的文件。

得到允许方可进行实验室2.打开Mac系统,进行文件基本操作的熟悉3.将所携带的图片进行扫描,得到数字图像文件4.在Mac系统进行三种软件的使用,制作出完整的版式文件5.提交制作的电子文件和版式文件。

六、实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注意按照印刷的页面设计要求进行相关元素的参数设置与文件交换。

七、思考题1)不同的输出方式下(喷墨打印机输出、显示器输出),如何进行图像分辨率的设置。

2)EPS是怎样的一种格式形式?3)图形和图像元素在制作时,需要怎样考虑它们的不同?4)成品尺寸与出血是怎样的一种设置关系?5)为什么有时候在PC上可以使用的U盘,在Mac上去不能被识别?八、对实验报告的要求1)版面文件上各元素制作时的参数设置,及关键的操作步骤的记录与分析2)Mac系统中一些不同的PC的操作方法3)Mac系统的基本结构4)对实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总结5)回答思考题实验三显示器和胶印ICC文件的生成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X-Rite Monitor Optimizer屏幕测色仪的使用;2.了解显示器色彩管理的基本过程;3.掌握生成显示器ICC特征文件的方法;4.掌握X-Rite DTP41使用方法;5.了解胶印四色油墨色彩特性及黑版生成原理;6.掌握胶印样张的ICC特征文件的制作方法;二、实验基本内容1.生成显示器ICC特征文件2.使用多种黑版结构生成胶印打样ICC特征文件三、实验设备、工具及材料1. X-Rite Monitor Optimizer2. 给定的显示器3. X-Rite DTP414. 给定的胶印样张四、实验原理通过测量某种特定设备呈色样品的三刺激值——对显示器而言即测量三色荧光粉及其相互配比出的中间色;对四色输出设备而言,即是测量四色实地及由它们混合叠印出的经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色块,通常是IT/8色块——而计算出反映该设备呈色特性的ICC 特性文件,并运用特性文件对该设备进行彩色管理。

五、实验所用设备工作原理1. 分光光度仪分光光度仪测量的实际上是光度量而非色度量。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待测样品和标准样品对特定波长的光反射(或透射)的光通量之比,求得待测样品的光谱反射比或光谱透射比(即 或 )。

测量透射样品时所选的标准样品通常为空气,因为空气在整个可见光谱范围内的透射比均为1(100%)。

测量反射样品时用完全反射漫射体作为标准,它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反射比均为1。

而实际上全漫反物体并不存在,只有选MgO 、BaSO4、白陶瓷板等高反射率材料来替代,要求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各波长反射比均匀一致,最好均接近于1。

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色散装置、光电探测器和数据处理与输出几部分构成。

其工作流程是这样的:由光源发出足够强度的连续光谱,先后或同时(将光束一分为二)照射到待测样品及标准样品上,其反射(或透射)的光经色散装置输出为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排列而成的色散光谱,然后分别将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用光电探测器接收能并转变为电能,从而记录和比较光通量的大小,得出样品的光谱反射比(或光谱透射比)。

当前使用的分光光度计多与计算机相联作为数据处理和输出装置,它能根据所存储的数据(如标准照明体 、标准色度观察者函数 等)和计算程序,将所测得的 (或 )进行计算(依据下列公式),⎪⎪⎭⎪⎪⎬⎫∆==∆==∆==∑⎰∑⎰∑⎰λλλλλλλλλρλλλλρλλλλρλλλλρλλλλρλλλλρλ)()()()()()()()()()()()()()()()()()(z S Kd z S KZ y S K d y S K Y x S K d x S K X得出三刺激值、色品坐标、色差等等结果,并能存储数据,显示、打印各种曲线、图表。

2. 色度计色度计参照人眼的视觉特点,将光分解成红、绿、蓝三个组份,测量出每个组份中青、品、黄的密度值;然后再将这三色密度换算成CIELAB 或CIExyY 色彩空间中的数值。

色度计一般用来测量显示器上的颜色色度值。

色度计中包括三个光敏器(滤色片+光电二极管),它们的光谱敏感性与人眼的三种锥体感光细胞十分相似。

3. 实验所用软件功能说明1)ViewOpen对显示器进行校准,与测色仪配合生成现实器的ICC 特性文件。

对显示器进行色彩管理。

2)PrintOpen能够支持驱动多种型号的测色仪,对印刷或彩色打印机等彩色输出设备输出的色卡样张进行测量,生成相应输出设备的ICC 特性文件。

还具有对已有的特性文件进行编辑,察看和比较的功能。

六、实验步骤(一)显示器ICC特征文件的生成1、运行ViewOpen,在“Measuring device”中选择设备X-Rite Monitor Optimizer,与计算机进行连接,经过测量工具的初始化后,就可以开始显示器的基本校准过程了。

2、基本校准(Calibration)校准是使显示器按照自己的亮度及色彩特性进行调整,通过校准使显示器呈现最佳色彩显示范围,作为产生特征描述文件的基础。

完成设备初始化后,ViewOpen会提示进行基本校准。

首先调整显示器的色温(推荐使用6500K)及Gamma值(推荐使用2.2)然后根据要求要手工调整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在对亮度和反差设置时,我们可以选择根据提示视觉判断如图灰梯的办法,也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帮助进行设置。

在此建议使用测量工具来帮助进行设置过程会比较精确而客观。

如果要选用视觉判断方式,调整时,首先将亮度和反差控制调整到最大,接着降低亮度,直到能够清晰地用眼睛分辨出暗调灰梯的每一个梯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